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蓝色天空

请教现量、比量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7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的帖子

1. 这个太多了,比如通过反复地“看见闪电、听见雷声”等现象,然后经过一系列思维,包括思维别人告诉我们的相关知识、计算、推理等等,一直到生起清晰无欺诳的“光速快于声速”这个比量为止,此过程中都是犹豫识和伺察识,而不是比量。
总之,比量的定义是排除犹豫识、伺察识、显而未定识、颠倒识等不清晰或有欺诳的认识过程的。然而比量也必须要通过犹豫、伺察等中间阶段。这些中间阶段又细分为更具体的阶段。通常很多人把感觉等同于现量,把推理等同于比量,等等,我想这是因为简单雷同误导所致。可参考各种心类学教材。
2. 所谓“不相容关系”就是“全异关系”。至少我当年学的形式逻辑是这样的。您是依据哪个版本的教材?或者您要说的是什么关系?请教。
3. 我说的仅仅是“要是50年代一群文人照着斯|大林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中的‘斯|大林官方哲学纲要’攒出来的并延续着的、至今仍在误导无数学生的各种低劣的哲学教科书,则真的是应该扔掉了”,请问我哪句话通盘否定过马哲研究?
4. 我说的是:在心类学相关领域,最有参考价值的是现代心理学和心灵哲学。本帖讨论的基本上都是这个范围内的问题。而形式逻辑的参考价值主要在于因理学部分。
发表于 2010-12-7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的帖子

闲扯几句。
我一直感叹,现在的教育体系中,原先的“马主义三支”——马哲、马政经、科社——当中,马政经和科社在教材中已经做出了非常大的改革了,有的教科书甚至让原先的老师都觉得是资本主义。别的不说,光我读书短短这么几年下来,回过头看现在的高中生教材和本科生教材,就与我当时用的教材很不一样了。惟独马哲,在教科书中仍然是板着一副老脸,延续斯|大林模式几乎是毫无变化,至多是做一些无关痛痒的修补而已。这实在是太落后了。其实改改又有何妨呢……
发表于 2010-12-7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礼进 于 2010-12-7 17:52 发表
1. 这个太多了,比如通过反复地“看见闪电、听见雷声”等现象,然后经过一系列思维,包括思维别人告诉我们的相关知识、计算、推理等等,一直到生起清晰无欺诳的“光速快于声速”这个比量为止,此过程中都是犹豫识和伺 ...

一.不遍。
二.在形式逻辑学中概念间有三种关系:1.相容关系、2.不相容关系、3.全异关系。
1.相容关系又分:(1).同一关系;(2).交叉关系;(3)属种关系。
2.不相容关系亦分:(1).矛盾关系;(2.).反对关系。
3.全异关系,即如果我们很难找出两个概念所具有的属概念,或者这两个概念根本没有共同的属概念,那么概念间的这种关系就称之为全异关系。
三、只说你对马列的研究,仅凭一两本书你就乱下断语?
四、你好好看看逻辑学吧。:handshake :P
发表于 2010-12-7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还没有专门学习这个,只是碰到的时候看看。最近想专门找时间学习。

根现量会产生根意识,这个意识,由于也是直接缘色法的,是现量,但这个根意识之后所生的意识,也就是其第二刹那,由于不是直接缘色法,即非现量

中观应成以下认为,现量、比量后面的相同的认知,是再决识,是非量
比如,今天认识了某人,两年后再次见面,所认知的同一个人,是再决识、非量。

值得注意的是,中观应成派的观点与其他大不一样。应成派认为:
凡夫根现量都是错乱的,凡夫的意现量瑜伽现量也都有错乱的。当然,凡夫的比量也是建立在错乱识基础上的,比如对“声无常”的认识。
回忆之前的所见色法的认知,属于有分别现量根现量再决识,还是无分别现量
现前的定义是:凡夫可由经验而肯定的对境(其他派的现前定义,都是有境,不是对境,且现量周遍是现前。)

贴一段《宗义建立》的内容,如下:

对境主张

“境”分为:隐蔽与显见两种。必须依理由方能了悟之对境,是隐蔽。凡夫不依理由,仅由经验,即可肯定之对境,即显见。初者事例,如“声无常”、“声真空”。次者事例,如瓶、毯。现前与显见同义。
(这里的“必须”,是对凡夫而言,而此处的“凡夫”,都是特指不了解空性的众生)
......


有境主张

主张依于五蕴安立之“唯我”是补特伽罗事例,而且补特伽罗被“不相应行”周遍。


“识”分为:量识与非量识两种。“量”亦分二:现量与比量。不承许自证现前,而且有情心续之“根识”周遍是“错乱识”。意识与瑜伽现前有错乱、无错乱两面种。


“现量”分二:有分别现量、无分别现量。
初者事例,如通达“声无常”之比量第二刹那、或如想到“执蓝根现前”引生之相似蓝色的记忆。
次者事例,如执色根现前。



“现量[前]”不周遍是“现前”,“瑜伽现前”必须是“非现前”故。现前与显见同义故。“再决识”被“现量”周遍。
(这里的瑜伽现前,应该是现量之意吧?)


比量,分四:事势比量、极成(共称)比量、比喻比量、信许(相信)比量。
极成比量与比喻比量两者摄入事势比量中。


“量”不被“于己耽著境无错乱”周遍。
悟“声无常”之比量是“声无常”错乱识故。


“识”被“悟己所量”周遍。兔角之义共相,是执兔角分别心之所量。“声常”之义共相,是执声常分别心之所量故。
(这里,兔角也是所量了,也就是量心的对境。其实,器世间为共、别业力所现,如饿鬼所见脓血,天人却见之为甘露,都是现量。)

[ 本帖最后由 liangar 于 2010-12-7 23:28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7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的帖子

一、你仅仅是让我举例子而已,然后我举完例子,你告诉我“不遍”,这是什么意思?还真是会下套:lol
而且“不遍”根本不是这么用的好不好?拜托。
二、的确好象是有教材这么说的。抱歉,这是我的疏忽。不过,也有教材把“全异关系”就直接等同于“不相容关系”的。你说的这种没有共同属概念的“全异关系”,我学的是称之为“不相关不相容关系”(参见人大版)。
现在就说这种“全异关系”,我不记得藏文'gal ba有这种用法。请试举一例。我不会说你“不遍”的:lol
三、那就请教您我下的“断语”哪里不对?
马列研究方面,我的确看得不多,如您有具体高见,请指教;但是教科书式的书,少说十个以上版本是看过的(当然你可能比我看得更多更全面)。从艾斯奇的《大众哲学》,到李达的《唯物辩证法大纲》,再到现在各出版社五花八门的马哲教材,大框架始终没怎么变。对这个问题,您有什么不同看法?请指教。
四、拜托,逻辑学是你自己扯进来的好不好?这个帖子本身是在讨论心类学方面的问题,而不是讨论因理学问题。您对“比量“的概念理解有误,我给你指出来,然后你一个”相违“就把逻辑学给扯进来了。
至于我有没有好好看过逻辑学,感谢您的提醒,我自认为是看过、学过也考过,但大概是看得不够学得不好,或者时间长忘了。如果有问题,我会请教您的。不过从现代逻辑角度看,概念关系和定义理论根本就是属于“非形式逻辑”。传统上把这些理论放在”形式逻辑“之中予以教授,其实是不太严格的。如果不信,可请教各种专门搞逻辑学的老师。
发表于 2010-12-8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礼进 于 2010-12-7 23:35 发表
一、你仅仅是让我举例子而已,然后我举完例子,你告诉我“不遍”,这是什么意思?还真是会下套:lol
而且“不遍”根本不是这么用的好不好?拜托。
二、的确好象是有教材这么说的。抱歉,这是我的疏忽。不过,也有教 ...

1.你为什么不正面回答?我没给你下套啊?:lol 你说“反复看到的闪电”是你说的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那么反复的“鼓掌”是否也是呢?希望你详细解释,我是向你学习来了。
2.关于普通逻辑学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不认可或没学过“全异关系的话”,那你提到的你所谓的各界逻辑学界的同仁也不懂吗?还是请你问问吧。;P
3.我十二分的想拜读你的因明著作或逻辑学著作,不是挑错,是学习,老夫向你请教!:P
发表于 2010-12-8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的帖子

你让我举例说明,我举了一个例子,然后你说我“不遍”,这难道不是下套吗?照此说来你应该让我“详细说明”才对啊:lol 行了不扯这些了……您有邮箱吗?有本挺不错的心类学《西藏佛教认知理论》,整理得很清楚,推荐您看。论坛上法宝精华区的好像因版权问题删除了。我发给你。
发表于 2010-12-8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礼进 于 2010-12-8 11:35 发表
你让我举例说明,我举了一个例子,然后你说我“不遍”,这难道不是下套吗?照此说来你应该让我“详细说明”才对啊:lol 行了不扯这些了……您有邮箱吗?有本挺不错的心类学《西藏佛教认知理论》,整理得很清楚,推荐您 ...

是廖本圣先生译的,我有,谢谢了。你有夏佛这样的好上师,再加上你有聪慧的头脑,精进的精神,我十分钦佩!: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的帖子

礼进兄有《西藏佛教认知理论》,我就不惭地请一个了。我正要了解佛教认识论与马哲认识论的差别,究竟是认识在前还是实践在前?实践是否可以用人的行为来概括?。烦请你发送到我的邮箱yeyq206@126.com,多谢了
发表于 2010-12-8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色天空 于 2010-12-8 17:16 发表
礼进兄有《西藏佛教认知理论》,我就不惭地请一个了。我正要了解佛教认识论与马哲认识论的差别,究竟是认识在前还是实践在前?实践是否可以用人的行为来概括?。烦请你发送到我的邮箱yeyq206@126.com,多谢了

http://bbs.tibetcul.com/read.php?tid=33391到这里走一遭吧,九哥的阵地。:lol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的帖子

十分感谢xinjian兄!去http://bbs.tibetcul.com/read.php?tid=33391走了一遭,发现藏人文化网还真不错,里面有不少讲经说法发视频,可惜都不能下载。在喜饶嘉措(你们称他九哥?我早问他的大名了)的论坛下载了《西藏佛教认知理论》word文档,遗憾的是错别字和漏缺不少,可能是繁体转简体造成的。不过很高兴终于有一本可读的摄类心类的书了,我要好好消化一下这本书。过段时间,我会在这里对现量、比量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关系提出我的看法,向各位同修大德讨论请教。感谢礼进、笨帚、lingar、xinjian、捷径、美男的发言,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和启迪。

[ 本帖最后由 蓝色天空 于 2010-12-9 17:16 编辑 ]
发表于 2010-12-10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我是不想再回贴的,不过见蓝色天空如此好学就再来贴。
量论是易学难精的,初看只有两个词组——现量与比量。好象很简单但一展开讨论就知道困难重重,未经辩论其认识一定不深,因此量论高手也很容易阴沟内翻船。
回复9蓝色天空
你只是从异[别]相的角度看问题,对于水的湿润为各类有情共相所缘此所缘必定是现量所取,并不象笨师兄所语“要是成立一个定能满足各类众生共许的现量境,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看来笨师兄忘记了水的湿润是水的共相,哈哈!回贴太快了。
发表于 2010-12-1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0 笨者之帚  现量的定义----远离分别及不错乱 的新的认识。这个定义准确吗?
以井绳为蛇论,未了别前蛇为现量并保持这个心境,了别真相是绳后前现量转变似现量。
若现量必不错乱和话,那么未了别前你是如何保证其正确性的,了别后是绳非蛇理应属于第二刹那再决识的范畴,那么应属于似现量吧。
我想我们未成佛前难保证每个现量都是不错乱的,也有误认井绳为蛇的时候。
发表于 2010-12-11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的帖子

新的、无分别、不错乱等,对应成以下,是OK的。
见绳为蛇,非现量,因为现量中不分别蛇的概念。
现量所见,只是色,并不对色作远近、大小、深浅等分类判断,更不用说分其为绳或蛇。
表达上说:看到了绳(现量),误认为蛇(非量)。其实根识、根意识上并无绳的概念。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1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的帖子

同一境,有情受业力影响各各所见不同,这不是量学要解决的问题,超出量学范围,属于宗见问题。难怪中观要说未见到的有情所见都是错乱的,只有实证空性的识所现才是真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04:25 , Processed in 0.03730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