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hodrak

格魯派學人需要注意的三項原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7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经注我”可不是“六经被我用新词汇改写成一本新书的意思”
译师用错典故了:lol
发表于 2011-2-17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用错吧,六经注我,指的是先有体验,然后在书中寻找一个说法并牵强附会之,这应该和译师的原意是相符的。

译师此语出自陆九渊,“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九渊集》,《语录》)揭示宋代理学、心学的对垒,宋明理学家一直以孔孟传人自居,一般来说他们主要以刻板继承孔孟之理为主。陆九渊的“六经注我”,主要就是说,他是借六经阐发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祖述、继承六经的思想,这种治学方法,在格鲁派看来自是大忌。

另外,厘清同一术语在不同教派的不同含义,佛教各派之间还是可以对话的,毕竟没有根本性的差异,译师所言,只是在内部沟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而不是认为内部各派无法沟通吧。
发表于 2011-2-17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受奉行!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的帖子

此言差矣, 相反,這些原則恰好是與兄弟單位對話、辯論的基礎!
发表于 2011-2-17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受奉行!
发表于 2011-2-17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月千江映,法雨润世间。

就噶当派历代而言,也分为论典派、道次第派和教授派,教法不经相同;而宗大师以下的道次第也有八大引导,所以就算自宗,根据传承的不同差异总还是有的。

我的理解是“究竟舍方便,直指无上道”,于空性的见上那是没有什么含糊的;但于其他的方便,那确实是各个传承各有诀窍,又哪里是我们能够统一的起来的呢?

当然于学术翻译,坚持这些原则是没有问题的,而于传承实践恐怕也不是你想要坚持就能坚持得了的;很多时候上师一句话的感受远胜过自己阅万卷书的名相,这可是不争的事实啊------,某非自己还非要为这一句话而找到经论依据么?
发表于 2011-2-17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的帖子

“某非自己还非要为这一句话而找到经论依据么?”

是的,按照格魯派的宗風,任何一句“法語”都要有經論依據,因為一切覺受體驗皆從聞思來!
发表于 2011-2-18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译师,我受益匪浅,还有2个遗留问题:

1.既然用新的文化體系中的文字概念,反應原文化的思想是困難的,又有表错意的很大风险,那么佛教发展到今天,是不是始终不变沿用了古梵语的文化系统和精神内涵?

再,如果我们尝试使用新的文化体系,来反映原文化的思想体系,去承受这些困难和风险,又能天然保持其原本体系的纯正,那到底可以不可以行得通?!

2,如果非得用新的文化體系中的文字概念,反應原文化的思想体系,那么要想既守住原则,我们又想被别人明白地理解,无误地流通,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佛,那我们这些生长在新文化体系的初学者,又该怎样去尝试将二者善巧地结合?译师能否给几个成功的例子,以便我们模仿操作!

谢谢!
发表于 2011-2-18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译师,我非常珍惜向您学习的点滴机会,不揣冒昧,向您请教久已困扰我的一个问题:

我记得《掌中解脱》阿底峡曾说:如今印度只有他和另外两人,能够分清内道和外道的区别,

那么我们学修也好,翻译解释也好,其实都难免面临着一个比名相严谨更加严重的问题,就是:

我们不知道,靠我们鹦鹉学舌理解过的东西,是不是已被我们不知不觉由内道而改写成了外道!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

对我来说,我虽然知道内外道区分的形式是在皈依上,但我不认为我能够仅从词句上来区分内外道,如果有人用佛教的名词为外道的思想做了一部论后给我们看,那我们没准会大为赞叹。

关键是麻烦对我是:就算我懂了佛教的名相,但我不了解了解内道完整的精神内涵!所以把两种有时极为相似的思想,从内涵上区分开,那是比找寻新文化体系中对应的名相更加困难!

译师啊,我很渴望您能帮助我们初步做一点了解,除了皈依三宝外,到底什么是内道与外道的思想内涵的区别?应该从哪方面观察我们自己的身口意,才能不稀里糊涂地最后学成附佛外道?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2-20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的帖子

歡迎討論,不必客氣!内道与外道思想内涵的区别最主要的,就是“四法印”。
发表于 2011-2-22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odrak 于 2011-2-20 07:46 发表
歡迎討論,不必客氣!内道与外道思想内涵的区别最主要的,就是“四法印”。


谢谢您的百忙中提携!不过我还有一个久放在心中不能解的问题,正好和“四法印”密切相关

清晰区分内外道的思想内涵,必须掌握纯正的“四法印”,而掌握纯正的“四法印”实际上应该是【如极难量】的,因为宗噶巴大师在二十岁时就通达一切教法了,可以说是比量完全通达“空性”了吧,但在他净罪集资之前,他就是没有办法了解,甚至他都和文殊菩萨讨论过了,他还是无法完全了解“空性”,他所证的就不是最究竟的空性。


现在我的问题是:

1.无法完全了解“空性”,所证的不是最究竟的空性,是不是就等于无法究竟了解“四法印”?无法究竟证得“四法印”?!

2.从反面角度我想知道,当初困住宗大师、他所能了解的他那个【不究竟的那个空性】,到底是什么样貌什么内涵?可是我翻遍了我所能找到的所有书,都是一带而过的!也好像没见人问起过,而我想知道的是:

那么高的智慧,那么通达的比量,宗大师到底被空性【卡】在了问题的什么地方,以至于使他手上的肉都被磨掉见骨才能明白,

那他当时不圆满不究竟的空性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原貌啊?!


我想我若了解了这个,一定会对我有大警醒,求您百忙中告诉我吧

谢谢译师!

[ 本帖最后由 天天开心 于 2011-2-22 21:03 编辑 ]
发表于 2011-2-22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受教了!
发表于 2011-2-23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42#说:那他当时不圆满不究竟的空性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原貌啊?!

所谓大中观见。定解宝灯论即近代大中观的论著
发表于 2011-2-23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圣护兄提供了方向!

我会去了解定解宝灯论,并且与应成派的中观见作对比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00:54 , Processed in 0.03265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