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时光

请教《菩提道次第略论》里讲得是中观自续见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3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触一个和一组现象或事物后,

后天习得语言系统会将对象标签化,这是某个智能群体特有文化学习下的产物;
当然,即使没有同类的社会性(学校、群体、家庭)学习,如狼孩,也会按照认知规律做概念处理,例如,仅仅称相遇之对象为为“it(它)或者THEM(它们)”,

然而所有的个人心理资源会围绕着“它(或者瓶子)”进行进一步思维加工工作(抽象逻辑运算、推理、归纳、演绎),
并附加上基于个人“自我”定位,而给出的价值判断,
(此外还受到深层无意识的影响,例如祖先基因的影响,荣格称之为集体无意识的范畴;而佛教则有类似的另外一个系统,个人往昔的业力。)
从生理-心理机制上,就是否能满足动机或需求而言,或与旧有经验匹配等,则引发情绪情感。
(当然,负责处理情绪的下丘脑,也与植物神经息息相关,因此情绪问题同样可以影响植物神经,而内脏器官因应激而生病,例如紧张引起的胃疼。因此不仅仅引发情绪情感问题,还匹配有躯体症状。长久习得则形成身体疾病。)

因此引发行为(攻击、转化、压抑等)。当这些行为被强化,形成反射,习惯就诞生了,在此之上一个稳定的自我结构出现,例如有人遇事喜欢抑郁等。这样一个带有看似真实,却又虚假的边界诞生了,术语叫做人格(性格、自我等)。

所有的情绪情感冲突,导致烦恼或心理问题,基于上述“观念认知”。
就“观念认知”之中,有不合理性,和需要疏通的地方。

高级的理性思维,会审视这些观念是否具有漏洞。
当了解观念的内涵和外延,假如是建立在一个乌有之基础上的话,那么,上层构建的单向逻辑化(执拗不变通的思维)就开始松动,
伴随着这样的心理思维过程,情绪情感就会缓和与纾解。

这是站在认知层面上的了解。

这说明,人的语言逻辑,是有作用的,不仅可以认知和构建自己的社会,还可以给自己带来认识和改善事物的便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导致不良。(中观学派对此问题,又更为深入的洞见)
进一步运用“认知”这个武器,找出这个过程中不合理,或是需要成熟与合理的地方,这是思想的进步,是生命智慧的权力。

在这样一个过程之中,能够消解烦恼,认识存在的价值,并获得内心的平静。从一种梦境般概念的纠缠中,释放不必要的纠缠,并达到最可能的安宁。由此能够同情和体谅他者类似的历程。就此给予援手。

最后补充一句,诸君,所学者,均需要学以致用。我亦如是。

[ 本帖最后由 长寿佛子 于 2010-12-23 22:06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23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gg 于 2010-12-23 09:12 发表

先请教一下笨老大,以上这个解释出自何种经论或开示里?恳请告知末学,多谢。


这是我自己的理解,并非来自于开示或者经论,仅供参考,如有异议欢迎提出。
发表于 2010-12-23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一个名言而言:
依世俗谛安立,其作用不失;
依胜义谛观察,其实不成。
二谛非二,双运一如。

就名言所依之缘起对境而言:
彼非断灭,
不能凭空指为无有。

然而就凡夫而言,
偏于世俗之见聚,
未有胜义之了悟,
因各自执着故而依各自业力不同——
六道习气上则显现外境不同,
故而不能说其各自所缘之显现为正量,
故说如梦事,虽现而不实。

约圣地者,
现观二谛双运,
执着依修道依次消除,业力清净则显现也不同,
由色身福德资粮显现报依等圆满果位,如七支合和,
然而此名言所安立者,无有少许成实之自性,
违缘起故,亦妨性空;成自性者,以罪永罪,何堪证法报化?
发表于 2010-12-24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gg 于 2010-12-23 12:43 发表


其实这里我也很想问问礼进师兄或者老笨:当我们说瓶自性空,但现象存在的时候,我们是在说:“真实的瓶子绝不存在,但瓶子的材质、色泽、形状都真实不虚”。请问可以这么理解吗?

首先要问:所谓“瓶子的材质、色泽、形状都真实不虚”,您这个“真实不虚”,是指瓶子的材质、色泽、形状“由其本身成立为谛实”,还是指瓶子的材质、色泽、形状为“现象有”?
这样就可以没完没了地问下去了,哈哈:lol
发表于 2010-12-24 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0-12-23 22:12 发表
这是我自己的理解,并非来自于开示或者经论,仅供参考,如有异议欢迎提出。


提不出异议。站在格鲁的立场上,感觉您那么说就已经把话说的太明白,连给我混水摸鱼的空间的都没有了,呵呵。
我还问了你关于名言有和显现有的区别,这都是在你那个帖子里出现的词汇,你不妨也解答一下?再谢。

[ 本帖最后由 bigg 于 2010-12-24 06:24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24 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礼进 于 2010-12-24 01:53 发表
首先要问:所谓“瓶子的材质、色泽、形状都真实不虚”,您这个“真实不虚”,是指瓶子的材质、色泽、形状“由其本身成立为谛实”,还是指瓶子的材质、色泽、形状为“现象有”?
这样就可以没完没了地问下去了,哈 ...


忽悠失败,呵呵。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追问是必须,直到一个什么地方。

[ 本帖最后由 bigg 于 2010-12-24 05:35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24 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愚者 于 2010-12-23 16:30 发表
---认为,瓶和错误所见的瓶不是一回事,当他们的所破是错误所见的瓶时,破除所破后,他们不会认为“瓶空”因为瓶根本不是所破。若认为瓶和错误所见的瓶是一回事,那么他们在破除所破时,就不会认为瓶是存在的,不然他们认为瓶是存在的同时是不能破除所破的,因为他们认为瓶和错误所见的瓶是一回事。
格鲁至少在认可瓶的谛实性是所破时,只要破谛实性就可以了,不用破除瓶,所以也不用说什么“瓶以瓶空”,但是您所代言的对方,经过一路讨论过来,认为1 瓶以瓶空.2认为瓶的显现是有的。3错误所见的瓶是所破。您不觉点有点问题吗?瓶是有的,瓶就不空。


这里还是用一下“蛇喻”:黑屋里,盘绳被见为蛇。
格鲁大概会说:你有所见,此即显现,是因缘所成的;但是你执为蛇(实执)就不对了。
其他有人可能会说:但有所见都是因缘所成。你见到的蛇是假的。

其他人来PK说:你不在所见蛇上破除妄见,却在蛇外另外安立一个“实执”,这是他空……
格鲁反PK说:你说蛇是假的,那就是什么都没有咯?这是断灭!

如果继续辨别,就要自己追问那个实执和现象到底是何种关系了。在某方来说,根本不区分实执和现象,而直接对现象以“妄见”命名,比如他们从没说“那团盘绳”,而只说那条蛇。他们把“现象”和“妄执”根本混在一起来说,关系很近,可能让人看不清。但是格鲁则强行分开“现象”和“实执”,明确区分蛇和盘绳,那么这个关系就显得远了,而且,特别是对于现象,命名为盘绳或蛇,都已经是掺杂了某些概念的定义,这可能是言谈所必需的,但是个人理解时会不会加入实执?其实在修习空性时,实在是很可能某个机械的脑袋可能会安立为他空,而有个疙瘩脑袋可能会修成断灭,这两个都未必没有可能。

[ 本帖最后由 bigg 于 2010-12-24 05:52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24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显现有和名言有基本可以等同起来看,在应成体系中,名言有和缘起有、世俗有、如幻有同义。
“名言有”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能安立的心识
2、合格的安立所依
3、所安立之名
安立的时候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
(1)是名言识所共许;
(2)不为其它名言量所妨难!
(3)也不为观察胜义的正理所妨难。

转《三主要道》有关论述

    我们在轮回中流转的根本归究为我执无明,为了断此无明,就须生起通达无
我之慧。要想详细抉择无我,若能与《道次第》中所说[四扼要观察](注101)
等配合起来讲当为最好。但在这里,我们当依[缘起因]略谈一些正见要点。

    一切法都是依靠安立所依与能安立而有的,除此之外,不观待这些条件,而
是从自己这方面自然而有的,连微尘许都没有。[我]也是在身心二者和合之上安
立而有,除此之外,不观待在身心二者和合之上安立,而从自己这方面有的[我]
完全没有。同样,身心二者也不是各自从自己这方面而有。

    我们可以立量来说明这一切:“轮回涅盘一切法一一有法,完全没有实执所
执的自性有,因为他们是缘起的。”所谓[缘起]是指依他而起或依他而生,故绝
无从自己这边自然而有之理。

    以任命寺中维那(即举腔师)与地方长官等为例,首先要有一个堪任维那之职
的人作为担任维那的条件一一维那合格的安立所依,然后要由寺中住持等宣布:
“此人为维那”。在未立名之前,此人不能成为维那,就算他具备所有担任维那
的条件一一维那的安立所依也不行。如果从一开始他自己就是个维那,而不须任
何人立名,那么从他住胎开始,此人就已经是个维那了;从胎中降生时,人们也
可以说:“生了一个维那!”但人们并不这么说,因为成为维那要依靠许多其他
条件。某位堪任维那的僧人--维那的安立所依,在有资格的任命者未宣布此人
为维那以前,我们不能称其为维那。他本人也不会想:“我是个维那。”而一旦
被分别安立为“您是维那。”人们就会称他是维那,他本人也自思:“我是个维
那。”

    其它东西如马等都一样,马只不过是我们在马的身心二者和合之上,即因缘
凑合之上,安立其为[马]房屋也只不过是依靠安立所依安立而有的。

    一切法都是如此,只不过是依靠各自的安立所依而立名为[这个][那个],除
此之外,不观待安立所依而由境这方面自然而有的,连微尘许都没有。

    你也许会想:“那么好吧,如果一切法都只不过是安立而有,那末在金上安
立为铜,及在柱上安立为瓶等是否可以呢?”这是不可以的,虽然只是安立而有,
但安立必须要有一个合格的安立所依。

    此安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1)是名言识所共许;(2)不为其
它名言量所妨难!(3)也不为观察胜义的正理所妨难。这三种必须具足。

    所谓[为其它名言量所妨难]者,比如我们站在远处看一个稻草人,旁人告知
[那是个人],我们都相信了,后来有人去实地察看,确定是个稻草人后,回来对
我们说[那只是个稻草人],这样我们以前认定稻草人为人的感觉就完全消失了。
这就表明此不是合格的安立所依。

    不仅如此,我们虽然可以随便安立[兔子有角],但因为没有合格的安立所依
故,不能成立这种说法。因此,我们必须以合格的名言在心上,在实际存在的合
格的支分聚集上,安立〔这个][那个]。

    所以,地方长官也是对某位合适的人选一一合格的安立所依的安立,我们不
能随便选一个又聋又哑的私生子担任官职。

    如果一切法是从自己这边而有,那就不需要观待安立所依的聚合,而必须从
各自这边成立过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切法都要观待安立所依聚合才能成立。
所以无自己这边有,无自性有,无实有。

    以地方上的首领为例,首领是由安立才有的。除此之外,从他自己这边成立
过来的首领是没有的。然而我们似乎感觉[首领]是从他自己这边成立过来的,并
加以执著,这就是我们所要破除的。

    [我]也是一样,从身心二者这边成立过来的我是没有的,这只不过是以名言
分别,于安立所依聚合安立名言而显现为有罢了。

    这个立名的过程是这样的,那边有安立所依,这边以能安立的分别与名言二
者去安立,仅此而已。

    以房屋为例,假设新落成三座房屋,形状设计都同样巧妙。在给这三座房屋
起名之前,它们不会一开始始就成为[寝舍]等等。只有在房屋的主人与每座房子
各起一名,如[这是寝舍],[这是食堂]等之后,我们方能认为[这是寝舍], [这
是食堂] 等,各座房子才会成为那样。这三座房屋的安立所依聚合,若未经能安
立的安立是不会有的,所以房屋也只不过是由名字与分别安立的罢了。不仅房屋
如此,任何法都必定是所安立法,而不是安立所依。

    同样,名言的[我]也不过是由我的分别安立的。你我却一生试图认为[我]不
仅仅是安立的,而是有一个生动的从它自己那边成立过来的,能感受到苦乐等一
切的有力的领受者。这种执我的心即是[俱生实执]或[俱生萨迦耶见](注102)。
所执的能自存自立极为生动的[我]就是所要破除的。吉祥月称也说过:“这里所
谓的[我]是指某一能不依赖他物的本体或自性。这种东西不存在就是无我。”(
注103)

    名言的[我]只是依赖安立所依与能安立而安立的。《大威德仪轨》中的:“
一切法皆依他安立故。”以及[胜乐仪轨]中的[唯遍计安立犹如幻化]等,说的都
是同一个意思。

    如果要细说的话,我们所观察的应该是所著理,而非是所现理,所破除的也
应该是所著境而不是所现境。这些可作一个摄颂:“分别安立故,须依安立所依
与能安立,依他缘而生,无自己这方面之有,此等应决定。”

    关于所破之所著境,当我们观察所著境有无时,有一个不是安立的[我],而
是由自己这边成立过来的[我]于心中现起。因此,此[我]不只是依身心安立而是
在身心之上成立过来的便是所著境。比如,你在黑暗时见到盘绳,乍见之下你于
盘绳安立为蛇而自思到:“哎呀,一条蛇!”其后你忘了蛇是你安立的,开始感
到蛇是从盘绳这边成立过来的。像这样的显现并不是所破,将这样的显现执为实
有才是所破。

    同样,我们在观察[我]的时候,假设有人跑来称呼你的名字,先初你想:“
有人在叫我。”在心中现起名言的[我],后来那人说到:“你是个贼!”这时候
你的这个[我]开始变得越来越强有力,开始想:“我不是贼!他在诬陷我!我无
法忍受!”不断地说[我][我],这个能自存自立鲜明生动的[我]在心中浮现。这
里应知我们不破名言[我]的显现,也不破[我]是自存自立实有的显现,也不破能
自存自立实有的[我]的显现,而是破[我]能自存自立而有,或[我]自性有,或自
性有之[我]。

    然后不依靠身心二者而从自己这边而有的鲜明生动的[我]杳然消失了。先德
说此是初得中观见,所以此人能获[佛陀所喜之道]。

    当你这样观察,寻求所安立义时,一切法能自性而有的,连微尘许都找不到,
而只在名言中显现为有的一切,因果作用都是不可辩驳的、合理的。

    以房屋为例,实有的房屋虽然连微尘许都没有,但是只要房子的因缘凑合,
仅以名字与分别能安立而有的情况下,房子的一切作用都能办到,无有欺诳。镜
中的容貌影像也不过是心中所现与名言而已,此外无任何本质的认可。虽然只是
影像的显现,但其上有无污垢等的一切因果建立都是合理的,所以说:“名言中
有即可为有,胜义中无不即为无。”

    如能真正了解缘起之义,便会对业果获得猛力定解,对业果逐渐重视。
发表于 2010-12-24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gg 于 2010-12-23 12:43 发表


其实这里我也很想问问礼进师兄或者老笨:当我们说瓶自性空,但现象存在的时候,我们是在说:“真实的瓶子绝不存在,但瓶子的材质、色泽、形状都真实不虚”。请问可以这么理解吗?


不是这样理解的,瓶子不是真实有,不是因为他是由材质、色泽、形状等组成所以才说他不是真实有,说他不是真实有的原因是这个瓶子是缘起有,依仗三种缘起而有:
1、因果缘起
2、观待缘起
3、施设缘起
简单的说,
因果缘起者,要有制造者采取各种材料以各种工艺制造,此制造因缘,乃至购买的因缘,您自身的因缘等,各种因缘和合,瓶子方在您面前显现而有。
观待缘起者,瓶子之所以为瓶子,是观待其各个组成支分而言,也就是说瓶子等诸法仅依自身的各支分合成。无有一法非由支分所组成,故一切法皆由其支分和合而有。而支分亦观待整体而存在,故因此说支分是真实存在的,是不正确的观念。
施设缘起者,它指出诸法仅在其“安立所依”上,藉名言施设而有。如欲从其安立所依中寻求此法,必一无所得,盖因诸法仅是“假名有”;一切法的生起仅在其安立所依上,藉由人的意念假名安立而已。

第一种缘起法是说:“一切有为法皆依因缘和合而生”,但这仅是适用于“缘生法”或“无常法”(即有为法),然而后两种缘起法则完全适用于一切“常法”与“常法”(即无为法)之中。
发表于 2010-12-24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笨者之帚所说的“显现有和名言有基本可以等同起来看”说到了问题的关键,其实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和宗大师的观点有很多一致之处,如上面的名言有与显现,还有就是二谛双运,这在宁玛巴或称之为现空双运,另外,所谓的真假胜义谛在宗大师看来就称之为真胜义与随顺胜义等,所以在究竟上个人觉得没有不同,不过在名言表述上存在不同传规。
发表于 2010-12-24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显现有和名言有基本可以等同起来看”这句话是有条件成立的。
个人理解如下:
瑜伽师地论里面说,心、心所法生起来的时候,经过五种阶段,也就是俗称的“五心轮”
一曰率尔心,二曰寻求心,三曰决定心,四曰染净心,五曰等流心。
说显现,只是在率尔心的阶段而言,在这个阶段,诸法只是方方显现,还没有与实执猛烈牵缠,但在总体而言,这个阶段只是极短的一瞬,转瞬间就流转到下一个阶段了,在流转的过程中,实执和贪欲是必定会生起并增长的。
转一段开示如下:
分别“显现”与“认知”的三种层次非常重要。在第一种层次中,所缘境只是显现,这是于贪念生起之前。其时,仅是所缘境的显现及认知。当我们生起了:“啊!这真不错!”的感觉时,贪欲便已生起,这已是所缘境的显现及认知的另一层次。当我们决定买下那件商品,将它据为己有后,便是显现与认知的第三种层次。
在第一种层次中,即使只有所缘境的的显现,然亦似如从其自身的一方面本来存在,心识亦未牢固地攀缘于此境中。到了第二个层次时,心已被认取外境是由其自身一方而有的“无明”所引发,对所缘境生起贪欲。这是贪欲的较微细层面,其能与心识在计度外境为有自性的同时一起存在;但当贪欲转盛时,自性有见便会变为引生贪欲之因,而不会与贪欲同时存在。我们必须从自身的经验中分辨出以下三事:
1。在第一层次,是有一像自性有的所缘境显现。
2。在第二层次,心识执持此显现,将所缘境计为自性有,并因此令贪念生起。
3。在第三层次,当我们买下这个所乐之境物,把它据为己有时,它便会变成与坚固的“我所见”纠缠一起,令我们把它看得极端贵重。
到了最后的阶段,执所乐境为实有及执着自身这两种猛厉的势力,即会合而为一,令贪欲较前时更为强盛。请仔细想想是否如此?
发表于 2010-12-24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尝试着分析一下“显现”与“执著”的过程。
先说显现,《略论释》云:“有学位尚为无明习气所染,故有二现。于境显现实有;佛无实有显现,无明习气已尽故。但有境之显现,此之现境然非颠倒,仅有“唯名之有”之显现耳。”虽然,佛能够见到瓶的显现并不是实有的,而单对于我等有情来分析的话,则由于无明习气(所知障)所染,瓶会显现实有。
在瓶的显现理之后,会生起三类执著理:
1)执著实有
由于无明(烦恼障)的作用,会使我们的意识产生对瓶的实执,执其为谛实有、自相有。此执瓶谛实有、自相有的颠倒心为对治所破(道所破),所执之行相境(即“瓶谛实有、自相有”)为正理所破。而这里的实执就是对前面的瓶实有显现的执著。若放任不管则犯如章嘉大师所说的错误:“如今我派諸明慧,耽著實有等名相,鮮明顯現未留意,另覓所破如兔角。”
2)执著假有
已获空正见的凡夫,以理智抉择瓶谛实无、自相无后,这种决定解与前面名言识中的实有显现二者一起作用,就会产生瓶无自相似现有自相、如幻假有的执著。
类似的道理,圣者可以利用根本定观空性,在后得位时用其余势了知瓶的假有。
3)执著唯有。
对实有、假有均不加界定的唯名言有。此方为安立瓶的名言量。
发表于 2010-12-24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0-12-24 08:25 发表
个人认为,显现有和名言有基本可以等同起来看,在应成体系中,名言有和缘起有、世俗有、如幻有同义。
“名言有”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能安立的心识
2、合格的安立所依
3、所安立之名
安立的时候必须具备三 ...


对这个动物来说,它的所安立之名是什么?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0-12-24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贴:
我和朋友带着一条狗,在夜晚走路。我和朋友看见前面一条黑影窜过去。我的狗也发现了,同时大叫。
请问,这三位有情面前的黑影,是不是都可以称之为名言有?我的狗是不是也有“名言有”?
发表于 2010-12-24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完几个问题,感觉就像做了马杀鸡一样,爽透了,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03:27 , Processed in 0.03584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