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东方明珠

明贤法师:禅宗具足“菩提道次第”并且超越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31 2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威德无界 发表于 2016-7-31 22:59
主要是祖师爷的愿力,噶举密勒日巴提倡苦修,其宗就是苦修。格鲁属乐修,宗大师修百万曼扎回向后世弟子护 ...

温萨派一向苦修
发表于 2016-8-1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修习曼陀罗供养是为了证得中观清净见而集资净障。至于有没有回向未来弟子护法云云,权威版的传记不载,民间口传故事或许是如是。
至于说苦修、乐修,这种含义不明,用词模糊得东西,是否应该指明些了。
发表于 2016-8-1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rypotter 于 2016-8-1 19:43 编辑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7-30 16:22
心性本净,而为烦恼外尘所障,故须除染布净,以系心法界而证得实相,以心同佛心、全然清净为根本目标,如此 ...

统治的人当然乐于 看到有人论证 存在的就已经是最好的,所以这种主张现在已经OK,不需要努力改变自己,甚至不需要努力在外度生的行为,多太平啊。。。

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原因。

至于吕秋逸所挑战的,他固然是不在乎挡人财路, 也不怕被排挤。要驳斥他其实道理上如果站得住脚 ,本是不难, 比如他论证 魏本的楞伽翻译错误,而起信的路数又跟了楞伽翻译错的地方去走甚至发挥,从而推论起信伪造。 梵本现在很多,大可去论证 魏本无错,但反正我没搜到这样去反驳的。 拿了遵从起信的后世大法师的话论证 起信 非伪,义理不错, 总归不是好的理由了。我个人还是很希望看到教界有理有据地反驳。哈哈
发表于 2016-8-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harrypotter 发表于 2016-8-1 19:42
统治的人当然乐于 看到有人论证 存在的就已经是最好的,所以这种主张现在已经OK,不需要努力改变自己,甚 ...

吕先生,只是找到了一个语文学上的理由而已,其实他的结论早就准备好了,说直白点,这只是千年前唐代新译派与旧译派之争的余绪,慈恩宗看这些自由发挥的汉人著述,早就不顺眼了
发表于 2016-8-1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harrypotter 发表于 2016-8-1 19:42
统治的人当然乐于 看到有人论证 存在的就已经是最好的,所以这种主张现在已经OK,不需要努力改变自己,甚 ...

统治的人云云,你我想的一样。

《楞伽》的梵汉对勘有出版,慢慢看。
发表于 2016-8-3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明珠 发表于 2016-7-31 15:56
我说的格鲁宗见不同,是因为如果把其他的宗见可以划为一家,而格鲁还是和其他家不同的,不能划过去。我不 ...

可否解释下,具体差异在哪里?或者说殊胜在何处?
好像每一宗派都是会强调自己的不共特色的吧。
发表于 2016-8-3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道 发表于 2016-8-3 08:44
可否解释下,具体差异在哪里?或者说殊胜在何处?
好像每一宗派都是会强调自己的不共特色的吧。

主要在中观见,争议巨大。宗大师理解的龙树、月称中观见,从某种意义上那个说,推翻了几乎当时的权威、主流。大师本人也自然被排斥为异端。(当然,也有认同大师的中观见的人。不是说当时全部是大师所不认同的。)
发表于 2016-8-3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rrypotter 于 2016-8-3 12:46 编辑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8-3 09:06
主要在中观见,争议巨大。宗大师理解的龙树、月称中观见,从某种意义上那个说,推翻了几乎当时的权威、主 ...

我们的宗义书里面提到大乘 一直说两个系统:唯识和中观。
汉地按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的分类,有第三类:真常唯心系

吕澄的说法:汉地 真常唯心系 讲“本觉”, 印度佛教讲“本寂”。本寂意味着有改善的可能性,但需要通过努力去成佛,我理解这条路是次第进行的渐门; 汉传有些人讲“本觉”, 说众生已经是佛只不过自己不知道而已,一旦晓得了当下立刻成佛,依此建立顿门 也就顺理成章。

对于 如来藏 的解释方案, 江译师翻译的《宝性论大疏》中,按自宗显宗解释并不在见地上超越应成中观(但不晓得按自宗 密续解释方案 解释为 最微细的光明心,是不是会和 真常唯心系统 的一样)。 汉地有些人 依照 起信立宗,而起信 根据吕的意见,依靠了有错误的魏本从而 义理有乖。

顿渐之争,是否可以诠释为 汉印佛学之争? 对于 起信是汉人所写这一点据说一般现在也就公认了, 只不过印顺法师的说法是 汉人写的也不一定就不好,印度来的不一定都好,这样调和一下。
发表于 2016-8-3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harrypotter 发表于 2016-8-3 12:41
我们的宗义书里面提到大乘 一直说两个系统:唯识和中观。
汉地按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的分类,有第三类: ...

真常唯心和吠檀多的相似度,简直……
发表于 2016-8-3 14: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8-3 09:06
主要在中观见,争议巨大。宗大师理解的龙树、月称中观见,从某种意义上那个说,推翻了几乎当时的权威、主 ...

佛教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发表于 2016-8-3 14: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rrypotter 发表于 2016-8-3 12:41
我们的宗义书里面提到大乘 一直说两个系统:唯识和中观。
汉地按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的分类,有第三类: ...

“真常唯心”是受道家影响
发表于 2016-8-3 14: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ackoro 发表于 2016-7-30 17:15
承许。末学做过一个与佛教相关的读书会。就自己的观察而言,能专心学佛的,这个根器就不简单了,要能沉下 ...

按照这种观点,那藏地大部分人都是“精英”,都是“不简单的根器”了
发表于 2016-8-3 14: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6-7-30 16:00
不要说根基吗,顺带回复学道师兄,其实主要还是民族性格方面,我们汉民族不是那种特别喜好沉思的民族,  ...

印度人特别喜好沉思,但沉思的是死后的世界,几乎所有的印度宗教都是冥府宗教。

汉民族不是不好沉思,而是他们所沉思的是如何改变现实,如何使现实生活更美好,对于虚无缥缈的死后怎么样,大多不感兴趣,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这方面的体现。

但是他们对死后的世界不感兴趣,却并不代表他们不善于沉思,比如说“诸子百家”,各个学派有各个学派的学说和思想。

而且印度人太啰嗦,一句话喜欢反复的说,而汉人“好简”,很多话喜欢浓缩成一句话来讲。
发表于 2016-8-3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8-3 13:49
真常唯心和吠檀多的相似度,简直……

一样感到很困惑啊
发表于 2016-8-3 15: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草 发表于 2016-8-3 15:03
一样感到很困惑啊

真常唯心是受了道家的影响
毕竟佛教刚入汉地是采用“比附”和“格义”的方法来宣传,用道家的名词来解释佛教的教义,所以后来有许多高僧都是擅长老庄之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21:59 , Processed in 0.03415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