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佛念法念僧念天等六念或十念,前面引用大小乘經中有的.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這是指六念或十念學處之念,這個念如果查閱上座部的清淨道論/解脫道論,相信可以明瞭.我多年前粗略看過,但印象不深(慚愧),對於戒定慧修行的方法,上座部的論著其實是相當細緻的.
這樣的念,如果按照修法的要求,時間次第境界等可能嚴格要求,臨終苦逼的特別情況下,普通人甚至學佛很久但散心未定的,未必達到,何況五逆十惡如此愚人?所以說彼人苦逼,不遑念佛.舉例如做惡夢,有時心中似乎驚覺,但口中欲念佛都不成.不知有無師兄體會過.臨終的情形,天人交戰,淨土宗以往生爲宗旨,千年傳承,對於臨終的情況研究和觀察應是有豐富的經驗的.
這樣經文所說的容易理解,具足次第圓滿諸相的念佛相好莊嚴不共功德慈悲度化等等,做不到,但能出聲甚至默念名號,已經非常不易,這時候能憶念並誦唸佛名號,並且是至心念,令聲不絕,這樣止住明瞭(定),能達到十念,因爲所憶念爲名號故,並且口業與意業相應故,所以解釋爲十聲佛號.
我覺得這個問題,其實還是十分緊要的.
根據上面版主所引用:
宝积经第九十二卷《弥勒所问经》中说:“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生忍无执着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1 這裏的十心,若從經文隨文字解的話,似乎是講述"充分條件".
2 作修發十心解,在臨命終的情形下,跟上下文似乎不是特別熨貼.
3 發十種心,可以放在信願持名的信願內來講述,並且淨土宗強調的是信願爲能否往生的關鍵.也就是說哪怕最終的一念或十念,念佛名號,這一念或十念的連續的念中,必須是具足信願的.那麼可以對於信願提出具體的學處,其中十種發心具足的話,應該是何等品位的往生等等,完全可以講述的很圓滿,不必拘泥於十念跟十心是否一回事.因爲這裏經文還是有特別的所指的.發心是平素修行,臨終能念則是特別的行持.沒有平素的信願行持,或者前世的信願行持,五逆十惡如此愚人,臨終的一念或十念,則屬於極爲希有的機緣.
諸經不但列舉此最下限,也有華嚴普賢文殊衆菩薩往生之最上限,世尊開示阿彌陀佛不思議願力以及不思議名號功德,是佛境界,以令有情生信發願修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