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众生即母

有个问题一直想问:禅宗的开悟和咱们说的见道究竟是什么关系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非常希望黑板锹来给我拍砖,不然老是让我生出大我慢
发表于 2011-2-13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拍一下,呵呵,这个问题基本已成定局,相信也未能给发问者带来根本性解决,涉及到宗派间的判道、判教,很难在不同宗派之间得到完整的认可,甚至于引发许多其他问题。声明,个人看法,也不是想做老好人。
发表于 2011-2-13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有一点,我发言讨论问题就是讨论问题,何来误导别人?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那?】
  见性也好,顿悟也罢,都不等于成佛,理由,前面二十多页的讨论,包括所引多佛和印光的师的论断,已很清楚地显明。倘若能拿出切实的证据一五一十地反驳,那叫讨论;耍耍口头禅,再摆出一副说说你就是谤法的姿态,岂不是误导乎?:lol

【宗大师有没有被受记,我记得好像有。格鲁里不知道还有多少被受记的,被公认的成就者是不是成佛,我诚心请教你,因为事关我以后的回复,如果你认为即身成佛都是究竟成佛,你可以明确回答我。】
  宗师的确是有授记。格鲁内其他被公认为即身成佛的大师,据我道听途说了解,在密续里也大多有授记,文殊菩萨授予宗大师的所谓“甘丹幻变经函”里,也有一大部分都是授记。只不过目前这些大师的广传被翻成汉文的很少,甘丹幻化经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普通人也无从得知。因此这部分授记,汉文目前能见到的实为少数。
  我非常明确地告诉你:以密法而论,即身成佛,就是究竟成佛。这可不是我说的。“无学双运”即“普光佛地”,前面的引文说得很清楚。这难道还有分歧吗?
  但若说禅宗的见性就成佛,顿悟就成佛,当如老笨所说,此系“别时意”。这目的是为了激励人,实际不是这么回事(此理可详见《摄论》、《摄论释》)。换言之,印光大师说的好,仅仅是“事即佛”、“理即佛”;只有他继续修行,才能最后达到“究竟即佛”。
  “被公认的成就者是不是成佛”,这话像是给我打迷魂阵。第一层迷魂阵:用了“成就”这么个模棱两可的词。“成就”等于“成佛”吗?被公认为成就者,不论是禅宗,还是格鲁派,还是其他各宗各派,甚至外道,都有一大堆。怎么可能都是佛呢?
  第二层迷魂阵:用了“公认”这么个吓人的词语。那就算“公认为成佛”好了。公认为成佛,就是成佛吗?过去人们公认地球是平的,那地球就真的是平的吗?婆罗门教徒公认梵天是创世神,梵天就真是创世神吗?我们得问:是谁公认,是按照什么标准、根据什么原则公认。成佛,也是如此。不论禅宗也好,格鲁派也罢,任何人哪怕是被“公认”为成佛,他也都得有可循的标准和原则来被确认为确实成了佛,而不是一“公认”,就成了佛了。

【我前面说过很多禅宗大德是以“凡夫”身“成佛”,所见与佛相同。】
  你打了引号。那请问:这引号能不能去掉?他到底是不是凡夫,是不是成佛?
  如果这个引号能去掉,“以凡夫身成佛”,请问是说一个人成佛前是凡夫,成佛后是佛?还是说一个人同时是凡夫,同时是佛?
  如果一个人同时是凡夫,同时是佛,那只有四种情况:
    (1)他真的是佛,化现为(假的)凡夫;
    (2)他是假的佛,其实是凡夫;
    (3)他既真的是佛,也真的是凡夫;
    (4)他既不是凡夫也不是佛,而是除佛以外的圣者示现同时是凡夫同时是佛。

  ——上述的(3)没有人会接受,因为这明显是谤佛。剩下三种,请问,是哪种?

【如果你对四卷楞伽反对,那你尽可能评价的说禅宗的所证。】
  楞伽四卷我不但不反对,还鼓励你认真看。尤其是之前我所引的那一段。参见326楼所引《楞伽》:
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
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

  《经庄严论》云:
  清淨空無我,佛說第一我,諸佛我淨故,故佛名大我。
又云:
  覺世唯諸行,無我唯苦著,無義自我滅,大義依大我。
释云:
  覺世唯諸行無我唯苦著者。此菩薩覺諸世間但是諸行實無有我。眾生計著唯著苦耳。無義自我滅者。謂染污身見滅故。大義者。利益一切眾生故。大我者。以一切眾生為自己故。此中菩薩滅自我見。依大我見作眾生利益事。是謂大義依大我。
《显扬圣教论》云:
  大我阿世耶(意乐)。
明知:依法界、真如、实际、空性等,说如来藏、大我、本觉等这些后世部分习禅者所喜闻乐见的概念,实为佛陀为一部分深著我见、恐惧无我者的方便施设。因此这绝非直接,而是间接;也绝非适合利根,而是适合钝根。

【你听说过不断烦恼而成就吗,禅宗大德现量见烦恼为菩提。既是烦恼,又是菩提。即非烦恼,又非菩提,无道可见,无佛可成,无众生可度,无菩提心可发。你看,他这烦恼断了那还是没有断?】
  这话说出来可真是露怯了:lol
  你不就是说“烦恼即菩提”吗?“烦恼即菩提”就是“烦恼本身就是菩提”吗?就是“既是烦恼,又是菩提”的意思吗?正所谓“依文解义,三世佛冤”。无怪乎现在很多号称是“禅宗爱好者”的人,否认修行,吃喝嫖赌一概照旧,反正烦恼就是菩提嘛!这样的人现代有,古代也有。正宗的禅宗大德,对此现象也是深表堪忧。
  先给你引一段多佛的开示(《300题》,277-278页):
  关于“烦恼是菩提”这句话,在弥勒《大乘经庄严论》中有合理的解释。
  “菩提”是觉悟之意,与无明烦恼相对立。有无明烦恼者为众生,破除无明烦恼障者为“菩提”。“菩提”是觉悟,烦恼是“迷暗”,“菩提”和“烦恼”中间只有“一念之差”,迷时现烦恼,觉时化“菩提”。
  这也就像空、有一样,对迷者“色”是有,对觉者“色”是空,空、有是迷悟之差,并非自性差别。但这并不是说烦恼和菩提性质一样。如果那样理解就是大错特错。只是说同样的烦恼,对迷中众生来说是病源苦根,是剧毒;但烦恼对觉悟了的佛、菩萨来说,已起不到中毒危害的作用,虽身处世间烦恼之中,也如白莲出泥不染,但并不是说烦恼从本质上变成了觉慧。
  对此问题,若理解不当,就会犯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
  ……
  把烦恼当佛法的人,也肯定把地狱看成天堂了。对佛法的宣传没有比这更错误的方法。

总之,所谓“烦恼即菩提”,密意是说:
(1)烦恼和菩提都是自性空,胜义空,观待圣者根本智为空。
(2)由于烦恼和菩提自性空,烦恼就可转化为菩提。
此理可读《中论》第二十四品。
密宗所说的“转贪嗔痴为道用”也是基于(2)这个“转化”的原理,丝毫不是说贪嗔痴本身就是菩提。此理可读耶喜喇嘛《密义显说》。
  “禅宗大德现量见烦恼为菩提”,这个现量也只能是见到“烦恼菩提皆自性空”。倘若现量见的是烦恼本身就是菩提(既是烦恼,又是菩提),请问:这个现量是观待世俗智,还是观待胜义理智?
  如果观待世俗智,现量见烦恼就是菩提(也就是说,世俗谛上烦恼就是菩提),那是典型的破坏世俗谛,属于断边见。
  如果观待胜义理智,现量见烦恼就是菩提(也就是说,胜义谛上烦恼就是菩提),那是给胜义理智徒增葛藤,属于常边见。
  难道禅宗大德是这样的吗?就算你相信,我也不相信。

【既非烦恼,又非菩提,无道可见,无佛可成,无众生可度,无菩提心可发。你看,他这烦恼断了那还是没有断?】
  哪怕学佛没几天的人,都多少知道般若经里头说的“无……”、“无……”、“……空”,并不是说真无、真空、啥都没有,而是说胜义空、自性空、世俗有、现象有。都知道善巧空与恶取空的区别。你自己前面也引了金刚经里“即非……是名……”的句式。无佛无众生无菩提心,是说佛也好,众生也好,菩提心也罢,反正从色乃至一切种智的一切诸法,都无法由自性真实成立,观待胜义理智为空;而仅仅是缘起有、相对有、显现有。——我想这个道理,你学佛也不少年了,总轮不到我这么个后学在这里给你重复一遍吧?看到“无道可见,无佛可成,无众生可度,无菩提心可发”,就径直说佛不见道,不成佛,不度众生,没有菩提心,真是应了“宁著有如须弥山,不著空如芥子许”,也应了龙树菩萨所说的“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而且,我之前问你的问题,你说是回答了,其实根本没回答。我只能再问一遍:

(无上瑜伽密续)二种道次第,从体性上安立为五道之理是有的,因为已由共道净治心相续,即在与无上密续相关之上,从大乘发心开始而到未生圆满次第的证德之间诸道,是无上密续的资粮道。从生起了圆满次第的证德而到未得第四次第义光明之道,是无上密续的加行道。第四次第义光明,是无上密续的见道,与初地同位。从有学双运到未得无学双运之间的道,是无上密续的修道,同时,于此有作所剩余的九地的建立。无学双运,是无上密续的无学道,乃说为与波罗蜜多乘所说的第十一地普光地及密乘所说的第十三地执金刚地二者的同位。
此外,所有生起次第皆为资粮道,圆满次第之道则区分为加行、见、修三道。


  第四次第义光明,等于无学双运吗?
  倘若你所谓的这种即身成佛见道就成佛了,修所断的烦恼怎么断?真实色身怎么成就?
  可别回答“修所断的烦恼是空,真实色身也是空,所以不用断,也不消成就”。中观的常识告诉我们:正因为是空,所以才可断,才可成就。
  也不用怕吓着我,但说无妨。吓着我,又不会让你出医药费:lol

[ 本帖最后由 礼进 于 2011-2-13 01:28 编辑 ]
发表于 2011-2-13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长寿佛子 于 2011-2-11 17:22 发表
我觉得这个很搞笑。
宁玛早期是什么意思?
龙钦巴大师将脱噶的第三相之证悟,判为初地位。这个难道是龙钦巴自己的发明?
最古老的心滴教法《比马心髓》就按照脱噶的第三相印证初地的。
而且根本教典十七续之 ...


老大您看错了吧?那不是我说的,是麻叔说的啦,您引的我的话,是在回应麻叔说的话,我说能理解,并不是我在说“宁玛早期也很少说位”啦。我对宁玛没啥了解。
见原文:

原帖由 二麻子 于 2011-2-10 03:53 发表
一个水池,有水管缓缓注水,所以水位渐渐升高(比喻学佛修行积累),那么某个时刻,水池的水
就有个水位高低。这好象是天经地义无可怀疑颠扑不破的普遍真理。。。。但不是如此。
如果有一巨管极其迅速地喷水入池,则池水不是静态,水面不是平的,极端情况下池内水面高下可以相差很大。这时侯水位就不是个适用的概念。搞水利的人都知道“水力坡度”概念,就是说动水不平。
水位概念只对静态或者接近静态的池水合用。
禅宗难说位,宁玛早期也很少说位,可能与此有点类似相关吧。
...
发表于 2011-2-13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叶好佛 于 2011-2-12 23:34 发表


老俗,不带这样的。
你让我以自己的语言来说,我就用自己的语言来说,现在你又这样说

我当然对自己的话有信心,难道你所说的连你自己都不认可?

原帖由 叶好佛 于 2011-2-12 23:57 发表
另外两个问题,也再问一遍:倘若你所谓的这种即身成佛见道就成佛了,修所断的烦恼怎么断?真实色身怎么成就?
  总不至于啥也不用做,自己就成就了吧?
-----------------------
本来涉及秘密,不可多言,以免让 ...


你也承认自己还是凡夫,甚至都没有比量认知空性,我看充其量也就在中、下品资粮道(如果您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的话,否则严格的说,连大乘资粮道都不算进入吧),您又为何对自己的话这么的有把握呢。尤其是对圣人的境界,说的有板有眼,好像自己见过一样,这不是自以为是是啥。而且别人说什么话都听不进去,却还以为别人不如你懂,说不过你似的,“老让您生出大我慢”,那大概只能说您实在是太容易满足了,随便点啥甚至无中生有的就能生出大我慢。。。。。。

既然承认大家都是凡夫,那么就是有无明痴暗的,有点类似于盲人,不能真实的照见世界的面貌,顶多是学点教理,而且我们大多人可能还学的比较粗浅片面,免不了师心做解,谬误百出,离实证就更远了,还是少夸夸其谈比较好。

至于您所说的“烦恼是菩提”,那是果上的话吧,自己亲自证到了,那么可以烦恼是菩提,如过没证到,那烦恼是烦恼,菩提是菩提。圣者看毒药也是空性,但是圣者喝了毒药不会死,您也“知道”了一切法自性空,毒药也当体即空,那您喝一口试试,看看自己需不需要换个色身。又好比您眼睛有病,把绳子误认为蛇,明眼人告诉您这是绳子不是蛇,您相信了,这还不错,但是您就不治眼病了么,还得治吧,治好了眼睛,亲自现量见到蛇其实是绳子,才能说果真如此啊。您眼睛还没好,就老是跟我们这些也有眼病的人说,蛇是绳子,果真如此啊,那我们就不仅会觉得您眼睛有病,似乎脑子也有。至于“生死既涅槃”,也是果上的话。

您说的“只要是注意别被别人忽悠就行了(包括哪些伟大的人物)”我觉得是个笑话。

“本来涉及秘密,不可多言,以免让无知的人谤佛谤法。”、“关于色身成就的问题,怕你惊骇,保密”,只要是您还没有通达中观应成见、现证空性,没得到佛的甚深密意,就谈不上什么了不起的秘密,也更不用担心别人惊骇,说不定人家知道的“秘密”比你多,至于以“免无知的人谤佛谤法”嘛,您还不够无知,还不够谤佛谤法么?
 楼主| 发表于 2011-2-13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现在理解,禅宗可能是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修行的。就好像密法相对显宗来说,修行方法甚为独特,成就圣果也很快。而不懂密法的人就很难相信。禅宗也可能是有什么修行的特别殊胜处,以至于咱们不懂就无法理解。而他们成佛也是非常快的。至于究竟是怎么回事嘛,既然礼进师兄说:至尊夏坝活佛今年要讲如来藏的问题。那我就听完之后再琢磨吧。
发表于 2011-2-13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您所说的“烦恼是菩提”,那是果上的话吧。至于“生死即涅槃”,也是果上的话。】
  我认为,这不是因上果上的问题。果上的佛也绝无半点可能把烦恼自身直接等同为菩提,把生死自身直接等同为涅槃。所谓“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依各种具量的解释,密意为(1)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皆是自性空;(2)由自性空故,烦恼可断、菩提可证,生死可了,涅槃可证。(2)也包括“可以转化、可以利用”之理。
  叶老兄所谓“既是烦恼,又是菩提”、烦恼本身就是菩提,等于说烦恼自性是菩提。无论在世俗谛上,还是胜义谛上,这都是不成立的。实属典型断常边见、摧毁二谛。

【“本来涉及秘密,不可多言,以免让无知的人谤佛谤法。”、“关于色身成就的问题,怕你惊骇,保密”,只要是您还没有通达中观应成见、现证空性,没得到佛的甚深密意,就谈不上什么了不起的秘密,也更不用担心别人惊骇,说不定人家知道的“秘密”比你多,至于以“免无知的人谤佛谤法”嘛,您还不够无知,还不够谤佛谤法么?】
  现在我算是知道了,原来他就是佛,他说的话就是法,说他两句就是谤佛谤法。:lol
发表于 2011-2-13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不是佛,佛眼里烦恼是啥,菩提是啥,我真不知道。在我自己看来,烦恼是啥,菩提是啥,也并不是十分的清楚明白,但是我知道烦恼让人非常的不舒服。。。。。。
发表于 2011-2-13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8# 的帖子

  佛眼里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的确是无法确切了知。但是佛和后代大德通过种种开示、种种正理,至少能让我们知道:无论世俗谛,还是胜义谛,烦恼本身就是菩提,这是绝不可能的事。
  我记得以前上一个美国老头的作文课时,老头云:不少中国学生思维不清楚,你们得多做相关的练习。其中有一项就是区分一句话是statement还是metopher。他给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She is like a flower. (S) Shi is a flower. (M)这对于咱们读经,同样也适用。“烦恼即菩提”,实际上也就是metopher。
  咱们佛教里也有许多类似的读书时要注意的技巧。倘不注意这些技巧,依文解义,总归免不了“佛冤”。除宗大师经常教导的要注意加“简别语”,为我们所熟悉之外,无著世亲菩萨在《摄论》、《摄论释》中也宣说了“四意趣”。摘录词典如下:
————————————————————————————————
(1)平等意趣(梵samata^-abhipra^ya^h!,藏mn~am-pa n~d-la dgon%s-pa)︰即对治差别障的说法。又译法同意趣、平等意。譬如经中释尊表示自己即为过去的毗婆尸佛,此乃为对治有情之惑所设的远方便。此之平等有通、别二义︰{1}通平等,谓二佛所证法身平等。{2}别平等,谓二佛之因果、恩德平等。
(2)别时意趣(梵ka^la^ntara-abhipra^ya^h!,藏dus-gshan-la dgon%s-pa)︰即治懈怠障的说法。又译时节意趣、别时意。譬如经中说诵持多宝佛名者定得不退堕无上菩提,亦即为策励懈怠者,而将并非当下可得的利益说成即刻可得。此有行、唯愿二义︰{1}行别时意,即将实则为别时的利益说成即时有,其意在令众生成佛。{2}唯愿别时意,如说唯依发愿得生安乐佛土,其意在令众生往生。
(3)别义意趣(梵artha^ntara^bh,藏don-gshan-la dgon%s-pa)︰即治轻法障的教说。又译义中间意趣、别义意。譬如论中说今日得闻大乘经而解了且能证入,乃因过去世已逢事恒沙诸佛之故,所言虽仅及解了大乘教义,然其义在证得大乘之实理。即所说与言外之意有别之谓。
(4)补特伽罗意乐意趣(梵pudgala^ntara-abhi-pra^ya^h!,藏gan%-zag-gshan-la dgon%s-pa)︰即治小喜足障的教说。又译顺众生心意趣、众生乐欲意、众生意乐意趣、别欲意。表随众生之意乐而作种种说法之意。譬如经中或赞叹布施,或毁訾布施。其所以毁赞相违者,初为除其人悭吝之心,故赞布施,后为更劝无漏之胜法,故毁之。
————————————————————————————————
  倘若“烦恼即菩提”是说“果上”烦恼本身就是菩提,也就是说在佛眼里烦恼和菩提自身是一回事,会造成一个严重的问题。正如宗大师不点名地批评他空见时说,倘若观待胜义理智一切法是有,那我们观一切法为空,岂不成了违背事实、不如法之观修了吗?同样的道理,倘若观待胜义理智烦恼和菩提本身是一回事,那么三乘行者断烦恼、证菩提,也就成了违背事实、不如法之修了。另一方面,佛不是仅仅有胜义理智,佛也有无漏的世俗智,他观待世俗智的显现,就更不可能是烦恼本身即为菩提了。
发表于 2011-2-13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礼进师兄果然很有学院风格啊,呵呵
发表于 2011-2-13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归结到某某懂不懂佛法、证不证空性,个人觉得那是问题的悲哀,不进一步探讨;至于参与讨论耍未耍口头禅等等,这在一定问题上似乎难以避免,且不论证不证空性,可是这东西说起来,各宗派的口气、表述方式确实有别,似乎表面看起来“烦恼即菩提”这个经典口头禅被否定了,但很现实的讲,这不会遍及一切宗派;至于说引申出来的为了证成成佛的密法论证,那么许多人似乎谁也未证到,不也是作为证据引出来了吗?呵呵,这样说起了,口头禅也好,口头密也好,等等,似乎大家都不能避免,讨论是好事,但归结到发言者自身如何如何,不太支持。
发表于 2011-2-13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礼进啊,你这今天帖这才有点东西,不过没什么好东西。书呆子要能通过鹦鹉学舌般的学习而成就,那我们就不必搞别的,看书就行了。
但看得出来你是认真的了,这一点我很高兴,不然老是以一个那样的心态,你啥时候能进步那。待我忙完再聊。
发表于 2011-2-13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格桑强巴 于 2011-2-13 12:09 发表




你也承认自己还是凡夫,甚至都没有比量认知空性,我看充其量也就在中、下品资粮道(如果您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的话,否则严格的说,连大乘资粮道都不算进入吧),您又为何对自己的话这么的有把握呢。尤其 ...



就这一贴我随喜你一半,虽然还是在一边。但后来礼进一说你又不知如何是好了。这就是理论的局限,只有通过真实修行才可以解决啊,呵呵:lol
批评的话我接受一小部分,这样显得我谦虚一些。
发表于 2011-2-13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叶好佛 于 2011-2-13 17:27 发表



就这一贴我随喜你一半,虽然还是在一边。但后来礼进一说你又不知如何是好了。这就是理论的局限,只有通过真实修行才可以解决啊,呵呵:lol
批评的话我接受一小部分,这样显得我谦虚一些。


我也不知道我在哪一边,但是我自己还混沌着呢,没有什么实在的观点。

礼进说啥我也没仔细看,只是我自己理论学的少,才不会和“满腹经纶”的学院派磕啦。不过忽然想起来,貌似禅宗不立文字还真是对付满脑子文字的人吧,呵呵。
发表于 2011-2-13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礼进啊,你这今天帖这才有点东西,不过没什么好东西。书呆子要能通过鹦鹉学舌般的学习而成就,那我们就不必搞别的,看书就行了。】
  书呆子当然最好是不要做,但若是把自己东想西想的产物看得比经论教授、正理所得还要高,还要伟大,奉劝大家还是做个书呆子为妙。因为书呆子至少还会鹦鹉学舌,不至于说错;倘若是自以为是,离经叛道,则连一点通顺的理都没有,况说成就,岂非妄想?
  再说,您也过奖了,我哪敢自称书呆子。

【但看得出来你是认真的了,这一点我很高兴,不然老是以一个那样的心态,你啥时候能进步那。待我忙完再聊。】
  真奇怪,我何时不认真了?“那样的心态”,哪样的心态啊?我劝你还是看看自己的态度为好。立此存照::lol
  377楼:【这种戏耍250的口气,我当只有在街上才能遇见。看在我的的确确有些傻的份上,你饶了我吧。】
  这不明摆着是挑衅吗?
  379楼:【我以凡夫身‘耍两句口头禅’,就被当成非众生的250来耍,六祖以獦缭身份荷担大业,一旦意外(达摩、米勒日吧就被毒过),法脉断绝,岂不危险之极。即便是没有生命危险,人微言轻,有人信服吗。与人于己都没有利益,走是对的。】
  敢请说你两句,就欺师灭祖了,就有法脉断绝之险了。真要是说你两句,就有这等危险,我顶礼您!
  你“以凡夫身”耍两句口头禅,难道你还想以圣者身给我们耍两句?
  390楼:【本来涉及秘密,不可多言,以免让无知的人谤佛谤法。……关于色身成就的问题,怕你惊骇,保密。】
  列位看官,请看这口气,是不是倒真是有几分“戏耍250”?你是金刚总持佛乎?敢情说你两句,都是无知,都是谤佛谤法?听你开示一番,都会昏倒,闷绝,不省人事?

【这就是理论的局限,只有通过真实修行才可以解决啊,呵呵。】
  这话说出来可又是露怯了。:lol 言下之意,理论是一回事,修行是另一回事;理论上根本说不通的问题,修行可以证悟?
  那我请问你:你是怎么证悟出来的?我是书呆子,智慧低劣,很抱歉;那看这意思你总应该是“真实修行”的吧?莫非你已经是见道?是一切种智?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反反复复告诫大家,当时有许多人所认为的“理论是一回事,修行完全用不上,要靠另外一套东西”,纯属误解佛法导致的谤法邪见。本宗无数大德也开示:把理论和修行看做两回事的人,根本没搞明白理论是什么,修行是什么。且不论本宗,就是佛自己也一再说,“我所说的法,都是为了断除苦和苦因,获得乐和乐因;除此以外,我没说别的什么”。理论正是为了指导修行的。倘若没有理论告诉我们修行的依据是什么、方法道路是什么、目标成果是什么(基道果),此修行与盲修瞎炼有何差异?不要说是做佛,就是你做一个电风扇,都要一定的步骤、一定的说明和指导。修行成佛,如此伟大而艰巨的工程,游离于理论之外,想要达成,岂非痴人说梦?
  老版仁波切曾多次开示,能让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就是我们不主张盲目接受一个东西,就开始“修炼”;而是哪怕是佛说的东西,都要经过正理的抉择,符合的,才拿来修行。这说得很对。倘若理论上根本说不通的问题,却被“修行”给证悟了,多半是修得不太正常了;即使是佛说,也大多是“错解佛意”,危险之至。正如佛曾说“杀父母”,哪个“大德”要是真修到这个程度,估计也是跟无间地狱报到了。比如佛密意“断烦恼”,字面说“杀父母”,所谓依文解义,三世佛冤。再如佛说“无佛,无众生,无菩提心”,包括佛在内的无数大德都告诫我们要善加理解,要注意二谛分别;岂能照字面理解佛、众生、菩提心都统统没有?“烦恼即菩提”,就是说烦恼与菩提一回事?敢情烦恼也不用断了,菩提也不用证了,大家吃喝玩乐贪嗔痴畅游三恶道好了。哪怕你相信禅宗大德是这样的,我也不相信。
  历来所谓的“书呆子”,说白了,他们的错误根本就不在于理论用得太多,而恰恰在于理论学得太少、用得太少。学而不用,当然是要出问题的;但学的与用的根本就是两回事,那更危险。
  支持理论与实践分离的人,其理由说白了无非就是“比量所证与现量所证不同”、“法性离言不可说”云云。万变不离其宗。然此种理由早已为诸多大德所驳斥干净。如我在前面所说过的,贾曹杰大师指出,所谓“不可说”,并非真的不可说,而是以凡夫的思维不能圆满诠说。倘若一个东西真的是完全彻底“不可说”,那它就是游离于名言之外的;而游离于名言之外的东西,就是自性有,那就是子虚乌有。法性虽离言,但凡夫的犹豫识、伺察识、比量、比度再决识,也可以了知与之相顺的共相。比量所证的内容,以及与比量相顺的再决识,从第二刹那起,是要作为加行道的特色,而为现量证之见道作准备的。没有这一环,现证根本无从谈起。倘若比量告诉我们自性是空,现量证得的却是自性有,那只能说,这位修行者是修错了,走火入魔了。再者,倘若佛开示的是一回事,我们“真实修行”的结果又是另一回事,佛岂非欺诳众生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3 15:10 , Processed in 0.03711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