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慈悲净明德 于 2012-1-5 12:49 编辑
笨者之帚 发表于 2012-1-5 10:59
呵呵,靠百度是无法成佛的,百度来的东西,如果没有传承上师的讲解,单从字面上理解,便很容易出偏。
...
呵呵,靠百度是无法成佛的,百度来的东西,如果没有传承上师的讲解,单从字面上理解,便很容易出偏。
————但可以了解很多知识,是否理解偏差是另一个问题。和靠百度能否成佛不是一回事。其实就算是上师给大家讲解了,如果不按照上师的开示实际修行,也和百度搜索的性质一样———无法成佛的。
皈依最重要的心态,佛法最重要的也是修心,不问等起意乐,单凭外在行为即判断如何如何,明显是有失偏颇的。
————修心是不错的,但外在的形式不能废除。如果一个人穿着基督教的教袍礼拜着基督天主玛利亚,但说自己其实是佛教弟子,我想没几人会信的。
速道在谈及皈依学处之前,也谈及何谓皈依体,并引《极白增上心之问答善慧笑音》中说:「皈依体之要,自心殊惶恐,知三宝能救,由此生皈依。此为尊所许。」
————除非你认为第五世班禅大师的开示有问题,《菩提道次第直授 ——趣入一切种智速疾道》的那段说法有些异议,请随意。这是格鲁本宗上师的开示。 皈依了佛陀以后,不可以顶礼供养其他的天神;
皈依了法以后,应当断除损害有情的行为;
皈依了僧以后,不可以与其他外道一起共住。
书要结合前后文来看,例如以上明确是说皈依体以内心的意乐为准,故不以等起意乐而论,但以肢体行为而判断皈依体的有无,即有偏颇之处,何况,礼拜与顶礼严格说起来还是有差别的,不能一概而论。
————同上。说实话,我没看出二者有啥区别。请笨同修开示二者的具体不同,谢谢。
佛教对礼拜的阐释达摩祖师: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若能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其相即法相也。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举外明内,性相相应。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内则放纵嗔痴,常为恶业,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无惭于圣,徒诳于凡,不免轮回,岂成功德。
佛教对顶礼的阐释向佛、菩萨或上座行此礼。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舒两掌过额承空,以示头触佛足,恭敬至诚,就是俗话说的"五体投地"。从前,一位比丘顶礼有佛陀头发、指甲的佛塔,阿难尊者请问释尊他顶礼的功德,世尊答言:他这样顶礼一次,将获得自己身下所压面积直至金刚大地以上所有微尘数量的转轮王位,然而这还不能达到其顶礼功德的边际。”
如果没有内心舍弃三宝的意愿,单单是发生了例如礼拜供养天神或者与外道共住,便失去皈依体,结合速道前后文来看,这点是绝无可能的。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有多少曾与外道共住,然而谁能承许说这些大成就者即是失去皈依体了呢?吾人出差在外,投宿宾馆,一个宾馆成百上千人,里面要是有个外道,佛教徒便会失去皈依体?这点更不可能。
————成就者与非成就者的区别。这个要分清。除非已经成就了,很多事情在外相上是可以不那么严格的,但人家是真正的修持。
多识活佛所谓:“认为外道的观点等有道理、值得依止。”是指认为外道在轮回解脱方面说的有道理,堪为依止,这样是会失去皈依体的。如果不这样解释,那么物理化学等诸多科学知识,我们也认为有道理,就失去皈依体了吗?不信佛法之人的善言善行,我们认为有道理,也会失去皈依体吗?这明显是不对的。
————顿号的作用: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新华字典)从这个顿号的作用上我们可以知道,是并列词语的停顿,何谓并列词语呢?
◎ 并列 bìngliè [juxtapsition] 并排地摆列,不分主次
所以,多识仁波切的开示,是笨同修你理解错了。那句话是两个意思的并列。也就是“认为外道观点有道理”或“认为外道观点值得依止”,这两种情况下都失去皈依戒,可不是你说的那样啊。
如果不依靠传承、结合上下文细加分析,单凭字面上如言取义,便会出现误判,学佛不是靠百度,首先讲的是依止善知识,这点您显然需要学习。
————详见第一条回复。
另你是否认为智敏上师的开示有问题?关于皈依戒的相关开示。如果有就明说吧,这个没啥。论坛上有很多的多宝讲寺的同修吧,请他们代为询问智敏上师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