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dajixiang

十“念”略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2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上善如水 于 2011-5-22 09:16 发表


你明显以前没看他的贴,每次几乎都是这样的啦!我有时候怀疑他自己也没看他自己转的贴的内容。



这个叫做“无分别转帖三摩地”,境界很高的,直超八地!
发表于 2011-5-22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十念的内涵蠢测,仅供参考

【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及《观无量寿佛经》中都提到十念可以往生,十念到底是指什么呢?】

十念与十种心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中,首度提出了“十念必生”的观念,如第十八愿说:“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余佛剎中诸有情类,闻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无间恶业,诽谤正法及诸圣人。”

那这十念的具体内涵是指什么呢?是指平时念十声佛?还是临终念十声佛?还是另有他解?历来诸多解经者的观点也不一。有一部分人认为,这里的十念并非念佛十声,而是有专属内涵——就是《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中所说的十种心。如经中说:“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为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着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弥勒,若人于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

从经文的十种心来看,并非普通人能够发起,正如经文所说,不是那些凡夫、具有烦恼的人能够发起。具有这十种心的人往生净土自然没有任何问题,但这是否是往生净土的必备条件呢?如果是必备条件,则又会出现非圣者不能往生的论调了。

十念往生本源自《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佛经》,但在经典中,都把十念往生列为下品章节中。这也说明十念并非是指较高层次的修法,而是针对那些生平作恶、无暇修持的人。因此,把经典中的十念理解为《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中的十种心,笔者认为并不合适。

有时候,很多古德对于经义的阐释,都是站在弘扬本宗的基础上,一切以让众生对本宗法门生起信心为主,因此在很多法义的阐释上,并未做整体佛法架构的诠释。但作为理信的佛教,对理论系统性的认知及辨析,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只是停留在信仰的层面上,则很难经得起推敲,更谈不上弘扬发展了。



十念与一念的内涵

“念”,在佛教哲学中是指一种心所、心理活动,具有令所缘之事铭记不忘之精神作用。《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念,应指内心缘念阿弥陀佛的时间——十念相续,因为观经本身就是以观想阿弥陀佛美妙身相作为主要修持。但在下品下生的经文中出现的十念,却是指称念十声佛号。如经说:“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从经文内容来看,由于被痛苦所逼迫,无法在内心生起佛之“念”,对于这些无法念佛的人,教导他们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里的十念明显就是指出声念诵佛名了,因为经文说“令声不绝”。那么,具足十念的念,便是念诵佛名。

在《无量寿经》中的下辈往生,也有一念也可以往生的说法,这是指临终的最后一念,如果是在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中去世,则也可以往生。在黄念祖先生的《大乘无量寿经解》中也作如是阐释,如说:“上者尽一生之形寿,唯念佛名。下者仅念一声,皆可往生。仅念一声者,指临终一念,或‘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亦皆得往生。”

从佛陀的功德来看,无论忆念佛身还是持念佛名,所得到的加持和利益并没有差异。佛身和佛名都是佛陀的智慧的不同化现,都代表着佛陀的悲智功德。因此即使持念佛陀名号也可以达到缘念佛陀身相的效果,也没什么难以理解的。

谤法及五逆:十念无法往生

十八愿的十念必生虽然殊胜至极,但在后面排除了几种情况,即犯下五逆、谤法以及谤圣人的大罪者无法十念往生。如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毁谤正法及圣人。”

五逆在佛教来说属于重罪,分别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及破坏僧团团结。如果此生造下了五逆随一的罪业,由于恶业极重的缘故,而无法在临终往生,这也是源于业的运作规律。

谤法的罪过甚至大过五逆,什么是谤法呢?《法华经》及《大宝积经·谛者品》中说,无论是了义还是不了义的佛法,都是众生修行成佛所不可弃舍的。如果妄执一部分佛法是成佛的方便,一部分佛法是成佛的障碍,而起是非好恶、大小显密之分判,认为菩萨应该学这个经,不应学那部经,学密法的人不需学显教,此等皆是谤法。

如《摄研经》说:“曼殊室利,毁谤正法,业障细微。曼殊室利,若于如来所说圣语,于其一类起善妙想,于其一类起恶劣想,是为谤法。若谤法者,由谤法故,是谤如来,是谤僧伽。若作是云,此则应理,此非应理,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是为诸菩萨宣说,此是为诸声闻宣说,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是为诸独觉宣说,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者非菩萨所学,是为谤法。”可见谤法业障非常细微,一不小心,即会谤法,非必骂辱佛法为谤法也。

谤法的苦果极其严重,如《三摩地王经》云:“若毁此瞻部洲中一切塔,若毁谤契经,此罪极尤重。若杀尽伽沙数阿罗汉,若毁谤契经,此罪极尤重。”谤法之因主要为宗派之见,赞自毁他。

在佛法中,获得见道以上的众生,叫作圣人,如果对他们进行诽谤,其罪过亦足以障碍往生极乐世界。但作为肉眼凡胎的凡夫,无法辨认谁是圣人,因此防护这一重罪的方法,只能是不诽谤任何众生。



摘自拙著《图解阿弥陀经》
发表于 2011-5-22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
此論教授殊勝分四 : 一 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二 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三 易于獲得勝者密意殊勝,四 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

.................    
四.極大惡行自行消滅者:
如白蓮華及諦者品宣說,一切佛語,或實或權,皆是開示成佛方便。有未解是義者,妄執一類為成佛方便及執他類為成佛障礙,遂判好惡,應理非理,及大小乘,謂其菩薩須於是學,此不須學,執為應捨,遂成謗法。徧攝一切研磨經云﹕「曼殊室利,毀謗正法,業障細微。曼殊室利,若於如來所說聖語,於其一類起善妙想,於其一類起惡劣想,是為謗法。若謗法者,由謗法故,是謗如來,是謗僧伽。若作是云,此則應理,此非應理,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是為諸菩薩宣說,此是為諸聲聞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是為諸獨覺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者非諸菩薩所學,是為謗法。」若毀謗法,其罪極重。三摩地王云﹕「若毀此瞻部洲中一切塔,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若弒盡(歹+虎)伽沙數阿羅漢,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雖起謗法總有多門,前說此門極為重大(注1)故應勵力而斷除之。此亦若能獲得如前定解(註2)即能遮除,故其惡行自趣息滅。此定解者,應由多閱諦者品,及妙法白蓮華經,而尋求之。諸餘謗法之門,如攝研經中,應當了知。

註1. 此段說明以上的情形是屬於謗法中較嚴重的.
註2. 宗大師同時在這段文的最後提示若要遮除這種謗法的可能性,那就必需對 一 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二 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產生定解(關於一,二 請自行查閱研讀廣論)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青鬃狮子”等同修:

首先随喜,你能发菩提心,愿生西方极乐净土。
但,学佛亦不能太稀里糊涂,轻易就被一些盲者乱引,而弄昏了头,以致难以生起“必生”之信愿,那损失,真的太大,亦且甚为不值。
一念“必生”信愿,或可抵你一生念佛、修诸功德、诵经持明,此处关窍,净宗祖师,早为拈起,接得住,方不枉“净业行人”之称呼。
所以建议你回去,再仔细阅读一下相关经论,“别时意趣”,究为何意。
如来金刚语谓,蜎飞蠕动,即生往生,吾等焉敢,揣谓如来,欺诳吾等?
如来金刚之语,蜎飞蠕动,即生得生,吾等岂甘,落后于“蜎飞蠕动”?
作为净业行人,如果没有一种,“必生”之气概,那简直可耻,也难以真正称得上——“净业行人”。


《阿弥陀经》曰:“一切世间极难信法”,
《无量寿经》曰:“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但是,真为佛子,就要定信,阿弥陀佛,真实不虚,极乐净土,真实不虚,
“佛智”难量,不可思议,于此吾等,唯得“信入”,不可强求“解悟”。
另则,“蜎飞蠕动,即生往生”等,本身并不难解,如若暂不得解,且置,
只不可学一小部分不肖佛子,不解,就来师心自用,照着自己一点妄识,或者一点“聪明才学”,曲解、胡诌。


另外,末学于主帖中所附之“简易十念法”,于时人,确极方便。
或晨朝十念,或早中晚三次,若能坚持,自能渐渐会得个中滋味。


再加啰嗦一句:
莫谓阿弥陀佛,只在你临终才来接引。
你一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早已来在你的身边。
你但有一分虔诚,诸佛菩萨就有十分感应,此则不疑。
你念阿弥陀佛,不求善知识,善知识自然来在你身边,
此等皆可视为阿弥陀佛之遣使,预先前来,早作布置,
佛法就是这等神奇,不可思议。




回复“笨者之帚”等网友:


首先,有必要告诉你一声,我对和你等之类辩论,毫无一点兴趣。
我说,末学主帖对“十念”的解释,是有传承的。现在,还可再多告诉你一点,末学主帖,基本上每一句话,都有传承!
想要问我传承,实话实说,就是你还远远没够那个资格,觉得很奇怪吗?


以上都是其次,下面来跟你说最为实实在在的:
你等“十念”之解,连“狭隘错见”都不是,就是“标标准准、彻彻底底”的谤法(并谤佛、谤僧)。

另外,请你别扯上“藏地四大教派”,混淆视听,这跟藏传汉传啥的,完全不搭界。


最后,麻烦你别老追着问我你那个“九品往生一览表”了!
想求教为什么说你“断章取义”了,那首先得要态度诚恳一些,然后,也许,我就会给你略说个一二三来。


人嘛,犯错难免,谁又没犯过错,而最可怕的就是,将错就错、一错到底、死不认错,那就没救了。
发表于 2011-5-23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dajixiang的所谓“传承”估计是来自“李大师”或者是印度教的吧,呵呵。反正跟正统的佛教一点关系都没有。
发表于 2011-5-23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dajixiang兄的传承应该是来自台湾海云法师吧,之前dajixiang兄的帖子在此http://www.gelu.org/bbs/viewthre ... page%3D1&page=5
或许传承还和澳洲那位密密金刚棍的智及法师有关系,很神秘哦。
发表于 2011-5-23 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最可怕的不是糊涂
可怕的是本来糊涂而却自以为自己最明白:lol
原帖由 dajixiang 于 2011-5-23 00:24 发表
回复“青鬃狮子”等同修:

首先随喜,你能发菩提心,愿生西方极乐净土。
但,学佛亦不能太稀里糊涂,轻易就被一些盲者乱引,而弄昏了头,以致难以生起“必生”之信愿,那损失,真的太大,亦且甚为不值。
一念“ ...
发表于 2011-5-23 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最开始是争论“十念”的定义
但后来其实变成了争论净土宗信愿行跟五力往生有没有关系
有些人认为五力往生是属于藏传的说法,汉传净土宗并不需要
但其实五力往生与信愿行除了表述方式不同 基本上等于一回事
否认五力往生其实也等于否认了信愿行。

原帖由 喜饶嘉措 于 2011-5-22 17:21 发表
【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及《观无量寿佛经》中都提到十念可以往生,十念到底是指什么呢?】

十念与十种心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中,首度提出了“十念必生”的观念,如第十八愿说:“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余佛剎中诸有 ...
发表于 2011-5-23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jixiang 于 2011-5-23 00:24 发表
首先,有必要告诉你一声,我对和你等之类辩论,毫无一点兴趣。
我说,末学主帖对“十念”的解释,是有传承的。现在,还可再多告诉你一点,末学主帖,基本上每一句话,都有传承!
想要问我传承,实话实说,就是你还远远没够那个资格,觉得很奇怪吗?“ ...


这个论点非常奇怪。
一般不能告诉别人的包括存折藏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坏事,有什么不好的想法等等。
可是学佛是好事,能依靠善知识学习也是好事,传承不能告人,是不是信心不足嘛?或者是市面上口碑不好的李大师,萧大师之类?
发表于 2011-5-23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jixiang 于 2011-5-23 00:24 发表
...再加啰嗦一句:
莫谓阿弥陀佛,只在你临终才来接引。
你一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早已来在你的身边。
你但有一分虔诚,诸佛菩萨就有十分感应,此则不疑。
你念阿弥陀佛,不求善知识,善知识自然来在你身边,
此等皆可视为阿弥陀佛之遣使,预先前来,早作布置,
佛法就是这等神奇,不可思议。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柯南來也~~  :funk:
发表于 2011-5-23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jixiang 于 2011-5-23 00:24 发表
回复“笨者之帚”等网友:


首先,有必要告诉你一声,我对和你等之类辩论,毫无一点兴趣。
我说,末学主帖对“十念”的解释,是有传承的。现在,还可再多告诉你一点,末学主帖,基本上每一句话,都有传承!
想要问我传承,实话实说,就是你还远远没够那个资格,觉得很奇怪吗?


以上都是其次,下面来跟你说最为实实在在的:
你等“十念”之解,连“狭隘错见”都不是,就是“标标准准、彻彻底底”的谤法(并谤佛、谤僧)。

另外,请你别扯上“藏地四大教派”,混淆视听,这跟藏传汉传啥的,完全不搭界。


最后,麻烦你别老追着问我你那个“九品往生一览表”了!
想求教为什么说你“断章取义”了,那首先得要态度诚恳一些,然后,也许,我就会给你略说个一二三来。


人嘛,犯错难免,谁又没犯过错,而最可怕的就是,将错就错、一错到底、死不认错,那就没救了。


呵,明明是不能也无法进行辩论,推到兴趣和传承头上,故作高傲,起大我慢,就能掩饰外厉内荏的事实了?赠送楼主一句话,“非不愿也,乃不能也。”这句话最适合楼主目前的状况。

至于说十念准确含义,我们这边已经给出明确的解释,有问题说问题,无法反驳就说无法反驳,按照古代印度佛教传下来的规矩,言及其他即属于堕负,这是无论怎么狡辩也没有用的,像楼主这种没有辩论,只有结论的辩法,诚古印度未有之奇观也。

至于说藏传四大教派的看法,我只是说,按照藏地传统说法,在这点上是一致的,没有人认为指的是念十声就能往生,这点怎么是毫无关系呢。藏传佛教的佛经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由于藏文本身源自梵文,故翻译的准确程度比汉译要高的多,在藏传佛教看来,这部藏文佛经的意思就不是念十声,这种共识也是佐证。

说到九品往生一览表,俺很奇怪,您说有问题,但是问题何在,打死也不说,此表全出于佛经,来源很清楚,有什么错误请直说,没必要藏着掖着,辩论就是辩论,非得要扯出个态度诚恳来,不知道您什么意思,俺哪儿态度不诚恳了,需要怎么诚恳,还请示下。

最后您说的话,俺不敢接受,原璧奉还阁下:

“人嘛,犯错难免,谁又没犯过错,而最可怕的就是,将错就错、一错到底、死不认错,那就没救了。”
发表于 2011-5-23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62楼九兄

原帖由 喜饶嘉措 于 2011-5-22 17:21 发表
【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及《观无量寿佛经》中都提到十念可以往生,十念到底是指什么呢?】

十念与十种心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中,首度提出了“十念必生”的观念,如第十八愿说:“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余佛剎中诸有 ...


个人看法,不止十念,经中还有“乃至一念”的说法,如北魏本无量寿经,“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如说十念是念头相继,则一念,无相继,唯发愿即得往生,如此,则生西易事耳,事实是否是这样呢?
按佛陀扇多及奘译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杂集论,净土教法属于别时意趣,转引如下:
北魏佛陀扇多译本《摄大乘论》卷上:“时节意趣,所谓若称多宝如来名者,即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无量寿经》说:‘若有众生,愿取无量寿世界,即生尔。’”
唐玄奘译《摄大乘论本》卷中云:“别时意趣,谓如说言:‘若诵多宝如来名者,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又如说言:‘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
《摄大乘论释》卷五:“此中意趣,显诵多宝如来名,因是升进因,非唯诵名,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如有说言由一金钱得千金钱,岂于一日,意在别时。由一金钱是得千因,故作此说。此亦如是,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当知亦尔。”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二:“别时意趣者,如说若有愿生极乐世界皆得往生;若暂得闻无垢月光如来名者,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决不退转。如是等言,意在别时故。”

以上诸释已经说明,唯发愿即得往生,是别时意趣,非当时即可得果。
为什么立别时意趣,诸论亦有解释:
世亲《摄大乘论释》(唐本)卷五:“别时意趣者,谓此意趣,令懒惰者,由彼彼因,于彼彼法,精勤修习;彼彼善根,皆得增长。”
《摄大乘论释》(陈本)卷六:“若有众生,由懒惰障,不乐勤修行,如来以方便说。由此道理,于如来正法中,能勤修行,方便说者。”“是懒惰善根,以诵持多宝佛名,为进上品功德。佛意为显上品功德,于浅行中,欲令舍懒惰、勤修道。”
无性《摄大乘论释》卷五:“别时意趣者,谓观懈怠不能于法精勤学者,故说是言。”
从上文能看出来,之所以为别时意趣,是因为在条件不具的情况下为引生信心故作如是言,那么,如何才能条件具足,开显诸佛真实意趣,确保即身往生极乐?
个人以为此即是恩师夏佛引经所说的必须真实“发十种心”,方可往生极乐。
故恩师夏佛所言,是真实言,非别时意趣,或仰之过高,正应策励身心,于此生起胜解。而无量寿经所说,针对下品根基之人,其劝掖之意无差,若作真实会,与诸祖师论典有违,信亦非佛施设本意。

兄所引黄念祖先生的《大乘无量寿经解》的阐释,如说:“上者尽一生之形寿,唯念佛名。下者仅念一声,皆可往生。仅念一声者,指临终一念,或‘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亦皆得往生。”

这种说法首先是犯不定过,到底一念指的是“一声佛号”,还是“一念净心”,没说清楚,其次这解释未免有牵强附会之嫌,且此《大经解》多引本愿法门诸言以为教证,汉传净土宗不少法师对此颇有微言。所解为会集本,争议就更大了,这样很难保证其诠释的纯正可靠,此处还请九兄三思之。
发表于 2011-5-23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涉及十念的经文:

佛说无量寿经: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语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观无量寿经: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如果认为十念指的是十声,如果承许黄念祖先生所言为圣言量,那么黄念祖先生认定:“近世念佛人多,而往生者罕睹,皆以信愿有缺故。”印光法师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只因念佛之人,无深信切愿。”,极乐世界的入门卷条件如此之低,为何往生者如此之少?为何还要强调信愿等发心?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如何解释?
发表于 2011-5-2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jixiang 于 2011-5-23 00:24 发表
一念“必生”信愿,或可抵你一生念佛、修诸功德、诵经持明,此处关窍,净宗祖师,早为拈起……



古德从来都是信愿行三者并重,之所以看起来特别强调信心,那是因为没有信,愿和行都是空花啊。

你本愿那边来的吧。
发表于 2011-5-23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法門的理論與實踐
善思

壹、前言
        佛弟子,從佛陀正法的光明中,身受佛陀無比的恩德,並學習到真智慧,以及無限的悲願與信心;進而從黑暗中走向光明,漸離苦惱而得清涼,跳脫險惡而登坦途,化極苦為極樂。因此,在「佛弟子對佛陀的永恆懷念」中,為適應眾生崇敬的心理,經典不斷傳出念佛滅罪、往生淨土、不退菩提心等信念,漸漸強化了念佛的功德。
    「大乘佛法的興起,與淨土念佛法門,有密切的關係。原則的說,大乘是不離念佛與往生淨土的。」1可見大乘佛法的興起,是由於念佛法門的發達,而逐漸開展起來的。
        佛法依眾生根性的不同,修行的法門也就有所不同。「大乘佛法」特重信而以稱名、懺悔等為方便,由此引發悲心、慈心,進而趨向菩薩的大行。
        「六隨念」中的念佛,是「佛法」中重信的方便道。六念是以念佛為先的。所以,重信菩薩所修行的,如:《佛說觀佛三昧海經》所說:「菩薩法者,唯有四法。何等為四?一者、晝夜六時,說罪懺悔;二者、常修念佛,不誑眾生;三者、修六和敬,心不恚慢;四者、修行六念,如救頭然。」2 但是念佛法門,並不僅限於信與持名,也可以引向智證的念佛三昧。所以依念得定,依定發慧,依慧而得解脫。
        大乘經典所介紹的十方淨土中,各有特色,尤以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最為殊勝。所以,如何具足往生極樂淨土或其他淨土的條件,是大家所關心的。再者,初學佛的人,必先以善念對治惡念,以淨念去除染念。念佛法門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此,將研讀心得,歸納整理如下,以供參考。
貳、念佛法門的理論與開展
        「佛弟子對佛陀的永恆懷念」,是佛法邁向大乘佛法的重要因素之一。
        印度佛教初期,是沒有佛像,僅有菩提樹、法輪、足跡,象徵佛陀的成佛、說法、遊行。所以初期的念佛,僅限於念佛的十種德號,也就是念佛的功德。
        佛為病苦、恐怖、憂慮等眾生,開設念佛法門。由念佛功德而消除眾生的憂悲苦惱。《妙法蓮華經》中也說:「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3因此念佛,不但能免於苦難,而且能種下善根,並成為往生淨土的因緣。如心性怯弱、業障深重者,可時時念佛,多作懺悔。廣集善根福德資糧,才不致於辜負佛菩薩的慈悲攝受。
        由於眾生的心,散亂起伏多變,必須有一法使其依止,然後才能漸漸安住。不但定依念而來,就是修觀修慧,也莫不以念為必備條件。
        「念佛」一詞,是原始佛教所固有的,最早出現於《阿含經》。如念佛、念法、念僧的三隨念;或加念施、念天、念戒的六念法門,都是以繫心思惟的念。《增壹阿含經》中所說的念佛是:包含佛身與功德;十力、四無所畏;佛相端正莊嚴與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佛陀在世時,「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是依人間佛陀、比丘僧,以及佛陀與比丘所開示的法,作為繫念的內容。
        念,是佛法的修行方法之一。念是心念,是繫念一境而使之分明現前。真正的念佛,是要使心繫念佛境,分明不忘,而得正定。
念佛法門的發達,是在大乘佛教時期,與造作佛像有關。大乘佛法中以「念佛」為主的易行道,在《十住毘婆沙論》所說的,是先說稱念佛名、憶念、禮拜,進而懺悔、勸請、隨喜、迴向。
        一般而言,易行道是廣義的念佛法門。對於稱名(語業)、禮拜(身業)、憶念(意業),這是對於佛陀的敬信而起的清淨三業。在佛前修懺悔、勸請、隨喜,以回向佛道,不但能成就信心而引生慈悲心,並能進修六波羅蜜。求生淨土,也不是為了享受安樂,而是為了繼續精進菩薩道;因為淨土中沒有障礙,容易修行,所以是易行道。
參、念佛法門的種類
        印順導師把念佛的類別分為「稱名」、「觀相」、「唯心」、「實相」四種。
    一、稱名
        口稱南無佛,是表示歸依禮敬的誠意,而求佛的慈悲攝受。「稱名」是憶念佛而口稱佛名,希望以稱念佛名的音聲,獲得感應與救度。
        稱佛名號,與禮敬諸佛、稱揚讚歎佛有關,都是歸依佛陀,而表現於身口的誠敬行為。所以稱念佛名,是教內極為普遍的宗教行為。
        稱名念佛,並非僅限於口頭的稱念。如《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玄奘法師別譯作「思惟」。由此可見,稱名不但是口念,而且內心必須思惟繫念。由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而體會到佛的功德,繫念思惟的念佛。
        稱名念佛的音聲:有大聲、細聲、默念三種。在念佛的過程中,三種都可交互使用。
        稱念佛名,是在危急苦痛時;或無法修學高深法門,甚至臨命終時,教以念佛法門,容易修學。稱名念佛的易行道,也因容易修學,而廣大的流行起來。近代的淨宗大德印光大師,也以稱名念佛為唯一法門。以教化的普及層面來說,易行道的稱念佛名,確實是值得讚歎的。  
        執持佛名號的易行法門,主要能懺除罪業;往生清淨佛土;不退轉於無上菩提。念佛名號而求生淨土,在「大乘佛法」中,是十方諸佛所揭櫫的共同法門。
    二、觀相
        這可以分為觀色身相、觀法身相二種。觀色身相:即念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觀法身相:即念佛五品具足、十力、四無所畏等功德。
        大乘普遍重視的,是念佛色身相。如《坐禪三昧經》說:「若行者求佛道,入禪,先當繫心專念十方三世諸佛生身。」4《佛說觀佛三昧海經》也說:「如來滅後,多有眾生,以不見佛,作諸惡法。如是等人,當令觀像;若觀像者,與觀我身等無有異。」5所以佛像的發達,與念佛色身相好是有關的。
        初學者可先以觀佛像的修法。再以「色身觀法」;進而「法身觀法」,念佛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等功德。或先觀佛像,把佛陀的相好莊嚴,謹記在心、歷歷分明,然後靜坐繫念佛相。
        《大智度論》卷二十一解說「念佛」,是念佛十號,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解脫知見眾具足,一切智、一切見、大慈大悲、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這包括了念佛名號、念佛色身與念佛功德法身三類。
    三、唯心
        唯心念佛,是出於《般舟三昧經》的。初學「般舟三昧」的行法,是從「觀相念佛」開始,但到了三昧成就,佛相現前,不但光明徹照,而且能問答,能解說經義。因而覺察到,這是自心三昧所現的境界。並類推到三界生死,都是由自心所作、所現,虛妄不實的。即使是能念的心,也是空無所有的,而進入三解脫門。這是念佛三昧中,從「觀相」而引入「實相」的過程。
    四、實相
        「實相」或「諸法實相」,玄奘法師譯為「實性」或「諸法實性」。《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十三說:此法念佛,分為五陰;三十二相、金色身、丈光、八十隨形好(生身);戒眾、定眾、慧眾、解脫眾、解脫知見眾;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十二因緣(法身)。
        一般解說世尊以五陰為體,所以念五陰身。《中阿含經》卷七說:「若見緣起便見法」6,所以見法空無自性就是見佛,因此念十二因緣。
        般若法門,是信解五陰身、生身、功德身、緣起等一切自性無所有;所以《大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十三說:「無憶故,是為念佛。」7 「無憶」的念佛,是直接以佛的五陰、色身、功德、緣起,而直觀實相的,所以名為「實相念佛」。因此,由如幻如化的因緣,而深悟一切無所的空性為佛,稱為「實相念佛」。
        念佛,發展為稱名、觀相、唯心、實相。在四類念佛中,以稱名念佛最為簡易;一般所宏通的淨土法門,都著重於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並信求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的攝受。
肆、念佛法門的特色
        念佛法門,有他增上、易行道、異方便三種特色。
        他增上:修學佛法雖然重於自力,但是他力也是確實存在的。自力與他力,必須互相展轉增上。念佛法門是依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的攝受(他力),才有往生淨土的可能。所以,念佛法門是屬於他增上的。
        念佛法門是為怯弱下劣根性、業障深重、修行不易的眾生而施設。所以,念佛、懺悔、勸請、迴向等,可以增長善根、消除業障,也都是屬於易行道。
        方便有正方便、異方便兩種。《妙法蓮華經》說:「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8到了大乘佛法時期,除了對無常、苦、無我、不淨等,給與新的詮釋以外,更有異方便的教導:如廣修供養,興建寺院,造畫佛像;乃至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等。
伍、念佛三要
        念佛法門,以信、願、行為三要。
    一、信:修淨土法門者,不但要確信淨土的實有,而且還要相信淨土的清淨莊嚴;更重要的,是要信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既深且廣。
    二、願:有信心之後,當然要有願行。但切實修學佛法者,因法門無量,只能選擇與自己意趣相投合的,因此便由信而進一步的發願實行。淨土法門的願,除了願成佛道、願度眾生以外,主要是願生彼國。眾生願與佛願相應,往生淨土,才有可能。
    三、行:行,有往生淨土的主行與助行。《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9。 可見要培植深厚的善根因緣,增長福德資糧,才能往生淨土。例如:孝敬父母、佈施、持戒、讀誦大乘經典等善根福德,應該隨份隨力去做,使善根增長,福德增勝。因此,欲求往生淨土,念佛是主行,培植善根福德是助行。
        信、願、行的結合,是淨土念佛法門的三要,缺一不可。現生念佛,能使眾生積集善根福德資糧,修六度萬行,展轉增上,定慧成就,身心清淨,才能與淨土相應,往生淨土中。往生淨土後,各種善緣具足,容易修學。
陸、念佛法門的實踐
        印光大師說:念佛必須具備「口念、耳聽、心想」三到;三者同時相應,念得清晰明了。稱名時,要用自己的耳朵聽得清清楚楚;心裡跟著音聲明明白白的起念。如此才容易修得一心不亂。總之,不論時間長短,佛號多少,都必須要口、耳、心三到,專一繫念使心不散亂。  
        念佛,是大乘佛法的通泛法門,通常有二種:一是定時念佛:如早晚的定時念佛。二是平時念佛:是在日常生活中念佛。定時念佛、平時念佛,由於限於時間及世事紛擾的影響,不容易專精。所以,也不容易達到一心不亂。
        結七念佛是一種加行。是擺脫世俗雜務,在七天之內,專心一意,以念佛為方法,希望達到一心不亂,並願往生極樂世界。佛弟子,除了平時與定時念佛之外,參加佛七共修,是精進修學的好方法,也能增強自己統攝身心的功力。所以國內道場,經常舉辦佛七,以成就大家專心修學。
柒、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
        「大乘佛法」的念佛見佛,主要是般舟三昧。般舟三昧是念十方現在一切佛的法門;般舟三昧的意義是:「現在佛悉立在前三昧」,是專念現在佛而佛現前的三昧。
        念佛三昧的修習,是與懺悔等相結合的。除「稱名」以外,主要是從佛像觀、生身觀、功德法身觀,到十方佛觀,次第增進的。
因此,修習念佛三昧時,必須念念唯此佛念,遠離掉舉、昏沉,沒有雜念摻入,而且要相續,沒有間斷,念念等流下去;不但惡念不起,除了佛號以外,其他的善念也不生起。淨念相續時,經常會有清淨法樂,或聞到香氣,或光明乍現等,佛像清清楚楚的現前,也就能達到一心不亂。由念佛而得定,稱為念佛三昧。
        般舟三昧的念佛,是繫心正念的觀念。在三昧中現起的佛,不但是相好莊嚴:光明徹照,而且是能行動,能問答的。所以,不論時間長短,如能真正放下萬緣,唯一淨念,即使是短時相續,也能達到一心不亂。
        若有眾生平時不知佛法,到了臨命終時,得到善知識的啟發,因而虛心懺悔往昔所造的罪惡,也能在短暫時間內,以一心一意、至誠懇切的念幾聲佛號,而往生淨土。這因為受到死亡的恐懼以及墮落的怖畏,所以信願的熱忱就特別深切,而能在極短的時間內一心不亂,而得往生。
捌、結語
        念佛法門的廣大流行,主要原因之一是:「佛弟子對佛陀的永恆懷念」。
        念佛能往生佛國,念佛能消罪業,生生世世見佛聞法,得不退轉,而滿足佛弟子的願望,是一切念佛法門盛行的原因。所以,《大智度論》卷七中也說:「菩薩念佛故,得入佛道中。以是故念佛三昧常現在前。復次,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10
在「大乘佛法」中,念佛執持名號,雖然是適應信行人的易行道,但念佛修習三昧,是從「觀相」、「唯心」而深入實相的;所以易行道本是甚深難行道的方便,善巧誘導行者深入的。
        所以,現世的佛弟子,雖生不逢佛陀在世,但透過修行也能往生佛國,見佛聞法。或依教奉行,以修行之力,結合同願同行者,發揮大乘菩薩精神,著重「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共同創造人間淨土,也是報答佛恩的方法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7:56 , Processed in 0.03697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