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空 于 2013-7-3 15:17 编辑
1、抱歉,实在是没找到印象中看到的极微和空性那句话,如果确实曾经有看到过而不是完全记错,怀疑是“翻”表示否定、推翻的意思而不是“析”,可这又还涉及到唯识中观很多辩论。
2、原文中就是“那么就必然会越分越小,最后只会【分】到空性”,我前面说到的“析空不详细”似乎太牵强,这里似乎不是口误、翻译错误或者省略了极微及以后的辩论,这话逻辑不太通顺的过失依我看也是存在的。然而,这位堪布好歹也是很有些名气的,不知道为什么出现这样低级的错误,确实已经到了“堪布说的空性是一般不学佛法人,拍拍脑袋就能凭空想象出来的,与分析空相去几千里!”的地步,虽然不应该唯名气是举,可是此派堪布的真实水平也不至于沦落到这种地步吧。。。所以,到底这位堪布是不懂空性,还是口语化、不严谨,还是故意为之,我看文章后面有提到“因为现在是讲实修,所以不说很多话,否则大家就会搞糊涂,最后也抓不住要领了”,如果说这文章只是心灵鸡汤式的开示,让一些基础知识很少的熟悉熟悉相似的空性而已,那么是不是有这种可能?这文章前后还有两段话:
“本来空性就是十分深奥的,仅仅讲一次,大家也不一定很清楚。我们当年在听闻空性法门的时候,像《中论》、《入中论》、《中观四百论》等每一部论著,都是反反复复地听了很多次,如果只是蜻蜓点水地浏览一次,就不可能弄清其中的深刻含义,所以我想,你们仅仅听一次,也不会了解太多的东西,要想精通空性、证悟空性,就有必要在再三听闻的基础上,反复推敲、再三剖析、审慎思维、长期修持,这是最关键的。”
“不过,这种证悟空性只是最基础的境界。打一个比方,假设从此地走到拉萨,要走五十多万步,现在我们只能算是走了一步,以后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可见,这位堪布对于空性之艰深、自示之有限自知肚明,那么这篇开示权当作心灵鸡汤也甚好吧。
3、《楞严经》那段话我确实理人云亦云和错解了,而且这开示中好像也没扯如来藏、光明啥的,是我想多了,我的很多废话直接忽视吧。
4、关于“慧眼”的问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四
问:如是所说五相极微复有五眼。所谓肉眼。天眼。圣慧眼。法眼。佛眼。当言几眼用几极微为所行境?
答:当言除肉眼、天眼,所余眼用一切极微为所行境。何以故?以彼天眼唯取聚色中表上下前后两边若明若闇,必不能取极微处所。由极
微体以慧分析而建立故。
《成唯识论》
为执粗色,有实体者。佛说极微,令彼除析;非谓诸色,实有极微。诸瑜伽师以假想慧,于粗色相,渐次除析,至不可析,假说极微。虽
此极微,犹有方分,而不可析;若更析之,便似空现,不明为色,故说极微为色边际。
《大唐西域记》
三、数量
......,次第七分,以至细尘。细尘七分,为极细尘。极细尘者,不可复析,析即归空,故曰极微也。
《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
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
此如来以析入,而难合成。良以析色归空,是小乘之自教,诸法和合,是阿难之自语,今则顺彼自教,难以自语,故又曰:邻虚尘既可析入虚空者,当知色相出生虚空,究竟用几多色相即邻虚尘合成虚空?佛明知色非合空所成,空非析色而有,故作斯难。阿难不能施辩何也?以顺析入,则非和合,与自语诸法和合相违;以依和合,则非析入,与自宗析色归空相背,两处负堕,故默无辩。
我引得那段话,似乎不是《楞严经》所批判的外道邪论吧,而是破除阿难对因缘和合的执着吧,《楞严经》是很深的大乘经典,批判的不一定是外道,也可能是小乘法。【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前半句话都析到极微了,已经是小乘有部了,还要再析邻虚,更近了一步,怎么能算外道邪计,只不过是阿难析错了而已。
下面还有例证: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
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
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5、关于“一无所有”、“什么都不存在”之类的话,除了可能角度不同或者方便开示以外,它里面只在讲色(受想行识)即是空,而没有讲空即是色、现空双运,那么它里面就是在讲偏空是不是也有可能的,不知道这么说是否太勉强?我很多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也不知道这位堪布是否有通达中观应成见,也不认为通过修持这篇开示中的空性可以解脱,可是无论如何,这样比较知名的一位堪布犯下“堪布说的空性是一般不学佛法人,拍拍脑袋就能凭空想象出来的,与分析空相去几千里!”的错误,都是很奇怪的,难道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