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上善如水

马上能救命的事!请支持!【29页是2011云南地震最新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5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爬山也是需要传承的
         “登山也是有文化和传统的!”提到开办“58-85”的初衷,蒋怡李颇有些无奈地说。
          近年来,山友一族迅速扩张,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现有上百万人之多。与此同时,山难也层出不穷。今年国庆期间,北京一个退休中学教师在西山登山途中迷路失踪,尽管多支民间救援组织展开了数次搜救,但最终的结果,仍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绝大多数山友的登山行动,还处在随心所欲的阶段,就是说,有副好身体,买点户外装备,撑死了再备个无线电台什么的,挑个地儿就出发……太业余了,太危险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的成熟机制:登山爱好者们在出发之前,除了必要的硬件准备,一定还会做一份计划书公布给其它山友,一来可以获得对这条路线更有经验的山友的补充;二来万一发生意外,救援可以更及时、更有效率。
        所以就选择了组建救援小队,对么?
         蒋怡李有些哭笑不得,一叠声让去看他的“58-85志愿救援平台”。在他的解释中,自己并非和地震时一样是战斗在救援第一线,而是平台上参与救援调度的“幕后黑手”之一。也是,全国每个月都有人失踪遇险,就算有三头六臂,凭一己之力又怎么忙得过来。
        不过,倘若能掌控、运转、统筹一样东西,一己之力也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那就是:信息。
        蒋怡李很清楚“信息”的重要性。“现代生活中,信息带来的压力是很大的。手机电话只是初级信息沟通,互联网是高级信息沟通。一旦信息中断,遇到天灾时便无措。”他记得,银厂沟的通信被完全破坏时,药物运输便成了难题:有些地区以重伤员为主,但运来的药物却是轻伤药;有些地方本来只是轻伤员占主,但因为只有不对症的重伤药,结果人拖延成重伤。倘若连有强有力后援的官方都如此倚重于信息,民间救援组织又有什么理由不重视?
        “救援是一个体系化的工作,不是跑去一个地方挖挖人就算了。需要海量的信息搜集,进行网络演习,以及强有力的指挥信息系统。”
民间其实有许多救援组织存在,而且,并非草台班子。
         “民间救援并不意味着是低端,许多人是高端的业务人士,娴熟的都是技术,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专家。”
         那么这些民间专业人士都是去哪学的?
          “兴趣。兴趣是专业的基础。”蒋怡李说,高手都是自己先有了兴趣,再开始钻研试验。有些人对无线电着迷,和《2012》中的疯子预言家一样成天守着无线电收听全世界各个角落的新闻;有人痴迷于动力伞,另一些人则对航模情有独钟;有些人酷爱登山,有些人喜欢越野自驾游,云云。
         看到局部容易,看到整体则难;研究微观容易,布局宏观却难。蒋怡李无疑是天生的领头人,因为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爱好,在他眼里却好像变形金刚整合重组一般,分开时是零件,拼凑在一起却能成就一个紧密配合、丝丝入扣的体系:谁能做指挥,谁来干调度,谁提供保障,谁负责打前锋,谁负责后卫……
         而他和这个支援救援平台,就是一个将这些零件整合配置起来的动力源。

救援资源的重组和整合
          这些不同性质的小组如何配置成为救援环节中机动的一节?也许一场演习能揭开答案。
            2009年10月,“58-85”举行了一场全国救援小组的联合预演。地点选在西部一个杳无人烟的沙漠,宣告有虚拟游客在那里失踪后,救援平台速疾启动:航拍小组首先出动,利用装在航模上的摄像机拍摄能搜索到的区域,以确定范围;接下来,无线电小组进行GPS定位,精确锁定失踪者所在的经纬度;随即出动的是飞伞队队员,他们真人驾驶飞伞飞至失踪者所在处,空投药物、食品以及其他必需生存设备;接下来出场的是越野车小组,他们驾驶车队向沙漠进发,车上有急救队成员;同时,另一支无线电小组正在总指挥营跟紧这支车队,以防他们迷失方向……
           从启动到模拟救援成功,只不过短短几天。整个行动漂亮到无懈可击,而这甚至不是全部:在这次沙漠搜救行动中,搜救犬队、登山队、心理干预小队等还暂无用武之地。
           这是一个各种极限运动的特别大汇合。“可以这么说,从最初的定位到最后送进医院,这一路上所需要的全部,我们都全。”
为了尽可能地高效,蒋怡李建立了“就近援助机制”。
           倘若你是一个驴友,无论是菜鸟还是资深,只要在“58-85志愿救援平台”上登记注册为会员,便会有几种格式的登山计划模型供选择填空。做好计划后,在自主选择的范围内公布。
         在你出发的同时,网站会将相应信息交换给有关的志愿救援人员。你只要保持任何方式的通信联络,就可以无后顾之忧——就像飘得再远的风筝一样,总有根线牵着。
           要是遇到了缺乏通讯手段的盲区呢?一旦出现意外事件,甚至都无法为外界获悉,有时便眼睁睁错失了最佳的施救机会。此时,“预警机制”的产生就显得尤为必要。蒋怡李和他的同伴们设计了三级预警机制:在计划完成4小时后,若系统未能接收到安全通知,则转为黄色状态;再过4小时,转入红色;若仍无消息,4小时后转入红色。不同颜色的等级,分别对应通知不同的支援救援人员,并随时可以转入“救援”状态。文章开头提到的山鹰社遇困后能及时为人所知,便是“预警机制”起的功效。
而在网站上,除了一线的救援人员外,其他不在现场的人员也会上网,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救援意见,并且第一时间传给前方的救援队员们……
           这一切,全都是围绕着“58-85”这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平台有条不紊地进行。很难想象它来自于个人。然而在蒋怡李眼里,“58-85”属“巴顿将军”专有,它和“蒋怡李”这一身份开发的所有软件都不一样,从一开始就是一件私事、一件纯公益的事、一件有意思的事——“现在自己也爬不动山了,能为还在爬着的人,提供一些支援,让他们爬得专业点儿,更有安全保障,是件多爽的事啊!”


[ 本帖最后由 小豹子 于 2010-4-15 16:18 编辑 ]
发表于 2010-4-1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救援界的联合国
    整体调控和运转尽管具备很大的优势,实际操作时仍然会遇到麻烦。例如,有独特技艺的人往往也有独特的脾气,一些民间高手并不愿服从管理,更愿意单枪匹马。
    “很多人的思维边缘化。谁都想当英雄,但如果只顾自己出头,整个计划很容易被打乱。”
     我很好奇地问蒋怡李,如果每支救援队伍都各有各的想法,他怎么调配?
     “平台有审查制度啊。”蒋怡李笑得很轻松。
     申请加入“58-85”的救援队伍,首先必须是公益组织(这简直是毫无疑问的),其次要有相当的专业水平。“然后就是看做事态度和理念,是不是和我们一致。”这样筛选出的队伍,本身就具有一致性,加上磨合过程中许多人了解了蒋怡李,慢慢为他的信念和做人折服;而实战和演习中又逐步训练出团队协作的精神。到了现在,全国各地的配合度可算是相当不错。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头问题:救援资金。
   一般而言,民间救援队在进行救援时,队员全都是义务参与,不仅不收取被救助者的费用,反而还要自己垫付费用。尽管是从公益救援的角度出发,长此以往却并非是良好的运营机制。“器材的损耗、耗费的时间精力……这些都是义务付出的。一开始可能还有热情来支撑,但时间长了往往就不能持续。”
    因此,除了调度和协调各地的救援小组,蒋怡李又担负起另一个职责:找钱。
       2009年,公益组织壹基金承诺为救援联盟实施的救援行动买单:提供证明和单据,就可以报销当此行动耗损的物资。去年联盟的参与几次救援行动中,救援队的交通费用、餐饮费用也得到报销。只是壹基金的善款管理制度很严格,“保险怎么上,报销怎样合理,现在都没有确定下来。”

     另一个资金渠道来源,便是商家赞助。蒋怡李找了一些企业,希望他们提供支持。“许多汽车商愿意赞助。一些汽车的品牌形象本身就在强调英雄气概,参与公益事业,他们的广告诉求能得到满足,而投入的资金远远少于正式打广告。想一想,他们可以告诉别人,我的这个汽车在被哪个救援队使用,救了多少多少人。这是很好的宣传。”

    另有一些生产专业性设备和非专业性设备的厂家,答应将自家的产品或借或送给救援组织。

    为此,蒋怡李要求每支救援小队在出动时必须拍摄救援照片,事后提供媒体报道。一开始,就连内部都有许多抵制和不理解。“他们觉得这样未免有些像作秀,偏离了公益的目的。但对于联盟而言,要寻找资金援助,就需要提供事例和证据。这是游戏规则。”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58-85”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逐渐扩大。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有近200支救援队加入联盟,北京地区则包括绿野救援队、山岳救援队等9支救援队。“但各救援队保留自己的受理求救电话的渠道,联盟并没有统一的救援电话。”蒋怡李说,联盟只提供救援支持,不干涉救援工作。

   “只向第三方寻求物资资助,只负责统筹调度,却没有属于自己的队伍……从这个意义上,联盟的意义有些像‘联合国’。”蒋怡李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变身吧,超人

    用采访前夕,蒋怡李所经历的一天来作为全文的结尾吧。

       201039的傍晚,北京正在倒春寒,四处白雪皑皑。昆玉河畔的写字楼中,独自一人的蒋怡李终于关掉他已经盯了一天的电脑,收拾公文包,关闭全办公室的总电源,下班回家。临锁门前,他没有忘记抓了一把鱼食,洒向办公室正门口用砖块砌起来的一个大鱼池,里边二十多条锦鲤欢腾跳跃。

   已是晚上8点,北京城完全被夜幕笼罩。一盏盏路灯在出租车窗上方掠过,车厢内光线昏暗,蒋怡李就势滑落梦乡——那份某著名葡萄酒厂的软件开发报告,已经折磨了他小半年,今天最后一次向客户全盘论证,最后的完善工作,刚才他也全部亲自动手修改完成,现在总算熬到大功告成了。

   手机铃声响到第十声,蒋怡李终于被吵醒。是他熟识的一个救援队队长打来的:“赶紧启动你的救援平台吧,又有人在磨盘山出事了”……睡眼惺忪的蒋怡李猛一下惊醒,全身肌肉突然一振。从这一刻起,作为蒋怡李的他,暂时退居二线;作为“巴顿”的他,再次粉墨登场。

       2100到家,迅速打开电脑,首页即是他心爱的“5885志愿救援平台”。此时网站已经有不少志愿救援者开始关注这个事情,并开始讨论救援行动的组织。蒋怡李找出磨盘山的各种资料——有地理意义上的,也有其他山友之前的经验和建议——收集起来,再根据需要传递给前方的一线救援队。果然,救援讨论中有的山友提出了他们最可能的迷失点。2200,两支救援队自北京出发奔向磨盘山,在他的协调下,分别从前山与后山两个方向向上搜救。次日凌晨不到1点的时候,其中一支救援队打来报喜电话——被困山友全部营救完毕。蒋怡李长出一口气,同时没有忘记迅速联络另一支救援队伍,请他们原路折返。430,他从沙发上的睡梦中挣扎着醒来,再次致电救援队,确认被困山友已顺利回家,这才关掉电脑,向卧室走去。

    最多还能睡4个小时了,4小时后,光明将重新洒满这个城市,他又要变回那个兢兢业业的IT公司总经理——蒋怡李。


[ 本帖最后由 小豹子 于 2010-4-15 16:17 编辑 ]
发表于 2010-4-1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
     我和蒋怡李在512时已经认识,也曾亲眼看到他和马达、草帽、小马等一起行动,干练而高效。匆忙之中,我们交换了MSN。三江时期我曾亲眼从视频中看见他所在的帐篷地动山摇。由于大家都在忙救灾,我并未有机会和他深聊。地震后陆续访问他多次,他都不愿意接受访问,重复说:不要谈我,真正做成事情的是联盟是全体,我没有起过什么作用。直到去年底大家因公益事业再度聚会,软磨硬泡下蒋怡李才勉强答应接受采访。于是,便有了这一篇文章。
    当他尽可能轻描淡写地向我描述这一切时,我不期然想起一个家喻户晓的虚拟形象:白天在报社上班,很低调不起眼,偶尔还会被人欺负;当他人遇到危难时,他突然能变身成超级英雄挽救于万一。谁能想到,这样的“超人”在现实中的中国就有?平时并无任何不平凡之处。但一遇到危难却能马上变身,不怕危险,不为钱也不为名,浑如电影漫画中超人的现实版,唯一的区别只是没有外穿红内裤,而这恐怕与个人品位相关。

    蒋怡李是这样,参与联盟的那些救援小组成员们,也是这样。
也许我们该庆幸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存在——不在于他们救了多少人,只是哪怕在最黑暗的时刻,他们仍会让我们看到人性光辉的一面。

阅读链接:
    蒋怡李,1970年生于北京。上大学时即迷上了登山。1994年,他的一位挚交好友在登阿尼玛卿山途中遇难,用他的说法是:“永远留在了山里”。“58-85”的雏形,可能从那时起,即已在他脑海浮现。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3天,蒋怡李作为志愿者奔赴灾区,深入已成孤岛的汶川县三江乡,凭借着在通信、网络方面的特长,架设起灾区第一个民间卫星通讯站,为日后当地搜救灾民的工作,起了不小的作用。为此,当年秋天,四川省政府为他颁发了“抗震救灾模范志愿者”奖章。而这一切,他们公司的员工并不知晓。


发表于 2010-4-15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想,谁能给电话仁泼切充值?我们大家一起出点钱。
发表于 2010-4-15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情况很糟糕,和外界完全没有联系,最后连部队也靠我们的设备和外界通讯
发表于 2010-4-15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头到尾看了这个贴
鼻子又酸眼睛又湿
这个贴可以说是我们论坛的骄傲
发表于 2010-4-15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发之前,电话名字起好啦,全球同步一起喊:论坛红内裤!论坛bra-top!

原帖由 上善如水 于 2010-4-15 04:05 发表
这几个电话,还是有很多人称呼它们为“NB”。我在想,也许我们应该为它们起名字。。。哈哈。。。

[以上这都是论坛大家的功德,也许我们应该约定某天全球同步一起喊:佛教牛叉!格鲁牛叉!...




此名象征男女大居士威猛变身,当然要叫得十分响亮!

老蒋同志说得对:

要寻找长期资金援助,就需要提供【响亮】的事例和证据。这是游戏规则。”:lol :victory:
发表于 2010-4-17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愿能长久利益众生,随喜各位参加帮助众生的师兄们的善行
 楼主| 发表于 2011-2-15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论坛的骄傲!



我们论坛的骄傲、我们论坛当年的大地震活动,所支援、配合的团体,就是后来的5885信息化救援网络平台。在汶川大地震后,他们从很业余成为比较有组织性的义务救援组织,譬如很出名的任老师搜索事件,主要就是他们负责的;还有云南旱灾、玉树地震,他们都参与了,这些我在前面都有报道。组织里有很多是佛教徒,领导人老蒋是格鲁派的,和我很熟悉。
现在,他们参加了intel芯世界公益创新奖的报名,我们论坛曾经和他们共患难,一起救灾,所以,请大家去投票、支持。网页右下角是投票点。


http://zj.svip.sohu.com/gongyi/2011/xinshijiejs/info.php?item_id=5823

在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和突发户外安全事故救援中,作为政府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补充,民间公益救援力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这些公益救援力量都急需通过的信息化的组织与后方支持,以便准确、高效地开展救援,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此,58-85信息化救援网络平台构建了全新的广域信息化网络救援支持模式。通过网络平台的组织管理,协调更多的专业资源参与救援行动。
这一平台整合了移动终端、地理信息、卫星通信、互联网、无线电等信息技术手段和救援队的专业技能,创新性地构建了由被救援者、救援队、无线网络、LBS及空间事件组成的新型信息化移动救援系统,为各地救援力量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公益平台,可以快速、有效、跨地域协同地开展救灾及户外救援工作。此外,通过有网络系统广泛开展普及安全知识的公益培训,不断提高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进去点击即可,5秒钟的事!
发表于 2011-2-15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已投票
发表于 2011-2-1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随喜。。。
先留名,再看贴。
发表于 2011-2-1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投了第70票:victory:
发表于 2011-2-15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投了第82票:victory:
发表于 2011-2-15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85
发表于 2011-2-15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8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1-15 20:05 , Processed in 0.03678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