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妙明心

居士能传法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9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问题是一般疑问句 老龙将其复杂化 当成特殊疑问句来回答
发表于 2008-9-9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法有德者居之!具德就是宝了,还存在不合宜问题,我倒希望这种“不合宜”的人多些?!

总觉得有点类于,人的品质看出身一样,地主与富人就是坏人,有好的也不多;穷人就是好人,有坏的也不多!
发表于 2008-9-9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具德居士或有传法资格,但若明正言顺,则流弊颇多,若有比丘在之时,宜提倡比丘传法,授皈依亦应如此.
凡有所作,若此事会面向大众,则应考虑日后会产生的问题,佛法中定义一件事,并非是:非此即彼,而是会有许多附加条件.这些条件不可废弃.
依末学管见,.居士行宏法之事,行为虽合法,但不宜推广.为突出僧宝的作用故.以使后人对剃发披衣者,不与白衣视作平等
发表于 2008-9-9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末学管见,.居士行宏法之事,行为虽合法,但不宜推广.为突出僧宝的作用故.以使后人对剃发披衣者,不与白衣视作平等
------------------

如法的行为,多多益善!
僧宝不等于剃发披衣者!

如法行为间亦不会起冲突,具德在家大德,也不会因为他传法而使人看不起出家人,相反倒是一定的,因为经法中处处称赞之,那个说法会不如是传布呢!

出家僧团主持正法的主体地位,也不用人为排挤教内的白衣一样可以突显,否则这是内耗,人我是非!

更多的具德的人来弘法只会让包括出家僧团在内的整个佛教的事业更兴旺!

真正能具格传法太少了,都是人中的宝阿,都应当随喜称赞,至于和谁学,看个和缘分吧!
发表于 2008-9-9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欧阳渐倒是提到过这个问题——《支那內學院院訓釋》

辟谬五

  不得已而立教,不得已而制学,不得已而作师,皆非本然,无非方便。律不许说出家过,何以《涅槃》维持比丘付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佛法寄于声闻,何以《涅槃》大经独付嘱诸菩萨?修行必离门+贵芮,何以《维摩诘经》︰父母不许出家,发菩提心即是出家?羯磨凛遵无违,何以《善戒经》中︰像前受戒,得果成佛,同归一致?法通,而窒之奈何;法广大,而隘之奈何;法超,而范围之奈何;法唯一不二,而歧之奈何;法有其意,而迹象求之奈何?非僧不许为师,非出家不许为僧,种种封畦,创为异议,执之不移,遂使大教日即式微凌夷,至于今日也。嗟乎冤哉!当揭至教,开示群迷。

  一、唯许声闻为僧,谬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无量阿僧祗声闻为僧。又云︰我当以无量阿僧祗菩萨摩诃萨为僧。龙树《智论》释云︰释迦文尼佛、千二百五十比丘为僧,无别菩萨僧。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以无别僧故,入声闻僧中次第坐。有佛为一乘说法,纯以菩萨为僧。有佛、声闻、菩萨,杂以为僧,如阿弥陀佛国,菩萨僧多,声闻僧少。按此经论,有菩萨僧,有声闻僧,有声闻、菩萨杂僧,非唯许声闻为僧。释迦会上,无别立菩萨僧,然次第入中坐,则亦僧类而已。又《首楞严》三卷,释迦于一灯明国无有声闻、辟支佛名,但有菩萨僧,是则释迦会上唯声闻僧,亦不可得而执矣。

  二、居士非僧类,谬也。

  《法苑义林章》有一类师,引《十轮经》︰若有成就别解脱戒,真善异生,乃至具足世间正见,彼由记说变现力故,能广为他宣说开示诸圣道法,名最下品示道沙门。而释之云︰依彼经说,真善异生持别解戒,具足正见,说圣道法,名为示道,真实三宝通异生类。其有异乎此者,则驳之云︰内理无诤,外事和合,可名僧宝,设非沙门而住圣道,理无诤故,得名僧宝,与诸沙门种类同故,其非沙门,但住戒见,于理非和,云何名僧?按此经论,居士虽非正僧,而得许为僧类,诸师皆同,但后师主得果居士,前师则主正见居士,稍有区别而已。然《涅槃》第六︰声闻之人虽有天眼,故名肉眼;学大乘者虽有肉眼,乃名佛眼。则知我佛所重,乃又在于正见也。正见所披,虽非无漏,随顺无漏,趋向无漏,是亦无漏。是故有人出世,具烦恼性,与四沙门果同列四人,佛劝迦叶,舍命供礼,见《大涅槃经》第六卷。

  三、居士全俗,谬也。

  异俗为乘,三乘者,菩萨、缘觉、声闻也。在家居士授菩萨戒,发菩提心,六度四摄,虽非入地,称菩萨乘。《报恩经》中︰鹿女夫人、五百太子修道得果,不从师受,名为独觉,有多同行,名为部行,如上二界六欲天等,二果四果无出家像,此为居士称独觉乘。《杂阿含经》三十三︰在家得三果。《优婆塞戒经》︰优婆塞得三果。《俱舍》︰杂心比丘尼得二果,四众得四沙门果,然值无佛世,亦在家得四果。《俱舍》二十三︰预流至七,有逢无佛法时,彼在居家,得阿罗汉果;既得果已,必不住家,法尔自得 必丘形相。《大智度论》四卷︰四众尽漏通名声闻,此为居士称声闻乘。按此经论,大小俱许在家三乘,岂其披剃缺缘,但认迹形,屏为全俗?

  四、居士非福田,谬也。

  智者疏《梵网》第四十三︰无惭受施戒,在家未当,田任未制。执不知权,遂谓居士绝对不田,不应化缘。然《首楞严经》,文殊答言︰有十法行名为福田,如须菩提无诤三昧,为诸声闻、辟支佛中第一福田;能十法行,佛菩萨中第一福田。《集一切福德三昧经》︰若善男子、善女人,欲集一切诸福德者,当发无上正真道心,有初发菩提心者,则能得一切福德三昧。三法布施,四法布施,持百福相为大福田,养育一切诸众生等。《法苑义林》︰异生戒见,能生物利,是真福田,非僧宝摄,无圣道故,福田义广,宝义局故。维摩居士,妙香世界分卫佛食,还作佛事。胜军居士,德重智高,时人不敢斥尊,德号曰抱跋迦,此云食邑,以其学业有余,理当食邑。按此经论,在家发菩提心,是大福田,在家戒见,亦真福田,在家弘法,理应得食,云何居士不为福田、不应化缘?

  五、在家无师范,谬也。

  智者大师为护比丘住持,权说在家无师范义。若遂执为真实,则有自教相违过。《梵网》卷下,第十八无解作师戒、第四十拣择受戒戒、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智者所疏,三众在家无师范义,不为彼制。然义寂不许,俱据《缨络》夫妇六亲互相为师,并及其理,辨驳无余,著述具在,是故有过。晋译《华严》、魏译《十地经论》︰菩萨常生是心,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师为尊,而下文乃说若欲舍家云云。又说菩萨于一切众生生师心、大师心,众生常为无明所覆,我应令彼无障净慧。《瑜伽师地》︰善男子,善女人,乃于末劫浊世众生发菩提心,令此有情随学于我。《唯识述记》︰世亲时人有火辨者,形虽隐俗,而道高真侣,释此本颂称十论师,胜军居士亦称论师。按此经论,非唯比丘乃即称师,居士虽贤必不可师。

  六、白衣不当说法,谬也。

  白衣高座,比丘下立,不合仪式。若非高座,云何不可说法?释迦会上,众多在家宣助阐扬,佛时赞叹,云何白衣不当说法?王舍城中, 陀婆罗善守十六而皆住家,毗耶离中宝积王子,瞻波国中星得长者子,舍婆提国导师居士,弥梯罗国那罗达婆罗门。是诸白衣,非为持一佛法轮故发无上心,乃至非为持不可说三千微尘佛法轮故发无上心,尽教一切十方众生,说法无希望,巧说因缘法,无数亿劫说法巧出。《大智度论》历历详叙,处处经中不少此类,皆足取据,云何白衣不当说法?智者大师疏《梵网经》,于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中言,在家不全为法主,止说一句一偈,不如法亦犯。诸不善读,执而不通,谬倡[ /言]言,在家白衣于法止说一句一偈,非为法主不可说法,三藏十二部遂锢一隅,渐积陵夷,谁之过欤?

  七、在家不可阅戒,谬也。

  《瑜伽师地论》四十,即《善戒经》、《地持论》同本,言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已,当审访求同法菩萨羯磨受戒,如是菩萨,若在家品,若出家品,住律仪戒,有其四种他胜处法、四十三种有所违犯。其第二十五不许学小戒,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听声闻乘相应法教,不应受持,不应修学,菩萨何用于声闻乘相应法教听闻受持、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又第八戒,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柰耶中,将护他故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菩萨于中应等修学无有差别。圣典煌煌,大应学小。奈何在家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不应详阅比丘戒律?有古大德发如是论︰在家阅戒,于小为犯。然若精熟用化有情,虽有违犯,净而非染。如是清净,犯亦无碍。是等圆通,最堪崇敬,吾于密部,亦如所云。

  八、比丘不可就居士学,谬也。

  《瑜伽师地》八十九︰复次,心清净 必丘有五种法,多有所作。一正教授,谓有三种正友所显︰一者大师,二者轨范尊重,三者同梵行者及住内法在家英睿,如是名为三种正友,诸有志者从彼应求积集善门真正教授。《华严·入法界品》︰称善知识比丘五人,尼一人,长者十一人,优婆夷四人,婆罗门二人,童子四人,童女二人,女二人,王二人,夫人一人,仙人一人,外道一人,船师一人,神十人,天一人,菩萨五人,一一请求,殷重授受;云何比丘不可就居士求学?观音六字大明传于居士,舍利弗等不二法门闻于文殊及维摩诘,玄奘法师唯识法门,五天独步,此土创垂;然其就学,乃在胜军居士一年有余,载《慈恩传》,可细披寻。云何比丘逞其封固,弃甘露味,自绝生途?尚慎旃哉!慧命摧残,何嗟及矣。

  九、比丘绝对不礼拜,谬也。

  《涅槃》第六,佛告迦叶,若有建立护持正法如是四人,当舍身命而供养之。即为说偈︰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应供养恭敬礼拜,犹如事火婆罗门等,亦如诸天奉事帝释。迦叶问言︰若护戒长宿从于年少,若护戒年少从破戒长,若出家人从在家人,礼则犯戒,不礼诸人,此偈虚妄。佛告迦叶︰善男子,我为未来诸菩萨等学大乘者说如是偈,不为声闻弟子说也。是故《华严?入法界品》︰求菩萨行,不问僧俗,既闻法已,头面礼足,绕无数匝,辞退南行。是故德光论师求法睹史,见弥勒尊非声闻像,而不礼拜,终不得闻。比丘不拜天子,理也;比丘不拜善知识,非理也。必执一说而固守之,亦小乘人毫无悲心而已。

  十、比丘不可与居士叙次,谬也。

  《大智度论》︰释迦会上,不别立菩萨僧,菩萨入声闻中次坐。《梵网》第三十八乖尊卑次第戒,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义寂法师注叙三义︰一、师但受菩萨戒为次第;二、师未受菩萨戒,比丘坐菩萨下,若受,比丘依旧夏,不依新定;三、师不问声闻、菩萨差别,但先受戒,即在前坐,文殊、弥勒入声闻众次第坐故。然太贤谓和尚云,据实菩萨虽是在家,坐于声闻大僧之上,如《阿 世王经》云︰文殊云迦叶上坐以耆年故。(三义。)迦叶让言︰我等在后,菩萨尊故。一义。舍利弗云︰我等亦尊,已发无上心故。(二义。)迦叶云︰菩萨年尊,久发心故。(一义。)故文殊所将二千在家在前而住,迦叶等五百声闻在后而坐。又《阿 世王经》︰迦叶与五百比丘入城分卫过候文殊,文殊着衣,谓迦叶前行,我今从后;迦叶、文殊辨论要义,卒复文殊在前,诸在家菩萨随中,声闻悉从在后,便俱向道。按此经论,诸所争者,在前在后而已,岂谓出家在家不可入中,不应叙次?

  上来诸谬。就居士品边合并而观,非僧类,非三乘,非福田,非师范,不应说法,不应阅戒,乃至不可入比丘中行坐叙次。但应奉事唯谨,一如奴仆之事主人,压迫不平等,乃至波及慧命。而为居士者,谦退又退,无所容于天地。嗟乎悲哉!形情若此,遑冀清超特达,行毗卢顶,干大丈夫不可思议、不可一世作佛大事!

  就比丘品边合并而观,不广就学,不拜善知识,不与人同群,间有参访,如不得已,忍而获求,行将速去,外顺同行,中怀慢志。嗟乎诶哉!买菜乎,求益也;攫金乎,宋人之盗市也。佛法封于一隅,一隅又复自愚,颛慢日炽,知识日微,又乌能续法_王事,作诸功德,尽未来际!迫不得已,发沉痛语,应亟醒迷,翻然易趣,不应生误,谓虐谓鄙。
发表于 2008-9-9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在家不可阅戒,谬也。
关于这点,所引经论似乎不能证明可以以居士身份阅读比丘律。
发表于 2008-9-9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彼何人哉!?

彼何人哉!?


1、法尊法师文集

驳欧阳渐《法相辞典·叙》
http://zhihai.heshang.net/Article/wzzz/fswz/200603/25157.html
驳欧阳渐辨虚妄分别──即再驳《法相辞典·叙》
http://zhihai.heshang.net/Article/wzzz/fswz/200603/25156.html

盖彼偏执,妄想如来一切言教,皆必符彼臆度,否则或谤为伪造──若起信楞严等,或毁为邪说──若梵网圆觉时轮等,今更狂妄斥此论非弥勒学。

借学佛以盗利誉,谤三宝而无皈依,“是可忍也,彼何人哉”?

余忆民国二十四年春,住缙云山,彼等曾摘译本论条文,寄学生某某,赞美备至,但迄今数载,未敢译布,余今译出,彼乃妄兴诬谤,此所谓“障他正法,嫉人功德”为彼之贯伎俩,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呜呼!向唯稗贾于名场,今则猖狂于法苑,侮圣言──谤《起信》《楞严》《梵网》《时轮》等──凌先哲──呵智者贤首藕益等──淹众明──不知谓知罔后学等──是可忍也,彼何人哉


2、印光大师《复李觐丹居士书 》

  接手书,知阁下卫道之心,极其真切。而彼欲为千古第一高人之地狱种子,极可怜悯也。起信论之伪,非倡于梁任公。乃任公承欧阳竟无之魔说,而据为定论,以显己之博学,而能甄别真伪也。

  欧阳竟无乃大我慢魔种。借弘法之名,以求名求利。其以楞严起信为伪造者,乃欲迷无知无识之士大夫,以冀奉己为大发王也。其人借通相宗以傲慢古今。凡台贤诸古德所说,与彼魔见不合,则斥云放屁。而一般聪明人,以彼通相宗,群奉之以为善知识。相宗以二无我为主。彼唯怀一我见,绝无相宗无我气分。而魔媚之人,尚各相信,可哀也。

3、印光大师《复陈士牧居士书九》

凡人总须务实,彼倡异毁谤《楞严》、《起信》者,皆以好名之心所致,欲求天下后世,称彼为大智慧人,能知人之所不知之虚名,而不知其现世被明眼视为可怜悯者,殁后则永堕恶道,苦无出期,名之误人,有如此者。
发表于 2008-9-9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以上诸位皆是依道次第而学,岂能不讲究应时,应机,前后次第方便等等,
虽然历来传闻中,亦有居士入淫肆酒楼而行佛事者,然彼何人,我等何人,况且,若真有入此浊秽处宏法者,彼应不作广宣,以致令无机者或外道得闻彼事,而误认为佛教居士可入此诸秽处,作菩萨行,或令外道得便,
故而若有初接触佛教者,闻说居士亦可授皈传法,则于比丘不作珍宝想,皆云:何必于彼剃发者处远求佛法哉,此居士处即可得法,然梵网经及能海上师云:千里内无僧,可自皈依,后若遇时还须重受,若居士亦可?然不见文.
若就是论事,则具德居士授皈依法,或许可以(然宗毅实无法释怀),具德居士传法,或许可以,但具德二字,如何使外人得闻?自说乎?彼弟子代为广宣乎?若是小范围内,与应机者传法,则或许不会令不应机者或外道误会,此则是别例,不可作公允矣.
当然,末学亦暂且认为,皈依一法,决不可与居士处求,若修行人已于道前基础,下士,中士等真有把握,则或许对于如:善财童子及米勒日巴尊者之求法事例,或许不必硬作规定,因为拥有如善财童子及米勒日巴尊者所需之法者,彼必是具德者,当然,求法者亦非泛泛也,
发表于 2008-9-9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家的人可以向别人灌顶吗?
--------多识仁波切


    对灌顶上师的要求,在《时轮续》中说:“具足戒者为上。”但又说:“在家灌顶师,除无僧人的标志(袈裟等)而外,一切戒行要求与比丘同。”这说明灌顶上师以受具足戒的僧人为上,但并没有排除在家的法师。而且从密法传承上看,印、藏的很多历代密法传承师都是在家的“白衣”居士,有家室,但当灌顶法师必须具备灌顶的资格:

    一、必须受过有关本尊的入坛灌顶,而且所受灌顶一定要有纯正的口耳相传的法脉,否则无效;

    二、向别人所灌的某一本尊的顶,必须是自己经过闭关修炼,并完成诵咒的数量和补缺烧食供;

    三、必须是密戒戒行无瑕疵;

    四、必须掌握灌顶的有关知识和仪轨,具备灌顶师的“双十”条件。

    密宗灌顶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传授密法活动,学问、戒行、密法修持缺一不可。合法的灌顶,对师徒都有法施和学法的功德,如果乱来,就会师徒两败俱伤,绝无好结果。因此乱传法、乱灌顶会使师徒双方造恶业,堕金刚地狱,或受到护法神的严惩。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某人从没受过皈依,在向某居士请法时,先由该居士向其授皈依后再传法,这种情况怎么说?虽然千里之内是有出家人授皈依的,这样做是不是没问题呢?
发表于 2008-9-10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般若净土 于 2008-9-9 18:08 发表
彼何人哉!?


1、法尊法师文集

驳欧阳渐《法相辞典·叙》
http://zhihai.heshang.net/Article/wzzz/fswz/200603/25157.html
驳欧阳渐辨虚妄分别──即再驳《法相辞典·叙》
http://zhihai.heshang.net/Ar ...


这个说明,学问好未必是大德,可以是教授.

但不能做"跑跑"式的教授.

"跑跑"不是世德榜样,
教授不是修行者榜样.
发表于 2008-9-10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况 学问未必真好.
发表于 2008-9-10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去跟他比比!

我们哪次论坛组织一下,看看我们中间的健将能不能在佛学和修行上超过傅味琴居士。
(合适的话,可以允许各自上师参加)
发表于 2008-9-11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误会了。看清楚,我说的不是傅。
发表于 2008-9-11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居士可以传法,但是一定要上师真正的开许!

居士可以传法,但是一定要上师真正的开许!

这个不是格鲁派,格鲁派居士传法的很少。至于你说的那个女士我没有听过。这个我记得大悲导师多识仁波切在仁波切的著作里也说过这个问题。你怎么不去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9 10:51 , Processed in 0.03463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