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居士 vs 大居士 關於漢地普通居士藏傳佛教圈子生存要點的一些總結
先說明一下:
紅字部份稍微修改,讀起來比較傳神,你我他的角色也比較清楚,要批要罵也不會找錯對象
以下是
吉祥智(自以為是大居士)對一般小居士的說教:
對於漢地藏傳佛教圈子而言,上師們因為語言和經濟問題,往往只扮演純粹的佛法傳播者的角色,而不參與很多具體地事物安排。因此,作為上師與大多數普通居士之間重要橋樑的“大居士”,在藏傳佛教圈子里自然扮演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社會地位、經濟實力有幾大差距的前提下,一個“小居士”如何與我們友好相處,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小居士們遣除違緣,建立順緣的重要課題,甚至是如何在這個圈子,這個小社會中愉快生存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正確地處理與對方的關係,尤為重要。
吉祥智(自以為是大居士)認為,具體的要點主要分為兩大點:
1、建立正確的觀念;
2、採取正確的行為;
首先,何為正確的觀念?
第一、不要將我聖人化:
假如不是修凈觀,上師身邊的大居士,我個人認為不應首先想成什麽護法或是聖者的化現。我們只是和你一樣的凡夫,有貪嗔癡以及各種各樣的煩惱和習氣(當然也有很多優點)。
什麽是“大居士"?大居士主要分三種:1、經濟條件比較好,是上師的大施主。但佛法學修一般;2、佛法學修比較深入的,跟隨上師時間長、資格老、學法多、學問好,也就是上師的大弟子;3、兩者兼是。但無論哪一種,請你都不要對我們抱有過高的期望!一個標準佛教徒的形象是這樣的:寧靜而友善地微笑,熱情而大度地言語——當然看到這一切的時候,請記住:這往往是出於禮貌。而不代表我們的內心對你有如兄弟一般的感情,也不代表我們的內心一定生起了菩提心。法修得高,經論讀得多,大德見得勤并不代表煩惱就很少。假如你不瞭解這一點,因此對我們有過高的期望,甚至于將我們當成聖人,你最終必定會因為不斷深入地瞭解和密切地接觸而失望。所以,應該有這樣的認識,不要馬上判斷我們為人如何、修行如何。應當多觀察,儘量瞭解我們的性格與習慣。對各種現象不驚不怪,以平常心來對待。子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自己少煩惱,也可以作為自己修學的對照,并有益于減矛盾;
第二、對大居士們,應該常感念我們對你們的恩德
上師身邊的大居士,往往是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我們是上師來我們這裡弘揚佛法的最主要的祈請者與贊助人,也是上師事業最有力的 支持者。因此,我們在上師的弟子中極為重要,也和上師比較熟悉。所以,不要給我們添麻煩,鬧矛盾,維護我們的信心和熱情,對暫時無力單獨供養接待上師的你們而言,也是有利無弊的 。而且,我們的努力與付出,對於你們自身的學修而言,有很大的恩德和極大的幫助,所以應該多思維,培養感恩之心與隨喜心。這樣,也就自然不容易產生矛盾與負面想法了;
第三、對你們自己應該有正確的認識與定位,不要自以為是
假如自身不是有錢有勢的人,千萬不要摻和進大居士們的是非里去。無論我們和你多熟,都一定不要摻和!切記切記!在同一個城市,同一個佛教圈子里,往往不止一個大居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團體和私人圈子。我們之間也同樣經常存在各種矛盾。你可以參與進其中的小圈子,但一定不能去管我們之間的是非矛盾。即使你出於一片好心,只要你是無錢無勢的人,你就是個人微言輕的人,很少有人會把你放在眼裡。萬一你不小心,甚至於出於你所認為的佛法正當的動機,卻對我們的利益或是面子產生了不良影響——這將成為你將來學佛路上的極大違緣。
不要抱怨,不要委屈。這些違緣根本還是來自于你自身缺少智慧以及我慢心,而不是來自于大居士們的煩惱。人情世故,在佛教圈子里也同樣重要。
其次,何為正確的行為?
1、如理依止上師,如教奉行。這點最為重要,也是你贏得大居士們真心尊重的前提。同時,請儘量不要在大居士們面前特別地、長篇幅地讚歎別的上師,尤其不要大談特談自己與其他上師的緣分和關係。上師也許不在意,你也無所謂,但總有人(大居士)會有所謂的;
2、不要參與任何是非矛盾,尤其是大居士間的是非矛盾。一個正直的人,不應該結黨營私。參與一個佛教小圈子在當前漢地藏傳佛教的環境氛圍里是必須的 ,但這不代表你應該出於小團體的私心而結黨。同樣,也不要出於無知和魯莽而輕易得罪人,尤其是大居士。所以,我個人的建議就是:遠離任何是非!
3、閉上你的嘴,少說話,多念經,多微笑。不要賣弄自己在佛教上的學問。也許你會想:雖然我物質條件不如他們,但我佛法上比他們學的好!因此,你希望如此來滿足自己內心的不平,或是希望藉此來得到他們的尊重甚至於崇敬——我個人建議還是閉嘴的好。如果你 能長期保持一種溫和友善安靜而不失神秘的氣質,一定對你大有裨益 ;
4、身世比較坎坷的人,請不要隨便痛述自己的不幸,一定要體面地、不卑不亢地出現在任何人的面前,自尊自重最為重要。不然別人難免要見你而退避三舍或是對你心存芥蒂。無論大居士們如何富有,請儘量不要懷有請我們幫你一把,幫助你事業或是物質上有所改善的的期望。記住:你和我們原本就是不同社會階層的人。按理是不太可能有比較密切的來往的 。但爲什麽你能去我們的家中,得到我們的熱情款待呢?不是因為你有什麽了不起,而是因為上師的功德、三寶的原因。沒有上師三寶這層因緣,你是幾乎不可能和我們建立任何關係的,完全就是陌生人。因此,我們的關係基本只建立于佛法之上,經濟上,請儘量不要存有任何幻想。
當上師回去以後,沒與上師有關或是特別重要的事情,請不要隨便去我們這些大居士家串門,更不要隨便借錢!!!
5、假如你與我們這些大居士們的關係逐漸密切,即使上師不在,也很有可能不時有一些佛教活動會通知你參加或是請你幫忙。假如你願意,有條件去幫,你當然可以答應。但如果你沒有能力,或是心里不願意,請客氣地回絕。記住,你可以不去幫忙,但不可以勉強自己,更不可以把事情辦砸
6、大居士们要照顾上师,要接待师兄弟,也很不容易。这点请小居士们认真为我们着想。去别人家要注意礼貌,怎么注意礼貌呢?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吧...大家都知道.因为别人要考虑很多人和事,所以,对你的安排和招待未必一定符合你的愿望或是能满足你的傲慢,请认真反省自己,不要苛求我們,更不要当成背后说坏话的资本.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些總結,一時興起,想到哪就寫到哪,歡迎師兄們補充指正,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