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上善如水

西藏送礼规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6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真正的东北人,汉族极少。但不能说没有。而且,合法进入东北的汉族人,数量也不多。
发表于 2011-2-16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念念观自在 于 2011-2-16 19:54 发表
实际上,真正的东北人,汉族极少。但不能说没有。而且,合法进入东北的汉族人,数量也不多。


话题越扯越远,罪在我。
所以就简单回应一下:靖康之变,大批汉人就进入东北。明代军士和家属进入。清代吴三桂等三藩罪臣家属,遭历朝文字狱迫害的南方汉人进入东北。晚清大批山东,河北人进入(只有这个是违法,违背清朝关于龙兴之地要封禁的条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沙俄在中国境内中长铁路的修建,这也就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来源。解放后的进入的也都合法吧——115师,冀东地方部队,罗荣桓的山东部队,组成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军四野。军转人员农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东北很大,情况不一样,仅就我所熟悉的哈尔滨而论——抛开各少数民族,和外国人(从前很多)而外,作为多数的汉族人,存在着3个族群,不知道现在如何,截止上个世纪78,80年代还很明显。
山东人,河北人,“此地人”——除了这3个族群之外的汉人少到可以忽略不计。这其中的山东,河北人就是晚清以来一直到58年大跃进,文革“盲流”到东北的汉人,闯关东嘛!而“此地人”则包括了此前进入东北汉人的全部。
大家在结亲,交友等多方面都喜欢和自己族群结合。族群之间也多少存在隔阂和歧视,其分别虽然没有今天台湾那样分明和对峙,但确实具有移民城市的文化特点的。

所谓“真正”什么什么地方的人,是个伪话题,因为内涵和外延没法确定。譬如,过去曾经在首都各媒体大肆讨论的,谁是真正北京人?就无果而终。最后的结论是谁强大,谁优秀,谁命好,谁就是“真正”北京人!!!

[ 本帖最后由 一飘儿 于 2011-2-16 20:55 编辑 ]
发表于 2011-2-17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上善如水 于 2011-2-12 20:51 发表
不过,有一点我不太认同。文章说“汉人,在礼貌上,往往通过赞美礼物来表示感谢”,我觉得,是不是现代学了西方才是这样啊?!我家里就不这样。收礼物礼仪是感谢、接过,但绝对不能当面拆,那么当然无从赞美礼物了。 ...

在汉人形成之前的周人时代,起码礼仪上有部分是讲究当面打开,甚至如果是食物还要品尝一下作为感谢的说法。孔子某次接受药品礼物,却不懂得如何答礼,就只好说:我不懂这个礼节。直接收了。
记不太清了,大概如此,错不负责。

[ 本帖最后由 风火 于 2011-2-17 00:2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里的另外一篇

朋友认识一位活佛,活佛现住欧洲,有很多外籍徒弟。一起带徒弟出游时,发现他那支队伍的师徒关系颇为古怪。一路上,活佛对徒弟们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甚至可以说是低三下四,完全没有作师父的派头。徒弟们似乎也很习惯这种待遇。私下打听,发现背后有故事。
活佛的上一世,性情闲逸,不爱管理寺务,还有一些怪癖。最出格的,是每天固定去大路边,找块大石头趴下,撩起僧裙,晒屁股,屁股对着众人往来的路。寺院上下觉得摊上这种老板,只能自认倒霉,不仅啥事不管,还要丢人现眼,只好劝老板改在比较少人往来的小路边晒太阳,活佛却回答:“去小路怎么能让人看到我屁股?” 如何劝说也没用。
一次,某人图谋侵吞寺产,全寺为此到处奔波,诉讼失败以后,实在无计可施了,向活佛抱怨,说:“寺院是您的,您也不管,现在被人欺负到头上来了。”寺里护法殿平日除更换供品,一般锁着,不让外人进,神像脸部还得用哈达遮盖,不让看到。活佛让人把锁打开,提了钩索(一种武器)进去,扔在护法脚前,然后将挂在护法像身上厚厚的哈达扒拉开,露出护法的脸,指着说:“寺院供养你这么久,现在寺院被人欺负了,和尚他们让我想办法,可我也没本事啊!难道你是准备白吃白喝吗?”说罢转身扬长而去,也不修法,啥都不干,又回去睡觉、晒屁股了。当晚,本地一处豪门夜宴时,房顶突然塌下来,砸死了所有赴宴者,图谋寺产者全家当场死光,也包括很多无关人等,寺院问题解决了。
传说,这一世活佛身边许多外籍徒弟,是上一世塌房事故中遇难的那些人,活佛觉得亏欠他们,心有愧疚。
发表于 2011-2-17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这书一定要买来一睹为快。
想起了北顶娘娘,为啥我就这么喜欢看护法的故事呢,我又短了慈悲心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上善如水 于 2011-2-14 20:03 发表
与家师看电视,近年常常看到反映解放前藏族生活的剧集,其中有钱人家的服装道具太绚丽了,师父会摇摇头,说:这家人看上去不象太有文化的样子。最古怪的一出是《尘埃落定》,里面男主角,重要男配角的几身衣服,几套首饰,在藏地其实算女款的,女人穿男款也有好几回。另外,农奴在土司面前的表现过了火候,见到班禅喇嘛也不过如此。这些礼节,根据彼此的身份地位,在规格方式上,往往有统一明确的规矩。虽然各地区,有本地化的增减变动,但基本原则还是相通的。礼数形式最复杂,花样最多,要在当年政教中心的拉萨。老话有,拉萨的礼节,安多的智慧,康巴的汉子。如今,比较容易被了解的,大概只有康巴的汉子了。
...



以前,和祈竹活佛看电视、电影,也很多这些同类的情况。内地汉人班底制作的西藏故事片或者朱哲琴、萨顶顶MV等等就不必说了,那对西藏有见识的老人来说,是周星驰电影的效果,活佛可以从头笑到尾,而笑点完全和剧情无关,纯粹是制作班底外行所闹的笑话导致的。一次,一部西藏主题的电影,里面有一段,是两个藏族老乡互相拥抱、热情对话。汉人看来没问题。藏族看就好笑极了。什么老乡?一个拉萨贵族打扮,另外一个是嘉绒农民演员,两演员一个在用拉萨话说“好久没见,最近好不?”,嘉绒演员根本不明白拉萨话,只是为了导演满意随便说点汉人听不明白的藏语应付过去即可,他用马尔康话回答“早就吃了!这么晚你还没吃来找我,不是骗一顿饭吧?”拉萨演员当然也不懂对方在说啥,但也配合着哈哈哈大笑“哪有发财啊?胡说!我看您才是发财了吧?”。哪怕好莱坞大制作,也不外如是。忘记是《Kundun》还是《西藏七年》了,我是和许多西藏人一起看的,电影里面的贵族、尊者,一出场,大家笑翻了。西藏的历史,虽然老实说和我们所知道的、主流所刻意或者恶意宣传贬低歪曲的版本有很大距离,但我们也不必帏言,以前确实有农奴,就如同我们汉地有下人的情况一样。这些电影里的贵族、尊者、大师一出场,大家都笑翻了,类似一波小孩演皇帝那样,一看就知道是拉萨以外、边远地区农村藏族,没一点像的。唯一例外是《小活佛》,里面的活佛演员都演得很像,动作举止都像真的喇嘛、大师、活佛,但这是因为,他们不是演员,他们确实就是喇嘛、大师、活佛,譬如宗萨活佛、索甲活佛都有在电影里面客串。值得一提的是,西藏人认为主角喇嘛演得太像了,互相问这是哪位喇嘛客串的。他们不知道,这位倒不是喇嘛客串,是我们前文化部长英若诚。英若诚不是演技而已,大概也因为出身很好,北京出生,中学老外学校,大学是清华,当过文化部副部长、美国大学的客座教授,大概因此有种“贵气”吧?!
还有一次,和活佛看《喜马拉雅》,里面没啥对白,就是西藏游牧民族每天干什么的平淡故事,是十多年前得奖无数的小资追捧片。到字幕出现,活佛问“怎么完了?”,他看没有故事,还以为这电影剧情发展很慢,故事还没开展呢。
发表于 2011-2-18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老大讲故事!期待新书出版!:lol
发表于 2011-2-18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上善如水 于 2011-2-17 17:43 发表
朋友认识一位活佛,活佛现住欧洲,有很多外籍徒弟。一起带徒弟出游时,发现他那支队伍的师徒关系颇为古怪。一路上,活佛对徒弟们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甚至可以说是低三下四,完全没有作师父的派头。徒弟们似乎也很习

传说,这一世活佛身边许多外籍徒弟,是上一世塌房事故中遇难的那些人,活佛觉得亏欠他们,心有愧疚。...


塌房事故中遇难的那些人,能在不经商量的情况下,都在同一个时代、同是外国、同时找到了这老债主,业力真是不可思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02:36 , Processed in 0.03244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