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牛哥

【法宝再出】灭除心暗曼殊意光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五四则】
  问:若谓和尚乃一门顿超之法,应如何理解?
  答:莲花戒大师曾答说:“汝法无因,既无循序渐进之基,渐尚不立,何况顿。若真顿教,汝现当已经成佛。而不然者,何谓顿超?所谓顿超者,谓不须时间顿趣入于圆满佛位。须知内道法,皆由循序渐进而生,如登山然,若一切不分别,即得佛位,现见世间法,不加智慧思维,不以善巧方便而行,亦不能得。何况福慧双圆之佛果,而可以不分别得之。又若汝吃饭时,一切不分别,则饭味一切不知,何况饥饱,则汝早已饿死,何况能成佛。又汝行时亦然,将不知而盲行堕于险岩而死矣。”和尚不能答,遂负堕。又吾人常有痴呆出神之时,即任何亦不分别,此与佛胜义智慧光明,相去不啻天壤!如是习于呆境,亦能发生乐受,易误为空性。上者能得无心定,如是即可谓证空性,则吾人皆成佛矣。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五五则】
  问:内地习禅宗者所言,极似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见,对宗祖达摩应如何理解?
  答:凡属内道,在印度无论大小乘,皆不舍俗谛行品,不与教及理相违(达摩系梵僧亦不出此范畴)。俗谛乃真谛之基,若于俗谛之相,尚无胜解,何能了达其空性。以此遍查印度大小乘中,无有立(如支那堪布之见为宗见者)如是之宗者。达摩系梵僧,不谙华语,假设有玄奘大师、义净法师具相之翻译,为之翻译(内地法相宗所译,及所立宗与印藏无不合,盖由奘师之殊胜因缘也),或不致有从初到底之误解也。恩师对此问题曾开示说:“余不谙汉文,闻内地习禅宗者所言,极似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见。达摩乃已证空性者,故说一心专注于空性时,不可于俗谛起任何分别。后人误以其证境为修境,以为初业有情修加行教授,一心专注空境时,于俗谛执实相,皆应遮止,故于一切皆不分别。初机以为加行修法,实为颠倒。”以上恩师所说法语,确实道出千百年来错误根源。经中说:“任何亦不见,即是正见。”不知此就已证空性者,遮止俗谛而言,遂生误解。应知一切种智,即摄真俗二谛,故知三乘及佛皆须俗谛行品,此乃弥勒《现观庄严论》全论纲领。此论乃了义《般若经》之锁钥,与此论纲领相违,即与一切佛说了义经相违,并且违理。龙树说:“不达俗谛者,不能了空性。”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五六则】
  问:有谓“禅宗之禅,非四禅八定之禅,任何不起分别,乃修空性慧度,以但学慧度,余何须用。”对如是之言,应如何解答?
  答:《集研覈经》说:“诸菩萨为菩提故,而修六度,诸愚痴人谓但应学慧度,以余何须用,此破坏心也。”当知圆满菩提不外法身、色身(摄报化)以为果,共道——色身乃修前五度之方便;法身乃修智度之慧资粮。《金刚相续经》说:“设获空性者,仅此不成佛,因果无他故,方便非空性。”谓仅证空性,不得成佛,因与果无他,有此因方得此果,非空性已具方便,唯具空性之因。于得佛果,尚缺其余诸方便。成佛方便,非仅此一方便,即金刚乘,亦须具方便智慧,各不相离,始谓之金刚乘。经中说:“此破坏心也。”谓破坏大乘心要。
发表于 2008-3-4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随喜您把这本书的内容发布出来。这真是一本殊胜珍贵的法宝
 楼主| 发表于 2008-3-5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五八则】
  问:支那堪布大乘和尚引经说:“于施等六度,现行耽着,是魔之业。”《三蕴经》亦说:“由堕所缘而行布施.及执戒为胜,守护戒等,彼等一切,皆当忏悔。”《梵问经》说:“尽其所有一切行之观察者,分别也.无分别者菩提也。”如是等处.当作何解?
  答:如是等处,不应误解。初之义者,由于二我颠倒耽著,而发起行施等者,以不清净,说为魔业。非谓施等,即为魔业。若不尔者,说堕所缘而施,则不须堕于所缘,理应总说布施当忏悔,然不如是而说故耳。此《修次末编》中,作如是答覆之理,极为重要!又《梵问经》义,彼经尔时,是观察生住等时,说施等于真实不生;谓分别者,唯是安立之意,非说不依彼等,而当弃舍。此亦为《修次末编》所作答覆。总之,以一分道品,不足之义,如《集经论》亦说:“离善巧方便之菩萨,不应于甚深法性精进勤修。”明显说之,《秘密不可思议经》亦说:“善男子,譬如烈火,从因而燃,因若无者,则当息灭。如是从所缘而心然,若无所缘,心则寂灭。善巧方便菩萨,以清净波罗密多,了知寂灭所缘,于善根所缘,亦不寂灭;于烦恼所缘,亦不生起;于波罗密多所缘,亦为安住;于安性所缘,亦为分别;于一切有情,以大悲心,于所缘亦观也。”谓于别别所说无缘有缘,须判别也。如是于烦恼及执相之缚须缓;学处之绳则须紧;于性遮二罪须坏;于诸善业则不须坏;故以学处拘束,与为执相之缚,二者不同。守戒而缓,及我执之缚而缓,二者亦不同。坏与解脱等义,亦应善为观察。莲花戒大师破“不作意”之理者,谓住于抉择胜义理之见上,于任何亦不作意,专注一趣而修者,非其所破;若非住于抉择胜义理之见,而心不行动,任何亦不分别而住,为修空性者,是所破也。
 楼主| 发表于 2008-3-5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五九则】
  问:恩师说:“破支那堪布,应知其与教相违、与理相违、自语相违。”当如何知其此等相违?
  答:摄支那堪布所著《睡转法@轮》等著中之心要——“谓但心不生分别,身语二业,可以随便。但睡亦可成佛。”及其所引之经(如上文),彼亦误解,应知由人法二我执而行施等,如以毒和食,不惟无益而又害之。若总说六度皆魔业,则汝(和尚)称汝所倡者摄于慧度,亦魔业矣,成自语相违。与教理相违者,经中所说“堕所缘”谓耽着于“实有”。此所谓魔业,乃谓对于菩萨成佛为障之魔业,非对一切有情而言,不然,则登地有情,皆未达空,皆有二执,岂其修施等亦成魔业耶?一切行为如修大慈、大悲、菩提心等,皆谓具二执堕于有相之摧毁一切行品,凡夫现行虽有我执,然布施时之舍心,是善行,故非我执。破斥之谓若如所称,则得法无我者,须将舍心、防心等,如嗔慢等而并灭之,即将六度视同烦恼而断之,则无圆满佛陀,佛依无所依矣。热盛则寒微,寒盛则热微(成反比),见行如此,则堕常断,则以见害行,或以行害见,不惟不得成佛,如圣天《四百论》说:“执有堕畜生,执无堕恶趣。”法身与色身,凡夫之心识与肉体,此二不离互用。须于因位不离互用,须空慧乃得法身之因。然若无方便,法身亦不圆满,故方便亦是得法身之质,如是空慧于色身亦可。基时于二谛抉择,安立胜义,乃因果名言之量,二不相违。如龙树《集经论》说:意谓离善巧方便之菩萨,专修空性,易堕寂灭,舍弃有情,堕于大乘险处。火以薪炭等缘而燃,心之定分、观分皆须所缘而后生。或以为有“无所缘”之定心,不知彼以“无所缘”之义,为其所缘,或观心之本来面目,则以心为所缘,无所缘则以何为念?所念如何?了知寂灭,实有所缘,以空慧了达无实有自性所缘,于彼等善根所缘,了达无实有自性所缘,而不弃舍。所谓“无缘”者,无实有自性所缘境。若依教理抉择,于清净空性见上,一心专注,于余“实有见”不起分别,则与教理不相违,故非所破;若不依教理抉择,但将心幽囚,成为呆板,不起分别,则与教理相违,故是所破。昔甘丹派大德皆说:“依教依理抉择胜义理见上,其余诸法,不能劫夺 。于余诸法不起分别作意,应一心专注一趣(空性所缘),应理解昔日达摩梵师之意,即如是说。后世华徒如支那堪布者,多误解之矣。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六三则】
  问:诸学摄于六度,弥勒所著《大乘经庄严论》中,如佛密意(如佛说:“善男子:应修布施乃至智慧波罗密多,而得圆满菩提。”)而为显释,其中六种数决定之理.试言其要?
  答:六种数决定者,谓六度若增一为七,减一为五度,皆不可也。
  第一种观待于现上果数决定。知现上果,由昔善业之果,更于诸善因努力,且知非从无因,及不顺因中出生。其随顺因亦如其次第六度而决定,如身、财、眷属、事业,财由财施,身由身戒而来,眷属由忍辱,事业由精进而来。现上果又分现时现上果,究竟现上果(此唯佛地有),佛以究竟圆满六度而得。报化二身,由持戒波罗密而来;清净刹土,由施度圆满而来;菩萨围绕,由忍辱波罗密而来;佛身事业利济一切,轮回无尽,由精进波罗密而来;烦恼断尽,一切种智,由其随顺因静虑波罗密、智慧波罗密而来。故六度缺一不可。因摄暂时及究竟现上果已尽故,故不必再加一度。故不唯究竟现上果须修六度,即暂时现上果,亦缺一度不可。但彼支那堪布于一切不起分别,即欲速得佛果,实乃因果相违,如欲饱腹而不进食,岂可得哉。
  第二种观待成就二利数决定。摄略《菩提道次第》要义说:“以如是之身,学菩萨行,菩萨之事,唯自他二利。于修利他,首须以财而作无损害有情之施,始能成利。善能遮止损害他之所依,是大利他,故须戒度。于戒圆满,若他来损害,而不能忍,作报复则戒不净,以不报复免他积多罪,彼欢喜已,有善利行,故能成大利他;自利者,是以慧力得解脱乐,然散乱心不能成故,须以静虑令心住于所缘,方能得如欲安住之堪能。然此有懈怠亦不生,故须不厌之精进(精进自他二利皆须)。以是于彼二利,六度决定。”
  第三种观待于成就圆满一切利他相数决定。《菩提道次第》说:“先以财施除彼贫乏(第二种但结相识之缘);次于一切有情不作损害(第二种但不作有害,此于一切有情,皆不损);犹不仅此,且堪忍他害(第二之忍但令戒圆,此总他害);为他助伴,不厌精进(第二之精进,但精诸度,此为他助伴,作利他事,不厌精进);依于静虑以神通等令意悦欲,堪成法器(后二定慧,前说自利,此说利他);依慧善说,断其犹豫,令得解脱,故六度决定。”
  第四种摄大乘道数决定。《菩提道次第》中说:“谓于得受用无贪,未得受用而不希求,无有顾恋。如此则能守护学处,受持净戒而复敬重;于依有情及非有情所生苦恼,堪忍无厌;随于何善(摄大乘广行、深观诸善行)所作加行,勇敢无厌;及修止观无分别瑜伽(一心专注之止观,不为他分别所夺,故称无分别),摄大乘一切。”菩萨亦常修无常、苦、无我诸观,亦摄于无分别瑜伽中,于此分别,又何得一理趣,即六度摄尽大乘道,而支那堪布自命为大乘人,而不修大乘道,岂为应理。
  第五种观待一切道或方便之相为增上数决定。《菩提道次第》中说:“于已得境界受用不贪之道或方便者,是谓布施,以串修舍,离贪故也;为求得未得之境界,于彼功用散乱作防护之方便者,是由安住比丘律仪,不生事业边际之一切散乱故也;不舍有情之方便者,是谓忍辱,以作一切损害之苦,立思不舍离有情故也;增善方便者,是谓精进,由精进善增长故也;净障方便者,是末二度,以静虑净烦恼障,以慧净所知障故也。是故于六度决定。
  第六种观待于三学数决定。《菩提道次第》中说:“戒学之体,即是戒度,以须有不顾受用之施,方能受戒,故施为受戒之资粮。受已又以他骂不报等,忍辱而为守护,则忍为戒之眷属。静虑是止学,慧是慧学也。”精进遍通于三学所摄,故六度决定。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六六则】
  问:何谓圆满施度?
  答:当具四相布施方为圆满,如无贪着之施、空慧之施、随他意乐圆满之施、依根器成熟之施等。此说菩萨圆满布施波罗密多之定量。其次若有菩提心摄受之力,远离布施之不顺方(首为悭吝、贪着),而圆满他有情之心,亦可称为圆满布施波罗密多。施之主要,乃无贪之心。不唯世间凡夫,即内道中人亦多误解,以为尽除众生贫苦,施方圆满。若仅凭实现方为圆满,则世间尚多穷人,应佛之施,亦未圆满。又非仅离悭吝,即圆满施度,否则小乘阿罗汉,已离悭吝,亦应圆满施度。若此不成施度,应如何方能圆满布施耶?谓应修舍心。谓将自己所有之身财善根,一切破除悭执,至心施他,并将布施所得果报,亦施他。由修此心到极圆满,方称圆满施度。《入行论》说:“并舍由施而得(施果)之财物受用等福果于他之心,即可称施到彼岸(合菩萨行之布施量,非指无学之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六七则】
  问:施之差别?
  答:有二:一,对人不同之差别:有说六度前三,在家主修,后三出家主修。总之,在家法施不易得清净顺缘,故以财施为主;出家财施又多不便,障难大(障闻思修)而意义小,故以法施为主。此就一般而言,亦有在家菩萨以闻思修为主者,如大德仲敦巴则正当以法施为主。亦有出家因宿善福报多财,以之行施,则障难小而意义大.故不论在家出家,当就难易,及意义大小而定。
  二、施自性之差别:有三:一,法施;二,无畏施;三,财施。法施:摄世间无罪之事业,如工艺、医方、文字等,又如理教示,并使受持诸学处。所谓学处,谓皈依等诸学处,皆属法施。二,无畏施:解救王害贼乱等人畏,鸟兽毒蛇等恐怖,以及水火等灾害,乃至解救虫类出水火烧热等生命怖畏。三,财施:财施下至一针一线,上至生命而为施舍,不唯钱财资具。菩萨以头目手足妻子宫殿作施舍,乃施之大者。(未圆满大悲之前,不能以身命作布施,以留此身修学,较舍此身,意义更大。)三施中法施为殊胜,无畏次之,财施又次之。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七一则】
  问:应布施之十种对境?
  答:一,对亲应无贪;二,对怨应无嗔;三,对中庸以欢喜心、柔和心;四,对具戒功德有情以恭敬心;五,对非具戒功德有情,应以悲心; 六,较自劣者不应以轻毁心;七,同于己者摒较量心;八,较自胜者应遮嫉妒心;九,富;十,贫,此二皆不知足,应摒不知足心,而生悲心以布施之。此就未登地菩萨而言,故有贫者以与他较,初地以上无贫之名。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七三则】
  问:布施应遮止何种心?
  答:应遮止八种心:一,无因果邪见心;二,嫉妒心;三,嗔恚心;四,追悔心;五,偏执心(偏于一方); 六,名利恭敬心;七,望报答心;八,希求异熟果心(人天福报)等。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七四则】
  问:施不应行法?
  答:于求者不应延缓、不应烦恼而施、不应短欠而施(前许多量,后给少量)、不应与世出世法相违而施、不应数思而施(如言我前年去年,已施汝若干,令彼惭愧)、不应轻践而施(如言汝为拜五方之牛,或汝如乞丐)、不应藉势强迫而施(如国王长者强取子女玉帛而施)、不应强取父母财物而施、不应以损害他有情方便而施(如以饵诱之,令遭损害)、不应违戒不如理而施、不应缓积而施(现有即施,不应缓缓积累至何时,有若干量方施,以存积障闻思修,有时至死,尚未行施)。总之,应欢喜谦恭而施,令受者满意欢喜,此种缘起其力甚大。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七五则】
  问:舍不舍之理?
  答:一,就时门不应舍:具悲心证空性菩萨施肢如砍树枝(与根本无关,无痛苦感觉),凡夫菩萨须视其能否为我大悲助缘,须合机,否则不施(又比丘过午不食,故不应夜间施与)。以通权为变,不为大事,不应以生命肢节布施。
  二,就求者门不应舍:如外道欲毁内道,来求经籍,不应施;又疯狂者不如理求乞不应施;不饮酒者,不应施之以酒;不应以父母施人(非布施物);又损害有情之房舍地方田土等物不应施;又布施物中,有生物者,不应施;出家众受戒之三衣不应施;上师特赐之三宝物(如佛像等),不应施;非密宗法器,不应施与密法(法施);毒物(如鸦片)、兵器、恶咒等不应施(然如以毒疗病,或以兵器防护彼者亦可施)。
 楼主| 发表于 2008-3-22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八一则】
  问:戒之差别?
  答:此非谓其性体之差别,乃总说戒之差别。此中有三: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三者。
  初律仪戒(即防护戒):如欲身业之杀远离,须于意业之嗔远离,方能断杀之不善业。如是身语七业,皆与意业之发起有关。故云律仪等起增上,是断十不善。别解脱戒,惟南赡部洲人能受,天、非人、北俱卢皆不能受。而菩萨律仪戒天等身皆可受,故有具菩萨戒而不具别解脱戒者。又如居士戒,但尽形寿,死后即舍,而彼菩萨戒,乃直至菩提而未舍。故谓别解脱戒,即菩萨律仪戒者,则犯死后舍别解脱戒,即舍菩萨律仪戒之过。别解脱戒与菩萨律仪戒,虽同属律仪戒,然非别解脱律仪,即菩萨律仪。如于比丘戒律仪清净者,不能即说为于菩萨律仪清净故。然能随受七众别解脱者,则于菩萨戒支分愈圆满。又菩萨虽以意业为主,不必拘于身语,但凡夫无此堪能,故于身语不善,亦应远离,方称律仪戒清净。菩萨万行总摄之,而不外三戒。凡与菩萨学处相违反者,如恶业及小乘作意,皆应防护,此均摄于律仪戒。
二,摄善法戒:精进闻思修,学行六度,皆摄于摄善法戒。《菩提道次第》说:“缘于六度等善,自于身心,未生令生,已生令勿衰退,辗转向上增长也。”
三,饶益有情戒:《菩提道次第》说:“饶益有情戒者,从戒门中,于有情今后无罪之义利,如理而为之。”对他有情下至一援手一投足,皆摄于饶益有情戒。过去诸佛菩萨于诸有情,所作应作何种利益,我皆愿追踪而作,即饶益有情戒体。有利他十一事:一,助伴事业;二,解脱方便事业;三,作涅槃事业;四,解救贫困事业;五,作居住事业;六,同意方便即合作事业(以和合方便引入正道);七,护清净事业(即于具德者,赞叹护持,于大恶者巧施惩治,轻者令有所畏,而遮其造恶之门);八,随顺事业(即于乐顺心者,离一切无义违意现行,余可随转,受其召请,庆慰饮食等事,令有情生喜进入于道);九,应示功德事业(于正行者,若隐若显,示真实功德,令其生喜进学);十,安置事业(于有过者,调伏诃责,为出其不善,安置善处);十一,应显神通事业,此专指得三摩地有情而言。其他释论中说十一种事:一、于应助伴为作饶益;二,于昧理者为作饶益;三,于有恩所为作饶益;四,于诸危怖为作救护;五,于他哀恼开解忧愁; 六,于缺资具为作饶益;七,于求依止为作饶益;八,欲随顺心为作饶益;九,于正行者为作饶益;十,于倒行者为作饶益;十一,于彼应以神通诸有情所为作饶益。
发表于 2009-7-23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宝已出,各自寻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03:49 , Processed in 0.03374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