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上善如水

西藏送礼规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4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豫南也有此说法。
原帖由 一飘儿 于 2011-2-14 15:48 发表
传河北冀中一带有说法,未成年的小孩子不可以吃鱼子和鱼白,说吃了会不识数——其实按照现代知识体系来说,就是小孩子不能吃性激素嘛!吃了会加速过早成熟嘛!
发表于 2011-2-14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尊重这种传统
多谢,受教了!
发表于 2011-2-14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顶:lol
 楼主| 发表于 2011-2-14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ff 于 2011-2-14 13:27 发表
递给别人剪刀时须将尖儿处于己握着,把柄冲向他人


这个好像所有文化都是这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2-14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一遍未最后校对的书序

自序——二十一世纪的师徒关系

与家师开过这样的玩笑:“瞧您,没赶上好时候。年轻时候当小和尚,按老规矩伺候师父,视师如佛、父母、老板,终于熬到自己当师父了,来到汉地,又得顺应这边习惯,既没法要求汉人学生复制您在家乡的待遇,反过来还要事无巨细地关照他们。”老师深有同感:“二十一世纪的师徒关系就是这么回事。”

86年,家师从四川甘孜一个名叫容八叉的小村来北京工作,至今25年。我们97年底认识,至今13年。起先抛开介绍人独自去见老师,只是聊天。老师的汉语发音和文法还不熟练,沟通起来有点慢,对白中三分之一需要重复后双方才半懵半懂,可效率不低,老师的话题大开大阖层出不穷,对平常事件的描述和评论往往别致。

那时,老师住佛学院,不大的庭院里,一排传统样式房屋的最末一间。房顶高,冬天有些冷。庭院深静,从暮春至晚秋,草木郁郁葱葱。我沿引见者的叫法,称其为老师。后来真的拜师,开蒙受教。除去每年暑假他回乡探亲,和我因工作常驻在外,每周的拜访,构成这些年,我最主要的社交活动。

名目上找的是佛教导师,最初几年也的确有过密集的学习与实践,虽然自己不成材,收获却不止于此。交往中,老师常穿说各种逸闻轶事,内容涵盖成就者的奇行异止,坊间的八卦传说,和藏民族的人情风俗。师即口道来,既满足我喜好新奇的心态,也将很多世出世间的妙理,于浅白处开显出来。05年开始,我陆续将一些师徒间对话记录下来,初心只是娱人悦己,故内容五花八门,篇幅长短不一。此次整理,粗略分类。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故事其实来自我另外一位重要师父,还有一些来自朋友或者朋友的老师,记录时并没有特意标明来源。其中,“两地”主要收集风俗文化方面的趣闻;“礼物”跟佛教有关;“游舞”有异人异事;“贤者喜宴”可视为名人八卦。

几年前,曾问过老师,能否把他讲过的那些故事,说给其他人听。老师很痛快:“没什么不可以,只是你最好加上这句:我的老师曾经这么这么讲给我,依照记忆,我就是这么这么听来的。”——如是我闻嘛。——这是有关此文,我对家师答应过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11-2-14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里的一些内容:

贵族
师父有一件老式棉袄,总被我惦记着。紫色暗花绸缎的面子,同色细棉布的里子,缝制于四十年代,剪裁和做工看着相当考究。是他年轻时候,家乡一户贵族赠送的。穿了很多年,后来上了年纪,紧身了,才搁起来。我很中意那件款式,特意选好料子,比着样子加大尺寸重新作过。找了几家裁缝店,可每次拿到手,乍看下都挺精美,细推敲,肩、领、腋下、袖口,前襟的位置,说不上来哪里,感觉总比原版差些味道。

对于西藏,从山川寺庙、经幡糌粑的西藏迷阶级,高烧低烧退回正常体温,要过很多年。最早被教育的礼节,与师长相处的酬答方式,从原先特定小范围的应用,已不自觉扩展到其他社交生活中。包括语言习惯,偶尔会跳出藏式汉语——就是用藏语的倒装语序讲出来的汉语句子。比如,”这里茶叶的没有”。在不熟悉的人前突然冒出,自己会感到很不好意思。如同当年刚从广东回来,时不时蹦一句”没有的啦”,对方是北方人,往往要笑起来。

偶尔师父会讲点,书上说的,或自己看过听过,从前贵族们的事情。比如,贵族的服装,色彩款式不很夸张,甚至极为普通,细看之下,会发现面料极其贵重,做工也相当精湛。花纹很少,若有,一般为暗花,即与面料同色。若不同色,反差也较小。很少采用对比强烈的色彩,比如蓝底黄花等等。贵族妇女的妆色以淡雅为主,看上去好像没有上妆,其实是私底,下了很多功夫修饰出的效果。平时佩戴首饰也很克制,重质不重量。这些讲法,跟西藏风情节目里浓墨重彩,花花绿绿的大路观感,有天壤之别。听多了,好像以往的日子,只为我们留下三言二拍和水浒传,却不见了张岱和王船山,多少有点遗憾。

与家师看电视,近年常常看到反映解放前藏族生活的剧集,其中有钱人家的服装道具太绚丽了,师父会摇摇头,说:这家人看上去不象太有文化的样子。最古怪的一出是《尘埃落定》,里面男主角,重要男配角的几身衣服,几套首饰,在藏地其实算女款的,女人穿男款也有好几回。另外,农奴在土司面前的表现过了火候,见到班禅喇嘛也不过如此。这些礼节,根据彼此的身份地位,在规格方式上,往往有统一明确的规矩。虽然各地区,有本地化的增减变动,但基本原则还是相通的。礼数形式最复杂,花样最多,要在当年政教中心的拉萨。老话有,拉萨的礼节,安多的智慧,康巴的汉子。如今,比较容易被了解的,大概只有康巴的汉子了。




上善注:
这几天读旧小说,恰巧看到有一句“用钱的最高境界不是以钱制造突出,而是以钱做到平平无奇...”
发表于 2011-2-14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意思大概是说:花大价钱(功夫),打造小细节
发表于 2011-2-15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飘儿 于 2011-2-14 16:03 发表


简单的敬语是称呼,有个口诀,利于记忆——
家大舍小令他人
和别人提及比自己大的家族成员时,前面加“家”,家父,家母,家严,家慈,家师,家兄……如果是已经去世的,就加个“先”。
和别人提及比自己小的 ...

如果已去世的有孙辈的且彼父母【或公婆】俱卒,得用考【妣】,否则用考【妣】;【说文解字】;老、考通假。
发表于 2011-2-16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
期待……
谢谢!
还请第一时间告知如何请购。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雷行九天 于 2011-2-16 00:55 发表
好书!
期待……
谢谢!
还请第一时间告知如何请购。


可以啊。
发表于 2011-2-16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飘儿 于 2011-2-14 16:03 发表


简单的敬语是称呼,有个口诀,利于记忆——
家大舍小令他人
和别人提及比自己大的家族成员时,前面加“家”,家父,家母,家严,家慈,家师,家兄……如果是已经去世的,就加个“先”。
和别人提及比自己小的 ...


个人感觉似乎南方还比较讲究这些
在东北用这种敬语很没市场
以前做业务时“尊夫人”“令千金”“令堂”这种词都用过
基本很多人会茫然
有一次说“我会请同事把您定的货品送到贵府上”
对方很淡定的回“送我家来好了,你说的那个地方不认得”
。。。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爱笑的兔子 于 2011-2-16 09:02 发表

个人感觉似乎南方还比较讲究这些
在东北用这种敬语很没市场
以前做业务时“尊夫人”“令千金”“令堂”这种词都用过
基本很多人会茫然
有一次说“我会请同事把您定的货品送到贵府上”
对方很淡定的回“送我家来好了,你说的那个地方不认得”


是如此。可是,这本来不是南方事物,全中国都是这样的,只是后来慢慢失去了传统而已,南方可能还比较流行一点,北方几乎没有人用了。文化,就是这样消失的吧?!
发表于 2011-2-16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爱笑的兔子 于 2011-2-16 09:02 发表


个人感觉似乎南方还比较讲究这些
在东北用这种敬语很没市场
以前做业务时“尊夫人”“令千金”“令堂”这种词都用过
基本很多人会茫然
有一次说“我会请同事把您定的货品送到贵府上”
对方很淡定的回“送我 ...


哈哈!虽然我户口本上写的籍贯是哈尔滨。但仅仅是接近百年的移民。
在我祖母看来,关外是“孔夫子不到的地方”。或者准确点说是各种文化杂处的地方,本不在传统文化北方的范畴。
所以,北方文化虽然被摧残的很厉害(譬如家谱,宗祠,传统习俗就被几乎损失殆尽,和南方差很远),但在部分地区
部分人群,部分阶层,还是传承有绪。譬如北京,开封,西安这样的古都,知识分子,满洲旧家这样的阶层。。。
漫言北方皆无,有失公允。

顺便一说,南北方的概念。南北是相对的。不同地域的人,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大致定义。
鲁迅有论京派海派的文章——他的南北,代表分别是上海和北京。
广东,香港大概觉得不会说粤语的,就是北方人吧(准确与否,请指正。但他们认为上海人,包括江浙人在内都是是北方人吧)
同理,大部分传统东北人会认为,关里除了山东人,河北人(大部分移民的祖籍在那里,那里被东北人称作“关里家”)大概都在南方人
范畴里。黑龙江省过去最著名的饭店(旧时地位类似于钓鱼台之于中国)就叫北方大厦。
我从北京或河南返回哈尔滨,就时常被家里亲友讥讽说话和做派,甚至长相是南方人的了。我很郁闷。

[ 本帖最后由 一飘儿 于 2011-2-16 14: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2-16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瓢叔:
是的,香港大概觉得不会说粤语的,就是北方人,以前看不起,称为“捞松”,是贬义词,来源不名,有说其实本来只是来自一些北方方言里“老兄”的发音,本来没贬义。有时候,也把所有非粤语人士称为“上海人”,譬如我父母是海南、福建,可是由于我小时候只能说普通话,他们把我成为“上海仔”,同学还有一个印度女孩,被称为“上海妹”,都是被歧视的对象。当年,“上海人”有时泛指非自己人的意思。在某些别的圈子,“上海人”是很广义的,包括宁波、江浙一带全部都算进去。
我小时候,说普通话是很丢脸的事,是会被打的,我在学校就曾经因此被打。现在,说普通话的都是贵宾、老板,我却又来了北京,因为广东口音而受歧视,呵呵。以前,在北京带广东口音,还是有点优势的,现在,就只沦为“港农”了,不吃香。从我这个案例能看出,佛法是真的,业力这回事,是真的有的!
发表于 2011-2-16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飘儿 于 2011-2-16 14:43 发表


哈哈!虽然我户口本上写的籍贯是哈尔滨。但仅仅是接近百年的移民。
在我祖母看来,关外是“孔夫子不到的地方”。或者准确点说是各种文化杂处的地方,本不在传统文化北方的范畴。
所以,北方文化虽然被摧残的很 ...


北方大厦 听起来很熟悉,但有记忆模糊。好像小时候那有家西餐厅,服务员是年轻的俄罗斯美女。现在那个地方名字变了,变成运动装专卖的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01:53 , Processed in 0.03439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