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吉祥智

小居士 vs 大居士 關於漢地普通居士藏傳佛教圈子生存要點的一些總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8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有时候这些“大居士”很会问你一些诸如“你做啥工作啊?赚多少钱啊?”的世俗问题



我以前连这个问题也不敢问的原因好像是怕人耻笑我太俗,我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
发表于 2010-4-8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那些问题,和学佛修行有关系么?
发表于 2010-4-9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老师兄和我说:为了求到法,有时候你就得装孙子,没有人不喜欢当爷爷,想想米拉日巴大师受的苦行吧,比如说有人阻挡,有人给你脸子不让你见上师 ,有人赶你走    这时候,你也就得低三下四 了,“人在矮沿下 哪能不低头,”
哎,
发表于 2010-4-9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的是正法,为何去在意别人对你如何?
发表于 2010-4-9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快死的病人去求医,如果大夫都象你说那样鄙视刁难病人的人格,是杀人还是救死扶伤?!

原帖由 任其 于 2010-4-9 13:45 发表
求的是正法,为何去在意别人对你如何?


正法之一,就是教弟子依止之前,象病人观察医德一样,观察师德,师德不具,不但难以求生,反而去求速死,这是每个准备进入学习的人依止前,必须行使的权利,但那些奇货可居把持大师,当做脸上贴金和用上师标榜自己所谓道德身价的家伙,完全打破了学习者的美梦,他们横加阻挠,百般颐指气使,十多年来,肆意剥夺这些诚心求教的初学者的许多正当的靠近上师,了解上师、观察上师的权利!嘴上打着就是任大医师您这一套听起来貌似无比正确,而实际上不堪一驳的蛮横论调,这是在打着正法的名义,对正法犯罪!

我们今天就是对这种问题的本质,进行揭露,其实用世间法上来观察,一个义工胆敢隔离医生与病人的交往,并把二者正当地行为,完全放在他们小肚鸡肠任意歪曲和刻薄伤害,拉帮结派的监控下,和让教内有识之士嗤之以鼻的歪理邪说下,为自己打造随意横行的空间,这也是对上师的丑化和犯罪!

米拉日巴传记中也明言规定,除了米拉日巴这样的弟子,今后一切上师不准使用故作伤害的手段,对待后来的任何弟子,因为会造成无益的毁谤,直接伤害正法故!何况他们不是上师,却胆敢由衷地想要为一己私欲,去伤害众多,只因众人大多都是无权无势!



难道楼上,是这种监控和伤害下的丰富收获的既得利益者吗?难道您也因不计较,而提前证成了第二个伟大的米拉日吧?所以您才赞成【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吧?若你的道理成立,那么

凡能给予自他有情现前或究竟的安祥乐果的心的品类,都安立为善心,反之为恶心。
思维恶心品类的过患,依具量之理思维善心功德并串习,则恶心品类力量必趋衰减。
就是废话和邪法,应该按你的方法行事,善恶不分,善恶颠倒,才能修成正果吧!

如果不是,请慎重地用正理和良心说话!

一点都不艺术加工,一点都不八卦地说


[ 本帖最后由 旮旯儿一虾米 于 2010-4-9 19:52 编辑 ]
发表于 2010-4-9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up

发表于 2010-4-9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居士 vs 大居士 關於漢地普通居士藏傳佛教圈子生存要點的一些總結
先說明一下:
紅字部份稍微修改,讀起來比較傳神,你我他的角色也比較清楚,要批要罵也不會找錯對象


以下是
吉祥智(自以為是大居士)對一般小居士的說教:
對於漢地藏傳佛教圈子而言,上師們因為語言和經濟問題,往往只扮演純粹的佛法傳播者的角色,而不參與很多具體地事物安排。因此,作為上師與大多數普通居士之間重要橋樑的大居士,在藏傳佛教圈子里自然扮演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社會地位、經濟實力有幾大差距的前提下,一個小居士如何與們友好相處,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小居士們遣除違緣,建立順緣的重要課題,甚至是如何在這個圈子,這個小社會中愉快生存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正確地處理與對方的關係,尤為重要。



吉祥智(自以為是大居士)認為,具體的要點主要分為兩大點:

1
、建立正確的觀念;
2
、採取正確的行為;
首先,何為正確的觀念?
第一、不要將聖人化:
假如不是修凈觀,上師身邊的大居士,我個人認為不應首先想成什麽護法或是聖者的化現。我們只是和你一樣的凡夫,有貪嗔癡以及各種各樣的煩惱和習氣(當然也有很多優點)。
什麽是大居士"?大居士主要分三種:1、經濟條件比較好,是上師的大施主。但佛法學修一般;2、佛法學修比較深入的,跟隨上師時間長、資格老、學法多、學問好,也就是上師的大弟子;3、兩者兼是。但無論哪一種,請你都不要對我們抱有過高的期望!一個標準佛教徒的形象是這樣的:寧靜而友善地微笑,熱情而大度地言語——當然看到這一切的時候,請記住:這往往是出於禮貌。而不代表我們的內心對你有如兄弟一般的感情,也不代表我們的內心一定生起了菩提心。法修得高,經論讀得多,大德見得勤并不代表煩惱就很少。假如你不瞭解這一點,因此對我們有過高的期望,甚至于將我們當成聖人,你最終必定會因為不斷深入地瞭解和密切地接觸而失望。所以,應該有這樣的認識,不要馬上判斷我們為人如何、修行如何。應當多觀察,儘量瞭解我們的性格與習慣。對各種現象不驚不怪,以平常心來對待。子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自己少煩惱,也可以作為自己修學的對照,并有益于減矛盾;
第二、對大居士們,應該常感念我們對你們的恩德
上師身邊的大居士,往往是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我們是上師來我們這裡弘揚佛法的最主要的祈請者與贊助人,也是上師事業最有力的 支持者。因此,我們在上師的弟子中極為重要,也和上師比較熟悉。所以,不要給我們添麻煩,鬧矛盾,維護我們的信心和熱情,對暫時無力單獨供養接待上師的你們而言,也是有利無弊的 。而且,我們的努力與付出,對於你們自身的學修而言,有很大的恩德和極大的幫助,所以應該多思維,培養感恩之心與隨喜心。這樣,也就自然不容易產生矛盾與負面想法了;
第三、對你們自己應該有正確的認識與定位,不要自以為是
假如自身不是有錢有勢的人,千萬不要摻和進大居士們的是非里去。無論我們和你多熟,都一定不要摻和!切記切記!在同一個城市,同一個佛教圈子里,往往不止一個大居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團體和私人圈子。我們之間也同樣經常存在各種矛盾。你可以參與進其中的小圈子,但一定不能去管我們之間的是非矛盾。即使你出於一片好心,只要你是無錢無勢的人,你就是個人微言輕的人,很少有人會把你放在眼裡。萬一你不小心,甚至於出於你所認為的佛法正當的動機,卻對我們的利益或是面子產生了不良影響——這將成為你將來學佛路上的極大違緣。
不要抱怨,不要委屈。這些違緣根本還是來自于自身缺少智慧以及我慢心,而不是來自于大居士們的煩惱。人情世故,在佛教圈子里也同樣重要。
其次,何為正確的行為?

1
、如理依止上師,如教奉行。這點最為重要,也是你贏得大居士們真心尊重的前提。同時,請儘量不要在大居士們面前特別地、長篇幅地讚歎別的上師,尤其不要大談特談自己與其他上師的緣分和關係。上師也許不在意,你也無所謂,但總有人(大居士)會有所謂的;

2
、不要參與任何是非矛盾,尤其是大居士間的是非矛盾。一個正直的人,不應該結黨營私。參與一個佛教小圈子在當前漢地藏傳佛教的環境氛圍里是必須的 ,但這不代表你應該出於小團體的私心而結黨。同樣,也不要出於無知和魯莽而輕易得罪人,尤其是大居士。所以,我個人的建議就是:遠離任何是非!

3
、閉上你的嘴,少說話,多念經,多微笑。不要賣弄自己在佛教上的學問。也許你會想:雖然我物質條件不如他們,但我佛法上比他們學的好!因此,你希望如此來滿足自己內心的不平,或是希望藉此來得到他們的尊重甚至於崇敬——我個人建議還是閉嘴的好。如果你 能長期保持一種溫和友善安靜而不失神秘的氣質,一定對你大有裨益

4
、身世比較坎坷的人,請不要隨便痛述自己的不幸,一定要體面地、不卑不亢地出現在任何人的面前,自尊自重最為重要。不然別人難免要見你而退避三舍或是對你心存芥蒂。無論大居士們如何富有,請儘量不要懷有請我們幫你一把,幫助你事業或是物質上有所改善的的期望。記住:你和我們原本就是不同社會階層的人。按理是不太可能有比較密切的來往的 。但爲什麽你能去我們的家中,得到我們的熱情款待呢?不是因為你有什麽了不起,而是因為上師的功德、三寶的原因。沒有上師三寶這層因緣,你是幾乎不可能和我們建立任何關係的,完全就是陌生人。因此,我們的關係基本只建立于佛法之上,經濟上,請儘量不要存有任何幻想。
當上師回去以後,沒與上師有關或是特別重要的事情,請不要隨便去我們這些大居士家串門,更不要隨便借錢!!!

5
、假如你與我們這些大居士們的關係逐漸密切,即使上師不在,也很有可能不時有一些佛教活動會通知你參加或是請你幫忙。假如你願意,有條件去幫,你當然可以答應。但如果你沒有能力,或是心里不願意,請客氣地回絕。記住,你可以不去幫忙,但不可以勉強自己,更不可以把事情辦砸

6
、大居士们要照顾上师,要接待师兄弟,也很不容易。这点请小居士们认真为我们着想。去别人家要注意礼貌,怎么注意礼貌呢?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吧...大家都知道.因为别人要考虑很多人和事,所以,对你的安排和招待未必一定符合你的愿望或是能满足你的傲慢,请认真反省自己,不要苛求我們,更不要当成背后说坏话的资本.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些總結,一時興起,想到哪就寫到哪,歡迎師兄們補充指正,謝謝 ~
发表于 2010-4-9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任其 于 2010-4-9 13:45 发表
求的是正法,为何去在意别人对你如何?

对!
发表于 2010-4-9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用实事求是,当然能喊一百声对,但极力迎合也要有勇气给别人讲讲为什么黑就是白

原帖由 求道者 于 2010-4-9 21:16 发表

对!

[ 本帖最后由 旮旯儿一虾米 于 2010-4-9 21:29 编辑 ]
发表于 2010-4-9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上師旁邊的大居士應該像狗(犬心)一樣的承事上師,
看到來聽法的人,應該把他們當做上師的客人一般,要很恭敬並面帶微笑(以狗來講就是要搖尾巴)

如果到處亂吠亂咬(狗仗人勢),把上師的弟子(小居士們)嚇跑了,這樣就很對不起上師,也對上師很不恭敬.:lol
发表于 2010-4-9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35楼
35:正法之一,就是教弟子依止之前,象病人观察医德一样,观察师德,师德不具,不但难以求生,反而去求速死,这是每个准备进入学习的人依止前,必须行使的权利,但那些奇货可居把持大师,当做脸上贴金和用上师标榜自己所谓道德身价的家伙,完全打破了学习者的美梦,他们横加阻挠,百般颐指气使,十多年来,肆意剥夺这些诚心求教的初学者的许多正当的靠近上师,了解上师、观察上师的权利!嘴上打着就是任大医师您这一套听起来貌似无比正确,而实际上不堪一驳的蛮横论调,这是在打着正法的名义,对正法犯罪!
十八掌回:这么不爽,自己去找,自己去亲近好了。何必麻烦别人,弄得自己心里也不舒服。

35:我们今天就是对这种问题的本质,进行揭露,其实用世间法上来观察,一个义工胆敢隔离医生与病人的交往,并把二者正当地行为,完全放在他们小肚鸡肠任意歪曲和刻薄伤害,拉帮结派的监控下,和让教内有识之士嗤之以鼻的歪理邪说下,为自己打造随意横行的空间,这也是对上师的丑化和犯罪!
十八掌回:义工要出钱出力,上敬下安,有那么容易吗?要念恩生敬。

35:米拉日巴传记中也明言规定,除了米拉日巴这样的弟子,今后一切上师不准使用故作伤害的手段,对待后来的任何弟子,因为会造成无益的毁谤,直接伤害正法故!何况他们不是上师,却胆敢由衷地想要为一己私欲,去伤害众多,只因众人大多都是无权无势!



难道楼上,是这种监控和伤害下的丰富收获的既得利益者吗?难道您也因不计较,而提前证成了第二个伟大的米拉日吧?所以您才赞成【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吧?若你的道理成立,那么
十八掌回:我是所谓“小居士”中的得利益者,因为“大居士”让我不需劳顿而见到老师。

35:凡能给予自他有情现前或究竟的安祥乐果的心的品类,都安立为善心,反之为恶心。

思维恶心品类的过患,依具量之理思维善心功德并串习,则恶心品类力量必趋衰减。就是废话和邪法,应该按你的方法行事,善恶不分,善恶颠倒,才能修成正果吧!

如果不是,请慎重地用正理和良心说话!
十八掌回:我很喜欢虾米火辣辣的性格。但是好像真理给用过火了哈

一点都不艺术加工,一点都不八卦地说


[ 本帖最后由 十八掌 于 2010-4-9 23:03 编辑 ]
发表于 2010-4-9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大德種敦巴‧嘉瓦鞠勒的歷史
    當峨.勒比協饒(義為善智)迎請阿底峽尊者師徒到耶巴地方去的時候,善知識尊者那時他去到北方,向在俗的人士等募化黃金,那裡的俗家人眾忙於作謁見尊者的一切準備,以致尊者從那邊來到的時候,他們也未與尊者遇見著,在這一時間當中,尊者只好在瑤村住下,以此俗家人眾都感覺歉意!正在想這樣做是對尊者不敬的時候,尊者說:「事前我自動地到這裡來了,這是為大眾想到未來與及後代的意義而作的。」於是尊者募化齊了黃金而返回原住,將金供獻於至尊上師阿底峽尊者座前。尊者說:「不是至尊上師對於財物有所貪愛,而是我為了要集積福資糧的緣故,作此少許的財物供養。」說後,他也就將黃金每九錢作合一兩的黃金計重一百零八兩,及馬二十一匹,母牦牛十一頭、大氅兩件、猞猁狼皮共四張、鎧甲四套、銀杯二只、木果杯一只等共計一百零八件財物,供獻於阿底峽尊者座前;阿底峽尊者心生歡悅,而對尊者講說了他最意樂的許多教法。並且很親切溫和地對尊者述說了他自己對教法,是怎樣修苦行,和怎樣修法的經過情況,開示說:「你沒有作怎樣大的苦行難行而就獲得正法要義,應當說是很大的福德!現在你應鄭重其事很好地修學。」復講說了常啼菩薩,及法聖善財等的故事;同時開示說:「承事上師的這一作法,上師對於這一承事雖是沒有什麼貪念可言,但是這樣做將生起殊勝的緣起,所以是應當作的。」尊者曾經說:「我除了去募化黃金時的一個月和庫敦師迎尊者時的那一個月,共計兩個月離開上師外,從我最初謁師起直到上師阿底峽未示寂之前,我都沒有一剎那與我上師離開過。」
    又有一次阿底峽尊者向種敦巴道:「優婆塞,你是哪一種姓?」尊者答道:「是小貴族」(除王侯將相外的縉紳世家都包括在內)。於是阿底峽尊者開示說:「你切不可有小貴族的驕慢!」尊者回答說:「我本來不存在這種小貴族的驕慢。」阿底峽尊者說:「根本是不可以存在少許的驕傲的習氣啊!」實際上尊者他確是沒有矜驕和自大,以此他對於哪怕是一小僧人都恭敬頂禮,甚至連一小僧所說的事他也遵命照辦。在業塘的時候,庫敦師到了那裡,尊者也向他頂禮。特別是倫巴人迎請尊者去到季布的時候,尊者他在途中遇著一位修密者。這位修密士滿口帶著醺人的酒氣說道:「這位居士,你幫忙捎帶一擔鞋到亞澤庫去吧!」尊者說:好!我捎去吧!」到了亞澤庫季布的僧伽人眾等已排列著歡迎的儀仗,在那裡恭候尊者的駕臨。修密士看見這種情況問尊者道:「居士,這是在做什麼?」尊者答道:「看這情況是在迎接我。」這位修密士聽得這樣說,他很羞愧地逃開了。像這類的故事,是很多的。:D
发表于 2010-4-9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種敦巴沒有驕慢的習氣,為甚麼阿底峽尊者還要這麼對他說呢?
難道阿底峽尊者看錯?還是有別的意涵?:lol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4-10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吉祥智 于 2010-4-10 00:00 发表
我写这个帖子的目的,只是为了站在实际操作的角度,结果当今的一些实际情况,给初入藏传佛教圈子的师兄们,尤其是与上师不熟悉,各方面条件也不太好的师兄,一些建议。因为对于这个圈子的不熟,加上也不是每个人都那 ...To:福智學員

请你不要随便篡改我的帖子,添加无中生有的内容(你的那些红字部分)。我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意思,请你不要这样做!

你自己不是說 "歡迎師兄們補充指正,謝謝" 嗎?:lo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2-21 19:46 , Processed in 0.03783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