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弃昧 发表于 2013-7-1 11:13
以前的討論 復述
S會那麼說的人是誰
A廣論所說的"斷器三過" 是不是"聽聞規理"要注意的
B 是的
是的,
說得更完整一點, 依廣論,
聽聞軌理, 在思維聞法勝利, 於法法師發起承事之後,
正聞軌理分二 斷器三過, 依六種想
A 聽聞 是不是表示"有說者 在說話" 所以聽者在"正聽聞"時 要注意這三項
B 是的
是的, 要避免器三過
A 所以" 斷器三過" 是要觀待 "有說者 有內容” 才可顯出其意義
也就是 在有人說出什麼後 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有 "器垢 器漏 器覆" 的狀況 (或才可能改進)
B 是的
這樣比較像是驗證效果的說法,
" 斷器三過"也可以是在未聽聞時, 為自己打預防針,
提醒自己 "不屬耳", "有邪執, 等起心有過失", "不能堅持, 由忘念等失壞"行相是什麼?
藉以當有機會聽聞時, 更容易認得, 進而除去這些錯誤行相.
而改進, 正對治是 讓自己發起 "希於遍知, 專注屬耳, 意善淨住, 以一切心, 思惟聽聞"
並不只是看到錯誤, 修正他, 這是比較一般世間所謂知錯改錯的方式.
A若沒有聽到什麼 或看到一些資料 如是 是不是比較不能增進 自己能夠看到自己有沒有
“器垢 器漏 器覆”的問題 對不對
B 對
如上所述, 雖然未聽之時, 不能驗證成果,
但是還是可以靠著串習"希於遍知, 專注屬耳, 意善淨住, 以一切心, 思惟聽聞"增進.
求種正因, 不是只求果相
A 其實 藏文的原字 是 “聽說” 但譯者譯為 “聽聞”
如是 就變成好像只有聽者 這方自己要好好加強
也就是 比較容易掉入 只要自己單方注意有沒有"器垢 器漏 器覆"
但說實在 即在實務上 “斷器三過” 是要"有說者 有內容" 我們才能評估出來的 是不是
B 是
學習聽聞軌理的目的, 不是為了"能評估出來"而已
===
5. 至於 你舉的”皈依” 的內支 外支來舉證 若依如上的脈絡 好像不太接的上
但若你認為 還是可以接上的話 那就請再多說一些 來證知吧
如果"內支" "外支" 是皈依學處的專門用語, 那麼請恕我無知, 讓你誤會了.
所言者是,
"若世上無人講說正法, 就算勤修聽聞, 也無用武之地"
"無論此時, 有無人講說, 勤修聽聞, 不會毫無益處"
這兩個論點, 並沒有互相牴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