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扎西多杰

净空活佛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6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夜听风抚琴 发表于 2012-5-16 12:14
净某身体上有没有问题这个不好说,可是他确确实实是在借着佛教的名义宣传可怕言论这个是真的。。。

身体上的问题是他亲口说的。源于一次控告,然后他发表声明说,身体有哪啥问题,控告根本不可能是真的。
发表于 2012-5-16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根据戒律,身体上的这种缺陷,是不能出家的。
发表于 2012-5-16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生死怖畏 于 2012-5-16 19:39 编辑
fsgreen 发表于 2012-5-16 12:25
你说的是“僧团”,不是僧。上善批评过他说的某些话,但是上善从来没有说他是“附佛外道”,上善从来没 ...


1、附佛外道指的是王得信。没说净空。
2、净空是不是僧,请看佛陀的教言。我们是学佛弟子吧?是否要听佛的话,那么多看看“黄门为何不能出家”,网上有分析,是以佛陀的教言为本来做辨析的,可不是哪位上师及师父的话。我就不转载了。
3、法相字典:僧的解释:
【僧】
僧伽的简称,于义为众。集受具足戒的比丘,三人或四人以上,方得称僧。见僧伽条。
[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净空受具足戒了吗?谁能告诉我净空受具足戒了吗?净空的崇拜者请出来说一下,谢谢。
【具足戒】
具足圆满之戒,如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是。
[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发表于 2012-5-16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生死怖畏 于 2012-5-16 19:45 编辑
释果吉 发表于 2012-5-16 15:37
在这里我想提一提现代的一位大德——净空法师。现代的很多学佛人都具有“佛教不是宗教,而是教育”的正确理 ...
净空说:“天主教的修女是观世音菩萨化身,天主教的神父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我们寺庙里的佛菩萨都是假的,魔在那里装的,不是真的。”
净空说:“《往生论》批注里面说到,昙鸾法师讲的,末法时期寺院庵堂都是修罗罗刹在做主宰,不是佛菩萨。佛菩萨在哪里?在我们在天主教看到,其它宗教里面看到,真正有爱心。”
————净空的言论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啊。
分析下净空的这个话,他说的是“我们寺庙”、“末法时期寺院庵堂”。请问你,包不包括格鲁的寺院?净空的这个话的打击面是否够大?记得:他可没说“净土宗的寺院”或是“某些寺院庵堂”!!
发表于 2012-5-16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生死怖畏 于 2012-5-16 20:17 编辑
青鬃狮子 发表于 2012-5-16 13:48
你师父说得对,这个在很多经书里面有,我记得的是《大集地藏十轮经》
很多人一看,哦,佛不是明示了吗?转轮圣王等都不能说僧过恶,何况我等?但仔细对照一下,这段话主要部分出自《地藏十轮经》,原文如下:
“如是苾刍,虽非法器,而剃须发,被服袈裟,进止威仪,同诸贤圣。因见彼故,无量有情种种善根皆得生长,又能开示无量有情善趣生天涅槃正路。是故依我而出家者,若持戒,若破戒,下至无戒,我尚不许转轮圣王,及余国王诸大臣等,依俗正法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肢节,或断其命,况依非法。
是故大梵!如是破戒恶行苾刍,一切白衣皆应守护恭敬供养。我终不许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肢节,或断其命。我唯许彼清净僧众,于布萨时,或自恣时,驱摈令出,一切给施四方僧物饮食资具不听受用,一切沙门毗奈耶事,皆令驱出,不得在众,而我不许加其鞭杖系缚断命。”

这段佛经里面,何处有:“我尚不许转轮圣王诸大臣等,说出家僧尼的过恶。”这样的话呢?综合全文,不过是在说,破戒的僧人不应被捶拷、呵骂、送监等,何处有不许说僧过恶的字句呢?该文作者假托佛说,伪造佛言,任何一个正直的人都不应该这么做,又岂是三宝弟子之所应为?

又查了下,忽然发现,比丘的要求也很高的,也是要受具足戒的。
比丘
内容:
(术语)Bhik&sdotblw;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见苾刍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那净空到底算啥呢?连比丘的身份都没有,我晕。


发表于 2012-5-16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兴炯多杰 于 2012-5-16 20:52 编辑

  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恶,其人即违犯无量重罪。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佛陀告诉天藏大梵天说:“复次大梵!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犯戒恶行,内怀腐败,如秽蜗螺,实非沙门,自称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恒为种种烦恼所胜,败坏倾覆。如是苾芻 (比丘) 虽破禁戒,行诸恶行,而为一切天、龙(八部众名略)、人、非人等,作善知识,示导无量功德伏藏。
  如是破戒恶行苾芻,一切白衣(信众——居士)皆应守护,恭敬供养;我(佛)终不许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
  
     (前略)佛告尊者优波离言:“我终不许外道俗人举苾刍罪!我尚不许诸苾刍僧,不依于法,率尔呵举破戒苾刍,何况驱摈?若不依法,率尔呵举破戒苾刍,或复驱摈,便获大罪。优波离,汝今当知有十非法,率尔呵举破戒苾刍,便获大罪;诸有智者,皆不应受。何等为十?一者、不和僧众,于国王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二者、不和僧众,梵志众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三者、不和僧众,宰官众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四者、不和僧众,于诸长者、居士众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五者、女人众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六者、男子众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七者、净人众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八者、众多苾刍、苾刍尼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九者、宿怨嫌前,率尔呵举破戒苾刍;十者、内怀忿恨,率尔呵举破戒苾刍。如是十种,名为非法率尔呵举破戒苾刍,便获大罪。设依实事而呵举者,尚不应受,况于非实?诸有受者,亦得大罪。”

     “复有十种非法呵举破戒苾刍,便获大罪,诸有智者亦不应受。何等为十?一者、诸余外道,呵举苾刍;二者、不持禁戒在家白衣,呵举苾刍;三者、造无间罪,呵举苾刍;四者、诽谤正法,呵举苾刍;五者、毁呰贤圣,呵举苾刍;六者、痴狂心乱,呵举苾刍;七者、痛恼所缠,呵举苾刍;八者、四方僧净人,呵举苾刍;九者、守园林人,呵举苾刍;十者、被罚苾刍,呵举苾刍。如是十种非法呵举破戒苾刍,便获大罪。设依实事而呵举者,亦不应受,况于非实?诸有受者,亦得大罪。”

  由此可知,非但在家信众说比丘过恶,犯大重罪,必受恶报;身为出家僧众,随意说比丘过恶,也是同样犯大重罪。至于说默摈等,是僧团的事,不是白衣可以参与的。因此,佛陀为了避免缁素造口业,特别教戒僧众,不得向未受具戒者说比丘过恶。佛在经中讲了,若持戒,若破戒,下至无戒只要现出家相的都不能呵举职责他的过失,还分别讲了两个十种非法呵举便获大罪。这里佛没有讲三个人以上的僧团过失不可以讲,而一个人的过失可以随便说,哪怕是披片袈裟乃至无戒只现出家相者都不能指责过失。

  《戒经》——《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六说:“为大护佛法故,若向白衣(在家信众)说比丘罪恶,则前人(信众)于佛法中无信敬心;宁破塔坏像(此极重罪),不向未受具戒人说比丘过恶;若说过罪,则破法身。”说比丘过恶(是非)的人,其罪业超过毁破“佛塔”和“佛像”的重罪。出家人向在家人说破戒僧的过失,便会获重罪,更何况是在家人说出家人的过失。

  
     《谤佛经》佛陀告诉不畏行菩萨说:“若见法师实破戒者,不得生嗔,尚不应说,何况耳闻而得说耶?善男子!若有挑拔一切众生眼目罪聚,若断一切诸众生命所有罪聚,若有于法师,生于恶心迳回面顷,所得罪聚,彼前罪聚于此罪聚,一百分中不等其一,……乃至忧波尼沙陀分中,不等其一。何以故?若谤法师,即是谤佛。”毁谤法师(无论其事真假),罪同谤佛;其毁谤人,必堕无间地狱,受大苦报,无解脱之期。”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四云:佛言:地藏!(中略) 彼等愚痴旃陀罗人,不怖不观后世果报,于我法中出家人所,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以种种缘伺求过失。谓以恶言克责楚挞其身,制止资身所有受用,复于种种俗事业中而生条制,或窥其迟缓,或觇其承事。求过失已,而为条制,如是乃至欲害其命,彼诸人等于三世一切佛世尊所生极过失,当堕阿鼻大地狱中,断灭善根,焚烧相续,一切智者常所远离。”

  《广大莲华庄严曼拿罗灭一切罪陀罗尼经》师子意菩萨禀白世尊说:“若有出家之人身披法衣,妄求财利,我慢贡高,若王臣等敬重供养,应无福利。(佛)言:“师子意菩萨!莫作是说。譬如有人迷闷倒地,依人扶策,即得身起。亦如大象陷彼泥中,而人不能起彼象身,须得别象扶翼而出。又如有人受灌顶王,或于后时失彼王位,凡常之人无能护卫,唯有力大臣威势强勇能复王位。师子意菩萨!我(佛)教法中亦复如是,若有依法者,不依法者,具是佛子,皆成利益;若生轻毁,何处得福?”凡夫业障深重,若轻视僧众毁谤三宝,必堕三涂恶趣。

  《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拘楼孙佛说此偈为禁戒: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地藏十轮经》中也这样说:看见破戒出家人时,应该生十种殊胜思维,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忍、念出家、念静虑、念智慧、念宿植出离善根,若生此十种殊胜思维,当获无量功德。根据这个教证,看到破戒的出家人都应该观清净心,可是现在有些人不要说对破戒的出家人观清净心,就是见到清净戒律的出家人也要以自己的分别念从他的言行或开示中寻找过失加以诋毁,以此来显示自己更“高明”,这种人真是业障现前。在泰国,如果僧人犯法,政府没有权力直接处罚,警察会把犯法的僧人交给僧团处理,待僧团将犯法者摒除之后,警察才出面逮捕犯人,这种做法非常如法。



 

发表于 2012-5-16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佛藏经】
舍利弗。恶魔于今犹尚隐身。佐助调达。破我法僧。如来大智现在世故。弊魔不能成其大恶。当来之世。恶魔变身作沙门形。入于僧中。种种邪说。令多众生入于邪见。为说邪法。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世尊早有预见,那就是对出家人说法,不要马上接受,也不要马上否定,而是要去寻找经律论,来辨析其所说法义的邪正,所以,经典依据,是我们大家修行佛法的准绳!

摘自【十住毗婆沙论】 大乘论·第1174部;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佛欲灭度时。告阿难。从今日后依修多罗莫依人。
阿难云。何名依修多罗。不依人。
有比丘来作是言。我现从佛闻。现从佛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是比丘语。莫受莫舍。审谛听已。应以经律捡其所说。若不入修多罗。不入毗尼。又复违逆诸法相义。应报是比丘言。是法或非佛所说。或长老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罗。不入毗尼。又复违逆诸法相义。是则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即应除却。
复有比丘来作是言。彼住处有大众。有明经上座。善说戒律。我现从彼闻。现从彼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是比丘语莫受莫舍。审谛听已。应以经律。捡其所说。若不入修多罗。不入毗尼。又复违逆诸法相义。应报是比丘言。长老。彼比丘僧。法相善相。或作非法非善说。或长老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罗。不入毗尼。又复违逆诸法相义。是则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即应除却。
复有比丘来作是言。彼住处多诸比丘。持修多罗。持毗尼。持摩多罗迦。我现从彼闻。现从彼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是比丘语莫受莫舍。审谛听已。应以经律。捡其所说。若不入修多罗。不入毗尼。又复违逆诸法相义。应报是比丘言。长老彼比丘僧法相善相。或作非法非善说。或长老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罗。不入毗尼。又复违逆诸法相义。是则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即应除却。
复有比丘来作是言。彼住处中有长老比丘。多知多识。人所尊重。我现从彼闻。现从彼受。是法是善。是佛所教。是比丘语。莫受莫舍。审谛听已。应以经律。捡其所说。若不入修多罗。不入毗尼。又复违逆诸法相义。应报是比丘言。长老。彼诸比丘。法相善相。或作非法非善说。或长老谬受。何以故。是法不入修多罗。不入毗尼。又复违逆诸法相义。是则非法。非善。非佛所教。如是知已。即应除却。

跟随邪师修行有何过患?

摘自【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善男子,如是破戒恶行苾刍,非法器者,种种诱惑真善法器诸有情等,令执恶见;彼由颠倒诸恶见故,破坏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戍达罗等,若男若女,所有净信戒闻舍慧,转刹帝利成旃荼罗,乃至筏舍戍达罗等成旃荼罗。此非法器破戒苾刍,并刹帝利旃荼罗等,师及弟子,俱断善根,乃至当堕无间地狱.

善男子,如人死尸,膨胀烂臭,诸来见者,皆为臭熏,随所触近烂臭死尸,或与交玩,随被臭秽之所熏染;如是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戍达罗等,若男若女,随所亲近破戒恶行非法器僧,或与交游,或共住止,或同事业,随被恶见臭秽熏染。
如是,如是,令彼真善刹帝利王,乃至真善戍达罗等,若男若女,退失净信戒闻舍慧,成旃荼罗,师及弟子,俱断善根,乃至当堕无间地狱。



发表于 2012-5-16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在《涅磐经》里指出:降伏破解坏法比丘是僧俗四众应尽的责任
为了护持佛法、护持清修僧人,僧俗之中的正义人士有没有犯“不说僧过”之戒呢?按照佛教的因果律,是否要受罪呢?《大般涅槃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唯识宗将此经列为该宗的基本经典。《涅槃经》对于戒律的解说给了我们新的视野。
其一:呵责纠治坏法者是僧俗四众应该尽的责任。
在《涅槃经 . 长寿品》中,佛陀明确指出持戒比丘以及诸王大臣宰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都应该破斥纠正破戒坏法者。佛言:“我涅槃后随其方面,有持戒比丘威仪具足护持正法,见坏法者即能驱遣呵责纠治,当知是人得福无量不可称计。……若善比丘见坏法者。置不驱遣呵责举处。当知是人佛法中怨。”这说明驱遣呵责纠治坏法者是持戒比丘应该承担的责任,那些自认为自己持戒严格,对于坏法的坏人坏事不作斗争,不维护佛法的尊严,则是“佛法中怨”。在《大般涅槃经金刚身品第五》中,佛陀还指出:“若有比丘随所至处供身取足,读诵经典思惟坐禅,有来问法即为宣说,所谓布施持戒福德少欲知足,虽能如是种种说法,然故不能作师子吼,不为师子之所围绕,不能降伏非法恶人。如是比丘不能自利及利众生,当知是辈懈怠懒惰,虽能持戒守护净行,当知是人无所能为。”(大般涅槃经金刚身品第五)
在《涅槃经 . 长寿品》中,佛陀还指出,破斥坏法比丘,并非持戒比丘的专利,一切僧俗四众皆应该承担这个责任。佛言:“如来今以无上正法付嘱诸王、大臣、宰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诸国王及四部众,应当劝励诸学人等令得增上戒定智慧。若有不学是三品法,懈怠破戒毁正法者,国王大臣四部之众应当苦治。” 由此可见,僧俗四众苦治懈怠破戒毁正法者为佛制所允许。
其二:护持清静比丘不受恶僧(秃人)伤害是白衣居士应尽的责任。
在《大般涅槃经金刚身品第五》种,佛陀指出:“善男子,我涅槃后浊恶之世国土荒乱,互相抄掠人民饥饿,尔时多有为饥饿故发心出家,如是之人名为秃人。是秃人辈见有持戒威仪具足清净比丘护持正法,驱逐令出若杀若害。……是故我今听持戒人依诸白衣持刀杖者以为伴侣,若诸国王大臣长者优婆塞等,为护法故,虽持刀杖。我说是等名为持戒,虽持刀杖不应断命。若能如是,即得名为第一持戒。”
其三:僧俗四众护持正法、护持清静比丘不受五戒(等)之束缚。
在《大般涅槃经金刚身品第五》中,佛言:“善男子,护持正法者,不受五戒不修威仪,应持刀剑弓箭鉾槊守护持戒清净比丘。”佛陀还举出自己前生护法的例子作为证明。佛陀指出,在无量劫以前,有佛出世,号欢喜增益如来,该佛涅槃后,遗法住世无量亿岁。当时,有一位持戒比丘,名叫觉德,“多有徒众眷属围绕,能师子吼颁宣广说九部经典,制诸比丘不得畜养奴婢牛羊非法之物。”有很多破戒比丘对觉德比丘心怀不满,执持刀杖威逼法师。释迦牟尼佛当世是一位名叫有德的国王,为了护持觉德比丘,就带领人民与破戒的恶比丘战斗,有德国王全身负伤,觉德比丘得以赞叹说:“王今真是护正法者。当来之世此身当为无量法器。”国王听后就带着欢喜心去世,国王与战死的人民都往生阿閦佛国。佛陀指出,若有正法欲灭尽时,应当像他多世以前所做得那样,不顾生命的受持拥护正法、护持清静比丘。所以,佛说:“若诸国王大臣长者优婆塞等,为护法故,虽持刀杖。我说是等名为持戒,虽持刀杖不应断命。若能如是,即得名为第一持戒。”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持戒。《大般涅槃经》指出,只有不受五戒束缚,护持正法和保护宣说正法的持戒僧人才是真正的持戒,如果白衣居士只是洁身自好,就不是持戒人,是破戒不护法者,被称为“秃居士”。佛言:“如是破戒不护法者,名秃居士,非持戒者得如是名。”而那些破戒无戒、迫害清静持戒僧人的比丘被称作“秃人”。
发表于 2012-5-16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口业很大,对因果没有恐惧的人才会随便评论他人。
你有多大把握了解内情?实情就是网络上泄露习气而已,
造下自我难以解脱的障碍。。。。。。
发表于 2012-5-16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兴炯多杰 于 2012-5-16 22:46 编辑

回复98楼师兄:
        首先声明末学不是净空法师的粉丝,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让法义的辩论变成门派之争就毫无意义了。      

        楼上师兄所引《涅槃经 . 长寿品》等经所说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解义的差别,否则就会让人觉得佛所说的是矛盾的,那么就是谤佛,谤法,同时可能还会谤僧。
       师兄所列其一的解释:首先,佛以无上正法付诸当时参加法会的王臣等护法,比丘等四众,应当劝解勉励大家增上戒定慧,如果有破戒、毁正法的,“国王大臣四部之众应当苦治”,怎样是“苦治”?为什么要强调四部众?因为四部各有各的戒律。出家众犯了戒律,按相对的戒律制罚;在家众犯戒,依在家戒处治;如果不仅犯(破)戒而且危害四众,影响僧团清净,除按佛制罪处治外则由王臣等按法律处罚。并不是说王臣四众犯了律,谁都可以“苦治”谁。至于师兄说的其二与其三,着重在于对严重危害僧团清净并且触犯法律者的处罚。也没有说王臣四众可以互相打骂指责,否则一切都乱套了。
      僧徒犯戒的处置称为肃众,就是对僧众违犯清规进行相应的处分。按规定,在寺院清众中生事违规者由维那检举,抽下违规者的挂搭衣物,摒令出院,以安清众。或者有其他违反清规的行为,就用木杖进行体罚,并集众烧毁违规者的衣钵道具,从寺院偏门遣逐出去,以示耻辱。对于僧众中三业不净、不可共住的禅僧也可以使用香板惩戒,并命令违规者取走自己的挂单,离开寺院。在丛林的清规中还明确规定肃众办法,除刑名重罪例属官厅处置外,如果僧人之间自相干犯,都以清规进行惩戒,随事惩戒;重则集众进行体罚,轻则罚钱、罚香、罚油,并且出榜公布。对犯清规而摒出寺院的违规者,还要将摒条张贴在寺院的山门,鸣大鼓三通,以杖轰出,称为“击鼓迁单”。
       现在的丛林寺院不实行体罚。犯了轻戒,可采取不同的忏悔法;如果是犯了重戒,可逐出本寺院或开除僧籍;如果是触犯国法,则由国家司法部门处理。

       佛为什么不许在家众看出家众的戒本呢?唯一是在保护我们以免总是想找出家人的过失,否则我们的过失不可限量,难以估量。
发表于 2012-5-17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生死怖畏 于 2012-5-17 07:30 编辑
兴炯多杰 发表于 2012-5-16 22:45
回复98楼师兄:
        首先声明末学不是净空法师的粉丝,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让法义的辩论变成门派之 ...


谢谢你的回复。
你所引用的《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那一长段明确提到了“苾芻 (比丘)”如果怎样的,那么白衣应如何对待之。
比丘:Bhik&sdotblw;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先不说该人身体上的问题,按照佛律就不能出家。(佛言:“黄门于我法中无所长益,不得与出家受具足戒。若已出家受具足戒,应灭摈。(依佛学大辞典解释,就是还俗))
【灭摈】(应灭摈同灭摈)
梵语na^s/ani^yam!。又作摈出、驱摈。略称摈。戒律中科罪之名。即比丘七种治罚法之一。或指削除僧籍,故又称削籍。比丘犯重罪(如淫、盗、杀、妄等四重罪)而无悔心者,灭其僧籍而摈斥之,与世间死刑相当。[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一之四、卷上二之二、释氏要览卷下]
[佛学大词典]

就说比丘一条,请问该人受具足戒了吗?如说他是比丘,请将其受具足戒的时间、所在寺院及见证师等公布出来,谢谢。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你就不能将《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这一段的内容套用在该人身上。

疑问:此人是比丘吗?此人能算是僧吗?

四众,是佛教中名词。有不同的解释。《法华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又称四部众、四部弟子。《法华文句》:发起众、当机众、影响众、结缘众。《异部宗轮论》:龙象众、边鄙众、多闻众、大德众。佛教徒四众: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
我们再看看《大般涅槃经》上的说法,一定要仔细,否则就会将佛陀的开示理解错了。

善男子,未可见法汝欲见者,今当为汝说其相貌。我涅槃后,随其方面,有持戒比丘,威仪具足,护持正法,见坏法者即能驱遣,呵责纠治,当知是人得福无量不可称计。善男子,譬如有王专行暴恶,会遇重病。有邻国王闻其名声,兴兵而来将欲灭之。是时病王无力势故方乃恐怖,改心修善,而是邻王得福无量。持法比丘亦复如是,驱遣呵责坏法之人,令行善法,得福无量。
善男子,譬如长者所居之处,田宅屋舍生诸毒树,长者知已即便斫伐,悉令永尽。又如少壮首生白发,愧而剪拔不令生长。持法比丘亦复如是,见有破戒坏正法者,即应驱遣,呵责举处。若善比丘见坏法者,置不驱遣呵责举处,当知是人佛法中怨。若能驱遣呵责举处,是我弟子真声闻也。
如来今以无上正法付嘱诸王、大臣、宰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诸国王及四部众,应当劝励诸学人等令得增上戒定智慧。若有不学是三品法,懈怠破戒毁正法者,国王大臣四部之众应当苦治。

佛陀在该经中没有将其仅仅定义为比丘,换句话说,只要是“坏法的人”(含比丘),四众弟子就可依照佛律或是世间法治之。






发表于 2012-5-17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生死怖畏 于 2012-5-17 07:49 编辑
释果吉 发表于 2012-5-16 15:37
在这里我想提一提现代的一位大德——净空法师。现代的很多学佛人都具有“佛教不是宗教,而是教育”的正确理 ...


远离外道经典
1、“若于世俗外道典籍而不远离。我则说为斗诤根本是佛法难。”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2、“吾般涅槃去世已,于后正法灭尽时。比丘乐于外典籍,彼便毁谤我胜法。”
——《月灯三昧经》
3、“以何义故名为菩萨。能常觉悟众生心故。如是菩萨虽知外典。自不受持亦不教人。如是菩萨不名人天非五道摄。是名修行无障碍道。”
——《优婆塞戒经》
4、“云何是善能遮止魔业。谓若菩萨于一切处。常离恶知识亦不至恶国。复不亲近修习外道典籍是为菩萨善能遮止魔业。”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僧务外学
作者:莲池大师
儒者之学,以六经论孟等书为准的,而老庄乃至佛经禁置不学者,业有专攻,其正理也,不足怪也。为僧亦然。乃不读佛经而读儒书;读儒书犹未为不可,又至于读庄老;稍明敏者,又从而注释之,又从而学诗、学文、学字、学尺牍,种种皆法门之衰相也,弗可挽矣
[注释]
六经:指书、诗、易、礼、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译文]
儒家做学问,惟以“六经”、《论语》、《孟子》等书为准则,对于《老子》、《庄子》乃至佛经一概禁置不学。为了专攻一门学问,可说是正当的道理,不足为怪。作为出家人也应该这样,学有所专,方可有成。
然而现在却有许多出家人,置佛经不读,偏要去读儒书;读儒书还未尝不可,又进而读《庄子》《老子》;稍聪明的人,还为儒家、老庄著作作注释;更有些人,还埋头学作诗,学写文章,学书法,学书信等等,这种种都是法门趋于衰微的现象,真是已达到难以挽回的地步了啊!


【外道】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1、问:学佛与学《弟子规》的时间,应如何安排为好?
净空答:学佛跟《弟子规》不必特意去安排时间。《弟子规》文也很短,总共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可以把它放在早晚课里面。你的早课完了之后,把《弟子规》念一遍,念一遍是提醒自己今天一天不要忘记;晚上晚课做完之后,《弟子规》也念一遍,想一想今天哪些没做到。把《弟子规》看做戒律,这个很重要,这是根本的戒律。持戒念佛决定往生。
2、我们学佛的同学,出家的同学更要注意,你们如果不能百分之百落实《弟子规》,我跟你讲老实话,你念佛不能往生。念佛念到哪里去?……(详见“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做好人是自己的本分:从落实《弟子规》做起。”2005.3.14 启讲于 澳洲净宗学院,编号:21-265)
3、佛在戒经里面讲,「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可是,因为学儒道之后再进入大乘,比学小乘之后再进入大乘还要好,所以,中国在唐朝中叶之后,就放弃小乘的修学,着重在儒道里奠定大乘根基。(认识佛陀教育,2004.9.4日本大阪)
4、问:读《无量寿经》就专听《无量寿经》,那平常师父所定的学员们的德行教育课程?
答:那是根本、那是基础、那是打地基,没有那个基础,你学《无量寿经》、学《华严》、学什么,你就是学上三百年,最后还是失败,绝对不会有成就。所以我跟你们强调你们都不相信,根本的根本就是《弟子规》,你能够把《弟子规》做到,你学的东西都踏实,就好象盖房子,你一定盖得很好。你没有这个基础,你盖房子没有地基,你盖一半一定会倒掉。……
(摘录自:学佛答问澳洲净宗学院之三,2004.10.26澳洲净宗学院,编号:21-261)

5、我们今天要学做人,要想将来不堕恶道,要想念佛真正能往生,你要不学会《弟子规》,我就老实告诉你,你一天念二十万声佛,一天念十部《无量寿经》,都不能往生。

请问你学习了《弟子规》了吗?否则按照净空的理论,你可永远不会成就的。

【戒律】

(术语)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梵语尸罗,Śila译曰戒,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palak&sdotblw;a,译曰律(净影),梵语毗尼Vinaya,译曰律(南山),法律之义。汉灵帝建宁三年,安世高首出义决律二卷。次有比丘诸禁律。魏世天竺三藏昙摩迦罗到许洛。慨魏境僧无律范,遂于嘉平中与昙谛译四分羯磨及僧祇戒心图。此为中国戒律之始。见僧史略。大乘义章一曰:‘言毗尼者,名别有四:一曰毗尼,二曰木叉,三曰尸罗,四曰律。(中略)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中略)所言律者,是外国名优婆罗叉,此翻为律。解释有二:一就教论,二就行辨。若当就教诠量名律,若当就行调伏名律。’四分戒疏一上曰:‘或云尸罗,或云波罗提木叉Pr&amacron;tmok&sdotblw;a,或云毗尼。(中略)初云尸罗,此翻为戒。戒有何义?义训警也。由惊策三业远离缘非明其目也。(中略)三云毗尼,唐称为律,古译毗尼,皆称为灭。今以何义,翻之为律?律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故正翻之。’(略抄)。是初净影于毗尼有四名,别举律之梵名,后南山但为三名,以律之梵名为毗尼也。’开宗记一本曰:‘言律藏者,梵云优婆罗忏,此译为律。律则法也,非法无以肃威仪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律者梵云毗尼,华言称律。(中略)不出三义:初言律者法也。从教为教,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中略)二言律者分也。谓须商度,据量有在,若律吕分气也。(中略)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笔也,必审教验情,在笔投断。’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你来说说看,根本的戒律里面是否应按照净空的理论加上《弟子规》啊?

净空的行为算是篡改佛经吧?算是师心自用吧?如果这都不算是邪见的话,那么就很难找出邪见来了。



发表于 2012-5-17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兴炯多杰 于 2012-5-17 08:40 编辑
生死怖畏 发表于 2012-5-17 06:52
谢谢你的回复。
你所引用的《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那一长段明确提到了“苾芻 (比丘)”如果怎样的,那 ...


关于净空受戒的答复
      一九五九年于台北圆山临济寺,依白圣老法师剃度出家,法名净空。一九六一年于海会寺受具足戒,与祥云法师、圣严法师为同时受戒师兄弟。
     
     随喜师兄对经藏深入探究的精神。因末学不是出家人,于受具足戒时,对黄门如何鉴定、是否鉴定,净空受戒时知不知道等并不知情。作为在家佛弟子对出家戒律不应太过深入,这曾是佛所遮止过的。有一点需要说明的:佛是遍知者,佛所说法,三转falun,虽是不同时期,针对三乘不同根基所说,只有了义与不了义的差别,绝没有矛盾的地方。如果认为佛在同一问题上“曾经这样说了,还曾经那样说了”,这是件很危险的事。何况对于戒律问题,大小乘、南传北传、显宗密宗,即使是大德在某些问题上也存在争论和差别,网络上的不同意见更多,不小心便堕入迷途。在家人若没有依善知识对正见经过学修生起定解之前,末学个人意见和经验,作为密乘学佛人,应当按善知识所传次第修学,《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对此更是破邪扶正,为我们指出一条便捷无差的大道。法义虽说愈辩愈明,在善知识的指导下深入闻思更加重要。
     个人胡言乱语,有不当之处,请师兄原谅,也请论坛上的大德不吝指正。嗡班扎萨埵吽…………
     愿师兄吉祥!
发表于 2012-5-17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生死怖畏 于 2012-5-17 08:31 编辑
兴炯多杰 发表于 2012-5-17 08:06
关于净空受戒的答复
      一九五九年于台北圆山临济寺,依白圣老法师剃度出家,法名净空。一九六二年于 ...
暂未看到圣严法师等对净空受具足戒这个说法的肯定,所以姑且搁置了。

佛言:“黄门于我法中无所长益,不得与出家受具足戒。若已出家受具足戒,应灭摈。”

依《四分律》
黄门分成五种:生黄门、犍黄门、妒黄门、变黄门、半月黄门。
生黄门(jāti-paṇḍaka):指“生已来黄门”,亦即天生即没有阳具者。
犍黄门(āpat-paṇḍaka):指“生已都截去作黄门”,亦即出生后被阉割者,例如太监。
妒黄门(īrṣyā-paṇḍaka):指“见他行淫已,有淫心起”,亦即看见他人进行性行为时,男性生殖器才能勃起者。
变黄门(āsaktaprādurbhāvī-paṇḍaka):指“与他行淫时,失男根,变为黄门”者,亦即正在性交时,阳具突然不见者(大约是指“阳萎早泄”者)。
半月黄门(pakṣa-paṇḍaka),则指“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者,亦即半月能够进行性行为,半月郤不能够者(大约是指身体极虚、性欲极弱者)。
[编辑] 依俱舍论
本性扇搋(相当于生黄门)
损坏扇搋(相当于犍黄门)
嫉妒半择迦(相当于妒黄门)
半月半择迦(相当于半月黄门)
灌洒半择迦(澡浴时,男根方能勃起)
[编辑] 依梵文意思
美国佛教学者 Leonard Zwilling,曾依黄门一词的梵文作了考证,发现黄门一词的梵文字共有五种涵义:
性能力不足者(阉人)
窥淫狂
只在每月的十四天才具有性功能者
藉口交而达到性高潮者
需借由特殊管道或诡技才能满足性需求者。(指性欲倒错)

发表于 2012-5-17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兴炯多杰 发表于 2012-5-17 08:06
关于净空受戒的答复
      一九五九年于台北圆山临济寺,依白圣老法师剃度出家,法名净空。一九六二年于 ...

为什么净空会出现“我自己的出家道场不能住,也是这个因素,台北市每一个道场,都不能接纳我。”的事情呢?真的是别人对他的“成就”产生嫉妒、障碍吗?净空是欺瞒高手,要么以可怜兮兮相示人以搏得人们的同情,要么以宏大正派样示人以骗取人们的信奉,就是不把使他丢人现眼的历史事实公示于众。
事情是这样的:徐业鸿于一九五九年由台中北上台北,在圆山临济寺依白圣法师剃度出家,法名觉净,字净空。没多久就擅自离开白圣法师去了台南依李炳南等人,白圣法师即联络全TW所有寺院不让净空住,也不让净空出国,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东躲西藏的净空后来得到了韩瑛的收留。
净空提到这件事,还留下了令人玩味的言语:“我到台中跟李老师学讲经,这是他(白圣)最不满意的一桩事情,最后找我谈话,‘如果你要到台中去学,你以后就不要再回来了。’这个话说得很严重,我想了一想,‘我们还是学佛法要紧,不回来就不回来。’我这样就离开临济寺了,离开临济寺没有地方住,挂单的地方都没有。”——《九七年早餐开示·三宝加持》1997/09/20 新加坡净宗学会 
由此可知,净空既是自动脱离僧团,同时又是被僧团摈出的,难怪他说“我没有道场,一生都是住别人的道场。”,也不住僧团呢,根本上是所有道场都不接纳他!净空说“我一生没有遇到和合僧团”,看来他确实与所有僧团都不和合。净空对他是怎么出的家、如何受戒和如何被寺院摈出的真实情况等问题一直是讳莫如深,避而不谈,顾此言彼。这一切是什么原因我不敢妄测,但他因白圣法师的事和后来僧团对他拒避等事而对僧团怀恨在心却绝非没有可能,否则怎么解释他一再地恶意诽谤全世界的僧众呢?他连大恩人韩瑛居士都敢挟嫌诽谤,还什么事干不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11:31 , Processed in 0.03791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