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enping 于 2012-5-3 05:16 编辑
鳳山寺偏遠?高速公路下交流道車程三分鐘的地方算偏遠?
離火車站步行十五分的地方算偏遠?台灣島才多大,有人竟然拿北京與陝西比?
如果拿台北是中心點的話,鳳山寺是偏遠,那末學大概是生於邊地了…
唉~~原意本想響應樓主的看法,那樓隨他罵,這樓維持言論平衡…
現在人家登門拉屎了…要我們修忍辱了…
管理員若不幫忙,這樓也弄得臭不可聞,我想再搭下去也沒啥意思…
算了,既然聊到鳳山寺,那再最後兩帖… --------------------------------------------------------------------- 鳳山寺因緣 by 李衍忠 一九九三年初,常師父跟他老師—辯經院校長洛桑嘉措報告説想成立佛學院,校長很高興,認為那麼令佛法久住重要一件事。
當時僧團只有十來人,住在南投國姓鄉,靠山邊一棟三層樓民房,是借用的,實在難以擴大,於是有了尋找新道場的想法。
常師父認為,現在寺院很多,但信眾都很少,如果能找到地方借用最好,這樣就不用再花錢去蓋了。當然,找不到的話,就找一小塊地,簡陋的蓋來用就好。
各地居士就遵照這個指示去尋找。後來竹北同修就介紹湖口鄉有間鳳山寺,佔地五甲,只有前面蓋了一小塊,後面還有一大片平地可用,住持心聖尼師很發心的說,願意把那塊平地免費提供出來,蓋佛學院。
於是我們就帶著常師父去看。鳳山寺大殿不大,左右廂房二樓是住持在不久前才加蓋完成的,倒是可住個三四十人沒問題。
寺院面積雖有五甲,但多數是山坡地。要提供出來的空地,在山的側面。住持帶我們一行人看過後,常師父覺得很好,但是又說:「尼寺與僧寺在一起,總是不太好。」
住持見到常師父這麼重視戒律,非常敬佩。當下跟常師父説:「沒關係,如果您有需要的話,我整個寺院都供養給您。我們這裡的三位尼師可以搬離開鳳山寺,到別的寺院住。」
真是難得的發心啊!時下常有寺院爭產,以致於鬧上法庭,或者爭住持導致兩派不合的新聞,卻未見主動放棄住持把寺院供養出來,自己去借住別人寺院的事。
同時,居士們也想著:這下子不用四處再去找地方,也不用蓋寺院,馬上有現成的可用了,真好!
可是,常師父竟然沒有馬上答應下來!只是跟住持介紹了「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本書很好,建議她有空可以學習。
離開以後,我們大惑不解,明明現成地方,人家要供養,為何不收?常師父解釋説:「我們要弘菩提道次第,希望她也能感受到這本書的價值,如此的供養,才會更有意義!清淨意樂所作的供養,才不會後悔退心。而我們也不應該貪著著這個地方,而有謀取之心,趁她今天發心,趕快取得,以免她明天無心了!」
常師父要我們幫助她學習菩提道次第,如果她學習了以後,覺得這個法真是能利益到眾生,仍願意發心,再來接受這個寺院。所以,我們就找了新竹的女眾同修,在鳳山寺辦了一個廣論研討班,幫助她學習廣論。
經過了半年,一九九三年九月,比丘僧團終於搬進了鳳山寺,更難得的是,心聖法師把湖口鄉大樓中雙併屋也交了出來,同時屬於鳳山寺的所有財產,通通移交出來。自己沒有帶走一分款項,她則到尼眾南海寺僧團,與大家共住。
寺院原屬於十方僧寶所共有、共用,但領眾者,真能如此,以「公」心去看待,實屬不易。此時代,尚能有如此尼師,以眾生義利作考量,且將之視為十方僧物者,實為稀有。而常師父不貪求之行誼,亦令我們敬佩
================================================ 沒有粉飾的牆 寺院外牆,在大陸的傳統,常常塗成土黃色,顯示出修行處的莊嚴感,在台灣,常見的是做些法輪浮雕,或裝置些日本瓦,顯出寺廟寧靜氣氛。常師父卻在鳳山寺,造了一道沒有裝飾的圍牆,很像幾十年前,軍營門口那般感覺。一九九三年,常師父進鳳山寺駐錫。他沒有舉辦陞座大典,靜悄悄地。但當年舉辦的皈依法會,卻湧來很多人,把大殿廣場給擠爆。
鳳山寺原住持,改建大殿時,規劃得很好。她把正門留得很大,入正門一塊平地,接著走十幾層階梯,才上大殿前廣場。(即將大殿設計在二樓,矮矮的一樓變成地下室。)如此規劃,讓小小一間廟,整個恢宏起來了。這是很多寺院安置的格局。
問題是,當時大殿太小,現在大眾來得多,小小的大殿容不下,延伸至廣場,還是客滿。未來人更多時,該怎麼辦?
學土木出生的常師父,想出了主意,打算把通往大門的階梯拆掉,將大門位置築牆,廣場鋪水泥,往前延伸。如此,廣場可增加一倍面積。
沒有了門,如何出入?
左右開車道門,讓車可直抵大殿前廣場。車道門平時以鐵推門關著。
那人的出入呢?
在廣場前,造一個螺旋梯下去,至牆處打一個小門出入。小門就不關了,供信徒出入。
「這樣子,整個寺院恢宏氣勢,都給破壞掉了!而且,一般人不知這是間住了不少僧眾的寺院,不知道這裡面還有這麼好的佛法在弘揚呢!」常師父把他的構想,跟兩個土木設計的信徒說時,他們表達了憂慮心情。
他們能夠理解,信徒增多,空間不足,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他們也認為寺院的莊嚴壯麗,將會使來的人更有信心,這點也要兼顧。
常師父告訴他們:寺院是弘法之處,莊嚴設計,固然能吸引人,但真正的吸引,是要有真材實料的內涵,徒具外在之美,是不耐久看的。
但兩位學土木的佛教徒,顯然還是期望他們所參與學習的寺院,不要這樣子「寒酸」。與常師父見面後,他們回去想了一想,決定其他部分依常師父意思做,但原來正面大門,現要砌成圍牆處,他們想將牆面美化,作成一道與上面大殿相稱的寺院牆。這部份費用,他們兩人要發心自行承攬。
此議,在電話中,跟常師父敘述。常師父很感謝他們這份難得的用心。但是他說,他著眼的,不只是實用而已,更希望這個寺院,以後是實實在在修行。因為實在,所以素顏見人,不必塗抹化妝。這個時代,初機接引者,已經很多,但總缺乏向上一著處;此寺門很小,但上來廣場很大,真心希求者,走得進來時,自會看見內心之美。
原來,他設計成這個樣子,是有「教育」意義的。他想提醒世人,老實修行的重要。也想提醒寺中僧眾,惜福習勞,珍惜信施。
所以,兩位居士就沒再表示意見了。那道牆,素樸地倍造起來了。
....................
...
.................
......
......................
常師父的想法,後來被證明是對的!當時許多居士,訪過名山大刹,最後在此歇腳。問他們為什麼?他們說:這裡就是不一樣,外表沒什麼,卻有很多可學的內涵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