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iha 于 2011-3-5 08:18 发表 我觉得偈颂从古,仪轨从古,经文从古,法相词汇从古。 显密法的讲授等等从白话文。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洛桑日不丹 于 2011-3-5 01:48 发表 设想一下: 您念诵: 诸佛正法众中尊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善 为利有情愿成佛 或者念: 所有的佛陀、正法、圣僧宝,从现在起一直到获得无上菩提的果位,我要永远皈依你们!我要以平日所修行的布施之类的 ...
原帖由 诃提娑迦罗 于 2011-3-5 02:00 发表 如果用白话文来译经论,则势必会涉及法相名词的新译。大部分法相都有固定的译法,但这些译法有些是单字,有些是古词,它们如果夹杂在白话文中间,不仅会十分别扭,也会使意义不明。但若要新译法相,则一来现代人对这 ...
原帖由 慧灯元照 于 2011-3-5 09:33 发表 “上面那个喇嘛”是指俺么? 俺在中文系念了十年书,应该不算文盲啦。
原帖由 天青琉璃 于 2011-3-5 10:32 发表 现今的人,对古汉语书面语的阅读障碍,怨谁呢?这种障碍,是需要继承发展的优点么?这种障碍,是常态么?这种障碍,应该继续保存下去么?这种障碍,需要鼓励乃至整个社会各个层面都配合么?这种障碍,应该继 ...
原帖由 慧灯元照 于 2011-3-4 23:10 发表 又,文言文,不会死的。君不见,大学中文系年年爆满?呵呵,这是最好找工作的系科之一啊。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1-3-5 12:53 发表 歪楼一下,中文系好找工作吗?俺记得俺们那个年代,理工科,男生,这样的才好找工作。 另外,楼主说的转长篇大论的喇嘛,不是俺吧,俺乃居士也,莫误解……
原帖由 karavika 于 2011-3-5 12:46 发表 不好意思!不是指您老 我不知道您老是僧人 我指的是文章里转的那位长篇大论的…… 诚惶诚恐的发现自己被误解了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1-3-4 23:47 发表 [后来的研究者将这种新文体称作“译经体”,也有的语言学家称之为“佛教混合汉语”。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既不同于古代的主流语体文言文,亦非地道的口语,而是文白夹杂、梵汉混合,形成了“一种既非纯粹口语又非一般文言的特殊语言变体”,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汉语与大量原典语言成分的混合,二是文言文与大量口语俗语与不规范成分的混合”[2](15)。它既不同于当时文坛上流行的“古文”,也与骈俪体的华丽风格迥异。对于当时的中土文体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文体,它结合了佛经原有文体的特征,采用文言的基本表达形式,却又允许大量口语进入书面语。此种文体特征不但为其后的变文所继承,
原帖由 karavika 于 2011-3-4 18:35 发表 这是为什么? 你们这诸位译者,为什么还要用文言文来翻译东西呢? 是因为你们的文言文功底很好吗? 他能做到,你们这些译者,为什么做不到? 但是有些字句,明明没有必要生涩的,专门搞出一些奇怪句式出来,是故作高深吗? 那人家翻译的多清晰,你们翻译的多晦涩! 难道不能堂堂正正 光明正大的翻成“不合理”,或者“有误”吗? 平常我看中国古代各名家的文言文,从来没有这么用的。你们创造啥呢? 不知道译者在不在这里,如果在的话,能不能解释一下? 译者还是有功的,只是能不能下次翻得更好一点儿? ...
原帖由 上善如水 于 2011-3-5 17:41 发表 自己不懂,边免费享用别人的劳动成果,凭什么边说这种不礼貌的话?我认为这种做法很混蛋!我看不起!而且一点不介意别人知道我看不起这样的人。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4-26 20:26 , Processed in 0.04425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