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上善如水

祈竹活佛零散、没收录在书里的开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6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听法动机的开示

说于一次密法开示前,有关听法动机:

在聽聞密法講解前,聽者應要生起正確的聽法動機。我們在今生有幸得到了寶貴的暇滿人身實在不該浪費,應致力尋找成佛之道,再而進入此道之門。現在我們必須刻意地調整自己的發心,修行經驗較好的行者並不需這樣去做便能自然生起,但以我們的程度來說,必須要這樣刻意調整動機。
既然我們有幸得到暇滿人身,必須要珍惜,而未來生很難再有這機會,是故不可浪費。佛、菩薩經常告誡我們要珍惜暇滿人生,原因是已得之人身於未來生很難再得到。如果大家有到不同的道場聽法,每位法師在開始時都說暇滿人身教法,大家可能有聽厭的感覺,現在說的暇滿人身並非普通人身,而是具足有暇和圓滿的人身,因此要好好珍惜。普通人身其實與畜牲分別不大,故得到暇滿人身必須盡力去取得一個心要成就,為這暇滿人身取得一些意義。如果不強調這點,只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可能大家會拖延時間,不認真地去修行。人生無常,我們並不知死期何時來臨,故千萬別陷入拖延修行的境況。佛教徒與非佛教徒對世俗認知有很大分別,非佛教徒見到佛教徒坐著修行認為是浪費時間,因他們認為財富比人身重要。反之佛教徒並不想浪費暇滿人身,沒刻意追求財富,因他們知道有過去生和未來生這個道理,知道必須在今生種下大善因才有可能在未來生得到暇滿人身,這道理大家都會容易明白,並不需要問上師、占卜、向有神通的人問下生將投生那一道,只要自己計算一下今生所作善事便會知道。
現在大家只要計算一下所做的惡業,就很清楚下世得到暇滿人生的機會。想來生得到好果報,必須恆常修行才能獲得,所以可以看到對三寶、業因果的信心是很重要的,否則就會像溜冰一樣一滑便過去了。這比喻形容對皈依,業因果沒有信念的情況,雖然我們作修行時常唸誦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下便唱過了,很想快些唸完的樣子,而完全沒有打動自己的內心,生起皈依的覺受。大家已計算過善、惡業的比例,得知自己所作背道而馳,下生肯定投生到地獄去,但是只停滯在悲傷層面是沒有用處的,應該培養對三寶的信心,向三寶祈求、懺罪、用盡一切辦法去改變這境況,而只有傷心是沒有意義的,故此必須以此作為基礎,生出對三寶的皈依心,把來世不墮地獄的事交托給三寶,一心皈依。因為懼怕三惡途苦,祈求三寶護佑來生不墮三惡道,此是第一個動機,以此為基礎再加深一層,想一次又一次作惡業後祈求不墮三惡道並不是理想辦法,即使不墮三惡道仍未脫出輪迴,我們再進一步想,必須脫離輪迴,培養出第二種動機 --- 脫離輪迴的心,要達到此目的,必須消滅煩惱與業障苦,如有業障就離不開痛苦,在苦海輪轉。輪迴如沸騰之水,如火山溶岩,我們多留一刹那也不能忍受,須馬上用盡一切辦法離開苦海,故生起第二層次發心,希望儘快脫離輪迴,離開生死苦海生起出離心,這亦是對自己的悲心,這基礎是發自珍愛自我,與生俱來的動機,我們求學、上班是照顧自己的利益,現把眼光放遠為未來世之利益,故這為對自己的悲心,只對自己發慈悲心要脫離輪迴是不可能的,只為著珍愛自己而脫離輪迴並不圓滿,必須生起平等捨心,珍愛一切有情眾生,而非只珍愛自己,故要證果以利眾生,而發起第三層的發心,發願為利益一切有情眾生而成佛,這動機生起後再想,成佛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如從顯乘須經三大阿僧伽劫來積聚功德才能成就,但見眾生每一刹那在受苦而不忍多等,故發願要馬上成佛來利益眾生,生起第四層次的動機。這些是以簡單方法來調整動機,亦可以以更詳細方法去做,如以剛才說的做已是如法和足夠,無論修顯乘或密乘法,必須用同樣思維方式首先調整發心,調整動機是很重要環節,例如做麵包必須要發粉與防腐劑,有發粉才能發起麵包,而防腐劑能把存放時間延長。如缺此兩物質,只有水和麵粉便發不起和易變壞。同道理如沒修法動機,即使我們很努力修持此法門,都會沒力量和沒有持久性的。另舉一例子,就算你到不同地方買食物回來,如果缺少了一個電冰箱,不管你的食物從那買來,最後都會變壞,同道理,不管你到過多少個道場,聽過多少教法,修過很多不同的法門,如沒有一個好動機,就像欠缺電冰箱一樣,沒有多大意義。
发表于 2009-5-26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咕沙哩薈供 (极为类似断法,意义很接近)

咕沙哩薈供是其中一種最殊勝的供養法,其意思是指內在境界很高的修行者,但其外相往往為一位普通丐子,而其內在修行之高乃不為人知。什麼財物都沒有的人以此作供養,因為以自己身體作供養故為最上,而認真、虔誠、有一定水準的修行人作供養,很少強調外出去買供品作供養,他們以自己的五蘊身作供養已足夠,故修持愈高,境界愈高,愈少倚賴供品。但這只是指認真修行人及大瑜伽士來說,而我們不要效法,误認為自己以身體作供養便可,不以外在供品作供。以為自己是大修行人,在我們來說,是十分錯誤的想法。
发表于 2009-5-26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藏寺祈竹活佛开示平常生活中所用咒语

在佛教的修行中,有一些经咒并非修行的主体,而是配合别的修持而念诵的。以下为部分常用的经咒内容。


1。功德增长咒的作用是把我们所作的任何修行之功德增长,所以应在任何其他念诵前先念三遍。它是这样念的:

om sambala sambala vimala sarva maha java hum
om smara smara vimala sarva maha java hum


2。供养咒的作用是增加我们作供养时的功德。在家中佛坛或寺院中对佛菩萨奉上供品时,应该同时念:

om namo bhagavate bendzay sarwa parma dana tathagataya arhate samyaksambuddhaya tadyata om bendzay bendzay maha bendzay maha tayda bendzay maha bidya bendzay maha bodhicitta bendzay maha bodhi mendo pasam kramana bendzay sarwa karma awarana bisho dana bendzay soha


3。为了增加顶礼佛菩萨等之功德,我们在顶礼时,可以念以下的咒句三遍:

namo manjusriye namo sushriye namo uttamashriye soha



4。在每天使用念珠前,我们可以先诵七遍加持念珠咒,然后吹气在念珠上。这样的话,使用该串念珠所念诵的经咒之力量便会增长得更多。加持念珠咒是:

om rucira mani parvataya hum


5。作为佛教徒,我们应该在每次受用饮食前先供养给三宝。不论我们吃的是荤或者是素,都应该先作这种供养。大家可以依汉文来念,也可以用藏文来念。饮食供养文是:

無上導師是佛寶 無上救怙是法寶 無上指引是僧寶 供養三寶皈依處
悅意百味美佳肴 寶饌敬供佛菩薩 願令眾生悉富足 飽餐禪悅妙法食 
於食應存藥物想 無有貪欲及瞋恚 非為飽壯及高慢 僅為存身受此食 


6。由于我们常常有妄语、恶口等种种口业,或有抽烟、喝酒和吃肉的习惯,所以我们的口业并不清净。在修行之前,我们可以依照语加持仪轨,先净化自己的语业,然后才修经咒。这样的话,修持的效果会更好、更大。语加持仪轨可以依汉文念,但其中的三个梵文必须依梵文念诵。

清淨加持語業儀軌

我誠歸依佛法僧 為利眾生願成佛 (以上皈依文誦三遍)

自觀本尊舌上阿 化成月上白唵字 母音咒白右旋繞 子音咒紅左旋繞
緣起咒藍右旋繞 觀如蛇盤遞誦之         

om a aa i ii u uu ri rii li lii e ai o au am ah svaha (以上為母音咒)

om ka kha ga gha nga cha chiha ja jha nya ta tha da dha na ta tha da dha na pa pha ba bha ma ya ra la va sha sha sa ha ksha svaha (以上為子音咒)

om ye dharma hetu prabhava hetun teshan tathagato hyavadat teshan cha yo nirodha evam vadi maha shiramana ye svaha (以上為緣起咒)

種子咒輪皆放光 世出世間語加持 化成三咒諸咒字 圓滿七寶八瑞相
以光召請悉來入 緣起心咒子音咒 母音咒唵字月輪 遞次沒入成阿字
化成紅白二甘露 入舌即成金剛體      



咒音以英文转音较准,但以各自上师发音为准。
欲学祈竹活佛的发音,请听音档!
上师说可以念,没口传也可。但如有,更好!
跟音档才最安全!

(※本文搜集自:地藏缘论坛 http://www.folou.com
发表于 2009-5-26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祈竹仁波切就近期天灾的共修建议

祈竹活佛建议弟子及友好多修药师仪轨《薄伽梵药师八佛名号称念、陀罗尼咒念诵·祈愿相属之所求诸类利益·生一切成就》回向。


薄伽梵药师八佛名号称念、陀罗尼咒念诵·祈愿相属之所求诸类利益·生一切成就

拿摩古如木尼因达雅  
              成就生处本传师  本尊三宝护法众  威势能力难思议  请成我此祈愿处  
              本师能仁金刚持  文殊堪千寂护等  一切亲承传承师  祈请加持我相续
              尊之名号仅耳闻  救出恶道之险处  悲心更胜于诸佛  祈请药师薄伽梵
              药师善逝七昆仲  往昔发起大力愿  承许末五百年实现  祈现前示谛实力
              药师世尊天众等  三门至诚恭敬礼  实设意化无余献  无始所积罪堕忏
              凡圣诸善业随喜  轮回不空善安住  祈于众生转法轮  回自他善向菩提
              四洲别洲日月山  富饶情器诸超胜  我身亦复献为仆  悲心纳受祈加持

              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善名称吉祥王佛
              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佛
              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金色宝光妙行成就佛
              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无忧最胜吉祥佛
              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法海雷音佛
              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法海胜慧游戏神通佛
              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药师琉璃光王佛
              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释迦牟尼佛

各念诵七遍向药师七佛与导师释迦牟尼佛众等强烈祈请。复次:


              嗡、那摩、巴嘎哇爹、贝卡贼、古如贝助雅、炸拔喇杂雅、大踏嘎大雅、阿哈爹、桑雅桑布达雅、爹雅他、嗡贝卡贼、贝卡贼、玛哈贝卡贼、贝卡贼、喇杂萨木嘎爹、梭哈

如是长咒;或短咒:

             爹雅他、嗡贝卡贼、贝卡贼、玛哈贝卡贼、贝卡贼、喇杂萨木嘎爹、梭哈

随力念诵百、千、万、十万遍敦请本尊心意之陀罗尼咒。复而念诵敦请悲心之祈愿文:

              见具利益圣行相好身 听闻消烦恼苦梵音语 觉知继承具足遍知意 祈请药师琉璃光王佛
              供养祈请七大善逝尊 乃至仅持名号一切者 谓能救护有寂诸布畏 释迦牟尼如来广赞扬
              思维彼理后以强烈信 恒常祈请八大善逝尊 我等丧志愚昧不变者 祈请速疾示现大悲力
              音声遍响十方刹土中 一切悉以无障耳听闻 闻知卑微我之此所欲 祈请速疾示现身光明
              一切有情所有心所想 一切悉以无障意知晓 向怙主汝至心而寄望 祈请速疾成满我愿求
              然而我等残暴恶行故 见而不悦若不赐加持 谓残暴斗诤时之怙主 广大称扬圣行又何需
              浊世炽盛大加持雨降 一切他圣已成畏罹时 谓大悲故汝等胜怙主 承许救度我等不为耶
              然亦与彼善逝之大悲 无有任何延误与遗忘 如朝北岩洞日光不现 祈消我等深厚业惑障
              从今直至菩提果位间 汝等上师诸佛菩萨众 此外无他更胜寄望处 祈以大悲手执无分离
              尤于此世光明遮止时 药师王佛善巧所化现 灭诸布畏指示胜善道 愿能往生琉璃光刹土
              甫往生即面见药师佛 尝受胜乘法露之祥瑞 速疾趣行地道之次第 愿获证具十力之果位


      如是观修薄伽梵药师琉璃光王佛本尊众之后,勤行顶礼、供养、敦请悲心之祈请;亦复各别以七遍称念、祈请八佛名号,此乃最胜赞颂。此八佛过去发心之时,承许一切时中,摄受不舍一切称念、祈请名号者。尤其,导师释迦牟尼佛降临此刹土后,以八佛为主,十方诸佛菩萨与会之时,开示:『若各以七遍称念、祈请此药师七佛名号;灭除(现今此世)暂时阶段中,外、魔、敌、匪之一切布畏损恼。过去之重大业障亦速疾清净,长寿无病,速疾解脱病恼,恢复诸衰损福德,得新成大福德,死后不堕恶道,得善道之殊妙人身,能趣行大乘地道…等暂时与究竟之无边利益。』于此勿生疑虑与二心。如是所说,药师琉璃光王如来本愿功德经云:『若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于所受戒中,若有毁犯,怖堕恶趣,或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受三恶趣生。』『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我称扬,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汝为信否?阿难白佛言:大德世尊,我于如来所说契经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佛告阿难:是诸有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堕恶趣者,无有是处。』『阿难!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汝今能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阿难!一切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菩萨等,悉皆不能如实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萨。』如是众多经藏所示。因此之故,于具足实修如此具大义利之时,于己具慈悯之(八佛)等应珍重以精进。『薄伽梵药师八佛名号称念、陀罗尼咒念诵·祈愿相属之所求诸类利益·生一切成就』—此因思惟欲想广大利益自他而意欲写作之时,近期具信弟子『却谨嘎佩』(法施增喜)所敦请之面前,结集殊胜经师之开示;僧人『雅旺洛桑滇比嘉称·巴桑波』(语自在善慧教幢·祥瑞贤)于上师居所—静虑殿中亲书。
发表于 2009-5-26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祈竹活佛答问:毁谤上师

问:
请仁波且开示,如果弟子毁谤上师的话,就算用尽所有的方法来忏悔,也是没有效的,请问这是不是真的?谢谢!

答:
毁谤上师的罪业是可以忏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这位上师必须还活着,必须亲自到这位上师面前忏悔道歉。
如果这位上师已经往生了,就只有得到这位上师生前的衣服,乃至他最珍爱的宠物,比如小狗,以这些物品代表上师,在这些物品前衷心忏悔,忏悔到有清静梦兆产生的时候,才算罪业清静。
最主要的,内心有后悔之心就是好的,过去所犯的业障就不会继续增长。
发表于 2009-5-26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祈竹活佛答问:陀罗尼被、衣服上写上佛号

问:
有师父说,陀罗尼被光明XXX咒(注:录音听不清)是可以火化给亡者的;又有师父说,经文里讲佛咒是法宝,不可以损坏或火化,请仁波且开示此问题。


答:
陀罗尼被或放在死者身上帮助他解脱的东西,随着火化是没有过失的。因为这样的佛经或相关的文字是为利益亡者而制作的,这样的过程也是为利益亡者,所以没有过失。倒是我们平时拿到的报纸或纸张上有佛像或佛经的话,要好好注意了。有时会有在杯子上写上心经,或在衣服上写上佛号,这是不好的做法。




2004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开示时的问答
发表于 2009-5-26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藏寺祈竹活佛所著的朝聖開示

朝聖之意義


佛經中說:「煩惱之火燒盡一切善根!」;然而,佛陀也說:「若剎那得見如來身像,哪怕煩惱瞋恨如火般熾燃,亦能得福報!」所以,當知朝聖具有極爲重要之意義及極爲殊勝之利益。
正如祖師們說的:「心中無信而朝聖,或為新奇如觀光,不知朝聖功德者,此似朝聖非朝聖」,在殊勝聖地或寺院時,若能以善心而如法進行頂禮、唸誦、供養等善,能得相應之廣大功德;然而,若只是為了模仿別人,或是以與他人攀比的心理,或是以我慢、驕傲、嫉妒等等煩惱之心為動機而供養、朝拜,則無法得到很大的利益。故此,朝聖者應當捨棄前面所說的不正當動機,而以念知、不放逸之心唸誦這些願文:



聞其名號則立善習氣,親見聖身則除魔障礙,如法依止則賜諸利樂,頂禮一切聖怙上師眾。
誰曾立誓若人做祈請,必賜諸如此般之成就,恆常眷顧憐憫眾生者,頂禮一切十方之如來。
親自僅以唸誦做修持,即能救度難忍之病魔,恆常唸誦一切所求事,即能成辦頂禮正等法。
自身安住佛陀教法中,悲心驅使令置苦惱眾,輪迴眾生到達安樂者,頂禮彼等尊貴僧伽眾。

慈心勤行一切所主事,以無礙力摧滅敵魔障,顯示息增懷誅等神變,頂禮空行護法海會眾。


殺生等等身所造惡業,惡語等等語所造惡業,瞋心等等意所造惡業,一切惡罪盡皆懺悔之。
為令愛眷歡喜而造惡,為令瞋敵受害而造惡,為己苦樂緣故所做之,所做一切惡罪皆懺悔。
應供福田上師未供養,應作承侍父母未承侍,應當慈悲下屬未慈悲,種種一切惡罪皆懺悔。
自作為與他人所鼓動,亦或隨喜他人造惡業,此時以及往後受惡因,一切惡罪盡皆懺悔之。
大悲之主上師與三寶,力勢圓滿空行與護法,願請清淨我一切墮罪,令我所想如意成辦之。



若能在朝拜期間繞佛、頂禮之時唸誦並思維此等願文,便能成就圓滿之善行。

以下出自活佛自传:
在西藏人朝聖時,通常各有各的祈願方式。我在朝聖時,通常在心中會誦唸以下祈願文: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覺  佛陀正法以及聖僧眾 因作布施等諸修時故  願證佛境利普有情生
由我三門對爾誠禮拜  供上水花香燈塗食樂 實物以及意中觀想者  懺坦無始所積諸罪業
隨嘉聖與凡眾之功德  請長住世至娑婆耗盡 請轉深妙廣大之法輪  回向自他證悟大正覺
以花舖蓋塗香之大地  須彌四洲日月作飾嚴 觀想為佛陀土作供養  願普有情受用清淨土
如寶珍貴菩提心  未生出者願生出 已生出之菩提心  祈不退轉得增長
发表于 2009-5-26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祈竹活佛《药师八佛名号称念•生一切成就》导修讲解

听法之前必须生起利他的正确动机,为利益一切众生成佛以利益众生。
这是一个非常短和方便的药师仪轨,一切祈请、供养、念咒、打座等都可以通过这个仪轨去完成。
佛陀说了显宗和密宗,这个法属显宗的法。但不管是显密的修法,我们在座的都是在家弟子要上班工作,重点是修信心,通过信心可以达至成佛之道。你们有些是入了佛门很久,甚至有些是修了密乘很久,新旧的同修要知道,皈依是进入佛门,而要快乐就必须要修业因果。
刚开始进入佛门,皈依是很重要的,修行的基础是皈依,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如果学佛对三宝没有信心,对业因果没有信心,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基础没打好,而去修菩提心并入密乘,是很危险的,如同座电梯到20楼,断了线般就掉下来,马上会死,表示没有基础。
学佛的程序是:对皈依三宝有信心、对业因果有信心,经过这些,虽然还未得到佛陀的果位,也没有得到菩萨的境界,如终生这样修,来世肯定不会堕三恶道,得到更好的投生,有因缘去学佛和行各种的事业。
学佛的人一定要对自己所修的法有信心,并且去修皈依及业因果,没有造恶业,即使马上死掉,肯定不会堕落到三恶道。皈依没有修好就去学菩提心、空性、密乘,终生就在世间法上,走时就会很后悔。当我们修菩提心的自他交换法时,我们观想前面有病人与你作自他交换,是没有用的。连你自己都无法搞定,又怎去帮助别人。最后就会对菩提心的修法生起邪见,其实问题是在自己那里,自己的痛苦没有搞定,对自己没什么帮助,一切都在外面而已。
通达空性智慧,空性的目的是什么?是除掉我执,以空性智慧去对治我,如果我们要解脱轮迥,必须灭掉这个我,要通达无我智慧非常难,一定要对业因果通达,也是非常艰难,从皈依开始去修,慢慢去修,积集福德最后才能通达这个无我智慧。消业障也是悟到无我智慧的方法。七支修持中的顶礼、供养、忏罪、随喜、祈请长住、转法轮、迥向菩提都是通达无我智慧的方法。长时间去修并遇到善知识。这些因缘全部俱足时,在一剎那间就悟到这个无我智慧。所以悟到空性这个因缘具足之后,不用在座垫上坐半天,只要在一剎那间我们就可以了。如果因缘没俱足,整天修止观,即使把座垫都坐烂也无法悟到空性。总的来说我们得到瑕满人身,这个人身是非常难得的,懂得去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就是瑕满人身,我们不可以去浪费,按阿底峡尊者的著作《菩提道灯论》这些都有解释,虽然我们无法亲见阿底峡尊者,但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教法去学习,宗喀巴大师也有菩提道的讲解,如广论、中论、略论都有讲解这些,如果我们能如是者学,我们就没有浪费这个瑕满的人身。我们得到瑕满的人身是乐观,如果悲观的就没法去修,建立事业。老是觉得自己这样不顺那样不顺、这里痛那里痛、又没工做,如果廿四小时都在想自己很惨,这样就跟本无法修,凡是在轮迥中,这些不顺是正常的,如果没有这些就不叫轮迥,重要是要坚强,必须要乐观的心态,知道自己有瑕满人身乐观去做。所以我们要常去仔细的观修。刚才所说瑕满人身、无常都是很重要的,这些法都是一个前行,忘记了前行,都会变成世间法和轮迥的因。
修这个法的日子可选初八、十五、三十这些日子比较吉祥。动机很重要的,透过修这个法目的是让一切众生可以脱离轮迥,得到无上的佛果。现在我们身处末法时期,“烦恼浊”很强,在末法时期中众生心中普遍充斥恶念及贪、嗔、痴三毒,例如我们常为众生修法,修了之后常常想:“众生会不会变得很厉害,比我还成功?”以前仁波车有个弟子,仁波车让他把所修的善业迥向给众生,他马上说:“不!不!不!我已经这么小善业了,都给了他,那我就没有了”。所以我们修行的心胸不应这么窄,应要广大。
我们修法的场地,要观想成在药师佛的净土,非常漂亮。如修净土法门,把自己住的地方观想成净土,这是一个修净土方法。接着跟传轨开始讲解。


拿摩古如木尼因达雅  



是顶礼上师药师佛,拿摩是顶礼的意思,古如是指上师,木尼是指佛陀,因达雅是蓝色。  


成就生处本传师  本尊三宝护法众  



成就生处本传师是指从佛陀传至文殊,文殊传至堪千到现在的历代祖师。护法是所有护法,药
师的护法是四大天王。


威势能力难思议  请成我此祈愿处



威势能力难思议是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请求您今天就成就我。


本师能仁金刚持  文殊堪千寂护等  一切亲承传承师  祈请加持我相续



再次重复我们的传承,本师、上师金刚总持、文殊、堪千、寂护。祈请加持我和一切众生相续。


尊之名号仅耳闻  救出恶道之险处  悲心更胜于诸佛  祈请药师薄伽梵



药师如弥陀一样,只要我们听到、接触到、想到、念诵他们的名号,都可以从险处中被救渡。当我们见到杀生时,念诵药师佛咒可以令它们得到利益。在路上见到很多人或蚂蚁都可以念药师佛咒,都可以让他们得到利益。
药师七佛的悲心超越一切的佛,致诚祈请药师。


上师善逝七昆仲  往昔发起大力愿  承许末五百年实现  祈现前示谛实力



药师七佛中的每一尊佛都曾发过不同的愿,都是在末法时期以各种不同方式利益众生,末法是有五百年,现在已经开始了,所以药师七佛的愿亦现前实现了。


药师世尊天众等  三门至诚恭敬礼  实设意化无余献  无始所积罪堕忏
凡圣诸善业随喜  轮回不空善安住  祈于众生转法轮  回自他善向菩提


接着是开始七支修持,包括顶礼、供养、忏罪、随喜、祈请长住、转法轮、迥向菩提。
顶礼:向所有药师佛及其眷属,我们身、口、意向您致诚顶礼;
供养:实设或观想出来的供品遍满虚空作供;
忏罪:忏悔无始以来的罪障,有受戒没受戒所犯的罪都致诚的忏悔;
随喜:
祈请长住:药师七佛的化身在轮迥未空之际都长住;
转法轮:佛陀可以变化出许多不同的化相,最重要的核心都是转法轮,祈请佛陀转法轮;
迥向菩提:自己所造的善业迥向众生得到佛果位。

四洲别洲日月山      富饶情器诸超胜  我身亦复献为仆      悲心纳受祈加持

如懂供37供曼达可以在这里加插。将世界情器化成供品供上去,连自己身体变成如仆人般他供养。当把自己供上去是为了消除一切众氐的业而供的。

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善名称吉祥王佛
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佛
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金色宝光妙行成就佛
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无忧最胜吉祥佛
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法海雷音佛
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法海胜慧游戏神通佛
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药师琉璃光王佛
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释迦牟尼佛

以上七尊佛我们都每尊念七次,如有时间可作详细供养,每尊佛念七次后加上七支供养和曼达供养部份。即念诵“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善名称吉祥王佛”七次,然后由“三门至诚恭三门至诚恭敬礼至悲心纳受祈加持”,完成后又在念下一尊佛七次再加七支供和曼达。如没有时间就每尊佛念七次即可。
这里八佛的意思是,药师七佛加上释迦牟尼佛共八佛,为什么要加上释迦牟尼佛,因为他是我们的佛教的教主,所以加上去是恰当的。当我们每念至“顶礼”在内心都要作强烈的祈请。
接下来是持咒部份,长咒我们可以念21次,短咒可念108次或随意。时间很紧时我们可念长咒3次,短咒21次,更急时可以念长咒、短咒各一次。看自己的时间去随力念诵。
当我们要修的时候要拿出时间来修,修善业是很艰难的事,造恶业是很自然的事,而且我们又要工作,因此要强迫自己的心,把这个心慢慢调整过来。跟着是再一之念诵悲心祈请文。


见具利益圣行相好身  听闻消烦恼苦梵音语  觉知继承具足遍知意  祈请药师琉璃光王佛



看到32相80随好的佛身相,一见到就有利益,听到药师佛的声音就可以消除内心烦恼的功德。佛陀的身体不象我们凡夫,是一个光明智慧的身体,当我们对佛生起信心时,自然就有利益。
药师佛答应我们的祈请。


供养祈请七大善逝尊  乃至仅持名号一切者  谓能救护有寂诸怖畏  释迦牟尼如来广赞扬
思维彼理后以强烈信  恒常祈请八大善逝尊  我等丧志愚昧不变者  祈请速疾示现大悲力



不用总是整个仪轨念诵,仅是念他的名号都可以从轮迥中诸种布畏得到解脱。
释迦牟尼如来也广大赞扬药师佛,因此我们对药师佛生起强烈的信心。在内心生起强烈信心,并恒久对此八佛作强烈祈请。我和一切众生被丧志愚昧所障碍,祈请药师佛加持我们。


音声遍响十方刹土中  一切悉以无障耳听闻  闻知卑微我之此所欲  祈请速疾示现身光明
一切有情所有心所想  一切悉以无障意知晓  向怙主汝至心而寄望  祈请速疾成满我愿求



我们祈求的声音响彻十方净土,药师八佛都能完全听得到。我们这些可怜众生的希求,祈祷药师八佛倾听并迅速为我等示现身光明。为什么我们讲到十方净土呢?因为我们从前行,正行,结行中所有的念诵,所有的发愿,十方净土的诸佛菩萨都能清楚听见。一切众生所思所想,药师八佛都能完全知晓。我们至心向药师八佛祈请,前面仪轨里我们念诵到的所有愿望,请加被能迅速实现。



然而我等残暴恶行故  见而不悦若不赐加持  谓残暴斗诤时之怙主  广大称扬圣行又何需
浊世炽盛大加持雨降  一切他圣已成畏罹时  谓大悲故汝等胜怙主  承许救度我等不为耶



我们的行为多恶少善,但八佛仍不会舍弃我们并会赐予我们加持。因为药师八佛曾经发愿利益末法时期的众生,诸佛也因此赞叹八佛。末法时期的我们烦恼如同滂沱大雨连绵不绝,而八佛以胜过诸佛的大悲发愿,愿为我们的依怙,所以我们至诚祈请,药师八佛不会不救度我们。


然亦与彼善逝之大悲  无有任何延误与遗忘  如朝北岩洞日光不现  祈消我等深厚业惑障
从今直至菩提果位间  汝等上师诸佛菩萨众  此外无他更胜寄望处  祈以大悲手执无分离



对于曾经发过的大愿,药师七佛不会遗忘也不会在履行时有任何迟疑。如同朝北的山洞不见阳光,我们的处境也十分的可怜。所以我们要猛烈祈请消除我们深厚的恶业和炽盛的烦恼。在我们心中应强烈生起这样的信念:从现在起直至成就菩提果位,我们唯一的依靠就是您——药师七佛,请您以大悲手牵引我,引导我直至成就正等正觉。


尤于此世光明遮止时  药师王佛善巧所化现  灭诸布畏指示胜善道  愿能往生琉璃光刹土
甫往生即面见药师佛  尝受胜乘法露之祥瑞  速疾趣行地道之次第  愿获证具十力之果位



我们也应祈愿:尤其在我们临死时,药师佛会以善巧的方法现出化身,消除我们所有的怖畏,并为我们指引趋往善趣之路,能往生于药师佛的琉璃净土。投生净土后能马上见到药师佛,接受殊胜的大乘佛法甘露,行菩萨道,速疾证得佛果。

这是一个非常方便的修药师七佛的仪轨。我们前面提到,在殊胜日里修这个法门是非常好的。如果我们要在这些日子修这个法门,早上我们可以先受八关斋戒,端严陈设好供品后,我们可以按仪轨修一次。之后换一下供品,再修一次……能换一次供品修一次仪轨是非常好的。药师咒的灵异方面有很多事例,但不算重要,所以在这里暂略,我们好好修行即可。到晚上回向时,可插念《普贤行愿品》,其它的回向内容也可加在后面。我们的供水供花等,也不要扔到
不净之处。比如水,我们可买矿泉水,供完后可以饮用,不要随便倒掉。
发表于 2009-5-26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问:仪轨里有“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善名称吉祥王佛”等,念到此处时,是否需要做大礼拜等?
答:在每尊佛的名号念七遍时,我们不用站起来顶礼,合掌即可。

提问:在修这个仪轨的时候,是否就等于发愿往生琉璃光净土?
答:那当然。我们前面讲过,如果条件全部具足,就可以往生琉璃净土。我们也可以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药师佛的经典里提到,修药师佛法门也容易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我们没有念阿弥陀佛也不要紧。我们可以把修药师法门的善业回向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因。

提问:闭关念长咒还是短咒?
答:可以先长的念100后,再念短咒。

提问:仪轨里有“顶礼供养皈依薄伽梵、如来、应供、正遍知、善名称吉祥王佛”等,念到此处时,是否需要做观想?应如何做观想?
答:药师法门修法很多。今天教的是供养药师佛修仪轨的方法,观想方面是没有讲的,观想主要是闭关时用,跟今天讲的是不同的。对我们来说,做好忏悔,念诵,供养,祈请是最适合的。闭关开示跟平时一般修的开示是不一样的。如果这时要观想,我们可以观想我们念诵时对应的佛像在对面虚空中,降下甘露清除我们身语意的恶业及种种病痛。最重要是我们要非常肯定,药师佛就是在我们的面前。平时我们观想本尊时,都会有迎请智慧尊融入事业尊等步骤,主要是因为我们初学者信心不够。所以我们要很肯定,我观想的本尊此时就在我的面前。佛在世的时候有个国王,他有一个有严重的皮肤病的女儿,皮肤如同乌龟一样,让人十分害怕。国王把她嫁给自己的一个大臣。大臣不敢违背,但婚后一直把公主锁在家里一个大箱子里。因为所有人看到自己都十分害怕甚至厌恶,公主的心里十分悲伤。有天她听说佛陀要到她们那里去,想到自己的现状肯定是无始以来造恶的果报,她虔诚地祈求佛陀加持,希望能清除恶业。关她的箱子有一个小洞,在她虔诚祈祷的时候,她看到小洞里放出金黄的光,佛陀真的出现在她的面前。佛陀慈悲地赐予加持,如同冬天蛇蜕皮一般,公主以前的让人害怕皮肤全部褪去,变得如同天女一般。所以我们好好观想,佛肯定是在我们面前的。

提问:在灾难发生之后,修药师法门是否对亡者和正在遭受灾难的众生特别有利益?
答:长期专修这个法门,肯定是有意义的。但如果修行抱着“临时报佛脚”的心态,信心可能又不是那么具足,加持力可能没那么大。如果遇到灾难,或者有人要往生时,如果我们从心里发起强烈的信心念诵,对方肯定能得到非常大的利益的,因为佛陀的功德和加持力是不可思议的。以前有个故事说一个小小的虫,无意中绕了佛塔一圈,死后凭此功德得到了暇满人身。我们不是“无意”地修习佛法,如果我们在修行时,加行,正行,结行都很圆满的话,那么功德也肯定是不可思议的。就像这次地震中很多人一起受难死亡一样,为什么会经常出现一批人一起死亡的现象?比如八个人一起杀鱼,一起吃鱼,事后也没有忏罪,将来这八个人必定会受一起死的果报,因为因果实不虚的。

另,活佛回答中提到:
佛在世的时候有个国王,他有一个有严重的皮肤病的女儿,皮肤如同乌龟一样,让人十分害怕。国王把她嫁给自己的一个大臣。大臣不敢违背,但婚后一直把公主锁在家里一个大箱子里。因为所有人看到自己都十分害怕甚至厌恶,公主的心里十分悲伤。有天她听说佛陀要到她们那里去,想到自己的现状肯定是无始以来造恶的果报,她虔诚地祈求佛陀加持,希望能清除恶业。关她的箱子有一个小洞,在她虔诚祈祷的时候,她看到小洞里放出金黄的光,佛陀真的出现在她的面前。佛陀慈悲地赐予加持,如同冬天蛇蜕皮一般,公主以前的让人害怕皮肤全部褪去,变得如同天女一般。所以我们好好观想,佛肯定是在我们面前的。(出处待补充)
发表于 2009-5-26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几则和香巴拉有关的正经事+趣事吧

------------------------------------------------------------------
1。
有一次,我们和祈竹活佛闲聊。聊到了香巴拉,师父说到了关于
“在西藏,出於佛經的授記等線索,人們基本上能追溯好一些仁寶哲的前世爲格薩爾王部隊中的哪一位大將,也知道這位轉世高僧於四百五十年後,將會任香巴拉國部隊的哪一崗位職銜”这类的话题。有个同门问师父会任香巴拉國部隊的哪一崗位職銜,师父说佛經的授記等線索只暗示有关大的厉害的活佛、大的修行人,普通人当然是没份的。这徒弟很烦,一直在问“师父啊!你自己一定知道的!”等等挺肉麻的歌功颂德的话。师父那天心情倒很好,就说“我到时会在那里挑粪!”。徒弟以为师父是给他问烦了所以这么说,但师父说“我这可不是谦虚话啊!到时,香巴拉國部隊里的都是像赤江活佛这些大师应化出现的大将。净土国里的大师、大将的粪,也特别大,一般人还挑不动呢!”
2。
以上是笑话而已,以下是认真的。
祈竹活佛说我们发愿去香巴拉者,应说当愿成为香巴拉國民,如不够格成国民,愿起码能生为那里的畜生,如连这我们也不够功德的话,第三志愿是成为被香巴拉部隊干掉的敌人。
愿成那里的畜生,大概是因为这和畜生道不同,就如极乐里的畜生也不真的是畜生道的畜生相似原理吧?!
愿成为被香巴拉部隊干掉的敌人,是因为香巴拉部隊不是世俗的军人。他们打仗,基本上就是因为悲心而大规模地在修诛法那样,被干掉的敌人的心识都自动会被破瓦去净土的。
我认为这概念很奇怪,所以在这特别提一下。

3。
以下是真事,但我凭记忆说,大概和书说的会有点出入。
班禅大师将来是香巴拉国王。所以,他的历代都被视为相当于香巴拉国的‘大使’、‘移民签证审批人’那样的身份。有一代,有一次有两个人去拜见他,他们要求班禅大师把他们弄去香巴拉国。大师就说”你们好好修行,好好发愿,就行了!”,可是他们说“我们不想修行,但我们要去香巴拉国!”,大师说“这哪有可能啊?”,两人答“是您说了算的嘛!您有办法的!”,大师说“不是这样的,你们怎么这么不讲理啊?我只是个普通和尚。你们要去,我可以教你们修行的方法。但哪有不修就能去净土的可能呢?你们以为我是谁啊?!我哪有这样的能力呢?”。这两人很无赖(或许说,这两人很笨但很有信心吧!),一直赖着不离开,说“我不理!我们不想修行,但我们要去香巴拉国!是您说了算的嘛!您有办法的!”,大概说了很多遍,很烦人。结果,大师问“你们真想去吗?”“嗯嗯嗯”“你们是真有信心吗?”“嗯嗯嗯”“唉,那你们去那里那里找什么什么人吧!说是我叫你们去的。”这两人就去找这人,发现他是个屠夫。屠夫问“干吗?”,两人说““我们不想修行,但我们要去香巴拉国!”,屠夫说“关我什么事?我,是杀牛的而已,啥都不懂!”两人说““我不理!我们不想修行,但我们要去香巴拉国!班禅大师叫我们找您,他说您有办法替他办这事的!”,屠夫说“我不知道活佛为何那样做。反正我不知道你们说什么!”,但两人就是赖着不走,“我不理!我们不想修行,但我们要去香巴拉国!我不理!我们不想修行,但我们要去香巴拉国!我不理!我们不想修行,但我们要去香巴拉国!”结果,屠夫问“你们是真想去吗?”“嗯嗯嗯”“你们是真有信心吗?”“嗯嗯嗯”“唉,那你们把头放我的砧板上吧!”然后他磨刀去了。两人里面的A 却有点怕了,叫B 先去。屠夫手起刀落,B人头落地,很血腥。在那刹那,A 怕了,信心动摇了,想着“咦?怎么人死了?没有神奇的事啊?!怎么会这样的?我们被人骗了!”。就在他那样想的时候,屠夫刚好砍完下去手又提起来,A 却看到屠夫腋下的空间,儼然现出了整个香巴拉国土的景象,而且还能看到B 在里面很热情地向他找手叫他快来!(师父说故事时,没说明这时后的B的头还原了没,但我自己推论应该是还原了吧,否则,看到个满身长毛的大汉的腋下有风景,风景里有个无头人向你找手,大概会太恐怖了)A 就知道了其实没被骗,是真的,就说轮到他了。可是,屠夫(这时他不再假装是个普通人了)说“现在太迟了,不行了。你刚才没有信心,现在没办法了。你自己回去按正常渠道修行发愿,看以后能不能去吧!只能这样了!”
这是大概的故事。可能有点出入。谁知道这段记录,贴上来吧。我是听师父讲故事时,大概记得是这样而已。挺新奇的,所以说一说,顺便练习输入法而已。


本贴由rong于2004年1月07日10:42:23在〖朗忍论坛〗发表
发表于 2009-5-26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尋找及依止上師]編自大藏寺祈竹活佛開示

妙吉祥网 > 妙吉祥社区 > 藏密论坛 > [尋找及依止上師]編自大藏寺祈竹活佛開示
rong


在現今的五濁惡世,尊師重道的精神已經慢慢湮沒了,但在傳統上,不單是佛法,即使是世俗上的醫道、雕刻工藝等,也都是依師而學的,而且極重視師徒關係。既然連世俗的這些小學問尚需明師指點,何況生死大事呢!此等大事,絕不可無師自通,我們也不應冒這個大險。在歷史上,從沒有任何人曾經靠自己看書而成佛的先例。有些人會問:「釋迦牟尼不就是無師而成佛的嗎?」當然不是!本師釋迦牟尼在示現成佛前之過往世中,亦曾遍禮明師,甚至犧牲身命爲求一偈開示。當來下生的彌勒菩薩,頭頂上有座小小的佛塔,這塔表義釋迦牟尼,菩薩頂佩比塔正是表義祂的師承源自釋迦牟尼及表義敬師之道。在現在,一切爲求成就佛境的菩薩亦如法地依師而學。在未來,我們若欲成佛或只是得到解脫,甚至只是要得到較低的成就,也一樣要依止明師而學。
要得到佛法上的成就,不單只靠學問,同時也有傳承的加持因素在內。學習的人就似是家中的水龍頭,諸佛就似是水庫;佛陀的確有很大的力量及圓滿的悲心,我們也或許的確有求成就之心,但即使有了這「水龍頭」及「水庫」,亦尚需一段、一段的水管把它們連接起來,我們方能享受在家中有食水供應的好處,而歷代師父正是這些「水管」。如果沒有水管,儘管你天天在水龍頭旁乾等也沒用!故此當知,不論是出離心、菩提心或六度的成就,皆賴師傳而得。即使至小的細微進步,也因師恩而得。如果沒有師長,我們連佛的名字也許也不能聽到。
師長就似是造小泥佛像的模具,徒弟就像被壓造出的小泥佛牌;模具怎麽樣,壓出來的也就是同樣的。錯誤地依止了沒具資格的老師,是最可怕的。現今的末法時代,像這類的「老師」多的是,大家必須小心抉擇。除了要避免根本不具資格的老師外,依止了不勝任的老師也不太好。甚麽是「不勝任的老師」呢?譬如說,你的師長通曉小乘部教法,但不通達大乘部,而你是大乘根器,這樣的話,你或許能成為一位小乘教法的大師,但這仍然可說是有一點兒可惜了。又或者說,師長具備傳承條件,但他說法不善巧,也會令學法有障礙。故此,我們應該致力於尋得一位具備經、續所述之所有資格的師長。爲甚麽我們要依止具有所有師資的明師呢?衲以一個例子解說:如果你要前往某個地方,最理想的嚮導莫過於一位熟知全程的人。其他的嚮導若只熟知整條途徑的某一段,當然對你也會有很大幫助,但就肯定比不上一位熟知全程的嚮導了。修持的人正在步上成佛之道,亦即「菩提道」,所以最理想的莫過於依止一位能夠教授大、小二乘及顯、密全道的明師了。依戒律方面說,戒學的師長必須具十五種德性。依《現觀莊嚴論》所述,授共通大乘教法者應具「明師十德」。依續部教法來說,授灌頂及密法者必須具有另外十種金剛上師之師資。故此,一位能夠如法教授整個顯、密二乘及大、小二乘道路的師長,就必須完全具備以上共三十五種資格。
以大乘顯部最上等明師的資格來說,可分為「明師十德」:
1. 持戒清淨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也沒能?#123;伏好,如何能教導別人呢?所以一個好師長必須有好的戒德。這一點,主要是說「戒」的方面。
2. 有禪定功夫
這一點也不難理解。最上等的明師,必須具備「定」。
3. 具足慧學
這是指上等的明師不單要有戒及定,還要具備徹底消除我執的「慧」。
4. 德行起碼比自己高
選擇師長而依止,當然要找比我們自己的德行高超的,否則為何要依止他呢?故此,我們必須找至少比自己高超的老師。
5. 修持精進勇猛
這裏所說的「精進」,當然是指對修行善業方面的積極不懈,而非指對不良惡業的沈迷。一位好的師長,必定要自己精進勇猛、毫不懶散,否則弟子便不易學好。
6. 學問豐富
一位明師,必須具備由本師釋迦牟尼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經、律及論三藏傳承,而非單只有一兩個法門的傳承。這種傳承,必須包括教法及證法傳承二者。在現今末法,有不少騙子胡說八道,明明沒有傳承,卻說佛陀夢中傳法等等,欲尋師者必須小心觀察抉擇。
7. 通達真實
這是指通達中觀應成見。現在大家未知道甚麽是中觀應成見,所以不易明白這點。
8. 說法善巧及表達清晰
有些老師雖然自己通達教證,但卻表達不清,又或不善於觀察弟子而應機對症下藥,以致授受過程不能達到最順暢的程度。一位好師長,必須是說法善巧的。
9. 不為名利,以大悲心授徒
如果一個人具備前述八種功德但沒悲心,弟子仍然未必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一位上等的師長,必須具足悲心,出於真心希願弟子能學好,而不是為了個人名利而攝受徒衆。
10. 對徒教學不生疲厭心
上等的明師已斷了自利的心,所以他們完全不怕勞累,全心全意地投身於教育弟子的事業之中。只要有人求法,他便會以十分歡喜的心去教導。這樣的師長才是一位好師長。
以上所說十點,乃完美的大乘明師之特徵。在現今末法時期,要尋得這樣的明師,恐怕是不容易的了!具足十項明德的大師不能說沒有,但到底難求,以我們的這少許功德恐怕並不易遇上。所以,我們若能尋得次一等的好師長,亦堪作依止了。甚麽是「次一等的好師長」呢?如果我們歸?#123;佛陀所開示的法,不外乎是三藏佛法,而三藏之中心即戒、定、慧這三種學處。所以,如果並未能尋得具足完美師資的師長,我們至少也要依止一位對上述三學處有多少證量的師長。
我們雖應熱衷於學法,但觀察師長絕不能草率貪快。現今的人,常常讀到宣傳資料便一窩蜂跑去名師處依止,這是不安全的做法。正如在世俗學問上,我們要小心決擇老師,在成佛之大事上,我們更加需要審慎。我們應當在未成立師徒關係之前,花一段時間,好好觀察這位師長的德行等,在觀察幾年、完全肯定他具備了經、續所述師資時,方決定依止。平時我們參加聽法等活動,只要心中沒有生起「這位是我的師長!」的決定,師徒關係便未成立,可以暫時只把說法者視為一位佛法上的長輩或朋友。如果你向他求法了,例如是你主動求了口傳或灌頂,或參加了灌頂傳法、口傳儀式等,又或者你在心中默默生起了「這位是我的師長!」的決定,師徒關係便告成立,觀察過程亦告結束,從此便必須視師為佛了。師徒關係之成立,不一定經過像漢地拜師的儀式才成立,一旦你在心中默默生起「這位是我的師長!」的決定,即使對方並不知道,關係也便已確立,又或你向該師父求法或受其傳法,師徒關係亦成立了。
觀察審查師長資格必須在師徒關係成立以前進行,而非依止了以後才做的,但現在的人常常把這次序倒反了,是為佛教的不幸。沒有人逼我們去依止一位老師,這完全出於自己的決定。如果自己疏於審查便草草依止了,錯的是自己,並不能怪別人。總之,一旦師徒關係成立了,便必須視師為佛,雖可另拜其他老師學法,但絕不可把其中任何一位不視為佛,乃至批評、毀謗等。一旦成立了師徒關係,如果後來發現師長所說、所作與佛法的確完全背道而馳,亦只許默然另拜其他師父,心裏仍必須視這位為其中一位老師。其他無關係的人或許尚可批評此人的過失,但作為徒弟的你,絕對不宜參與批評。
在我們經過謹慎的觀察後、尋得符蠗l件的一位或多位師長時,應該如何承事依止呢?這個問題分兩方面來講,一為正確的心中依止態度,另一為在具體行為上的承事方法。
在《華嚴經》中,說及弟子應以九種心來對待師徒關係。首先,弟子必須有孝子的心,對師長猶如孝順父母一般,處處聽話順意,永不忤逆師長。第二,依止心要似鑽石一般堅固,永不能被摧壞。譬如當有人對我們的師長毀謗時,我們的信心亦絕不退減,這就是堅毅的心了。第三,我們要似大地默默承受任何負荷般,對師長的任何事情都默默負起。在約一千年前,西藏有一位密勒日巴(Milarepa)大師。大師在初學法時,其師瑪爾巴(Marpa)見他有很大的潛質,但同時也有極大罪業,便故意叫他建造一座九層大樓。密勒日巴並未因此退縮,反而天天以背扛石上山建屋,以致肉破見骨,最後建成了師長所要求的大樓。這座大樓的遺跡,在一千年後的今天仍然屹立不倒。密勒日巴的態度,便是這種如大地的心之典範了。第四,我們要如群峰拱圍須彌山般,始終不變搖。第五,我們要視自己如僕役,任勞任怨,即使師長命我們做如倒糞等低下的工作,我們亦應樂於從命。第六,我們應自視為卑下,不可貢高我慢,甚至以為自己比師長的修行還高。第七,我們要有《華嚴經》中所說的「門犬心」。甚麽叫「門犬心」呢?這個名詞其實並非侮辱性的字眼。我們觀察小狗被主人打駡時,牠們從不會因瞋恨而反咬主人,牠們頂多隻會暫時逃跑。在被主人發脾氣趕走時,牠們亦不走遠,頂多在附近溜達一會兒,待主人氣消了,牠們便像沒事似地回家,也從不把剛才的事懷恨在心。我們作為弟子,也應有這種態度。師長責駡時,我們不懷恨於心,也不應存有顧全顔面的心理。第八,我們要像橋樑一般,任何難行的事亦勇於承擔。第九,我們應像船舟載人過河一般,來來去去、日復一日地重覆著同樣的事師工作,永不厭累。
发表于 2009-5-26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對師長之信心為一切修持的根本,亦為一切成就的種子及靈魂。如果已建立了師徒關係,卻對上師無信心,所作修行便猶如燒壞了的種子,絕不會發芽生長。故此,除了上述的依止態度外,弟子還應對上師生出信心、視師為佛陀。在觀察期間,我們仍可審查欲拜於其門下之師長有否缺點。可是,一旦在心念中或傳承上成立了師徒關係後,弟子便不可再觀上師之缺點,而應常想及其優點、功德等,並要視師為佛。師長在客觀上或許並無佛之境界,甚至或許只是凡夫境界,但這並不重要,弟子仍要視師若佛。視師為佛,師長並不會因此得益,得益的是弟子自己。若能視師為佛,弟子便會得到佛陀之加持;若只視師為菩薩,則得菩薩之加持;若只視師為凡夫,則即使師長客觀上真的是佛,弟子亦不會得到任何加持。以前有一個人向其師求法,其師大喝一聲「瑪里利渣」,這是印度話「滾開!」的意思,但這弟子卻以為那是一句密咒,所以他便很有信心地持誦,後來竟然成就了以此「咒」為人治病的神通能力!在古代,有許多即生成就羅漢境界的案例,但在現代卻少見這些殊勝的事例,這正是因為現今的人對師長的信心薄弱之緣故。
如何才能達到視師為佛的信心呢?除非我們有宿世的善因緣,否則這就需要長時間努力培養方能達至。弟子必須長時間地觀師長之功德、優點,而避免挑剔師長的過失、缺點。佛陀是真正具一切功德而斷一切過失的聖者,但若弟子不以敬信心依止,即使自己的師長是釋迦牟尼,弟子也一樣可能覺得自己的師長滿身過失、毫無優點,就似當年提婆達多視其師長釋迦牟尼一般。反過來說,若師長只是凡夫境界,但弟子視其為佛陀,便一樣能得到佛陀之加持。所以,若想修持有成,便必須視師為佛。這一點的確不易做到完美,少一點功德便難達到,但我們要有耐性地訓練自己。
如果從功德的角度來說,佛陀的功德是圓滿的,師長功德再高也高不過諸佛,頂多也只是與佛同等,況且師長在客觀上也有可能根本還未超出凡夫的境界。所以,若從功德角度來說,師長之功德既有可能與佛同等,也大有可能比佛陀低。可是,如果從恩德的角度來說,師長對我們的恩卻比諸佛的為深。為甚麽這樣說呢?我們想想,釋迦牟尼在二千多年前,雖然曾廣弘正法,令許多衆生得益,可是我們卻未直接得度。在二千多年前,我們或許是在三惡道中,也可能在別的宇宙中,亦可能是生於這個世界的人但卻未遇佛陀,總之我們未有福緣在當年遇上佛陀而得度。現在,直接度我們的是師長,為我們授法的是師長,教我們如何成佛的也是師長。在某些佛教不盛行的地區,若果不是有師長之教授,別說不可能成就佛境,甚至連「佛境」這個名詞都未曾聽說過!由此角度來說,師長對我們個人的恩德,可說比諸佛還要深。我們將來得以不墮三惡道,乃拜師長教我們止惡所賜;我們若得以生於人間或天界,乃因師長教予布施及授予戒律而得;我們若最終能得佛境,亦因師長之教授及傳法之恩而成就。所以,除了以九種心事師及視師如佛外,弟子更應常念師長之大恩大德。
除了在心中依止以外,我們亦要在行為上承事師長。承事師長的行為主要有三種類別,一為以財資供養,二為為師長辦事,三為依教而奉行。
師長並不見得需要我們的供養,這樣做是為了弟子自己的利益而已。剛才我們說過,師長是最勝功德田。甚麽是「功德田」呢?世俗上的田地,我們透過悉心照顧、播種、施肥及澆水等,便能有所收成。同樣地,經過事師、供養、頂禮師長等行為,我們便得到無量功德。所以,我們稱師長為能長出功德的「功德田」。師長並非唯一的功德田,透過供養、頂禮佛像等,也能長出功德,所以佛像等也是功德田。然而,師長及父母是最上的功德田。
如果我們為師長辦事,例如替師長打水、燒飯或洗衣等,這行為勝於以物資供養。有關這一點,衲必須把例外情況說明一下:如果我們已與某人建立師徒關係,而這位師長叫我們替他做一些明顯與佛法背道而馳的事,譬如說他叫我們代偷東西等,弟子便要很謹慎處理這情況了。如果我們能完全肯定師長之要求與佛法不合,而並非只是我們對師長的密意要求誤解,我們當然不能照辦。可是,為了維繫自己的師徒關係之清淨性,我們尚該顧全另一方面,故此我們必須十分善巧地避免或推辭,而不應與師長發生衝突。在推辭後,我們仍應視師如佛,不應執此為上師之過失而作批判或毀謗。這一點就是前面說過的、像鑽石般堅固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下,若能兩方面都照顧好,便不存在違背上師的業因。一般來說,我們如果在拜師前曾好好地觀察,便很少會遇上這等困局。在末法年代,有許多不具格的師父,若不經觀察便依止,或許便會常碰上這類的無奈情況,這時就只能如衲所教地一邊推辭,另一邊同時儘量保全師徒關係之清淨性了。
三者之中,以依師所教地修持為最上等的承事,所以有名的密勒日巴大師便說過:「堅韌耐苦之修行,是令師喜之侍奉!」說三者中以第三種為最優勝,第二種為次等,第一種為最基本,並非等於我們挑優勝的而進行。以上所說三種承事方式,並非挑一種而做,而應長期地全部奉行。

如法地依止師長的好處有八大點:
(1) 由於實修上師教示故,我們可以趨向佛境。同時,由於上師是無上的功德田,透過供養及承事師長,我們能於短時間內積集極多成佛所必需的功德資糧。
(2) 諸佛很樂於見到有人對師長恭敬。經論中有云:「如理依止善士時…無餘佛陀至心喜」我們供佛時能得供養之功德,但說不上令諸佛歡喜。對師供養,既能得供養之利益,更能得令諸佛歡喜之額外功德。
(3) 由於依止師長之功德力大,一切魔類等皆不能加害如法敬師的人。
(4) 依著師長的教誡而止惡,便不會再積集惡罪因及受到其果報了。
(5) 如法地依止師長,便會容易得到修持上的成就。
(6) 由於如法敬師之業因,我們生生世世皆會有緣常遇明師。
(7) 不墮三惡道。
(8) 任何心願皆能順利達成。
如果我們不尋找一位或多位師長而依止,便不會得到前述依止師長的八種好處。如果既已有了師長,卻並不好好地敬師及事師,損失有八大點:
(1) 由於上師乃諸佛之總體代表,若弟子輕視師者,便感召不尊重諸佛之果報。
(2) 如果對自己的師長生瞋恨心,會毀滅自己曾積之善行。
(3) 不如法敬師及事師的弟子,即使修無上密法,亦難以成就。
(4) 以不敬師之心修持,不但難以有成,更等同修持往生地獄之因。
(5) 不敬師的人,未生之功德及成就絕不會生出,乃至已生出之成就也會消失。以前有一位修密法而成就了飛行神通的人。有一次,他在上空飛過,見到自己的上師在地面,便心生得意之念:「我有飛行神通,師父卻沒有!」在這念一生之際,他即時失去了神通,由天上丟了下來。
(6) 不如法依止的人,現世即會感召許多不如意的業報。從前有一個名叫「佛智」的大師。這位大師的其中一位老師是養豬的人。有一次,大師受衆人擁戴著前往某地,途中遇到他的這位老師。由於他名聲極大,一時之間他便生出了師長地位低下之心,所以便假裝看不到師父,並未趨前相認或頂禮問安。由於這一念,他的眼珠竟然掉了出來。這並非上天、佛陀或其上師對他所作之責罰,而是自己不敬師所感召之現報。
(7) 冒犯師長的另一果報,是在未來生中生於無間地獄之中,不得脫出。在許多佛經中,佛陀曾很清楚地開示甚麽業會感召甚麽地獄之果報,但在《金剛手灌頂經》中,大勢至問佛陀輕慢上師會有何果報時,佛陀卻說:「我不敢說!這種果報的嚴重程度要說了出來的話,連大菩薩都會嚇至昏倒!」由此可見,輕慢上師的業報比其他惡業重很多。
(8) 由於不如法依止之業因,將於未來多生中都不遇明師及正法。
輕慢自己的師長是極嚴重的不善業。一旦輕慢了其中一位上師,你在其他任何師父處所學得的法,都難以成就。所以,輕慢上師是我們修行路上的一塊大路障。
在修行的道路上,師徒關係是其中一項至為重要的修持。若能好好地依止明師,所得利益不可思量。若不好好地依止,則即使所拜師長是佛,亦不得益,甚至反生無量罪業。在古印度,歷代以來的修行人都依這些開示而事師,從而得到成就。我們欲想得到佛法上之任何成就,也必須效法他們敬師及事師的方法。曾經有人問阿底?#123;祖師:「為甚麽在印度,許多大師才修行甚短時間,便有所成就,我們西藏人勤修很長的時間,卻不見有成呢?」祖師答:「這是因為西藏人視本尊為本尊、上師為凡夫,而印度人視上師和本尊並無分別!」由此可見,視師為佛乃修持成就之關鍵因素。
有些人會問:「我應該依止一位師長、還是許多位師長呢?」答案因人而異。如果懂得如理地依止的人,多拜幾位師長,很可能有更大利益。不懂好好地依止的人,宜只拜一位或少數幾位師長,因為這樣較易確保自己不犯事師方面的過錯。
這些有關敬師及事師的開示,是佛經中所教示的,大家可以參考《地藏經》及《華嚴經》等。

02-06-2004 12:49 PM
发表于 2009-5-26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果和业力

[因果和業力]編自大藏寺祈竹活佛開示

妙吉祥网 > 妙吉祥社区 > 藏密论坛 > [因果和業力]編自大藏寺祈竹活佛開示  

rong
VIP会员


[因果和業力]編自大藏寺祈竹活佛開示
一切善樂的根源便是依因果而行。欲得到肯定的安樂,我們應學習因果定律,依著因果而作應作之事、戒作不應作之事。
有些人認爲因果是「信則有,不信則無」的一回事,其實不然。不論你信不信四季循環的規律,到了春天花朵仍然會開;同道理,不論你是否相信因果,這定律同樣生效運作。也有些人認爲因果不外乎是種善因而得善果之簡單道理,其實它是極精妙及複雜的規則。更有些人主張「一切皆無」的道理,甚至以爲這便是佛法的高深境界,這是很嚴重的錯誤。
最細微精確的因果,唯佛能見,譬如說你現在坐在這裏,腳感到有少許疼痛,只有佛才能清楚而精確地說出此乃因某某過去因所致。然而,我們可以依粗顯的因果關係而學習。
業果的特性有四方面:
(1) 業不可改變
世俗上的許多事,或許尚可改變少許,因果卻改變不了。善因只會生産樂果,絕不可能生出惡報,反之亦然。一旦種子種下了,便不會消失,一待外緣誘發便決定生出相應的果。所以,我們應生出決斷心,積極行善、堅拒作惡。
(2) 業會增長變大
一顆小小的蘋果種子,只要有適當的外在條件,便會長生一棵大樹,樹又再生長許多蘋果,每個蘋果又有種子……;同道理,一個小小的因,其果報可以很大。我們若以手指壓扁一蟲,只需一秒鐘,彷佛是件很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其果報卻十分嚴重。反過來說,如果見到有一條蟲掉在水中,我們不經意地順手撈起牠,此因看似極微不足道,但其果報可以變得極大。在過去曾有一小孩,他只不過是在玩耍時把泥巴當成黃金供佛,後來於因緣成熟時,小孩便轉生為天王。所以,我們應參思此中規律而生覺受,決心不以善小而不作,亦不因惡小而不怕。
(3) 未作之業不可能結果
在電視新聞中,常會見到一些大難不死的奇跡案例,譬如說在空難中有幾百人死了,偏偏有一個人生還等等,這其實並不稀奇。只要我們未作能衍生該果的業因,便絕不可能受到其果報。有些聖人喝下了毒藥也不被毒死,正是因爲祂們並無此業報之因。
(4) 已作之業不會消失
佛陀有一個大弟子名為「目犍連」(Mahamaudgalyagana)。這弟子早已成就羅漢的境界,號稱「神通第一」,可是祂在業因成熟時,卻被人打至重傷。由此可見,一旦業因種下了,便不會隨年月而消失,即使過了千千萬萬年的長時間,一旦遇上了外緣,它仍然會結果。
因果有無數種類,我們根本無法一一盡說,但我們可以把它籠統地歸?#123;為身、語或意作之總共三類。
若把身、語及意作之業歸?#123;,共有十種影響力較大的種類。這十業道之正面稱爲「十善業」或「十白業」,即不殺生、不偷盜……等等。它們是衍伸福樂果報的善因。十業道之反面稱爲「十惡業」或「十黑業」,即殺生、偷盜……等等。它們是引致痛苦果報的不善因。十善業是我們應致力去做的項目,而十惡業是我們必須努力斷除的項目。如上說地做人,便是保證今生及未來生能得享福樂的方法。
十不善業分爲由身、由語及由意所髦異簶I。由身作之不善業有三種,語作的有四,意作的有三種。身的不善業乃殺生、邪淫及偷盜。語之不善業有妄語、離間語、惡語及綺語。意之不善業即貪、瞋及邪見此三種。
(1) 殺生
殺生乃身之三種惡業之最重者,其果報極爲嚴重。殺生並不狹指殺人,而指殺害任何有情生命。大家切勿誤解以爲十惡業乃佛教徒之戒律而已,非佛教徒若作殺生等不善業,一樣有果報。但凡殺生都有極重果報。
一段完整之殺生業引致一系列殺生之完整果報。甚麽是「完整之殺生業」呢?這具備四個因素,一為對象,二為動機,三為行動,四為事件之完成。在對象方面,殺害任何有生命的對象皆為殺生。在動機方面,殺者無誤地認定要殺之對象,基於貪、瞋或任何一種煩惱而動殺機,這便具備了第二因素。如果在無意及無動機的情況下殺生,這因素便不具備,故此並非一段完整殺業,譬如說你不小心踩死了一條蟲,這是無動機的,所以其業報當然與蓄意殺蟲不太相同。在行動的定義方面,這不只包括自己親手操刀殺生,教唆別人動手亦同,或自己利用下毒藥、用神通力或用邪術等方法殺生也算在內。有些笨人在殺海鮮時命人代殺,以爲這樣便不算殺生,其實這樣做比自己動手殺更爲不好。最後,若欲殺的對象的確因此死去了,四因素即告完備。若對方不死,雖亦有殺生之部份業報,但不完整。
我們講一講完整的殺業與不完整的分別情況。完整殺業乃以上所說、四因素齊全的殺生,譬如說你在海鮮餐廳裏見到一尾魚,你明知牠是一個有生命的東西,你生出了貪吃其肉而欲烹殺之動機,然後你叫廚師代你宰殺,最後這條魚的確死了,這便是完整之殺業。殺業之動機都是基於貪、瞋或癡三煩惱的,譬如說你貪吃魚肉而欲殺,便是因貪而起的動機;如果你因憎恨仇人而欲殺之,這是因瞋而起的例子;有些外道誤以爲殺生祭祀便能求福,這是因愚癡而起的動機之例。在甚麽情況下會有不完整的殺業呢?譬如說你想殺一個仇人,但你卻找不到他,或者你動了手但卻未能成功地殺死他,又或者你雖動了殺機,但後來理智地剋制了這念頭,這都是非完整業之例子。不完整之殺業並非完全無果報,但完整之殺業與不完整之果報輕重及性質不同。
(2) 偷盜
這也與殺業類似,必須有四因素方算完整。對象者,凡明知不屬自己或不完全屬於自己的東西,你在未有物主同意之情況下令它歸為己有即是。這不一定限於強盜或小偷所做的才符合定義,舉凡做買賣時騙斤兩而收取過多的錢財,都算入偷盜之列。動機者如殺業所說內容類推。在行動的定義上,亦同殺業所說、不論自己作或叫他人代作,又或借了不還,這都符合具備行動的因素。最後,只要你心中認爲東西已得手了,便足以具備這第四因素。
我們不要以爲只有強盜之流才會犯偷盜罪,其實未問而自取少至一根針等小物品,也有偷盜之業。
(3) 邪淫
對出家人來説,任何淫行皆構成作十惡業。對在家人來説,正當的性行爲並不算邪淫,只有不正當的淫行方算作十惡業。
從事件及對象之本質來説,凡與同性、別人之配偶、出家人或未成年者行淫,便構成邪淫。與正當的配偶在懷孕時或受持了八關齊戒期間行淫,也屬邪淫。在上師、父母或佛塔面前行淫,即使對方為合法配偶而時間亦無不如法的地方,同樣亦構成邪淫。邪淫之動機多為貪,但也有因復仇而淫他人妻女之案例,亦有外道等因癡而行淫之可能性。在作出了行動而同時生樂時,便湊足了第三及第四因素,足以構成完整之邪淫業。
(4) 妄語
妄語必須是對能明白該妄語內容的任何有情生命,以語言、沈默等方法誤導,方構成業。若對不明人語的畜牲説謊,或對方不明你的意思,則不圓滿。妄語的內容有多類,例如是說為非、黑說為白、未曾親見的事說成親眼所見等等。妄語可以基於任何煩惱所衍伸出的動機。在行動的定義方面,不論是以言說、眼神、手勢甚至沈默以達到誤導的目的,皆屬能構成罪業的範圍,譬如說有人問你是否佛陀再世,你故意含笑不語而誤導他,這就算入妄語之例了。若對方又明白了你的意思,則第四因素亦具備了。若對方不理解,則雖仍有不完整之業道,但未算完整之妄語業道。妄語中有一些內容稱爲「大妄語」,譬如說未證言證,無神通而說自有神通等。在某些情況下,爲了救護其他有情,我們可能會面臨爲難的抉擇,譬如說你見到一人往西逃走了,其仇人持槍追來而問你:「有沒看到我要殺的人?」,你若直説了便會令他人死亡。在這情況下,情況有所開許,我們必須以救助他人為宗旨,但凡夫仍宜採用不妄語及利他兩全的善巧辦法而回答,譬如答以「來來往往的人很多呀!」一類的話以應付之。
(5) 離間語
凡離間挑撥之語言或行爲,皆屬此例。煩惱所發,意欲挑撥,即構成第二因素。如果進行了而成功地令雙方不和,便具足第三及第四因素了。如果並不成功,則不屬完整之離間語業,但至少亦成綺語之罪業。
发表于 2009-5-26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6) 惡語
就對象而言,對有情、無情或不解己意的人痛駡等行爲,都能構成完整之惡語業道,但也有不完整之惡語業。就動機而言,與前述類同。就行爲而言,並不一定要很兇惡地説話才算惡語,即使溫柔地說出故意令人傷心的話,也能構成惡語業道。就事件之完成而言,只要對方明白了你的意思,便算圓滿。惡語所說的話,可以是事實,亦可以是非事實。對眼盲的人取笑為「瞎鬼」固然是惡語,但對眼睛沒問題的人取笑為「瞎鬼」則不但積下了惡語之業,且另外又積了妄語之業。若你明知某人的朋友不是小偷,但是你故意在他們二人面前指責其為小偷,雙方都明白了你的意思,某人便因此與朋友不和,你就同時積下了惡語、妄語及離間語三種業道了。
(7) 綺語
不為著任何意義而談及無意義的事,便是「綺語」。綺語是十惡業中較輕的業,但它卻足以令我們浪費一生。綺語的四種因素不難理解,故此在此不詳說了,大家用以上之原理類推即知。
(8) 貪業
在見到好東西而生出佔有欲時,第一因素便具備了。由三煩惱之任一而生起貪婪時,第二因素便具備了。當念頭不斷而越來越強時,便有了第三個因素。在心欲令該物變爲己有時,即使無行動,亦具備了第四因素。總之,但凡為世間名利等而生出之佔有心即屬貪,但希求成佛或解脫之心因性質不同而不屬此列。
(9) 瞋業
瞋恨心能把我們歷劫所修功德毀於一刹之間,所以必須謹慎防護。就事情而定義,對無情或有情生瞋皆屬瞋業。就動機而言,因煩惱而衍伸出欲令對象受到不幸之心即是。就行爲而言,在此心上串習不斷便是。若生出了心欲對方不幸之決定念,便有了第四因素。
(10) 邪見
邪見是三煩惱中之癡的一種。「邪見」包括了認爲無因果、無來生及無佛等聖眾種種不正確、不真實之見解。如果認爲因果、轉生及佛等不存在,便有了第二因素。於此念不斷串習,便屬有行動。生出了決定心時,便告事件圓滿完成。
雖然剛才說過十不善業是十善業的反面,但大家切勿誤會以爲單單沒有作十不善業便是修行十善業。以殺生為例,單單不殺並非十善業。在有可能殺生之情況下,我們先有了對象,這是第一因素;然後我們想及殺生之不對而生出不欲殺之心,這是第二因素 —— 動機;以此動機為基礎,令自己不作殺生之事,是第三因素 —— 行動;最後當我們決定了不去殺害該對象時,便等同具備了第四個因素。在這例子中,我們具足了不殺生之四個因素,這才算是完整的不殺生善業。其他九種善業,餘此類推。
有六種情況可能導致業力之輕重分別。
(1) 基於心念而導致的差別
以猛厲的貪、瞋或癡而作一輕業,則本來不太重之惡業亦變嚴重。
(2) 基於長期串習而導致的差別
由於常時期不斷地重覆作同等之業,本來不太重之業亦變得極重。
(3) 基於所作之事的體性而導致的差別
十惡業中的身業,以殺生為重。語業中,以妄語為最重。意業中,以邪見為最重。
(4) 基於對象不同而導致的差別
同樣是惡語,若對父母或師長而作,惡業之業力比對普通朋友作為重。
(5) 基於別無對治力而導致的差別
一向行善的人偶作一惡業,業力比從不作善的人所作之同樣惡業為輕。
(6) 基於進行方式而導致的差別
同樣是殺生業,但以變態、殘酷的手段殺生比普通手段之所積業更重。
以上所說的,並不一定針對惡業。對於善業,以上六條一樣適用。
不論是善的或惡的業道,皆會感召一系列的相應果報。這些果報分爲三類,一為業力成熟之直接果報,二為與業因相近之果報,三為外在環境之果報。大家要注意,造作一業並非只會有此三類過報之一種,而是全部三種果報均會應現。所以,不善業之果報是很恐怖的。
(1) 業成熟之直接果報
前面亦已提過,對最細微之因果定律,除佛以外無人能知。如果依最粗顯的層面來説,十不善業之重者感召地獄之果,中者生為餓鬼,輕者則生為畜牲。作一次業並不限於只會一次受到這類果報,譬如說一次殺生,就可能感召許多世生於地獄的果報。十善業之直接果報為於未來生轉生於三善道中。
(2) 與業相近之果報
這類果報分兩種,第一種是指我們將受到與該業之經歷類似之果報,譬如說殺生者在經歷完如轉生於地獄等之直接果報後,因其他曾作善行又再生為人時,尚會經歷被殺、夭折或短命等業報。除殺生外,其他不善業亦類推,譬如說曾偷盜者後世會少財及被盜、邪淫者之妻女被他人淫辱等。第二種果報是指我們會於未來生有重覆再作同類不善業之傾向,譬如說殺生者於未來世便會有喜愛殺生之習氣。以不殺生為例,與體驗相近之果報為長壽等,其習氣方面之果報為愛護其他生命之自然傾向等。其他九種善業,餘此類推。我們觀察小孩子,有時會見到同一家中的兩兄弟,哥哥天性喜愛把小蟲從水中撈出,以此為小孩的娛樂,弟弟卻不應人教而從少便喜愛以殺生爲樂。同一家庭、同樣的教育環境,又沒有後天的不同影響,但兩個小孩便自然流露出截然不同的傾向,這便是過去生業因的習氣相近果報了。又有些人本身就很富有,但他們偏偏有愛去百貨商場偷些或許根本不值錢的小東西之習慣,這便是過去生偷盜的習氣果報了。
(3) 業所感召之外在環境果報
除以上兩類果報外,曾殺生者即使後來終於又可轉生爲人,也只會生於外在環境不利於長壽的地區,譬如說他可能會生在長年鬧饑荒、戰亂及傳染病的國家中。其他不善業之此類果報,大家可以類推之。十善業果報即十不善業之環境果報的相反情況,如不殺生者當生於水土極佳、社會安定及利於長壽的地區。
以上說完業之果報了。在不善業果報中,最可怕的並不是生於地獄道中受苦等,而是愛作同業之傾向這種習氣果報。轉生地獄等的痛苦,尚且有一天能業盡,但若因曾殺生而致後來世有再次殺生之喜好的話,便會因此又在作同業,又再引發下一串之果報,就像滾雪球般越變越大,從此難以脫身。
在某些情況下,某些業的業力直接影響我們生在六道中之哪一道。在其他情況下,它只會影響我們因爲別的因素而轉生某道後之生活素質,譬如說我們生為人,這肯定是某過去善根力之牽引所致,至於我們是否富有、相好等,則取決於其他業力之影響了。有些人生於富足之家,一生無憂,有些則生在貧困之家,生存條件極差。這二者之引業肯定俱善,否則便不可能生於人間,但他們的其他業力並不同,以致命中福報天淵地別。依此歸?#123;,共有四類組合,第一是引業與其他業力因素均好的組合,如生於人間且福報很好的例子;第二為引業善但其他業力因素不善,如生為人但福報很差的例子;第三為引業不善而其他業力因素不差的情況,如生為龍族但受用不缺的例子;第四為引業與其他因素俱不善的情況,例如生於地獄中捱苦的衆生便是。舉個例子,譬如說我們今生持戒能作得完美,但從不肯布施助人,以後便可能因持戒之善而牽引至另一次人間的轉生,但卻因不布施之業因而導致該生貧乏。反過來說,若樂於布施但卻作了其他不善業,便可能因其他不善而導致生於畜牲道為龍族,但卻因曾作布施而生為受用不缺的龍王。這只是很簡化之粗略説明。我們的一生,其實由許多業力因素所影響,凡夫無法一一看清。
在業因成熟的時間性方面,有許多可能性。有些業在今生便開始受報而能延至未來生中,有的會在下一生開始受報,也有在更後的轉生中方開始受報的情況。一般來説,對自己之師長及父母大不敬者,又或對衆生極力傷害者,極可能在今生起便馬上開始受到果報。
總之,我們在一生中曾造作許多善與不善之因,又由於業之輕重、大小、完整與否、所作時間之先後及自己的習氣等,衍生出無數錯綜複雜的因果關係。

02-06-2004 12:50 PM
发表于 2009-5-26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祈竹活佛为几个人传皈依时所说的话

如果皈依后不能办到皈依后应该注意的一些事情、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如果我们做不到的话,皈依是没什么意义的。这些在皈依证里有写,我们稍后会略微提及。
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经过一个皈依仪式才算信佛,但跟一般人单纯因信仰去拜佛相比,正式皈依三宝有额外的利益。皈依前我们先要说说皈依的好处。皈依的好处有很多种,归纳起来可以列为八个重点,即八个皈依的利益。
1.
皈依的八大利益,第一是我们从此成为三宝弟子。人有很多种不同的情况,有些人可能前世是佛教徒,而这辈子出生在一个不信佛的家庭,从未接触过佛法。但在某次去寺院时,一看到佛像,就因为前世的宿习,突然间毫无缘由地生起极大的信心。在那一刹那,他也等于是变成了三宝弟子。也有这样例外的情况,并非如一般人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而成为三宝弟子。也有些人因为前世的习气、种子,偶然间看到佛经里的一句话而生起一种特别的觉受,认定讲这个法(法宝)的人(佛宝等)非常特别、殊胜,发愿自己也能修这样的法。在那一刹那间,他也自动成为了三宝弟子。也有这样的例外情况。这种自然成为三宝弟子的情况是因为过去世的业因现在突然在那一刹那碰到这样的缘就成熟了。另一些人可能是因为听了很多佛法,慢慢地有所理解而对三宝生起了依止之心。区分是否为三宝弟子的关键,在于我们对佛法和三宝有没有真地生起依止心。有的话就是三宝弟子,没有就不是。如果是正式经过了皈依仪式而成为三宝弟子,功德相对来讲会更高。分别在哪里呢?那些因为过去世的善根而自然对三宝生起信心的人,虽然我们也定义其为信佛的弟子,但他们只是在座上忏罪或积累功德时在忏净罪障和积累功德,在停止修行而下座后,其功德的增长即告停止。经过正式依传承皈依仪式的三宝弟子,即使在睡眠中,因为仍处于皈依状态,其功德仍在不停地增长,并不会因为停止了主动地修行而停止增长。这是分别之一。

2.
第二是我们从此有资格去受戒而积累功德。一些在家人,如果知道自己今天要做大的善事,如大的供养或布施,会在当天早上受大乘八关斋戒。因为在有戒和没有戒的状态下做善业,其功效和功德不一样。皈依戒也是同样的原理。汉人喜欢在每月的十五,或者佛菩萨圣诞时受八关斋戒并修行。因为在持戒的状态下,修行的功德会更大。我们持戒的目的也是为了积累功德,而非为了喜爱受苦而守很多规矩。大乘八关斋戒的一个戒期是24小时。在这24小时中,即使在睡眠中也是在积累功德。因为在这24小时中,只要不破戒,即使什么也不做,也是在持戒的状态中,这就是一种修行。所以我们应该明白受戒的原因是为了功德的增长。受戒有这么多的好处,但如果我们没有受过皈依,就没有资格受戒。所以皈依的好处之一是你打下了一个地基,以后就有资格去受戒,然后就可以积累功德。我们受小乘的别解脱戒,大乘的菩萨戒,或密法的三昧耶戒都可以积累功德。但你必须首先是一个佛教徒才有资格去受这些戒,借持戒来积累功德。所以皈依为我们以后能受戒、持戒来积累功德打下了一个基础,使我们具备了基本的资格。

3. 第三是我们在皈依后每天修行,罪业和障碍会越来越少。
4.
第四是功德会慢慢增长,这是建基于第三点的。因为我们的善与不善,功德与罪障,有如跷跷板的两头,一头高时,另一头就会变低。在我们罪障重时,功德不易增长;而当我们罪障越来越少时,功德自然会增长起来。每个人都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不愿面对痛苦。但仅仅有这样的心愿德并不能达到目的,要获得幸福,避开痛苦,必须有足够的功德。不努力去积累功德的话,任凭你如何辛苦地经营,如果没有功德,也无法得到幸福美满的生活。

5.
第四点延伸到第五点好处,正因为功德自然增长,所以你的内、外障碍就会慢慢地自然消除。人都会有很多的障碍和痛苦,人生就是如此,让我们无法选择。有时上午很顺利,而下午却出了问题,下午很顺利,到晚上却出了问题。人生的本质就是这样。凡夫因为不懂因果,常去找喇嘛、找活佛,说“最近我不太顺利,有很多障碍,请帮我打打卦看看为什么!”实际上打卦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或者我们听算命的人说自己今年没有什么大问题就会很高兴,但问题是事实是否如此呢?有很高境界的圣人,可能会真正看到因果,而告诉你有这样的果是因为昔日种下了何种的因。像这样的圣人所说的话还有一定的可信性。一般替人打卦、占卜、算命的凡夫,他们连自己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都不清楚,又如何能知道你未来会怎样呢?所以,凡夫帮你打卦、算命或许并非毫无价值,或许会有一点点好处,但一般来说意义不大。人们有时候既然问到我,我也会帮他们打卦,但一般来说这的意义不大。同外在的障碍相比,内在的障碍(烦恼)更严重,有些人的烦恼,嗔恨心,嫉妒心和贪念都较重,这样的人内心经历的痛苦会更大。而那些没什么脾气,不嫉妒别人,也没什么贪念的人,相对来说他们内心经历的痛苦会较小。我有过这样的体验,相信别人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如果真心要修习佛法,就应该学会不要总抱怨外境,总说别人如何如何不好,令我们倒霉,而应该指着自己的心。因为一切令我们倒霉的事情或者说我们真正的仇人,是我们自己的心。只要我们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压制住烦恼,无论到哪里去,自然会没有敌人;没有仇人;没有人会和你过不去。这并非玩笑,事实就是如此。如果你不能主宰自己的心,不论去那里,你总会看到别人的过失,认为别人对不起你,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个好人。所以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在批评时手指不应指向外面,而应指向自己的心。当有些事情使我们发脾气,生起嗔恨心时,我么应当学会反省问题到底是出在别人身上,还是出在自己身上?使自己平静下来,控制自己的嗔恨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佛法修持。碰到任何的问题我们就指着自己,因为问题其实是出自我们自己的身上。这样有一天你的心就会略微安静下来。如果你的手指不指向自己,那外境永远都会给你很多的烦恼。内在的障碍是指刚才讲的嗔恨心,贪念,嫉妒等种种烦恼,外在的障碍是指我们遇到的种种意外,如车祸,水灾,火灾等等。如果我们不依因果法去做人,那当昔日所造的业因成熟时,就会碰到外在的障碍,即种种意外及不好的事情。当很多人都有共同的障碍时,就会成为共业。五大(地、水、火、风、空)的不协调就会出现,形成种种天灾。我们无法防止或对治共业,只能承受其报应。功德高的人会对所在的地区有好的影响,如农作物丰收、不会有天灾等等,周围的环境、众生都会得益。因为功德高的人不会有障碍。当我们碰到人生中遇到障碍时,应该祁请、依止三宝,好好修皈依。但很多人在此时却会去问上师我们应该念什么咒来对治,这样做实际上是放弃很殊胜的、应做的修行,而去求一些次要的、不重要的修行,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应该怎么做呢?比如说当我们生病时,应该明白所生的病是因为过去世中杀生等恶业所感的果报。所以我们虽然生了病,也应该高兴业因现在成熟了,并祈求三宝净化我们的罪业和障碍。应借助三宝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又如我们生活穷困,或生意失败,缺乏钱财等,很多人以为念一些咒语就能发财,这也是没有抓住关键。我们应该明白,今生的贫穷必然是因为过去世中悭吝,偷、骗、抢他人的财物,借钱不还等等的果报成熟。除了我以外,还有许多其他众生也种下过这种恶因。既然我现在已经受报而贫穷,但愿我所造的一切此种恶因以及其他众生所造的此种恶因都在我身上感果受报。如果能这样去想,并向三宝祈求,忏净罪业的话,可以轻易地令困境好转。能这样做的话,我们就能很容易地改变自己的业力。有些人不明白上述道理,仅去庙里上香,对佛像说“我现在很穷,请赐我财富”,这样做想求得财富是不可能的。想要求财必须首先忏净贫困的业因,否则是不可能富有的。

6. 第六个好处,因为第五点 ―――
内在、外在都没有障碍,所以世间的事业(如做生意等)和出世间的事业(修持佛法)会轻易成功。有大功德的人即使别人想加害于你,他也无法成功。没有功德的人即使没有人害你,自己也会碰到种种的苦和倒霉的事情。没有功德的人就算生活富足,没有人害你,也会胡思乱想,给自己增添很多痛苦。这就是苦。所以因为第五个好处,没有内、外的障碍,你有任何世、出世间的愿望都能轻易成办。

7. 我们皈依后如果每天都能念诵皈依文,功德逐渐生出,没有内、外障碍的影响,即使别人硬要把你塞进三恶道,他也无法做到。
8.
第八个好处是皈依后我们就走上了成就之道。当然成就之道有快有慢,但我们会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目标。目标有两种。如果我们走小乘的道路,最终的成就是解脱;如果走大乘的道路,最终的成就是成佛。


以上为皈依的八大利益。要使皈依仪式真正生效,我们在念皈依文时必须想着这八大利益。心中思念皈依的好处,生起想要得到皈依之心。如果没有希求得到皈依之心,抱着试试看有没有好处的心来参加皈依仪式,你就不能肯定是否能真正地得到皈依。是否能得到皈依取决于受者的心。我会按传统的规矩给你们皈依,但能否得到就要看你们自己了。所以同时我们要生出这样的决心-“我的确得到了皈依,我圆满地皈依了三宝”。皈依其实有很多种好处,我们前面所讲的是主要的八种,而非只有八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9 00:31 , Processed in 0.03607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