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龙吟

大唐玄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narraboth 发表于 2016-5-3 07:44
不是五星退行嗎? 但我這個水星逆行時出生的人最近覺得從寫作跟討論批評中獲益不少。

龍吟兄息怒,有時候 ...

借题发挥
旁敲侧击
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

发表于 2016-5-5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缁门崇行录》记载,唐朝时期,我国汉地僧人也是穿裙的。
发表于 2016-5-5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大师的功德,就无法做大师状点评功德。
发表于 2016-5-5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一言行,无不牵扯业果。
发表于 2016-5-7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5-1 02:23
我又有一句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话:玄奘法师是不是被民族主义消费了。就佛教理论说,他的唯识可能理解地不错, ...

赞同堂主法师对宗喀巴大师以及格鲁派后继大德功绩的赞誉,如果没有对中观正理与密乘教法的深入学习和体验,是无法深刻了解宗大师不共殊胜的功德与贡献。作为宗喀大师教法的追随者,如果不能理解到这一步,是应该觉得羞耻的事。

但是我觉得去比较不同时代大德的高下,贡献的大小,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事。他们都带着各自不同的使命而来,面对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和意识发展程度。他们都是人类精神发展在不同时期的脊梁,值得等同的尊崇。
发表于 2016-5-9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我没看,但允许我问个很幼稚的问题啊:海报上黄先生须发未净,剧照里戒贤大师胡须老长~~~请教这个造型合乎轨范么?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eky 发表于 2016-5-9 13:14
电影我没看,但允许我问个很幼稚的问题啊:海报上黄先生须发未净,剧照里戒贤大师胡须老长~~~请教这个造型合 ...

这个造型合乎轨范,至于为什么合乎轨范,有很多原因,你可以自己去查。

不过其中可能有一个被你忽视了的原因,那就是海报上应该标明的导演、艺术指导等工作人员的名字,这些人一点都不幼稚。

发表于 2016-5-9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吟 发表于 2016-5-9 19:01
这个造型合乎轨范,至于为什么合乎轨范,有很多原因,你可以自己去查。

不过其中可能有一个被你忽视了 ...

精彩花絮

在拍摄雪地摔倒这个镜头时,黄晓明需要直接栽在雪里,几遍戏拍下来他的头发已经完全被冻住,嘴唇发紫,说话都有些含糊不清了,敬业精神相当值得敬佩。
水土不服导致蒲巴甲脱水闹肚子,连续开工二十多个小时不能进食并且每演一场戏都要吐个两三次他,还是坚持完成拍摄。
罗晋在片中段不到10分钟的对手戏,与黄晓明“决战”了十八个小时。
在印度取景一个月时,黄晓明每天吃咖喱,都吃到要吐了。当时最美味的食品就是霍建起导演从国内带来的10袋榨菜。
在拍摄印度的戏份时,当时印度人是不穿鞋子的,而拍摄的时候气温特别高,黄晓明每天赤脚走路,像走在铁板上。
在实景拍摄时,剧组选择了6月份进入沙漠拍摄。每每结束镜头前表演,黄晓明几乎都是被两个人架着走到休息区。
扮演西域王后宋思嘉梳妆加化妆需要5小时,头饰和头发有近5斤重,衣服有5层,都没办法上厕所。
影片在开拍时还没有梵文剧本,但是在后期配音的时候,黄晓明已经学完了影片中所有的梵文台词,最终自己完成了全部的梵文配音。
黄晓明在访谈时表示自己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自己的妈妈也鼓励他接拍这部电影。为了玄奘这个角色他甚至推掉了其他影片。
心海法师担任了影片的总策划、佛学顾问和黄晓明的佛学礼仪导师。
影片中使用了王菲演唱的《心经》作为插曲,而心经的歌词正是由玄奘从梵文翻译过来的版本。
发表于 2016-5-9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沙漠里走了几天?特别情况可以开许。大胡子可能有些汉人自己想象梵天胡地吧?戒律里绝对没有住在寺院里,长髪长须,义净法师的《南海寄归内法传》有篇章记载、辩驳。
那个梵语对话,行家听了,开头是梵语,後头是印地语。西元8世纪的人说13世纪的话,张飞杀岳飞?
有镜头抄写梵经,书写的字体是天城体,13世纪出现,8世纪的人如何写得出来?岂不潘家园那些高级西贝,唐朝的花瓶,东汉的底款?
书写方法也是错的,贝叶经的书写传承没断,印度还有,南传地区还能见,不是电影里现代钢笔书写,拿笔蘸墨水就抄在树叶上。是用铁鍼作尖,制成铁笔,刻画在贝叶上,然後用油烟墨反复擦拭,把油烟墨填在划痕里。
发表于 2016-5-9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5-2 16:17
料定这个话题是老虎屁股。上星期朋友就说了,三星逆行,要我这个射手小心犯赤口。

尊敬玄奘法师的求法、 ...

不是抬杠,诚心请教,若奘公的传承没下来,是不是他老人家翻译的比如《瑜伽师地论》等等,我们都不必再学?
学,又有什么意义?

又,若论传承,是不是汉僧只有学藏传,或者禅宗,不然都无法成就了?
发表于 2016-5-9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水堂主 于 2016-5-9 22:01 编辑

奘公翻译的那些书,很好。当然要学,尤其是唯识宗的一些论典。且还保存了甚多藏文未得之梵文译本。功不可没。某只是以为若能将其对照藏文,反有帮助理解。因为有次帮忙中观班的学长,查《师地论》一句话,有个单词,单看汉文,还真是费解。查藏文才推知,还原回梵文那个单词是一词多意。汉、蕃两文,各取其一,然细看,蕃文为好。
另,因明之事更难,老龙给我龙吟棒喝一番,结果还是错的。他喋喋不休的旧因明《入正理门》,格鲁已经淡化了旧学,基本以法称新学为凖,后继贾曹杰的《量论大疏》等著作。新因明通过法称的纠正师父商羯罗、再发挥师祖方象,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汉地因明一贯无断之师承解说文书可有?此术语、思路之难、之多非学过之人不知(我目前确实未学,但略翻书,书中颇见长30余字长句。),且由梵迻汉此逻辑甚严密之书,汉文固有之文辞、思路能否顺应整合,唯举奘公一人,或其难乎。
关于汉地僧人学藏传的、不学藏传的,各自如何面对既有的汉传遗产,这个话题非常之敏感,牵扯到整个华夏-佛教的历史、地缘、宗轮、义学、利益集团等方方面面,我不想给自己突然添麻烦,抱歉不作答。

再重申,某没有不尊奘公,没有不敬他翻译经典。只是觉得,他所持法学,身後减淡,终剩文书,而无解说。本身就说明华夏於思维、思辨形式学法,多难接受。真法难得,正法难存。少了师承解说,今日重看,凭一己之力、之智(民国名人持所谓“唯识”认识之偏颇,不知君肯否?),能解如来真实义否?有以为文本=解说,另当别论。

发表于 2016-5-10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堂主法师客观的分析,再度让弟子感受到理性之美。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明

对于因明,既然堂主如此纠结,那我也不妨再阐明一下我的认识,希望各位观众能理性的思维,不要人云亦云。
1、因明源流,非佛亲教

因明一系,溯源而上最初为印度六派哲学之一的正理论,约公元2世纪成书的《正理经》为印度逻辑学的系统记载。而这个时候的佛教已经传布了600多年,换句话说这些逻辑记载非佛亲说。最初的佛教因明是大乘论师们向婆罗门学习世间学问中,从印度逻辑学研究中创立的体系,主要还是用来与外道辩论的,也就是说最初的佛教因明都也只是一种辩论的工具。

2、古新因明,陈那为界

古因明流行于公元2—5世纪,代表人物为龙树、弥勒和无著、世亲等人。主要还是用逻辑来证明佛法的正确性。其中龙树的《回诤论》就是对正理派思想的批判,但用的却还是正理派都同意的逻辑思路。因此古因明阶段,主要是利用逻辑学辩论为核心,维护佛法的正确性。
新因明的创建者是陈那,这是佛教史上对于新因明与旧因明划分的常规定义。他早期的《正理门论》和后期的《集量论》,被推崇为新因明的经典。后来法称的因明理论基本上也是在陈那新因明思想上的继承和发展。其《释量论》和《正理滴论》是对陈那《集量论》的经典注释本和浓缩简化。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法称在量学上的总结与发挥,也确实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不仅仅是佛教内部,其他印度当时的外道也有很多学习法称的因明。就因明而言,法称的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弘扬与传播。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时的因明还是以逻辑辩论为主导,各门各派如果不会一点因明,在圈子里都活不下去,都可能会被其他派系懂因明的人给辩死。

3、藏传因明,量学为先

汉传继承了陈那新因明的主要内容,但量学部分缺失,或者也有翻译传承但后世迭失了也未可知。而藏传佛教则比较完整的传承了量学部分的内容,不过最初也是从字面上研究法称的量学,称为“旧量论”,真正奠定藏传因明的是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贡噶坚赞,其以中观瑜伽行派的观点诠释了量论体系,而著了《量理藏论》,这种量学体系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另外由于量学的不断深入研究,因明不再被单纯地用于对立双方的逻辑辩论,也逐渐用于自我思维逻辑的方法论。但我个人以为,这种利用在陈那时候也已经有了,比如玄奘法师就将因明定义为:“考定邪正,研核真伪”,这就已经有方法论的意味了。只不过在藏地没有太多的宗法系统,而佛教成为主流以后,因明的辩论作用也随之失去了价值,因此量学才有可能作为自我逻辑思维的方法论成为了深入佛法研判探究的工具。

4、因明作用,证明正见

后来宗大师总结了前人量学上的各种观点,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量学体系,著了多部量论要著,其中以《因明七论入门除意暗论》提纲挈领,代表了宗大师的量论思路并彰显了他的中观正见。所以事实上因明无论是用来开展逻辑辩论还是用来缜密思维探源佛法真谛,其归根结底都还是在证明佛法的究竟见地。那么反过来,佛法的究竟见地是不是一定要用因明才能证明呢?我不以为然,因为佛陀时代乃至到大乘佛法的早起,都还没有完整系统的因明逻辑系统。但你不能说那个时候就没有证果的圣者吧,你不能说没有因明的知识,他们连见道位都不可能证得吧。当然作为后世宗大师的追随者,如果能够学习因明,从而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快速觉证佛法核心见地,这也是非常好的事情。但也并非就是舍其无他,别无捷径;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通圣教究竟,学者们各自的机缘不同,也只能随缘勉力了。

5、文本解说,利弊兼有

关于文本是否等于解说,那要看如何定义文本和解说这两个词。如果文本是佛说的真实记录,或者是佛法的正确阐明,那文本即等于佛亲解说,期间即便没有师承解说,依然可以依义不依语地证觉佛法。这就是为什么玄奘法师做了大量翻译经论的工作,而没有过多的著书集论,开门立派的原因,因为他很清楚佛法原典的重要性,后代大师无不是从佛陀亲说的经典里面,去探寻那普遍而究竟的真理。反过来,如果文本不是佛说的真实记录,也不是佛法的正确诠释,那即便有所谓清晰的师承解说,你得到的又是什么呢?千百年来,有多少人以佛法的名义在佛法传承上堆叠了自己主观的认识甚至是其他领域的知识呢?文本不一定就不能解读出真相,而解说也不一定就是真理。所以,可笑的是,以目前的尴尬处境,与其相信文本或解说,还倒真不如仰仗因明去分析抉择了。问题是我们要搞懂因明,那还是要去看文本或听解说。

至于汉藏之别,大师亲疏,我想各自从各自的出发点,都会有感情或恩情的感触,暂时不用再研讨了吧,如果一定要细论,那恐怕都是自找没趣的结果!
发表于 2016-5-11 1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吟 发表于 2016-5-11 14:24
因明

对于因明,既然堂主如此纠结,那我也不妨再阐明一下我的认识,希望各位观众能理性的思维,不要人云 ...

学习了,太好了。
发表于 2016-5-11 15: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z 于 2016-5-11 15:18 编辑
龙吟 发表于 2016-5-11 14:24
因明

对于因明,既然堂主如此纠结,那我也不妨再阐明一下我的认识,希望各位观众能理性的思维,不要人云 ...


龙兄广闻博学,实在令人佩服,受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4:47 , Processed in 0.04370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