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行之

初学请教理论问题,佛学的唯识与中观论是否认为精神创造物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3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帝呢,是因缘和合来的,佛经中说他前世化缘造佛像功德很大,所以感得善果,许多事都可以心想事成“上帝说应该有光,于是世上便有了光……”。这依然是符合种瓜得瓜、种果得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同类因生同类果的法则。

共业,比如生为人,都是从前行十善业的果报;别业,因为过去行善行恶等等的多寡不同,所以同样是人,福报、智慧等就不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源、本质”等同于“第一因”吗?

另外,还有究竟是什么力量控制物质精神运作的问题,似乎是众生的业力,而且只有共业,就是“综合作业”?
发表于 2008-7-23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同一名词会有不同定义,您问“一开始”,我想您问的是“第一因”。如果您问物质与精神现象的本质,那么中观说“无自性”。

您还是没明白共与不共业,比如说人们同一时间去了某个海滩,这是这些人的共业;而由于各人心情不同,有人尽情享受阳光浴,有人却要跳海自杀,这就是别业。再如有时一辆车出车祸,全车人都死了,除了一个孩子因在妈妈怀里却奇迹般活着。死了的人是共业,活着不死的就是别业。
发表于 2008-7-23 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业力的牵引,呵呵,好像有点像西方哲学说的“异化”现象。本来,造业的是自己,但业力成熟,却不得不受。简单来说,习惯是人自己养成的,但比如形成了坏习惯会让自己很受罪,有时尽管自己知错愿改,但真得是很难调整自己。
发表于 2008-7-23 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一个佛经故事,可能会帮助您理解共业与别业:
有一天有两个人都到菜场去买菜,第一个人买时,卖主的服务很热心周到;轮到第二个人时,卖主突然很生气地说“不卖了,不卖了不卖给你,你走吧!”

这第二个人莫名其妙被人凶,真的是很冤枉、很郁闷。好在佛在世,不懂可去请教释疑。他把去买菜的这段遭遇说了一遍,问是为什么会这样。佛说此事有前因,很久很久之前的某一世,现在这个卖菜的人当时犯了死罪被押赴刑场,路上有人围观,现在买菜的第一个人,他当时看到了罪犯就心生怜悯“啊,这么年轻就犯了死罪,真的好可惜。”而当时在围观的另一个人却心想“该杀!”这个说该杀的就是去买菜的第二个人了。
同样是去看同一个人,这是共业;但两人心念不同,起善念的结善缘,起恶念的结恶缘,这是别业。善恶因果毫厘不爽,不作不受,只要做了,因缘会聚,果报一定会自受。
发表于 2008-7-23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您是在问业力起初怎么来的吗?无明导致的。因为愚昧无知,对宇宙实相不了解,所以贪、嗔造业。您可以找“十二因缘”的资料看看。
发表于 2008-7-23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有句话:在天成像象,在地成形

心识从起到显,当我们认为有物质产生时,此便为果,有时间过程,此物果又可为“因”,影响心识
发表于 2008-7-23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在看书的时候,忽然想到这样一种理论体系
有存在存在着,但是这个存在本身没有性状等等,我们用诸业,构造出我们的所缘境,这种构造包括安立名称等等,然后用诸识去缘所缘境,这时就必须以名言等等为基础,这样,就似乎理解了自性空与世俗空两层,而世俗中缘起的主要原因,正在于它是所造的和所被名言假立的,如果没有这两层,存在本身在识的认识中就是“虚空”或者是矛盾(诸如康德的二律背反)
不知道有没有曲解中观应成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因缘”的理论,我基本上已经能记住了。

又想了想我的问题,就是物质精神世界,比如说六道,是业力造成的,还是也业力牵引到的?

如果是造成,那么六道就是众生业力制造出来的,如果是牵引,那么也就等于是说,六道从无始就有,并不是众生的心识或业力造出来的,业力只是起到牵引众生转到哪道的作用而已
发表于 2008-7-24 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有句话:在天成像象,在地成形

心识从起到显,当我们认为有物质产生时,此便为果,有时间过程,此物果又可为“因”,影响心识
-------------------------------
这就是“玄之又玄”的说法,南怀瑾先生解《易经》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如此说—— 就是说,欲知过去、未来的学问很简单,人人都可以学会,只要看见太阳系统里,星辰运转的法则,懂了它的原理,在地上的每一成形的东西,山是高的,水是流动的,任何现象,都可以看得出来的,懂了变化的法则原理,那么对于过去、未来便都知道了。

哈哈,看着的各位,你们都懂了吗?
发表于 2008-7-24 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在看书的时候,忽然想到这样一种理论体系
有存在存在着,但是这个存在本身没有性状等等,我们用诸业,构造出我们的所缘境,这种构造包括安立名称等等,然后用诸识去缘所缘境,这时就必须以名言等等为基础,这样,就似乎理解了自性空与世俗空两层,而世俗中缘起的主要原因,正在于它是所造的和所被名言假立的,如果没有这两层,存在本身在识的认识中就是“虚空”或者是矛盾(诸如康德的二律背反)
不知道有没有曲解中观应成
------------------------
您所看、所想的似乎不是中观应承,而是唯识。
世亲菩萨作的《唯识三十颂》中说:“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意思是说,我们面对所提出的概念,如物质、精神、存在等种种概念建立起来以后,才能研究这些东西。对人来说,要起一个张三、李四等类的名称、职位这些假借名相的东西,才来说我、说法。“我”就是主体,“法”就是我之外的存在。主体意识和对象,识和境两部分都是假借名相来说的,表现有种种相转。这些事物的各种形态变化和存在形式,都是由人的意识起了主要作用,“彼依识所变”,这些都是根据人的主观意识来变化的。
发表于 2008-7-24 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中观应承,得多听善知识讲解月称大师的《入中论》、提婆论师的《四百论颂》、龙树菩萨《中观论》、宗喀巴大师的《缘起理赞》等等,诚心想学,资讯还是多多的。

我自己就很喜欢常诵《佛法三根本》(宗喀巴大师著,多识仁波切译)中这一段:
                   众缘结合的现象实存不妄,
                   非缘合的独立自性空不可得——
                   二义若在观念中彼此对立,
                   尚未悟出佛陀正见的本义。

                   什么时候有此无彼的对立消失,
                   当看到缘合之物实有的同时,
                   能悟出当体即空,执著无物,
                   对正见的思辨才算圆满。
发表于 2008-7-24 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因缘”的理论,我基本上已经能记住了。

又想了想我的问题,就是物质精神世界,比如说六道,是业力造成的,还是也业力牵引到的?

如果是造成,那么六道就是众生业力制造出来的,如果是牵引,那么也就等于是说,六道从无始就有,并不是众生的心识或业力造出来的,业力只是起到牵引众生转到哪道的作用而已
------------------------------
“十二因缘”的理论不是很好懂吧?
无明缘行(业),一上来就说得很明白,业(善业、恶业、不善不恶业)是无明(愚昧无知,不能了知诸法缘起性空实相)驱使下所造。六道是众生业力形成,造什么样的业就投生到相应的道。众生业力投生是不自在的,所以说是被业力牵引。您细想我举例说的“习惯”,也称“习气”,就是业力所现。习惯本是自己养成,一旦成了习惯,自己会觉得身不由己。

“六道从无始就有……”,这样理解不对,并没有一个离开众生入世因缘而存在的“六道”,众生入世就是指在三界六道中轮回。
发表于 2008-7-24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在看书的时候,忽然想到这样一种理论体系
有存在存在着,但是这个存在本身没有性状等等,我们用诸业,构造出我们的所缘境,这种构造包括安立名称等等,然后用诸识去缘所缘境,这时就必须以名言等等为基础,这样,就似乎理解了自性空与世俗空两层,而世俗中缘起的主要原因,正在于它是所造的和所被名言假立的,如果没有这两层,存在本身在识的认识中就是“虚空”或者是矛盾(诸如康德的二律背反)
----------------这不是中观的思想。这接近“说一切有部”的思想。:)
“存在”的安立有那么必要吗?老兄,你那个“绝对的存在”是一个妄想而已。那个“绝对的存在”和“绝对的没有”有什么区别么?你所谓的识在这个绝对的存在里面还是在外面?
送你一句值钱的话:“有多大的空见,就有多大的有见”。
另外,“我们用诸业,构造出我们的所缘境”。——“所缘境”,“我们”,“诸业”是一起构造出来的。
发表于 2008-7-24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中观的思想。这接近“说一切有部”的思想。
“存在”的安立有那么必要吗?老兄,你那个“绝对的存在”是一个妄想而已。那个“绝对的存在”和“绝对的没有”有什么区别么?你所谓的识在这个绝对的存在里面还是在外面?
送你一句值钱的话:“有多大的空见,就有多大的有见”。
另外,“我们用诸业,构造出我们的所缘境”。——“所缘境”,“我们”,“诸业”是一起构造出
………………………………………………
不对啊,中观不是断空的吧?而且中观没有不承认存在,只是不承认定在吧?只有说定有才算得上自性有……不是这样?
糊涂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8 08:35 , Processed in 0.03267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