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27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雪冬儿 于 2010-12-27 18:04 发表
关于“歸依是正確的。“皈”字是後起字,是敀字的訛傳。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有歸字”
请看《说文解字》止部
歸gui,女嫁也。从止,从婦省,“垖之右半”dui声。(举韦切)
译文:归指女子出嫁。形声字,止为 ...
除了說文,從漢到唐還有不少字書,請慢慢消化下面的內容:
〔古文〕𤾤;《唐韻》舉韋切《集韻》居韋切,𠀤音騩。還也,入也。《詩·小雅》薄音旋歸。 又還所取之物亦曰歸。《春秋·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隂田。又《禮·祭義》父母全而生之,予全而歸之。《孟子》久假而不歸。皆還復之義。 又《春秋·隱元年》歸惠公仲子之賵。《杜註》歸者,不反之辭。《桓七年》突歸于鄭。《穀梁傳》歸,易辭也。 又依歸也。《詩·曹風》于我歸處。《毛傳》歸,依歸也。 又歸附也。《穀梁傳·莊二年》王者,民之所歸往也。《詩·大雅》豈弟君子,民之攸歸。 又《說文》女嫁也。《詩·周南》之子于歸。《禮·禮運》男有分,女有歸。又《穀梁傳·隱二年》婦人謂嫁曰歸,反曰來歸。《註》嫁而曰歸,明外屬也。反曰來歸,明從外至也。《左傳·莊二十七年》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夫人歸寧曰如某,出曰歸于某。 又投也,委也。《左傳·襄三年》請歸死于司敗。又《前漢·申屠嘉傳》鼂錯恐自歸景帝。《註》師古曰:自首于天子。 又與也,許也。《論語》天下歸仁焉。 又合也。《禮·緇衣》私惠不歸德。《註》謂不合於德義。 又終也。《左傳·宣十一年》以討召諸侯,而以貪歸之。 又歸妹,卦名。 又三歸,臺名。《史記註》三歸,取三姓女也。 又指趨曰歸。《易·繫辭》殊途而同歸。《史記·李斯傳》覩指而識歸。 又道家有八歸。《參同契》九還、七返、八歸、六居。《註》八歸者,天三生木,地八成汞,戊己一合,木汞之眞,歸煉鼎中,故曰八歸。 又《謝察微·算經》有歸法,歸已入之數也。 又歸藏,黃帝《易》名。一曰殷《易》。《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二曰歸藏。《註》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而藏之于中。此《易》以純坤爲首,故名。 又《爾雅·釋親》女子謂晜弟之子爲姪,謂姪之子爲歸孫。 又饋也。《論語》歸孔子豚。《晉語》不腆敝邑之禮,敢歸諸下執政。 又山名。《山海經》太行之山,其首曰歸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 又州名。《廣韻》本春秋夔子國,武德初,割夔州之秭歸巴東二縣,置州,取歸國爲名也。《廣輿記》今屬荆州府。 又姓。 又歸邪,星氣名。《前漢·天文志》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邪音虵。 又忘歸,矢名,見《公孫子》。 又姊歸,鳥名。當歸,藥名。 又《集韻》求位切,音匱。同饋。《說文》餉也。亦讀如字。義見上。 籀省作㱕。漢碑作歸。
例句: 1. 明公歸自王。——西周金文
2.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咏而歸。——《論語·先進》
3. 樊将军以贫困来歸丹,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長者之意。——《战國策·燕策》
4. 今殴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漢· 贾誼《論積貯疏》
5. 開荒田野際,守拙歸園田。——晋· 陶渊明《歸園田居》
6. 主人忘歸客不發。——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7. 歸来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樂府詩集·木蘭詩》
8. 微斯人,吾誰與歸?——宋· 范仲淹《岳阳樓記》
以上從先秦到宋的8個例句,哪個是嫁的意思? 您如果認定“歸”是女嫁這個本義,那就該問問爲什麼所有古代譯師都用“歸”。 顯然不是簡單地取這個本義。 另外看不出#48和“歸” /“皈”討論有什麼關係,善意提醒您,我開這個帖子是爲了解決山寨版問題,麻煩不要太跑題,否則會影響山寨問題的解決。
[ 本帖最后由 景宗 于 2010-12-27 23:5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