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笨者之帚

【调查帖】你觉得佛教如何才能兴盛?你最想在佛教中获得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3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洛桑丹尊 于 2014-6-13 18:16 编辑

我感觉,我们周围有许多伟大的上师啊! 我们周围也有许多可供学习的佛教经论啊!

只是合格的弟子太少了, 甚至能够达到世俗角度的好人、优良的人 标准的师兄,也太少了。。。。

上师三宝一直都在我们身边,他们为了我们的进步甚至可以跟着我们许多劫,为的只是在机缘合适时,助我们一把,让我们努力向上一步。

听说,藏地的一些师父讲解道次第只讲解下中士道,因为师父希望等徒弟的层次上升了再讲后面的,一下子讲太多,对徒弟帮助不大。

同理,上师三宝一直在等待我们:等待我们努力持家、父慈子孝、专心工作、利益同事和社会,服从管理、遵守规章。。。。。。

但是,我们周围太多的师兄,在家不好好过生活,在单位不好好爱岗敬业。他们以为自己产生了出离心,认为此世无聊,如扬糠,追求出世的修行。可是,他们即使在修行时,也很懒惰啊!

于是,很多的上师三宝,也就不出现了,因为,出现了也还是要从努力持家、父慈子孝、专心工作、利益同事和社会,服从管理、遵守规章等方面开始教育大家,这和父亲、母亲、单位领导的教法是一样的,所以,上师三宝想,还是等弟子们成为一个合格的世间人,再现身说法吧!

嘿嘿!
你觉得佛教如何才能兴盛?你最想在佛教中获得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我的回答是:师兄们努力修行,就能在佛教中感受到成就,体验到进步。成就和进步不就是我们很想得到的吗?但是,需要付出汗水。
 楼主| 发表于 2014-6-13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洛桑丹尊 发表于 2014-6-13 18:13
我感觉,我们周围有许多伟大的上师啊! 我们周围也有许多可供学习的佛教经论啊!

只是合格的弟子太少了, ...

【只是合格的弟子太少了, 甚至能够达到世俗角度的好人、优良的人 标准的师兄,也太少了。。。。】
哇,这句看得心酸。
发表于 2014-6-13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笨者之帚 发表于 2014-6-11 19:51
嗯,楼上是说,出家众要考试,及格才许出家?
初衷很好,不过,这点似乎有违古制,藏地、南传也不是这么干 ...


(一)童行制  

  童行也称为童子、行者,乃是在未被剃度成沙弥之前,留有长发、居于寺院的发心出家者⑦。童行制是一种考察行者出家动机与求道信心的制度。在童行阶段,出家者与寺院之间相互了解与适应,进行适当的经法学习,为日后的得度做准备,“念经求度者,温习经业,不得懒堕”⑧,同时也要从事一定的劳务。  

  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没有经过童行阶段而直接成为沙弥或比丘的现象较为普遍⑨。而随着汉地剃度出家程序的逐步完善与制度化,佛教寺院普遍建立童行制。在唐代,童行制已经十分流行与完备,是度僧制度中的重要部分,童行成为被政府承认官度之前的必要阶段[10]。虽然唐宋高僧传中很少有记载明确指出童行阶段,但是如果以从进入寺院到正式剃度为沙弥之间的阶段即是童行阶段而言,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讯息:  

  释道宣,姓钱氏,丹徒人也。……十五厌俗诵习诸经,依智君页律师受业。洎十六落发,所谓除结,非欲染衣,便隶日严道场。[11]  

  释鉴真,姓淳于氏,广陵江阳县人也。……随父入大云寺,见佛像感动夙心,因白父求出家。父奇其志,许焉。登便就智满禅师,循其奖训。属天后长安元年,诏于天下度僧,乃为息慈配住本寺,后改为龙兴。[12]  

  这里的道宣“十五厌俗……十六落发”,鉴真“就智满禅师,循其奖训……乃为息慈配住本寺”皆应该视做童行阶段,由此可见唐代寺院童行制设立的普遍程度。[13]  

  童行制的确立是官府建立严格度僧制度的一种举措,是建立完整度僧制度的必然环节,对教团成员的构成起到积极作用。童行在寺院的修行阶段,是“养成僧格、融入僧团”的重要时期,是正式得度之前不可缺少且相当重要的阶段。不经过童行阶段,无以考察行者的信心与恒心,不能保证所度之人的素质,也不容易使行者陶铸衲子风骨。童行的意义,从近说,是求得出家正度的准备。从远说,是成就出家人慧命的根本。  

  (二)试经度僧  

  试经度僧,是唐代为控制僧尼人数,禁止私自出家而设立的制度,又称试度。度僧时,令请求出家者读诵经论,且陈述其义,以试验学力。若合格者由官府发予度牒,自此得到政府许可,成为正式的具备合法身份的僧尼[14]。  

  试经的出现时间,《佛祖统纪》卷五十一〈试经度僧〉条和《释氏稽古略》卷三都认为始于中宗朝:  

  神龙二年(706)八月,诏天下试童行经义,挑通无滞者度之。(试经度僧始此唐史)[15]  
发表于 2014-6-13 2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兴盛佛法有太多事情需要去做,不过对于世俗凡夫,要的是立竿见影。不要说什么解脱成佛,就是下士道的人天善果,现世的烦恼淡薄,福乐增益都是摆在眼前的事情。另外,随着人类心理学的不断深入发展,佛教的神秘面纱也被逐渐揭开,我相信去除迷信,归返本质的现代佛法时代即将来临。。。
 楼主| 发表于 2014-6-13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葉小釵 发表于 2014-6-13 22:36
(一)童行制  

  童行也称为童子、行者,乃是在未被剃度成沙弥之前,留有长发、居于寺院的发心 ...

我的意思是,古印度,藏地,南传,都没有这种必须考试合格才能出家的制度,从实际效果来说,如果现今恢复这类制度,恐怕是弊大于利,佛教里面有些僧人不一定才华横溢,甚至从世俗标准来看可能有点智力缺陷,但由于修持得力,最终也能得到成就。佛门讲普度众生,所以,因为考试不合格就不许出家,这个制度我觉得并不合适。

然而,如果要针对弘法而言,因为智者三事讲辩著,善知识也有十相,所以这类弘法的僧人,如果通过考试,例如像格西制度这种,就比较理想,至少我们会有一种心理预期,通过这种考试的僧人,水准肯定会在一般之上,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我个人比较赞同汉地也有类似的考试制度,针对已经出家、将来可能弘法的佛教人才,给予一定的认证,以杜绝某些人胡说八道的风尚。这类经过认证的僧人,担任各级职务,也可能会比那些没有经过认证的人要更合适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14-6-13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吟 发表于 2014-6-13 22:57
兴盛佛法有太多事情需要去做,不过对于世俗凡夫,要的是立竿见影。不要说什么解脱成佛,就是下士道的人天善 ...

对,我也有这种看法,随着心理学的进步,现今很多佛法上的概念,其实可以得到更符合现代人认知特点的阐释,更容易为人理解和接受。

而且,心理学的很多成果,例如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某些方法,也可以为佛教所借鉴。
特别是可以用来针对佛教信众,给予一定的心理治疗。
举个例子,心理咨询师的某些问答方式,足够艺术,僧人也可以学学,信众有时会向僧人倾诉心事,会向僧人说自己内心的苦恼,如果僧人也懂得心理治疗,同时又懂得佛法,这样会对信众给予更好的帮助,帮助信众打开心结。
再有,心理测验现在也很成熟,可以测量一个人的宗教倾向,可以测量一个人的人格特点,对于想出家的人,可以先做个心理测验,看看这个人的人格特点,反应倾向,性格气质这类,会更有针对性,心里会比较了解这个人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现代社会很多大企业入职都要先做选拔性的心理测验,例如16PF(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于心理异常,也有EPQ、SCL-90,MMPI2这类,我觉得对甄选合适僧人,会有很大帮助。
发表于 2014-6-14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培育僧才,培养高素质的在家信徒,清除违背戒律的出家人,扣留戒牒,建立教藉制度,一旦违反戒律全世界通报。建立附佛外道档案公布于众。
发表于 2014-6-14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戒非常重要的,还有定和慧。违背戒律应该还俗。不够水平没有公德心,也不能出来讲法,会害很多人的
发表于 2014-6-14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生活合法权益保障。做到可能社会的形象面貌会改变
发表于 2014-6-14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要佛法真的兴盛起来选我当  大管家
发表于 2014-6-14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来领导,应该不是看文凭。由那些真正具有福德和智慧的僧人来领导,公认和品德高尚具有慈悲心菩提心
发表于 2014-6-14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那些伟大的僧人起来当教主,引导僧人众生走向解脱之路
发表于 2014-6-14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传佛教个人认为要恢复天台宗,华严宗的 师资力量。汉地现在不重视教理盲修瞎练的多。藏地本来就百花齐放保持下来就很好啦。就是希望更多的大格西能精通汉语藏传五部大论的讲修在汉地兴旺起来!
发表于 2014-6-14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伐折羅伊喜伐羅 于 2014-6-14 23:38 编辑

等到弥勒菩萨降生成佛说法的时候,佛教会再次兴盛。现在能做的,只是尽量让教法湮没的进程放缓而已,当释迦如来的教法已经趋于衰败之後,欲令其再次兴盛,犹如欲令老人返老还童,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不符合佛世尊的授记的。
发表于 2014-6-15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放生,种树,风险控制,多做佛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2 15:42 , Processed in 0.03461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