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其他几个师兄说的:
广义的瑜伽士指的是证悟空性的勇士。
狭义的是指受持瑜伽士戒律的修行人。
主要区别在三个方面:
一 受持戒律比僧侣更为难以遵守
二 外形上,留发髻、藏经书、留胡须,穿白袍,携带金刚撅等。
三 修行上,瑜伽士有修三灌的修法
是否受持瑜伽士戒律,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比如玉科嘉扎大师,虽然按照上师的教诲保留长发,但是却是一位严格的僧人。
似乎僧人也可以给瑜伽士授予瑜伽士戒律,比如赤西仁波切也给秋林一位化身授予过瑜伽士灌顶。不过话说回来,了解这些没有多大用处,还是证悟虚空吧。
萨迦班智达在《三戒论》中对瑜伽士作的确切定义是:心已安住于究竟本性的修法者,也就是已证得一地菩萨以上果位的修行人。
可见瑜伽士主要是依内在的修证来定义的,外在的行为其次
单独在古印度来说,梵文瑜伽(yoga)一词来自意思是“连接”或“联合”的词根“yuj”。在印度的《博伽梵歌》、《博伽梵往世书》及希瓦传承(Shaivism)和外士纳瓦传承(Vaishnavism)许多其它经典里都有此词的出处!意思翻译成汉文,比较准确的意思应该是相应的意思!
但在藏传佛教中,瑜伽的意思就更加宽广了!一般是指,与自己本性相应如一的人!这个人是不分在家和出家的!是与自己本性相应,也就是明心见性的人都可叫做瑜伽士!并不是随便叫的..
本来是没有大小大瑜伽士之分的,是翻译的问题,但一般来说大瑜伽士是指那些大成就,比如法王如意宝,修纲玛珠大师等!那些大成就者!(注意是不分在家出家的)
一般在家专业的修行人(没有出家受戒的)在藏地称为密咒士.当然密咒士有一天成就了,就可以叫做瑜伽士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