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学道

汉传佛教禅宗如何依止善知识(明贤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8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9-8 15:04
说密教不对,不等于就是污蔑否定佛教。
好像扎西达杰同学信密教信得很真似的。那讲讲为什么要观想天尊,为 ...

我不修密宗,但我也不会随便的下定义说密宗是鬼神教。
再者,说密教不对,不等于就是污蔑否定佛教。———请问是等于污蔑否定密宗吗?
发表于 2016-9-8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on_of_man 于 2016-9-8 16:33 编辑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9-7 19:54
祥林嫂见人就说,我们家阿毛……
阿Q又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
融尽了各类形式期待以后,才能有望见 ...

堂主说得有道理、看得透彻。

这从另一面也说明菩提道次第逐渐地位坚固崇高,别人都要说:我家也有次第的、我家也有依师法。。。等等。。。来证明自己不弱。下一轮这位明贤法师恐怕要写论文:我家也有菩提心修法的!
发表于 2016-9-8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9-8 16: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搞不懂佛教怎么有这么多分歧
学藏传的看不起汉传
学汉传的也看不起藏传
学南传的又看不起藏传和汉传

大家都在争正统,可是佛教的教义是在口头上流传了数百年才正式使用文字记载,谁知道这数百年里教义已经被扭曲成什么样了
发表于 2016-9-8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lion_of_man 发表于 2016-9-8 15:54
堂主说得有道理、看得透彻。

这从另一面也说明菩提道次第逐渐地位坚固崇高,别人都要说:我家也有次第 ...

劝发菩提心文省庵大师著——就这个吧
写的文笔是好。但什么是菩提心,怎么發菩提心?好像我是没从那四六骈文中读出来。“菩萨”都随便称呼了,菩提心难保不被低看成妇人之仁。大乘法,未必是看起来的到处是菩萨戒、大乘经。
发表于 2016-9-8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9-8 16:27
劝发菩提心文省庵大师著——就这个吧
写的文笔是好。但什么是菩提心,怎么發菩提心?好像我是没从那四六 ...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这是为何要发菩提心。

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这是发菩提心的誓愿。也是何谓菩提心。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这是如何发菩提心。

综上:你对汉传佛教一直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去说,很不公正公平客观。
发表于 2016-9-8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9-8 16:27
劝发菩提心文省庵大师著——就这个吧
写的文笔是好。但什么是菩提心,怎么發菩提心?好像我是没从那四六 ...

“菩萨”都随便称呼了,菩提心难保不被低看成妇人之仁。大乘法,未必是看起来的到处是菩萨戒、大乘经。
————————————————————————
藏地被称为法王的也很多。不能厚此薄彼啊。除了真正的几位藏传佛教的法王外。哪有那么多的法王啊。
发表于 2016-9-8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除了第九个,声闻乘他们也基本认同,發菩提心也不算大乘特别之法了。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自性是众生,自性是佛道,求解释。
发表于 2016-9-8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扎西达吉 发表于 2016-9-8 20:04
“菩萨”都随便称呼了,菩提心难保不被低看成妇人之仁。大乘法,未必是看起来的到处是菩萨戒、大乘经。
...

法王的藏文称呼,我以前已经解释过了,是元明的受朝廷册封的僧人中有“主法之人”,外加“持政之王”双重身份。和佛典中所谓与佛陀、大雄同义的“法王”无关。
发表于 2016-9-8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9-8 16:27
劝发菩提心文省庵大师著——就这个吧
写的文笔是好。但什么是菩提心,怎么發菩提心?好像我是没从那四六 ...

勸發菩提心文
省庵大師著

不肖愚下凡夫僧實賢。泣血稽顙。哀告現前大眾。及當世淨信男女等。惟願慈悲。少加聽察。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故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然心願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趣向。今為大眾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云何名為邪正真偽大小偏圓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如是發心。名之為真。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 勳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知此八種差別。則知審察。知審察。則知去取。知去取。則可發心。云何審察。謂我所發心。於此八中。為邪為正。為真為偽。為大為小。為偏為圓。云何去取。所謂去邪去偽 。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圓。如此發心。方得名為真正發菩提心也。

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今言因緣。略有十種。何等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師長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眾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靈故。八者懺悔業障故。九者求生淨土故。十者為 令正法得久住故。

云何念佛重恩。謂我釋迦如來。最初發心。為我等故。行菩薩道。經無量劫。備受諸苦。我造業時。佛則哀憐。方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我墮地獄。佛復悲痛。欲代我苦。而我業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種善根。世世生生。隨逐於我。心無暫捨。佛初出世。我尚沈淪。今得人身。佛已滅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預出家。何障而不見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如是思惟。向使不種善根。何以得聞佛法。不聞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 邱山難喻。自非發廣大心。行菩薩道。建立佛法。救度眾生。縱使粉身碎骨。豈能酬答。是為發菩提心第一因緣也。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三年。懷胎乳哺。推乾去濕。嚥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紹繼門風。供承祭祀。今我等既已出家。濫稱釋子。忝號沙門。甘旨不供。祭掃不給。生不能養其口體。死不能導其神靈。於世間則為大損。於出世又無實益。兩途既失。重罪難逃。如是思惟。惟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眾生。則不惟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濟。不惟一人父母。人人父母。盡可超升。是為發菩提心第二因緣也。

云何念師長恩。父母雖能生育我身。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不知禮義。則同於異類。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今我等粗知禮義。略解佛法。袈裟被體。戒品沾身。此之重恩。從師長得。若求小果。僅能自利。今為大乘。普願利人。則世出世間二種師長。俱蒙利益。是為發菩提心第三因緣也。

云何念施主恩。謂我等今者。日用所資。並非己有。三時粥飯。四季衣裳。疾病所須。身口所費。此皆出自他力。將為我用。彼則竭力躬耕。尚難餬口。我則安坐受食。猶不稱心。彼則紡織不已。猶自艱難。我則安服有餘。 寧知愛惜。彼則蓽門蓬戶。擾攘終身。我則廣宇閒庭。悠游卒歲。以彼勞而供我逸。於心安乎。將他利而潤己身。於理順乎。自非悲智雙運。福慧二嚴。檀信沾恩。眾生受賜。則粒米寸絲。酬償有分。惡報難逃。是為發菩提心第四因緣也。

云何念眾生恩。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世世生生。互為父母。彼此有恩。今雖隔世昏迷。互不相識。以理推之。豈無報效。今之披毛帶角。安知非昔為其子乎。今之蝡動蜎飛。安知不曾為我父乎。每見幼離父母。長而容貌都忘。何況宿世親緣。今則張王難記。彼其號呼於地獄之下。宛轉於餓鬼之中。苦痛誰知。饑虛安訴。我雖不見不聞。彼必求拯求濟。非經不能陳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見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薩觀於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常思利益。念報其恩。是為發菩提心第五因緣也。

云何念生死苦。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常在生死。未得解脫。人間天上。此界他方。出沒萬端。昇沈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獄。畜生。餓鬼。黑門朝出而暮還。鐵窟暫離而又入。登刀山也。則舉體無完膚。攀劍樹也。則方寸皆割裂。熱鐵不除饑。吞之則肝腸盡爛。烊銅難療渴。飲之則骨肉都糜。利鋸解之。則斷而復續。巧風吹之。則死已還生。猛火城中。忍聽叫嗥之慘。煎熬盤裏。但聞苦痛之聲。冰凍始凝。則狀似青蓮蕊結。血肉既裂。則身如紅藕華開。一夜死生。地下每經萬 徧。一朝苦痛。人間已過百年。頻煩獄卒疲勞。誰信閻翁教誡。受時知苦。雖悔恨以何追。脫已還忘。其作業也如故。鞭驢出血。誰知吾母之悲。牽豕就屠。焉識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爾。啖其親而未識。凡類皆然。當年恩愛。今作怨家。昔日寇 讎。今成骨肉。昔為母而今為婦。舊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則可羞可恥。天眼視之。則可笑可憐。糞穢叢中。十月包藏難過。膿血道裏。一時倒下可憐。少也何知。東西莫辨。長而有識。貪欲便生。須臾而老病相尋。迅速而無常又至。風火交煎。神識於中潰亂。精血既竭。皮肉自外乾枯。無一毛而不被 針鑽。有一竅而皆從刀割。龜之將烹。其脫殼也猶易。神之欲謝。其去體也倍難。心無常主。類商賈而處處奔馳。身無定形。似房屋而頻頻遷徙。大千塵點。難窮往返之身。四海波濤。孰計別離之淚。峨峨積骨。過彼崇山。莽莽橫 尸。多於大地。向使不聞佛語。此事誰見誰聞。未覩佛經。此理焉知焉覺。其或依前貪戀。仍舊癡迷。祇恐萬劫千生。一錯百錯。人身難得而易失。良時易往而難追。道路冥冥。別離長久。三途惡報。還自受之。痛不可言。誰當相代。興言及此。能不寒心。是故宜應斷生死流。出愛欲海。自他兼濟。彼岸同登。曠劫殊勛。在此一舉。是為發菩提心第六因緣也。

云何尊重己靈。謂我現前一心。直下與釋迦如來無二無別。云何世尊無量劫來。早成正覺。而我等昏迷顛倒。尚做凡夫。又佛世尊則具有無量神通智慧。功德莊嚴。而我等則但有無量業繫煩惱。生死纏縛。心性是一。迷悟天淵。靜言思之。豈不可恥。譬如無價寶珠。沒在淤泥。視同瓦礫。不加愛重。是故宜應以無量善法。對治煩惱。修德有功。則性德方顯。如珠被濯。懸在高幢。洞達光明。映蔽一切。可謂不孤佛化。不負己靈。是為發菩提心第七因緣也。

云何懺悔業障。經言。犯一吉羅。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吉羅小罪。尚獲此報。何況重罪。其報難言。今我等日用之中。一舉一動。恆違戒律。一餐一水。頻犯尸羅。一日所犯。亦應無量。何況終身歷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為優婆塞戒。尚不具足。何況沙彌比丘菩薩等戒。又不必言矣。問其名。則曰我比丘也。問其實。則尚不足為優婆塞也。豈不可愧哉。當知佛戒不受則已。受則不可毀犯。不犯則已。犯則終必墮落。若非自愍愍他。自傷傷他。身口 倂切。聲淚俱下。普與眾生。求哀懺悔。則千生萬劫。惡報難逃。是為發菩提心第八因緣也。

云何求生淨土。謂在此土修行。其進道也難。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難故累劫未成。是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末世修行。無越於此。然經稱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則莫若執持名號。言多善。則莫若發廣大心。是以暫持聖號。勝於布施百年。一發大心。超過修行歷劫。蓋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發。則雖念奚為。發心原為修行。淨土不生。則雖發易退。是則下菩提種。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長。乘大願船。入於淨土之海。西方決定往生。是為發菩提心第九因緣也。

云何令正法久住。謂我世尊。無量劫來。為我等故。修菩提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因圓果滿。遂致成佛。既成佛已。化緣周訖。入於涅槃。正法像法。皆已滅盡。僅存末法。有教無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競爭人我。盡逐利名。舉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義。僧是何名。衰殘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覺淚下。我為佛子。不能報恩。內無益於己。外無益於人。生無益於時。死無益於後。天雖高。不能覆我。地雖厚。不能載我。極重罪人。非我而誰。由是痛不可忍。計無所出。頓忘鄙陋。忽發大心。雖不能挽回末運於此時。決當圖護持正法於來世。是故偕諸善友。同到道場。述為懺摩。建茲法會。發四十八之大願。願願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從於今日。盡未來際。畢此一形。誓歸安養。既登九品。回入娑婆。俾得佛日重輝。法門再闡。僧海澄清於此界。人民被化於東方。劫運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此則區區真實苦心。是為發菩提心第十因緣也。

如是十緣備識。八法周知。則趣向有門。開發有地。相與得此人身。居於華夏。六根無恙。四大輕安。具有信心。幸無魔障。況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場。又聞佛法。又瞻舍利。又修懺法。又值善友。又具勝緣。不於今日發此大心。更待何日。惟願大眾。愍我愚誠。憐我苦志。同立此願。同發是心。未發者今發。已發者增長。已增長者。今令相續。勿畏難而退怯。勿視易而輕浮。勿欲速而不久長。勿懈怠而無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鈍而一向無心。勿以根淺而自鄙無分。譬諸種樹。種久則根淺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則刀鈍而成利。豈可因淺勿種。任其自枯。因鈍弗磨。置之無用。又若以修行為苦。則不知懈怠尤苦。修行則勤勞暫時。安樂永劫。懈怠則偷安一世。受苦多生。況乎以淨土為舟航。則何愁退轉。又得無生為忍力。則何慮艱難。當知地獄罪人。尚發菩提於住劫。豈可人倫佛子。不立大願於今生。無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諫。而今覺悟。將來猶尚可追。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憐。苟知而不行。尤為痛惜。若懼地獄之苦。則精進自生。若念無常之速。則懈怠不起。又須以佛法為鞭策。 善友為提攜。造次弗離。終身依賴。則無退失之虞矣。勿言一念輕微。勿謂虛願無益。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大眾誠能不棄我語。則菩提眷屬。從此聯姻。蓮社宗盟。自今締好。所願同生淨土。同見彌陀。同化眾生。同成正覺。則安知未來三十二相。百福莊嚴。不從今日發心立願而始也。願與大眾共勉之。幸甚幸甚。
 
发表于 2016-9-9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9-8 21:00
法王的藏文称呼,我以前已经解释过了,是元明的受朝廷册封的僧人中有“主法之人”,外加“持政之王”双重 ...

我只说现在,不少藏地上师仁波切,被号称为法王,也没见他们反对。这点格鲁传承做的是非常好,基本没见这么宣传的,赞叹。
再者,某佛学院号称本学院里有300多位登地的菩萨,我们就事论事,不提该佛学院的名字了。大家应该也知道是哪一所佛学院。结果前几年该佛学院的女众部因为用火不当,烧了不少宿舍。那些登地的菩萨也没见提前预警或是使用个神通来降雨灭火。
发表于 2016-9-9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9-8 20:57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 ...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除了第九个,声闻乘他们也基本认同,發菩提心也不算大乘特别之法了。
————声闻乘也行善事功德,也诵经念佛礼拜。是否按照你的意思:所有的行善之事,念佛礼拜等,都是小乘法了,也没什么大乘特别之法了?发菩提心要有因缘,无因如何发起?这十条是发起菩提心的缘起。你除了现在学习藏文外,也请多看看汉语的书籍,尤其是文言文。谢谢。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自性是众生,自性是佛道,求解释。
————自性显现啊。万法唯识所现,唯心所变。解释起来很难,也不定准确全面。但这个说法有佛经的依据的。《楞严经》讲,“一切因果,世界微尘,诸法所生,因心成体。”(藏地部分上师不认同楞严经。那是另一回事)
发表于 2016-9-9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9-8 21:00
法王的藏文称呼,我以前已经解释过了,是元明的受朝廷册封的僧人中有“主法之人”,外加“持政之王”双重 ...

比如:噶陀寺的**法王,只是某一大法脉的持有者传承者,没有主持政务啊。不一样被满世界的尊称为法王吗?也没见该法王反对此称呼。我只是就事论事,对噶陀寺还是很尊敬的。
发表于 2016-9-9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9-8 20:57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 ...

——除了第九个,声闻乘他们也基本认同,發菩提心也不算大乘特别之法了。
————大乘行人只要退失菩提心,就是二乘之人或是外道了。发菩提心是大乘法的根本基石。怎么能说发菩提心也不算是大乘特别之法了呢?你的这个说法真奇怪。外道邪魔也会吃饭睡觉呼吸,附佛外道之人也会诵经礼拜甚至学习法华经广论等大乘经典,大乘行人也会如此。按照你的说法,大乘佛法难道会和外道邪魔或是附佛外道一样吗?
佛法重点在发心。这一点你还不清楚明白吗?如果某人天天学习五大论,但就想发财当权贵,你能说五大论只是人天乘的佛法吗?个人感觉:你越学越倒退了,但愤青的色彩越来越重了,一个劲的喷汉传佛教,但又说不到正点上。请多看看宗大师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看看人天乘、菩萨乘等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发表于 2016-9-9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标准的依人不依法。很多人跟着李轮子学的直接不辨是非,去自焚了。这个改变内心的力量是很大的。

这是标准的依法不依人,学佛法当然要跟人学,拿该人说的法跟经论对照,并用实践经验来验证,整个过程的核心就是法。
上李某人当的人,本身出发点就有问题,自己也不会思考,所以才吃亏上当。如果他们思考鉴别的能力,绝不会如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3:17 , Processed in 0.03584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