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hjh

圆满放生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
发表于 2016-11-10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上传成功!
发表于 2016-11-10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师兄再看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满放生》连载(13):3.3 饲养动物放生
3.3 饲养动物放生
不同于野生动物,人工饲养或养殖动物由于受到人类的保护、照顾和对食物的保证,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被弱化,有的甚至完全丧失了野外生存能力。如果将这些动物放归到自然环境中,其生存将受到威胁。因此,很多人士都反对放生人工饲养动物。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难道将这样为数众多的动物就这样被排除在解救的范围以外吗?这符合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吗?

在现实商品经济社会条件下,放生人士遇到的很多需要解救的动物其实都是人工饲养或养殖动物,包括人工饲养的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软体类及其他动物等。特别是在市场上能够采购的动物其实大多数都是不同程度的人工饲养动物。难道它们都不在应该解救的范围吗?

其实,平时放生人士没有太注意。他们平时放生最多的一些动物,比如各种鱼类,其实基本都是来自各地的渔场。实际的放生经验表明,对这些鱼类的放生成功率是很高的。又如一些地区政府为了恢复蛙类的野外数量而将人工养殖的多种蛙和蟾蜍放归野外,海南2011年将100余条人工繁育、救助的蟒蛇放归大自然。2015年,盐城市林业局组织人工养殖河麂野外放养活动。这些动物都能在野外较好地生存。

那么,人工饲养的动物到底能不能放生呢?笔者认为不能武断的下结论不能放生人工饲养动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不同人工饲养动物的情况区别对待。


3.3.1 适合放生的人工饲养动物放生

有些人工饲养的动物,尽管为人工所饲养,但在实际养殖环境中的各种生存条件与自然环境比较接近,这些动物在该环境中的生存方式与野生生存方式并无太大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养殖动物的习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并没有受到人工条件的过大影响。这种情况包括各种人工养殖的水生类、爬行类、两栖类等,常见的有各种鱼类、蛙类、蚌类、蛇类、龟类、螺蛳类、蟹类等。这些动物虽属人工饲养,但在放生以后都能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对于这样的动物,可按照同类野生动物的放生方式进行放生。

有人士分析,那些处于食物链低端的动物,如草食性和杂食性动物,在放生后会更加容易适应环境。而较大型的肉食性动物,由于人工饲养削弱了其野性,则适应能力会差一些。

放生主要注意事项:

1、防止饲养动物的亲人倾向。由于较长时间人工饲养的原因,饲养动物常常具有亲人的倾向。当有人靠近时它们就会靠拢过来。这个习性容易导致其被缺乏爱心的人再次捕捉。为此,在放生饲养动物时应尽量将其放生到远离人群的区域,在放生过程中可对其进行“驱赶”,促使其改变这种习性。对个别亲人习性过强的动物,最好暂时不要放生,改由志愿者继续人工饲养。

2、选择更好的生存环境。饲养动物在人工照料下时缺少天敌、有很好的栖息条件、日常食物充足。为了帮助它们更快的适应,放生时要尽可能选择缺少天敌、栖息条件好和食物丰富的环境。

3、对较大型的肉食性动物,为配合其野性的恢复过程,可以采取回访提供一段时间食物的方式弥补。


3.3.2有条件放生的人工饲养动物放生

有一些人工饲养动物,人工饲养的条件与野外存在较大差异,如鸟类在野外可以自由翱翔,而在人工饲养下只能屈居笼内,时间略久,其飞翔的能力大大下降,在野外的生存能力就受到较大影响。

有一些养殖动物,由于饲养者为了加速其生长而人工为其提供了更适合其生长的环境条件,如人工养殖鳖,养殖场为了加速其生长,将水温人为控制在30℃左右。在这个温度下鳖可以最快的生长,但由于缺乏对温度变化的适应,如在较极端的气候将其放生到野外将会导致死亡。

有一些动物,由于人类的饲养,得到了较好的照顾,不缺乏食物,没有天敌伤害,有较好的栖身之所。但它们也因此而失去了相关的能力。如人工饲养狐狸,在人工饲养的环境生长。有放生者为让它们免遭被杀取皮的悲惨结果而将其救出放归山林时,发现它们很多都不会捕食,已难于在野外生存。

这样的一批动物,由于人工饲养所提供的生存条件与野外自然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如果简单的放生,动物将会由于突然面临条件的巨大变化而一时难以适应,生存将受到严重威胁。

避免这样的人工饲养动物不适应新环境的办法要领是“过度”,减小生存条件的变化剧烈程度。

1、放生避开严酷气候条件。在严寒和酷暑的季节,特别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野外食物缺乏,栖身困难。通常人工饲养动物大多没有经历这样野外的环境,故缺乏适应能力。应该尽量避免在这样季节放生这一类人工饲养动物。

对于大多数放生者,由于不具备有关动物养殖的专业知识,避开严酷的季节可以减少不当放生的风险。

2、寻找与饲养条件接近的放生环境。如放生人工养殖鳖,要选择水温接近30度左右的季节与水体放生。这样在放生以后,随着季节的相对缓慢的变化,它们还有机会逐步适应自然条件的变化。尽管找到条件完全相同的环境很难,但只要放生环境与饲养环境差别不是太大,动物应该还是有能力适应。

3、提供半人工环境过度。有条件的放生者可以选择动物来去自由的环境来进行过度方式的放生,如在大的院落里放生鸟类,在接近野外的居住点放生不伤人哺乳动物等。这样那些一时还离不开人类照顾的动物会有条件回来取食,或者暂时栖身放生者提供的临时巢穴等。对于受伤的动物放生者还有可能对其进行救治。随着其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些动物会慢慢不再依赖过度条件,而开始新的生活。

4、放生后护生。放生后定时去放生地观察放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5、野化训练。在发生前先模拟自然环境进行饲养。



3.3.3 须慎重放生的人工饲养动物放生

在人工饲养动物中,还有一类。这些动物由于世世代代被人工饲养,早已变成了一个新的物种,一个严重依附于人类的物种,如家兔、家禽、家畜、宠物狗等。这些动物的野外生存能力早已严重退化,几乎完全丧失了野性,离开了人类就很难生存。比如家兔,就是被放生者普遍认为野外生存能力极低的动物。多数放生者都认为是不能将它们放生的,否则放生就变成了变相的杀生。

然而,即便如此,也不能简单的说这类动物就不能在野外生存,不能被放生。事实上,如家兔在世界各地都有又回到野外重新野化的现象,有的地方甚至繁殖的数量还非常庞大。这说明它们在重新被放归到野外的时候,如果开始时环境友好,缺少天敌,它们仍然具有重新适应环境的能力。

那么到底是否能放生这一类的动物呢?笔者的意见是可以放,但要非常的慎重,而且要讲究方法:

1、寻找最适合的放生环境。除了上节谈到的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等注意事项外还要选择:第一,由于家养动物最缺乏抵御天敌能力,若欲将其放归野外,首要的是要找到少天敌的放生环境,包括要选择捕猎者少的环境;第二,所选环境食物相对丰富;第三,所选环境要便于被放生动物找到栖息和藏身之所。

2、放生后护生。放生后定时去放生地观察放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3、选择人工环境放生。如选择有条件的寺院等。

4、交给有条件的志愿者照顾。

后面两种方式是比较有保障的方式。

另外,在人工饲养动物中,还有更特别的一类。这一类动物实际上是受到了严重伤害的动物。比如机械化养鸡场、养兔场等。动物被限制在空间极其狭小的笼子里,动物在笼中甚至都无法转身。为了加快其生长,养殖场还在食物中添加激素等促进生长的药物。在这种条件下,动物生长迅速,但无法正常发育,事实上处于严重的病态。据说有的养鸡场的鸡因为身体畸形生长甚至都无法站立。对于这一类动物显然不能直接放生。放生者救下它们后首先要做的的人工照顾它们,在一般人工饲养条件下饲养它们一段时间,让它们身体逐渐健康起来后再根据情况决定如何放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组编此书的刘洪居士已印刷多本,可以免费结缘,需要的师兄可以留言。需要其他的联系方式请留言。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满放生》连载(14):3.4 外来物种动物的放生
3.4 外来物种动物的放生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外来物种是在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系统和栖息地中建立的种群,当其改变和危害本地生物多样性时,就是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其造成的危害就是外来生物入侵。

简单通俗的说,所谓外来物种是指在原有自然环境中原来没有的物种,当它的引入改变了本地原有生物的生长平衡时,它就成了一个入侵者——外来入侵物种。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来物种多是指外来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对于本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外来入侵物种包括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这里我们主要谈及外来动物。

外来物种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地区后,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逐渐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与当地物种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直接导致当地物种的退化,甚至被灭绝,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其所导致的恶果主要是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灭绝。

近几年来,各地媒体报道放生外来物种动物的情况较多,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由于放生者不了解有关外来物种的相关知识,将较多外来动物放入到了自然界,有的造成了明显的生态和环境破坏,引起了社会人士的批评。



3.4.1 应该放生外来物种动物吗

关于是否应该放生外来物种动物,其实在“为什么要放生”中已经阐述过了。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清净如来藏佛性,众生与佛平等,一切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佛教平等地看待一切生命,认为一切生命平等无二,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这里一切众生自然包括了外来物种动物。

再者依照佛教放生的主要理论依据《梵网经》:“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放生是佛教践行慈悲之心,行菩萨之道。其心当普及一切众生。外来物种自然也不应排出在外。

很显然,佛教人士对面临死亡威胁的外来物种动物应该力行救度。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的放生,避免造成生态破坏。由于正确放生外来物种动物的难度很大,而且数量受到严格的限制。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应该优先选择放生其它动物。



3.4.2 外来物种动物放生方法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外来物种都会造成对本地生态的破坏,通常人们所说的外来物种,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能形成外来入侵,严重改变本地生态平衡的物种。目前,这样已引起较广泛注意的入侵动物包括尼罗罗非鱼、清道夫鱼、小龙虾、巴西红耳龟、福寿螺、非洲大蜗牛、牛蛙等。对于这些动物的正确放生方法,总的原则只有一个:避免放入自然环境。对于水生外来动物则避免放入到自然水体、自然湿地等环境,也要避免放入容易逃逸到自然环境去的地方。

放生这些外来物种动物可考虑的选择包括:

(1)交给志愿者饲养。

(2)放到寺院等提供的分类放生池,放生林等处。

(3)尼罗罗非鱼、清道夫鱼等可考虑放生到独立的小池塘等。

(4)福寿螺、非洲大蜗牛、牛蛙、小龙虾、巴西红耳龟等可考虑很谨慎地放生到独立的,周围缺乏同类动物生存条件的小池塘,比如周围没有湿地、水田和其它暂时性水体或常年水体。但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它们的迁移能力,防止它们迁移扩散。

(5)交给动物园或动物收养中心。



3.4.3 常见外来入侵动物介绍

1、巴西红耳龟:见图37。

图片

图37:巴西红耳龟

巴西龟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

巴西红耳龟,也叫巴西龟、红耳龟、可爱龟、秀丽锦龟、红耳彩龟,萆草龟、强生龟、麻将龟、七彩龟、红耳滑板龟、密西西比红耳龟、红耳侧线龟、可爱锦绣龟,是泽龟科彩龟的亚种之一,是一种半水栖龟类。

巴西红耳龟全长约15~25厘米,头部宽大,吻钝,头颈处具有黄绿相镶的纵条纹。眼后有一对红色条纹,那是它的耳朵。红耳龟名字由此而来。背甲扁平,为翠绿色或苹果色,背部中央有条显著的脊棱。盾片上具有黄、绿相间的环状绿条纹。腹板淡黄色,具有左右对称的不规则黑色圆形、椭圆形和棒形色斑,每只龟的图案均不同。四肢淡绿色,有灰褐色纵条纹,指、趾间具蹼。

主要辨识特征:头顶后部两侧有2条红色粗条纹,这正是其被称为红耳龟的原因。其它特征:一是乌龟不乌,色彩斑斓,头部有红色及纵向淡绿色条纹,背部呈深绿色带规则几何图案,圆周裙边似花蝴蝶翅膀,腹板处有黄、白、黑相间的甲文字式花纹,且每只龟不尽相同。二是运动活泼,比一般龟好动而且速度快。

巴西红耳龟原产美洲,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而且很适宜人工养殖。目前,巴西红耳龟可能是世界上饲养最广的一种爬行动物,但因大量掠夺同类生存资源被列为世界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

巴西红耳龟属水栖性动物,淡水龟类,喜栖于清澈水塘,但也可在半咸水中生活。成龟可生活在深水域,幼龟则喜栖息在浅水中,群居习性。喜阳光,晒背习性较其它龟类强。巴西红耳龟的活动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最适温度为20℃~32℃,11℃以下冬眠,6℃以下为深度冬眠,1摄氏度以下有僵死风险。一般11月至次年3月冬眠,4月份开始活动。当水温在16℃左右时开始摄食。巴西红耳龟性情活泼,比中国产的任何一种淡水龟都活跃、好动。它对水声、振动反应灵敏,一旦受惊纷纷潜入水中。

巴西龟同属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抗病害能力强,引进后在中国各地均有养殖。由于巴西红耳龟繁殖力强,存活率高,觅食、抢夺食物能力强于任何中国本土龟种。如果把它放生后,因基本没有天敌且数量众多,大肆侵蚀生态资源,将严重威胁中国本土野生龟与类似物种的生存。

巴西龟属于半水栖龟,主要适合在浅水生活,放生时可选择孤立并周围没有其它水体的浅水溏投放。

其它放生注意事项可参考龟类放生部分。

(2)福寿螺:见图38。

图片

图38:福寿螺

福寿螺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首批入侵外来物种名单。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现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被认定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

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蔬菜、茨实、慈菇、紫云英和甘薯等作物。福寿螺每年4月~6月和8月~10月是产卵和孵化高峰期,也是成螺和高龄幼螺集中危害的盛期。其危害水稻,主要是吞食稻叶,造成少苗缺株,需多次补苗,秧田和分蘖期稻株一般受害率为4%~7%左右,高的达13%~15%;对蔬菜、慈菇、紫云英等的危害率一般为4%~5%,高的达10%~15%,局部田块可达30%以上。

外观特征:头部圆筒形,有前、后触手各一对,头部腹面为肉块状的足,足面宽而厚实。贝壳短而圆,大而薄,壳右旋。螺层一般为6层,第一螺层比田螺大而且扁,形似苹果,故得名苹果螺。螺口为卵圆形,覆有角质层保护。螺体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幼螺体一般呈灰白色;小螺为金黄色,小螺第一螺层背面中部有一大“气泡”,借助浮游和呼吸;成螺多呈深黄褐色,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螺体左边具一条粗大的肺吸管。成贝壳厚,壳高7cm,幼贝壳薄,贝壳的缝合线处下陷呈浅沟,壳脐深而宽。

鉴别特征:贝壳较薄,卵圆形;淡绿橄榄色至黄褐色,光滑。壳顶尖,具5~6个增长迅速的螺层。螺旋部短圆锥形,体螺层占壳高的5/6。缝合线深。壳口阔且连续,高度占壳高的2/3;胼胝部薄,蓝灰色。脐孔大而深。厣角质,卵圆形,具同心圆的生长线。厣核近内唇轴缘。壳高8cm以上;壳径7cm以上,最大壳径可达15cm。

经验识别方法:

a、福寿螺最容易辨认的特征是雌螺可以在水线以上的固体物表面产下“粉红色的卵块”。卵块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

b、福寿螺与常见田螺的外形区别:

外壳:

福寿螺:壳较大,近圆盘形,有5~6个螺层,体螺层占壳高的89%,螺旋部较小,脐孔大而深,壳口无黑色框边,卵生。螺层第一螺层比田螺大而且扁。

中国圆田螺:外壳6~7螺层,比福寿螺稍小,呈长圆锥形。椎尾长而尖。

中华圆田螺:外壳6~7螺层,比福寿螺更小一点,呈卵圆形。

肉色:

福寿螺:呈黄白色。

田螺:呈青褐色。

福寿螺喜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集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最高临界水温为45℃,最低临界水温为5℃。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福寿螺可自然越冬。

放生中的暂养一般应该使用沥水容器,注意保持其湿润。当然,如果数量很少,也可以采用盛水容器注水暂养,但要注意观察,还要注意补充氧气或换水。福寿螺适应最低临界水温为5℃,适合在长江以南的地区放生。

福寿螺具有迁移能力,放生是要严格选择这样的孤立小型水体:周围没有其它水体和湿地、水田等。放生的数量要严格限制。

(3)牛蛙:见图39。

图片

图39:牛蛙

牛蛙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首批入侵外来物种名单。

牛蛙原产于美国东部数州,为北美最大的蛙类。牛蛙是独居的水栖蛙,因其鸣叫声宏亮,远闻如牛叫而得名。

现在,牛蛙已经被引入全世界各地。1959年我国引进牛蛙驯养,1986年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大量饲养。主要品种有:沼泽绿牛蛙、西方牛蛙、印尼牛蛙、非洲牛蛙、非洲大牛蛙等。流入野外的牛蛙主要分布在北京以南的地区。

牛蛙生长快、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是名贵食品。其多种利用的经济价值也非常高,故被广泛饲养。但是,牛蛙一旦流入自然界却成为一大害。

牛蛙适应性强,食性广,天敌较少,寿命长,繁殖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而且糟糕的是,牛蛙成蛙会捕食其他蛙类,蝌蚪也会捕食其他原生蛙类的蝌蚪。而牛蛙蝌蚪期可长达1~3年,所以对其他蛙类蝌蚪的影响相当大。由于牛蛙入侵,本地两栖类面临减少和绝灭的危险,甚至已经影响到生物多样性。

在牛蛙引入早期,养殖和管理不当是造成其扩散的主要原因。随着牛蛙的普及,由于缺乏对牛蛙生态危害性的了解,放生也成为了其扩散的一个原因,值得注意。

牛蛙形态特征:

体形与一般蛙相同,但体大粗壮,成蛙体可长20厘米,重可达1千克。牛蛙皮肤粗糙,体背绿棕色,有暗棕色斑纹,腹部灰白色,雄蛙咽部黄皮。

细部描写: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分上下两部分,下眼皮上有一个可折绉的瞬膜,可将眼闭合。背部略粗糙,有细微的肤棱。四肢粗壮,前肢短,无蹼。雄性个体第一趾内侧有一明显的灰色瘤状突起。后肢较长大,趾间有蹼。肤色随着生活环境而多变,通常背部及四肢为绿褐色,背部带有暗褐色斑纹;头部及口缘鲜绿色;腹面白色;咽喉下面的颜色随雌雄而异,雌性多为白色、灰色或暗灰色,雄性为金黄色。

鉴别特征:体大粗壮,体长152~l70mm。头长宽相近,吻端钝圆,鼻孔近吻端朝向上方,鼓膜甚大。背部皮肤略显粗糙。卵粒小,卵径12~1.3mm。蝌蚪全长可在100mm以上。

经验识别方法:与一般蛙区别主要是其体大,皮肤粗糙,鸣声如牛。

牛蛙适宜生活于湖泊、沟港、池塘等水域环境及附近的陆地,过水陆两栖生活。平时喜栖息于沟、塘边。若水面长有浮水植物,则伏于水草,仅以头部露出水面,一遇惊扰便潜入水中。牛蛙蝌蚪属静水水域类型,游泳能力不强,也喜欢聚集在烂草堆里,用角质唇齿刮取腐败的有机物质及底栖硅藻。蝌蚪变态为幼蛙后,食性转为以活的动物性饲料为食。幼蛙和成蛙靠摄食小鱼、小虾、螺、蚯蚓、蚱蜢、蝼蛄、蝇蛆等生活。

牛蛙有冬眠习性,冬季水温下降到10℃左右时,牛蛙开始躲藏于洞穴或淤泥中,停止活动与摄食。但当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又出来活动觅食。在冬季应应尽量避免放生。

值得注意的是牛蛙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且有群居特性。当感觉环境不好时会集体迁移。放生时要严格选择这样的孤立小型水体:周围没有其它水体和湿地、水田等。放生的数量要严格限制。

对牛蛙的其它放生注意事项可以参考青蛙部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4)小龙虾:见图40。

图片

图40:小龙虾

小龙虾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现在已遍布亚洲、欧洲、南美洲等各国,被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列入第二批批入侵外来物种名单。

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整体颜色包括红色、红棕色、粉红色。背部是酱暗红色,两侧是粉红色,带有橘黄色或白色的斑点。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爪子是暗红色与黑色,有亮桔红色或微红色结节。幼虫和雌性的爪子的背景颜色可以是黑褐色。头顶尖长,经常有轻微刺或结节,结节通常具锋利的脊椎。

小龙虾因其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小龙虾适应性和抗逆能力强,食性广泛,种群增殖速度快。它们常剪断农作物,特别是稻作物,并可能与当地淡水螯虾物种发生竞争。由于大面积养殖扩散,其逃逸个体已形成严重生态威胁。

小龙虾逃逸个体在堤坝上挖洞生存。它们能在临时性水体中生存,且食性广泛,建立种群的速度极快,易于扩散。它们对当地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破坏当地食物链;因其取食根系而直接对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有灾害性破坏;筑穴引起灌溉用水的流失及田地破坏;由于螯虾食性很杂,对鱼苗发花和1龄鱼种培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繁殖季节喜掘穴。洞穴位于池塘水面以上20厘米左右,深度达60厘米到1.2米,故小龙虾可对水库和堰塘坝体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小龙虾适应性极广,具有较广的适宜生长温度,在水温为10~30℃时均可正常生长发育。亦能耐高温严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温,也可在气温为-14℃以下的情况下安然越冬。

小龙虾属于杂食动物,主要吃植物类,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藻类等,在河底也比较喜欢吃泥,并且喜欢吃已经死亡的小鱼或者其它水中生物。还有一种食物对于小龙虾很重要,这就是其机体虾青素。这是因为小龙虾的机体虾青素含量跟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是正相关,机体虾青素含量越高,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就越强。小龙虾自身无法产生虾青素,主要是通过食物链——食用微藻类等获取到虾青素,并在体内不断积累产生超强抗氧化能力,有效增强其抵抗恶劣环境能力及繁殖能力。所以虾青素是小龙虾顽强生命力的保障,小龙虾在缺少这些含有虾青素微藻的环境中反倒难以生存。给人们小龙虾必须生活在肮脏环境中的认识错觉。

根据小龙虾的习性和生存特点,放生小龙虾可以选择独立的富含微藻类等小龙虾喜好食物的小型堰塘。它们有一定的迁移能力,要选择周围较远距离内没有其它湿地、水田、暂时性水体或常年水体,没有其它可以逃逸的去处。

小龙虾可以暂时离开水生存,暂养和运输可以采用沥水容器,并注意保持其身体湿润。不要采用盛水容器注水暂养方式。

(5)清道夫鱼:见图41。

图片

图41:清道夫鱼

清道夫鱼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第三批入侵外来物种名单。

清道夫学名下口鲇,原产于巴西、委内瑞拉,属于鲇鱼科,又叫豹纹脂身鲇、吸盘鱼、垃圾鱼。全身灰黑色、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分为黄地图和黑地图两类。其鱼体呈半圆筒形,侧宽,尾鳍呈浅叉形。口下位。背鳍宽大,腹部扁平,左右腹鳍相连形成圆扇形吸盘。从腹面看,很像一个小琵琶,故又称为琵琶鱼。鱼体呈暗褐色,体上布满黑色斑点。体长可达250毫米。

清道夫鱼是杂食鱼类,它吸食藻类、底栖动物、其它鱼类粪便和水中的垃圾,是名副其实的清道夫。但是清道夫也能大量吞食鱼卵和鱼苗,在本地没有天敌,繁殖迅速,会给本地鱼类带来灭顶之灾,故被认为是危险的“水中屠夫”。

清道夫鱼是热带鱼,适宜水温22~28℃,最低不能低于18℃。另据有经验者介绍,由于清道夫鱼适应能力强,实际生存温度有低于这个温度的。也有资料表明其在16℃以下时,会出现不适,13℃以下可能导致死亡。除此之外,清道夫鱼的生存能力极强,几乎只要有水就能生存。

由于清道夫鱼会严重威胁其它鱼类的生存,放生时要严格选择合适孤立的接纳水体,并严格限制放生数量。主要推荐的方式是放入人工环境饲养。

(6)食人鱼:见图42。

图片

图42:食人鱼

食人鱼被我国列入第三批入侵外来物种名单。

“食人鱼”又称“食人鲳”,是公众对一类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鱼类的统称,也有翻译作水虎鱼(Piranha)的。这里所说的“食人鱼”或“食人鲳”指红腹锯鲑脂鲤。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目前主要分布于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巴拉圭、秘鲁、美国、孟加拉国。在我国,有些地方已有被侵入的情况。

食人鱼属於可食性的鱼类,其颈部短,头骨特别是腭骨十分坚硬,体呈卵圆形,侧扁,尾鳍呈又形,体呈灰绿色,背部为墨绿色,腹部为鲜红色,成鱼体长约 30厘米。食人鱼牙齿锐利,下颚发达有刺,以凶猛闻名。

在原产地亚马逊河流域,成群的“食人鱼”常将误入水中的动物在短时间内吃得只剩白骨,甚至将误入水中的人吃掉。巴西人称其为“皮拉尼亚”,意思是“割破皮肤的”,印第安人常将其牙齿当小刀来用。在中国,“食人鱼”咬伤饲养人员和养殖爱好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013年12月26日,圣诞节,在阿根廷罗萨里奥市,酷热难耐的人们在巴拉那河游泳时,约有60余人遭到大规模食人鱼的攻击,其中包括20多名儿童。大多数人身上都被咬出深深的伤口,一名7岁女童的指头甚至被生生咬掉。

2015年03月12日,秘鲁一位11岁的小男孩不小心掉进一个养殖食人鱼的池塘,结果在短短几分钟就被食人鱼啃食殆尽,男孩被打捞上来后只剩骸骨。

更为严重的是,“食人鱼”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不可低估。体质强壮、对水质要求不严的“食人鱼”在南方广大地区都能找到适宜其繁殖生长的气候条件和水体,一旦流入自然水域将打破生物链,威胁中国的本土鱼类,破坏现有的鱼类区系,降低生物多样性,而且会对中国渔业资源和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鉴于食人鱼的严重危害性,对该鱼类不适合放生到自然环境,救助的方法只能是人工饲养。食人鱼是热带鱼,适宜水温25~30℃,对水质要求不高。

(7)尼罗罗非鱼:见图43。

图片

图43:尼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被我国列入第三批入侵外来物种名单。

尼罗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原产于非洲约旦的坦噶尼喀湖,现已广泛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引进,是联合国推荐养殖的优质水产养殖品种。

尼罗罗非鱼体短、背高、体厚而侧扁,呈鲈形。体色为黄棕色,上半部较暗,下半部转亮,呈银白色,喉、胸部为白色;有的个体全身呈黑色。体色随环境的变化而有适应性的改变。体侧有黑色横带9条,分布于背鳍下方7条,尾柄上2条。尾柄上半部和鳃盖后缘有一黑斑。背鳍的边缘为黑色。背鳍和臀鳍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斑点。尾鳍终生有明显的垂直黑色条纹8条以上。尾鳍、臀鳍的边缘呈微红色。

主要辨别特征:尼罗罗非鱼体型似鲫鱼,体型侧扁,背鳍而高,磷大,体色黄棕色,腹部白色,体侧有黑色纵条纹。

尼罗罗非鱼1978年由长江水产研究所首次从尼罗河引进,现已被全国各地广泛饲养。其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繁殖力强,有强烈的领域和护幼行为。通过竞争和捕食等作用对本地鱼类构成重大威胁。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一些河流中,已形成地方优势种群,造成地方鱼类减少或消失。

尼罗罗非鱼是热带鱼类,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尼罗罗非鱼生存温度范围为15~35℃。当水温低于15℃时,罗非鱼处于休眠状态。临界低温为8.61±0.15℃,致死温度为6.04±0.11℃,临界高温约为40~41℃,最适生长的温度为28~32℃.能耐低氧,在溶氧低于0.7毫克/升的水体中,仍能摄食,水中溶氧为1.6毫克/升时,能生活繁殖;其窒息点为0.07~0.23毫克/升的溶氧量。可在17‰以下的海水中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在PH值4.5~10的水体中生长。

在南方,放生尼罗罗非鱼可考虑是将其放生到孤立的小型水体中,避免其扩散,影响当地生态;或者其它专门放生水池等处。

(8)非洲大蜗牛:见图44。

图片

图44:非洲大蜗牛

被我国列入第一批入侵外来物种名单。

非洲大蜗牛,又名褐云玛瑙螺、东风螺、菜螺、花螺、法国螺,是中大型的陆栖蜗牛。非洲大蜗牛贝壳长卵圆形,深黄色或黄色,具褐色白色相杂的条纹;脐孔被轴唇封闭,壳口长扇形;壳内浅蓝色螺层数为6.5~8层;软体部分深褐色或牙黄色,贝壳高l0cm左右。足部肌肉发达,背面呈暗棕色,黏液无色。

主要辨识特征:个体大,通常成体体长7~8厘米,最大20厘米。贝壳具褐色白色相杂的条纹。

非洲大蜗牛原产地为非洲东部,但到21世纪已经广泛分布于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湿热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台湾等地。

非洲适宜于非洲大蜗牛生长、繁殖的地区为海拔800m以下的低热河谷区。非洲大蜗牛生活的适宜气温为15~38℃。土壤湿度为45%~85%:最适宜的气温为20~32℃,土壤湿度为55%~75%。当气温低于14℃,土壤湿度低于40%或气温超过39℃,土壤湿度达90%以上时,非洲大蜗牛即产生蜡封进行休眠或滞育。人类活动货物的流通、人为的携带,是非洲大蜗牛传播的主要途径;生产、生活垃圾的堆积,为非洲大蜗牛的栖息、繁衍提供了场所。

非洲大蜗牛生活环境为陆地,喜好潮湿的环境,主要栖息于菜地、农田、果园、公园、橡胶园里、杂草丛生、树木葱郁、农作物繁茂阴暗潮湿的环境以及腐殖质的土壤里、枯草堆、洞穴中以及树枝落叶和石块下。

非洲大蜗牛具有昼伏夜出性、群居性。白天栖息于阴暗潮湿的隐蔽处和藏匿于腐殖质多而疏松的土壤下、垃圾堆中、枯草堆、土洞或乱石穴内。晚上8:00以后开始爬出活动,9:00~11:00是活动高峰。次日早上5:00左右返回原居地或就近隐藏起来。畏光怕热,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极为敏感,当湿度、温度不适宜时,蜗牛会将身体缩回壳中并分泌出粘液形成保护膜,封住壳口,以克服不良环境的干扰。

非洲大蜗牛以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为食,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该物种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食用则危害极大。非洲大蜗牛一次可以产下30到700粒卵,繁殖很快。

非洲大蜗牛适合在南方地区生存,但放生的难度很大,只能交给交给志愿者饲养,或者放生到专门的场所,要避免它们逃逸到自然环境或者田园、果园。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满放生》连载(15): 3.5其它常见动物放生
3.5其它常见动物放生
1、刺猬放生:

图片

图45:刺猬

刺猬见图45,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食虫目猬科刺猬亚科的通称,属小型哺乳动物,成年长不过25厘米,体重可达约2.5公斤。刺猬体背和体侧满布棘刺,齿36~44枚,均具尖锐齿尖,适于食虫。刺猬受惊时,全身棘刺竖立,卷成如刺球状,头和四足均不可见,故又名刺球。

最普遍的刺猬种类是学名为“欧洲刺猬”的刺猬,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北部,在中国的北方和长江流域也分布很广。一般情况下,刺猬会选择远离人类的区域活动,喜欢把窝做在郊野荒地的边缘或溪流边上的灌木丛内。刺猬的适应性很强,对环境要求不严,生存能力比较强。通常只要将其放归到山地、草原、森林、灌丛等郊野荒地处即可,它们会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剌猬孤僻,行动迟缓,会游泳,胆小易惊、喜静厌闹,喜暗怕光、怕热怕惊,一般昼伏夜出。刺猬扒洞为窝,白天隐匿在巢内,黄昏后出来活动,喜欢打呼噜。刺猬为杂食动物,食物包括瓜果、蔬菜、蘑菇、草根、坚果、昆虫、蜗牛、鸟蛋、和小蛇等。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虫子,最喜爱的食物是蚂蚁与白蚁。成熟的刺猬平均每餐进食40克食物。刺猬对乳糖敏感,所以不可喂食乳制品。放生时出于对其它小动物的慈悲,可为其尽量选择植物性食物丰富的环境。

剌猬是变温动物,在冬天需要冬眠。冬天气温降到12℃,刺猬尚能依靠多吃东西来保持体温;而当气温降到7℃时,就开始进入冬眠状态。在冬眠中,其体温下会降到6℃,呼吸从常温的每分钟6~18次,降到每分钟1~3次,有时还出现间歇式呼吸,即在短时期较快地连续呼吸之后较长的停息。刺猬喜欢枯枝和落叶堆作为冬眠场所,它们会用小树枝和杂草来营造自己冬眠的巢穴。在放生中要照顾其冬眠的需要,为其找到更加适合营造冬眠巢穴的场所。

有资料表明,剌猬很不适应人工暂养。建议尽量缩短放生前的暂养时间。暂养和运输途中可用透气的木箱、笼具等收容,注意不要被其棘刺扎伤。暂养食物可提供瓜果蔬菜和清水。

2、蛇类放生

全世界已知蛇类大约有2500种,中国约有2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树栖、穴居、淡水和海水中均有。

我国地域广阔,地势和地形多样,气候多变,因此有许多不同品种的蛇生存。从其分布来看,全国蛇类无所不在,但就品种数量而言,以长江以南和西南各省区为最多,其中以云南、贵州、广西、福建、海南、广东等省(区)居首,四川、江西、浙江、台湾等省次之;湖南、湖北两省蛇的数量也不少;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陕西、河南等省蛇的分布则跃居北方之最。

对于大多数放生者来说,很难了解200多种蛇类的不同习性。好在蛇的品种虽多,但大多数生活习性却有较多相似之处:都喜欢栖息在温度适宜、距水源较近、隐蔽性好和食物丰富的地方。通常,蛇窝距水源不会超过300米,以便于觅食和饮水。另外,食物丰富、捕食方便、易于隐身的环境也是它们生存的重要条件,它们多在坟丘、洞穴、岩缝、石缝、草地、树丛、河溪、老鼠或田鼠遗弃的洞穴栖息。蛇主要以活的动物为食,从蚯蚓、昆虫、鱼、蛙、鼠、鸟,到小型兽类等,水栖蛇类多以鱼类、小虾等为食;穴居蛇类多以蚯蚓、昆虫等为食;海蛇以小型海生动物为食。蛇的食性以哪些食物为主,往往受到它栖息环境的限制。同时季节的变化也影响着蛇的食性。

蛇类属变温动物,对周围环境温度反应比较敏感。通常,其活动温度大致在10~35℃, 20~30℃的气温最适合蛇类生长;当气温在25~32℃左右,出窝活动较为频繁;气温下降到20~13℃时,蛇便会本能的寻找温暖场所;33℃以上,便寻找阴凉的地方或爬到水池、水沟中浸泡纳凉。初春阳光明媚的日子,当气温上长到18℃以上时,蛇喜欢在中午出窝晒晒太阳。

蛇类有冬眠和夏眠的习性,每当冬季到来,气温降到7~8℃(有的13℃)以下时,蛇就开始选择高燥地带的洞穴、树洞和岩石缝隙作为蔽身之地,进入冬眠。春天来临时,当环境中的气温逐渐上升到10℃以上时,蛇会渐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随着温度的进一步提高,它们的活性也日益旺盛,开始摄食、交配、生长发育等。在炎热的夏季,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蛇类因为耐受不了持续的高温,也会转入短暂的“夏眠”。时间上南北各异,完全取决于当地的气温高低。蛇类一旦进入“夏眠”,也同“冬眠”的蛇一样,既不吃食,也不蜕皮,采取非常消极有限的营养供给方式,以此躲过盛夏的高温酷暑。

通常,蛇类适应环境温度的极限范围是是5~45℃,当温度低于5℃以下或高于45℃以上,或者在很短的时间内,环境温度变化幅度超过5℃时,蛇类会在1小时之内就大量死亡。
熟悉了以上知识,可以帮助放生者对于蛇类所能适应的地域气候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由于蛇类种类复杂,在放生的实践中,放生者还应结合具体的放生对象,向专业人士作进一步的咨询,或者尽量放生熟悉的当地蛇类,还要注意尽量选择在适合蛇类活动的季节放生。最佳适合放生蛇类的季节是气温适宜的春秋两季。

接着,须要帮助放生蛇类选择好适合栖息的小环境。

蛇类按照不同对栖息环境的不同需求,可分为五大类:

(1)树栖蛇类:见图46。

树栖生活的蛇类主要特点是:体形细长、尾部也细长、极善缠绕和攀爬,有大眼睛,视觉相对比较发达。其腹鳞宽大、两侧的侧棱较明显,它们大多数时间栖息在乔木、灌木、树枝或枝干上,如绿瘦蛇、翠青蛇、金花蛇、繁花林蛇、绞花林蛇等,竹叶青和烙头铁、赤链蛇也常攀缘在树木上,但不如前者自如。大家熟知的“蛇岛”蝮蛇就属于树栖蛇类。

图片

图46:树栖蛇类:翠青蛇

该类蛇适合放生到具有较大体量树木和灌木山林或野外。

(2)水栖蛇类:见图47。

水栖生活的蛇类,大部分时间或终年在溪沟、稻田、水塘、库区等水域活动及觅食,其特征是体积粗短,自泄殖肛腔后尾部骤然变细,类似毒蛇的尾巴,腹鳞退化不发达,鼻孔位于吻部脊侧。这类蛇有中国水蛇、渔游蛇、铅色水蛇、水赤链等。

图片

图47:水栖蛇类:中国水蛇

该类蛇适合放生到溪沟、稻田、水塘、水库区等水域。

(3)地栖蛇类:见图48。

大多数蛇类都属于在地面生活的一类,这类蛇的主要特点是腹鳞宽大,在地面行动迅速敏捷。如生活于山区的五步蛇、烙铁头、紫沙蛇、眼睛王蛇、丽纹蛇、竹叶青、白头蝰、王锦蛇等;生活于平原、丘陵地带的蝮蛇、蝰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白唇竹叶青、黄脊游蛇、黑霉锦蛇、棕黑锦蛇、乌梢蛇、赤链蛇等;主要生活在沙漠、荒壁地带的沙蟒、花条蛇等。

图片

图48:地栖蛇(金环蛇)

(4)穴居蛇类。见图49。

与穴居生活有关的蛇类,多是一些比较原始和低等的中小型蛇类,其特点是头小、口小、尾短细,眼睛和腹鳞均不发达。活动规律为晚上或阴暗天气时,爬到地面上活动,如闪鳞蛇、盲蛇。

图片

图49:穴居蛇(闪鳞蛇)

闪鳞蛇,头和眼较小,鳞片富于光泽,在阳光照射下,可以闪耀出电蓝,宝石绿、血红、紫红及铜色光泽,其名称即源于此;尾短,尾长仅为体全长的1/12左右;腹鳞较窄,其宽度不到相邻背鳞的3倍,这是闪鳞蛇的原始特征。

闪鳞蛇主要分布于华南(广东及云南)海拔400~1000m的地区,营穴居生活,喜欢居住于树林下田野泥土松软的地方。枯枝落叶,朽木,石块下都是它的栖身之所。闪鳞蛇是难于饲养的蛇类,在暂养和运输的过程中的惊吓和紧张常常会导致其死亡。因此如遇放生闪鳞蛇要尽量不要触摸它,并注意与其它动物分开。

(5)海蛇类。见图50。

这类蛇的最大特点是:终生生活在海洋,其尾进化成侧扁形状,鼻孔生于吻背,躯干略侧扁,腹鳞不发达甚至完全退化。海蛇均为剧毒蛇。如扁尾海蛇、长吻海蛇、青环海蛇、平颈海蛇等。

图片

图50:海蛇(扁尾海蛇)

蛇类分为有毒蛇和无毒蛇。放生蛇类,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要被毒蛇咬伤。通常,从外表看,无毒蛇的头部呈椭圆形,尾部细长,体表花纹多不明显,如火赤练蛇、乌风蛇等;毒蛇的头部呈三角形,一般头大颈细,尾短而突然变细,表皮花纹比较鲜艳,如五步蛇、蝮蛇、竹叶青、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等(但眼镜蛇、银环蛇的头部不呈三角形)。如果不小心被蛇咬,从伤口看,由于毒蛇都有毒牙,伤口上会留有两颗毒牙的大牙印,而无毒蛇留下的伤口是一排整齐的牙印。从时间看,如果咬伤后15分钟内出现红肿并疼痛,则有可能是被毒蛇咬了。

为了防止在放生中放生咬伤意外,在放生前应该做好有关的个人防护和有关准备:

①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戴大沿草帽、护目镜、乳胶手套、口罩,穿上长衣袖工作服、厚袜、高统靴或帆布鞋等。

②准备好捕蛇专用工具。常见捕蛇工具有蛇叉钳、蛇叉、网兜和套索等。工具介绍请阅读放生工具部分。

③携带急救药品:包括抗蛇毒血清、胰蛋白酶、蛇伤急救包、结扎用的带子和各种治疗蛇伤用的蛇药等。

放生蛇类最具危险的操作步骤是抓取蛇。蛇类具攻击性,毒蛇会危及放生者生命安全,但在接受和装运蛇类的过程中,却不可避免的须要抓取蛇。其操作安全显得特别重要。

对于多数放生者,由于不具备抓蛇专门知识,建议尽量请专业人士帮助完成抓取蛇的操作。比如当在市场上采购或者从捕蛇者手中就下蛇类时请货主帮助将蛇装入尼龙网袋、编织袋和布袋扎好口,当时就完成好有关的包装。

到了放生地点,放出时的操作相对容易一些。可由一名胆大心细的放生者单独携蛇袋远离其他人,先提举蛇袋将蛇抖至袋底部,小心打开扎口绳扣,再反提袋底朝人退离的方向抽拉,将蛇倒出后迅速远离。对于毒蛇,特别是毒性大的蛇类,可以打开绳扣后即离开,丢弃蛇袋或者等蛇自行爬出后再捡回蛇袋。

如果没有专业人士帮助,遇到不可避免地需要抓取蛇时,可以采用事先准备的专门工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蛇的运输和短时间暂养蛇类的工具有布袋、尼龙网袋、编织袋、木箱、纸箱、泡沫箱、塑料框、铁笼、竹筐、绳索等,主要可采用尼龙网袋、编织袋和塑料筐,编织袋要选能透气的,以选择结实牢靠的工具为上。推荐包装方法:

①选择完整结实的尼龙网袋和编织袋,检查是否有破洞。尼龙网袋的网眼要足够小,要保证伸缩能力很强的蛇类不能钻出。

②里面第一层包装采用尼龙网袋,装入适量蛇类后扎口。为方便拆封,扎口既要牢,也要便于开封。扎口时,应先把口袋抖动几下,使蛇集中于袋底下,这样可以防止蛇突然爬出来咬人。扎绳结以活口为宜,扎绳绳头要留得长一些,这样在开封时可以简单迅速,减少被蛇类咬伤的风险。

③第二层套用稍大一些的编织袋,装入编织袋后扎口,扎口注意事项同上。这样做,除了增加保险度,还因为蛇类喜暗怕光,套上编织袋后,袋里面无光,蛇会变得安静,便于装运。

④将扎口后的编织袋放入塑料筐里面。这样包装可以保证透气、防逃和避免蛇类在运输途中受到挤压,还可以防止运输途中尼龙网袋和编织袋破损造成蛇类外逃。

如采用其它工具,建议也采用里面用透气的袋子,外面用木箱、纸箱或铁笼等保护的方法。

三种装蛇工具的尺寸:

尼龙网袋:长0.9~1米,宽0.5~0.6米。

塑料筐:长0.6~0.65米,宽0.43~0.47米,高0.14~0.17米。

编织袋:长1.11~1.15米,宽0.7~0.73米。

运输和短时间暂养蛇类要注意按照大小和种类分别盛放,不要将不同种类或者大小不同的蛇类混装,造成互相吞食和大蛇吞吃小蛇的情况。在运输的途中,要注意检查包装暂养的工具是否破损,发现破损要及时采取措施。由于蛇类的耐饥饿能力极强,短时间的暂养和运输中,不必提供食物。

由于蛇有畏冷、怕热、忌脏的习性,因此,夏天运输切忌晒太阳,可用树枝遮盖,宜保持运输工具荫凉通风,炎热时可适当冲凉水降温。在冬天,遇气温低须要设法加温,在箱内要加入干草,草应切断,以防蛇被草缠绕致死。

前面谈到,蛇是变温动物,具有冬眠和夏眠习性。由于蛇在冬眠和夏眠状态的活动能力大大下降,最好不要在严冬和酷暑放生蛇类。实在不可避免时,应该格外小心,尽快帮其找到适合冬眠或夏眠的场所。据有人测定,当外界温度降低到6~8℃时,蛇就停止活动;气温降至2~3℃时,蛇即进入麻痹状态。如果蛇的自身体温降至-6~-4℃时,即可以致死。在冬季,特别是在北方,蛇需要钻入冻土层以下的洞中才能安全冬眠。或者找到温度不低于0℃的树洞或草堆等场所。在盛夏,要为蛇找到尽量阴凉的地方。

参考资料:蛇类冬眠场所

多数蛇类把冬眠地点选择在背风向阳、干燥的山坡或土丘上,蛇大多不会自己打洞,多利用岩石的缝穴、乱石窖、古墓及啮齿类动物的洞穴进行冬眠。为了成功地进行冬眠,穴居蛇类和一些具有钻洞习性的蛇类能把洞扩展得更深。冬眠场所需要的深度取决于气候和土壤的热导率、洞口的方向、洞的大小、主要风向以及周围植被的性质和数量等。五步蛇越冬,大多栖息于向阳山坡的树根旁的洞穴里,一般占用鼠洞,也利用人们掘冬笋、狩猎等原因挖出的洞穴。五步蛇冬眠场所多是一个与山坡垂直的洞,洞口直径约为7~12厘米,垂直深度约70~80厘米,这个洞的底部又有通道向里与地面几乎平行地延伸,长约1.5~2米,往往中间还有一些支洞;把直洞与其他洞的长度加在一起,其总长度可达4~5米。银环蛇的越冬窝,有向阳山坡的,有钻在旧坟墓棺材砖木下的,有在废弃物砖窑、灰窑等旧基下的,也有利用鼠洞的,其洞可以分叉或多层的;这些洞上往往有较厚的覆盖物;以单个洞的长度计,约2米。

蛇冬眠处的深度,依据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而有所不同,在北方一般要钻到冻层以下方能安全越冬。例如在东北的蛇岛,在1月份气温可以低于一5℃,可是蝮蛇在不太深的石缝、岩洞或是比冻土层略深处,便可度过冬眠。在1月份时气温低到一20~一30℃的新疆伊犁草原上,在2米左右深处蛇就可度过严冬。
  

参考资料:被毒蛇咬伤后的急救要点:

①被毒蛇咬伤后不要剧烈奔跑,以减慢人体对蛇毒的吸收和蛇毒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减轻全身反应。

②记住有关的信息:如伤口的形态,蛇的种类或者样子特征,尽量准确地描述给医务人员听,最好带上动物样品给医生看。

③被毒蛇咬伤后,立即用柔软的绳或带结扎在伤口上方,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减少毒液吸收,防止毒素扩散。

④应急排毒。立即用冷茶、冷开水或泉水冲洗伤口,有条件的话可用生理盐水、肥皂水、双氧水、千分之一的过锰酸钾溶液、四千分之一的呋喃西林溶液冲洗。施行刀刺排毒,用清洁的小苗刀、痧刀、三棱针或其它干净的利器挑破伤口,不要太深,以划破两个毒牙痕间的皮肤为原则,或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用小苗刀挑数孔,刀口如米粒大小,这样就可防止伤口闭塞,使毒液外流,刀刺后应马上清洗伤口,从上而下向伤口不断挤压15分钟左右,挤出毒液。如果伤口里的毒液不能畅通外流,可用吸吮排毒法,采用拔火罐、针筒前端套一条橡皮管来抽吸毒液,无工具时可直接用嘴吸吮,但必须注意安全,边吸边吐,每次都用清水漱口。

⑤内服、外敷药物,具体用什么蛇药,应根据被放生蛇的种类和当时当地能立即采到为原则,灵活运用。

3、蚯蚓放生

蚯蚓见图51,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属单向蚓目。蚯蚓身体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目前我国已知蚯蚓有2000多种,外形有红色, 黑色等。生活环境: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蚯蚓喜温、喜湿、喜安静、怕光、怕盐、怕单宁味、夜行性,白天栖息在潮湿、通气性能良好的土壤中,栖息深度一般为10~20厘米,夜晚出来活动觅食。它以腐烂的落叶、枯草、蔬菜碎屑、作物秸秆、禽畜粪、瓜果皮,造纸厂、酿酒厂或面粉厂的废渣以及居民点的生活垃圾为食。特别喜欢吃甜食,比如腐烂的水果,亦爱吃酸料,但不爱吃苦料和有单宁味的料,盐料对它有毒害作用。

图片

图51:蚯蚓

蚯蚓对周围环境反应十分敏感。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宜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在28~30℃时,蚯蚓尚能维持一定的生长;32℃以上时生长停止;10℃以下时活动迟钝;40℃以上时死亡,蚓茧孵化最适宜温度为18~27℃。

放生蚯蚓相对较容易操作,可选择植物或者植物残渣丰富,不受人干扰的土壤放归。这在野外、城市绿化带或者居住小区都可找到适合的地方。有一点要注意,蚯蚓适合的土壤湿度为60%~70%,酸碱度PH值为6.5~7.5。不要将其发生到太水渍、酸性或者碱性的土壤中。

另外,蚯蚓不耐高温和低温。在冬季放生要挖开冻土层,将其放入较深的土层,上面用松土盖上。在夏季,要先用手触摸土壤感受一下土壤温度,尽量将其放归到阴凉处,或者挖开温度较高的表层土壤,将其轻轻埋入深一些的土中。

对等待放生的蚯蚓暂养,可以将蚯蚓放入容器中,保持通风,避开高温和低温,上面覆盖少量土,并在容器中放入少量瓜果蔬菜叶等。暂养和运输中要注意观察,避免其外逃收到伤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4、蜈蚣放生

图片

图52:蜈蚣

蜈蚣见图52,又作吴公,又称百足虫、百脚虫、蝍蛆、天龙,是一种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常见的蜈蚣有红头、青头、黑头三种。红头的背部呈红黑色,腹部现淡红色,足为淡橘红色或黄色。青头的背部和足部呈蓝色,腹部淡蓝色,体型小,长度约为红头蜈蚣的二分之一。黑头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黄色,体型更小。蜈蚣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一般长1.5毫米~34毫米之间。

蜈蚣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主要以陕西、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广西、云南等地较多。

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平原地区虽然有分布,但是数量较少。蜈蚣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气转冷时,钻入背风向阳山坡的泥土中,潜伏于离地面约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惊蛰后(三月上旬),随着天气转暖又活动觅食。放生时要找到这样适合蜈蚣生存的小环境。

蜈蚣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性凶猛,食物范围广泛,尤喜食小昆虫类。它有能射出毒液的颚爪,甚至可杀死比自已大的动物。也有同种互相残杀中毒而致死的现象。蜈蚣所食的昆虫有蟋蟀、蝗虫、金龟子、蝉、蚱蜢以及各种蝇类、蜂类,甚至可食蜘蛛、蚯蚓、蜗牛以及比其身体大得多的蛙、鼠、雀、蜥蜴及蛇类等。在早春食物缺乏时,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藓的嫩芽。人工饲养时要求食物新鲜,稍有腐败即不进食。

蜈蚣有毒性,是凶猛的小动物,在放生过程中要穿长袖衣裤,扎好袖口领口和裤口,最好戴上口罩和护目镜,注意不要与蜈蚣直接接触。蜈蚣暂养和运输时可用有通气孔并带盖的塑料瓶、塑料桶或者缝隙不大,蜈蚣不能钻出的木箱收容,每桶数量不能过多,一般0.7米2装200~300条为宜。桶里装一些树叶、树枝条或是鸡蛋托等,增加蜈蚣隐蔽的场所,减少它们之间直接接触的机会,从而减少自相残食的现象。短途运输可不必喂食,若运输时间较长,可临时投放一些面包屑、苹果片等。还应注意在树叶上洒水,保持容器内处于湿润状态。到了放生地,开启盖子,将容器侧倾,令其自行爬出即可。为了避免放生蜈蚣影响人们正常生活,放生地点一定要远离居民居住的区域。

蜈蚣是变温动物。其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2℃。温度11℃~15℃觅食减少,停止交配、产卵。温度降至10℃以下,蜈蚣停止一切活动,钻入松土中(或窝土中),蜷缩一团,进入冬眠。当温度升到33℃~35℃时,由于体内水分散失,一切活动也暂停。温度升到36℃以上时,蜈蚣体因失水太多而干枯死亡。在冬天和盛夏放生蜈蚣一定要为其找到适合的环境,以避开严寒和高温。

若在放生过程中不小心被蜈蚣咬伤,应先采取应急措施,然后去医院治疗。处理方法是立即用碱性溶液(如肥皂水、石灰水、5~10%小苏打溶液)或高锰酸钾液清洗伤口,在伤肢上端2~3厘米处用布带扎紧,每15分钟放松1~2分钟,局部可用冷湿敷伤口镇痛,可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亦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症状较重者应尽快到医院治疗。

5、牦牛放生

图片

图53:牦牛

牦牛见图53,是在藏区被放生者选择较多的大型动物,可被认为是放生大型动物的典型代表。

在藏区杀牛的手法非常残忍,牦牛必须承受极大的痛苦,经过较长时间才会死去。在屠宰工厂,为控制牦牛,会先用铁钎将牛的眼睛刺瞎,再赶往屠宰车间,牛进去后即被一只铁钳夹住后腿,被倒吊起来随传送带运入,接着用刀割开喉管及血管,热血从空中洒下,牛在半空挣扎,胃里东西都从喉咙倒出来,再一步,牛被活生生地剥皮,开膛取内脏。整个过程,牛要经过近半个小时才会窒息而死。

根据《俱舍论》说:宰杀愈粗大之有情,因其身体粗大,有粗相之苦乐感受,故杀害粗大动物过患亦更大。即一般认为动物的体型越大,死亡时痛苦越大。另一方面,所放生众生躯体愈大,其功德也越大。

法王如意宝曾说:“牦牛体型较大,被宰杀时,神识完全脱离肉体的时间会很长,还要被放血、剥皮、分尸……所受痛苦难以想象,我们一念慈悲救他一命,不但自己忏悔消业迅速,功德也无量无边啊!”

藏地喜欢放生牦牛的另一原因是牦牛属于大型草食动物,不会伤害其他的小动物。一般放生者放生牦牛的最主要方式是以资金支持放生牦牛的有关组织,间接的参与。放生组织从屠宰场救出待杀牦牛后,为它做上记号,并举行放生仪式,然后交给可信的人终身饲养。有关资料参见3.3 放生与方便。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满放生》连载(16):第四章 依法放生
第四章 依法放生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赖以生存环境有机组成的一部分,也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只有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才能长久地拥有一个美好的地球家园。为此,各国都通过立法来保护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保护人士于凤琴讲过一个故事。东林寺护生会在某鸟市发现有大量的野生鸟类。师父们出于慈悲心,用八百多元买下了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和一些其它鸟拿到野外去放了。谁料之后鸟市的鸟有增无减且价格倍增。无奈之下,师父们打电话向森林公安部门报警。森林公安干警出警后,两天对两个较大的鸟市进行了清查,共解救4600多只鸟类。其中有河北省重点保护的红嘴蓝雀两只,被送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调养。师父们欢喜地将森林公安局的举报电话留给居士们,叮嘱他们以后要遵守国家法律,不要再买鸟放生,一遇到此类情况便打电话向森林公安部门举报,做到依法放生,将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行为从源头上扼制。这一作法使众多居士们找到一条依法行事的途径,无不喜上眉梢。这是一个利用法律武器实现放生目的非常成功的案例。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较完善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体系。在遭遇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的情况时,如果发现涉及对象属于法律保护的范围内,或者伤害野生动物的事发生在受法律保护的区域,或者其方式情节等已触犯法律者,我们完全可以并且应该依法向野生动物的保护单位林业部门和执法者则属林业公安部门举报反映其违法行为,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那些野生动物。这种依法放生方法的力度大,能够有效批量的解救野生动物,同时还使杀生害生者受到打击和教育,能有效的遏制猎捕、杀害野生动物的行为,非常值得提倡。



4.1 依法放生法律依据

目前,我国涉及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主要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该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根据该法,那些“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及其生存环境都受到法律的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该法第十八条: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取得狩猎证,并且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

(3)《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该法对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未取得狩猎证或者未按照狩猎证规定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等作出了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处罚的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该法涉及对水生动物保护的规定主要包括:第二十九条:“国家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并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未经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从事捕捞活动。”第三十七条:“国家对白鳍豚等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防止其灭绝。禁止捕杀、伤害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捞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执行。”等条款。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情节严重程度等级作出规定。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使处罚权有关问题的函(国办函〔1994〕35号)》对集贸市场以外和集贸市场以内违法经营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行为的依法处罚权进行了明确。

(7)《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该法对非法猎铺杀害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案件,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陆生野生动物制品案件,非法狩猎案件,走私珍贵陆生野生动物、珍贵陆生野生动物制品案件等立案标准作出了规定。

(8)各省、市(自治区)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该类法规同时对地域性物种加以保护,扩大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范围。

(9)其他的法律法规中有关于保护野生动物条目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海关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10)我国加入了一些重要的国际公约和组织,如《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等。



4.1.1 受法律保护动物种类

按照我国现有法律,可将受到法律保护的动物可分为国家保护和区域性保护两种范围。
  

4.1.1.1国家保护野生动物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的解释,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以及驯养繁殖的上述物种。

1988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并于1989年1月14日由林业部、农业部发布施行。名录中列入陆生野生动物33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丹顶鹤等共90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熊猫、穿山甲、黑熊、天鹅、鹦鹉等共230多种。详细资料请看本书附录。放生同道应该尽量熟悉其中遇见到可能性较大的,比如鸟纲、爬行纲、两栖纲、鱼纲等类别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称。

1993年4月14日,林业部发出通知,决定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和附录二所列非原产中国的所有野生动物(如犀牛、食蟹猴、袋鼠、鸵鸟、非洲象、斑马等),分别核准为国家一级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003年2月21日,国家林业局令第7号发布,将麝科麝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以全面加强麝资源保护。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的解释,第十条:非法捕猎、杀害、收购、运输、出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所列的非原产于我国的野生动物“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参照本解释第三条、第四条以及付与其同属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认定标准执行,没有与其同属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参照与其同科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认定标准执行。该“解释”还给出了涉及犯罪数量的认定标准。详细资料可登互联网查阅。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4.1.1.2区域性和期间性保护野生动物

1、地方法规保护野生动物

为了结合本地野生动物分布特点更好地依法进行保护,各个省(市)也相继颁布了地方性的保护法规和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如《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江苏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等等,按照地方法规的要求,这些省都相应地公布了本地的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同时,这些法规都对违反规定伤害受保护野生动物行为的法律责任和相应的惩罚措施作出了规定。各地的放生同道应该好好地学习当地的这些法规,熟悉在放生中可能遇到的本地重点保护种类野生动物。

2、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六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该法,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禁止所有狩猎、捕捞行为。换句话说,在自然保护区内所有动物及其它们生存的环境都是受到保护的。

按照条例,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详细资料可登互联网查阅。各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名录可登陆地方政府网站查询。

3、禁猎区和禁猎期保护野生动物

禁猎区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该法第二十条规定:在禁猎区,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狩猎活动,对区内的其他资源,也要作为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加以保护。

禁猎区是为保护狩猎动物或某种濒危动物,在法定的时期内禁止狩猎的特定地区。禁猎区有两种类型:①永久性禁猎区。以保护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栖息和繁殖为目的,在区内任何时期都不准进行生产性狩猎。②有禁猎期限的禁猎区。为了使主要狩猎动物得到自然繁殖,并保持一定的贮存量,在规定的禁猎区期限内不准进行狩猎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禁猎区和禁猎期以及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和方法,由县级以上政府或者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对应这个规定,自然保护区的设立除了要经过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还要经过同级和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或备案。禁猎区的设置要相对容易很多。事实上,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加强对当地野生动物的保护,在本辖区内都设置了禁猎区和禁猎期,有的面积还很大。

各个禁猎区所保护的动物种类和期限等,具体请看当地地方政府的公告。通常,公告规定保护动物的对象、期限和对狩猎方法的限制。地方政府的这些措施进一步扩大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范围,无疑是野生动物的福音。放生同道应该了解和熟悉当地政府所公布的禁猎区和禁猎期规定。

4、禁渔期保护野生动物

禁渔期是指政府规定的禁止或者是限制在规定的天然水体内捕捞动物的活动的期间。其目的是保护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或繁殖,保证鱼类资源得以不断恢复和发展。规定禁渔期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鱼类资源保护制度,我国的渔业法规也明确规定了这项制度。按照我国《渔业法》和其他法规的规定,禁渔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尽管禁渔期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内保护了水生动物,可也为动物保护人士提供了法律武器。

5、其它野生动物

为了防止乱捕滥猎,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国家对于非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捕猎采取了许可证制度。《野生动物保护法》及《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均规定,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取得并持有《狩猎证》。《狩猎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印制。由于生产和生活需要猎取非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向当地的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办理狩猎证,按照狩猎证规定的种类、数量、地点和期限进行捕猎,服从猎捕量限额的管理要求。

另外,为了同样的目的。法律还规定禁止使用禁用的工具和方法进行狩猎和捕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使用爆炸、投毒、设置电网等危险方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构成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或者非法狩猎罪,同时构成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或者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各地的地方性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很多都规定了禁止使用的狩猎工具。如《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禁止使用军用武器、气枪、炸药、毒药、猎套、地弓等工具,或者采用火攻、电击等方法猎捕野生动物。”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上海市林业局关于对<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作出解释的请示》的答复又称:“本条所列举的工具和方法,属几类常见的、危害后果严重的猎捕工具和方法,执法实践中应当予以禁止的捕猎工具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列举范围。对本市使用粘网、鸟网等危害性捕猎工具和方法猎捕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可适用《办法》第十三条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法律责任。”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等省市地方性法规均已将“粘网”或“鸟网”作为禁止使用的工具予以规定,起到了打击乱捕滥猎候鸟等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的良好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30条规定:禁止使用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第38条规定:使用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没收渔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禁止使用电力、鱼鹰捕鱼和敲(舟古)作业。

《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第二十条:禁止使用下列渔具和捕捞方法:(一)电力捕鱼、炸鱼、毒鱼、毒水禽、鱼鹰捕鱼;(二)迷魂阵、密封阵、拦河大毫、密眼网具、滚钩、镣业、灯叉;(三)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禁用的其他渔具、捕捞方法。

各地的放生者和动物保护人士一定要熟悉当地政府的有关立法。尽可能将法律保护的福音惠及到更多的野生动物。



4.1.1.3法律保护动物事项

为了方便指导放生或者动物保护者行动,现将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所涉及行为和事项归纳一下,包括:

1、捕杀、捕猎野生动物。

(1)禁止

①在自然保护区禁止一切捕杀、捕猎野生动物的行为。

②禁止捕杀、捕猎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野生动物的行为。

③在永久性禁猎区内,禁止捕杀、捕猎一切或者规定种类野生动物的行为。

④在有禁猎期限的禁猎区的禁猎期内,禁止捕杀、捕猎一切或者规定种类野生动物的行为。

⑤在禁渔期内,禁止在规定水域捕杀、捕猎一切或者规定种类野生动物的行为。

(2)限制

对于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内野生动物,对非自然保护区、非禁猎区、非禁渔期内野生动物,法律也有限制的规定:

①狩猎须持《狩猎证》,无证狩猎为非法。

②渔业须持《捕捞许可证》,无证捕捞为非法。

③不得使用禁用的工具和方法。

陆生动物:

禁用用爆炸、投毒、设置电网等危险方法;

禁止使用军用武器、气枪、炸药、毒药、猎套、地弓等工具,或者采用火攻、电击等方法猎捕野生动物。

鸟类:

地方法规中有禁止使用“粘网”或“鸟网”等。

鱼类:

禁止使用禁止使用电力、鱼鹰捕鱼和敲(舟古)作业。地方法规中对禁止使用方法有更细致的规定,如使用电力捕鱼、炸鱼、毒鱼、毒水禽、鱼鹰捕鱼;迷魂阵、密封阵、拦河大毫、密眼网具、滚钩、镣业、灯叉等方法;

④狩猎数量限额。持《狩猎证》也只能在规定的种类、数量、地点和期限进行捕猎。

⑤限制捕幼小。各有关法都有限制“一扫光”性质的捕猎方法。如使用电力、炸药、毒药、火攻,使用密眼网具等。

2、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

(1)禁止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禁止收购、运输、出售地方野生动物保护法规限制的野生动物。

(3)禁止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加工产品。

3、携带野生动物出县境

(1)禁止携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出县境。

(2)禁止携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加工产品出县境。

4、破坏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二条:建设项目对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保护部门在审批时,应当征求同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不准许未经审批的不利保护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的建设项目。

5、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条: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和禁猎期内,禁止猎捕和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4.2 依法放生行动

依法放生行动的主要行动方式是依法向有关管理部门举报。我国涉及与野生动物保护授权管理法规性文件主要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陆生、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因此,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关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 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吊销特许猎捕证,并处以相当于猎获物价值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猎获物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使处罚权有关问题的函》(国办函〔1994〕35号)通知:“授予全国县级以上(含县级)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对集贸市场以外违法经营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行为的依法处罚权。”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对查处违法经营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都负有责任,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打击违法犯罪的行为。对集贸市场以内违法经营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坚决查处,必要时可请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各级陆生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发现集贸市场以内违法经营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情况时,要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反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迅速查处。”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六条: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渔业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渔业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重要渔业水域、渔港设渔政监督管理机构。

(5)《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规定了妨害陆生野生动物行为作为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

从方便实际操作的角度梳理一下有关部门的管理分工:

(1)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主管陆生野生动物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自治州、县和市政府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

注意,各种鸟类属于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

具体对各种野生动物的管理分工请参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表后备注中关于管理分工的说明。

(2)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主管水生野生动物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

(3)工商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查处集贸市场以内违法经营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

(4)公安局:负责管理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中,达到立案标准部分的行为。参见《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可登互联网查阅。

有了上述法律武器的依据,根据各地保护野生动物志愿者、护鸟志愿者、放生人士的实际操作经验。但凡发现捕杀、捕猎、伤害、妨害、收购、运输、销售野生动物,或者加工产品等前文说介绍法律保护野生动物事项的时候,可直接联系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联系工商管理部门或者公安部门反映,或者更简便的方法是直接拨打110报警电话。通过这些部门的执法力量达到制止伤害或妨害野生动物行为的目的。

为了提高依法放生行动的有效性,要求志愿者熟悉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管理方式,熟悉国家和地方政府公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熟悉所在地的自然保护区、禁猎区、禁渔区范围等。具备了这些知识就能够举报有据何举报准确,在帮助管理部门完成管理职能的同时有效地达到依法放生的目的。



4.3 执法案例

1、禁猎区网捕3700只麻雀触法网

2010.07.30《上海法治报》(记者:陈颖婷,通讯员:杨迅安)报道:麻雀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8名被告非法狩猎被判刑1年半、缓刑1年半。

“逮几只麻雀尝尝鲜也要负刑事责任。近日,李某等8人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狩猎麻雀,结果美味没吃着,却 “吃”了苦果。经浦东新区检察院审查后,李某等8人因涉嫌非法狩猎罪被提起公诉。日前,浦东新区法院作出判决,分别判处8人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1年6个月。
  2009年9月初的一个夜晚,一伙黑影出没在塘下公路防风林处,有的张网,有的摇铃,有的燃放烟花,有的敲打树枝,忙个不亦乐乎。正巡逻至此的临港派出所民警和联防队员发现这伙人正在张网抓捕麻雀,结果,这伙人反被一网打尽,当场查获麻雀3700余只。
  来自本市郊区的李某等8人,平均年龄50岁,有的在工厂上班,有的是农民,从未有前科劣迹,在他们看来,抓几只麻雀解解馋,算不了什么。这天傍晚,几个人相约赶往浦东的临港地区抓麻雀,准备将抓到的麻雀自己食用,多的话就拿到菜场卖。
  检察机关表示,随着国家对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条例的不断完善,麻雀已经成为人类的朋友。麻雀是上海市地方性保护的野生动物,属已经上国家 “有益的、有经济价值的、有科研价值的”即 “三有名录”的陆生野生动物。根据《刑法》第341条的规定,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也对这一行为进行了明确: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猎,非法狩猎野生动物二十只以上的情形,属于非法狩猎 “情节严重”。
  检察官告诉记者,虽然麻雀不像金丝猴、大熊猫那样具有珍贵的身份,但李某等人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狩猎麻雀,狩猎的只数高达3700余只,达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可视为情节严重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检察官提醒:浦东临港地区全年禁猎,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事非法猎捕野生动物包括麻雀在内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检察机关近年来受理的刑事案件中不乏有非法猎捕鹰类、鸳鸯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和其他地方性保护野生动物的案件,请各位 “爱好者”切莫碰触法律这根高压线。”

2、猎捕1700只麻雀换来牢狱之灾

2013.06.25《上海法治报》(记者:翟珺)报道:猎捕1700只麻雀换来牢狱之灾——被告人李某使用禁用工具狩猎麻雀被认定触犯非法狩猎罪。

“捕鸟曾经是李某家族习以为常的一项副业,但随着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加强,麻雀已经列入国家保护动物,而李某却擅自进入野生动物保护区猎捕麻雀达1700余只,最终触犯刑律。昨天下午,奉贤区检察院公诉的一起非法狩猎案开庭并进行庭审微直播。法院当庭判决李某犯非法狩猎罪成立,判处其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1年。

现年51岁的李某是本市松江区人, 2012年9月20日至9月26日期间,李某召集他人经事先合谋并分头踩点,驾车携带鞭炮、烟花、摇铃、竹竿、捕鸟网等捕鸟工具,采用燃放烟花鞭炮、摇铃等将鸟类驱赶至事先布设的捕鸟网等方法猎捕麻雀,先后2次捕获麻雀1700余只。

去年9月26日22时许,李某等人采用上述方法再次抓捕麻雀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经上海野生动植物鉴定中心鉴定,他们所捕鸟类全部为麻雀,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奉贤区检察院以非法狩猎罪对李某提起公诉,认为李某等人违反狩猎法规,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数量巨大,已达到我国刑法规定“非法狩猎罪”立案追诉标准。

公诉意见指出,李某早年是猎户,但近年来未取得狩猎证,其弟弟曾采用相同的方法猎捕麻雀被追究刑事责任,李某对此也心知肚明,因此李某知道麻雀是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也知道采用燃放烟火、鞭炮的方式大规模捕杀麻雀是犯法的。李某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非法狩猎野生动物20只以上的,属于非法狩猎情节严重,应予立案追诉,追究刑事责任。

据悉,“禁止使用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军用武器、气枪、炸药、毒药、猎套、地弓等六种,“禁止使用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火攻和电击两种,如使用粘网、鸟网等具有同等危险的猎捕工具或采用张网捕猎的方法捕猎野生动物。

法庭辩论阶段,被告人李某的辩护人指出,李某的犯罪情节尚未达到严重,且具有自首情节,认罪态度良好,希望法庭从轻处罚。公诉人认为,李某使用的工具属于非法工具的范围,抓捕麻雀的数量达到1700多只,属于情节严重。且李某在捕鸟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公安机关已基本掌握李某等人的犯罪情况,不属于自首,只是具有坦白情节。

经过审理,法院昨天当庭判决李某犯非法狩猎罪成立,判处其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1年。

在庭审直播过程中,奉贤区检察院副检察长俞德明,奉贤区农委副主任夏根龙从法律和生态保护角度回答网友提问,对此案进行点评。记者获悉,麻雀对维护生态平衡,遏制病虫害,保护农业生产具有积极作用。捕杀麻雀的行为势必造成生物链缺损而破坏生态平衡。对李某非法狩猎一案庭审进行微直播,正是希望通过普法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捕杀麻雀也可能构成犯罪,全社会应共同维护生态文明。”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3、张网捕鸟牟财,触犯刑法受刑
    2013.04.27解放牛网(记者:言莹,通讯员:沈卫平)报道:张网捕鸟牟财,触犯刑法受刑。

“谋财走起歪道,私自架设尼龙网,非法捕捉野生鸟类。4月25日,捕鸟者沈某被奉贤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后,法院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其拘役2个月,缓刑2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
  现年50岁的沈某是奉贤区金汇镇的农民。2013年1月,沈某发现自家附近的农田时常有野生鸟类飞过,萌发起围网猎捕野生鸟类谋财的念头。他在树林和河浜边架设起四张尼龙网,开始捕捉。1月5日下午,他张网捕获普通鵟、白腹鸫、珠颈斑鸠、麻雀等各种野生鸟类19只,随后用网袋扎好后,赶到泰日社区的农贸菜市场贩卖。刚设摊贩卖时,就被巡逻的民警发现当场查获。经查,沈某没有特许捕猎证。
  经鉴定,普通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珠颈斑鸠等其他各种鸟类均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的物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8条明文规定:国家保护野生动物以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检察官告诫,使用打猎,张网等各种方法非法捕猎野生鸟类的,是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惩罚。 

8月7日,松江区公安局新浜派出所查获一起非法捕猎野生动物案件,收缴捕鸟网1张,猎获鸟类1448只,品种均为麻雀。目前麻雀已移交松江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进行无害化处理,案件目前仍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麻雀因食庄稼,曾被列为“四害”大量捕杀。如今,因其肉质鲜美,它又成为桌上餐。对此,有些人不解,他们认为,麻雀在农村是极其常见的一种鸟,主要以谷物为食,为什么现在捕猎却构成了犯罪?
  根据法律规定,麻雀属于国家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所列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鸟类,非法捕猎20只以上即属于情节严重。野生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属于国家的资源,相关法律禁止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捕猎行为,违法情节严重的非法捕猎者将受到国家法律的严厉处罚。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野生动物的,哪怕只是普通野鸟,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满放生》连载(17):第五章 菩提放生
第五章 菩提放生
5.1 菩提放生的含义

1、慈悲的修行

星云法师在《怎么修行慈悲心》一文谈到,佛教三藏十二部经,无量的法门和教义,皆以慈悲为根本,尤其是大乘佛教的菩萨道,更是慈悲精神的实践与完成。般若经说:菩萨因众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长养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我等佛门弟子,若欲依大乘菩萨道而成就菩提,则必须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慈悲心。因为慈悲心是菩萨行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有助于培养和提升我们慈悲心的努力都是修菩萨行的正行,或者说是重要的修行。

放生行动,始于慈悲,同时也是对慈悲心的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已而成为佛弟子重要的修行方式方法。

2、慈悲的表法

在佛教,活动场所有各种设施,组织的各种活动,人物所显现的各种形象都是表法,都是佛教教学和弘法的工具和手段。同样的道理,佛门放生也是表法。通过放生的活动,可以展现和培养人们的慈悲之心,最终达到普度众生的目的。

谈到佛教,大家总是说:“佛教以慈悲为怀”。慈悲早已成为佛教的代名词,而被妇孺皆知。通过有形的“慈悲”精神的展现,成了弘法的重要视角。

3、圆满的布施

六度,是大乘修行道的主要内容,菩萨正道,是摄尽一切菩萨道的总行,是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的途径,也是悟入唯识性的因和果。布施度,简称布施,既是六度之一,也是六度之首。布施在大乘修行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布施度,又名檀波罗蜜、檀度、施度。施波罗密,意为布施,即以自己所有,普施一切众生。布施有三种:第一种是法布施,即以清净心为人宣说如来正法,令闻者得法乐,资长善根之功。第二种是财布施,此中又分两类:一是内财施,即以自己头目脑髓,以至整个色身施于众生,如释迦如来在因地中行菩萨道,曾割肉喂鹰、舍身饲虎;二是外财施,即以自己所拥有的衣食财物施予有情。第三种是无畏布施,即众生若有种种灾难怖畏之事,能够安慰他们,帮助他们免去内心的怖畏。

圆满的放生俱全了三种布施的特征和功德,一举尽得。

4、随缘度众生

度众生出离苦海需要机缘,佛教总是抓住一切可用的机缘行普度众生之道。

放生让我们有缘救助异类的生命,帮助它们免遭杀戮之苦。但它们却仍不能因此而脱离轮回业报。它们虽然暂时躲过杀祸,生命得到了暂时的延续,但今后它们还要继续轮回受报,暂无出期。因此,放生虽说是极大的帮助了众生,也与众生结了善缘。但是,如果我们的放生行动仅仅只是做到了救助生命,那么不管我们在放生中对被放生的动物照顾得多么无微不至,也不管其过程是多么的成功,这种善行却都不是圆满的。

真正彻底的救度只有一种,那就是帮助它们最终迈向脱离轮回苦海的解脱之道,只有这样才是究竟和圆满。

为助异类朋友根本解脱,我们更应借放生这难逢的机缘,为它们接下圆满的佛缘。


5.2 圆满佛缘

1、佛号薰习

佛菩萨的名号都有圆满的功德。

佛在《地藏经》中告诉观世音菩萨说:你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所有的天龙、鬼神乃至六道中的苦难众生,若能闻你名号,或见你形像,或敬仰赞叹你,这些众生必生于无上道,且必获不转退心,常生人道或天界,享受安乐,等到因缘成熟时,会遇佛授记,他日必将成佛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如此菩萨(观音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

《宝积经》云:“如是称念南无佛者,语业不空,如是语业,名执火炬,能烧烦恼。若复有人得闻如来及佛名号,离诸黑喑,与彼众生为涅槃因”。佛陀诚言,念佛之妙!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云:“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

《佛说无量寿经》云:“佛告弥勒菩萨:‘其有众生,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佛经中佛说佛号殊胜功德的记载出处极多。佛在《华严经》十六卷甚至说:“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所以在往昔,无数劫受苦,流转生死中,不闻佛名故。”可见不仅念佛是极重要的修行之行法。听闻佛名更是众生免受生死流转,出离苦海的必要因缘。利用有利的时机帮助众生听闻佛号是及其重要的渡众生的手段和环节。

诚心救身处异类的朋友于水火,其菩萨发心可鉴日月,其慈悲情怀可动天地。为助异类朋友根本解脱,我们更应借放生这难逢的机缘,为它们接下圆满佛缘。利用放生之际为它们念诵或者播放佛号,将功德殊胜的佛号灌注其八识田中,借机为种下未来成佛的种子。有了这佛号的种子,它们在将来因缘和合的时候,就必能值遇佛法,念佛修行,进而有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之苦!此举劳微,其理义深!

方法一:利用放生过程中暂养和运输的时间,在被放生的动物附近大声念诵佛号,如“南无阿弥佗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等,用我们赤城的佛号声为它们提供薰习。

方法二:利用放生过程中暂养和运输的时间,利用念佛机或者其它播音设备被放生动物播放佛号,其功效同。

方法三:在放生水生类动物时,由于水合空气界面衰减的缘故,动物在水里听到佛号声的效果受到影响。为了减小这个不利影响,建议使用防水袋来保护念佛机直接放进水里传声的方法改善。

用防水袋保护念佛机直接为水族类播放佛号有几方面好处:

(1)为减少水族类在运输途中和放生过程中的损伤和死亡,一般都要尽量缩短运输途中和各种等待时间。有了防水袋和念佛机可以充分利用等待和运输途中的时间来为它们播放佛号。这样,到了目的地就可尽量简化放生仪轨,尽快将它们放入水体,助其存活。

  (2)用防水袋保护后,念佛机可以直接接触水面,将佛号声直接传入水中。这种方式避免了声音从空气到水传播的衰减,能确保水中族类可以清晰地听到佛号。比起站在旁边念佛的方式,这种方式效果更好,更有保证。

我们在放生水族时,可在每个容器里放进一个用防水袋保护着的念佛机,并控制好每个念佛机的音量。由于声音从水到空气,再从空气到水,其间衰减很大,只要音量控制得好,每个容器里的水族听到的就主要是一个念佛机清晰的佛号声。
      用念佛机播放佛号,是辅助我们帮助水族朋友听到佛号声。同时,我们还应诚心念佛,发愿回向,愿它们能值遇佛法,早日脱离六道轮回之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早日成佛。我们的愿力也同样重要!

2、放生仪式

对放生的仪式,大多数参与放生的佛门弟子应该都熟悉了。在放生的时候,将参与者集中起来,安排佛门大德讲讲话,然后按照一定的仪轨做个佛事,最后再将动物放归大自然。

举行放生仪式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教育的作用。利用组织放生的机会,请高僧大德给参与者作开示,为参与者介绍佛教的知识和修行方面的指导。

二是表法的作用。佛教的一切活动目的不外乎弘法利生。放生仪式这种形式的本身可以起到宣传传播佛法的作用。特别是以一定形式向社会展示佛教慈悲为怀的菩萨精神。如果形式得当更加易于被社会人群所感知,丰富了弘扬佛法的机缘和方式。在当今社会普遍认同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正确的放生是佛教与社会普遍认识较好契合处。通过一定的形式引起社会对佛教正确放生行动的关注可以起到拉近佛教与社会距离的作用。当然这也对佛教界正确的放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度众生的作用。此处所说度众生作用,主要指对被发生的对象的超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放生仪轨一般都编入了大量佛菩萨的名号和经文等,参与放生者心怀度众生的宏愿念诵佛菩萨的名号,可仰仗佛菩萨名号的圆满摄受力和愿力摄受广大的众生;第二,仪轨包含引导了放生者发愿的发愿文,这些发愿文既愿被放对象能免遭杀戮,得安乐处,也包括愿被放生对象终得究竟解脱,圆满佛道,汇集众多参与者被引导而发出的宏大愿力,是对被放生者的宝贵增上缘;第三,仪式中高声诵读的佛经和唱诵的佛号将直接被熏入被放生者的八识田,为其种下未来成佛的种子。

能圆满以上功能的放生仪式则为圆满。

值得注意的是,在放生活动中,待放生的动物常常暂养在拥挤受限的容器中,容纳水生类动物容器中的水很少,水中溶解氧严重不足,而放生仪式有时需要较长时间,这无疑会使待放生动物的存活受到威胁。从提高放生存活率考虑,应该尽快将待放生的动物放归到自然环境。因此,放生仪式应该尽可能的圆满而简短,或者可以利用运输途中的时间进行。在放生的途中可以唱诵佛号回向,也可利用念佛机播放佛号。有些可以在放归后进行的内容可以安排在放归以后进行。总之,要尽量缩短暂养动物的时间,为提高动物存活率创造条件。

3、放生仪轨

放生仪轨是正信佛教徒为所救护物命获得究竟解脱,在物命耳边念诵的仪轨,是放生仪式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金光明最胜王经》中,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前世为所放生的鱼念诵宝髻佛名号,使鱼群寿尽离世后,立即转生为三十三天天子,而后逐渐皈依佛门,步入解脱大道。可见圆满地放生仪轨功德不可思议。在显密各宗派有许多大德所编放生仪轨,多数可以直接依照法本念诵,不需传承。

中国汉传佛教寺院在长期的放生法会中形成了独特的《放生仪规》。一般说来,按现行《放生仪规》,放生全过程可分为洒净诵偈、说三皈依、放生发愿三个程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1:46 , Processed in 0.03435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