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且格瓦拉

思和观察修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7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察修、止住修,是通于道次第每一个所缘法类的专修的”(这也是你自己同意的)。
------------------------------------------------
是的,佛法的法理,从最初的闻思阶段,最后必然要进入修的阶段(止观)来实证。
闻,思,修。
闻得智,思得智,修得智。
是递进关系。
用来引生“思得智”的思(帕师所定义的观察修),就不能等同是引生“修得智”的“观察修”(止观的观)。

所以,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反而是我。
发表于 2009-7-7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完收工,各得其所
发表于 2011-2-25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来自用

发表于 2011-2-26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洛桑成列·确吉坚赞(罗珠丹巴)仁波切开示 节选

  “观察修”(也叫“分别修”),是菩提道次第的特有修法。就是在禅定中思考问题,用智慧来洞察宇宙人生的真相。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在觉受的一个过程
比如以思维轮回过患为例,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轮回的种种过患之后,只是对此有所了解,仅仅是获得一些知识而已,并没有发挥出相应的激励作用我们必须要把这些问题拿到禅定之中,在寂静专注的状态下,进行反复的思维抉择,观察体悟,直至在心中产生相应的觉受,改变自己原有的心相续,心和法融为一体,真正生起对轮回的厌离感。这就是“观察修”。

只有“观察修”才能带来这种证量。只有通过这种观察修的转化,才能在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和接受佛的言教。  
  

所以在宗喀巴大师的教法里,特别提出“观察修”这样一个特殊教授。这也是其他教派所没有的一种修持方法。虽然很多教派也承认这种修法,但却缺少像这样完整系统的修持理论体系,缺少能用于思辨而获得定解的正确教理。这种方法就是在修定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按照教理进行深入的思维、观察和抉择,止观交替进行,以解决我们心中的困惑和执着,同时经过禅定力的转化,心中自然会生起相应的觉受。

同时,这种修法也能解决修定的问题,通过积极的观修和引导,心念自然专注,不会产生沉掉的过患,不求入定而自然能快速入定。  

我们修持“三主要道”,修出离心、菩提心、缘起正见,都是以上述“观察修”为主。这是实修道次第的精要教授。只有通过观察修,我们才能在心中生起三主要道的证量。不用这种修,是不会真正产生任何觉受的。最后只能成为所谓的“教油子”。就是听闻了不少教法,知道生死无常,知道轮回过患,也知道解脱胜利……,讲起来头头是道,但心中却没有生起丝毫觉受,仍然贪爱世间,仍然执著自我,丝毫不能对治烦恼。这就是没有通过“观察修”,将教法转化为内在觉受而导致的过患。



总之,认识了四圣谛、菩提心、空正见、自他相换等法,对这些功德生起信心、定解、欢喜之后,强烈的希求于焉而生。这时才能去实修依止善知识,

否则  未扎实学习这一切,就直接跳到依止善知识,实在跟外道没两样。只是外头挂着佛教的招牌,但内在,根本不是佛教。这是比较不客气的话!


红字摘自关于寻找上师--雪歌仁波切

[ 本帖最后由 天天开心 于 2011-2-26 21:23 编辑 ]
发表于 2011-2-28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思 是 闻思,属于教法的范畴
观察修 是属于证法的范畴
区别是:
基础不同,对于法理,思还尚未通达法理;而观察修,一定是通达法理之后才可以观察修
过程不同,思是针对法理,观察修是破斥妄念
目的不同,思是为了对佛法生起定解和信心;观察修是为了引发正定
打个比喻,思好比铸剑,而观察修就是用这把剑斩断妄念。思维法理是因,观察修是果。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1-2-28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观察修的目的是破斥一切世俗的妄念,进入空定。和观空、念化空的咒目的是一样的,只是适用的根器众生不同。
发表于 2011-2-28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理解,思是属于二元对立的,而修是属于一元互入的!

发表于 2011-3-2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修如同纸上谈兵;观察修恰是抡刀上阵。
前者仅为丰富知识,后者才是临阵的体验。

题外话:十四无记等问题是可以经历思维的;但是在观察修中则根本经不起智慧的抉择。
通过类似这些问题的观修,可以检验你正在进行的是思维修还是观察修------
发表于 2011-3-2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2009年6月的一个战役,战斗的双方,胜负难分各自疲累收兵。

一年半后,火星上突然掉下来几个人,掉到这个古战场上,炮灰冒着若明若灭薄烟,呛动了他们的意兴,也熏模糊了他们明亮的眼睛,完全看不见战场上丢的盔、弃的甲,抡起砖头、大斧,莽莽荡荡又冲上阵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轮回吗?哈哈
发表于 2011-3-3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这轮回是善的,必将有乐果,我将这乐果回向给众生,愿他们于佛法中不再纠结于抽象的理论,而可以通过身心去厉行;
如果这轮回是不善的,必将有苦果,我将承担这苦果,并从这苦果中去仔细体会那本无苦乐的究竟。
发表于 2015-4-8 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子极好极好,太好太好了,虽然我现在还不是很细致的懂,谁让我还不格鲁呢,不过我暂时非常认可鸿尼老大的。我相信当我理解了的时候,应该和鸿尼老大理解的不会差距太大的。
发表于 2015-4-23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被楼主搞得晕死

观察就是研究事物,比如,你反复的研究手机的性能,因为你想买一个符合你要求的手机

修就是把法义转变到自己的内心

观察修就是通过对经论的研究把经论中的法义转变到自己的内心,比如,你研究广论的内涵,就是观察修啊,没大家搞得那么复杂吧
发表于 2015-4-3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关楼主的事情了,这个帖子实在是非常好的,多看看,自然有极大的利益的。
宗大师应化因缘集里面的一段话:
( 三 ) 正确无误的修习方法
佛教的修习方法,一般分成两种,一种叫止住修,一种叫观察修。或简称止和
观。
止住修和观察修互相循环,互相发挥,就是正确的修习的方法。修学者透过这
种方法,可以得到证悟。然而古代西藏佛教各个教派,在修习上各有差别,各有偏
向,大致来讲,有下列七种不同的修习方法。
第一派认为,一切分别都应断。这一派提出 “ 语言道断,心行处灭 ” 的说法,
意思是说胜义真谛之境,绝不是人类能以语言、思惟去认识的,反之能以语言、思
惟去认识和表达的,绝不是胜义真谛。所以必须断除分别思惟,才能证悟。
第二派认为,分别大无明,能堕生死海。这意思是说,分别就是迷惑,迷惑能
起烦恼而造业,终至堕入生死苦海。所以应断任何一种思惟。
第三派认为,分别是法身现相,分别愈多,修证愈广。意思是说,人的思惟活
动就是法身的涌现,思惟愈多,修证愈大,因此应鼓励多思惟。
第四派认为,分别就是法身。法身是彻底证悟胜义谛后所得到的果,这一派直
说思惟就是这种果的本体。
第五派认为,心不散动,明了安住,即是成佛,亦名涅槃;若略散动,即是众
生,或名生死。这里所说的 “ 心不散动 ”,是指没有分别心的意思; “ 明了安住
”,是指安定自如的时候。换句话说,假如人的心不起思惟作用,处于安定自如的
时候,这时即已超脱轮回,到达佛陀的境界。反过来说,一个人若起思惟分别,即
是轮回中的一个众生。
第六派认为,如果住在暗室结跏趺坐,瞪目而视,心不分别,安住之时,所现
烟等各种幻相,即是法身、自性身。并认为凡夫异生,也能现见法身。
第七派认为,以上各种说法,只是现见少部分法身,并非现见一切法身。
其实当时像这样的种种谬论,不止七派。不过无论如何划分,总的来说只有两
大派,一派注重止住修,轻视观察修,一派注重观察修,轻视止住修。
其实当时像这样的种种谬论,不止七派。不过无论如何划分,总的来说只有两
大派,一派注重止住修,轻视观察修,一派注重观察修,轻视止住修。
对于上述误解修习方法的谬论,大师一一给予驳斥。例如对主张一切思惟都应
断除的第一派,大师指出语言和思惟是人们用来了解万法真谛的必要工具,如果语
言和思惟都应断除,则把通达空性的比量智也排除掉了。可是正观诸法,如果没有
通达空性的比量智,是绝对无法生起现证空性证量的,所以说一切思惟分别都应断
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对主张 “ 分别大无明,能堕生死海 ” 的第二派,大师则
认为这种说法太过笼统。因为思惟分别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正确的思惟,叫正分别
;另一种是错误的思惟,叫邪分别。邪分别自然是无明,但正分别怎么可以说是无
明呢 ? 例如了解善恶因果、缘起性空的正分别,不但不致堕入轮回,反而是超脱生
死的原因。所以第二派的说法,也是不合道理。对主张 “ 分别是法身现相,分别愈
多,修证愈广 ” 的第三派,大师则认为,他们也同样犯了不区分正分别和邪分别的
错误。邪分别固然不算是法身现相,即使是正分别,也只能算是了解法身现相的工
具,谈不到是法身的现相。如果说是分别愈多愈好,那么我们凡夫之心,既多且杂,
所证果位应比佛陀高,然事实则不然。根据同样的道理,主张 “ 分别即是法身 ”
的第四派,更是不值得一提。对主张 “ 心不散动,即是涅槃,心略散动,即是众生
” 的第五派,大师认为,这种说法是违背佛理的。心不散动若即是涅槃,一般人偶
尔也有这种经验,你能说这是证得涅槃的佛陀吗 ? 又超脱轮回的菩萨,出定之后,偶
尔也有分别,你能说菩萨也是迷途的众生吗 ? 况且佛陀断证功德必不容退,怎么可
能一会儿是佛陀,一会儿是众生呢 ? 其他几种说法不是违教就是违理,所以也是枉
设劬劳,全无成果。
宗喀巴大师如理破斥 “ 唯止住修 ”、“ 唯观察修 ” 之谬论后,指出应依 “
修习次第 ” 所说的,止住修和观察修就像鸟之两翼,应该兼修不可偏废。修习时应
止住修时即止住修,应观察修时即观察修,止观须轮次修习时即轮次修。
大师又依深密等经、慈氏诸论,以及瑜伽师地论等密意,而得到真正修三摩地
的教授。如最初时应具备止观的资粮,于认识所缘的差别,观察修和止住修的分析,
以及由具足九种住心、八种断行,如理修习后而得止观随顺之量。与明白真正止观,
并止观双运之限齐及次第。其次应认识修习止观时所生起的障碍、沉掉两种体性差
别和对治的方法。并指出昏与沉没之不同,和遣除的方法。此外,又指出正念和正
知的体性及其差别,以及修习之时间,并说明初修定时,仅有住分是不够的,必须
具有明利等义。这些都是依据龙树菩萨诸论的意旨,作出正确的抉择。大师将有关
各种修定的方法,和发定的各种现象都详载于 《菩提道次第广论》一书中。
发表于 2015-5-6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續當中要生起道,其實要透過修。修在廣論當中有提到二種,即觀察修(或分析修)及安住修,其實還有一種藏文稱為「蝦共」(中文譯詞待下文解釋意思後再翻譯)。其中的觀察修相當於思所成慧,在思惟的階段也就是觀察修,譬如觀察或思惟補特伽羅到底是不是諦實成立,會透過很多的因,譬如緣起的正因,透過許多的聖教不斷的去思惟,這都是屬於觀察修的階段,也就是思所成慧是在觀察修的階段。又譬如《廣論道次第》裡暇滿人身難得的階段,會透過因、譬喻去思惟它的難得。義大的部份透過各種理由去思惟義大,透過各種理由去思惟易壞等等,透過理由去思惟這些內容,這些都是屬於觀察修或是分析修。
发表于 2015-6-4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学习天台止观,此贴太好了!感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04:06 , Processed in 0.04465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