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静风 于 2009-6-15 12:23 发表 还能损害非正理呀。中观三条里的这个胜义识的规定应该是二谛同时适用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静风 于 2009-6-15 12:26 发表 有“识”的话,就是有分辨的。就可以是世俗谛。 胜义识,不是“胜义谛”。胜义识是说佛的意识。 佛的意识既可以认识胜义谛,也可以认识名言谛。
原帖由 喜饶嘉措 于 2009-6-15 12:32 发表 老静,你很久不看中观书了吧?呵呵。 那三条是宗喀巴成立世俗谛的三个条件。最后胜义妨难是说,真正的世俗谛,在胜义观察下,一定是无所得的,如果有所得,那就不是世俗谛。所以叫没有胜义损害妨难。
原帖由 静风 于 2009-6-15 12:36 发表 那你就是说,三宝不存在的结论是由第二条妨难了?
原帖由 静风 于 2009-6-15 12:47 发表 好~你能把相关的经典贴一下我们研究一下吗? tin当年的辩论里面也是主张三宝不存在被第三条妨难。下面我贴一段嘉瓦仁波切中观正见的讲解: 我們如何安立這是有?這是無呢?前幾天也說過了,要世間共許,不受 到 ...
原帖由 静风 于 2009-6-15 12:49 发表 阿赖耶识是胜义谛还是世俗谛?
原帖由 静风 于 2009-6-15 12:57 发表 看到了。我还是认为'三宝不存在”只能在第三条里成立。正确的名言识,是指世间人的正确的名言识。证到胜义后,应该归为第三类。因为这里是讨论”世俗谛"的安立。不是在讲胜义谛的空性。
原帖由 喜饶嘉措 于 2009-6-15 12:55 发表 依照中观来说,阿赖耶识既不是胜义谛,也不是世俗谛。是假设的一个法。因为阿赖耶识不是空性,所以不是胜义谛;阿赖耶识并不存在,所以也不是世俗谛。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4-5 09:35 , Processed in 0.03480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