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丹木真多杰

请教师兄们几个问题,困扰我很长时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0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轻易说别人不是“佛教徒”这样的话,现在佛教内部就够乱了,窝里斗,只会削弱自己人的力量。
-------------------------------------------------------------------------------
非常正确,凭这句言辞请允许师弟来回答师兄二个疑难问题,回答错误请批驳指正!
首先,确实是有魔障了。因为,进步的力量越大往往阻碍的魔障的力量也会越大。
其二,“没有方向、没有位置、没有立场、没有判断能力或者说是没有分辨心,这样就是我们要追寻的吗?”没有分辨心是指实证,是指不仅仅只是说大话而是要有实际行动,是指用一切积极的行为来替换一切消极或者看似消极的行为和结果。而不是相反。光说不做!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的帖子

对,不能光说不做!
信、解、行、证四门确实丝丝相扣,不能光说不做。这些环节稍微一脱节,就会出现魔障。我的问题也是出在这里了。虽然信心十足,该解的没解透彻,又急于去证,仔细想起来是次第上出现问题了。
发表于 2007-12-1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丹木真多杰 于 2007-12-9 09:42 PM 发表

再次谢谢您。
1.那已经证得法身佛之后,普度众生还有果报吗?
2.那菩萨呢?菩萨也是大乘,只离佛还有一步,一样可以普度众生,为什么一定成佛呢?
3.我觉得有的问题不是教理通达了就能解决的。我也是做布施,给 ...

1.证得法身佛之后,不再是个人得失,普度众生得生净土安置佛位就是果报.
2.只有佛智慧遍知一切,而菩萨还不能遍知一切,普度众生得能力也就不圆满.所以一定要成佛,才能任运(不用力)不间断地普度众生.
3教理通达了能解决很多问题,教法就是指导如何去做,证法就是依据教法去实行,知道的教法越多就会知道越多解决烦恼的法门,那么如是去做,很容易去除烦恼.所以要随自己的能力听闻教法,注意是依善知识听闻正法不是多看书.
4不用质疑,归依三宝的福德不可思议,念一佛名,一心咒可以脱离苦海究竟成佛.但是生园二次第的胜方便可以短短的人生就可以断除烦恼和习气障证得法身佛,所以二次第的胜方便称为甚深.
发表于 2007-12-10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楼主多多听闻具清净传承的正确佛法教授!!
还有建议多持续修皈依和念心经。
祈竹活佛讲解[大乘八关斋戒利益和自受方法]云:"密勒日巴祖师就曾经说过:“密集法门再高,亦高不过皈依法门!" 
发表于 2007-12-10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第一次对佛学感兴趣,第一次进这个论坛,第一次回贴.有不当之处,请见谅,并给予指导。
第一个问题,对佛来讲,还有因果吗?
    这个问题可否这样回答:就因果来说,佛也不能置身事外,救拔众生是因,维持佛自身是果。不过我现在是门外汉,不懂救拔众生及慈悲心对佛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现实作用,暂借此说一说。
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佛?
    即然成佛是最终的结果,那么人的本能也就是为了这一目的的。生存的自然法则是优胜劣汰,成佛应该也差不多,不合格的就淘汰了,继续在轮回中洗涤提炼。如果觉得轮回没什么不好,大智慧有没有无所谓,轮回中的时间长短也无所谓,也就没必要学佛了。反之,还是好好学佛吧。
第三个问题,佛的境界是什么?
    由于本人接触佛法才一天,没办法根据楼主讲的细节来说,汗。不过,我觉得佛的境界即然难以讲得明白,那么你也就没必要去执着了。目的固然重要,过程更为重要,尤其是学佛者。学佛的人把握住佛的大智慧和大慈悲这二点,应该可以保证学佛的方向不会错了。另外,楼主似乎挺在意自己的付出是否有回报。一个人付出的越多,他想得到的回报越大,因为差不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公平的对待,但这样就有了一个问题,“贪痴嗔”好象沾边了。学佛的过程象楼主所说,你已经得到回报了,遇到关卡时,为什么就只想到自己的付出呢?把学佛付出的苦放到一边,堕落的危险放到一边,心态摆正了,自己好好的学佛,这样还会有问题吗。
第四个问题,如何看待“求知欲”这个问题?
    我觉得想要得到大智慧,肯定一点,就是要有求知欲。有了求知欲才有可能得到大智慧,有了大智慧,才可能去除求知欲。
第五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成佛?
    仔细的看了你的问题,对你所说的“纯物理”死亡状态不怎么认可。“无所有无所无”从字面理解,无所无并不是消亡,无所有应该是不被轮回中任何方式承认的具体存在,也只要这样,才不能不被轮回影响,达到一种超脱的形式。
    成佛的要求是有大智慧和大慈悲,为什么要有大慈悲呢?是不是这是一种维系佛的存在的一种方式。目前我只能这样理解,因为一种存在的维持,必须有其必要性,比如一个人没事可做,无事可想,又没有任何影响他的事物存在,那他只能睡死过去,因为他已经失去存在的必要了。
    本人才识太少,请各位老师能多给指点指点。
因明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2-11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因明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2-11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12-11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的帖子

成佛的要求是有大智慧和大慈悲,为什么要有大慈悲呢?
(是不是这是一种维系佛的存在的一种方式。目前我只能这样理解,因为一种存在的维持,必须有其必要性,比如一个人没事可做,无事可想,又没有任何影响他的事物存在,那他只能睡死过去,因为他已经失去存在的必要了。)

呵呵,一直問答,問題越來越多的....
入中論:「悲性於佛廣大果,初猶種子長如水,常時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讚大悲心。」
釋量論:「能立由修悲」(外道問:沒有能遍知一切的佛?自宗對這個問題就回答這句話)
我聽說的是,入中論這個部份,可以討論幾個月.....
发表于 2007-12-11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4# 的帖子

不好意思,我的问题没表达清楚,我的疑问本意是:为什么是大慈悲,而不是别的什么心。成佛后已经脱离轮回之外了,为什么还要有慈悲心。当然,这前一部分问题就成了修佛的基本要素了,我尚无明师指导,也未想去做修一(是修一吧?就是专心修佛的意思。),现在只想从佛学中寻找一些哲学答案,毕竟现在觉得人还是要有人生观的。
    如果哪位老师能指点或告诉我看些什么书,感激不尽。
    目前我自已对慈悲向善的理解是,人若不慈悲,那就只有三种情况,1是只重自己,2是向恶,3是不固定,时好时坏。第一种只重自己,其心胸不广,眼光不长,无法成大器;第二种向恶,若其没有大智慧,早就被世俗规则所制裁;第三种不固定,时好时坏,也就是说他连基本原则都没有,还想有何目标,有何成就?
    慈悲心可以使人关注自己和他人,注重相互的影响和因果,对事物的看法就能更深,万事万物都是破坏容易建设难,所以慈悲难,行恶易。从而可以推断,慈悲对智慧的要求更高,更可以助人得到大智慧。
发表于 2007-12-1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帕邦卡大师说,在修善趣身的前,先修修恶趣身很有必要。
所以,先放弃对佛身,菩萨身的疑惑,专心修修恶趣身,修苦。
发表于 2007-12-11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hh 于 2007-12-11 12:21 PM 发表
不好意思,我的问题没表达清楚,我的疑问本意是:为什么是大慈悲,而不是别的什么心。成佛后已经脱离轮回之外了,为什么还要有慈悲心。当然,这前一部分问题就成了修佛的基本要素了,我尚无明师指导,也未想去做修一 ...


慈悲心不是烦恼驱使的,这和凡夫的情绪有根本区别。
为什么要成佛?成佛是为了渡众生。这是成佛的目的。而不是倒过来,把渡众生当成成佛的必修课,那就本末倒置了。
如果不是为了渡众生,说实话成佛一点意思也没有,不如直接变块石头,一样不会痛苦,还可以存在多少多少亿年。
若没有大悲心,就不会有帮助众生脱离痛苦的意愿;没有大慈心,就没有给与众生喜乐的意愿。没有意愿怎么渡众生?
说通俗些,渡众生是佛的唯一事业。
因明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2-11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12-1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 的帖子

成佛后即已脱离轮回,佛又是如何在轮回中渡化众人?除了佛祖肉身尚在时留下的经书,佛祖还有何手段在轮回中渡人呢?
发表于 2007-12-11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从这开始

发表于 2007-12-11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供大家讨论

首先佛给了八万四千的法门
    但总结起来就两点 悲与智
              慈悲为怀  空性智慧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人人都有佛心但不等于人人都能成佛  那需要有坚定的信念  毅力 耐心
等等   
                           心要定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4-22 11:07 , Processed in 0.03640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