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monlam

福智上師說了哪些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1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T50n2058付法藏因緣傳卷第二
於是(阿難))遊行宣暢妙法。化諸眾生皆令度脫。最後至一竹林之中。聞有比丘誦法句偈。
若人生百歲  不見水老鶴  不如生一日  而得睹見之
阿難聞已慘然而歎。世間眼滅何其速哉。煩惱諸惡如何便起。違返聖教自生妄想。
無有慧明常處癡闇。永當流轉生死大海。為老病死之所惱逼。便語比丘。此非佛語不可修行。

汝今當知。二人謗佛。一雖多聞而生邪見。二不解深義顛倒妄說。有此二法為自毀傷。
不能令人離三惡道。汝今當聽。我演佛偈。
若人生百歲  不解生滅法 不如生一日  而得解了之
爾時比丘即向其師說阿難語。師告之曰。阿難老朽智慧衰劣。言多錯謬不可信矣。
汝今但當如前而誦。阿難後時聞彼比丘在竹林下猶誦前偈即問其意。答言尊者。吾師告我。
阿難老朽言多虛妄。汝今但當依前誦習。
阿難思惟。彼輕我言或受餘教。即入三昧。推求勝德。不見有人能迴彼意。便作是言。
異哉無常甚大雄猛散壞。如是無量賢聖。令諸世間皆悉空曠。常處黑闇怖畏中行。邪見熾盛。
不善增長。誹謗如來斷絕正教。永當沈沒生死大河。開惡趣門閉人天路。
於無量劫受諸苦惱。哀哉世間深可矜愍。今此比丘我躬為說。
返納邪言不受吾教。我當向誰說如斯事。世間眾苦不可願樂。此身不堅腐敗危脆。
猶如聚沫須臾變滅。端政容貌甚可愛著。衰老既至將安所在。覆以薄皮謂為嚴飾。
膿血內流惡露不淨。有為無常甚大迅速。一視息頃四百生滅。
譬如虛空震雷起雲暴風卒起尋便散滅。五欲不堅亦復如是。
共相恩愛安隱快樂。無常既至誰有存者。世間眾苦甚難久居。
我於今日宜入涅槃。又吾大師及同梵行。
如是之等皆悉滅度。我於今者豈宜久停。

发表于 2013-7-11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onam 于 2013-7-11 21:54 编辑

上為阿難付法因緣  不知金氏看了上文
會不會像小時聽到阿難故事一樣傷心痛哭

我們與金氏同一師承常師父 傳承師長及三大寺均在可以為證  雖則我是渺小學員
每一場重要法會會議人都在場  其實也全程錄影有證
師父圓寂後  但為師父對傳承重要說法  依止師長歷史   一一被刻意濾刪除
幸好有同修保留在論壇及紙本可查  這一切  難道如同阿難時代的  
不知水老鶴  和不知生滅法  二者區別  竟至無從查考  乃至要各說各話了嗎

請各位去印度請法或法座來時  好好問一問我們的傳承師長  
看看是   忙義工唱讚歌 開店投資當修行廣度眾生  但明水老鶴為主

還是應以 隨緣引介眾生  當義工集資糧  以依傳承師長教誡  聞思修  深入道次法義為要  


若你每天不聞思修 光唱歌當義工  不事廣大聞思  卻說我根本不懂廣論
研討班只是講一些浮誇上師功德  帶班只是混一混

即使法王覺燈日光的教授己刊行  連這麼重要的法王廣論圓滿教授  不屑一顧
拿著師父的一句短短開示  推敲了半天  花大多時間來唱歌  
大家用聊天大法談生活煩惱    和對上師功德的增益誇大
就是依止善知識  就是己得到善知識圓滿清淨的傳承教授了嗎

再加撿擇  團體依止金氏近十年  師恩法會除了感動  還有什麼  信心是嗎
人是多了 號稱學廣論 但老同學是否已更深明道次第
若說答案不是 人生只剩多少個十年可以聞思修  我們真的要好好規畫思考  
分店再大 讚歌再多   錢賺再多   無常及死没能銷一切輪迴盛事

我的老同學們  我十年來進步微少深自慚愧  

而您們除了個個身任要職  真是都是隨著職等高高  修行一直進步了很多嗎
是不是在團體   職等高的   表示依師做的好  修行也比較好
所以大家要向上依止   一個挨一個的聽話   永不離開團體  這才是修行

容我奉勸一句  若一個團體一旦走遍  遠離傳承  遠離教授  就像失了羅盤及没了舵
任大眾如何划槳  下面的如何燒煤  留下來的   別業上做得好的  
就是回到師父所說  海盜船上當醫生的比喻
但共業增上   會不會就是隨眾生根性的退轉之因相  這也是要考慮的
團體大方向越容易偏離而不自知  相對承受風險就更高   

而隨喜贊助背離師承之法  這種業力增上  或許世間善業你有分  福報肯定增上  
但在依師承的抉曎  修學正法上  會不會是遠離的業  
乃至造下斷除自己相續的清淨傳承的業力   
由具力業門  較計籌量  二者何者重要  這是必須謹慎面對的   

看到團體當年師父送到到度修學的格西和學僧回來 除了為法座翻譯
也各地開五部大論廣論等課 聽的人大概不很多
其中一位法師的部落格  烙下一句言淺意深的話  
藏傳佛教依法不依人 深有同感  進而言之  依人不依法  實非佛教
恭請思之



发表于 2013-7-11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sonam 发表于 2013-7-11 19:11
原來寂天菩薩的比喻開示和金氏引羅丹的話
意義上對你而言原來是一模一樣的啊

無論關於金氏與否,

"不能以世俗量則證成佛之量"

可由入行論, 得知因不成

即使 "世俗美學與求出世解脫之善   可成為比喻"   不代表 "羅丹及割耳之梵谷   均應已成解脫"
发表于 2013-7-11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onam 于 2013-7-11 22:30 编辑
nbmi 发表于 2013-7-11 22:19
無論關於金氏與否,

"不能以世俗量則證成佛之量"

你先了解廣論中何謂三種清淨觀察方可安立為量的定義
了解後方便我們往下討論

提示一下  不違於世俗名言量  不違正理之量  不違經論的教言之量
发表于 2013-7-12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sonam 发表于 2013-7-11 22:27
你先了解廣論中何謂三種清淨觀察方可安立為量的定義
了解後方便我們往下討論

請問言下之義, 是指金所說不可安立為量, 而 寂天菩薩 所示可安立為量?

即便如此. "不能以世俗量則證成佛之量" 也不成立

至於金所說可不可安立為量, 可再討論.
发表于 2013-7-12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sonam 发表于 2013-7-11 21:12
上為阿難付法因緣  不知金氏看了上文
會不會像小時聽到阿難故事一樣傷心痛哭

"其中一位法師的部落格  烙下一句言淺意深的話  
藏傳佛教依法不依人 深有同感  進而言之  依人不依法  實非佛教
恭請思之"

同意"依法不依人",

避免陷入 "依法不依人" 與 "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
類似 "雞生蛋, 還是蛋生雞" 的迷思.

用 常師父開示所提到 "如法依人" 來說, 或許更能自淨其意.

敬經帛之緣起   九十一年一月二日  日常師父開示
http://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Tvo/tvo_122_3/tvo_122_3_04.htm

......再不然就去聽人講法,了解了以後,自己這麼解釋一下就行了,所以「依師」這件事情在我以前學習的過程當中是不需要的。何況經論上面也說「四依」,其中之一是「依法不依人」。有些人好像有十足的理由,覺得學佛要依法,為什麼要依人呢?這都是很嚴重的錯誤。我們要「如法依人」,人、法是不能離開的,這才是真正重要的觀點。所以「依」對的話,那麼這個次第本身,由剛才所說初淺的次第,可以一步一步增上。......
发表于 2013-7-12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宗座的中觀之鑰問答2

問:如果必須依循著經典判分出各宗派見地的優劣、深淺及異同的話,各各經典卻都自以為自所展示的命題內涵最為超勝,則到底要認許那一部經典的說法為真實呢?如果認許一類經典的說法為真實,那麼與彼不相隨順的經典的說法就變得不真實了,到底應該如何分辨呢?
而且,如果以為一類經典的說法為真實,另一類經典的說法就為不真實,這一點又唯一必須經由經典本身以為佐證認定的話,那顯然就有無窮推延的缺失了。

答:確實如此,然而論及宗派見地的優劣,實則必須依循著正理智力以為區分。大聖經典中提到,對於佛的教誡必須區分了義與不了義,基於此,經上說:
 凡諸比丘與智者,當如燒鍛冶煉金,
 於我教誡善觀擇,非唯敬故而取信。

針對這個意思,慈氏在《莊嚴經論》中善予疏導闡釋而宣說了「四依」。「四依」是:
1.不依說法者,當依於法或宗義;
2.不依藻詞和雅,當依於義—此中所謂義是指了義,即:了義不僅必須不具有其他密意本懷、需要及不會現行損害及其他了義之義,而且,
3.即使是佛如實語,如果彼義並不是究竟徹底的實義,尚且必須經由其他法義的導出證成的,是為不了義,對於這樣的不了義不當依止,當依於毋須經由他義導出證成的了義;
4.而在了義中,亦不依分別能所二現的分別識,當依於無分別智。

    不但如此,要證得以甚深空性為所緣的無分別智,也必須先行修習以甚深空性為所緣的分別比量;如果於此所修品類的意趣得以明晰彰顯,終可證得無分別智。不過,分別智的新予生起卻必須依恃於正確清靜的理由始得安立。
    —所以究實說來,這一切取決於正理;此諸正理的最初起源又必須追溯到自他的經驗之量,因此,正理的最終歸結原是取決於現量本身—這是「正理自在」陳那、法稱兩位論師的意思。

发表于 2013-7-12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取決於正理 而不是聽師父  或後來的金氏說了什麼
你如何從中以正理取捨  或說你依靠什麼來取捨
目前金氏所說  師父的話就是聖言  必須完全接受
刊物發行  向大家洗腦  金氏的話就是證量  大家要依教奉行
中間是不是少了什麼  很重要的步驟  你認為答案是什麼
发表于 2013-7-12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nbmi 发表于 2013-7-12 06:38
請問言下之義, 是指金所說不可安立為量, 而 寂天菩薩 所示可安立為量?

即便如此. "不能以世俗量則證成 ...

是否了解三察清淨
你是否以三察清淨檢驗金氏之語
羅丹之喻是否符符合三種清淨觀察

這些過程如果都忽略
那麼不能說是格魯派的修學

比較像鯊魚幫四海幫之類的
拾到了倚天劍號就可以號令天下的故事情節
很抱歉出此下策  但對金的弟子說這類江湖話
或許你們比較聽得懂
发表于 2013-7-12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弃昧 于 2013-7-12 13:02 编辑
nbmi 发表于 2013-7-12 07:47
"其中一位法师的部落格  烙下一句言浅意深的话  
藏传佛教依法不依人 深有同感  进而言之  依人不依法   ...


"其中一位法师的部落格  烙下一句言浅意深的话  
藏传佛教依法不依人 深有同感  进而言之  依人不依法  实非佛教
恭请思之"

同意"依法不依人",
避免陷入 "依法不依人" 与 "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
类似 "鸡生蛋, 还是蛋生鸡" 的迷思.

用 常师父开示所提到 "如法依人" 来说, 或许更能自净其意.

敬经帛之缘起   九十一年一月二日  日常师父开示
http://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Tvo/tvo_122_3/tvo_122_3_04.htm

......再不然 就去听人讲法,了解了以后,自己这么解释一下就行了,所以“依师”这件事情 在我以前学习的过程当中 是不需要的。何况经论上面也说“四依”,其中之一是“依法不依人”。

A 常师父说这段 就我的认知  其是要指出 时下知识份子的一种通病
B 没错 乃至在传统格鲁三大寺学习多年的如性法师请教甘丹赤巴 有关”传承”的那一段师徒的问答中 其很明显的也是在指出这个 “鸡生蛋  蛋生鸡”的问题  也就是  如性法师故意的一再说  自己反覆的听 好好的自我实修 不就可以 如是何须特别的依师或依传承呢
然甘丹赤巴坚持的回说 “一定要依师或依传承 不然再怎样的修  都不会生起证量的”
A 如是  就是要依师 即依人为先  非先要依法呀
B 非也
A 如何证知
B 以在那个讨论传承的问答中  接着就提到 "依教奉行” 也就是 甘丹赤巴提到阿底峡尊者依止金州大师  但在见解上 阿底峡尊者还是会一直以中观见来说服金州大师的唯识见  这就是很标准的 “依法不依人”
A 如是是说  阿底峡尊者依着金州大师的”菩提心教授”学习时  当然是要很恭敬的好好跟着师长学  但所学还是要与经论相对应  如是才是 “依教奉行” 即是依着经论所说的 自行要比对的 择合理的部份来受取  是吗
B 对 依教奉行  是就依经论而言

A 但这个 "依教奉行”的教诫 是摆在依师时谈  故其应该就是 就"听师长所说"才对呀
B 不错  然这个”依教奉行”的依师准则  其后马上接着 若师长所行不如法  还是要婉谢的不可依循来看  个”依教奉行” 是针对 “依经论”而言
A 记得常师父以前也说过 “因为这个人有法  你才依之  没有 你依他  作什么  所以 依师的基准  还是建立在’法’上”
  
B 如是  到底是依人为先 还依法为先
A 在我们还是ㄧ张白纸时  即根本不知法要时  我们可以先好好的恭敬的(不用到”视师如佛”的程度)依着可以解释法要的师长先学  
   又因为重点在 “法要” 自然会渐次明了 "法要” 也因此 更可以了知说法师的层次 如是渐次的增上 乃至到”视师如佛” 其基准  都是因为自己对法要的认知的精确  故可以放手的 “视师如佛”或”即佛” 因此 还是 要循着”依法”为先的 即“依法不依人” 后 才可能达到 较高层次的 “依人” “依师””依佛” 都不会忘了是 “依法”

[常师父开示] 有些人好像有十足的理由,觉得学佛要依法,为什么要依人呢?这都是很严重的错误。

A 这是另一个要点  也就是若有人因为自己知道一些法后  就将老师放掉  殊不知 佛法在成佛前 都是需要有老师作前导的
B 没错  常师父在这里 应该就是要指出这点而已 但有人好像会理解成 故我们要无条件的 将自己的鼻子给不管什么的老师牵  如是  对吗

[常师父开示] 我们要“如法依人”,人、法是不能离开的,这才是真正重要的观点。所以“依”对的话,那么这个次第本身,由刚才所说初浅的次第,可以一步一步增上。......

A 这个常师父的小总结  说的很明显呀
B 没错 但对某些人 还是不算很明眼
A 如何说
B 以若有人 就是要听成 常师父是要大家先好好的将说法师 "视为佛”的话  那他根本上 不可能承许这个总结是  要先”依法不依人” 乃至以后 “依人” 还是要”依法”

C 你这样分析 似有道理 但广论 P16 L8 经云“于师如佛想”
B 不错 但我们要看宗大师对这几个字 其下面的解释是如何 也就是 其下面的解释是 “视如佛 即是指以狮座等之供养及利养 也就是如是供养 可断不恭敬”
   [弃昧注 “”部分 是我自己依藏文 逐字翻- 且其义似只在外相上  如设张好椅 恭敬客气的礼遇之 即可  想想 这对一个刚要听闻的学佛者 是很合理的  以初学者 对佛是什么境界 一定都是不情楚下 如何视之如佛 也就是先对之礼遇的恭敬  就可是很合理的  如是的认知 若有错 欢迎指教]

C 你是说 广论的P16的”如佛想” 只是在说 “外在的恭敬 礼遇等” 不是硬要将说法师看成佛的 或盲目的就是要将它看成佛的膜拜
B 对
A 想想法王也是这样的导引  即初学者对说法师 不须马上就依止  要先以法友相待  如是的意趣 是相通的

发表于 2013-7-12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宗
金氏"你不在自己生命發現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就不會隨喜,你看不到功德,及羅丹發現美之喻。"的言教,應是不欺妄的教義,

我方  為什麼

你方  因為是經過三種觀察的清淨言教故。(三種觀察:不違於現量、事勢比量、世許比量)

雖則我是連宗都不同意的  因為金氏講的是世俗現量的東西 但想和和隨喜等佛法開示連上關係

我方  因遍不成(即因不成 且不週遍)

請答
发表于 2013-7-13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氏所宗  須從自己身上看到優點 否則無法(隨喜自己而不能) 隨喜他人

自方   則凡夫應無法成佛  以凡夫身上無菩薩二成有學無學之功德故  以自身無彼功德而不能現見  
       心無法隨  喜自他故

金氏方  則隨喜之因為何  
自方    隨喜功德之生因 以窮人見財寶富樂為喻 心隨喜故  非由見自身己有之窮困受用而生起隨喜之因
        由見財寶富樂由佈施得 而效學之行下劣受用果之因位佈施  由重下富樂之因而隨喜故
        見他富樂僅是一喻 餘如菩薩果位受用等八因三緣觀待  皆由見佛菩薩功德自身不具故效學因位之行故

金氏方  修學如窮遇寶而從心生歡喜  有何根據

自方    怪哉  
        你師長所言全無根據而你等無餘信受
        我引教證成  於理相合  而你等卻要根據
        

      
发表于 2013-7-13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方 為引生淨信故  恭敬引述自方師長教示
聖普賢行願王 佛子行徑 釋
注釋者:章隴班支達
昂旺洛桑滇悲賈千 傳記

丙四、隨喜支,根本頌云:
一切如來與菩薩,二乘有學及無學,
十方一切諸眾生,所有功德皆隨喜。
以如是一頌宣說,所有十方一切諸佛、菩薩、獨覺、
有學無學之聲聞僧、凡夫眾生等等五類補特伽羅,彼
等所有一切之功德聚,修習如同窮人得到財寶一般從
心深處生歡喜心。
发表于 2013-7-13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氏宗所出者未見根據  故開示僅及於內部流通
以及宗師徒之理路  全未見依承清淨如法決擇  可見一斑
发表于 2013-7-13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onam 于 2013-7-13 16:43 编辑

金氏宗 修觀自身優點 若生起僈心  再用禮佛叩頭 懺悔等淨治即可  故無妨而有益
自宗 不同意
金氏宗 為什麼
自方    禮敬及隨喜為順緣集資  悔罪為除違緣淨罪
      二支為集資淨罪功能不同故  又七支何得以生一隨喜功德又引一我慢過
      患之理
金氏宗  有何憑信
自方  具如廣論中所明  此中禮敬、供養、勸請、請白、隨喜五者,是為順緣,積集資糧。悔者是除違緣淨治罪障。
金氏宗  所以你不同意隨喜自己的優點
自方   不同意
金氏宗  那麼你無法生起隨喜
自方   為什麼
金氏宗  因你看優點  你不到(別人功德)功德
自方  看到一他功德具如上所明  為窮人遇寶之喻己破。
金氏宗  那你說你方如何生起隨喜

自方  吾人可由曾行今行及將行善行而隨喜而令增廣
      不必由觀自身優點而生有慢心過患之方式隨喜
金氏宗  有何依據

自方   如廣論所明  隨喜支中一支,於自造善,修歡喜者,亦是增長自所作善。其迴向者,是使積集,淨治長養諸善,雖極微少,令增廣多。又使現前諸已感果將罄盡者,終無窮盡,總之攝於積集淨治增長無盡三事之中。

金氏宗  我們上師所講的發現自身優點就是你所說廣論那段於自造善修歡喜啊,還不是一樣

自方  不一樣 優點與行善不同體  是相異法的緣故  
      欣賞自己優點的人未必行善 行善未必是己有諸多優點
      惡人亦能行善  轉過患為善法故
金氏方  不從自身己有優點來看  則凡人如何由惡修善
自方   由善知識聽佛四諦等教言  觀苦之功德等而生  具如論中所明  廣論四諦及苦五德  是你宗所同意的
金氏方  同意
自方   優點與善行不同  由行善而生隨自喜  見他善而生他隨喜  惡人不自見優點亦能行善隨喜  同意否
金式方  同意
自方    吾人可由曾行今行及將行善行而隨喜而令增廣
         不必由觀自身優點而生有慢心過患之方式隨喜  同意否
金氏方   同意
自方  集資淨罪功能不同故  又七支無有生一隨喜功德又引一我慢過患之理  同意否
金氏方  同意
自方   故不應”以修觀自身優點 若生起僈心  再用禮佛叩頭 懺悔等淨治”
       同意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00:16 , Processed in 0.05523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