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james

激战的士兵为什么会停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倒是让我想起“兄弟连”里一个随军牧师,冒着枪林弹雨为阵亡的士兵做祷告。不过毕竟是电视剧,现实是否有原型人物就不清楚了。
发表于 2013-3-11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令我想起很多佛教传记中传主心灵或者境界的丰富描写。
发表于 2013-3-11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发表于 2013-3-11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hx0980 发表于 2013-3-11 10:11
倒是让我想起“兄弟连”里一个随军牧师,冒着枪林弹雨为阵亡的士兵做祷告。不过毕竟是电视剧,现实是否有原 ...

随军牧师,那就是必须随军的嘛,枪林弹雨是他必须要面对的,为阵亡的士兵做祷告也是他的身为牧师该做的嘛,这个情节是有合理性的。而不是明知道前面激战,没必要的时候还往上凑嘛。
发表于 2013-3-12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发表于 2013-3-12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骗人的。
即使目的是好的,可是手段是欺骗的,编造的也是不行的。这就像干净的水源流出的水经过了肮脏的管道,最后接出来的水也是脏的。
不能目的正确就可以不顾手段。
发表于 2013-3-12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勤 发表于 2013-3-12 12:34
不能骗人的。
即使目的是好的,可是手段是欺骗的,编造的也是不行的。这就像干净的水源流出的水经过了肮脏 ...

那如何看待大乘里面所说的方便妄语哪?另外,不知道《伊索寓言》算不算都是以欺骗手段来讲道理?因为动物不可能那样交流啊。
发表于 2013-3-13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精勤 于 2013-3-13 11:19 编辑
mingweicello 发表于 2013-3-12 18:20
那如何看待大乘里面所说的方便妄语哪?另外,不知道《伊索寓言》算不算都是以欺骗手段来讲道理?因为动物 ...

如果没有智慧的引导,只会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
比喻和欺骗难道在你那里是没有差别的吗?
或者为了一个高尚的目的,在你那里是否就可以不择手段呢?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哪有那么多的方便妄语!
发表于 2013-3-13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38楼善说!



  • 寓言/比喻,和欺骗,根本不是一回事,完全没有可比性。
  • 方便妄语,或者方便杀人、方便邪淫、方便XX,是菩萨的事业,不是我们的事(起码不是这个阶段的事)。
  • 别说在不是必须的情况了。《广论》等等有清晰例子,哪怕在如果说实话的时候会直接导致兔子被猎人找到并杀掉,哪怕在这情况下,还是最好能两全,尽量别妄语;只有在实在无法两全情况下,为了保护生命,才必须牺牲别解脱戒来保全菩萨戒。这是极端的情况。极端情况尚且劝导最好别妄语,何况不是极端情况?
  • 如果非要说林清玄或者自己确实是菩萨所以可以爱干吗干吗,或者说他这就是极端情况如果不在著作里妄语就会很多人死掉什么的所以必须如此...那我也就没话说了。

修行很懒很差、常常无法维护妄语等戒律等等,这都不是最倒霉最丢人的情况。最差的情况是,自己爱干吗干吗还自以为是在进行菩萨的修行、符合大乘的精神,自我感觉良好,这是最最倒霉的情况。千万千万千万别落入这种状态。
发表于 2013-3-14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因为我用语上的一些失误,让现在的情况有点off the hook.抱歉!我的本意是说,像林清玄那个例子,首先他是个文学家,所以不管他写的故事是关于佛教或者基督教,出发点和学佛的人应该不尽相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单独分析文本,是觉得他的所作所为诽谤了佛教哪或是歪曲了佛教?应该都罪不至此吧?况且林本人从不认为自己在行菩萨行。
从我个人和周边不少例子来看,鲜有直接对学习《广论》或者佛法本身有兴趣或者信心的,不少都是受了文学和艺术的启发和感染而逐渐开始了解,最后生起皈依之心的。那么这样的文学或者艺术作品为什么又会被扣上欺骗的帽子?他欺骗是为自己的名利还是为了说清楚某个理念?难道所有关于佛教的一切都必须是一种固定的“政治正确”的模式?那么托马斯曼的《悉达多》和林清玄的“创作”是一种类型吗?
总之,我自己相信,如果作者的根本动机和发愿不是恶的,那么类似于林清玄这类的例子就不能归类于欺骗,或者像上善说的那么可怕的自欺欺人。(虽然我本人并不怎么喜欢林的东西)
发表于 2013-3-14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我觉得上善兄关于《广论》的例子有一点点偷换概念。之前说的是这种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创作(或是传闻讲述)对于佛教的利弊,但是《广论》里的例子明显是关于戒体的得失。另外,如何正确定义妄语?文学的创作和欺骗的界限到底怎么划分?就像精勤兄最早的贴认为不能骗人,这本毋庸置疑。但是在他眼中的骗人如果在别人的眼中被定义为比喻或者启发又该怎么办?
发表于 2013-3-14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mingweicello 发表于 2013-3-14 01:21
可能是因为我用语上的一些失误,让现在的情况有点off the hook.抱歉!我的本意是说,像林清玄那个例子,首先 ...

托马斯曼的《悉达多》没读过,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倒是刚好在手边。
发表于 2013-3-14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善如水 发表于 2013-3-13 14:00
38楼善说!

39楼善说,请再回答下您楼下的吧。
发表于 2013-3-14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勤 发表于 2013-3-14 10:03
39楼善说,请再回答下您楼下的吧。

赶上飞机。这也没啥技术含量。


那么托马斯曼的悉达多和林清玄的“创作”是一种类型吗?
《悉达多》是Herman Hesse的,不是托马斯曼。如果您把林清玄归类为方便妄语,那么,两者肯定不是一个类型,《悉达多》不涉及任何妄语。

文学的创作和欺骗的界限到底怎么划分?
文学的创作和欺骗的界限通常都很清楚。没多少人会糊涂吧?

如何正确定义妄语?
佛教对妄语定义很清晰,甚至对方便妄语的定义和要求也很明确,不是什么灰色地带。

总之,我自己相信,如果作者的根本动机和发愿不是恶的,那么类似于林清玄这类的例子就不能归类于欺骗...
佛教不是你相信不相信就算的。别搞这些“总之我相信,如果根本动机和发愿好,那么就不算XX”的傻话了,这只会害了自己。信我好了,这样的想当然、自我欺骗的愚痴事我干了许多年,我知道。


发表于 2013-3-14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勤 发表于 2013-3-14 10:01
托马斯曼的《悉达多》没读过,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倒是刚好在手边。

不好意思,我记混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02:18 , Processed in 0.03411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