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笨者之帚

九品往生(资粮、瑞相、果报)一览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8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觉兄
我来佛普一下
藏传佛教包括显宗和密宗 其中《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属于显宗的


广论是宗喀巴大师所著述
这本实修的宝典最开始是这么说:
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语)
敬礼尊重妙音(汉译)
  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 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
  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 于是释迦尊主稽首礼
  是无等师最胜子 荷佛一切事业担 现化游戏无量土 礼阿逸多及妙音
  如极难量胜者教 造释密意赡部严 名称遍扬于三地 我礼龙猛无蓍足
  摄二大车善传流 深见广行无错谬 圆满道心教授藏 敬礼持彼然灯智
  遍视无央佛语目 贤种趣脱最胜阶 悲动方便善开显 敬礼此诸善知识
  
今勤瑜伽多寡闻 广闻不善于修要 观视佛语多片眼 复乏理辩教义力
  故离智者欢喜道 圆满教要胜教授 见已释此大车道 故我心意遍勇喜
  诸有偏执暗未覆 具辨善恶妙慧力 欲令暇身不唐捐 诸具善者专励听


很建议你好好读读 想必对你自己的净土学修会有很大帮助

另外 我有点奇怪 现在是不是网络上净土方面的论坛全没有了?

你和噶玛很明显根本不懂格鲁教法 为何来这个论坛呢?

不是说你们不该来 只是很好奇而已

发表于 2011-4-8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老大您这么专业的用句,这位看不懂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阿觉师兄47#

呵呵,我对净土法门一直是很有感情的,因为最初入门也是学的净土,到目前为止,也一直是以生西为旨归,但挺长时间没看净土经典,故所言可能不一定准确,请师兄指教:

1、【在我看来,净土宗十三位祖师修行见解与成就与格鲁派之宗喀巴大师等历代祖师是没有差别的,并不逊之.如左手右手,手心手背一样,没有孰轻孰重,孰高孰低,孰是孰非之别.】

祖师的成就是内证境界,不是我等初业学人所能知的,故师兄认为净土十三祖师与宗大师成就“没有差别”,这个大概只能归结于师兄的信心安立,而不一定是事实,至于说修行见解与宗喀巴大师也没有差别,我想这大概不是事实,因为宗喀巴大师的著作就目前已经翻译出来的看,总体思想是以道次第为主,辅之以五部大论注疏这类的,以及许多密法著作,虽然也有迁识法和极乐愿,但很明显和净土祖师的见解是不一样的,修行也主要是四加行、本尊法、生圆二次第等。而净土祖师所说的净土法门不涉及迁识法等密法,著作也以五经一论等净土经典的注疏为主,修行是以禅定、持戒、念佛等为主,从未涉及密法特别是无上密,故贸贸然说净土十三祖修行见解与成就与宗大师没有差别,我想这个不是事实吧,我相信你很尊敬宗大师,我也很尊敬十三祖,但不同的地方还是归诸不同为好,没必要强求一致,本来就是不同的教派嘛。

2、【品味之高下,在持名之深浅是藕益大师<<佛说阿弥陀经>> 要解所来】

即便是佛语,佛也说不能因为这是我说的就信受,也要用智慧来抉择,何况是祖师所说。又何况祖师所说,明显与佛经相违,师兄自己也说【持名只是行的一种方法】,念佛法门中,持名、观想、实相,一重比一重殊胜,单以持名念佛浅深论定三辈九品,与经文明显是不符的,观经最后说,【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这是用来总结全经,说受持这部经典的人,就是在持无量寿佛之名,而不是说,称名念佛就是受持了这部经典,如果是这样,那么说阿弥陀经就好了,何必再说观经呢?故知原命题成立,无法代表逆命题成立,我们说张三是人,但无法推导出人就是张三,一样的道理。不能推导出说持名二字,就代表了是受持了整部观经。

至于净土宗所推崇的念佛三昧,除了《念佛三昧宝王论》足资参考之外,《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是专门讲菩萨应如何修持念佛三昧的,其中论述颇为精彩,如云:

尔时不空见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欲得成就诸佛所说菩萨念佛三昧者。彼菩萨摩诃萨应当亲近修习何法。能得成就思惟三昧耶。

尔时世尊。告不空见菩萨摩诃萨言。不空见。若诸菩萨摩诃萨欲得成就诸佛所说念佛三昧。欲得常睹一切诸佛。承事供养彼诸世尊。欲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住正念远离邪心。断除我见思惟无我。当观是身如水聚沫。当观是色如芭蕉虚。当观是受如水上泡。当观是想如热时焰。当观是行如空中云。当观是识如镜中像。菩萨若欲入是三昧。当应深生怖畏之想。当念远离讥嫌。免他诃责。当念除去无惭无愧成就惭愧。当应成就奢摩他毗婆舍那。当应远离断常二边。常念一心精勤勇猛除去懈怠。发广大心常念观察三解脱门。常念先生三种正智。常念断灭三不善根。常念成就诸三昧聚。常念成就一切众生。常念等为众生说法。当观四念处。所谓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当念四食过患。所谓抟触思识等。于是食中生不净想。当念四无量。所谓修于大慈。行于大悲。安住大喜。具足大舍。当念成就诸禅而不味着。然复思惟一切诸法。常念不惜其身不保其命。舍身及心摄受多闻。念如是法。应如是护不得诽谤。多闻法财如所闻法如义受持。于诸佛所起尊重心。又于法僧生肃恭意。亲善知识远离恶友。除灭世间无义语言。不着世乐不舍空闲。住于一切生平等心。于诸众生无有退没。无损害心亦无妒嫉。于一切法起称量心。不作罪恶心无垢染。一切诸法无处可得。常求甚深广大经典。于中恒起增上信心。莫生嫌疑无为异意。如是经典最胜广大。常念诵持常思演说。何以故。是为诸佛世尊道法。独能生成佛菩提故。于当来世得彼无量诸佛功德。应当为他如法宣说。降伏憍慢莫乱正闻。恭敬尊重供养是法。舍诸欲求息诸诤竞。除诸睡眠灭诸疑网。殄绝迷惑明识我见。不事戏论远离尼干邪命自活遮罗迦波梨婆阇语言论等。常应善住檀波罗蜜中。圆满尸波罗蜜。常念羼提波罗蜜。不舍毗梨耶波罗蜜。游戏禅波罗蜜。具足般若波罗蜜。弃舍身命无爱惜心。如四大性不可改变。如于地界起平等心。水火风界亦复如是。成就身业心意精勤。无不活畏不贪衣食汤药床铺房舍殿堂一切众具。乐行头陀常住知足。不求利养不事名闻。凡是爱着悉灭无余。观四念处断四颠倒。不念恶刺永度四流。修四如意住四威仪。当具五根亦增五力。应灭五盖不用五情。远离五浊成五解脱。得入内自思惟。广大圣智正观五阴。不行六尘降伏六根。亡灭六识断绝六受。除六渴爱行六念处及六智分法。于六通中常求利益。修七觉分通达七界(七界谓害界恚界出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及灭界故)。灭除七使及七识住。离八怠惰除八妄语。明了世间八法所因。应得八种大人觉法。证八解脱修八正道。亲近思惟广大分别。专精远离九众生居。灭九种慢捐弃九恼。常思九种欢喜等法。亲近修习九次第定。终不念行十种恶业。而勤造作十善业道。常求如来十种力智。不空见。我今为汝略说如是菩萨摩诃萨念佛三昧法门。诸所当得大利益事。若有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念佛三昧。如是修者名报佛恩。思惟是者即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果师兄认为祖师之语应当信受,那么佛语无疑更当信受,对诸自所难知之极隐秘对境,唯借圣言通达之,佛在这部经里讲念佛三昧,明显就说,需要“断除我见思惟无我。”、需要“多闻法财如所闻法如义受持。”,需要“常求甚深广大经典。于中恒起增上信心。”,最后更总结说“若有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念佛三昧。如是修者名报佛恩。思惟是者即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尝说唯以五经一论为足,而且就算是提倡五经一论的祖师,本身不但对教下宗下,而且对儒家教义也精通,如果真的是学习五经一论即可,为何净土十三祖,都是广大多闻之士,没有光学五经一论就成为祖师的呢?

如果把佛说三藏十二部,仅仅挑选出来几部受持,对于其余经典不闻不问,视为非成佛所必须,我想这不是观经所说净业三福的精神所在。希望净土宗的学人效法祖师,广求多闻,进而深修,庶几不负佛陀深恩。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觉 于 2011-4-8 18:31 发表
关于是否需要学习广论等。
我个人是这样的看法。
密乘行人,学习广论,增进解行等功德,以期发愿往生极乐。是密乘行人的本分。
显乘行人,不必学习广论等。应以净土五经一论,及历代祖师著述深入理会学习解行。是显乘净土行人的本分。

若密乘行人有空暇,去学习显乘之净土五经一论及净土宗十三位祖师著述亦可。随喜。
若显乘行人有空暇,去学习广论等密典亦可。随喜。

然,我等凡夫怯弱下劣,寿命短促,才薄慧浅,奔波生计。确实很难都学习,更谈不上深解意会了。嚼多不烂,所以“一门深入”才是最珍贵的。


我们一般说的广论,指的是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是显宗的,完全不是密法,也没必要必须学密法才能看,显乘学人,也不光是净土一宗,可以随善知识的教导,选择合适自己的法门,这都很值得随喜,然而,学习道次第,有助于往生净土,能达到更高往生品位的目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也应是毫无疑义的,随喜师兄修学净土法门,也希望师兄在有暇之时,能更多学习教典,彼此增上,我们这些学道次第的人,也不乏兼修极乐愿、迁识法等净土法门之士,这也是格鲁历代祖师的教诲,我觉得这里面没有什么明显的矛盾,祝修学增上!
发表于 2011-4-9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品往生,说明了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阶级差别,边地的设立正是极乐世界的软肋,那是对<问题人士>进行双规再教育的地区,比人世间更为冷酷!五百岁中不能见闻三宝,极乐世界的禁闭室!
发表于 2011-4-9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谟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1-4-9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肃火斤 于 2011-4-9 08:55 发表
九品往生,说明了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阶级差别,边地的设立正是极乐世界的软肋,那是对进行双规再教育的地区,比人世间更为冷酷!五百岁中不能见闻三宝,极乐世界的禁闭室!

你就诽谤吧。
边地疑城是阿弥陀佛的超级大愿。。。是对有疑惑心,但愿往生极乐世界之人广开一法,就是因为他们尚有此心,就能往生且不堕轮回。这些众生在边地疑城但能忏悔,求离彼处,就可如愿。。。总比在娑婆世界强多了。。。因为在娑婆世界何时再得人生,修习佛法尚不可知呢。。。

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佛告弥勒:‘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牢狱,种种庄严,张设床帐,悬诸缯盖。若有诸小王子,得罪于王,辄内彼狱中,系以金锁。供养饭食衣服床蓐,华香伎乐,如转轮王,无所乏少。于意云何?此诸王子,宁乐彼处不?’对曰:‘不也!但种种方便,求诸大力,欲自勉出。’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宝宫殿,无有刑罚,乃至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诸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余佛所,修诸功德。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发表于 2011-4-9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法门无尽誓愿学
发表于 2011-4-9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肃火斤 于 2011-4-9 08:55 发表
九品往生,说明了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阶级差别,边地的设立正是极乐世界的软肋,那是对进行双规再教育的地区,比人世间更为冷酷!五百岁中不能见闻三宝,极乐世界的禁闭室!


恐怖   明显的谤佛。!
发表于 2011-4-10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错话,忍罪,忏悔.
发表于 2011-4-10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帮老素忏悔,踹老素一脚。
发表于 2011-4-10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师兄,再不敢胡说,深深忏悔.
发表于 2011-4-11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1-4-8 23:03 发表
呵呵,我对净土法门一直是很有感情的,因为最初入门也是学的净土,到目前为止,也一直是以生西为旨归,但挺长时间没看净土经典,故所言可能不一定准确,请师兄指教:

1、【在我看来,净土宗十三位祖师修行见解与成 ...



1. 祖师虽示现凡夫,仅解述净土五经一论为宗,并没有写出如广论,这类著述以流后世作修行龟鉴,此是显密不共之处,并不是说写出了这类的书,即有高下之别.在汉地,据我所知,唯有六祖所留<<六祖坛经>>.类似佛经之外所著述,但契佛意之作.此并非净土宗历代祖师,无如其它宗派之开山祖也.佛菩萨化身无量,说不定净土宗祖师之中有一位是宗喀巴大师示现?或示现宗喀巴大师?各宗祖师皆有自已的度生使命,所以示现不同.

2.念佛三昧,佛经中记录不少三昧.即是相共,也是不共之念佛三昧.我理解为皆是同一昧.万流归海.念佛三昧,依我个人浅见,也有不同之境界的念佛三昧,不同方式所证念佛三昧,但仍是一昧.兄说"即便是佛语,佛也说不能因为这是我说的就信受,也要用智慧来抉择,何况是祖师所说",就如我借祈竹活佛的开示一样举例,"我们连自派细微之宗见尚且未曾掌握,何况比较诸派呢".兄此说,可能是因为格鲁教法之特色,即需思维抉择.然佛经云"汝意不可信".我们阅佛经,常会师心自用,若离经意,岂不坏哉,所以才需要参阅祖师解述与见地,以作为修行之龟鉴与准绳.欲知山中路,需问过来人.祖师是过来人,我等循路而走,则可保之万全.

3.净土祖师确实是广闻深思,然后专述一宗,密护诸宗.我等凡夫,虽有心效祖师德行,才学进阶,怎奈心量下劣,兔子学狮子,恐伤心气.何况祖师亦没有说,需广闻深教,才能往生.反倒是劝众,深信切愿,一门深入,执持名号,往生无疑.其实佛经中所说的上品中的圆发三心,不是表面说的那么轻易容易.今之念佛人,真的达到深信切愿的又有多少?虽然口口中常念佛号,但内在的信愿是否达标准,是另一回事.若在信愿行的前提下,能深闻教法,我当然随喜.然人生苦短,人生无常,我等多闻也不如阿难.阿难虽多闻,亦是在佛陀涅槃后才奋猛证阿罗汉果.
所以末学主要心力还是用在持佛名号上,并反思内心是否已具真信切愿?反思自已,专修净土宗的净土五经一论及诸祖师的著述都没有深入闻思,心开意解,惭愧之至,哪能东成西就啊.

4.往生之标准,皆知需信愿行.信愿是前提.信愿心非广闻深教就一定可生起.能否真正厌娑婆,欣极乐.这是信愿的准绳.和一些上师开示的意思一样.只是表达的语言不一样而已.而净土宗,其实也讲解行并进的.并不是什么都不学,只念佛即可.但是因为众生根性不同.能深信切愿念佛,一心念佛唯上根与下根人.上根人如诸祖师及高僧大德.下根人则如愚夫愚妇,什么都不知,你说念佛好,就念佛.临终时反倒非常殊妙.然我们这些人大都是属于中士之人,若存若亡,需要解惑闻思修等以增进资粮.我师兄的父亲,刚学念佛时就非常相信,告之,他认的一个农村砍柴的念佛的老人,一天去山中砍柴,半中间回来,叫他儿子烧热水洗澡,说他要走了.然后就洗澡后坐着走了.关于往生与否的话题,说实话,不可能个个都这样预知时至,但是有没有往生,并不是说没有瑞相就没有往生.至于网传什么活佛观察,没有往生,只是善道之类的,毕竟是网传,不必采信.

5.广论是显宗.这是藏传佛教所判的显密中属显宗的经典.汉传佛教没有广论入藏并学习.当然这是我的分别念来论述.因为广论从历史上来说,除了近代,才知有广论.古时汉地可没有听说广论.所以我才就路按班把他归于密乘的经典.因为密乘人是必知的.现在去一趟藏地很容易了,汉藏交流也多了,互相学习经论,互相促进提高是非常好的.密乘有密乘修行的阶梯,方法.所以有广论这类的指导经论.汉地净土宗有净土宗的修行方法,所以有净土五经一论及祖师著述为龟鉴.这是修行的方法与道路来标准的.不能互相套在一起来看.佛法讲共与不共.所以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绝对化.


6.同时回复俗人师兄.我虽专修净土.只因往昔与密乘的因缘,所以喜欢到密宗的论坛逛逛.但我意已专志持佛号名,以期临终往生极乐.与论坛中的诸大菩萨相会.

7.此贴为我归结贴. 通过学习,我已经有所获,感恩诸师兄.但众生根性是这样的.一,我认为我的认识是对的,你的认识是不对的,或不全面的;二所以我也无法说服你,你也无法说服我.三所以我还是结贴了.呵呵.

[ 本帖最后由 阿觉 于 2011-4-11 20:4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1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该说的,已经都说了,不重复,广论传承来自于佛,只是宗大师将般若经中道次第部分提炼出来,但并非宗大师新创。另外,师兄应知深信切愿,不是无因而生,需要具足因缘,乃得出生,单纯为信而信,不经观察,不问道理缘由,这种信愿究竟多深,是否能契合诸佛本意,殊难了知。人各有志,不能强求,但愿师兄一路走好!
发表于 2011-4-11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觉 于 2011-4-8 18:31 发表
关于是否需要学习广论等。
我个人是这样的看法。
密乘行人,学习广论,增进解行等功德,以期发愿往生极乐。是密乘行人的本分。
显乘行人,不必学习广论等。应以净土五经一论,及历代祖师著述深入理会学习解行。是显乘净土行人的本分。
若密乘行人有空暇,去学习显乘之净土五经一论及净土宗十三位祖师著述亦可。随喜。
若显乘行人有空暇,去学习广论等密典亦可。随喜。
...


呃...如果师兄说的是菩提道次第广论,那么似乎有点误解了,是这样的:
  • 广论是纯粹的显宗论典,不是密宗。
  • “密乘行人”并不一定希求往生极乐,也有希求香巴拉、兜率、琉璃、普陀、空行、柳叶等净土的。
  • 广论也是“历代祖师著述”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0:02 , Processed in 0.03357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