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龙吟

佛的“遍知”到底是啥意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3 1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经方便品》: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发表于 2020-9-3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果佛对俗谛所知是一个有限数字,任何有限数字除以无穷大,无论这个数字多大,都会无限趋近于零。在这个见解指导下,可以推论出佛之俗谛所知无限趋近于零,当然不会是零,同时也推论出佛之俗谛所知有无穷大的未知。这个推论结果令人震惊,与经论及其他教理就矛盾了。
2、三决定见,求一个众生不是过现父母者没有,由此建立知母念恩等菩提心学修次第。既然一切众生皆过现父母,则没有陌生人。而如果佛知有限,则有陌生佛,佛因为所知有限必然推论出朋友圈有陌生佛。这就矛盾了,众生的朋友圈大于佛,这个推论结果就非常荒唐了。
    那么,既然佛也如众生一样,与一切众生过去相识,成佛后又有最究竟的他心通,则熟人所掌握的知识必然也被佛所掌握,所谓新出现的飞机、电脑、手机等名词也就自然纳入佛的所知范围。
    而且,所谓的新生事物,其实都是成年旧事,飞机飞碟电脑手机等新生事物,过去已有无量无边的更先进的存在。
3、真俗二谛,缘起性空,是一体两面手心手背的存在,一说有的时候,万象森天,一说无的时候,万境俱歇。不会有离开缘起独立旋转的性空。
 楼主| 发表于 2020-9-4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吟 于 2020-9-4 19:11 编辑
子园 发表于 2020-9-3 12:15
就拿上贴举过的例子:阿罗汉未能了知的某人出家因缘,这也属于所知障遮住了他的能知,而完全净除了二障的 ...

问题不在于为佛的遍知找到一个因。

问题在于说佛遍知一切世俗,不应理。
这里遍知的对象,指的是在一切时空下所安立的一切世俗名言。

首先就时空的有限,无限,你根本就无法自圆其说,因为从胜义说时空本身就是假象,但你非要说佛遍知世俗,那就必须站在世俗的角度来考量时空的问题。
就时空来说,虚幻不实的世俗名言,有尽有边吗?
若有尽有边,那就不是虚幻不实了,而是可知可达的,而且这尽头以后,边界以外的,佛就不知道了,那如何能叫做遍知呢?
若无尽无边,那佛又如何能够遍知呢?没有边,就没有遍。

其次,一切世俗名言,皆是颠倒,若说佛通达真实,这个可以理解,但若说佛遍知颠倒,这个就不应理了。

譬如有一道数学题,我们说正解这道数学题的答案是真,其他错误的解都是非真。
那若说有个数学家,不但知道正解这道数学题的答案,还遍知错解这道数学题的所有可能,你觉得合乎逻辑吗?

同理,说佛证觉究竟真实,觉行圆满,这个大家都可以理解;
但若是说佛还遍知所有颠倒梦想,无一遗漏,这个就说不过去了。

最后,所谓的全知、遍知,都是一种心理上实执的表现;
因为全知、遍知的对象,根本都是虚幻不实的,那全知、遍知还有啥意义呢?除非你还是觉得非幻的真实的嘛,譬如你所说的“阿罗汉未能了知的某人出家因缘(但佛能了知)”。

那我请问,佛所了知的某人出家因缘,是颠倒梦想呢?还是真实不虚呢?
若说是颠倒梦想,那与阿罗汉的未能了知,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阿罗汉说我不知道,佛说我知道一个颠倒梦想,而且我还知道一切颠倒梦想,这有意思吗?

若说佛所了知的某人出家因缘,是真不虚的,那问题就更大了,按圣龙树的说法,这个某人如果出家了,那还需要什么出家的因缘呢?若这个某人未出家,那怎么能说有一个他出家的因缘呢?当然,这是龙树的套路,你不要怪我,自己去看中论颂。

所以,你看,关于说佛遍知世俗的以上这些种种矛盾,如果我们不去直面,而是去找一个所谓的圣言量,或找一个无法证明的因,来自我安慰,这合适吗?



发表于 2020-9-4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吟 发表于 2020-9-4 18:58
问题不在于为佛的遍知找到一个因。

问题在于说佛遍知一切世俗,不应理。

问题不在于为佛的遍知找到一个因。

问题在于说佛遍知一切世俗,不应理。
所知障障住了能知 → 破除了所知障,障住能知的因素就消除了。
既然要讲逻辑,能不考虑因果关系吗?

换一个角度,这个问题在《大智度论》里也有解答:
问曰:
所知处无量故,无一切智人。诸法无量无边,多人和合,尚不能知,何况一人?以是故,无一切智人!
答曰:
如诸法无量,智慧亦无量无数无边;如函大盖亦大,函小盖亦小。——(初品中婆伽婆释论第四)


类似此等十四无记的问题,超过了凡夫的认知,“是事非一切智人不能解,以人不能知,故佛不答”。

因为全知、遍知的对象,根本都是虚幻不实的,那全知、遍知还有啥意义呢?除非你还是觉得非幻的真实的嘛
……
一切世俗名言,皆是颠倒,若说佛通达真实,这个可以理解,但若说佛遍知颠倒,这个就不应理了。
我想发二十个以上的问号。无力吐槽。

为什么说诸法是如“幻”、要破的“真”又是什么?
麻烦师兄自己再好好捋顺一下思维。

这个问题如果搞不清您就先别谈《中论》了,越学越乱。

最后说一句,思考固然是好事,但如果能先把一些基本概念搞清楚,也许思考过程中就可以省下很多试图造出永动机的徒劳。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07: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园 发表于 2020-9-4 23:06
所知障障住了能知 → 破除了所知障,障住能知的因素就消除了。
既然要讲逻辑,能不考虑因果关系吗?
...

你可能说出了问题的核心

我和你对一些佛法中的概念有不一致的认识

我想这也是和其他人不一致的原因

那很简单,我们就一个个地捋概念不就完了

慢慢来吧
发表于 2020-9-5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吟 发表于 2020-9-5 07:07
你可能说出了问题的核心

我和你对一些佛法中的概念有不一致的认识

大智度论  龙树菩萨

问曰:汝爱刹利种净饭王子,字悉达陀,以是故汝而大称赞言一切智,一切智人无也!
答曰:不尔!汝恶邪故妒瞋佛,作妄语,实有一切智人。

问曰:所知处无量故,无一切智人。诸法无量无边,多人和合尚不能知,何况一人?以是故,无一切智人!
答曰:如诸法无量,智慧亦无量无数无边,如函大盖亦大,函小盖亦小。

问曰:佛自说佛法,不说余经,若药方、星宿、算经、世典,如是等法。若是一切智人,何以不说?以是故,知非一切智人。
答曰:虽知一切法,用故说,不用故不说;有人问故说,不问故不说。
发表于 2020-9-5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找一个所谓的圣言量,或找一个无法证明的因,来自我安慰,这合适吗?

般若是佛教不共世間任何宗教與學說,除佛教外,沒有任何宗教與學說主張:諸法無自性
因為般若如此甚深難解,佛陀曾考慮不說而入涅槃
所以當佛說出般若而眾生未解未證時,般若就是一個聖言量!
照師兄標準,您修般若是自我安慰,這合適嗎?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1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葉小釵 发表于 2020-9-5 12:11
去找一个所谓的圣言量,或找一个无法证明的因,来自我安慰,这合适吗?

般若是佛教不共世間任何宗教與學 ...

首先我们这里讨论的是“遍知”这个话题,而不是“般若”,混淆这两个话题不合适。

其次,即便是讨论“般若”,那也是依法不依人,也有了义和不了义之差别,而不是看是否出自圣言量。

最后,关于什么是圣言量?以及我们要如何看待和理解圣言量,这可以开个新话题。
发表于 2020-9-5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個初學到證果無一例外過程如下:
剛開始,從信入佛教,此時一切佛菩薩的言教都是聖言量
隨者接觸久,聞思增廣,一些聖言量,我們會感覺成為比量,不再那麼盲信崇敬,此時,還有佛菩薩的言教,對我們而言還是聖言量
依聞思而修證果,從前的比量,成為現量,但是,除非證得佛果,否則還是有聖言量的存在,差別在越近佛果位,聖言量越少而已
所以:除非證得佛果,對佛弟子而言,聖言量都存在其心中
又當我以經論(聖言量)指出:二乘的遍知功德與佛有差異時,您說不可信(原因是我不能證明二乘只能知道8萬大劫),那麼佛說只有佛才有的遍知功德:佛十力 四無所畏 四無礙解 18佛不共法,我以經論(聖言量)為證,若您說不能證明二乘也無此功德,所以那些經論不可信,試問:這有啥討論的意義?標準各自定,大家自說自話而已!
发表于 2020-9-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数论坛讨论都是不了了之,不过这个讨论的结论从一开始就已经出来了,但若是追求达成一致意见,我看短期内几乎没有可能,所以建议放假休息。
 楼主| 发表于 2020-9-5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吟 于 2020-9-5 23:45 编辑
葉小釵 发表于 2020-9-5 15:32
一個初學到證果無一例外過程如下:
剛開始,從信入佛教,此時一切佛菩薩的言教都是聖言量
隨者接觸久,聞思增 ...

既然你非要用聖言量來說事,那也不是不可以,我也可以嘗試用你所說的聖言量來回應,不過我覺得這沒啥意思,比如:

聖言量確實說了二乘與佛的功德差別,也說了菩薩與佛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

但是聖言量也說了:“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關鍵在於,聖言量還說了:“。。。不應以三十二大士相思惟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真金色身思惟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身有常光面各一尋思惟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八十隨好思惟如來、應、正等覺。。。。
諸菩薩摩訶薩修學佛隨念時,不應以五眼、六神通思惟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思惟如來、應、正等覺。。。菩薩摩訶薩不應以緣起之法思惟如來、應、正等覺。

我看到的聖言量,不但說了不應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思維如來、應、正等覺。
而且還說不應以”緣起之法“思維如來、應、正等覺。

你應該知道“緣起之法”是啥意思吧,那請問你前面給我所說的所有這些,是不是緣起之法?

若是,那按照我引用的聖言量,你就不應這樣思維!
若不是,那你所說的是什麼法?

所以,我們討論呢,最好擺道理講邏輯,你非要用聖言量,那我也可以用,但我個人覺得,這就沒啥意思了。
如果你覺得有意思,那你就要放棄你所引用的聖言量,而同意我所引用的聖言量,因為我所引用的聖言量,一定在你所引用的聖言量之後,否則怎麼會出現你所引用的聖言量呢?而如果這兩種聖言量都是聖言量,那後面的一定比前面的更加準確或更加真實,是這樣的吧。

发表于 2020-9-6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1   竹窗随笔  莲池大师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扫荡、彼处建立,随时逐机,无定法故。假使只看楞严,见势至不入圆通,而不广览称赞净土诸经,便谓念佛法门不足尚矣!只看达摩对梁帝语,见功德不在作福,而不广览六度万行诸经,便谓有为福德皆可废矣!反而观之,执净土非禅宗,执有为非无为,亦复如是。喻如读医书不广者,但见治寒用桂附而斥芩连,治虚用参耆而斥枳朴,不知芩连枳朴亦有时当用,而桂附参耆亦有时当斥也。是故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予尝谓六祖坛经不可使无智人观之,正虑其执此而废彼也。
    学习体会:经如生酥,论如熟酥,若无广览佛经的时间和能力,可以通过学论的捷径。

2  《释量论—成量品》略讲
http://read.goodweb.net.cn/news/news_view.asp?newsid=38077
发表于 2020-9-6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mhung1998 于 2020-9-6 14:55 编辑

我不是格魯派的弟子,也不懂藏文。從漢譯經論,歸納出佛能知道未來,不外三說。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知未來是比量智。


《大智度論》及《大毘婆沙論》記載的部分論師意見,採用此說。


佛能夠見到過去、現在情況,故能推斷未來之果。比如見到下種子,知道將會生長結果;見有積集的柴,知道將會生火。


《大毘婆沙論》卷十一:「有說:世尊依過去、現在,比知未來,故作是說。謂世尊觀過去、現在,如是種類補特伽羅,造如是業,爾所劫中,不墮惡趣。如是種類補特伽羅,造如是業,現世受果;造如是業,次生受果;造如是業,後次受果。由此現見,如是種類補特伽羅,造如是業,比知當來,爾所劫中,不墮惡趣。如是種類補特伽羅,造如是業,當現受果。造如是業,當生受果。造如是業,當後受果。」


《大毘婆沙論》卷一百七十九:「問:云何願智能知未來?答:有説:以過去、現在比知未來。譬如田夫下種子已,比知定有如是果生,彼亦如是。」


《大智度論》卷二十六:「問曰:過去諸法,已滅已盡,無所復有;未來世諸法,今不來不生,未和合;現在乃至一念中無住時,云何能知三世通達無礙?(中略)復次,我不說:過去、未來如現在相有。我說:過去雖滅,可生憶想,能生心、心數法;如昨日火滅,今日可生憶想念,不可以憶想念故火便有。若見積薪,知當然火,亦生心想念;明日火如過去火,不可以今心念火火便有;未來世事亦如是。」


或說佛能見到現在一些特別徵兆,故能推斷未來之果。


《大毘婆沙論》卷十一:「有餘師說:有情身中,有如是相,是不相應行蘊所攝。世尊觀彼,便知如是補特伽羅,於未來世爾所劫中,不墮惡趣。亦知如是補特伽羅所造諸業,或當現受,或當生受,或當後受。」



二、知未來是現量智。即佛直接見到未來之相。


《俱舍論》及《大毘婆沙論》記載的部分論師意見,採用此說。


原因多數歸作佛的神力。


《俱舍論》卷七:「以未來法,雜亂而住,無前後故。如何世尊知未來世,此法無間,此法應生?(中略)故如經部諸師所言:世尊舉意遍知諸法,非比、非占,此說為善。如世尊說:諸佛德用、諸佛境界不可思議。」


《大毘婆沙論》卷十一:「評曰:不應作如是說。若作是說,便顯世尊,於未來事,唯有比量智,無現量智。此不應理,應作是說:佛知未來,是現非比。謂佛智見,明淨猛利。未來諸佛,雖雜亂住,無有次第,而能現知,如是種類補特伽羅,造如是業,於未來世爾所劫中,不墮惡趣;如是種類補特伽羅,造如是業,或當現受,或當生受,或當後受,明了無謬。」


《大毘婆沙論》卷一百七十九:「有説:若爾,願智應是比量智,非現量智。應作是説:此願智不待觀因,而能知果;不待觀果,而能知因。是故此智是現量智,非比量智。」


《成實論》卷十五:「如聖人知未來事。言此事當爾?此事不爾?答曰:聖智力爾,法雖未有,而能預知。如聖人能壞石壁,入出無礙,此事亦爾,無而能知。」



三、        折衷二說,知未來,可能是比量加上現量智。


《順正理論》卷七十五:「如何願智能知未來?審觀過、現而比知故。(中略)或實願智,方見未來。然加行時,先起比智。觀過現世,准度未來,引願智生,方能真見。(中略)或比智知,亦無有失。」

发表于 2020-9-7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有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十方世尊。
发表于 2020-9-23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根桑多杰 于 2020-9-23 15:58 编辑

其实很简单就是卤煮有点胜义世俗混杂,或者说因理废事。佛说我知道一个颠倒梦想,而且我还知道一切颠倒梦想,这有意思吗?这貌似不是有没有意思的问题。佛陀不化身安住在法身还不用吃喝拉撒,那不能说化身到娑婆吃喝拉撒一点也不高大上没意义吧。世俗名言无尽,佛智亦无尽。无尽怼无尽是故正遍知,哈哈哈。

再摘抄给你
金光明经说:
善男子。复依五法。菩萨摩诃萨成就智慧波罗蜜。云何为五。一者常于一切诸佛菩萨及明智者。供养亲近不生厌背。二者诸佛如来说甚深法。心常乐闻无有厌足。三者真俗胜智乐善分别。四者见修烦恼。咸速断除。五者世间伎术五明之法。皆悉通达。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智慧波罗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2-5 03:46 , Processed in 0.03501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