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身磁儿 发表于 2013-6-12 10:17
如何截断其流,如何令不再生,可否针对我的这个事情做详细开示??
說"開示", 末學不敢當.
以下僅分享, 所理解的業果
菩提道次第廣論 卷五 (142頁)
第三思已進止道理中分二,總示,特以四力淨修道理。
思總業果, 思別業果, 思已, 然後該做"進", 不該做 "止" 的道理
如入行論云﹕「苦從不善生,如何定脫此,我晝夜恆時,理應思惟此。」又云,「能仁說勝解,一切善品本,又此之根本,恆修異熟果。」謂既了知黑白業果,非唯了知即便止住,應數修習,以此是為極不現事,極難獲得決定解故。
在這(廣論142頁)之前所提的業果總別, 非唯了知即便止住,
不是了解知道後, 就夠了, 停止在此.
應提醒自己, 不斷修習, 因為業果道理, 極不是眼前所能看到了解的,
也極不容易, 在自心中獲得確定不移的見解.
這邊從別業果思維,
初者謂於有情,不加傷害,及正依止不害意樂。又云﹕「善放將殺生,如是利其命,遮止害眾生,則當得長壽。承事諸病人,善施諸醫藥,不以磈杖等,害眾生無病。」
往昔我們的努力, 得此壽量無病之身, 此時能有什麼用途?
依自他利,能於長時,積集增長,無量善根。
壽量未盡之時, 盡己所能 "積集增長,無量善根。"
=====
五信言圓滿者,謂諸有情信奉言教,由其身語於他無欺,堪為信委,於其一切諍訟斷證,堪為量故。
想要別人信任, 要種什麼因?
第五者謂修遠離語四不善。
遠離妄語、粗惡語、離間語、綺語
不為了什麼目的, 而語不真實
不因為別人干涉、壓迫、誤解、傷害,而口出惡言
不為了自己貪著,使別人兩兩交惡
不樂宣說綺語
(126頁)此復七事相應,謂若宣說鬥訟兢諍。若於外論或梵志咒,以愛樂心受持諷頌,若苦逼語如傷嘆等,若戲笑遊樂受欲等語,若樂處眾宣說王論臣論國論盜賊論等,若說醉語及顛狂語,若邪命語,語無係屬,無法相應,非義相應者,謂前後語無所連續,若說雜染,若歌笑等,若觀舞時而發言詞。
=====
雖然說勸合不勸離, 或說"和",和諧
往往容易有的一種情況, 我們都嚴厲對待親友,
反對於陌生人, 還多一點禮敬.
如果用 "結個善緣, 不損惱之" 的心情面對, 是否會好些?
經濟各管各的, 對方願意付出多少給孩子?
如果還夠用, 即可,
不夠用, 直言, 條列項目明細, 討論是否要有所調整,
實在不需勉強
付出不被認可, 常常會有幾種可能
1. 給別人他不想要的
2. 認定就是你該做的
溝通一下, 確認什麼是他要的, 避免拿熱臉貼冷屁股.
分工一下, 說出自己的難處.
底線
既然都已經離婚, 孩子歸誰, 不帶孩子的一方要不要補貼家用?
談妥即分割開來
但是要保持尊重恭敬的心, 去面對
"積集增長,無量善根。"
不因為別人干涉、壓迫、誤解、傷害,而口出惡言
不為了自己貪著,使別人兩兩交惡
以上僅供參考, 沒身在其中, 的確有些判斷, 也不容易分
另外聽別人說了再多的道理、方法,
最後還是要靠自己決擇, 下一步怎麼踏出去,
沒有人可以幫你踏這一步, 最多也只是建議罷了.
隨喜 你的用心發問,
讓在下有多一次翻開廣論思維的機會.
願此功德, 回向你, 你前夫, 前公婆, 與一切有情
淨除一切罪障, 遠離一切苦及苦因, 得到一切樂及樂因,
共成無上正等菩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