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葉小釵

福智團體一則消息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5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弃昧 发表于 2014-8-24 23:03
福智北美(加拿大)道場的特別精細偵查報導 (譯文2)
2014.8.24
C 真好笑,台灣福智應該是出錢最多,但後來是須被說成”福智跟這個大覺佛學院(GEBIS)是沒有關係”. 想前面還說這是常師父要給我們意想不到的路, 不想,福智金發展到加拿大的佛學院, 但常師父的名字都不能與這個大覺佛學院連上關係,這夠瞎了吧!
D 真是很奇怪, 即為何發言人要一直這樣的劃分(福智與這個GEBIS的關聯)
連上日常法師 勢必要再連上法王及藏系師長啊..呵呵 ps:所以我們要義務性的幫他們連上 讓加拿大的有情了解一下 欺師滅祖的人帶著錢來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4-8-25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智金(金沒力)是日常法師的破壞人 不是接班人..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葉小釵 于 2014-8-25 08:43 编辑

non-arm's length transactionnonagent
Definition
A transaction involving a party that is controlled by another entity and does not act on its own behalf. The party sets aside independent interest in order to focus on the wishes of the controlling party. Non-arm's length transactions must involve at least one interested party that is concerned about the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the transaction. Transactions involving family members, and parent companies and subsidiaries would not be considered non-arm's length transactions because the parties are acting independently. Opposite of arm's length transaction.

Read more: http://www.investorwords.com/865 ... .html#ixzz3BMKJY6Qu
发表于 2014-8-25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決定說"破斥福智團體的接班上師(金女士)
1.DL法王沒有認定福智團體的接班上師(金女士)
2.日常法師沒有指定福智接班上師(金女士)
3.福智接班上師(金女士)是欺師滅祖的弟子私下擁立
..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4-8-25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 RE-從福智加拿大道場所搜尋到的一些資料   知道福智還需大量的錢[2014.8.24]

      #11 Inspired by KeNan  於 2014/08/25 07:40     

Venerable Frank 以及 Geoffery Yang的影片:

http://goo.gl/HcC4tX

其它穀歌搜尋:

http://goo.gl/Q2io9X

Re: 對福智北美加拿大道場在加拿大觀察者敘述下的各類推測

     #2. 訪客 2014/08/24 23:30  

   讚頌合唱團在美國的演出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h8KhbJqvsY&feature=youtu.be

C:  看了視頻 (發佈日期:2014年8月23日)    且這個視頻的引言 : 2014/8/2-8/8夢蓮花讚頌合唱團及交響樂團,   我們去了一趟美國完成了北加跟南加的兩場演出,有著數不盡也說不完的美好記憶,謝謝所有南北加的觀眾以及工作團隊,因為有你們才有這最完美的

  *有嘆言….”台灣有這要好的交響樂團與合唱團,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 這跟佛法有甚麼關係,我看不出來.
    說實在, 完全是用一個音聲(不清楚內涵的音聲)來震撼我們的耳朵
    就我個人來看, 這種花信眾大錢的昂貴交響樂,
   完全不如最早期的一個彈琴, 一個獨唱的, 更讓人可以思維法義

*這裡很明顯地說出”南加,北加” 想  福智在加拿大的東部(應該是吧) 還分南北二地,  

請會用街景或甚麼查看的法友, 提供一下,王子島算是在南加,還是北加呀
发表于 2014-8-25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智學員一定要作義工才能累積福報嗎/現在福智重心在開發財源嗎
Aug 24 Sun 2014

Re–內心正確不論外在情況如何都無法干擾你內在的寧靜/忿恨覆惱[2014.8.23]

#1訪客於 2014/08/24 11:12     

這部落格已看了幾個月,很感謝板主及宗學長及其他板友的分析,讓我理路更清晰,
進入福智已好幾年, 雖心裡一直覺得福智金怪怪的,可是在班上又無法提出來,
班上的人大都很敬信,我只好隨波逐流,
目前也在考慮尋找其他格魯道場,  
現班上如有需做義工,不去做義工副班長都一個個問,
福智一直強調做義工可累積福德資糧,請板主或宗學長告訴我該如何破斥.  

C 版主回覆
  或許您可以回副班長, 其實好好看一下經論, 也是在累積福德呀
-這是我很粗略能想到的回覆

  其實, 您自己看了這個部落格的討論, 應該多少可匯出一個較實際或切合的回覆. 總之, 若您真的覺得這裡所討論的有可取, 就必可以對您副班長的催促,有很適度的回拒. 即您只要好好的整理一下, 一定可以說的比我們還好的.

  當然也有一個方法 即就我認識的一位離開福智的男學員,他很乾脆, 即完全不理會催促的.就是不去了. 因此,這個就不回應,也是一個方法, 以面對說不清的副班長, 只好先這樣 - 作參考


#2 abouttruth 於 2014/08/24 13:08     

樓上的師兄或師姐:

依末學近日的經驗, 在自己還沒有學的很好時
卻提出懷疑時
會被質疑您的身邊是否有魔? 或者資糧不夠 才會有這樣的業障...

目前末學除了在此部落格多看舊文, 整理出思緒之外
展開在其他藏傳道場的學習
至於福智團体內的義工活動,以及母班學習
則一概以"本人不夠暇滿"的理由推掉

如此漸漸地
他們就不會再“騷擾”您的學習與生活了

以上
祝您找到那一條......光明的學佛之路

#3訪客於 2014/08/24 13:40     
  感謝板主及2樓的師兄, 我知道我該怎麼做了.

#4 宗達強於 2014/08/24 21:30     

廣論p46最後一行“復應學習四種資糧.是易引發奢摩他道.毘缽舍那之正因.所謂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學悎寤瑜伽。”
也就是說所有的世出世法間一切功德皆從“奢摩他、毘缽舍那”而來。
因此我們要以得到“奢摩他、毘缽舍那”為目標而積集福德資糧,

怎麼積集呢?就是“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學悎寤瑜伽。”
若福德資糧足夠了,才有可能學成“奢摩他、毘缽舍那”證得佛果。

至於“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學悎寤瑜伽”的詳細內涵 p47~52有詳細解說,

簡單說如理修習“暇滿~六度四攝”都是在做積集資糧(成佛的準備工作)。

民國84年我的班長就灌輸學員“只有做義工才能積集資糧”,這招當時騙了我,我曾經笨到連上班時間都偷跑去做義工,沒想到這招現在還在用!還好我很快就覺得不對勁,一年就離開了,離開後跟格魯師長學習,才發現廣論根本沒說過“做義工”可以積集資糧,班長敢亂說,我們自己也沒思惟批判的習慣,才會被人牽著鼻子走,所以說找到能帶您思惟的老師是非常重要的!以上分享~

#5訪客於 2014/08/24 22:29     
   謝謝宗學長,我會把廣論拿出來好好研究那幾頁 .
   我一直有個疑惑, 有個朋友很精進,每天念佛號3萬聲(藥師琉璃光佛),但她都是有所求的迴向給子女,例如考試身體…,且大都能滿願,
   想問版主或宗學長這種有所求的念佛有功德嗎?還是一點功德都沒有?或屬於福報?

   (我曾看到有一師兄寫功德不等於福報,菩提心是無所求,除非求成佛,否則任何有所求都是對價關係,就已經不屬於佛法了,一點功德都沒有。只有些許的福報,來生享福還要造業,是解脫,還是增加輪迴。)

C 我以前聽過格魯師長說過, 六度的前五度, 都是為了要成就最後的智慧度的福德. 因為證空慧是需要福報 - 其所謂的需要福報, 也就是如何可以得瑕身(人身)且生活安定,或有師長可依學, 即這些都是為了造就一個今生或來生,可以好好修證空性慧的狀況(環境). 因此,五度都算是累積福德.

總之, 成佛的福智二資糧, 是缺一不可. 因此, 我們都要盡量的平均去作, 即不是只作義工或念佛… 亦即可以靜下心看經書,也是在造可以學習證空慧的習氣. –以這個證空慧才是可以讓我們脫離生死輪迴與成佛的必要條件(當然要成佛還要生起菩提心)

由此, 我們大概會說念佛或前五度是福德,智慧度是功德吧.

當然,若是以空性慧的念佛方式, 我們也不可以說它只是福德, 以它或是福慧雙修也不一定. 但若一般我們不是用空性慧念佛, 大概都算是修福吧

這是我一時大概可以想到的部分, 若不足, 或是有弄錯的, 還請法友補充或指正吧

#6 宗達強於 2014/08/24 23:17   

     這位師兄所寫完全正確,這樣念佛只能得到一點小福報,沒有功德可言,而福報用盡依舊受苦,很可惜。

     如果您的朋友有學廣論,可以引導他多思惟輪迴苦,就會降低對現世的貪著而心向菩提了。隨喜您很關心朋友!

#9訪客  於 2014/08/24 21:25   

如確是海外福智道場, 卻沒有日常法師介紹, 無言!
要求內人退出參加5年了的福智,看來是正確的抉擇,
因為她相信的是日常法師傳承呀!

C 沒錯, 很多人是因為對常師父的崇信,在福智學廣論. 但福智金或福智高層現在的重心 ,就是在開發財源, 建設國外道場, 乃至國外道場也不能提到跟常師父的關係. 如是莫名的情況, 怎能不驚心的要好好觀察與抉擇了.
发表于 2014-8-25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從福智作義工 到六度福德與功德的再探討 - 對法義探討的心態
2014.8.25

RE福智學員一定要作義工才能累積福報嗎/現在福智重心在開發財源嗎[2014.8.24]

#1 訪客         於 2014/08/25 00:40     

引用 版主回應:
我以前聽過格魯師長說過, 六度的前五度, 都是為了要成就最後的智慧度的福德. 因為證空慧是需要福報 - 其所謂的需要福報, 也就是如何可以得瑕身(人身)且生活安定,或有師長可依學, 即這些都是為了造就一個今生或來生,可以好好修證空性慧的狀況(環境). 因此,五度都算是累積福德.

….>弟子回應,這段話說的一點都沒錯;
其意出大智度論云:[五度如盲,般若為導!]因為般若如大明燈,能普照黑暗天地,使天地光明,走路才不至於走錯方向或跌倒碰傷;同樣的理由,在修證佛法的過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若無智慧牽引,往往會修錯了,走入歧途,甚至盲修瞎鍊,不得其門而入,多費周折,始終無法證成菩提。五度如足,般若如眼,有足無眼易失事,有眼無足不成事,有足有眼登彼岸,無足無眼處憂慼。

   簡單舉例廣論亦說到,布施度若有行差錯 便會產生我慢與惡取見,(直心)真佈施才要怕遇到假和尚,此時便需智慧(般若)引導對境產生正行,(密護根門)不使行持造業,而不是為了達到目的,美冠名相為布施!

阿彌陀佛)))))

三寶弟子 禮敬

C 謝謝補充,且對您所提供的很多可思考的細目, 我們可再一同多思考, 以便法義更明確.

#2宗達強 於 2014/08/25 07:34     
   樓上師兄 說得更精準

“六度的前五度, 都是為了要成就最後的智慧度的福德.”

  這裡我做一下補充說明:我所說的六度四攝 是以我們現在還在凡夫階段而說,因為現在的我們並未進入菩薩之列,但是也有在做“隨順”的六度四攝,所以即使是“隨順”的六度四攝 也都是在集聚福德資糧,等我們真正發了菩提心進入大乘菩薩之列(也就是誓言扛起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責任),這時前五度就是為第六度的“証空性”而準備。

以上補充,如有錯誤,請再給予澄清,以利個人和大眾的修學,感恩!

C 謝謝補充, 希望大家能越學越細, 且越精準. 共勉之

摘自宗達強部落格

Aug 24 Sun 2014
批來批去學佛法

藏人學習佛法的次第,通常是從小出家,在寺院學習五部大論乃至攝類學、因明、心類學、辯經,一路學上來,對藏文名相的敏感度很夠,因此學毘缽舍那沒有障礙,

但是對漢人、西方人而言,要用藏文學習西藏的邏輯推理方式,是有困難的,因此學毘缽舍那就有如站在101大樓的B1看101層在“批”100層、99層般霧煞煞,這是先天條件的限制,很困難沒錯,但還是要學下去,不能停滯不前,所以可以把“義理”和“名相”分開來學,名相不好懂 沒關係 盡量學就好,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住義理。

現在的西方人在學藏傳佛法時,都能找到藏傳佛法的三個精要,即“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慧”來修,我們也一樣要掌握住這三個重點,認真的把這三個重點拿來修,今生就能夠看到一些成果和利益,至於101大樓能爬到幾樓就看各人的根器,大家盡量爬就是了。

以上是毘缽舍那的上課筆記

感想:

祖師大德和諸成就者,都是透過在義理上“批來批去”的學習方式,把自己的觀念建立堅固。所以每當我聽到別人提醒我觀念或義理弄錯時,都會即時請教善知識,把錯誤的觀念釐清更正,並慶幸自己沒有一直錯下去。

反之,假設別人指出我觀念有誤,我馬上反彈並堅持己見,那麼再好的法水也流不進來。

我觀察到,樂意接受他人指正者乃基於對“法”的希求,不喜歡聽到他人指正者大多對“人”有某些程度的愛執。
发表于 2014-8-25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觀察修
學習理路對觀察修是極為重要的。要能夠觀察修,就必須在所觀察的對境上斷除增益,而要斷除增益,則必須藉由破除他宗、安立自宗、斷除爭論的方式來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非常殊勝。若要學習思維經典的方法,一定要學習陳那、法稱所傳下來的量論,這傳承是自古印度那爛陀一直沿續下來的,而學習龍樹師徒的教法者,更必須學好這門科目不可。陳那與法稱論師著作了量的經典,說明了因相、所立法等等的安立方式,就是因為觀察修實在太重要了,這些經典才會出現。如果修行中只有安止修,大師們就不會特別造這些論典。
我以前學《攝類學》與《釋量論》時,內心最大的收穫就是當自己在閱讀經典,或他人在陳述一件事情時,我馬上會去思索背後的理由,並且分析這些理由正不正確,這使我在學習上能夠逐漸得到堅固的信念。
(達賴喇嘛尊者談學習《攝類學》與《量論》的利益)
发表于 2014-8-25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弃昧 发表于 2014-8-25 11:29
從福智作義工 到六度福德與功德的再探討 - 對法義探討的心態
2014.8.25
藏人學習佛法的次第,通常是從小出家,在寺院學習五部大論乃至攝類學、因明、心類學、辯經,一路學上來,對藏文名相的敏感度很夠,因此學毘缽舍那沒有障礙,

我對漢文名相"接班上師"的敏感度很夠,因此發現福智金(金沒力)接班的事情沒有障礙..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4-8-25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弃昧 于 2014-8-25 15:46 编辑

福智學員會不會因為作太多義工而開始迷失自己與更困惑呢
2014.8.25

RE從福智作義工 到六度福德與功德的再探討 - 對法義探討的心態[2014.8.25]

#1訪客 於 2014/08/25 11:53     

福慧雙修
作者:張有恆教授
 
  在佛法中,無論大小乘經典,都教人要常行布施以培植福德,同時亦要修慧以了脫生死輪迴,究竟圓成佛道。佛經中有一段故事:有兩個師兄弟,一個喜歡讀經,修慧不遺餘力;一個只是喜歡修福,幫助困苦的人。
  
  這兩位修行者轉世之後,師兄雖證阿羅漢果,但少人供養,終日乞食,經常托空缽,難得一飽。有一天這位證聖果的出家人,拿著空缽經過國王的花園,看到一頭披金戴銀,身上掛著瓔珞的大象,所住的象舍也很豪華,有上好的蚊帳遮蓋,並且用上好的毯子鋪在地上讓牠睡覺,因為牠是國王最寵愛的大象。

  這位已證果的出家人,見到這隻大象,便走到豪華的象舍前,在大象的耳朵邊輕輕地說:「師弟啊!我們過去生中,修行都有所偏頗,我只重視修慧,不肯植福,所以落得現在常托空缽,有一頓、沒一頓的,吃盡了苦頭;而你宿世樂行布施,只修福不修慧,今生雖然生活無憂,受人寵愛、照顧,可惜你卻墮入畜生道啊!」這隻大象聽 了,後來便整天掉眼淚,不吃不喝,國王和大眾便去請教佛陀。佛陀為了警惕大眾,便說了一首偈:「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由這則短短的故事,讓我們了解修福是屬世間有漏因果,眾生容易在享樂中沉迷墮落,從而迷失自我,貽患未來,是故學佛人不應以生天享福為目標。因為任何福報,都有報盡之時。所以永嘉禪師「證道歌」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墮,招得來生不如意!」這就是說明我們如果著相布施,即使生天享福報,就如同向虛空射箭,等到福報享盡,終究還是墮落,而且「爬得越高,跌得越重」!不過話雖然如此,我們仍不可放棄布施修福的機會。

     然而在布施時,必須觀於「三輪體空」,所謂「三輪」乃是指能施之我、受施之人、所施之物三者。行布施的人,應具有智慧,當於如是三者之中,起不可執著布施之想,作自他俱空之觀,如此方可謂近「道」也!

  總之,「智慧」與「福德」二者,有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缺一不可。學佛人 必須「福慧」雙修,方能究竟達到「兩足尊」(即福、慧皆圓滿具足)的最高境界!

訪客 2014/08/25 10:00
Re: 福智學員一定要作義工才能累積福報嗎/現在福智重心在開發財源嗎 (4)

*每次福智辦大型法會都要許多義工才能成辦,

C 為什麼福智後來要變成這樣的愛辦大型法會, 難不成 福智團體就是一個專辦接引的佛教團體.

*利益法師和許多修學人士的生活所需,讓他們可以在法上用心 算不算自利利他呢?

C 應該算, 但請問若福智的僧尼現在共900多位 (我猜- 大概就是650僧眾-多在加拿大僧學院 , 250尼眾大多還在台灣高雄, 只有極少數的尼眾在加拿大) 請問目前只要護持這1000左右的僧尼, 需要半這麼多活動 或要這麼多護持費嗎

好,就算要先準備, 那也可以等真有增加的僧數或尼數, 或已經有學成的僧眾可以教人的時候,再擴大, 是不是還來得及.

然現在不是, 是要先籌募錢蓋大僧院或大道場-即要買外國的土地,蓋可容13萬共學的道場,那福智學員當然就需沒天沒日的辦大型的營隊, 因為辦活動的收支上, 一定是會進帳的, 以義工都是免費的呀! 且又拉進一大群會出錢的學員,福智金的進帳,一定是高漲的.

如是可以進帳的事情, 高層一定會想再辦, 下面也會覺得好像很有成就的再次投入, 如是當然每年都是更想要擴大, 最後大家就一起迷失在辦活動的拼命中, 美其名就是為了常師長的理想, 或自己莫名跟著的理想, 拼命的作義工 – 其間當然或也是很開心, 或內心很有收穫, 因此就繼續的為他人作嫁衣的一直作義工修行了.

但請問真有這樣多僧尼是要你這樣護持, 又你作義工接引進福智的人, 是不是一定受益(受正確的佛法薰習)  這些你可都想到, 即你本身是真的在法義上受益, 還是跟著人一起自我催眠的感受呢? 這些福智學員自己的內心最知道, 對吧

*如果沒有這些義工,不知道行不行呢?

C 若活動沒有要這樣的殷勤或擴張,即不需一對一, 或二個義工侍候一個營隊隊員的話, 福智的義工也就不需這樣密集了吧!

*因為沒去過印度請法,不知道需不需那麼多義工協助?

C 我去印度請法或聽法, 好像沒有看到甚麼義工, 大多就是維持秩序的一些工作人員.我想那就是因為法王與聽眾,彼此就是很單純的聽傳承佛法而已,何需一對一的義工溫情侍候呢?

訪客2014/08/25 10:29

Re: 福智學員一定要作義工才能累積福報嗎/現在福智重心在開發財源嗎 (4)

   多門中淨罪集資,當義工的發心,只是其中一個途徑,

記得早期班長都是引廣論P38LL3,親近善士的勝利去引導同學發心當義工,但較偏向欲令勾牽的部份,以下引常師父的釋文【雖於俱胝佛所,種諸善根,謂行布施,或行供養,或受學處,所起眾善,然彼僅以上半日善,即能映蔽,承事尊重,成就功德不可思議。】

    關於集聚資糧方面,喏,經上面馬上證明。說你在「俱胝」—也是無量的佛那個地方啊種種種的善根,包括什麼啊?布施、持戒、供養,這樣,這麼多,受學學處,所有的眾善,各式各樣的善,這個是不得了的一件事情,不得了的事情!現在我們,你只要承事這個善知識,做半天,只要做半天,就得到的功德,能夠超過了供養俱胝佛所行的這麼多、很多好處。這個功德是不可思議,你無法想像地多,無法想像地多!這個引《地藏經

C 難不成, 常師父這個解釋,就是要我們不要作六度, 只要對師長承事,就可以了嗎? 應該不會,也不是吧, 但我想,若我們分不清講這種狀況,是甚麼前提下, 一定是有很大的疑惑, 也就是這樣聽講或看經論,根本就是一直在打結中.
  剛好今天格魯論壇有篇 "DL喇嘛尊者談學習《攝類學》與《量論》的利益"的摘文, 今就在這裡摘入, 即大家再一起思維吧


摘自 格魯修學社區 福智團體的一則消息

*DL喇嘛尊者談學習《攝類學》與《量論》的利益

明察秋毫 发表于 2014-8-25 13:21:39 |只看该作者

觀察修

學習理路 對觀察修是極為重要的。

要能夠觀察修,就必須在所觀察的對境上 斷除增益,

而要斷除增益,則必須藉由破除他宗、安立自宗、斷除爭論的方式來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非常殊勝。

若要學習思維經典的方法,一定要學習陳那、法稱所傳下來的量論,這傳承是自古印度那爛陀一直沿續下來的,而學習龍樹師徒的教法者,更必須學好這門科目不可。

陳那與法稱論師著作了量的經典,說明了因相、所立法等等的安立方式,就是因為觀察修 實在太重要了,這些經典才會出現。

如果修行中只有安止修,大師們就不會特別造這些論典。

我以前學《攝類學》與《釋量論》時,內心最大的收穫就是當自己在閱讀經典,或他人在陳述一件事情時,我馬上會去思索背後的理由,並且分析這些理由正不正確,這使我在學習上能夠逐漸得到堅固的信念。(DL喇嘛尊者談學習《攝類學》與《量論》的利益)
发表于 2014-8-25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弃昧 发表于 2014-8-25 15:39
福智學員會不會因為作太多義工而開始迷失自己與更困惑呢
2014.8.25
但請問真有這樣多僧尼是要你這樣護持, 又你作義工接引進福智的人, 是不是一定受益(受正確的佛法薰習)  這些你可都想到, 即你本身是真的在法義上受益, 還是跟著人一起自我催眠的感受呢? 這些福智學員自己的內心最知道, 對吧
現在有些學員出不來 不就是被當初所造下的業給束縛住..呵呵 ps:也許有人覺得是一種保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4-8-25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柯南 于 2014-8-25 16:10 编辑
陳那與法稱論師著作了量的經典,說明了因相、所立法等等的安立方式,就是因為觀察修實在太重要了,這些經典才會出現。如果修行中只有安止修,大師們就不會特別造這些論典。

當我聽到甚麼"日常法師幫大家找了接班上師",內心一直無法安住,我馬上去思索背後的理由,並且分析這些理由正不正確,這使我在學習上能夠逐漸得到堅固的信念(三決定說)
..呵呵
ps:
"三決定說"破斥福智團體的接班上師(金女士)
1.DL法王沒有認定福智團體的接班上師(金女士)
2.日常法師沒有指定福智接班上師(金女士)
3.福智接班上師(金女士)是欺師滅祖的弟子私下擁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4-8-25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柯南 于 2014-8-25 16:53 编辑
弃昧 发表于 2014-8-25 15:39
福智學員會不會因為作太多義工而開始迷失自己與更困惑呢
2014.8.25
如是可以進帳的事情, 高層一定會想再辦, 下面也會覺得好像很有成就的再次投入, 如是當然每年都是更想要擴大, 最後大家就一起迷失在辦活動的拼命中, 美其名就是為了常師長的理想, 或自己莫名跟著的理想, 拼命的作義工 – 其間當然或也是很開心, 或內心很有收穫, 因此就繼續的為他人作嫁衣的一直作義工修行了.

做義工很好啊 我都嘛是做專心聽法的義工 沒收費滴 也不接受供養..呵呵
ps:我是不坐"接受在家女生管理的男眾法師"聽法專區的 我做不來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4-8-25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柯南 于 2014-8-25 16:52 编辑

如果本身的資糧夠 定能體會專心聽法是一種高檔的義工 你會喜歡滴..呵呵 ps:不過 這也不是每個人都做得來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4-8-25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智北美(加拿大)道場的特別精細偵查報導 譯文2 -更正
Aug 25 Mon 2014

RE - 福智北美(加拿大)道場的特別精細偵查報導 (譯文2) [2014.8.24].

[原文]

佛教徒在島上創造了一個尷尬的(或難對付的,棘手的)狀況,事實上,島上居民平常都不是這麼難對付的。

我最近為一篇文章針對另一個更敏感的議題訪問島上居民,即使這些談話很容易令人感到不舒服,但我訪問過的每一個人幾乎無保留地宣告或說出以下像格言的話:我們沒有什麼可隱瞞的。

但是這一次,每當我[對島民]問起佛教徒,總是害羞、躲避或緊張的笑。人們顯然地是有意見,但應該是有什麼阻止了他們表達出來。

C  棄昧原來的認解

#1

<真不知福智金對福智幹部是說了些甚麼恐怖狀況, 會令福智上上下下都要這樣的謹慎或保留,說實在,這好像完全是活在集權國家似的…….>

A 譯者aboutthruth 對我認解   更正如下
    這是指Mark Mann問島上居民關於佛教徒的問題,島上居民總是害羞、躲避或緊張的笑。……….………所以不是指問GEBIS內部人員。


#2
C <然而, 現在會忽然“欲言又止”, 那一定都是來自大陸的福智金,不知灌輸了甚麼“大陸的警覺性”. 讓這些台灣的福智學員要這樣的緊張與不自然的表現>

A 同上,仍是指島上居民,而不是指台灣的福智學員的反應。

C 綜觀: 也就是這段是在說:作者問島民敏感問題,島民也都還可以很坦然的說自己的看法 ,但島民被問到佛教徒, 就”總是害羞、躲避或緊張的笑或欲言又止。人們顯然地是有意見,但應該是有什麼阻止了他們表達出來”。

….>為什麼生活在自由地區的加拿大的公民, 會對福智團體 -即這些佛教徒如是的閃躲, 或有意見但就好像有甚麼阻止了他. 這不是更是透出很詭異的狀況,

難不成,這些島民已經都被福智收買了-即拿了福智的好處(如錢),不好意思再說福智甚麼, 會是這樣嗎?


#3 棄昧原來的認解

<綜觀如上的對島民的意見採集, 是對外來的人, 有不置可否, 但也又有明顯表示不歡迎的>

aboutthruth 再解釋

Brad Oliver是在國王郡的房地產經紀人,GEBIS應極有可能藉由他的服務去購買土地。所以他他以冷嘲譏諷來反駁:「這裡已有太多的愛爾蘭天主教徒」。

….>意思是這裡愛爾蘭天主教徒有太多了,多了佛教徒又怎樣呢?

C 如是就是應該這樣說- 即島上的房地產的經紀人對福智這個大客戶, 是很歡迎的,但其他的島民就不一定這樣的歡迎

#4
C這裡還特別說常師父與GEBIS (中文名稱是『大覺佛學院』)完全無關難不成, 這個大覺佛學院的產權等,是屬福智金或那些有關人士,所以Yang才會這樣的特別對作者標明>

Aboutthruth 再解釋

Mark從Yang處得知Jih Chang,下面這句「但他的名字從未被公開地與GEBIS有連結」….>應是Mark自行在網路上、新聞上、他自己的兄長那裡去蒐尋都無法找出常師父與GEBIS的連結(甚至在GEBIS的官方網站上都切割的非常清楚,提都不提,請參考http://gebisociety.org/who-we-are/),所以Mark才有感而發。


….>從文中看不出來,這位發言人Yang有劃分福智與這個GEBIS的關聯。

#5
C 我想在加拿大的僧眾大概是500-600位的話,那除了250位在這個王子島上,另外的350位, 應該是在加拿大的某一個僧院, 即不是在這個島上. 另外極少數的尼眾, 在加拿大應該也是要有住處>,

Aboutthruth
     在http://gebisociety.org/who-we-are/ 指出:截至2013年年底,有800多僧侶和3000名居士參加過我們的課程。這些學員來自世界各地,包括台灣、新加坡、美國、新西蘭、香港、馬來西亞、韓國、中國大陸、澳大利亞。


C 這大概就是海外的福智提升營吧! 如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僧俗二眾,才有所謂的800位僧侶吧

A 另外,據末學了解,有一批尼眾的確是在加拿大,確切地址與人數並不清楚,但以描述(尼眾生活的很清苦,住的環境不舒服,必須在冰天雪地中提著尿桶走一大段路去倒尿。)來看,應是居於Lobster Shanty。

C:  Lobster Shanty 又是在加拿大的那裏呀

     我以前好像聽過2005-2010年僧眾都是到內地, 跟金女士或內地師長學習, 到2010年,才陸續轉到加拿大的道場(或是借或是租)學習,

也就是2005年或2008年找到王子島, 僧團與少數的尼師, 應該是還沒有到這個島上, 即福智有些僧尼,到現在還在加拿大的某處學習. 難不成就是 Lobster Shanty -以我想僧尼雖不共住一道場, 但二道場應該是很接近, 即如是才好照顧.

   因此, 這個 Lobster Shanty, 是不是可以查一下. 謝謝

A 關於版主的想法,末學大致同意,謹提供一些末學想法,請指教。

C 謝謝您的指正, 若我再有誤解的地方, 請一定要幫我指出來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6-26 14:47 , Processed in 0.03771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