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香秋森玛

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佛菩萨快乐吗?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0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等,我好象有点开窍了也

佛对一切情器间,十方法界一切蜂鸣蚁吟,风吹草动,和对一切有情来说,那些所谓惊天动地巨大变故,哀哭嚎叫,佛都历历感知,毫发入微,倍极清晰地映现进入佛的大平等观!万物因果自现镜中,纤毫不乱!不隔自他!

他会显现一切动地放光的神迹,也会显现有情各道的十分丰富的七彩情绪,但那些均从随缘无我无实可执的菩提心中来!他显现任何一种情感或情绪,并且在那毫不刻意一丝无伪纯粹的情绪显现中,没有谁,能象他,会非常真挚饱满深刻和强烈,与周围的一切合为一体,但他却毫无我念和实念,所以他这些功用的本身,从根子上就不是来自烦恼中,而是来自随缘而起的菩提心,完全是身不由己地起现行,他的情绪越强烈,他的大机大用就越现前,当然他也可以根据因缘,水波不兴,于无声处地大机大用...总之他是解脱的自由身心,什么东西.方式或概念,能够蒙蔽障住他?

什么叫解脱?----个人暂时认为是:解脱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随缘而入自由地呈现出一切相[施展一切行为和一切思维言谈情感],而又随缘而出,身心不被任何心物的形象,形式所牵绊,全如梦中演戏,处处意切情真,而处处了知不实,处处了知不实,而又处处情真意切,当下就是既真既幻,彼此增上,往复循环!平等不二,毫不冲突!佛在解脱中发射着菩提心光,在菩提心光中升华着自他的解脱

凡夫到此,每推思不通!我们仅从表面看,象小儿一样去认定:看见佛哭,就会说佛和我们一样会有苦乐,把他当作凡夫看,听到佛解脱,就认定佛应该永远端坐在佛龛,并且只有一个表情..哪里知道佛心实际是在如此空寂无垠中,波澜壮阔灿烂活泼...有时表面上和凡俗看去都一样,只是那显现的来源不一样!境界不到,我们难以感知其妙!

说到这里该小心了,因为佛会象你我和他一样,随缘示现各种情感和情绪,把我们的眼睛彻底骗瞎,他有可能是你的上师,也有可能是你的敌人或脚下一犬,我们不能因为他身上太多我们熟悉不喜的凡夫态,就执认他做一庸汉,或干脆把他当作在自己的大圆满境乐晕了的天人,不愿去识人间悲苦地自了汉!

佛因无我,所以多情,佛因无实执,所以不会被多情累!二者增上,本来为一!

这就是前面师兄说过的[大智不堕世,大悲不离世]!

所以,佛菩萨快乐吗?答:佛菩萨寂乐,不管显现快乐不快乐,都不离其寂乐体!

若说错了请批判
发表于 2008-5-20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我认为大致不错,只是有两点商榷一下。一是佛的涵义?释迦佛证悟时曾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自心是佛,自心做佛,舍得放下去真修,去除业障和我法二执,自己也是可以成就的。佛能够做到的,我们也要努力去做。他只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是已成就佛果的报身是不动的,而他的应化却是多种多样,把敌人和周围小狗也看成佛,这么想能够增长善根,但他还不是佛或者只是来点化自己的。真正的上师是能够帮助自己通过修行证悟空性的人,否则都是道上走的同修。罗汉、大菩萨难值遇,善知识见到就不要轻易错过。在这点上,不要存疑。
    据说大乘行者证梧空性后,看万事万物如幻如化,然后还要明了万法缘起的规律,才能真正的自利利他,那就一定不是凡情苦乐的境界了。
发表于 2008-5-20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师兄的关注.何为万法缘起的规律?应该怎样才能明了?

由于文字障和自身业障,善知识不能时常现前,不能粗懂佛的心地和佛功德境界,我的皈依总感到有许多的隔膜迷离.力不从心

或者哪位大善知识的书籍在这方面,有过透彻的开示?

请前辈师兄多提携
发表于 2008-5-20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的文笔真的很棒,佩服,自愧不如。我也刚刚开始学宗大师的书籍,还没有入门,只会纸上谈兵,胡诌见笑了。
    万法缘起的规律需要证空性后的不断历练,是菩萨登地后,广行宏愿的境界,我辈从何而知。
    北京居士林的梁栋师兄对我很有启发,每周六他都有讲座,你如在北京可以去找他。我认为目前认识的居士里没有比他再好的善知识了。
发表于 2008-5-20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苦不是苦,乐不是乐

佛菩萨是以苦为乐
发表于 2008-5-20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百无一用是书生 于 2008-5-20 04:26 PM 发表
谢谢师兄的关注.何为万法缘起的规律?应该怎样才能明了?

由于文字障和自身业障,善知识不能时常现前,不能粗懂佛的心地和佛功德境界,我的皈依总感到有许多的隔膜迷离.力不从心

或者哪位大善知识的书籍在这 ...

楼上的问题让我想到一些东西。记得有经论专门讲各种众生,菩萨和佛的境界的。有时间找找看。看完后看还有没有这个问题。记得是《宗喀巴大师文集》里面的《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也有讲到。
发表于 2008-5-20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iness: 一开书单就开《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吓死老百姓了。磕几万个大头也不一定看得懂,甚至肯定看不懂——没人正确地去教的话。
发表于 2008-5-20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涅槃寂静,诸佛体性清净,远离俗常苦乐二边,以寂静为乐.但依大慈悲的力量,仍会顺应化机无时不在利益一切众生.至于菩萨,我就不了解了.不登八地,都会有烦恼,因此也会有不快乐的时候吧?猜的.
发表于 2008-5-20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扎西拉姆 于 2008-5-20 09:29 PM 发表
涅槃寂静,诸佛体性清净,远离俗常苦乐二边,以寂静为乐.但依大慈悲的力量,仍会顺应化机无时不在利益一切众生.至于菩萨,我就不了解了.不登八地,都会有烦恼,因此也会有不快乐的时候吧?猜的.

---------------
呵呵,扎兄佛都能理解,菩萨却犯了难。
发表于 2008-5-21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扎西拉姆 于 2008-5-20 09:29 PM 发表
涅槃寂静,诸佛体性清净,远离俗常苦乐二边,以寂静为乐.但依大慈悲的力量,仍会顺应化机无时不在利益一切众生.至于菩萨,我就不了解了.不登八地,都会有烦恼,因此也会有不快乐的时候吧?猜的.


初地断分别烦恼,8地断俱生烦恼,出离生死。
见道所断有十种惑,修道所断有十六种。
修道所断烦恼种子,菩萨能伏现行令彼不起,于将成佛时,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一切顿断。至于烦恼习气,则地地渐断。
总之,分别二障的种子和习气,初地都是断完的。俱生烦恼的现行,登地前渐伏,失念时犹起,初地以上能顿时伏尽,令永不现行。但七地以前不怕烦恼的悲增菩萨,为了度众生,故意令烦恼种子暂时现行,但只有功德没有过失。怕烦恼的智增菩萨则不起烦恼。八地以上,烦恼俱永不现行。
发表于 2008-5-21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来说啦,就是初地以上菩萨,能伏烦恼令不现行。有的故意“现行”一下,也绝对没有过失,纯是大悲心出发。
发表于 2008-5-21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1.廣論:庚一、明求解脫之心
言解脫者,謂脫諸縛。此復業及煩惱,謂於生死是能繫縛,即由此二增上力故。若依界判,欲界等三。以趣分別,謂天趣等或五或六。依生處門,謂胎等四,即於其中結蘊相續,是繫縛之體性;故從此脫即名解脫。欲求得此,即是希求解脫之心。又此解脫,非為惑、業諸行生已息滅;以諸生法,於第二時定不安住,不待修習能治等緣,則不須勵力一切解脫,便成過失,故若未生對治,當於未來結生相續。由其發起對治力故,結生相續即便止息。


2..地道建立(法幢尊者)
見道時能斷一百一十二個見所斷的(分別)煩惱障以及一百零八個(分別)所知障。
見所斷的一百一十二個煩惱障包括欲界四十個煩惱障,上二界七十二個煩惱障。第一,因為有苦、集、滅、道四種見道斷煩惱障各十個。第一項成立,因為有屬於它(見道所斷的)的貪、瞋、我慢、染污無明、染污的疑、薩迦耶見、邪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十種。其餘可類推。在《明論》中也說:「這裡也是,貪、瞋、我慢、染污無明、染污的疑、薩迦耶見、邪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十種,在欲界以四諦不同而成為四十個。」第二,因為有色界地所攝的三十六個煩惱障和無色界地所攝的三十六個煩惱障。第一項成立,因為有屬於它的,在苦見道所斷煩惱之貪、我慢、染污無明、染污的疑、薩迦耶見、邪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九種。餘下的(集滅道)也各有九種,共三十六個。在《明論》中也說:「同樣的在色界和無色界,以見四諦而斷除的煩惱,去掉了八個嗔,而成為七十二個。總共加起來是見道斷的一百一十二個煩惱障。」

3.格西:
分別煩惱的對治是在見道,見道無間道有八個內容─八忍(四法忍、四類忍),見道解脫道也有八個內容─八智(四法智、四類智)。在加行道的暖、頂、忍位時仍有分別煩惱,而世第一法時,自己或他人可能感覺不出自己有煩惱,但這個不代表他已斷煩惱,因為煩惱種子沒斷,只是煩惱不會顯出來,不只是沒有顯現,連隱藏的煩惱都沒有,但是仍有種子。

4.入中論善顯密意疏
彼二論師於能瞋所瞋雖未明說,然能壞百劫或千劫所修善根之瞋恚,其所瞋境,必要菩薩。其能瞋者,觀《釋論》說:「菩薩大士」一語,則能瞋之菩薩,似較所瞋菩薩力大。其能瞋菩薩定是異生。所瞋之境,則有登地未登地之二類。
发表于 2008-5-21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大家有何感觉,我一直在盼yuwen2来!每次读yuwen2兄和喜饶兄的帖子,都情不自禁地生起我要把这一切都学到手的心!看来在行为上,在心灵上真诚亲近善知识的人,真的有能力发散并吸引别人入道学法的浓厚兴趣,与此同时,更看明白了没有善知识而枯学的人,他们的损失是什么----缺了感知法乳鲜香的能力,和自然要把它一饮而光的胃口!

yuwen2兄:您的解脱之文引用得很好,那才是我们众生能进入的境界,必须發起對治力和脫諸縛的心,結生相續才可止息。而且后面详细说去,还有那么多从粗到深细烦恼瀑流以及那身不可见的烦恼根子,深深植入我们的蕴身,黑压压它们在体内肆孽,好象大疮,我们随时遇报而溃烂,却又在脓血交流的受苦中饮鸠止渴,更拼命贪着于诸系缚,它们就有那么大的力量,能让人轮回的尸骨超过须弥山而不悔!这些文字,让人头皮发麻背上发紧!

另外,[此復]一词是什么意思?[異生]又是什么意思?没看懂您为什么引用第4段?
发表于 2008-5-2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烦恼不现行的初地以上菩萨,虽然无有过失,但仍然不算断尽烦恼障。
楼主所要问的问题是:佛菩萨是否有不忍众生受苦的情感,否则何从体现大悲?
观世音菩萨尚因众生未度尽而流下眼泪,不知这眼泪背后的情感是什么?
发表于 2008-5-21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1.我沒有什麼依師,倒是常常給老師找麻煩。師長跟三寶是很強勢的境,我現在只求盡量不造現世、後世依止善知識的違緣。網路上多的是可以談依止善知識的人,看看他們比較好,看不到就看密勒日巴傳等。我要說的是,您可能只看到某一面,沒看到我令善知識嘆息的一面。

2.
A.(格西)「由業跟煩惱,讓有情的心相續一直結合蘊體,不由自主地在不斷結合的蘊體中,某一次結合的蘊體,就是輪迴。」
B.廣論說:「結蘊相續,是繫縛之體性;故從此脫即名解脫」,也就是脫離輪迴是解脫,解釋時說到,業與煩惱是將有情綁在輪迴的東西。「此復」的那一句話是在解釋被什麼繫縛。廣論整段話的意思是要釐清什麼被綁?綁在哪裡?用什麼綁?

3.如果要我回答這個題目,我會這麼認為:A廣論(2)說我們沒有真正的樂,所謂的樂就好像是把重擔拿下來,沒有苦苦的時候。B「離苦」與「得樂」是一體二面,所以談「得樂」時,要從離苦談。C對於苦諦,大經大論都很詳細的說,廣論是從八苦、六苦、三苦談。我聽到的,要透徹了知苦諦,是要對自性有有所認知。這個我不會。D佛及阿羅漢已經斷盡煩惱障,不能說他們有苦,登地以上菩薩未斷煩惱障者,可以轉為道用,所以也不說有苦。(輪迴的定義中有「不由自主」一詞),前面的師兄大概是想講這一點。因為我看到他用了煩惱「現行」一詞,所以把我看到的放上來。要說的是,像嗔這樣的煩惱,外道有禪定者,都不會現起(但未斷除),更何況是菩薩。我注意到在87貼,他將現行以「」標出,應該是注意到這個問題。

4.「異生」是凡夫的異名。見道以上者是聖者,未得見道位都是凡夫。引善顯密意疏是想說,登地以上菩薩不會有現行的嗔等。前面師兄的用語再白話一點,如果登地以上菩薩罵人,那是假裝的啦….

5.「悲」有它的定義,自己去找找。我會覺得這個貼子,釐清悲跟苦的定義會比較好,悲跟苦並不劃上等號。若悲等於苦,佛圓滿大悲心,難道要說佛沒有離苦嗎?
也許會問,這裡是討論佛菩薩快樂嗎?我的想法就是第三點所說的,如果說「得樂」與「離苦」不是一體二面,請解釋佛教所說的苦、樂是什麼?

-------
廣論1:言解脫者,謂脫諸縛。此復業及煩惱,謂於生死是能繫縛,即由此二增上力故。若依界判,欲界等三。以趣分別,謂天趣等或五或六。依生處門,謂胎等四,即於其中結蘊相續,是繫縛之體性;故從此脫即名解脫。欲求得此,即是希求解脫之心。
廣論2:如負重擔,隨其重擔當負幾久,便有爾許不樂,取蘊重擔亦爾,乃至執持爾時受苦,以此蘊中有苦煩惱粗重安住,故為行苦。既有此已,雖於現在苦受未生,然其無間由種種門能起眾苦,故此行苦,徧一切苦及是所餘二苦根本,故應於此多修厭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8:37 , Processed in 0.03897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