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平沙落雁

这样算谤大乘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5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2-9-13 07:28
谢谢,其实我算是学了两年格鲁,我的老师也是很赞叹南传的,想学南传老师也很支持。我不会谤大乘的,对于 ...

希望师兄不要有“舍弃大乘”之心,大乘之心即利人之心,并无玄机。舍弃大乘,即是舍弃利他的心,师兄愿意吗?
发表于 2012-9-15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桑克珠 发表于 2012-9-15 14:06
希望师兄不要有“舍弃大乘”之心,大乘之心即利人之心,并无玄机。舍弃大乘,即是舍弃利他的心,师兄愿意 ...


哈哈!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利人之心、利他的心是南传他们日常的修行内容。真要说起来,他们修利他心,不论从重视度或者从训练方法的具体程度来说,绝对比汉地更甚。
发表于 2012-9-15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 有疑问是好的,因为没有闻思,没有对习惯思维的批判和反思,何谈信呢?

但这样的问题,不能落入2个极端,
其1,使大乘根基之人产生动摇,毁谤等等。
其2,应询问诸博学,闭关大德,能善巧解答,而非在论坛上公开。

望楼主三思
发表于 2012-9-15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对自己的怀疑,那么绝非能开启灵智。

“为什么我能感知到周围的环境?”
“我是谁?”

我所见大多数学习佛法的人,都是对于本身习惯的一种反思(对于原先认为很正常,大家都认同的观点进行了反思),寻求解脱,解决的方法,故而学习了佛法。
发表于 2012-9-15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善如水 发表于 2012-9-15 16:03
哈哈!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利人之心、利他的心是南传他们日常的修行内容。真要说起来,他们修利他心 ...

很同意上善的看法

很多人说南传是什么自了汉等等, 一些大乘的法师到了海外和南传的佛子交流后才知道这个说法错误
发表于 2012-9-15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IUZEMIN 于 2012-9-15 22:45 编辑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2-9-15 11:08
老大,即然问了,就干脆问清楚点吧。其实之前看过夏佛、圣严等法师的相关开示,但不能满意。
1,佛陀时代确 ...


1 佛的弟子多有不忘陀罗尼,一听过的经典都过目不忘啊,
2你问你自己的心 你是否真心的相信经典中所说的,你是否符合经典中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
你难道不知道因果吗,目莲被外道杀了 是过去生的恶业成熟了

师兄应该多多闻思修  不可一时意气就说放弃什么之类的话
发表于 2012-9-15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回家看看 发表于 2012-9-15 22:11
很同意上善的看法
很多人说南传是什么自了汉等等, 一些大乘的法师到了海外和南传的佛子交流后才知道这个说法错误

甚至,根本都不必交流,我们自宗就有说过,小乘/上座部派亦修利他、慈心、悲心,唯独在增上心的部分有所分歧争议。如果我们对自宗的说法都不了解,还凭什么去讨论、批判大乘、小乘之分?
发表于 2012-9-15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2-9-13 18:36
老大可以帮我把这个贴删了吗?我已谤大乘了,忏悔有用么?您之前的回答已让我解决问题了。不过阿含经不是 ...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言:通过《百业经》的学习,应该知道:有些罪业,小乘自宗是无法忏悔的,如对圣者取绰号、享用僧众财产等,果报非常严重,怎样忏悔都是要受报的;但用大乘的菩提心是可以消尽这些罪业的;大乘自宗若是五无间罪和谤法罪是难以忏悔的,但用密乘的灌顶、证悟无上大圆满法是可以忏净的[/B];密宗中谤上师、谤密法破了严重的密乘戒,密乘中也不能忏尽[/U],故所有罪中,谤金刚上师、谤密法二种恶业是最严重的,始终无法忏净,必须亲自感受果报。[/U]
师兄知道答案了吧
发表于 2012-9-15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善如水 发表于 2012-9-15 22:53
甚至,根本都不必交流,我们自宗就有说过,小乘/上座部派亦修利他、慈心、悲心,唯独在增上心的部分有所分 ...

汉传佛教所说小乘无菩提心,是指其不承认人人皆能成佛而言。因为大乘是要人人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成佛之心。说小乘不度人,这个度也指的是究竟之度,说的还是成佛,不是成阿罗汉以下之度,这是根据《妙法莲华经》(藏传叫《白莲花经》吗?)等佛经中佛批评不“回小向大”的阿罗汉为“焦芽败种”等经典依据而来。

很多汉传佛教的人,误解为无菩提心,就是无利他心,这是人之误解,非汉传佛教本身的问题,只是汉传佛教对“末”之细节并不重视的特点,导致很多汉传师父也不明此点罢了。
发表于 2012-9-15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第1问题如下两点:
一、如果熟读经典,就能知道,佛经并非语录,是佛灭后数次集结完成的,其中尚有非在人间的集结。经文有十二种文体,用以记载不同的内容,其中很多“长行”的内容,是集结时候述者将佛讲经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附述出来,这些当然是“非佛说”。经典中一般最后都有“流通分”或者“功德分”的内容,其中有佛说,也有集结时,述者和与会大菩萨大阿罗汉等,共同确认的,因此就可以理解“若自书若教人书”的由来。
发表于 2012-9-15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69:
就是如此。不明白不是错,但自己该补习的补习就是了嘛,不懂还侃侃而谈是害人的。
发表于 2012-9-15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答第2个问题如下:

当然能,因为佛常随身边的就有1250大阿罗汉。其中以阿难尊者以“多闻第一”最为著名,熟悉佛教典故的人就应知道,阿难出家时候在佛前提出数个要求,其中之一就是佛讲的所有法,他都必须听闻,如果他不在场,佛必须再给他讲一遍。况复佛的身边还有诸大菩萨,诸天护法等大证量者。

即使是看高僧传、看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录,也能知道这世界上记忆力惊人的人,也是不少。
发表于 2012-9-15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鬃狮子 于 2012-9-15 23:38 编辑

回答第3点如下:
第一、佛曾说过符合四法印者即是佛法。因此像汉传《六祖坛经》(实际上属于“论”的范畴)被冠以“经”字,像诸多在佛教的教理和弘扬上做出巨大贡献被公认的大师们的著作,也被重视学习,有时候甚至成为一个流派的主要奉行“经(论)典”,这是因为这些都被公认为符合四法印等佛说。不是随便拿出什么就能算佛经。这些知识应该是“佛教史”的基本理论了。

第二、结集时候没有大乘经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我们看看佛教词典中怎么解释“结集”这个名相,就一目了然了。

【结集】

梵语 sam!gi^ti,巴利语同。又作集法、集法藏、结经、经典结集。乃合诵之意。即诸比丘聚集诵出佛陀之遗法。佛陀在世时,直接由佛陀为弟子们释疑、指导、依止等,至佛陀入灭后,即有必要将佛陀之说法共同诵出,一方面为防止佛陀遗教散佚,一方面为教权之确立,故佛弟子们集会于一处,将口口相传之教法整理编集,称为结集。玆列举如下:
 第一次结集:于佛陀入灭之年,在阿阇世王之保护下,五百阿罗汉会聚于摩揭陀国王舍城郊外之七叶窟中,以摩诃迦叶为上首,举行第一次结集,故称为五百结集、五百集法、五百出。此次结集,据五分律卷三十、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等载,系由阿难诵经(修多罗或法藏)、优婆离诵律(毗尼藏),再由诸长老将所诵出之经、律检讨修订,编辑而成。此一说法,为史学界所普遍认为较可信者。此外,另有以下诸种说法:(一)结集经、律、论三藏。依四分律卷五十四、十诵律卷六十、大智度论卷二等所举,阿难诵经、论(阿毗昙藏)、优婆离诵律。又付法藏因缘传卷一谓阿难诵经、优婆离诵律、迦叶诵论。然据迦叶结经、撰集三藏及杂藏传等书所举,则称三藏皆由阿难诵出。(二)结集经、律、论、杂集、禁咒五藏。据大唐西域记卷九、部执异论疏等载,迦叶召集五百阿罗汉举行第一次结集之时,尚有数百千人以婆师婆为首,而另行结集五藏,称为窟外结集、大众部结集,以别于迦叶之窟内结集、上座部结集。然学者之间对此说之看法不一,或谓此说恐系诸部分裂之后,上座部之徒所虚构之说法,而予以否定。(三)大乘经结集。据菩萨处胎经卷七出经品所载,迦叶命阿难诵出菩萨、声闻、戒律诸藏,共集出八藏,即:胎化藏、中阴藏、摩诃衍方等藏、戒律藏、十住菩萨藏、杂藏、金刚藏、佛藏。此外,据大智度论卷一○○、金刚仙论卷一等载,迦叶于耆阇崛山结集小乘三藏之同时,文殊、弥勒等于铁围山,与阿难共同结集大乘经典,此称铁围山大乘结集。然此说疑系大乘佛教兴起后之传说。
 第二次结集:于佛陀入灭后一百年左右,印度东部跋耆族比丘对戒律发生异议,提出十条戒律新主张。为此,七百比丘会于毗舍离城,以耶舍为上首,举行第二次结集,称为七百结集、七百集法、第二集法藏、第二集。此次结集以律藏为主,订定跋耆族比丘所行之十事为非法。
 第三次结集:于佛陀入灭后二百三十六年,在阿育王之护持下,一千比丘会于摩揭陀国华氏城,以目犍连子帝须为上首,举行第三次结集。此次结集以经、律、论三藏为主。目犍连子帝须并自撰“论事”,对当时外道之各种异议邪说加以批驳;结集后,选派一批比丘至恒河流域以外之地区,及印度境外弘布佛教。第一、二次结集之说,北方与南方佛教皆有流传,第三次结集之说则只流传于南方。
 第四次结集:有北传、南傅二说。(一)北传佛教有二种记载:(1)据婆薮槃豆法师传载,佛陀入灭后五百年,说一切有部僧迦旃延子往印度西北之罽宾国,召集五百阿罗汉及五百菩萨进行结集,马鸣菩萨笔之为文,撰成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毗婆沙(即大毗婆沙论)百万颂。(2)依大唐西域记卷三所载,佛陀入灭后四百年,于迦腻色迦王(梵 Kanis!ka)护持之下,以胁尊者(梵 Pa^rs/va)、世友(梵 Vasumitra)为上首,聚集迦湿弥罗国(梵 Kas/mir,即罽宾)之比丘五百人造论解释三藏,先作邬波第铄论十万颂,解释素呾缆(经)藏;次造毗奈耶毗婆沙论十万颂,解释毗奈耶(律)藏;后作阿毗达磨毗婆沙论十万颂,解释阿毗达磨(论)藏;凡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迦腻色迦王以赤铜为鍱,镂写论文,石函缄封,建塔藏于其中。此二说以后者较为可信。但在南传佛教中被认为值得怀疑。(二)南传上座部佛教据“大史”等之记载,谓第四次结集系于锡兰国王婆他伽马尼(巴 Vat!t!aga^maN!i)统治期间,于马特列村之阿卢迦洞(阿卢寺)举行,罗希多大上座主持,五百比丘参加。会中诵上座部佛教三藏,修订三藏注释,重新安排经典次序,写成第一部巴利文三藏及僧伽罗文注释。
 第五次结集:据巴利“教史”第六章、缅甸史等之记载,西元一八七一年,缅甸国王敏东(Mindon, 1853~1878 在位)召集二四○○位高僧,于首都曼德勒举行第五次三藏结集,国王为护法人。此次结集以律藏为中心,考订校对圣典原文之同异,共同合诵,经过五个月完成。更将结集三藏文字,分别镌刻于七二九块方形大理石上,竖立于曼德勒山麓拘他陀塔寺(Kuthodaw)中,外有四十五座佛塔围绕,今尚存于曼德勒古都。
 第六次结集:西元一九五四年五月十七日“卫塞节”(Visa^kha Day,世界佛陀日),缅甸佛教于国家赞助下,举行第六次结集。此次结集之意义,在于团结佛教徒,增进上座部佛教之隆盛,提高缅甸独立国之地位。结集地点位于仰光北郊艺固山岗上,建筑仿效印度第一次结集时之七叶窟。此次结集以第五次结集所镌刻之七二九块大理石刻文为依据,并广采锡兰、泰国、高棉、伦敦巴利圣典协会,以及缅甸各种巴利文版本,作详细考订。结集完成,印刷流通。此次结集并邀请南传各国比丘参加,北传国家比丘亦受邀观礼,费时二年多,至一九五六年(佛历二五○○年)之卫塞节完成。(佛般泥洹经卷下、福盖正行所集经卷三、高僧法显传、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本、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一之二、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印顺)、阿毗达磨论の研究)((参见:十事非法)442)p5187
FROM:【佛光大辞典】




为什么会有这多此结集,且内容不尽相同呢?因为佛所说法,无量无边,穷劫难尽,佛之度生事业亦无量无边,随类施教,因为弟子因自身根器,所闻各有不同,又因各自证量,所认真实不同。以世间法为例,读过《论语》者皆知,孔子对不同弟子的同一个问题,回答都不相同,而每个弟子听完孔子的解答,都满意而去。量以佛智,可思议乎?
发表于 2012-9-15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个问题回答如下:

一、南传佛教巴利文经典中,有专门的咒藏内容。
二、佛在大小乘经典中都有广泛的论述,根本主旨是“己事不明”,不可分心之意。所谓“己事”,用《十二章经》(此经倒是语录体)中的话说就是”辞亲出家,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大致词语吧,我不确定没有脱漏)中的“解无为法”,也是此经中的“识心达本”这样的句子表达出来的意思。如果在此能力之外,还有余力,并不反对学习任何学问。
发表于 2012-9-15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鬃狮子 于 2012-9-16 00:25 编辑

第5个问题回答如下:
一、汉藏都出现过伪经,汉传肯定有,像《三世因果经》等劝善文字。不过汉传佛教的论著中有专门针对这一问题的统计,分为《伪经》和《疑伪经》,可见对佛经的认定方面的谨慎了。    而在南传佛教中,也有类似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且南传佛教的历史上,也有因为对经典的理解不同,而分裂部派,也有不被所谓主流承认的寺庙(以寺庙为主的部派)。这点是南传佛教的基本知识。如果耐心读完几本国内出版过的南传佛教史,应该就能有所了解了。

二。出现伪经,不能证明佛弟子未守好妄语戒,因为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为佛弟子所为,此不存在逻辑证明关系。况且在任何时代都有不守戒的佛弟子(佛对不守戒的比丘称为“贼住”),否则,佛陀就不必制戒了。佛制定戒律的根据是因为佛住世的时候,在僧团中,就出现了不守戒的情况,没出现一种错误,佛就制一条戒律,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有的戒律就是佛反复增加才成了今天的一条戒律下“开遮持犯”很多内容的,包括杀盗淫妄四根本戒律,也是佛世时候僧团出现了,因此而制定的戒律。     

在今天媒体发达,我们看得到很多资料,南传佛教的僧人中也有破戒的,也有还俗的,也有很多“贼住”。例如去年一则新闻就报道了,一个黑帮贩毒老大出家为僧的事情。

以上种种,说明,我们不能因为以管窥豹,就以斑为豹。佛法在这五浊世间传播,寺庙也在,僧人绝大多数也是业报凡夫之身,良莠不齐,在所难免。应该理性客观的看待。应该依据佛法所说的世间法的理论,“如理实见”。
三、在大乘,汉传佛教中,依然有不持金钱,过午不食的僧人存在。并且数量不少。大多数不持这些戒律,是因为“世易时移”的变化,此为佛在律藏中所开许,除了根本戒不可变化,其他戒律可根据佛法传播到的地方实行相应的改变。  比如佛戒中还有除了三衣外不得蓄余衣物,就是根据印度的气候条件所制订。如果您能请一位南传僧人到藏地或者汉地的北方住上三年,正常活动,仍然维持其三衣而不病、不死,那么可以为证据了(此南传普通僧人。证四果者或者禅定功夫了得者除外——这句其实多余,为使表述圆满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07:33 , Processed in 0.03550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