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dharmawisdom

晨夕三次作皈依 的重要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3 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住生心-123 于 2010-7-12 23:25 发表
对照佛说的话:我之弟子,非诵即禅。如果只是每天上上香,拜拜,虽然有个皈依证,你认为他是真正的内道弟子吗?只是善男信女罢了。要知道皈依体得到难,失坏却很容易。至少来说在求受皈依的时候并没有对皈依有很好的 ...


我们这里寺院很多皈依徒都是老太太、老大爷、阿姨、叔叔,能让我这岁数的人叫叔叔、阿姨,那肯定都是45以上的了。。。

好多听闻教法、常诵佛号,没有皈依证,没有进行皈依仪式,每天自己皈依三宝,那他们是‘内道’弟子吗?

好多办了皈依,参加仪式,有了皈依证,每天上香拜拜有空念念佛号、咒语、仪规的,那他们是‘外道’弟子吗?还是连门都没进?

那皈依仪式还有啥作用呢?

还有发声与不发声,我个人粗浅的认为这个要分时候吧,在家打坐修行的时候出声没啥事。你要在公共汽车里发声,大家会说你是神经病的。(我捻佛珠不出声念金刚萨埵咒还被说迷信呢,要发声估计他们声讨我)

发声念比不发声念要记忆深刻,比如我最近几天念白财神咒,不发声脑子里要想想,发声根本不用想。

发声可以摄耳根,这样心思散乱的情况比较少,我已经试过了。尤其是念到一定时间(可能修行们叫火候)根本不会被外面的声音所影响的。

无声可就不行了,至少我做不到呀。

我是纯粹的疑惑,可不是吵架。您看我的问话就知道我不懂了。所以请开示解我疑惑。。

[ 本帖最后由 乙醚 于 2010-7-13 06:00 编辑 ]
发表于 2010-7-13 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般舟三昧经》中,记载了佛陀这样的言论:当持五戒,自归于三,何等为三?自归依佛,归依法,归依比丘僧。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视吉良日。



在《优婆塞戒经·受戒品》中,佛陀进一步讲解:

若归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

若归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

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



在生活中该如何守皈依戒,上师嘎玛仁波切用简单明了的话讲述说:佛弟子们有三项永不再产生之行为,能做到这三点,就可以守住皈依戒,并进入佛学的大门。

1、已皈依佛,永不膜拜祈求神鬼外道

2、已皈依法,永不伤害众生或存害心

3、已皈依僧,永不和外道邪见者同修
发表于 2010-7-13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住生心-123 于 2010-7-9 05:45 发表
七天不念三皈依,破皈依戒。大家自个看着办。



这个问题我最害怕了,也和大家一样的问题,您能给出出自哪部佛经吗?

我好多天都没念了,昨天才念了汉传佛教的三皈依
发表于 2010-7-1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住生心-123 于 2010-7-12 23:25 发表
对照佛说的话:我之弟子,非诵即禅。如果只是每天上上香,拜拜,虽然有个皈依证,你认为他是真正的内道弟子吗?只是善男信女罢了。要知道皈依体得到难,失坏却很容易。至少来说在求受皈依的时候并没有对皈依有很好的 ...


又扯了。内外道弟子不是你这种分法,看看正规正统格鲁派祖师是怎么说的吧:

教授所出胜利分八:

一、得入内道佛弟子者,总有多种建立内外差别道理,然共称许《觉窝》与《寂静论师》,以有归依而为判别;谓得归依乃至未舍。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须由至心于三宝所受为大师等。此若无者,任作何善,皆不能入佛弟子数

这个,明显和你说的不一样,承认三宝是大师,至心皈依,就是内道弟子。没说不念不修就不是内道弟子


再来:

若有违犯此诸学处,当成亏损及弃舍之理者:有说违犯六种成舍,谓初三种各别学处及恒修归依,为命不舍供养三宝。有说由其九种成舍,谓加违后三种各别学处,其余仅是亏损之因。然作是思——若与为命亦不弃舍,有违犯者,实舍归依。如是虽未弃舍三宝爱执三宝异品、大师等三,亦违不言有余大师。心未诚归,故亦成舍。若未犯此,仅违学处,非是舍因


看的懂吧,这里说 1 遇某些缘故乃至遇到生命危险时承认自己不是佛教徒,才是破坏皈依。或者 2 虽然没有放弃佛教徒身份,但是内心承认其他宗教导师和佛一样伟大,或者 3 皈依其他宗教。这三个原因才是破坏皈依,否则,仅仅是违反学处,不能成为破坏皈依之因。

以上出于《菩提道次第广论》,作者 宗喀巴大师  。明显和你说的“ 1 不念皈依就是破了皈依  2 皈依了但是不念不修就不是内道弟子 ”这两点根本很大不同嘛。

[ 本帖最后由 siyun 于 2010-7-13 22:47 编辑 ]
发表于 2010-7-13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前面说您的那些说法是属于修行窍诀,须知窍诀也是有传承的,并不是凭空造个出来或者自己想个心得体会就算的,须要符合经典和经过历代祖师的抉择。您说的那些话我不但在格鲁的藏族上师处闻所未闻,就连格鲁的汉族上师处也没听过。我的汉人上师中特别是海公老上师一系有:定公上师,敏公上师,寂度老和尚等几位,可是我从未在诸位恩师前听说过这种窍诀。
发表于 2010-7-14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累了,我也真不想再这样吵下去,如果法不能调伏自心,那么学法又有何益,如有冒犯各位师兄之处,还请多多谅解,我承认我一再罗嗦很不妥当,如果大家不承认我的发言,就当我没说,当时也请大家在以后的修行中间多加考证。
对于释迦牟尼的法,有哪一个最重要?当然是皈依,这一点相信大家不会有异议吧?从凡夫一直到成佛之间的修行是贯穿始终的,没有哪一个法是如此,只有皈依法是如此。其他的法根据各人的根基的不同要变换各种的法来对治各个时期的烦恼习气,唯有皈依,是贯穿始终的。所以要说佛法中最重要的法,那只能首推皈依法。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如此重要的内容,试问《菩广》中还有哪个法的修习被推到如此重要的地步:每日昼夜各三次作皈依。有没有呢?
那么对于如此重要的法居然可以七天不修习,居然不感觉后果的严重性,我是在想不出用什么话来形容!
而对于一个接受了格鲁传承的弟子,这个皈依法已经贯穿在平时的修法仪轨中间,应该不会有问题的,实在不知道会引起如此重大的不满!不解,实在是不解!
很抱歉,我不想再争了,如果有谁还对此有异议,我也无能为力,我只会照着我的上师的修法体系去做,至于说你们有什么样的解释,什么样的理解,本人深表随喜!
发表于 2010-7-14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住生心-123 于 2010-7-14 00:09 发表
那么对于如此重要的法居然可以七天不修习,居然不感觉后果的严重性,我是在想不出用什么话来形容!...


怎么可以胡闹、逻辑混乱至此地步?
1。我可没说不必修习,实际上这里说的甚至还不只七天一次,而是每天六次。
2。感觉后果的严重性,和破戒不破戒,没有必然关系。喝某些牛奶会有严重后果,我知道,并同意。可是,我们不能胡乱虚构说“喝牛奶就是破戒”,对不对?如果你非要胡闹说喝牛奶就是破戒,叫我看着办,那么你必须给依据。
3。对于必须发声念的要求,你本来也信誓旦旦地声称“有依据、会交代”,可是后来还是让人失望了。
4。前面你说有依据,后来无法提供,这也是明摆着的事实。
我质疑的是你的论点,并且要求依据,而你无法提供,又曾经说是敏公开示,可是却无法给出确切文字引句。这是全部来龙去脉。没必要胡闹说皈依的重要性,这点上从来没有争议,而您这样说纯粹是试图混乱视线嘛!
发表于 2010-7-14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住生心-123 于 2010-7-14 00:09 发表
那么对于如此重要的法居然可以七天不修习,居然不感觉后果的严重性,我是在想不出用什么话来形容!
而对于一个接受了格鲁传承的弟子,这个皈依法已经贯穿在平时的修法仪轨中间,应该不会有问题的,实在不知道会引起如此重大的不满!不解,实在是不解!

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莫名其妙。是你说的“七天不念三皈依,破皈依戒。大家自个看着办” ,现在你又抛出一句“(重要的皈依法)居然可以七天不修习,居然不感觉后果的严重性”,这完全是两回事情。作为一个皈依弟子,如果不修习皈依,哎,修习也深奥了点,就只说念吧。七天不念三皈依,你就可以发出无伪无碍毫无矫揉造作之嫌的菩提心并冒着恶口的罪名对他大骂“傻叉,这么重要的你都不修,这么蠢不如去死”,但好像的确真的不能和颜悦色滴对他说“你破皈依戒了”。
我也是在想不出用什么话来形容,也实在不知道你怎么就是看不懂那么多人的“重大的不满”。不解,实在是不解。再提示你一下吧:“七天不念三皈依,破皈依戒。”---------------请问为什么就破皈依戒?

很抱歉,我不想再争了,如果有谁还对此有异议,我也无能为力,我只会照着我的上师的修法体系去做,至于说你们有什么样的解释,什么样的理解,本人深表随喜!

这点,提醒你一下,对于随喜这个项目,要非常的谨慎。随喜他人的善行固然得益,如果随喜别人不如法就不好了。我们的解释固然在你看来有问题,所以要小心,而且你是“深表”的。你自己说出“我在论坛的发言凡是牵涉到法的全部是有出处的,绝不是自个说说而已”这样耐人寻味的话,我等也只是请你给个经论出处,以便我们有参照地积极展开自我批评与相互批评,谁有空来跟你争?现在你说你“只会照着你的上师的修法体系去做”,那我没话说,因为出处大概是你所说的“上师的修法体系”,所以大家就自己看着办吧。
发表于 2010-7-15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66樓
对于释迦牟尼的法,有哪一个最重要?当然是皈依,这一点相信大家不会有异议吧?


我有異議
廣論
故此依止知識法類,較餘一切極為重要。見是究竟欲樂根本,故特引諸無垢經論,並以易解,能動心意,符合經義,諸善士語,而為莊嚴,將粗次第,略為建設。廣如餘處,應當了知。我等煩惱極其粗重,多不了知依師道理,知亦不行,諸聞法者,反起無量依師之罪,即於此罪亦難發生悔防等心。故應了知如前所說,勝利過患,數數思惟,於昔多生,未能如法依止諸罪,應由至心而悔,多發防護之心。自應勵備法器諸法,數思圓滿德相知識,積集資糧,廣發大願,為如是師,乃至未證菩提以來攝受之因。若如是者,不久,當如志力希有常啼佛子,及求知識不知厭足善財童子。

若於業果,或決定相,或無欺罔,獲定解者,是為一切內佛弟子所有正見,讚為一切白法根本。

歸依不談依師軌理及業果內涵,充其量只是得到一張佛弟子證明
发表于 2010-7-16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 "歸依不談依師軌理及業果內涵,充其量只是得到一張佛弟子證明"

你说的不是皈依,是皈依证吧?:lol
发表于 2010-7-16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吟 于 12/7/2010 21:11 发表
我代表农民继续发言:
1、首先我们要随喜“分享修行的诀窍”这个动机,即便分享的诀窍有问题,但动机是好的,所以也要随喜。
2、我们分享的诀窍应该是积极和增益的,而不是消极和限制性的;消极和限制性的诀窍那不 ...

这番话说到心里去了:victor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12:21 , Processed in 0.03431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