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蓝色天空

菩提心属于五位百法中的哪一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8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智慧风 于 2010-1-18 00:00 发表
礼师兄,雪师兄:
感觉上,大家在此问题上的讨论是越来越混乱了,希望能寻求讨论的基础,返回基本概念上的共许。

请问,“菩提心”在你们自宗的完整定义是如何?请不要再贴一大段一大段上来了,能否简单直接地用 ...


:loveliness:
“(发)菩提心”,

为利他而希求大菩提 欲相应
所起、大乘道门所显

最胜 第六意识心王。  敬引自 法尊师 译传之《现观庄严论 略释》 一切相智 品

必要时 请自己 长时间精细研读   http://www.tibet-tuli.com/fa_hai_ji/book1/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自己能够真诚信仰 依止具德善知识得到真实传承法脉教授 最为根本。“万般功德之源是恩师”:loveliness:

[ 本帖最后由 雪冬儿 于 2010-1-18 08:19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8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智慧风 于 2010-1-17 23:46 发表


多谢师兄提醒,不过师兄有些想当然了。后学也知道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即指世俗菩提心,在上贴列出来只是为了罗列前面帖子所提到的所有关于“菩提心”的概念称谓。
看到这里,估计师兄也承认楼主第一帖提出讨论的 ...


分类列错了就是错了,什么叫想当然呢?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能并列放在一起吗?呵呵。
另外,楼主在开贴的时候就说一“菩提心”,具体的解释是后来补充的,那么,仅凭开贴的所言,以为楼主所说是广泛意义上所指的“愿菩提心”,很正常吧,呵呵。
至于我的想法,早在4楼就表述过,菩提心(愿菩提心)是“具此两心所(欲心所、部分善心所)的第六识”。克实而言,楼主的提问就存在问题,菩提心是百法中的“某一法”吗?按照百法的划分标准,如果说是“某一聚”法还差不多,单独一个法是无法等同菩提心的,只能是几种法的聚合体,主次有别,以第六识为主,以某些心所为辅,这样才足以当之。
发表于 2010-1-18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雪师兄和笨者之帚师兄对“菩提心”的定义,有佛经论的依据,而不是对经论的“略释”等等,否则难以达成共许的基础。

[ 本帖最后由 智慧风 于 2010-1-18 11:50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8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师兄用自己的语言,明确回答这个简单问题:愿成为一位优秀员工,这个愿望,是欲心所法,还是意识心法?

不需要換例子,還是用「為利有情願成佛」,佛陀的眼識也懂一切,所以也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但是佛的眼識並不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欲心所。又,心所中,五遍行也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為了遮除這二個,所以說菩提心有「意識」這個條件。

即使您舉例願成為一位優秀的員工,生起這樣一個心時,也是有五遍行在,如有思心所等....
一個心生起時,可能同時具有很多心所相應而生,這些的所入都是相同的(五相應之一),不是您想的那樣,生起願成為優秀員工的心,單單就是個欲心所。
大概的理解是這樣,有關五遍行,五相應的內容,請參心類學。又,心王是什麼,心所是什麼?也請學心類學。我本人不太懂,也不太會說明。
发表于 2010-1-18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智慧风 于 2010-1-18 11:46 发表
希望雪师兄和笨者之帚师兄对“菩提心”的定义,有佛经论的依据,而不是对经论的“略释”等等,否则难以达成共许的基础。


所引略釋是法尊法師的翻譯,不是他自己創造的。
他們已經拿出各札倉的教科書說明,拿出的定義也是教科書的定義,如果您要討論定義翻譯不好,那還可以,如果您要直接否定各札倉的說法,那恐怕這裡沒人會跟您討論。這裡的所有人引教證,都是站在同意宗大師父子及札倉教本的立場在討論,如果您不認同格魯的祖師大德,這些引證對您當然無效,但是對這裡多數人是有效的。

佛經可能沒有白紙黑字寫出菩提心的定義,但是您要依此說這些說法不對,也是不行的,這些定義等是經過三大寺幾百年來的討論,學人都是先理解這些定義在說什麼,才回頭去看佛經的意趣。這裡應該也沒有多少人敢隨便引經,自力解釋佛經。
发表于 2010-1-18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学认为并不存在上下文承接性而得出楼主所讲的“菩提心”即世俗菩提心或愿菩提心,所以后学认为楼主第一帖的菩提心有可能是包含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这样在针对此贴的讨论需要两者并提才能使讨论完满,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在藏传佛教格鲁派内部普遍承许的,我们在说到菩提心的时候,往往都是在指愿菩提心”。
]

這不是格魯內部普遍承許的事,這個理由不成立。
您要討論清楚,那先請問您:勝義菩提心的定義是什麼?

前文已有師兄給出菩提心(世俗菩提心)的定義,您再說說勝義菩提心的定義是什麼,這樣大家就可以理解,講的是不是同一個東西。
发表于 2010-1-18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uwin2 于 2010-1-18 12:02 发表


所引略釋是法尊法師的翻譯,不是他自己創造的。
他們已經拿出各札倉的教科書說明,拿出的定義也是教科書的定義,如果您要討論定義翻譯不好,那還可以,如果您要直接否定各札倉的說法,那恐怕這裡沒人會跟您討論 ...


可能师兄不了解什么是“略释”,同时,师兄也可能没有仔细看过《现观庄严论》。《现观庄严论 略释》 是某一位佛教徒对《现观庄严论》 这一部佛教内部普遍公认的论的个人略释,“(发)菩提心”,即为利他而希求大菩提 欲相应所起、大乘道门所显之最胜 第六意识心王----这一定义并不是出自于《现观庄严论》的正文,而是某作者个人的见解,这又如何能作为共许定义的基础呢?
发表于 2010-1-18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智慧风 于 2010-1-18 12:31 发表


可能师兄不了解什么是“略释”,同时,师兄也可能没有仔细看过《现观庄严论》。《现观庄严论 略释》 是某一位佛教徒对《现观庄严论》 这一部佛教内部普遍公认的论的个人略释,“(发)菩提心”,即为利他而希求大 ...

:)
您 走 好 您自己认为的路吧!:loveliness:

[ 本帖最后由 雪冬儿 于 2010-1-18 12:53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8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雪师兄无话可说,那后学也只好就此打住了,希望雪师兄等师兄学佛能依佛经论为本,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后世的大德对经论的释论进行学习,但要分清主次,如此闻思方合正法,共勉!

提供一点点资料:
《大智度论》卷四十一云(大正25·362c)︰‘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在这里的定义是与“为利他而希求大菩提”相近的,但看不到“……最胜第六意识心王”的内容,这正是我们分歧所在。讨论佛法必须要以佛经论为依据,否则无益!您也走好自己的路吧!

[ 本帖最后由 智慧风 于 2010-1-18 12:49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8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师兄不了解什么是“略释”,同时,师兄也可能没有仔细看过《现观庄严论》。《现观庄严论 略释》 是某一位佛教徒对《现观庄严论》 这一部佛教内部普遍公认的论的个人略释,“(发)菩提心”,即为利他而希求大菩提 欲相应所起、大乘道门所显之最胜 第六意识心王----这一定义并不是出自于《现观庄严论》的正文,而是某作者个人的见解,这又如何能作为共许定义的基础呢?

1.沒仔細讀過現觀,連現觀的權威註解--獅子賢的注解也看不懂,連解釋獅子賢的注解--心要莊嚴疏也看不懂,所以只好依師聽聞。不過,本人十分懶惰,對老師教過的部份沒有複習,所以也忘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上面所說的。
2.有關現觀莊嚴論略釋,不巧,最近剛剛對照過其他人翻譯部分龍王遊戲海,所以翻過一次。翻完的心得是,個人認為法尊法師在摘譯某本論典,這本書翻譯了比八事七十義更多的定義與解釋。
3.有關菩提心的定義,與法幢的龍王遊戲海所說的整句文義相同(翻譯語詞不同),撇開翻譯語詞,可以說是一模一樣,所以不是法尊法師個人見解。
4.現觀莊嚴論本身是頌文形式,而且自古以來解釋甚多,光是印度翻成藏文就有21本,藏地本身也有許多解釋、討論。本人自付沒有能力直接看懂現觀莊嚴論,也完全接受應先了解獅子賢尊者在說什麼、及自宗解釋是什麼。如果您要撇開這些,直接討論現觀莊嚴論,我沒有能力。
发表于 2010-1-18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智慧风 于 2010-1-18 12:46 发表
既然雪师兄无话可说,那后学也只好就此打住了,希望雪师兄等师兄学佛能依佛经论为本,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后世的大德对经论的释论进行学习,但要分清主次,如此闻思方合正法,共勉!

提供一点点资料:
《大智度论》 ...


您引用的也是论 吧!:loveliness:
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请教 何为 初发心?

您自己还得 回到头上来!怎么不好好自省呢:handshake
我们 依据自己的传承、理信学修佛法者 是很多很多人啊!:loveliness:

[ 本帖最后由 雪冬儿 于 2010-1-18 12:5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帚兄47# 的帖子

“克实而言,楼主的提问就存在问题,菩提心是百法中的“某一法”吗?”,帚兄所言极是!您这一反问,让我仔细想了想当时的情形。对于大乘行者而言,菩提心是最根本的,依道次第言教,菩提心是大、小乘的分野。当时读《大乘百法明门论》,我就疑惑道菩提心应该归于心法还是心所有法?还是两者都有?我自己无法决断,才到论坛向各位请教。“菩提心在此论中该归于哪一个法呢?”这个问题也确实反应了我当时心相续的状态!经过各位师兄大德的帮助,现在看来这种提问确如帚兄所言存在问题!雪师兄和风师兄两方有激烈争论,多有我提问不当的原因,在此深表惭愧!那请问各位学友,此问题该如何问呢?

[ 本帖最后由 蓝色天空 于 2010-1-18 14:12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8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雪冬儿 于 2010-1-18 12:55 发表


您引用的也是论 吧!:loveliness:
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请教 何为 初发心?

您自己还得 回到头上来!怎么不好好自省呢:handshake
我们 依据自己的传承、理信学修佛法者 是很多很 ...


的确大家都需要自省,其实这是很简单的规则,辩论时应该首先以佛经作为主要依据,其次是普遍公认的论,再其次才到大德所写但未必广泛认可论、释论,《现观庄严论》与《大智度论》都是普遍公认的论,而在其中并没有“……最胜 第六意识心王”这一定义,所以相比之下,《大智度论》所定义的公信度要比略释要高,这是十分明显的,相信师兄也明了,后学就不再多言了。

“初发心”其实就是对应“愿菩提心”的概念,也正是此次师兄们讨论的主题,几位师兄一再强调此次讨论暂不牵涉到“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等概念,所以,《大智度论》中的定义是适宜作为此次讨论依据的。

另外,楼主师兄是此次讨论的发起人,如果楼主师兄表态不同意《大智度论》中的定义,而完全认可《现观庄严论 略释》中的定义,那么后学也无话可说,向各位学习。
发表于 2010-1-18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大家都需要自省,其实这是很简单的规则,辩论时应该首先以佛经作为主要依据,其次是普遍公认的论,再其次才到大德所写但未必广泛认可论、释论,《现观庄严论》与《大智度论》都是普遍公认的论,而在其中并没有“……最胜 第六意识心王”这一定义,所以相比之下,《大智度论》所定义的公信度要比略释要高,这是十分明显的,相信师兄也明了,后学就不再多言了。

1.大智度論沒有藏文本,因此談不上藏傳普遍公認的。
2.我寫了半天,就是在說現觀莊嚴論略釋好像不是法尊法師個人的見解,是他在翻譯某論典。至少所引的菩提心的定義,與色拉寺的教科書是一樣的。也就是前面的師兄所引是自宗的解釋。引自宗的解釋,比起大智度論(沒有藏本),在我看來是比較有公信的。
3.撇開教證,前文也已經答了,說「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一定只是欲心所是不遍的,因為至少五相應的那幾個心所也都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另外要撇開說佛的眼識也是菩提心這樣的情況,因此定義說了「意識心王」。這個不是教證,是講道理,師兄好像沒聽到似的。(的確,網路文字您怎麼會"聽"到呢!:L )

[ 本帖最后由 yuwin2 于 2010-1-18 13:51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8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uwin2 于 2010-1-18 13:50 发表
的确大家都需要自省,其实这是很简单的规则,辩论时应该首先以佛经作为主要依据,其次是普遍公认的论,再其次才到大德所写但未必广泛认可论、释论,《现观庄严论》与《大智度论》都是普遍公认的论,而在其中并没有“ ...


师兄,其实后学讲了那么多,意思也很清楚了,有关愿菩提心即……最胜 第六意识心王。这一自宗定义于公认的佛经论中有无明确的依据!例如在《现观庄严论》中有无?或其他公认的佛经论也行! 这个意思,后学已经重复了好几遍了,楼主师兄也强调过了,但似乎多位师兄都没“听见”!

[ 本帖最后由 智慧风 于 2010-1-18 14:46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19:59 , Processed in 0.03453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