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葉小釵 于 2025-2-17 10:10 编辑
如果是因為報身理由必須密方能成佛,這在顯教諸多經論中,是不能成立
大般若經568:
最勝復白佛言:「佛、菩薩身豈無差別?」
佛告最勝:「天王當知!身無差別,功德有異。其義云何?謂佛、菩薩身無差別。所以者何?以一切法同一性相;功德異者,謂如來身具諸功德,菩薩不爾。吾當為汝略說譬喻:譬如寶珠,若具莊飾、不具莊飾其珠無異;佛、菩薩身亦復如是,功德有異,法性無別。所以者何?如來功德一切圓滿,盡于十方遍有情界,清淨離垢障礙永無;菩薩之身功德未滿,有餘障故。譬如白月有滿、未滿,月性無異;二身亦然,如是諸身悉皆堅固,不可破壞猶若金剛。所以者何?三毒不破、世法不染,惡趣、人、天苦不能逼,悉皆遠離生老病死,能伏外道、超魔境界,不趣獨覺及聲聞乘,以是因緣不可破壞。
尤其十地菩薩功德與佛差異只在所知障, 其餘功德與佛無異, 這在大般若經有再再說明
又因為報身故,必須在色究竟天成佛,那麼宗大師中陰身成佛又該如何解說?
宗大師顯密道次第廣論的說法是一致的:
廣論:
如是以諸共道淨相續已,決定應須趣入密咒。以若入密速能圓滿二資糧故。
《密宗道次第廣論》卷1:
「若有殊勝大乘種性,為善知識之所攝受,於諸共道]已善修習,由大悲心最極發動,急欲救度漂流生死諸有恩者,則當趣入甚深捷徑、金剛大乘,速疾施與一切有情,唯一依處:佛世尊果。故此當說大金剛持道之次第」
若於大乘分為二乘,此由何門而分?且非由於發心之門,以諸菩薩由咒及波羅蜜多門而修行者,俱為一切有情義利求得正覺,修行等故。以是所求菩提亦無勝劣。由彼分二不應道理。亦復非由有無通達諸法真實正見之門,以般若波羅蜜多等了義經意,除聖龍猛《中觀論》中所抉擇者,更無過上之正見故。縱或有之,彼亦不能安立乘別,例如波羅蜜多大乘,雖有中觀唯識二宗,然彼二者非有別乘。行六度行彼亦俱有,故修二身(法身色身)道要方便智慧不見有別。波羅密乘所無之道,雖有少許,然非主要差別,唯此不能安立乘為各別。唯由補特伽羅根有利鈍,行道遲速,亦不能立。例如波羅蜜多乘中,雖有彼等眾多差別,然無別乘。若不爾者,即咒乘中,亦應安立眾多乘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