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慧灯元照

严肃问几个关于净土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和上学一样,合格了就升级,不及格就留级,学的好还可以跳级  哈哈
发表于 2008-3-1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净土

想问下各位同修,在格鲁派是如何看待净土法门的。可否告知一下?
发表于 2008-3-1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香光庄严 于 2008-3-1 09:30 AM 发表
想问下各位同修,在格鲁派是如何看待净土法门的。可否告知一下?

不敢说是格鲁派的看法,谈谈我个人理解的格鲁派的观点吧。
在佛法中,未来的情况只有两种:增上生和决定胜,增上生是人天善果,也是通往解脱或者成佛的必经之路;决定胜有两种:小乘的解脱——罗汉和大乘的解脱——佛果。净土法门(就是楼主所说的化身净土,至于常寂光是佛陀法身境界,假立为净土)所说的净土不是决定胜,因为二障未破,但由于佛陀愿力以及净土的殊胜等各种因缘,生到净土,则永不再堕落轮回,所以假名为解脱也无不可,但要知道,去了净土,仍然需要不断的修持,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成佛。
净土又不同于普通的增上生,因为净土各种殊胜的条件都胜于普通的人天,因此,称为“殊胜增上生”。因此,格鲁学人也有发愿求生兜率、弥陀等净土者,期望在极好的条件下继续修学。但不是说净土是所有人必须去的,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不可能以一法度之。心力勇悍、慧力强者,即使在末法五浊恶世,精进修持,也可以解脱成佛,甚至更快于净土。而那些内心怯弱者,求生净土以求稳妥,也很好。窥基大师在《阿弥陀经通赞疏》的诠释极其到位,只是后来不被重视,很遗憾。
因此,我们没必要贬低净土法门为老婆婆之法,也无必要用“至圆至顿”那类话无限拔高,适应自己根基的法门就是对自己很殊胜的法门,若以烦恼心、我慢心等,鼓吹自己所修才是最高法门,除了得到仰天自唾的后果,并无真正利益。全面认识佛陀教法及次第,深刻了解自己的水平和层次,不妄自尊大,不妄自菲薄,是每个学佛者的要务。
发表于 2008-3-1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当代格鲁派大德祈竹仁波且有关净土修持方面著作《生死自生》
《生死自在》--弥陀极乐净土日修、迁识及睡修法门导修

教授净土与生死轮回之关系,各种净土之殊胜,往生净土之要诀及弥陀极乐净土的其中三种修持往生法门详细讲解导修开示。

编者的话  


    汉地一向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的形容,可见佛教的阿弥陀佛法门之深入民心。在汉传佛教中,以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为信仰及修持核心的净土宗,更可说是各宗派中弘扬最广泛的一支。近数十年来,藏传佛教由于种种因缘,得以在汉地迅速弘扬起来,但由于对藏地佛教的缺乏了解,不少人误以为净土宗及藏传佛教(即所谓的“密宗”)为两种截然不同而对立的信仰体系。
本书依据大藏寺祈竹仁宝哲于1998、1999、2000及2002年在福州、加拿大温哥华、马来西亚槟城及香港先后所作之四次净土法门口授开示合并编辑而成,其中内容包括了净土概念的介绍、生死过程与六道轮回讲解及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日修、睡修及迁识法门导修教授,堪称一部弥陀净土法门学者与行者的“宝典全书”。这本佛法著作,既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对净土信仰理论基础的全面了解认知,亦能为有心修学者提供全套完整的无缺的实修要决,更可说是一部堪能整和藏传佛教及汉地净土宗思想及实践的论著。




电子版本网址:
http://www.b-i-a.net/d-t-m/index_gb.htm

纸本赠送:http://www.gelu.org/bbs/viewthread.php?tid=7401&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Tenzin 于 2008-3-1 02:53 PM 编辑 ]
发表于 2008-3-1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慧灯元照 于 2008-2-29 05:02 PM 发表

我还有个更离谱的问题:不知自苦何以知他苦?不知苦的,譬如天人,特别难发菩提心,那么净土中人,如果只有乐没有苦,如何发菩提心?

插句嘴:净土法门是大乘法,发菩提心是往生净土的必要条件,不是到了净土才想起来要发菩提心的吧。

[ 本帖最后由 金刚箭 于 2008-3-1 08:37 PM 编辑 ]
发表于 2008-3-1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土中有二乘人吧?!.
!
发表于 2008-3-1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nzin 于 2008-3-1 08:40 PM 发表
净土中有二乘人吧?!.
!

好问题!也是我的疑问。我没去过净土(任何净土),所以不知道答案,但看到夏坝仁波切的一段开示,也许能解我们的疑惑:

只念一句“阿弥陀佛”能不能往生? 至尊 夏坝仁波切答居士 居士问:请问上师,只念一句“阿弥陀佛”能不能往生?

◇仁波切:天底下绝对没有仅靠一个咒、一个法、一句话就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的。念“阿弥陀佛”很好,也很方便。但整天光想“阿弥陀佛把我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吧”是不行的。能不能往生不是看你每天念不念“阿弥陀佛”,而是看你是否具备往生条件,而且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1、是不是舍得走;2、有没有资格走;3、有没有能力走
什么叫舍得走呢?就象你要去欧洲,根本没有那个想法,能去吗?不想去就不用往下谈了。要做到舍得走,就要发愿去极乐世界,就要修人生八苦,修脱离六道轮回的出离心。如果认为六道轮回中有许多乐趣,不愿离开,那你怎么会放下眼前的一切名、利、子孙后代及亲属,远离这里到极乐世界呢?你又怎么会为了一切众生解脱生死轮回而发心成佛呢?所以没有一个舍得走的正确的出离心是不行的。

即使你说都放下了,也能放下了,舍得走了,那有没有资格走呢?什么是资格呢?去国外需要有签证,去西方极乐世界要看你是不是大乘弟子,是不是大乘弟子要看你有没有菩提心。不是读大乘经典就是大乘弟子了,还要看你是否按大乘的要求做,有没有发菩提心,有没有修菩萨道。以小乘发心来修行是无法到达极乐世界的。

◆居士插话:不是可以“带业往生”吗?

◇仁波切:“带业往生”这句话并不象你们所理解的那样,只要念“阿弥陀佛”,不论做什么都可以带业往生。而是指你在修大乘佛法的道路上,修的已经很好了,但还有一部分恶业尚未完全消除,最后可以带业往生。

你即便舍得走了,又有资格走了,那你有没有能力走呢?去国外要有路费,需要飞机票的钱都拿不出来,怎么可能走呢?这里的能力是指有没有资粮,福德是否具足。《阿弥陀经》中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没有福报的人,就是靠善知识强行把他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莲花也百年不开。只有发了菩提心,放弃自己的享受,为解救天下苍生,用自他相换菩提心进行实修,并要修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智慧波罗蜜,才能够具备到达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


那么,我得出的答案是:没有“签证”(菩提心)者,是无法进入净土世界的。 如果有二乘人进入了净土,则他们必定已获得该“签证”了。


[ 本帖最后由 金刚箭 于 2008-3-1 09:07 PM 编辑 ]
发表于 2008-3-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按藏系五力往生说.也并不提到,一定要发菩提心才能去净土.真实发起世俗菩提心,这要求太高了.呵呵.
发表于 2008-3-1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土修持属于大乘佛法,并非小乘的修持。以为修持净土是小乘佛法,只源出于未通达净土修持法门的发心。

大乘修持者的发心,是为求无上佛境而利益众生。修持净土的人,知道六道中烦恼极多,不利于修持,所以发愿往生净土之中,以期精进修持直至成佛。净土并非大乘修持之最终目的,而只是像个中途站一样。在净土中,我们可以直接地依佛陀学法,而且该土并无令我们生起烦恼及痛苦的外缘,所以更适合于修持。在净土中修至较高境界时,我们还是会自愿地回到六道之中救度众生,或者变出化身在六道之中利益众生。

修持净土的人,如果是如法地发起大乘的菩提心,以此作为动机而修证净土,就符合了大乘的修持。如果并不持这样的发心,则不能算作大乘的修持,但这并非说净土法门本身不是大乘法门,只能说个别修持者之发心不符合大乘精神而已。真正的净土法门行者,是应以大乘的菩提心作为动机地去修持的。

佛法上的任何修持,大都取决于发心而定夺是否佛法或是否大乘,并不取决于修持的内容。例如持咒,如果以小乘心去持诵,就是小乘的修持,成为解脱生死之因;如果以大乘心去持诵,则成大乘之修持,成为成就佛境之因;如果以求寿求福的心去修诵,虽然也会有成效,但就说不上是佛法的修持了。

http://www.b-i-a.net/d-t-m/index_gb.htm

[ 本帖最后由 Tenzin 于 2008-3-1 09:35 PM 编辑 ]
发表于 2008-3-1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认为并须消尽了业障才能往生净土,有些人却主张可以带业往生,到底哪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

◎净土又分为三种,即法身佛净土、报身佛净土及应化身佛净土。法身佛净土只有成就佛境时才能说是达到了;报身佛净土只有大菩萨才能达到;但应化身佛净土的性质不同,凡俗的众生是可以倚靠五力而往生于其中的。我们平时所说的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其实是指弥陀的应化身佛净土,并非指衪的报身净土或法身净土。三种净土的性质完全不同,如果我们把三者混为一谈,就不易弄明白往生其中的条件了。

极乐净土乃由弥陀的福慧及悲心所变化生出,所以我们一辈凡俗的众生可以依靠五力的力量而往生其中。药师佛的琉璃净土及弥勒的兜率净土的本质,也是类似极乐净土的,只要具备五力资粮便可以顺利往生,并不限于已完全忏净业障的大圣者才可以达到。

要往生极乐净土之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对六道轮回的出离心及对弥陀的信心。依传说开示,往生净土必须具备五力,即白籽力、熟习力、决定力、祈愿力及断绝力。忏净罪障固然是佛子必须致力于进行的方向,但五力才是往生极乐净土的资粮,可说是我们上路所需的盘川。对弥供养、塑造弥陀的圣像、持诵衪的名号或真言及念诵与阿弥陀佛及极乐净土有关的经典都是在积集于其净土的因。同时,对极乐净土生起希求,发愿往生彼土而得脱六道生死,及对阿弥陀如来的信心,这些都是往生于极乐净土的关键因素。

话说回头,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罪障一点也不生悔,又完全不作任何忏罪的修持,则很难奢望能具足五力而往生矣!所以,忏罪的确是有利于往生极乐净的,但却不能说必须要达到完全没有罪障的境地才可以顺利往生!
http://www.b-i-a.net/d-t-m/index_gb.htm

[ 本帖最后由 Tenzin 于 2008-3-1 09:36 PM 编辑 ]
发表于 2008-3-1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兜率净土较近我们的世界,所以较西方极乐净土较易往生,也有人认为兜率天只是天界,并非佛土,所以不应求往生于其中。这些观点哪一个才对呢?

◎净土与我们的距离并不成为易证或难去的因素。要达至净土,需要的是出离心、五力及积集往生之因,并不需要交通工具。事实上,佛经上所述之净土所在,乃权宜为凡夫理解而说的。

兜率净土的确较接近我们的世界,我们也与它有密切的因缘。但地理上之接近不一定代表较易往生。佛陀亦极力提倡极乐净土法门,所以众生要往生于其中也是较有因缘的,并不能说因为兜率较近而就会较易往生其中。

兜率天的确是天界的一部份,亦即六道中的天道转生。这不是三宝弟子所应视为往生目标的地方。兜率天上有一个内院,是弥勒住持的地方,也称为兜率内院及弥勒内院,它是一个佛化的净土,与兜率天完全不同。兜率天是凡俗的六道之中,兜率内院则为净土,二者不可混为一谈。我们可以发愿往生于兜率净土之中,却不应发愿生于兜率天中。

要生于兜率内院,必须积集往生之因。共通的因包括出离心、依止三宝的心及五力等;不共的因包括弥勒像、对弥勒像绕行或顶礼供养、持弥勒及宗喀巴名号及、诵念与弥勒有关之经典及修持弥勒仪轨或〈兜率百尊仪轨〉(注:参阅法师著作〈心生欢喜〉)等等。

http://www.b-i-a.net/d-t-m/index_gb.htm

[ 本帖最后由 Tenzin 于 2008-3-1 09:38 PM 编辑 ]
发表于 2008-3-1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修'破瓦'法与念佛往生之间,何者较易成就净土?

◎很多人追求西藏宗派的神秘感,便误以为'破瓦'法一定比念佛、持咒更为有效。 '破瓦'法门并非如很多对藏传佛教认识不深的人所想的神奇。它只是一种净土法门,并不一定比持咒及念佛号的修持更容易成就。

证达净土,关键是出离心、对净土及本尊之信心与五力。具备了它们修'破瓦' 法固然很易得成就而往生,若修念佛、持咒等法门也一样可以顺利往生。如果不具备它们,不理你修什么大法门,也断不可能得生净土。

http://www.b-i-a.net/d-t-m/index_gb.htm

[ 本帖最后由 Tenzin 于 2008-3-1 09:50 PM 编辑 ]
发表于 2008-3-1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往生净土必发菩提心辨





净土法门,圆顿超胜而普被三根,不断惑业全却横超三界。诚乃释迦文佛度五浊凡夫出生死苦海之妙法。末世众生,福薄慧浅,难凭自力断尽见思,非此妙法难以得度。奈今法运不昌,异说纷纭,“消尽惑业才能往生”之余悸未尽;“发菩提心方生净土”之说又惶人心。是以不容缄默,听认自然,贻误后学。因而不揣浅陋,略抒管见,请正于大德方家!  

此问题乃往生净土是否必须发菩提心,故应先明何为菩提心?菩提心有“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之别。此中虽有多种不同,但发心之标准则许是世俗菩提心。真正生起此心即为发菩提心。此菩提心包括“度众生心”和“愿成佛心”两个方面,缺一不为菩提心。如《大乘经庄严论》云:“菩提萨埵心,二利大心生。”慈氏《现观庄严论》云:“发心利他故,希求正菩提。”发了菩提心,则为大乘行者,入菩萨数。《菩提道次第广论》云:“若何时生起菩提心,纵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又如《入菩萨行论》云:“发菩提心刹那后,诸囚系缚生死狱,然应称为善逝子。”意为发菩提心后,即使还在生死中流转,但已经可以称为佛子、菩萨了。是知菩提心乃大乘专有,凡小皆无。

真正生起菩提心并非易事,不是口里喊着度众生就是菩提心。阿底峡尊者昔曾依止金洲大师十二年,专修菩提心。往昔舍得弗发菩提心行菩提道,因婆罗门乞眼而退心。小乘圣果发心尚且如此艰难,况末世凡夫?近代大德能海上师赴藏学法,蒙康萨仁波卿传宗喀巴大师殊胜法流为二十八代,喇嘛多不服。康公曰:“能海是真正生起菩提心的人。”藏人方无言。于此亦可见,发菩提心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生起菩提心呢?首先因菩提心之前导是大悲心,故应先明大悲心之生量。印度菩萨莲花戒论师于《修道次第论》中云:“若时犹如可意爱子,身不安乐,如是亦于一切有情,欲净其苦,此悲行相任运而转,尔时即是悲心圆满,得大悲名。”此说若见有情受苦,欲净其苦的悲心任运而生,就象对自己唯一心爱的儿子一样,方名悲心生起。试看末法众生能有几人具此悲心?看到别人受苦,因病去世,自己是否能象唯一心爱之子受苦死去一般痛苦?看到众生在生死中轮转不息,恒受无量大苦,自己内心是否感到焦灼不安?现今之学佛者,自己在三界火宅中尚不觉得焦急可怕,何况对一切众生?

然但具此悲心,仍非菩提心。要在此悲心之基础上,勇猛发起欲成佛并荷担度一切有情的增上责任心,方名菩提心,否则不名菩提心。因为上面说的悲心之量,二乘亦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乃大小乘共修之道。所不同者,二乘虽有慈悲心,但觉众生难度,内心怯弱,荷担不起度众生这重担。大乘则不尔。譬如一小儿掉进火炕,被火烧灼,痛苦不堪,众人但具悲心,痛苦流涕,但不去救度,其父则不顾危险,跳入火炕,将儿子救上来。此即悲心与菩提心之异同。如前论继云:“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正等菩提,名为生起菩提心。”但此大菩提心发生之量,并非已达高层次之发心,乃初发心者之行相。《文殊师利问经》云:“于一切众生如父母、兄弟、姐妹、男女、亲友等,为彼解脱,得出生死,乃至令发三菩提心,勤起精进,随诸众生所需财法,一切施与,以此财法摄受一切众生……是名菩提初发菩提心。”《摄大乘论》亦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此系佛与诸定量大菩萨所说菩提心标准,当依而解之。

现在云:“但发求生净土之心,即是菩提心”,明显与经论所说不符,既无圣言量为依据,岂可凭信?中国素称大乘国土,能生起上述菩提心之量者,有几人哉?仅于口头喊着愿成佛、愿度一切众生,更自命大乘菩萨,实为可笑。且有未得谓得,起增上慢之过。如宗喀巴大师于《广本道次第》中云:“故全未知此之方境,仅作是念,为欲利益一切有情,愿当成佛,为此义故,我行此善。发此意乐便大误会,未得谓得,坚固所有增上之慢。”读者阅此,当自省心,依诸圣言量,辨别真伪,不可听信于不符佛经之臆说,以免自误误他。

从上所述,可知如必须发菩提心方能生净土,则我辈凡夫能有几人得生净土?净土之殊胜又在何方?三根普被亦为虚言矣!因所谓三根者:人天、声缘、菩萨也。发了菩提心,就是菩萨,今如必发心方生净土,岂不专接大乘乎?《游心安乐道》云:“四十八愿,初先为一切凡夫,后兼为三乘圣人。故知净宗本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唯识宗祖窥基大师在《阿弥陀经通赞疏》中云:“净土法门,主要接引二种众生:一是懈怠众生,怯修大法,多诸退屈;二是散乱众生,驰流诸境,指示西方令心专注。”唐善导大师亦在《观经四贴疏》中云:“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到彼花开,方始发心。何得言是始学大乘人也!若作是见,自失误他,为害兹甚!”善导大师,世称弥陀化身,上面所说深契佛意。法门非专为始学大乘(已发菩提心者)之义明矣!

然有引《往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故知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

窥基大师在《通赞疏》中解释云:“二乘种不生,约报土(实报庄严土)而言。”谓二乘不生极乐之报土,非谓不能生下二土也。故知此语非是概指,乃专对极乐之实报庄严土而言。故后又云:“若论真净报土,二乘不令得居;若论化现净方,四果尽皆得住。”昙鸾大师更在《往生论注》中曰:“此论言‘二乘种不生’。谓安乐国不生二乘种子,亦何妨二乘来生耶?譬如桔栽不生江北,河洛果肆中却有桔子卖。此喻极乐自界不生二乘种子,皆是大乘,但二乘亦可往生极乐,而复佛以大悲神力,令其发无上心,回小向大,愈表极乐弥陀不可思议。是以二义不违。因此古德曰:”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佛遗教经》亦云:“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我们学习经论,应依传承,纵无老师,亦应多闻各经,融汇贯通,方不致死在句下。否则,“女人及根缺,”亦不能生极乐,有是理乎?韦提希夫人及五百待女,佛皆授记命终定生极乐。佛所授记,又有何疑?历代往生传中记载女人往生者,皆虚言哉?故知极乐无女人,并非女人不能生净土,与前义同。另有古德说,二乘在临终时,回小向大,方能往生;女人在临终时,转女根为男根,然后往生。此全无圣言量为准绳,若果如此,岂根缺者,于临终时亦诸根齐全乎?未见经论有此说,于理亦不妥。

或云,因《无量寿经》乃净宗第一经,其中三辈往生者得皆须发菩提心,经言如是,岂能不信?

当知《无量寿经》现存共有五种原译和四种后人会集本,会集本乃后人依己见而会集,未可凭信。兹五种原意中只有魏、唐二译说三辈俱发菩提心。而汉、吴、宋三译仅上辈或中辈发菩提心,下皆不发矣。如汉、吴二译云:“其三辈者,其人愿欲生无量清净佛国,若无所用分檩布施,作诸福德,当断爱欲,无所贪慕,慈心精进,不当嗔怒,斋戒清净,如是清净者,当一心念,欲生安乐国,昼夜十日不断者,寿终则往生无量清净佛国。”宋译云:“复次阿难,若善男子善女人,发十种心。所谓一不偷盗,二不杀生……等十善业,如是昼夜思惟极乐世界无量寿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志心皈依,顶礼供养,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此三译所说往生之因,皆人天、二乘之因,如十善,断欲等,其中并无发菩提心之文。至于魏唐二译三辈皆须发菩提心者,灵芝、孤山等诸师谓三辈只对《观经》之上,中品,不摄余品。因《观经》之下品皆未云发菩提心也,此说亦甚符佛意。《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三生俱云:“……乘莲花台,随化佛后,生宝池中,当花开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往其人前,为说法要,闻已欢喜,应时即发无上菩提心。”足见下品三生往生彼国,闻法后方始发菩提心(经文俱在),亦即往生前并未发心也。故知《无量寿经》之差异,是因佛说法对机不同,魏唐二译系佛为已发心者说,汉、吴、宋三译系佛为未发心者说,此弥显净土法门三根普被。且极乐之品位亦是无量(发心者品位高,未发者品位低),三辈乃粗分耳!

况且,极乐世界除三辈外,尚有边地胎生者,亦是《无量寿经》五种原译之所共许。谓有类众生,虽作诸功德,求生净土,但不信佛智,不信作善布施,后世得福,不信有净土,有阿弥陀佛,如是之人,命终得生极乐边地。虽五百岁中,不见佛闻法,但亦位登不退,永出轮回。如此辈人,尚不信作善得福之世间因果,怎会发起菩提心?《辨中边论》说:“欲因信有”,因信佛功德、事业无边,而欲成佛;因信发菩提心识成佛唯一种子,方发菩提心,今于世间因果尚无决定信,菩提心从何发起?却亦得生净土。焉云不发心不能往生?

再者,往生传中所说之屠夫张善和,一生杀牛,临终见牛头人前来索命,幸遇善知识告之念佛可得救,彼即念佛。顷刻云:“牛头人不见。”又顷刻云:“佛来矣!”即撒手往生。观此众生,临终恶果成熟,自救不遑,岂能发菩提心救度众生?

综上所述,但有信愿持名者,无论凡愚圣贤,傍生异类,无不得生净土,非必发菩提心方能生也。此全赖弥陀大愿,普令一切,同于现生,得出轮回。但愚意非为劝人不发菩提心,只是先明确何为菩提心及其标准,只有明法本相后,才能依自根性,励力熏生大菩提心。佛言一切法皆因缘生,菩提心亦不例外,决定无有自然生法,故应努力学修菩提心之缘起、资粮,方可渐次生起菩提心。另有阿底峡尊者所传之菩提心修法,有缘者当探求修之。

(信息来源:《法音》)
http://www.fjnet.com/wywz/wywznr/t20070815_51376.htm


[ 本帖最后由 Tenzin 于 2008-3-1 10:09 PM 编辑 ]
发表于 2008-3-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综上所述:
1\净土法门作为大乘法门,理当如法地发起大乘的菩提心,以此作为动机而修证净土!

2\往生净土一定要真实发起世俗菩提心吗?应当是不一定!


供参!
发表于 2008-3-3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同修们对我的问题的回答,受益很多!我是一个初学者,还请大家多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8 16:40 , Processed in 0.03470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