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时光

请教《菩提道次第略论》里讲得是中观自续见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4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0-12-24 08:48 发表
不是这样理解的,瓶子不是真实有,不是因为他是由材质、色泽、形状等组成所以才说他不是真实有,说他不是真实有的原因是这个瓶子是缘起有,依仗三种缘起而有:
1、因果缘起
2、观待缘起
3、施设缘起
简单的说 ...


笨老大这里为了安立瓶子,动用了三个缘起.我的问题是:有没有一法只经一个缘起便能安立?如果有,请举例.
我管抛砖,顺便引两块玉出来.
发表于 2010-12-24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gg 于 2010-12-24 09:44 发表


对这个动物来说,它的所安立之名是什么?呵呵。


如果以前从来没有学者的命名和官方的定义,没有大家都认可的名字,那么可以随便给他起个名字,只要跟现有的名字不重复就可以了,例如可以叫他“外星虫”,或者以发现人的名字命名为“bigg虫”,哈哈
发表于 2010-12-24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gg 于 2010-12-24 05:17 发表
这里还是用一下“蛇喻”:黑屋里,盘绳被见为蛇。
格鲁大概会说:你有所见,此即显现,是因缘所成的;但是你执为蛇(实执)就不对了。
其他有人可能会说:但有所见都是因缘所成。你见到的蛇是假的。

其他人来PK说:你不在所见蛇上破除妄见,却在蛇外另外安立一个“实执”,这是他空……
格鲁反PK说:你说蛇是假的,那就是什么都没有咯?这是断灭!


这段蛮有意思,感兴趣。

请问一下:
破除了对蛇的错觉时,对蛇的误认就不成立了,“蛇”不存在了。
这个时候,是不是绳子也就同样随着“蛇”的不存在而没有了呢?

假如说:“了解到蛇不是真实存在的话,那么,连面前这个绳子都随之不存在了”,这样的话谁又敢说呢?
违背事实的缘故。

进而,格鲁说,作为名言所依的那个缘起,是不能破的。否则就否认了因果法。况且,缘起不违性空。
否则,中观岂不是成了诽谤世俗谛或恣意砸毁名言作用的锤子了吗?

所以,仔细看,你把破除的所有立足点都放在蛇上,
所以你的设问是有偏差的——你说“格鲁反PK说:你说蛇是假的,那就是什么都没有咯?这是断灭!”

恰恰格鲁不会这样说,他反而说,你干掉内心的蛇的幻觉之后,连绳子也看不到了,你所破的执着,岂不是把你的眼睛也一起搞瞎了吗?

[ 本帖最后由 长寿佛子 于 2010-12-24 10:52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24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67楼
您并没有正视在下在前几贴中所提到的问题啊。
如果不搞清楚您所代言的对方,如何在许瓶空时又许瓶有的,而且所空的“瓶”还即是瓶本身之间的问题。我们的讨论不是没完没了吗?
发表于 2010-12-24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0-12-24 10:32 发表
如果以前从来没有学者的命名和官方的定义,没有大家都认可的名字,那么可以随便给他起个名字,只要跟现有的名字不重复就可以了,例如可以叫他“外星虫”,或者以发现人的名字命名为“bigg虫”,哈哈


呵呵,对啊,命名为"bigg虫"固然没问题.但是你的概念里名言有是一定要命名的吗?如果没有一个"bigg虫"或类似的名字,这个东西算不算名言有?还有就是那个例子里,那个黑影一闪而过,我和朋友都有见到,但是我们都不确定那是一个啥东西,更谈不上"命名",在当时,对那个黑影,算不算名言有?还有不论我和朋友事后有没有命名,对我带的那只狗来说,它当时有没有名言有?

[ 本帖最后由 bigg 于 2010-12-24 14:31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24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对名言有的用法似乎有点问题,呵呵,我们还是说认知的过程吧
我们无论事先或者事后才命名,事物一样是需要安立名字后才能被我们认知的,也就是任何现量所见必须在概念化之后,才能被认知,在整个认知过程中,我们能在心里生起对事物的感知,能认识到对方事物,这个过程是蛮微细的,就像瑜伽师地论的五心轮一样,很快速,但禅定功夫好的人能感知出来,而禅定不好的,借助经典的描述及推导,也可得知。事物在被我们眼识等识观察到之后,必须要先被安个名字,我们能在心里感知到的是这个名字,而不是事物真实的本身,哪怕是这个外星虫,虽然我们不知道名字,可是我们在心里一定也是先对他有个概念,哪怕这个概念是个模糊不清的“什么东西”,然后我们才能对他有所认知。
如瑜伽师地论所说,整个认知过程的发生,依次是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
论文曰:“复次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谓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初是眼识。二在意识。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有等流眼识善不善转。而彼不由自分别力,乃至此意不趣余境,经尔所时、眼意二识、或善或染、相续而转。如眼识生,乃至身识应知亦尔。”
发表于 2010-12-24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长寿佛子 于 2010-12-24 10:48 发表
破除了对蛇的错觉时,对蛇的误认就不成立了,“蛇”不存在了。
这个时候,是不是绳子也就同样随着“蛇”的不存在而没有了呢?

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一开始并没有"一条绳子",只有一条蛇,而"一条绳子"是事后诸葛亮+马后炮才有的表述.
如果你问他当时他看见什么了,他应该也会回答你,见到"一团长长的东西",不过,你现在学格鲁,也会说"一个苹果",而不说"一个圆圆的红红的东西,但是我执著为苹果".
发表于 2010-12-24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套用现代医学

应该是这样的,事物的形状颜色等特征,经过光线反射到眼睛,经过瞳孔、玻璃体这类的,转化为视神经的神经脉冲,视神经由视网膜中的节细胞轴突在视网膜后部先汇集成视神经盘,然后穿过巩膜而构成。视神经离开眼球向后内,穿视神经管入颅中窝,连于视交叉,再经视束连于间脑,传导视觉冲动。大脑处理这个视觉神经冲动,首先要给他哪怕是很模糊的安立个名字,也就是概念化,然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这时,大脑的思考对境是这个概念化之后的产物,而不是能针对这个视觉冲动进行思考。
瑜伽师地论五心轮的解释可供参考:
(1)率尔心:详称率尔堕心,即能缘的心初堕所缘境之意,指心识初缘对境那一刹那的心。此时,心还未有任何分别,只不过忽然现起能缘的作用而已。
(2)寻求心:谓率尔心一转,思寻推求,审细了知所缘境为何。
(3)决定心:谓寻求心一转,了知决定所缘境。
(4)染净心:谓决定心一转,根据对境的差别,对有怨者起恶心,对亲者生善心,对怨亲共无者住舍心。
(5)等流心:染净心相续等流。
所谓五心轮,速度极快,反复发生,如同轮转,故称此名。
发表于 2010-12-24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圆圆的红红的东西,但是我执著为苹果
————————————————————
不是这样用的,苹果不是执著,认为苹果是真实有才是执著,只是我们一般都把这两者混在一起而已。
发表于 2010-12-24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0-12-24 14:43 发表
您对名言有的用法似乎有点问题,呵呵,我们还是说认知的过程吧
我们无论事先或者事后才命名,事物一样是需要安立名字后才能被我们认知的,也就是任何现量所见必须在概念化之后,才能被认知,在整个认知过程中,我们能在心里生起对事物的感知,能认识到对方事物,这个过程是蛮微细的,就像瑜伽师地论的五心轮一样,很快速,但禅定功夫好的人能感知出来,而禅定不好的,借助经典的描述及推导,也可得知。事物在被我们眼识等识观察到之后,必须要先被安个名字,我们能在心里感知到的是这个名字,而不是事物真实的本身,哪怕是这个外星虫,虽然我们不知道名字,可是我们在心里一定也是先对他有个概念,哪怕这个概念是个模糊不清的“什么东西”,然后我们才能对他有所认知。

我同意认知有个过程.但是我公然在怀疑所谓依靠"所安立之名"才能成立名言有(在名言有基本等于显现的前提下).
祖师的定义大概是不大可能错的,那么错的便可能是我们的理解了.
世间的现象肯定比命名多.你以上的说法里,"概念"="名字"吗?我回想当时那个夜晚,好像只是回忆起那个忽然闪过的黑影,而不是一个"名字".当然,"那个忽然闪过的黑影",只是为了表述,你知道我思维或认知中不需要这个.就像那个"bigg虫",以后你问我它叫什么,我可能依然不知道,但是不妨碍我回忆他.
发表于 2010-12-24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0-12-24 14:57 发表
(1)率尔心:详称率尔堕心,即能缘的心初堕所缘境之意,指心识初缘对境那一刹那的心。此时,心还未有任何分别,只不过忽然现起能缘的作用而已。
(2)寻求心:谓率尔心一转,思寻推求,审细了知所缘境为何。
(3)决定心:谓寻求心一转,了知决定所缘境。
(4)染净心:谓决定心一转,根据对境的差别,对有怨者起恶心,对亲者生善心,对怨亲共无者住舍心。
(5)等流心:染净心相续等流。

我猜,名言有应该在第三步才建立完毕吧?
此时决定了知所缘境,可是没提到"概念化""命名".了知等于概念化和命名吗?
发表于 2010-12-24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gg 于 2010-12-24 14:51 发表
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一开始并没有"一条绳子",只有一条蛇,而"一条绳子"是事后诸葛亮+马后炮才有的表述.
如果你问他当时他看见什么了,他应该也会回答你,见到"一团长长的东西",不过,你现在学格鲁,也会说"一个苹果",而不说"一个圆圆的红红的东西,但是我执著为苹果".


你的表述是错误的。
一开始他们看到的也并不是蛇的错觉。而是他们眼根的现量。然而在眼根之等无间缘的下一刹那,意识起思择的时候,在比量上,成了颠倒量,即蛇。
那么,当他们纠正了颠倒量之后,你不能否定他们的眼根现量之对境所依,那个长长的也好,圆圆红红的视觉也好,或该视觉发生的诸条件,乃至视觉对象等。所以并不能把这个也否认。
因此在消除颠倒量-蛇之后,他们思维的正确比量,就会描述为绳子。
发表于 2010-12-2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0-12-24 14:58 发表
苹果不是执著,认为苹果是真实有才是执著,只是我们一般都把这两者混在一起而已。


对!
苹果作为一个名言,没有错。作为一个施设命名,也有其作用和意义。这不是要破的。

在现量之后,比量产生了苹果或绳子等认识标签。那么,要破的是,这标签发生的同时,俱生的执着将这个标签给实有化、自性化,这是一个很巧妙的动作,好像给画填上色彩一样。这个过程好像做梦一样。

如果借助禅观的放大境,就会发现这个实有化、自性化,就好象做梦一样,先快速缘取一个概念或心理影像,然后一种气氛产生了,就是将这个心理所缘坚固下来,在其中演绎各种故事,这所有的一切就好像实有的感觉,但例如当在梦中,你稍微一观察,突然这些不存在的梦境本身就消失了。同样,需要很好的止观练习,就能在每个细微心行发生的地方,看到实执具体发生的况味。

一般我们仅仅是用比量的思维来辨析,况且是带着实执的心理色彩去思考破实执,没有办法,谁叫我们是凡夫,必须先从闻思入手。但是,因为分析的心是很粗大的,因此没有禅定的力量去直接观察到实执的况味。所以大老板说,用另外一个方便,就是密乘,密乘是安止修,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安止修,而是最细心,它自然清晰有力的看到自己的问题,例如实执。

[ 本帖最后由 长寿佛子 于 2010-12-24 17:10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2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8,麦彭是近代清末民初的人,宗喀巴大师以及克珠杰并没有批判他。

我看大家是跑题了,应当别开一个贴子,题目是对存在的认识,以及认识是如何产生的,认识的过程错误是如何产生的等等。

关于《略论》是依中观见而写的,若探究那一些是自续的那一些是应成立的只怕就复杂啊。
发表于 2010-12-24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老老实实当好小学生,从头一步步学起。:lo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03:22 , Processed in 0.03581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