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1-14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4)小龙虾:见图40。
图片
图40:小龙虾
小龙虾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现在已遍布亚洲、欧洲、南美洲等各国,被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列入第二批批入侵外来物种名单。
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整体颜色包括红色、红棕色、粉红色。背部是酱暗红色,两侧是粉红色,带有橘黄色或白色的斑点。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爪子是暗红色与黑色,有亮桔红色或微红色结节。幼虫和雌性的爪子的背景颜色可以是黑褐色。头顶尖长,经常有轻微刺或结节,结节通常具锋利的脊椎。
小龙虾因其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小龙虾适应性和抗逆能力强,食性广泛,种群增殖速度快。它们常剪断农作物,特别是稻作物,并可能与当地淡水螯虾物种发生竞争。由于大面积养殖扩散,其逃逸个体已形成严重生态威胁。
小龙虾逃逸个体在堤坝上挖洞生存。它们能在临时性水体中生存,且食性广泛,建立种群的速度极快,易于扩散。它们对当地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破坏当地食物链;因其取食根系而直接对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有灾害性破坏;筑穴引起灌溉用水的流失及田地破坏;由于螯虾食性很杂,对鱼苗发花和1龄鱼种培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繁殖季节喜掘穴。洞穴位于池塘水面以上20厘米左右,深度达60厘米到1.2米,故小龙虾可对水库和堰塘坝体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小龙虾适应性极广,具有较广的适宜生长温度,在水温为10~30℃时均可正常生长发育。亦能耐高温严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温,也可在气温为-14℃以下的情况下安然越冬。
小龙虾属于杂食动物,主要吃植物类,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藻类等,在河底也比较喜欢吃泥,并且喜欢吃已经死亡的小鱼或者其它水中生物。还有一种食物对于小龙虾很重要,这就是其机体虾青素。这是因为小龙虾的机体虾青素含量跟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是正相关,机体虾青素含量越高,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就越强。小龙虾自身无法产生虾青素,主要是通过食物链——食用微藻类等获取到虾青素,并在体内不断积累产生超强抗氧化能力,有效增强其抵抗恶劣环境能力及繁殖能力。所以虾青素是小龙虾顽强生命力的保障,小龙虾在缺少这些含有虾青素微藻的环境中反倒难以生存。给人们小龙虾必须生活在肮脏环境中的认识错觉。
根据小龙虾的习性和生存特点,放生小龙虾可以选择独立的富含微藻类等小龙虾喜好食物的小型堰塘。它们有一定的迁移能力,要选择周围较远距离内没有其它湿地、水田、暂时性水体或常年水体,没有其它可以逃逸的去处。
小龙虾可以暂时离开水生存,暂养和运输可以采用沥水容器,并注意保持其身体湿润。不要采用盛水容器注水暂养方式。
(5)清道夫鱼:见图41。
图片
图41:清道夫鱼
清道夫鱼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第三批入侵外来物种名单。
清道夫学名下口鲇,原产于巴西、委内瑞拉,属于鲇鱼科,又叫豹纹脂身鲇、吸盘鱼、垃圾鱼。全身灰黑色、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分为黄地图和黑地图两类。其鱼体呈半圆筒形,侧宽,尾鳍呈浅叉形。口下位。背鳍宽大,腹部扁平,左右腹鳍相连形成圆扇形吸盘。从腹面看,很像一个小琵琶,故又称为琵琶鱼。鱼体呈暗褐色,体上布满黑色斑点。体长可达250毫米。
清道夫鱼是杂食鱼类,它吸食藻类、底栖动物、其它鱼类粪便和水中的垃圾,是名副其实的清道夫。但是清道夫也能大量吞食鱼卵和鱼苗,在本地没有天敌,繁殖迅速,会给本地鱼类带来灭顶之灾,故被认为是危险的“水中屠夫”。
清道夫鱼是热带鱼,适宜水温22~28℃,最低不能低于18℃。另据有经验者介绍,由于清道夫鱼适应能力强,实际生存温度有低于这个温度的。也有资料表明其在16℃以下时,会出现不适,13℃以下可能导致死亡。除此之外,清道夫鱼的生存能力极强,几乎只要有水就能生存。
由于清道夫鱼会严重威胁其它鱼类的生存,放生时要严格选择合适孤立的接纳水体,并严格限制放生数量。主要推荐的方式是放入人工环境饲养。
(6)食人鱼:见图42。
图片
图42:食人鱼
食人鱼被我国列入第三批入侵外来物种名单。
“食人鱼”又称“食人鲳”,是公众对一类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鱼类的统称,也有翻译作水虎鱼(Piranha)的。这里所说的“食人鱼”或“食人鲳”指红腹锯鲑脂鲤。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目前主要分布于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巴拉圭、秘鲁、美国、孟加拉国。在我国,有些地方已有被侵入的情况。
食人鱼属於可食性的鱼类,其颈部短,头骨特别是腭骨十分坚硬,体呈卵圆形,侧扁,尾鳍呈又形,体呈灰绿色,背部为墨绿色,腹部为鲜红色,成鱼体长约 30厘米。食人鱼牙齿锐利,下颚发达有刺,以凶猛闻名。
在原产地亚马逊河流域,成群的“食人鱼”常将误入水中的动物在短时间内吃得只剩白骨,甚至将误入水中的人吃掉。巴西人称其为“皮拉尼亚”,意思是“割破皮肤的”,印第安人常将其牙齿当小刀来用。在中国,“食人鱼”咬伤饲养人员和养殖爱好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013年12月26日,圣诞节,在阿根廷罗萨里奥市,酷热难耐的人们在巴拉那河游泳时,约有60余人遭到大规模食人鱼的攻击,其中包括20多名儿童。大多数人身上都被咬出深深的伤口,一名7岁女童的指头甚至被生生咬掉。
2015年03月12日,秘鲁一位11岁的小男孩不小心掉进一个养殖食人鱼的池塘,结果在短短几分钟就被食人鱼啃食殆尽,男孩被打捞上来后只剩骸骨。
更为严重的是,“食人鱼”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不可低估。体质强壮、对水质要求不严的“食人鱼”在南方广大地区都能找到适宜其繁殖生长的气候条件和水体,一旦流入自然水域将打破生物链,威胁中国的本土鱼类,破坏现有的鱼类区系,降低生物多样性,而且会对中国渔业资源和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鉴于食人鱼的严重危害性,对该鱼类不适合放生到自然环境,救助的方法只能是人工饲养。食人鱼是热带鱼,适宜水温25~30℃,对水质要求不高。
(7)尼罗罗非鱼:见图43。
图片
图43:尼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被我国列入第三批入侵外来物种名单。
尼罗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原产于非洲约旦的坦噶尼喀湖,现已广泛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引进,是联合国推荐养殖的优质水产养殖品种。
尼罗罗非鱼体短、背高、体厚而侧扁,呈鲈形。体色为黄棕色,上半部较暗,下半部转亮,呈银白色,喉、胸部为白色;有的个体全身呈黑色。体色随环境的变化而有适应性的改变。体侧有黑色横带9条,分布于背鳍下方7条,尾柄上2条。尾柄上半部和鳃盖后缘有一黑斑。背鳍的边缘为黑色。背鳍和臀鳍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斑点。尾鳍终生有明显的垂直黑色条纹8条以上。尾鳍、臀鳍的边缘呈微红色。
主要辨别特征:尼罗罗非鱼体型似鲫鱼,体型侧扁,背鳍而高,磷大,体色黄棕色,腹部白色,体侧有黑色纵条纹。
尼罗罗非鱼1978年由长江水产研究所首次从尼罗河引进,现已被全国各地广泛饲养。其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繁殖力强,有强烈的领域和护幼行为。通过竞争和捕食等作用对本地鱼类构成重大威胁。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一些河流中,已形成地方优势种群,造成地方鱼类减少或消失。
尼罗罗非鱼是热带鱼类,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尼罗罗非鱼生存温度范围为15~35℃。当水温低于15℃时,罗非鱼处于休眠状态。临界低温为8.61±0.15℃,致死温度为6.04±0.11℃,临界高温约为40~41℃,最适生长的温度为28~32℃.能耐低氧,在溶氧低于0.7毫克/升的水体中,仍能摄食,水中溶氧为1.6毫克/升时,能生活繁殖;其窒息点为0.07~0.23毫克/升的溶氧量。可在17‰以下的海水中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在PH值4.5~10的水体中生长。
在南方,放生尼罗罗非鱼可考虑是将其放生到孤立的小型水体中,避免其扩散,影响当地生态;或者其它专门放生水池等处。
(8)非洲大蜗牛:见图44。
图片
图44:非洲大蜗牛
被我国列入第一批入侵外来物种名单。
非洲大蜗牛,又名褐云玛瑙螺、东风螺、菜螺、花螺、法国螺,是中大型的陆栖蜗牛。非洲大蜗牛贝壳长卵圆形,深黄色或黄色,具褐色白色相杂的条纹;脐孔被轴唇封闭,壳口长扇形;壳内浅蓝色螺层数为6.5~8层;软体部分深褐色或牙黄色,贝壳高l0cm左右。足部肌肉发达,背面呈暗棕色,黏液无色。
主要辨识特征:个体大,通常成体体长7~8厘米,最大20厘米。贝壳具褐色白色相杂的条纹。
非洲大蜗牛原产地为非洲东部,但到21世纪已经广泛分布于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湿热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台湾等地。
非洲适宜于非洲大蜗牛生长、繁殖的地区为海拔800m以下的低热河谷区。非洲大蜗牛生活的适宜气温为15~38℃。土壤湿度为45%~85%:最适宜的气温为20~32℃,土壤湿度为55%~75%。当气温低于14℃,土壤湿度低于40%或气温超过39℃,土壤湿度达90%以上时,非洲大蜗牛即产生蜡封进行休眠或滞育。人类活动货物的流通、人为的携带,是非洲大蜗牛传播的主要途径;生产、生活垃圾的堆积,为非洲大蜗牛的栖息、繁衍提供了场所。
非洲大蜗牛生活环境为陆地,喜好潮湿的环境,主要栖息于菜地、农田、果园、公园、橡胶园里、杂草丛生、树木葱郁、农作物繁茂阴暗潮湿的环境以及腐殖质的土壤里、枯草堆、洞穴中以及树枝落叶和石块下。
非洲大蜗牛具有昼伏夜出性、群居性。白天栖息于阴暗潮湿的隐蔽处和藏匿于腐殖质多而疏松的土壤下、垃圾堆中、枯草堆、土洞或乱石穴内。晚上8:00以后开始爬出活动,9:00~11:00是活动高峰。次日早上5:00左右返回原居地或就近隐藏起来。畏光怕热,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极为敏感,当湿度、温度不适宜时,蜗牛会将身体缩回壳中并分泌出粘液形成保护膜,封住壳口,以克服不良环境的干扰。
非洲大蜗牛以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为食,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该物种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食用则危害极大。非洲大蜗牛一次可以产下30到700粒卵,繁殖很快。
非洲大蜗牛适合在南方地区生存,但放生的难度很大,只能交给交给志愿者饲养,或者放生到专门的场所,要避免它们逃逸到自然环境或者田园、果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