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笨者之帚

佛经中的“十念”——传统术语译法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oname 于 2011-6-3 12:25 发表
十念在漢譯佛經中非常多見,
有時作爲時間長度來用,有時作爲一念心的心所法來用,有時指學處.含義不一.
http://21dzk.l.u-tokyo.ac.jp/SAT/ddb-sat2.php 搜索引擎,在以下經藏律藏中出現43次(若含論藏註疏等出現15 ...


总结一下,目前看来,十念(或N念)在佛经诸处出现的解释,有三种含义,1、时间。2、学处(如四念处)。3、作意、发心(五位百法中心所法之一),但惟独没有是“十声”的解释。所以,我对汉地某些人把十念解释为“十声”这点,实在是难以认同。

恩师夏佛云:

  “我想在这个问题上着重地讲一下“十念”的问题。新罗  元晓谓十念 有 显了及隐密二种:即十声称佛为显了十念;《弥勒所问经》所说十念为隐密十念;又《佛说观无量寿经》十念唯显了十念;《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之十念通显了、隐密二种。

  新罗国的元晓大和尚在讲到“十念”的时候,以两种方法作了解释:一种是显了义,一种是隐密义。十声称佛为显了十念;而《宝积经》里弥勒菩萨说的十念为隐密十念。这个显了和隐密也就是了义和不了义之说。不了义的说法是念十遍阿弥陀佛,了义是按照《宝积经》里的十念。他为什么用了义和不了义来解释十念呢?我想当时有很多人认为“十念”就是念十声阿弥陀佛,这种解释方法,既避免与他们的直接冲突,也能鼓励一些人念更多的佛号,又能表达出十念的真正含义,由此我看元晓法师是作以(善巧)方便说。

  一般来说,对佛学问题的解释不能随便说说,一定要有经典的依据,这非常的重要。《观无量寿经》里面“十念”的解释是怎么说的呢?“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说,具足了十念的心,称南无阿弥陀佛。另外藏文的《无量寿经》的翻译,里面也说了“以十种心”来念无量寿佛号,很显然十念就是十种心。

  是哪十种心呢?就是在《宝积经》第九十二卷《弥勒所问经》中说:“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生忍无执着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这就是《弥勒所问经》里边所说。



我想,把恩师这段话当总结吧,希望大家从中受益!
发表于 2011-6-3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是格鲁弟子。
我和笨兄一样,是从净土,从印光大师等进入佛门的。也阅读了一点印光大师的开示。
求同存异就很好,我觉得。
夏佛的弟子,以夏佛的话为准绳,应该。
不过就现实情况而言,不是夏佛的弟子,也许有不同的思考。
比如汉地念佛,印光大师是有权威性的。大家认可印光大师,就象夏佛的弟子认可夏佛。印光大师是明确说过,十念就是念十声嘛,如果我没记错。印光大师的话,应该没什么另外的密意,就是信佛,发愿生西,念佛。

[ 本帖最后由 JLGX 于 2011-6-3 23:06 编辑 ]
发表于 2011-6-3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這還是不同啊!
夏佛還在世,弟子不清楚可當面請益
而印光法師已往生,弟子僅能從其留下之開示揣度  
印光大師的念十聲是頭腦空空甚麼都不懂嗎   :lol :victory:

[ 本帖最后由 福癡三世 于 2011-6-3 23:03 编辑 ]
发表于 2011-6-3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1-6-3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Argumentation is diamond, silence is gold.
                                                            -------福癡三世     :lol :victory:
发表于 2011-6-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不可断章取义,读经书更不能断章取义。
佛告诉我们:只是信我的话,用处不大,要三察经义,得到确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的信,才是可贵的。

《观经》开始时,佛说了三福业,说修净土者,要修此三净业,因为是大乘修行成就的正因。这是总说往生条件,依三福业。
之后,为末世无天眼众生,开示十三观,以定力观极乐佛国。
之后,开示上中下三品众生,以散善往生极乐佛国的条件。

对于断章取义者,我们不禁有问题要问:
1. 后面的十六观,是离开了三福业而说的吗?
2. 是不是任何一个普通人,听了诸经首题名,都能除却千劫极重恶业?如若不然,要到达这样的水平,应该如何修行?
3. 是不是任何一个普通人,临命终时,都有说话能力?如若不然,要具备头脑清醒,有说话能力,该如何修?
4. 是不是任何一个普通人,称“南无阿弥陀佛”,都能除亿劫生死之罪?如若不然,要想得此能力,该如何修?
5. 经云:若不能念佛者,应称南无阿弥陀佛。那么,为什么不能“念”,才要“称”呢?

[ 本帖最后由 liangar 于 2011-6-4 10:43 编辑 ]
发表于 2011-6-5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angar 于 2011-6-4 10:38 发表
读书不可断章取义,读经书更不能断章取义。
佛告诉我们:只是信我的话,用处不大,要三察经义,得到确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的信,才是可贵的。
《观经》开始时,佛说了三福业,说修净土者,要修此三净业,因为是大乘修行成就的正因。这是总说往生条件,依三福业。
.................................
4. 是不是任何一个普通人,称“南无阿弥陀佛”,都能除亿劫生死之罪?如若不然,要想得此能力,该如何修?
5. 经云:若不能念佛者,应称南无阿弥陀佛。那么,为什么不能“念”,才要“称”呢?

經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 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 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藍色部分並非純粹僅僅稱南無阿彌陀佛,還有具足十念啊!  而這"具足十念"和紅色部分的"為說妙法教令念佛"的"念"有關:funk:



发表于 2011-6-5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个小结。
1、下品之上生,即是强调称名。意思应该明确,何况下生。
2、恩师云:“概论往生,略有五种,下士夫以皈依三宝往生,中士夫以出离心往生,上士夫以菩提心往生,通达空性者,安住空性往生。若金刚乘成就而往生,则属最高层次。”
准此,如往生一律需要高标十心,则下、中士就没有希望生西了。
3、要求过低,上根容易懈怠。要求太高,下根容易退心。
4、在格鲁言格鲁,夏佛之言,亦一家之言,存之可也。

[ 本帖最后由 JLGX 于 2011-6-5 10:26 编辑 ]
发表于 2011-6-5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柯南 于 2011-6-5 01:23 发表
經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 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 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若由經文來看:
紅色藍色要難!  所以"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不是高標.  :funk:
另..十念就是十心嗎?(雖然十心比十聲更接近十念的意思)

[ 本帖最后由 柯南 于 2011-6-5 14:45 编辑 ]
发表于 2011-6-6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念法念僧念天等六念或十念,前面引用大小乘經中有的.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這是指六念或十念學處之念,這個念如果查閱上座部的清淨道論/解脫道論,相信可以明瞭.我多年前粗略看過,但印象不深(慚愧),對於戒定慧修行的方法,上座部的論著其實是相當細緻的.
這樣的念,如果按照修法的要求,時間次第境界等可能嚴格要求,臨終苦逼的特別情況下,普通人甚至學佛很久但散心未定的,未必達到,何況五逆十惡如此愚人?所以說彼人苦逼,不遑念佛.舉例如做惡夢,有時心中似乎驚覺,但口中欲念佛都不成.不知有無師兄體會過.臨終的情形,天人交戰,淨土宗以往生爲宗旨,千年傳承,對於臨終的情況研究和觀察應是有豐富的經驗的.
這樣經文所說的容易理解,具足次第圓滿諸相的念佛相好莊嚴不共功德慈悲度化等等,做不到,但能出聲甚至默念名號,已經非常不易,這時候能憶念並誦唸佛名號,並且是至心念,令聲不絕,這樣止住明瞭(定),能達到十念,因爲所憶念爲名號故,並且口業與意業相應故,所以解釋爲十聲佛號.

我覺得這個問題,其實還是十分緊要的.

根據上面版主所引用:
宝积经第九十二卷《弥勒所问经》中说:“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生忍无执着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1 這裏的十心,若從經文隨文字解的話,似乎是講述"充分條件".
2 作修發十心解,在臨命終的情形下,跟上下文似乎不是特別熨貼.
3 發十種心,可以放在信願持名的信願內來講述,並且淨土宗強調的是信願爲能否往生的關鍵.也就是說哪怕最終的一念或十念,念佛名號,這一念或十念的連續的念中,必須是具足信願的.那麼可以對於信願提出具體的學處,其中十種發心具足的話,應該是何等品位的往生等等,完全可以講述的很圓滿,不必拘泥於十念跟十心是否一回事.因爲這裏經文還是有特別的所指的.發心是平素修行,臨終能念則是特別的行持.沒有平素的信願行持,或者前世的信願行持,五逆十惡如此愚人,臨終的一念或十念,則屬於極爲希有的機緣.

諸經不但列舉此最下限,也有華嚴普賢文殊衆菩薩往生之最上限,世尊開示阿彌陀佛不思議願力以及不思議名號功德,是佛境界,以令有情生信發願修行.
发表于 2011-6-6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說明:
末學先(自)學菩提道次第廣論,最近兩個月才學印光法師文鈔,然後承蒙印光大師文鈔的推薦,追蹤到藕益大師的阿彌陀經要解.
所以並無漢傳先入爲主的問題.

慚愧的就是學的太少,很多註疏都沒能哪怕看一眼.所以只能就自己讀到的一點點來分享了.彌陀要解很值得研究.
发表于 2011-6-6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oname 于 2011-6-6 00:17 发表
念佛念法念僧念天等六念或十念,前面引用大小乘經中有的.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這是指六念或十念學處之念,這個念如果查閱上座部的清淨道論/解脫道論,相信可以明瞭.我多年前粗略看過,但印象不深(慚愧),對於戒定慧修行的方 ....不知有無師兄體會過.臨終的情形,天人交戰,淨土宗以往生爲宗旨,千年傳承,對於臨終的情況研究和觀察應是有豐富的經驗的.

淨土宗的行人如何在自己臨終前將自己的實際往生經驗傳遞呢?
有沒有看過藕益大師或印光大師寫的自己的往生實錄?  :lol :victory:
发表于 2011-6-6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對於臨終的情況研究和觀察 = 自己的實際往生經驗傳遞 ???
发表于 2011-6-6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念相續等無間.若已發十種心者,並且堅固者,則不但一念或十念,其實念念圓含十心.如已發菩提心未退失者,念念圓含菩提心.
兩者並不相違.

經文既已明示十心當得往生,如可依文取義別無密意,則似乎是充分條件,只需確認十心是否最低限度的必要條件.若是必須的條件,則須進一步檢查漢傳所說信願,傳統上是否已經包含此十心(不一定集中並且文字相同).粗略看文字似乎是具備的.信願內容可很深很廣,也可收攝到簡短的文字內.但是經文還須聽大德講解爲上,看看十心含攝那些方面內容.

然後我們平時修學在信願具足方面多注意多用心,懇切念佛唄.

即使一聲佛一念心,與其他教理也不相違.

一念是橫截面,其中圓含世出世間一切緣起.

[ 本帖最后由 noname 于 2011-6-6 09:03 编辑 ]
发表于 2011-6-6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oname 于 2011-6-6 08:24 发表
對於臨終的情況研究和觀察 = 自己的實際往生經驗傳遞 ???

對於臨終的情況研究和觀察 自己的實際往生經驗傳遞  :lol :victor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7:36 , Processed in 0.03459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