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奧斯卡

2009年寶島 尊貴的 蔣孜曲傑 日宗仁波切開示暨灌頂法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頌(第3講)蔣孜曲傑仁波切教授

09年3月17日 台中 如性法師中文翻譯

一開始我們必須要先調整我們聽法的動機,為了利益遍滿虛空的有情眾生,希望能早日獲得圓滿的佛果,以這樣的動機來聽聞今天的大乘法類。

昨天我為各位簡單的介紹了依止善知識的勝利,以及未依、邪依的過患,那更進一步的提到,在依師的同時要透過意樂以及加行的兩種方式來做依止,並且更進一步的我們也探討到視師如佛的這個觀念。第一個部份我們必須要能夠視師如佛,更進一步的是我們能夠視師如佛了。為什麼我們能夠視師如佛呢?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在日常生活當中,對於我們周遭的親朋好友,與我們比較親密的這些有情眾生,如果我們所看到的都是他的功德面,盡可能的不要去看他的過失,我們就會覺得說,這個人他相當好,他是一個好人。那縱使這個人他不小心犯錯了,你也會覺得說,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平常他待人處世各方面,都是沒有任何缺點的,所以偶而犯錯是沒有什麼關係,你會原諒他。但是相反的,如果周遭你所面對的是你不喜歡的敵人,這時候因為你絕大部份的時間點,都是在看他的過失,所以縱使對方他做了一件好事,你也會覺得說這只不過都是他裝出來的。

所以相同的道理,如果我們在依師的同時,能夠盡可能的不要看上師的過失,而看上師的功德的話,看上師功德的這顆心,它的力量會不斷的增強,到最後它會完全壓制住看上師過失的這顆心,這是法的本性。也就是法性它到最後是互相抵制的,如果你看上師功德的心越來越強的話,自然你就不容易看到他的過失。甚至說當我們在探討上師的功德,有些人他會透由不同的層面,來看到說我的上師,他具有什麼樣的功德,他的心地善良,並且精通經論等等。如果你時常去看上師的功德,你就會覺得上師在你的內心當中,實際上他是完美無缺的。那既然是如此的話,你就不容易看到他的過失。所以以顯教的角度,我們在依師的時候,並不用將上師看成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的真佛相。只要他內在的本質是斷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佛,這樣就可以了。所以如果我們盡可能的去看上師的功德的話,那到最後我們就不容易看到上師的過失,這時候我們對於上師所生起的信心是相當堅固的。

更進一步我們用什麼方式來視師如佛呢?這時候透由金剛持佛,所宣說的佛經當中的內涵,我們可以來探討這樣的問題。在金剛持佛所宣說的密續的經典裡面,他有提到說,在未來五濁惡世的那個時間點,我為了要調伏眾生,我會示現出凡夫的面貌,以凡夫的面貌來攝受調伏眾生,對於這樣的內涵,在顯教的經典,佛也親口說過。那確實就如同佛他們所說的,佛之所以會想要成就圓滿的正等覺,他最初的目的也是為了要利益一切有情眾生,所以當他成就了圓滿佛果的時候,他怎麼可能不利益有情眾生呢?尤其是在五濁惡世的現今,絕大部份的有情行為都相當的惡劣,貪瞋癡的煩惱都相當的熾盛,在這樣的一種時間點之下,佛更應該發起慈悲,然後來利益廣大的有情眾生。

但是當佛想要利益我們的時候,他如果呈現出真佛原有的面貌的話,那一般的眾生,由於福不夠的緣故,所以他沒有辦法見到真佛的本性,真佛的面貌。也就是因此,佛為了要利益我們,他只好示現出凡夫的面貌來利益我們。雖然說佛所宣說的佛經,他可以分為了義跟不了義,但是對於以上我們所舉的這個密續當中的這段文而言,沒有任何的論師,會將他解釋成是不了義經。也就是說它的內容是完全與事實是相吻合的,沒有人認為說這是與事實不吻合的一段經文。所以當我們聽到這段經文當中的內涵的同時,我們的內心更能夠生起信心。其實佛不只是會示現為人,甚至說他會示現出不同的眾生的面貌,比方說鳥類或者是禽獸類等等,只要能夠利益到我們的,他就會盡可能的示現出能夠符合我們根性的這種面貌。既然是如此的話,那更何況是我們的善知識,我們的上師,他對我們宣說佛法,讓我們了解道次的內涵,這就是對於我們最有幫助的一件事情。所以當我們聽到經教當中的這些內容的同時,內心應該生起一種信心,覺得說其實這一些都是無誤的,而在內心當中生起一種強而有力的定解,我的上師其實是跟真佛無二無別的。

更進一步的這個時候,我們的內心當中會現起另外一個疑問,會覺得說佛所宣說的這些內容都是正確的。那既然是如此的話,我所認知的佛,應該是斷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這種狀態的一尊佛。如果是斷一切過失的話,那我的上師他怎麼可能是佛呢?我看到他有貪瞋癡,甚至說他對於經文也有不了解的地方,我也曾經看到他生起我慢等等。我們會認為說在依師的同時,會看到上師有許多的過失,如果是有過失的話,他怎麼可能是斷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佛呢?這時我們的內心當中會生起這樣的疑惑,會覺得說佛所說的經文,他的內容,或許是正確的,但是我在依師的同時,我確實也看得到上師的過失,那怎麼能說我的上師他是佛呢?

如果你的內心當中有這樣的念頭生起的話,這時你必須要更進一步的去思惟,其實在我們的內心當中,所顯現的這些境界,並不如同我們看到般,它就一定是如此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我們的眼識,我們的眼識它也有可能會有看錯的時候,我們的耳根識它也有可能會有聽錯的時候。比方說當我們的眼識它產生錯亂的話,天空當中的月亮,明明就只有一個,你可能因為眼花的關係看成兩個。或者是因為生病的關係,你會將白色的雪山看到藍色的雪山,所以其實這些都是顛倒的一種認知。不僅根支它有顛倒的認知,就連我們的意支,我們的意識,它也有可能會呈現出這種顛倒的狀態。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我們的內心當中,絕大部份的心它都是錯亂,都是顛倒的。如果我們的內心當中並沒有任何錯亂的意識,或者是並沒有任何顛倒的認知的話,那就如同你所看到般,確實境界就應該是如此。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子,我們內心當中絕大部份的認知都是錯誤顛倒的。那如果我們在面對一般的境界的時候,我們都有可能會看錯的話,那更何況是我們的上師,我們當然有看錯的可能性。

更進一步的我們對於無常的法類我們會執著為常,我們時常把苦執著為樂,我們把不淨物執著為淨,我們把無我的狀態認知為是有我。甚至說我們也明明知道,我們當下所獲得的人生,它是無常的,它即將會面臨死亡。但是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夠想到死無常的這些事情。絕大部份的人,都會認為說我今天應該是不會死,所以我內心當中絕大部份的認知,絕大部份的想法都是顛倒錯誤的。因為我們被業以及煩惱所控制。因此我們內心當中對於境界的認知,會產生一種錯誤的感受。

不要說我們一般的凡人,就連獲得三地的聖者菩薩,無著菩薩而言,他在觀修彌勒菩薩的時候,以他這樣具有證量的上師,他剛開始親近彌勒菩薩時,他也不過是把彌勒菩薩看成是一條生重病的母狗,牠的下半身完全被蛆所咬爛,甚至說當帝洛巴他在見到那洛巴的時候,以他這樣的成就者,他都到他的上師只不過是一位正在捕魚然後吃魚的一位漁夫。如果連這些善知識們,他們內心當中所顯現的,都有可能是錯亂的話,更何況我們一般的凡夫。我們在被業以及煩惱所控制的當下,我們內心當中所顯現的這些境,誰敢保證一定是正確的呢?誰都不敢保證。所以當你看到上師的過失的時候,你應該內心當中想到說,我所看到的,它不一定是正確的,它有可能是錯誤的。所以你要認為說,我之所以會看到上師的過失,這是因為我的內心當中錯亂的認知,或者是錯亂的這種影像現起的緣故,由於我的內心不清淨,所以我會看到上師的過失。所以當我們的內心當中,沒有辦法生起視師如佛的這種感受的時候,最主要的因素,是你會認為說我的上師不可能是佛,因為我看到他是有過失的,這是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但是實際上這個理由它是沒有辦法成立的,因為你所看到的這一切,它並不一定都是真實的,因為我們內心當中絕大部份的心都是錯亂顛倒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甚至說以另外一種的方式,我們來思惟這個問題的話,有時候我們看到上師的過失,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懂得思惟的話,反而我們會對於上師生起更強大的信心。為什麼看到上師的過失,能夠對於上師生起更強大的信心?其實是有它的原因在的。我們都知道佛的本質,他是斷一切過失,圓滿一切的功德,但是對於這樣本質的佛,我們沒有辦法親見。以佛他的佛身而言,佛的佛身可以分為佛的法身,佛的報身,以及佛的化身。這三身當中最細緻的,就是佛的法身,佛的法身是只有佛,彼此之間才能夠透由現量來親眼證得的。那比法身稍微再粗一點的,以佛的報身而言,佛的報身也只有登地的菩薩聖者,他才有辦法親見佛的報身。更粗的以佛的化身而言的話,佛的化身是只有業清淨的眾生,才有辦法親見的。就以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為例,導師釋迦牟尼佛是現化身的面貌。在二千多年前,業清淨的眾生,他能夠親見導師釋迦牟尼佛,而得到導師釋迦牟尼佛的攝受。但是當業清淨的眾生消失之後,佛的化身也會消失在這個人世間。所以我們一般的人,業不清淨是沒有辦法見到佛的法報化三身的。那既然我們沒有辦法見到佛身,佛要利益我們的話,那他唯有示現出凡夫的這種面貌,才有辦法利益我們。如果示現出凡夫的面貌,他必定要現出有過失的面貌,因為凡夫都是有過失的,因此他在示現出凡夫相的當下,他就必須要示現出有過失的面貌。

那什麼樣的面貌是稱之為有過失的?我們的上師,他也有生老病死的種種苦,這就是說他會示現出有貪瞋癡種種的煩惱。也就是因為他要調伏我們的緣故,他必須要示現出凡夫相;要示現出凡夫相,就必須示現出有過失的面貌;要示現出有過失的面貌,我們才能夠親見他,這就是我們上師的功德。所以善知識,或者是上師,他本身雖然沒有這樣的過失,但是由於他的內心當中大悲所使的緣故,為了利益眾生,雖然他沒有過失,但是他為了要調伏眾生,會故意顯示出他是有過失,甚至說有煩惱的。如果他顯現出完全沒有過失的這種佛身的面貌的話,我們是沒有辦法親見他的。所以為了要調伏我們,所以他示現出有過失的面貌。所以如果你能夠思惟這一點的話,當你在看到上師過失的同時,你內心當中就應該想到說,上師是為了調伏我的緣故,所以才故意示現出有過失的面貌,如果完全沒有過失,我就沒有辦法親眼見到我的上師。所以上師為了要能夠調伏我的,為了要能夠攝受我的緣故,所以他故意示現出有過失的面貌來到我的身邊,教導我佛法,以此方式來調伏我、攝受我,這時在內心當中應該對上師生起更強大的信心。

接下來所為各位介紹的是「隨念深恩應起敬重」,這個部份我們要思惟上師的恩,而在內心當中生起對於上師的一種恭敬。講到上師的恩,上師的恩是超越於十方的諸佛,尤其是甚於導師釋迦世尊的。為什麼上師的恩甚於十方的諸佛呢?因為在我們之前,我們都知道說,已經有無數尊佛來到人世間,來到這個世間上調伏了無量的有情眾生,但是我們卻還未被調伏,我們還是在輪迴當中流轉。而在賢劫的千佛當中,其他的九百九十九尊佛,他們都認為說,在五濁惡世的南贍部洲,由於眾生的煩惱相當的熾盛,甚至說對於父母親、對於善知識沒有辦法生起恭敬,種種的惡行讓這些佛,他連發心都不敢發心,想要來到這個人世間,也就是來到南贍部洲,來調伏這個難調伏的有情眾。但是導師釋迦世尊他與眾不同的,希望他能夠來到五濁惡世的南贍部洲來調伏我們。確實就如同導師釋迦世尊他所發的願力,他也來到了這個人世間,並且為眾生們宣說正法。但是在宣說正法之後,我們也沒有被導師釋迦世尊所調伏。甚至說跟隨著世尊的腳步,印度的大成就者,包括了二聖六莊嚴,八十位大成就者,甚至說西藏的祖師大德們,也陸續的來到這個人世間,調伏了許多的有情眾生,但是我們卻還是在輪迴當中流轉未被調伏。當佛看到這個情況的時候,他的內心當中,更進一步的生起了大悲,希望說能夠示現出凡夫的面貌,來為我們宣說正法,這當中的正法包括甚深以及廣行的道次第。如果有真佛再次的來到這個人間的話,他所宣說的佛法,跟我們上師所介紹的佛法,其實沒有任何差別。真佛來到這個人世間,為弟子們宣說的,無外乎也就是苦集滅道,或者是甚深廣行的道次第。至與現今我們的上師,在為我們介紹的佛法是沒有任何的差別。所以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知道說,上師在五濁惡世的現今,透由內心當中的悲,而示現出凡夫的面貌,來到我們面前,為我們宣說佛法,其實他的恩德是相當難以回報的。甚至說我們今生能夠得到人身,也是過去生不斷的累積善業,而獲得的一個善果。而在過去生之所以能夠累積善業,分別是非善惡,這也是上師的恩。而在獲得了人身之後,我們也能夠更進一步的修學佛法,了知善是什麼,惡是什麼,甚至說更進一步的了解業果的道理,了解有前後世的這些內涵。這是透由上師的指點,我們知道該如何的去行善斷惡,所以這種種的一切,都是來自於我們的上師,所以我們的上師他的恩德是勝於十方的諸佛,而且更勝於導師釋迦世尊的。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二個偈頌:

2、偶一獲此圓滿有暇身,最極難得大義了知竟,

日夜恒時攝取心要義,生起相續不絕求加持。

在道次第的科判當中「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當中分二:「於有暇身勸取心要」,「如何攝取心要之理」。第一個部份「於有暇身勸取心要」提到的是暇滿。暇滿當中又分為「正明暇滿」,「思其義大」,「思惟難得」。而在《功德之本頌》的原文裡面,「偶一獲此圓滿有暇身」這句話,正是提到了「正明暇滿」,「最極難得」是「思惟難得」,「大義」是「思其義大」。在這當中的「義大」,它指的是以現前,以及究竟的兩種角度來解釋,我們所獲得的人身,它是能夠成辦許多有意義的事情。以現前而言,我們能夠透由暇滿的人身,來成辦人天的增上果位。如果今生我們是墮入不閒暇的這種狀態的話,這時候想要透由不閒暇的狀態,而來成辦來生的增上果位,這是相當困難的。但是這樣的果位,透由我們當下所獲得的暇滿身,只要你肯努力,你都有機會成辦。那更進一步的,以究竟的角度而言,透由現今我們所獲得的人身,他能夠透由修學道的內涵,而讓我們獲得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所以不管是今生,或者是來生,種種的具有義利的事情,他能夠藉由暇滿的人身來成辦。

那「難得」的這個部份,透由「喻」來思惟難得,透由「因」來思惟難得,以及透過暇滿的「本質」來思惟難得。透由譬喻的門,我們可以知道說,光思惟這些譬喻,我們都覺得這個喻是相當不可能發生的,所以透過喻所引生的義,也就是暇滿人身它是相當難得的。更進一步的,以「因」的角度,由於承辦暇滿人身的因,相當難以成辦的緣故,所以果也就是暇滿的人身,它也是很難成辦的。以承辦暇滿因而言,最主要提到的是必須持守清淨的戒律;並且在持守清淨戒律的基礎點之上,要以布施等做為助伴;並且在行善之後,要能夠發無垢的淨願,在這樣的三個因緣之下,才能夠有機會成辦暇滿的人身,但實際上這三個因緣是相當難以成辦的。以「本質」而言,暇滿身的本質,他必須要具備有八閒暇,以及十圓滿的這些種種殊勝的特點,要讓這十八種的特色完全的聚集,完全的集聚在一個人的身上,這也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比方說我們都知道這個世間上,或者說我們所住的這個地區,人口相當的龐大,但是在這麼多的人口當中,有機會修學佛法,就是說能夠好好修學佛法的人,畢竟是少數。所以從這個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想要獲得能夠修學佛法的暇滿身,其實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以這樣的角度來思惟我們所獲得的人身是相當難得的。

「日夜恒時攝取心要義,生起相續不絕求加持。」既然我們所獲得的人身,它是相當難得,並且又能夠成辦許多有意義的事情的話,不管是白天或者是晚上,我們都應該要精勤的修學佛法,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度過我們的人生,而不要白白的空度了我們的一生。

3、身命動搖猶如水中泡,迅急滅壞必死應思惟,

死已如影隨形黑白業,引起後果獲得決定解。

接下來「身命動搖猶如水中泡,迅急滅壞必死應思惟。」這個部份是探討「決定死」以及「死無定期」,也就是我們必須要「念死無常」。「身命動搖猶如水中泡」人身的本質雖然是珍貴難得的,但是它就猶如同是水中泡,一下子透由外界的因緣,他就有可能會消失。相同的,我們所獲得的人身,在外在眾多因緣聚集之後,它有可能在一瞬間之內就消失了。因此提到了「身命動搖猶如水中泡,迅急滅壞」它馬上就會消失的。「必死」更進一步的每一個人他都必須要面對死亡的到來,當我們在思惟這些事情的時候,如果人死了之後,他的心續是中斷的,這個時候我們就不需要擔心,來生會墮入惡趣當中受苦的這件事情。但事實上人死了之後,人的心續並不會中斷。更進一步的,透由意識的延續,他必須再繼續的投生,投生之處不外乎就是善道與惡道兩者。但是要投生在那一個地方,並不是我們有決定的權利,如果我們心續當中的惡業居多的話,來生我們就會投生在惡趣;相反的如果善業居多的話,我們就會投生在善趣。所以我們來生是投生在什麼樣的地區,什麼樣的道,這並不是我們自己本身可以做主,可以決定的,這完全是取決在於我們內心當中的黑業以及白業。因而在這當中又提到了,「死已如影隨形黑白業」在死之後,我們心續當中的黑業也就是惡業,與白業也就是善業,它跟隨著我們來投生的。

以我們目前現今的狀況而言,其實絕大部份的人,心續當中的惡業都遠超過善業的力量。如果我們不加以改善的話,不小心面對死亡的到來,來生我們能夠去的地方,說實在的就只有惡趣。所以這個地方更進一步的提到,如果來生不想要墮入惡趣當中受苦,在臨終前的這段時間,我們就必須要修學皈依三寶的三皈依。但是在正文當中,字面上並沒有實際的提到三惡趣苦,以及三皈依的這些內涵,這些內涵是在字的背後所引攝出來的。如果來生不想要墮入惡趣,在今生當中我們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能夠讓我們來生不墮惡趣呢?這時唯有對於三寶生起強烈的皈依心。並且在皈依三寶之後,要如實的修學皈依的學處,而眾多的皈依學處當中,最主要的就是透由思惟業果的內涵,了解什麼樣的業是我可以去造作的,什麼樣的業是應該要避免的,因而提到了「引起後果獲得決定解」。我們對於業會生果的這個內涵,內心當中要生起強烈的定解,而知道說如果我在來生想要獲得快樂,在今生我就必須要行善,如果我想要避免痛苦的話,我就要斷除所有的惡行,而對於業果生起強大的這種信心。

4、如是知已一切諸惡業,細而又細亦復令斷離,

一切眾善資糧起修行,恒常具足殷勤求加持。

    如果能夠如實了知業果的道理,這時候再小的惡業,我們都應該要盡量的避免,再小的善行我們都要盡可能的去成辦。

5、受用無厭一切眾苦門,不可保信世間圓滿事,

深見過患便於解脫樂,生起廣大欲樂求加持。

在「受用無厭一切眾苦門」這個之前,最主要是提到了共下士道的部份。這個偈頌開始,是提到了共中士道的內涵。「受用無厭一切眾苦門,不可保信世間圓滿事,深見過患便於解脫樂,生起廣大欲樂求加持。」在中士道裡面最主要是提到了,必須要透由思惟輪迴的苦,而對於解脫生起強烈的希求。如果沒有辦法思惟輪迴當中的痛苦,反而對於輪迴當中的安樂生起強烈的貪著的話,你自然不會覺得說,身處在輪迴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如果你沒有這樣的一種感受,對於輪迴沒有辦法生起厭離,就表示說我們沒有辦法對於解脫生起一種強烈的希求,我們就不會想要去獲得解脫的這種果位。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如果想要對於解脫生起強烈的希求心,在這之前我們必須要先思惟輪迴當中的苦。那要如何思惟輪迴當中的苦呢?這時候就提到了,「受用無厭一切眾苦門」這是六苦當中最嚴重的一種苦。那為什麼這是最嚴重的一種苦呢?我們絕大部份的人,在輪迴當中流轉的時候,對於輪迴當中的安樂,內心都是處在一種不滿足的狀態,所以受用無厭。我們會不斷的貪求,有一會想要有二,有二會想要有四,所以內心當中,由於不斷貪求的緣故,所以為了要貪求輪迴當中的安樂,我們會造下許多輪迴的業。而這樣的業,會讓我們在輪迴當中不斷的流轉受苦,所以我們現今之所以會在輪迴當中流轉,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為我們貪愛輪迴當中的種種安樂。因此這個偈頌裡面的第一句就很明確的強調了,「受用無厭一切眾苦門」。

對於世間的安樂,內心當中沒有辦法生起厭離,而且反而在受用之後,內心會感到不滿足,想要不斷的貪求,這是一切痛苦之門,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不僅如此「不可保信世間圓滿事」其實世間當中一切的安樂,我們仔細的去思惟,它都是不可依靠的,也就是它都是不牢固的。比方說生到最後就是死,相聚的最後就是分離,積聚的最後就是消失,我們爬到再高的位子最後都是必須要墮落。那更清楚的,我們來到這個人世間,雖然我們投生在此,但是最後我們還是必須要面臨死亡。當親人相聚之後,最後還是必須要個自的分離。那甚至我們平常積聚了許多的財物、財富,但是到最後這些財富也都會消失。那在世間縱使我們的地位爬得再高,總有一天我們還是會掉下來。所以世間當中種種的安樂,它到最後都是呈現出這種虛敗,而且不真實的這種面貌,因而提到了「不可保信世間圓滿事」。世間當中種種的安樂,其實它都是沒有辦法有一種堅固的本質,所以它是不值得相信的。「深見過患便於解脫樂,生起廣大欲樂求加持。」

6、即此清淨出離慧引起,正知正念大大不放逸,

聖教根本別別解脫戒,修行視為心要求加持。

「即此清淨出離慧引起」這個地方就提到了「清淨」,這個是什麼樣的內涵呢?之前我們有提到,由於我們沒有辦法思惟輪迴當中的苦,所以我們不會想要生起,這種想要獲得解脫的這顆心,而之所以沒有辦法思惟輪迴當中的苦,是因為我們過度的貪求輪迴當中的安樂,所以這時候我們必須要將之前視為安樂的這些本質,也就是輪迴安樂的這種本質,看到它的過失之後,而在內心覺得這一切都是不可靠的。其實不管你有沒有宗教信仰,每一個人他都想要離苦得樂,既然想要離苦得樂,就表示說他想要遠離痛苦。那既然想要遠離痛苦,輪迴當中是如此的痛苦,為什麼絕大部份的人,都沒有辦法對輪迴生起厭離。這是因為我們視輪迴當中的苦為安樂,我們都會覺得說,我身處於現境的這個狀態,其實我是很快樂、很自在的,它根本就沒有什麼痛苦,因此我們會對於現狀而生起一種過度的貪求。所以在貪念生起的時候,我們自然就不容易對於輪迴當中的過患,生起一種出離心。所以這個地方特別的強調,「即此清淨出離慧引起」。這個地方的清淨指的就是我們必須要思惟輪迴當中的過患,而讓內心當中了知到說,其實輪迴的本質是痛苦的。既然是痛苦的,對於想要離苦得樂的我所言,我就應該要脫離這樣的一種狀態。

透由這樣的一種心所引起的「正知正念大大不放逸」,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想要斷除輪迴,我們就必須要斷除輪迴的根本,根未斷果就沒有辦法斷除。那如果要斷除輪迴的根,我們就必須要先探討,什麼樣的因緣是輪迴的因,這時候我們探討到業以及煩惱。業以及煩惱是輪迴的因,在這兩者當中又以煩惱為主,而煩惱的根本來自於我執或者是無明。那為什麼我們的內心當中,會有我執或者是無明呢?這是因為我們對一切法的境界,它最究竟的本質,也就是空性的內涵,不了解的緣故。對於空的本質生起無知的感受,藉由無知的這樣的一種癡心,而在內心當中生起貪瞋種種的煩惱,而透由眾多的煩惱,會造下許多輪迴的業。因此如果我們想要斷除無明的我執,在這時候在內心必須要能夠生起證得無我的智慧。如果想要生起證得無我的智慧,在這個之前我們必須要有定的基礎,如果要有定的基礎在這個之前我們必須要如實的持守戒律,因而這個地方就特別提到了戒定慧三學的內涵。所謂的慧,指的就是證得無我的這種智慧。在這種智慧生起前,我們必須要培養內心當中定的這種功夫,這個部份是在奢摩他的時候會為各位介紹。那如果我們在內心當中,想要生起奢摩他的襌定力量,在這之前就必須要透由持戒來做培養。而持戒的這個部份,剛好是我們初學者最應該,而且也應該最重視的一個內涵,這個地方對我們而言是相當的重要。所以這個地方在偈頌裡面就提到了「正知正念大大不放逸」,透由之前清淨的這種智慧,而讓我們內心當中生起正知以及正念,因此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同時,都應該以不放逸的這種狀態來行事。「聖教根本別別解脫戒,修行視為心要求加持。」

7、如我淪落生死固如是,一切如母眾生亦如之,

見已負荷度脫眾生擔,熟悉菩提勝心求加持。

這個偈頌最主要提到的是發起殊勝的菩提心,那首先「如我淪落生死固如是,一切如母眾生亦如之」就如同我透由業以及煩惱的束縛下,必須在煩惱當中流轉受苦。相同的,一切的有情也是在於業以及煩惱的束縛,必須在輪迴當中不停的流轉,這一點我們跟一切的有情眾生都是相同的。那更進一步的,在這個偈頌裡面有提到一切的如母眾生,我們四周圍的有情眾生,看似跟我們沒有什麼直接的關聯性,但實際上跟我們都有很深厚的因緣。這些有情眾生,他在過去生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而且做我母親的當下,對於我的恩就有如同今生的母親般,是相當的難以回報,相當偉大的。因此我們必須要先了解,一切有情眾生對於我都是有恩的,所以這個部份就提到了,七因果教授的知母以及念恩。

那如果一切的有情對於我都是有恩的話,那更進一步的就應該想到要報恩。但是實際上現今的這些有情眾,不外乎都是被痛苦所逼迫,並且雖然他們想要獲得安樂,但實際上真正獲得安樂的眾生,畢竟是不多的。並且以他們現今的狀況而言,沒有任何的救護,沒有任何的依怙,可以讓他們來做依靠。與他們相較之下,我今生能夠獲得了暇滿的人身,並且在獲得人身的同時,能夠值遇大乘的善知識,聽聞大乘的法類,所以我的現狀是比其他的有情眾生還要來得好很多。所以在此同時,內心當中就應該生起說,既然有情眾生們,他曾經做過我的母親,對於我都是有恩的,我也想要報恩,這時候對於周遭的有情眾生們,被痛苦所逼以及缺乏安樂的情況下,內心當中要生起一種悅意的慈心。也就是覺得說,既然這些眾生對於我都是有恩的,所以我應該要好好愛惜他們、愛護他們,而在內心當中生起悅意慈心。那如果想要愛護這些有情眾生,當我們看到這些有情眾生,被痛苦所逼的同時,這時我們內心就要策發起,希望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夠離苦的悲心。或者是說更進一步的,希望一切的有情眾生,都能夠獲得安樂的慈心。在七因果教授當中,希望一切眾生離苦的悲心,以及希望一切有情眾生能夠獲得安樂的慈心,它並沒有生起的次第,一者生起之後就能夠引發另外一者。但是我們平時在講到慈的時候,七因果教授當中的慈,最主要是提到了悅意慈,也就是看待一切的有情眾生,都能夠生起悅意的這種影像。這種的慈心與希望一切的有情眾生都能夠獲得安樂的慈心,它的本質是不相同的,所以這個部份要先稍微的注意一下。

之前我們是提到了,希望一切的有情眾生都能夠遠離痛苦的這種悲。那雖然我們的內心當中,有希望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的這種心態。但光這樣想,我們沒有進一步的去實踐,其實針對於解決眾生的現狀而言,並沒有直接的幫助。所以我們應該要想到說,讓一切有情眾生離苦得樂的重擔,應該要由我來承擔,而在內心當中生起增上意樂。但是雖然我們有如此殊勝的想法,但是仔細的想想自己的現狀,也不過是如此。不要是說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就連我自己的很多問題,我都沒有辦法解決。那在這個人世間,有誰具有這樣的能力,能夠解決一切眾生的苦樂問題呢?唯有自利以及利他兩方面都圓滿的佛,才具備有這樣的能力。既然只有佛具備有這樣的能力,那我為了要能夠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我也希望能夠早日獲得圓滿的佛果,而在內心當中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因此在《現觀莊嚴論》當中也有提到,「發心為利他,欲證等菩提。」發心最主要的是為了要利益一切有情眾生,所以為了要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希望能夠對於無上的正等菩提,生起強烈的希求心。因此真正菩提心它是具備有希求自利,以及希他利的兩種發心,這兩種的因緣聚合之下,所生起的一種殊勝的發心,我們稱之為是菩提心。

8、僅唯發心於此三聚戒,若無修習不能成菩提,

能善觀已當於菩薩戒,起大精進修學求加持。

    這個偈頌最主要談到的是,在發起了殊勝的菩提心之後,更進一步的要行廣大的菩薩行。如果只有發心,但是沒有行廣大的菩薩行,到最後還是沒有辦法成就圓滿的佛果。既然要行廣大的菩薩行,要以什麼樣的基礎來行菩薩行呢?這個地方就有提到了,三聚戒。在三種律儀的基礎上,來行布施等六度的廣大菩薩行。而這三種的戒,分別的是提到了,斷惡行戒、攝善法戒以及饒益有情戒。其實戒的這個部份,它相當的重要,不管是在家居士,或者是出家的法師,持戒都是非常重要的內涵。並且在整個道次第當中,不管是下士、中士或者是上士,都會特別強調持戒的重要性。以下士道而言,為了來生能夠獲得人天的果位,這個時候有特別的強調,應該要行善斷惡,所以要持守斷十惡業的律儀,而行十善業。

在中士道的時候,為了要修學戒定慧三學,所以基礎點應該在戒學。所以戒學不管是出家的法師,包括了沙彌,或者是比丘,或者是在家居士等,不管你有沒有受戒,都應該要以斷十惡業的律儀做為基礎,好好的行十善,並且把持戒的這個部份。所以這個地方有提到戒學、定學以及慧學。所以在中士道的時候,又更進一步的提到了持戒的重要性。

相同的在上士道,菩薩在行廣大的菩薩行的時候,也是以持戒做為基礎。所以共大小乘的內涵,所謂斷十惡業的律儀,最主要是指斷身語七種惡行的一種狀態,它使得我們的內心,能夠把持讓我們不要去造惡。而菩薩在行廣大的菩薩行前,就是以這樣的一種基礎來行廣大的菩薩行。所以菩薩在布施的時候,並不是只有內心當中生起捨心,叫做布施。而是他必須要在持守戒律的這種心態所攝持的情況下,來行布施或者是忍辱等廣大的菩薩行,這樣的行為才能夠稱為之菩薩所應行的菩薩行。

9、心趨倒境動搖能作止,且於正義如理起尋思,

由是引發止觀雙運道,速急相續生起求加持。

    這個部份是提到了止觀雙運。菩薩在行菩薩行的時候,六度當中最後的兩度,提到的是襌定以及智慧。而第一句話「心趨倒境動搖能作止」指的就是襌定所攝的奢摩他。「且於正義如理起尋思」是智慧所攝的毗缽舍那。所以「心趨倒境」在還沒有觀修奢摩他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我們這個地方最主要強調的對境,是指著空性。所以我們必須要先了解空的內涵,並且對於這樣的境界在內心當中生起奢摩他,而將心完全安住在空的狀態當中,所以第一句話當中提到了,「心趨倒境動搖能作止」。對於內心當中散亂的這種狀態,透由觀修奢摩他,而讓心能夠呈現出安靜、靜止的這種能力。「且於正義如理起尋思」並且在緣空的奢摩他生起之後,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能夠思擇,如果能夠簡擇空性的內涵,這時候就能夠生起緣空的止觀雙運,所以這個偈頌裡面,最主要的是提到了如何的觀修緣空的止觀雙運。
发表于 2009-5-13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尊貴的 蔣孜曲傑 日宗仁波切
学习受教!!!
羡慕宝岛各位师兄,能有这么大的福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10、共同道熟密器成就已,一切乘中最勝金剛乘,

於此善緣士夫妙津道,決定穩速入道求加持。

    那首先提到的是「共同道熟」對於之前的這些共道,也就是顯教的道次第,「密器成就已」,如果你已經相當的成熟,也就是對於之前的這些道次的內涵,如果你能夠把持的話,「一切乘中最勝金剛乘,於此善緣士夫」更進一步的,如果你是有緣修學密法的一位行者,或者是你是有意願,想要更進一步的修學密教當中的內涵的話,這個時候在顯教的基礎穩定之後,來修學密法,這能夠快速的獲得密教當中的這些種種殊勝的功德。但是不是說每一個人都要在今生當中來修學密法呢?這是不一定,這看自己的本身的意願以及條件來做決定。有一些人他在今生當中,他或許只適合修學波羅蜜乘,也就是顯教當中的內涵,透由修學顯教,認識了菩薩所應行的菩薩行,再受持了菩薩戒之後,如理的行持,這樣的一種修學方式也是相當殊勝的。那如果你是有緣修學密法的行者,或者是你有這個意願的話,那如果將之前共道的基礎打穩之後,這個時候來修學密法,能夠以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成就。

11、此時二種悉地成就本,守護清淨誓語三昧耶,

於此獲得真實決定已,寧捨生命守護求加持。

    這個地方就提到了,在顯教的基礎打穩之後,更進一步的是否要修學密法,決定權在於自己的手上,你可以更進一步的修學密法,但是你也可以不用修學。但是如果你決定要修學密法,在上師的跟前獲得灌頂之後,持守誓言以及戒律的這個部份相當的重要。如果你所接受的灌頂是無上瑜伽部的灌頂,在灌頂的期間上師會賜與菩薩戒以及密乘的戒律。那以弟子而言,他在接受了菩薩戒,或者是密乘的這些戒律之後,持戒的心態就有如同是,像是保護自己的眼睛,或者是保護自己的生命,眼睛以及我們的生命,我們都是相當的愛護,相當的珍惜,不捨得讓他受傷。相同的我們所獲得的戒體,也就如同我們的眼睛,或者是身體般,我們應該要好好的愛惜它。

在獲得灌頂之後,如果你如實的修學密法當中的生起次第,或者是圓滿次第,如果能夠生起證量,這當然是相當殊勝,相當難得的。但是如果你沒有辦法生起證量,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最主要的是在受灌之後,持戒以及遵守誓言的這個部份,才是真正的重點。甚至在密續的經典當中有提到,如果一個人接受了灌頂,並且他在獲得了菩薩戒,以及密乘的這些戒律之後,在臨終前他都能夠不違犯密乘戒當中的根本墮的話,以這樣的方式死去,在來生他能夠再次的獲得人身,並且最晚、最晚他在十六生當中,一定能夠成就圓滿的佛果。也就是今生他獲得了灌頂,並且獲得了密乘的戒律,在臨終前他要是都不違反密乘當中的根本墮,以這樣的方式死去,最後他最慢,他也會在十六生之前成就圓滿的佛果位,這一點就顯得相當的重要。

現在我們絕大部份的人會犯的毛病,就是急於想要到上師的前面求受灌頂。但是求受灌頂之後,該做什麼樣事情,不該做什麼樣的事情,自己卻分不清楚。然後在灌頂之後,花了很多的時間觀修本尊,但如果在觀修本尊的期間,沒有辦法好好的持戒,或者是遵守誓言,其實觀修這麼多的本尊,他也沒有辦法產生真正的功效。所以這個地方就特別的提到,如果你想要成就兩種悉地,你就必須要能夠如實的守護,在灌頂期間上師所賜與你的戒律以及三昧耶。並且持戒的心態就有如同是保護自己的生命般,要愛護自己所獲得的戒體。

12、此後密部心要二次第,如實了達諸要務精勤,

殊勝四座瑜伽不動搖,準如師教修行求加持。

    在獲得密教的灌頂之後,如實的持守密乘的誓言以及戒律,更進一步的修學生起次第以及圓滿次第的內涵,這個時候就能夠透由修學密法而成就佛果。

13、開示如此妙道善知識,如理修行善友皆久住,

一切內外魔障中斷類,隨即消滅清淨求加持。

    最後是提到,在修學佛道的同時,對於開示妙道的這些善知識,以及我們周遭的同行善友,我們都希望一切違緣障礙,在此同時都能夠淨化,也希望善知識以及同行善友們,他們都能夠長久住世。最後提到了:

14、生生世世不離真明師,諸法資財受用悉具備,

地道一切功德圓滿已,持金剛位唯願穩速登。

    最後在這個地方將百字明咒,以及三怙主也就是: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的心咒,以及蓮花生大士的心咒,以及米集麻的過龍傳承傳授給各位。

利用了這三天的時間,簡單的為各位介紹了《功德之本頌》這當中的內涵,之所以會花比較多的時間介紹第一個偈頌,也就是「依師軌理」的部份。是因為依師是一切道次的根本,這個部份相當的重要,而且在修心的時候,證量是比較難以生起的緣故,所以花了比較多的時間,為各位仔細的介紹了這個部份的內涵。而各位之所以會來這個地方聽法,表示說你們對於佛法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是你們對於這個部份,內心當中都有一些希求,其實這是一個相當好的現象。也就是在獲得暇滿身之後,我們應該如何利用這樣的人身來成辦佛法的事業,這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關鍵。所以我們不應當浪費我們當下所獲得的人身,因為透由我們所獲得的人身,他能夠讓我們來生,不管是你想要往生淨土,或者是獲得解脫,甚至獲得一切遍智,甚至說在一生一世成就圓滿的佛果,這樣的果位都能夠藉由我們當下所獲得的人身來成辦。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好好的利用當下我們所獲得的人身,不要浪費任何的一分鐘好好的修行,這對我們是最有幫助的。

由於在座的各位,你們都是身為華人,你們都知道說,在過去中國內地有一段時間,佛法是相當的興盛,所以自然而然的,這樣的一種風俗民情流傳到現今,不管是在中國內地也好,或者是在台灣地區也好,還是有很多的人都是想要學佛的。這樣的一種風俗民情,是由你們的父母親的那個地方傳下來的。所以你們生在有佛法的國土,實際上是相當幸福的一件事情。這跟其他國外的一些國家並不相同。有一些地區,雖然有很多的人也想要學佛,但是畢竟當地的生活環境,以及生活背景,與漢人的這塊區域,畢竟還是有很大的差異,所以他們縱使想要學佛,但是外在的資源,並沒有像你們這麼的豐富。而你們還有先決的一個優點,就是過去有許多的經典,透由你們自己本身的譯師,他將它翻譯成中文之後,你們可以直接從中文的論著當中了解佛的內涵。

甚至說有人,他在比較過後,他發現說,佛所說的這些經典,它翻譯成中國的版本,甚至比翻譯成藏文的版本都還要來得多。而過去,比如最有名的祖師,也是大譯師,就是玄奘法師,他自己本身到印度,花了很長的時間修學佛法,最後也精通了佛法的內涵,甚至說他將印度的這些佛教經典,帶回漢地之後,也花了很長的時候,將它翻譯成中文,使得之後的中國人,都能夠透由自己本身的文字,來了解佛所宣說的佛法。這一點你們就跟其他國家的人非常的不同。其他的國家,比如說以西方人而言,雖然現今有人想要學佛,也透由英文想要來學習佛法。但是實際上能夠準確的,將佛法翻譯成英文的人畢竟也不多,甚至說在世面上所看到的這些典籍,很多的翻譯它並不是相當的完整,所以他們想要透由英文來學習佛法,先天上的條件就是不足的。但是對於這一點,你們就不一樣了,你們可以將自己本身透由中文來學習佛法,這對於你們自己本身是非常的直接,而且非常的快速。

所以一開始你們可以透由中文的論著,不管是閱讀《掌中解脫》,或者是比較簡單的一些修心的教授,更進一步的閱讀《菩提道次第廣論》,或者是《菩提道次第略論》,或者是其他的大經大論,這些論著絕大部份都已經翻譯成中文,所以你們想要學習是相當的方便的。所以你們有這樣的一種因緣能夠學習佛法,是相當的幸運,所以也希望你們能夠好好的學佛。那你們這幾天花時間來這邊聽課,我也感到相當的歡喜,那也謝謝各位!

南無阿彌陀佛!      

整理於鶴林淨住(校稿中)
发表于 2009-5-13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日宗仁波切!!!
感谢奥斯卡师兄贴出与大家分享!!!
发表于 2009-11-3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奧斯卡
2009-3-1 22:15 发表
file:///C:/DOCUME~1/xp/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仁波切在緊湊的行程外,仍精進禪修進行多次閉關,包括一次在拉達克僻處圓滿的三年密續閉關。
.

頂禮仁波切


:loveliness:
......................


在論壇里搜尋 日宗仁波切的相關訊息時,找到了寶藏
在這個貼子裡面有仁波切在不同地點作了不同開示的內容


如果不打開來看;還不知道帖子裡面有寶藏;若沒打開來看會以為那只是灌頂以及開示的事前通知而已

這2個開示
分別是

講題:功德本頌

日期:2009年3月15日(日)14:30~17:00
          3月16~17日(一~二)19:00~21:00
地點:全德佛教文物台中廣場

(台中市文心路一段552號,電話: 04-23288786       )


講題:兜率百尊、宗喀巴大師祈請文

兜率百尊、無緣悲心讚
蔣孜曲傑仁波切教授
98年3月18日
台北
如性法師中文翻譯
日期:2009年3月18日(星期三)19:00~21:00
地點:全徳佛教詠給菩提學苑


………………………………………………………………………….
可否
懇請奧斯卡師兄把這2個開示重新整理;2個開示分別貼出或是整理在一個貼子都可以;以利其他師兄能夠看到仁波切精闢的開示



感恩~~~


[ 本帖最后由 花見 于 2009-11-3 10:22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13:01 , Processed in 0.03386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