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trijan

成也日常,敗也日常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7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49
某師兄寫:雖然日常法師已圓寂,但DL法王曾寫信 說過會負起關顧福智團體的責任.
我答:對於廣論班成員(即當初號稱的二萬人而言),會參加印度請法團的人,畢竟是少數,一年充其量是二萬人中的三百人好了,這300人因為親見dl,
又由 dl處獲得顯密教授,所以會很重視自己三恩上師dl的話,而其他的1萬9千7百個人,因為與dl無直接關係,他們會聽的是台灣廣論班老師的話,或是他自己的老師的話(雖他也是廣論老師),而
不那麼鳥dl,這是一定的,

回覆
   依據 福智之聲 紙版本的158-159期  所刊載的93年的年度大事  其很清楚的 寫著 2004年 7/19-8/4第十屆的(赴印)請法團  僧俗共計 640餘人参加
   由於 就我的印象  赴印請法團 早就不止300多人  所以 查了一下手邊能看見的 紙版本的福智之聲 其正是如是的記載 (不止300多人了)


    當然  福智之聲的網路版 不好好的如實紀錄  以致大家在查證時  很費力  但無論如何 我們在說事時  是不是還是應該先從一些如實的基本資料來推算   這樣必較負責與靠譜些
    - 也就是福智赴印的請法團  早就不止300人  這是肯定的

    或許你會說  就算平均600人 X  17屆=10200人 其相對現在福智的50000學員  其還是少數  所以他們當然是聽廣論班長的
    對此 我覺得也要分開來說
1. 若是早期的學員  他們即使不能(如時間上不許可)去向法王請法  但因為常師父的一再行前 全數學員的緣念  與請法回來的分享法會等  所以 常師父在世時  即使沒有去印請法的學員  大家還是很能將法王 當成自己的傳承上師  非常的尊崇與禮敬的
   這可從一位並沒有参加過赴印請法的學員  當他發現福智之聲的網路版  將法王改成仁波切 且很多赴印的資料 不再顯出時  他是說 “我開始擔心我現在在福智學習  是與法王有違緣了”得知

2. 若2005-2012年  福智的主事者  漸次的將宣導  轉向金女士的話  那廣論斑的學員  對法王 當然會漸次的陌生  乃至會演變成  只相信廣論班長所傳達的一些沒有過去歷史的福智資料

   總之  因你引用的老資料 (如 300多人/本來就是只聽班長) 與現實的情況  早就有很大的出入  所以 在此 趕快適時的作一澄清

    說實在  現在若無紙版本的福智之聲  要查出福智一些事相的真偽  還真有些困難
所以 當我們(不管是福智人或不是福智人)在知道一些不是很正確的數字 或資料時 希望還記得的人 可以及時的更正
    否則  真是會愈來愈分不清  福智所發生的 一連串  或真或假之事  
   
    想  若事相上的真或假   都分不清時  如何去評斷一個人的功或過呀
所以 論壇法友  我們是不是應該在可好好推知的事相上  稍微重視的  即時求證與客觀的作評論
共勉之

发表于 2012-4-17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trijan 发表于 2012-4-17 11:00
道次三百六十則,這一本不算,
因為還有很多手稿,而皆握著,

道次三百六十則,這一本不算,

   我不太清楚  你怎麼可以如是輕率的就說不算  以開頭  本來就是在對這本著作 問話的 不是嗎


   至於你說 要我從民國80年 開始回憶
對此 我確實也好好的回憶了一下  也就是  我在81-83年之間  就拿過 郭和卿居士 所譯述的 "菩堤道次第略論釋"的郭居士之親手書寫的手抄版 - 即這是福智早期  精心出版的一套三本的大部頭書

   現在 我手邊看到的 是福智於 民國87年(1998年)八月 恭印的1000部 (一套2本的印刷精裝版)
   其後 有沒有再印出  我不清楚  但常師父在世  應該算是有將這部書  付印的

    至於  "至尊宗喀巴大師傳" 郭和卿居士譯   這本 我也是從福智出版時  請過
即其是一本  黑色書皮的精裝書    因現在不在手邊  所以  無法說出福智出版的時間
但我可說出  以上這些書  都出現在YINDU三大寺的圖書館   即我在那裡  親眼看過  
所以 福智並沒有將郭居士的書   握著  或完全沒有付印過

    當然  "若你是想談這些書 後來為什麼  都不再廣印"  這我等  自可再查其緣由  但不可因為沒有廣為印行  就如是粗與躁的說  福智從民國80年起  就沒有將郭居士所譯述的這些書  付印
這應該是有差別的  對不對

    又  你是不是可以一口氣的說出  福智到底還有多少郭居士的書 (請說出書名) 是福智拿了 但至今  卻一直還沒有印出的  想想  若真有這種事  我們再來指責福智   應該也還不遲   不是嗎
  
    且 請不要 再如是輕率的 將我如上所指出的  郭居士之二部 "福智曾付印過的書"又否定掉  因為 我們不是在玩扮家家酒  對不對

发表于 2012-4-17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trijan 发表于 2012-4-17 11:34
目前來看,甚至於看民國八十年至今,若你要顯密並重,則唯有離開福智一途,

事實上,在家人如此,僧人 ...

出自李衍忠師兄的部落格

選舉快到了,三個總統候選人拼命拉票,讓我想起以前我師父說過的一句話:「我算一票!」
我師父不是在拉票,而是說,他只算一票。
1992年,一個夏日,我到嘉義香光寺,聽日常老法師講演,他的題目是「僧團之美」。
佛教徒的三皈依中,有一個叫「皈依僧」。僧是學佛人的「助伴」,我們依賴修行者彼此互相切磋學習而得到成長。所以,佛是導師,法是教材,僧就是同學。(對在家人來說,僧就變成了學長。)同學的價值,在於互相切磋而得增上。
既然在學習,大家都不圓滿,故僧團一切事務,都要大家共同參與決定,叫「僧羯磨」。
常師父說,僧團是最早的民主團體。但跟現在的民主制度有點不同。重要事務,一般訴諸全體開會決議(多數決),但若有一人提出的看法是依佛制的正理,即使為少數意見,那麼大家還是依這個正理走(非多數決)。
僧團一切物質金錢,都是十方一切僧眾所共有(不專屬於這個寺的住持或僧眾所有),現前的管理者呢?就是住在這寺院裡的常住眾,連白米太多,要送給窮人,也不是一人決定處分,也是告知大家,經過僧眾共同決策而處分的。(它是共有共享的)
如法的僧團會做到六和敬(身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所以僧團能消除私心,和諧增上。
當年我聽了,好讚歎!那時候,常師父的福智精舍初創,只有十個學僧。
隨著團體越來越大,出家的人慢慢增多。他調教出的學僧越來越多,到2000年將近百人規模。
僧團是常師父創的,導師是他,全部人都是聽他的。只要師父說一聲,大家都立刻照做,但常師父並不喜歡這種局面。
「你們不要說常師父說了就算,這樣是不對的!」他常在僧團裏這樣說。
甚至我們僧俗組成的決策會議上,他也如此說:「我說看看,你們覺得對不對,不對的話,就提出來,沒關係。」
但,幾乎不曾見有反對意見出現,因為他太厲害了,常提出我們所不見的角度,還有佛法的觀點,無論世法、出世法,均令人折服。
長期下來,他的話一開口,我們準備的是如何「揣摩」而非「抉擇」。所以,依然是常師父說了算!
2003年起,他一直強調,希望建立好「僧羯磨」制,也就是落實公議公決的精神,但僧團已習慣於常師父決定。
2004年4月,在福智園區,我們討論僧團要不要買地來蓋。(因大悲精舍是暫借,鳳山寺太小,某居士提議在福智教育園區旁現成一塊幾分地上蓋;另一法師則建議大悲精舍旁,有一塊二甲地可買。)總共有這兩個案子,大家請師父決定。師父沒有裁決,只是突然說:「你們去討論,我離開一下。」

師父不在,大家就七嘴八舌、大鳴大放了!談了半天沒結論,只好再請示師父。

常師父進來了,我們將討論結果向師父報告,並期待他作決定,但他竟說:「不要依賴我決定,記得,我只算一票!」他沒有為土地作下決定,而是再度詳細講述「僧羯磨」的重要性,希望僧團能夠依此而運作。
那次,我們與會者均愣住了!原來師父暫時離開,是要讓大家學習「羯磨」。當時我深受感動!1992年我感於佛法「僧團」六和敬,這個概念之美。這次,我感於常師父實踐「六和敬」之美!
這個僧團是他所創,因他德行而茁壯,但他沒有據為己有,一直希望建立公有制,他不希望大家只依賴他這個人,而是依佛制而行,依靠法,依賴同行,可謂全無私心矣!

無中生有叫做誹謗,你不會連這點都不知道吧,連誹謗都不知道還妄想提倡顯密雙修的團體,真是令人發笑
還是你所謂的民主是順我的生,逆我者亡
天上天下為你獨尊,你的看法與佛陀無二無別,若如此,你該下線吃藥了

发表于 2012-4-17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trijan主張說:福智團體因常師父私心,摒棄來台藏系師長
被人舉反證後,說「這個不算,這個是現在,以前不是這樣。」
再被人舉反證後,說「這個不算,因為只是台上台下的關係。」
(幾千幾百人的法會,台上台下關係還不夠?要團體安排每個人跟仁波切個別請益才行?)

trijan又主張說:福智團體因為常師父的私心,沒有廣為助印經論
被人舉反證後,說「這個不算,他們還有藏私。」
被人舉反證後,又說「這個不算,他們印得不夠多。現在沒繼續印。」
(倘說現在有印略論結緣,trijan又會說,那是現在,以前不是這樣。)

結論是:
凡夫沒有完美的,團體沒有無暇的,
trijan硬是要放大這些瑕疵,並歸責於常師父一人,
其心昭然,
其目的:
1、挾怨報復?→之前找常師父或福智團體幫忙,吃了排頭?
2、趁亂招生?→你們之前學的,是不入道的,快來我們這邊吧?
3、不甘寂寞?→老子當年辛苦選了一條人少的路,看福智的熱鬧不是滋味,
                       現在福智接班出了亂子,家道中落了,證明老子有遠見的,
                       消遣奚落更待何時?自己這幾年的窩囊氣總可一吐為快~~~

我個人猜3
发表于 2012-4-17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rbunei 于 2012-4-17 15:18 编辑
trijan发表于 2012-4-15 12:56:00
......
而這些在家的廣論班學生沒有一個人修持「兜率百尊瑜伽」,也不修「金剛薩埵」,也不修綠度母之類法門,他廣論班總道場(台北市南京東路上)既無薈供的共修,也沒有像台灣任何格魯派道場的共修活動(例如別人有「薈供」等等

印象中,鳳山寺的早晚課誦,單雙日以漢系、藏系課誦交替,即一日漢系,一日藏系。
藏系課誦中有類似「兜率百尊瑜伽」、「上師相應瑜伽」或祈請傳承祖師的儀軌。
另外一些法會也有「上師薈供」,僧俗二眾皆可參加。(在家居士一般是要求二輪班以上)

至於「緣度母」則有「長壽佛三尊」聖像及咒語(長短咒都有傳授)。
至於法王及仁波切的迎請及講法是長年經營努力的。


你們文章上講的李學長,全名「李衍忠」,他是常師父創立廣論班的基礎,在日常死後,就被排除在福智之外

李學長的部落格中對於「常師父的故事」,po了有41篇之多。在在處處可見師父平凡中的不平凡。
发表于 2012-4-17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变形叮当 于 2012-4-17 15:32 编辑

郭和卿译师之降巴妥默所修五部中,大陆这边最早见到的《三百六十问答》(约97、98年成都那边印刷),其后是《菩提道次第传承诸师修心语录选集》(约2002年多宝讲寺印刷),再后是《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莊嚴聖教最勝寶鬘》(约2004年福智印刷)。其余两本:《大乘速速成佛正道明灯颂》、《大乘速速成佛正道明灯颂自释师佛密意庄严论》目前未见于市面。

据早前传闻,福智曾从郭译师后人处购得此五部甚至更多郭译师译著作之手稿。未知是否属实。

望能早日见到:《明灯颂》、《明灯颂自释》。此二书公诸于世逾晚,其利益众生之力度逾浅。

发表于 2012-4-17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讀各位師兄姊的帖,有嚴謹引證的,有嬉笑怒罵的,有想當然爾的。
其中如棄昧師兄如論文般的考據,令人佩服。
從各位的提供的訊息中,也讓我警策要更小心觀察。
比對紙本與網路版的福智之聲,果真有些差異。不知其用意為何?但也不敢妄加評斷。
持續觀察。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4-18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法王開示(DL法王對福智法人團體的指示)

法人團體大眾,有些話對你们說:
不論是我已認識多年的常師父(現時可見方面),或者不現見方面,很明顯地,他都是在願力及業力下努力建立教法。
一方面他年歲已高,且身體亦十分衰弱,日前耳聞他辭世,內心十分哀痛,因他不論在整個佛教,特別是對漢地教法的執持、建立及宏揚三方面,正承擔極重的責任,尤其在這關鍵的時刻。若可以再久住世些,肯定對教法有極大利益,但這一切都沒有發生,十分令人傷痛,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他的轉世很有可能再來,但目前亦無法肯定,以後可再觀察。
    我要提出的重點是:他花了後半生並非建立一個外相好看的法人團體,而是考慮到整體佛教建立才成立的,不論他在世與否,建立教法的事業都是必須持續下去,就如同世尊在世僅八十歲即入滅,但他的教法卻延續了兩千五百年,若是因他的圓寂,僧俗大眾對教法的建立就鬆懈下來,這根本就是不對的。常師父在世時,他是承擔下此大任了,現在他辭世了,請所有的人以更長遠的眼光,比以往提起更強大的心力,戰兢惕勵,自始至終,繼續努力下去。
    他生前所奠定下穩固的基礎,而後續成長與茁壯,就是下一個重要的任務。故每位僧俗大眾都要好好的扛下此擔子而努力。
    一些法人重要抉擇,他都會問我,而我本人的想法他也都聽從。未來如同他在世,我一定扛起關顧團體僧俗大眾的責任,不間斷地祈求回向你们對純正教法建立所作的努力,若有任何問題,就如同往昔,不必顧忌,直接來問,我有什麼想法也會(向你们)表達。   

    忌日期間,大眾可念「文殊真實名經」一萬遍、「心經」十萬遍,若可能,少部分弟子可到五台山等四大名山作供養,也念此二部經,做個緣起,誦前先對「菩提心」與「空正見」做觀修後再誦,結束時作回向,非單單口誦經文而已。
    在團體艱難的時刻,我以患難與共的心情,向大家致上問候之意,請大家繼續努力。

註:在福智團體網站所公布的「福智之聲」156~157期合刊,關於此篇開示已被銷毀!
    (若你手上留存156~157期的「福智之聲」可對照一下。要好好珍藏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2-4-18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trijan 发表于 2012-4-18 12:57:10
都已經是民國九十五、九十六年了,我親自己去看他們有沒有進步(在頂樓),而他們還是一樣,也沒有兜率百尊月修法會,也沒有綠度母月修法會。


早年,常師父曾說,在家居士像是一壺燒不開的水。意思是,在家居士與真實的修行是無緣的。後來,開辦了法人事業,在家居士有了淨罪集資的機會,從做義工當中實踐依止師、法、友。歷事練心,從中實踐廣論的所學。

trijan師兄所列舉的書目,我在福智裡也多半請了。(包括掌中解脫,很多學員也持有此法寶。今年聽如願法師開示,也引用了此書)。略論釋、道次三百六十則……只要是可資參考的書,我是一律立刻請一本的。但很慚愧,都只在需要查某法義時,才偶爾翻閱。

從廣論的教授中,我們學到,必須死心蹋地的從最基礎學起。在家居士的福報因緣條件的關係,真要學得很好的,必須有特殊因緣吧。但是能堅持長時間的聞思,他們的所學的成果也是不容小覷。

每個人學法的因緣不同,但願彼此尊重。讚歎您的多學廣聞,也希望我的程度能提升,能夠真正看懂那些法寶,而非僅積累文辭,增長慢心。

发表于 2012-4-18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沒有兜率百尊月修法會,也沒有綠度母月修法會。


有了這些,是否就真的能修行進步了嗎?
发表于 2012-4-18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需要好好学习广论的“道总建立”

宗大师的意思是由显入密,先显后密,可是楼主你主张显密并重,这是和宗大师唱反调。

管理员只删贴,是对你的优待,知足吧
发表于 2012-4-18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覆57
辦道場,則不要想著我的道場要變多大,我要讓多少人聽我的法,這個心就不對了,

    你說這話的意思  是說常師父  一心想要自己的道場變很大  且有很多人  只聽他的錄音帶  是嗎
    但就我所知 常師父以前常告誡我們  不須在乎道場要弄到多大  所以你的認知  是從那來的
    就我印象  大約2001年前(即1991-2001年) 我曾問過 "福智大約有多少學員"

    當時得知  似2萬多位
    請問十多年了(即常師父大約從1988年開始弘廣論)  這個道場 也不過2萬多人   這算是一心想將道場變很大嗎
   當然 2001年到2004年 常師父圓寂前 福智學員有快速增長的趨向  但無論如何  學員好像也都只在4萬到5萬之間  乃至到現在  聽說學員也就是5萬人次左右 (如上所說的數字 是憑印象 故若有差錯 盼更正)   
    總之 我想表達的是  若福智20多年 只5萬學員  如是發展  應該不算是專門在擴大道場吧  

    當然  每個人的大小  或多少  都不定準   所以  我也只是提出我的看法而已

    不過  現在的福智(即2005-2012年)  - 即這些年內  聽說一直在 廣收沙彌  大量陪訓義工  擴辦營隊  其多少是給人"福智好似一直有要增加學員或擴大道場的意圖”

    當然  此或許是因為  福智在交替(即忽出現女接班人)  帶來內部的大衝擊  令一小部分的學員 正式的離開福智  主事者 在恐學員再度流失 所以 需要廣辦營隊來招攬學員  然如是的作風 實在跟福智早期的作風  很不同  對此   實需在此 作些澄清的

A 你怎麼證明  現在跟以前的作風  很不同
B 就以那位被電話徵詢  要不要參加提升營之事  即照以前  所有的要辦的營隊  不會如是急就章
   也就是 不會為了要人數漂亮   廣作拉人的動作  然現在福智  好似就有這種現象出現
A 無怪乎 本就對福智的發展或學習  有意見的人 更是覺得他們只會擴大道場似的
B 如是  實在很對不起常師父  以常師父在世  一直是本著 “重質不要重量”的方式  來經營福智
A 希望 現在的福智主事者 能稍微注意一下形象 即不要忽然讓人家整個否定福智以前 "穩健”的風格

B 不過 常師父的 “穩健” "保守” 作風  讓他的弟子或學員  誤以為常師父  就是只要大家
   以福智為其學習的中心 - 如是狹隘思想的形成  實也是一可憾之事
A 對呀 世間真是無法十全十美呀
   
      如同淨空和尚在講的,第一次印書送人,當時身邊的人告訴他,我們要預備印多少本,他立即說,不要預備印多少本,佛法事業 不要心中想著 我要印多少本,若有這個習慣,以後就會走入不擇手段,達到目的的情形,也就是「不要心中有造作」,心中想著這些,我要印多少本,我要蓋多大的廟,我要收很多學生,會逐漸走上錯誤的路
    你這個「不要心中有造作」是指什麼   若是指 ”不分別” “不計劃” 那應該是行不通吧
以一個印書的方案   它本身就是要很多的策劃或經辦  方能成形  所以 你是不是太高調  以致忘了印書 其應算是有情世間  該好好籌劃的事務  不是嗎

其實,辦佛法事業,一定要小心,龍欽巴三十誡講的,要小心啊,一不小心寺院就變成罪惡的淵藪。
     這話提醒的好  也就是作什麼  還是要好好的籌劃  對不

常師父生前,太多想著,我要讓廣論推到如何又如何,我要讓台灣人  如何又如何,所以就有隔離手法等等,皆是「造作」,佛法事業一搞「造作」就誤入歧路,愈走愈遠,終將害人害己矣。
     這點 若看懂前面所分析  這個推測  應該就會不存在 才對  

     當然 我不敢期望你馬上就認同或看懂我如上的辯說   因為 你實際上 是一個未曾在福智待過的人  故我們如何能說服你 然 即使不能說服你   但事實的一些真相   還是很需要作澄清的  對此 你應該不會反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09:55 , Processed in 0.03670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