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上善如水

噶瑪净土观、基督教Sola fide观、日本本愿法门争论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1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格桑强巴 于 2011-5-31 15:59 发表


挖苦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不正确的或者不妥当的言论还是需要辩驳的,这一点上来说,噶玛兄,也包括我们,都一样,观点都可能有疏漏之处。



而且即便是挖苦,有的时候也不过是耍耍嘴皮子、开开玩笑啦,就像你评价我的语文一样。您不会真的那样认为吧.........


惨啊,这下你真得让我,这么认为啦!
发表于 2011-5-3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天开心 于 2011-5-31 15:09 发表
总结----大家都喜欢在山脚底下提前替山顶说说话!没一个真懂两种法门心灵运行的全过程
只有如道师严谨!不在其中

並不會因為你這樣說,大家就會認為你是公正的   :lol :victory:
发表于 2011-5-31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天开心 于 2011-5-31 15:54 发表
算了吧,噶玛只是在一些属于格鲁的简单名词上输给了人,那些大德简直输了整个格鲁

本以為只有噶瑪  原來還有替他擦屁股的啊  :lol :victory:
发表于 2011-5-31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a.往生四因
or
b.往生淨土三要
发表于 2011-5-31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ywyq 于 2011-5-31 10:17 发表
我个人也是很懒散的,也很愿意相信佛所说的都是“or”、“or”“or”,而不是1st&2nd&3rd...可事实并非如此。以阿弥陀佛大愿为例: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号。五体投地稽首作礼。喜悦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阿弥陀佛已成佛不容争议,但我听到阿弥陀佛名号后却并未五体投地,也未能做到信乐修菩萨行,更未得到众人致敬,所以这些只是前提,而不是结果。同样道理,“至心信乐欲生我刹,十声念我名号必遂来生”中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刹也都是并列存在的条件,重点并不是十声念我名号必遂来生。


不说话尚不知你的水平,一开口就知你的斤两。
十方无量诸佛皆出广长舌相赞叹阿弥陀佛;文殊菩萨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宗大师写了发愿往生祈祷文等,这些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的修证及真实教言在你眼里是否不如几位论师来的重要关键啊?
学经论学成这样了———骨子里全是贡高我慢本末倒置,不学也罢;不如老老实实的念念佛号或是密集玛来的保险,至少心性不会变得如此鄙劣。
听到佛号不赞叹不礼拜无动于衷,还在沾沾自喜,亏你还敢称自己是格鲁弟子,格鲁传承有着良好的敬师传统。
阿弥陀佛是大家的师父吧?别给我说不是———文殊菩萨都要往生、宗大师也要往生。
你真是丢尽格鲁传承的脸,历代祖师大德以你为羞。
发表于 2011-5-31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格桑强巴 于 2011-5-31 14:24 发表
这个有点严重中了,而且不够准确。释迦佛和弥勒佛之间,不会有示现三十二相成佛的,但是成佛果的却是有。貌似宗大师并没有即身成佛,是中阴成佛的,但是有说法他是文殊菩萨化现,也有说弥勒佛化现,总之视宗大师 ...

1、释迦牟尼佛在佛经里授记第五位佛是弥勒佛,期间无任何成就者被释迦牟尼佛授记在娑婆世界成佛果。如你能从佛经上找到第二位释迦牟尼佛授记的成就者请告诉我,谢谢。
2、宗大师是中阴成佛,有他的密意,这个是我说错了。
3、格鲁不共回响词确实在宗大师的名号后加了佛字。这点我不知道。

[ 本帖最后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5-31 19:27 编辑 ]
发表于 2011-5-3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为个人理解,如有错误即行忏悔

1、学习广大经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成佛吧,不是为了辩论或是增加佛学知识。
2、《金刚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该经是一切诸佛及佛法之母。“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3、学任何经论是要反闻闻自性。看自己有啥挂碍的统统破除,这是成佛之路。“心无挂碍。”
4、如俗人等同修,将学习经论作为一种智慧的增加,这么做是舍弃了修行的本质。说实话,是作为佛学来研究了,基本会读会背会辩论,唯独少了反闻闻自性。
5、只要不依循动静、合离、淡变、通塞、生灭、明暗等十二种有为的现象,随便选拔一根,脱离与尘境的胶着,使奔流向外的根性在内降伏,降伏归还于元本妙明的正觉真心,就能显发正觉真心本有的灵妙光明,心光照耀,其余五根与尘境的胶着,也既时拨开而圆满脱解。(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23463.htm)
6、讨论“别时易趣”在净土宗的说法要结合上面的观点:
别时意趣本义:可以从别时性和方便说两个方面予以界定。
⑴、别时性
此就别时意趣之“别时”而说,即强调在时间上的差异性。唐智俨《华严五十要问答》初卷:“别时意,义在别时故。”既在别时,即非同时。
可以说,此为别时意趣最为直接,也是最“顾名思义”的本义。
⑵、方便说
此就别时意趣之“意趣”而说。前面已经谈过,意趣就是指佛陀的方便说法,佛陀方便说法的四种意趣,只是在内容和对治上有所不同而已。既为方便说,即非决定说。
第一小点:时间差异。
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佛陀的32相80种好、无量神通智慧,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可以获得,边地疑城的情况不去讨论。如在娑婆世界修这个相和好。需要多少时间呢?,《大乘百福庄严经》说:每修一百福,才庄严一相,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佛陀在因地时,由于精进不懈,经过九十一劫才圆满相好的业报。一劫有多长的时间呢,请自行查找《僧伽吒经》上面有很明白的开释,时间之长不可想象。但在极乐世界,这一切全免了,瞬间成就了相好智慧神通,时间差异巨大。(虽尚不是佛,但可以省去很多修相好的时间)
第二小点:方便说
前面已说过,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而净土宗偏偏不能离相,必须要坚信有极乐世界的真实存在,且一定要发愿往生,否则修的就不是净土宗。这个是阿弥陀佛的大悲大愿,因为佛陀看到:娑婆世界中诱惑太多魔障太大,修行太难太苦,多有菩萨退失其位,所以才特建立一佛国————极乐世界,使无量众生可以不退转迅速成佛。因此大愿,十方上下无量佛陀齐声赞叹。
7、净土宗的祖师对这个别时异趣有自己的理解,建议大家采纳祖师大德的说法。已复制,就不再多言了。
综上:
学任何经论非常好,但一定要反闻闻自性;否则就背离修学的宗旨。
论师对净土宗评价的别时异趣是他们各人理解,合适与否,请参考净土本宗祖师大德的观点。

另叶小钗、俗人等同修,单持佛号能否往生极乐世界佛经上已有真实教言;再进一步,单持佛号能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请看《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面有佛陀相关的开示: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当云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文殊师利: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
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阿难所闻佛法,得念总持,辩才智慧,于声闻中,虽为最胜,犹住量数,则有限碍。若得一行三昧,诸经法门,一一分别,皆悉了知,决定无碍,昼夜常说,智慧辩才,终不断绝。若比阿难多闻辩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

从上可知:不须广学经论,但能念佛证入一行三昧,即可遍知无量经法;且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非我不赞成广学经论,是不赞成将其拔高到无限的地步。好像不广学之,就是灭法一样,佛可没那么说。
多读读正规的佛经,可能使你们收益更大。如果在佛经和论师论典观点有冲突时,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佛经。。。当然了,某些人只认后者,那也是业障的一种表现。

该说的基本都说了,我可以休息了。。。
发表于 2011-5-3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上善师兄”的功德!!--------------
发表于 2011-5-31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5-31 19:27 发表
1、学习广大经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成佛吧,不是为了辩论或是增加佛学知识。
2、《金刚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该经是一切诸佛及佛法之母。“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3、学任何经 ...
该说的基本都说了,我可以休息了。。。

休息順便把自己說錯的好好反省反省,把罵人的話帶回去自己加菜,才不會便秘  :lol :victory:
发表于 2011-5-31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5-31 19:27 发表
1、学习广大经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成佛吧,不是为了辩论或是增加佛学知识。
2、《金刚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该经是一切诸佛及佛法之母。“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3、学任何经 ...



1、学习广大经论的目的当然是成佛,辩论或增加佛学知识的目的也是成佛,佛是什么,正遍知、一切智人,不做求广大智慧的因,怎么能结具广大智慧的果。

2、“离一切相”,不是什么都看不见、不知道,不是什么都没有,《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然而,“无见非见无”,而是遍知一切。“无见”所无的“见”,乃是戏论,并非眼瞎,“离一切相”所离的“相”也是虚妄之假相而已,并非没有真如实相。所以,自然也不是什么都不需要学,不可徒守愚痴而求遍智。

3、“反闻闻自性”我记得好像是《楞严经》中所讲,从耳根入手而求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吧。所谓“挂碍”是遍计所执,乃无明愚痴,应以般若智慧(胜义菩提心)而为正对治,以世俗菩提心而为方便对治,故闻思修、戒定慧、六度四摄都是必须的。并非那种一切法都不思维,一切善恶都不修,或者一切都不在乎、不追求的模式,就可以获得成就,否则,我们天天睡大觉就可以了。有道言,“或作无作行,修有为菩提;或著无著心,学相似般若。”,就是这种。

4、学习经论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智慧的增加,而是学习法相、法性,以期最终获得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也就是成佛。法相、法性一体不分,不学法相,单单的希望通过某种特殊方式,追求一下子照见法性恐怕是很难的,性是相之性、相是性之相,理事无碍,缘起性空,龙树菩萨更有云“先得法住智,后得涅盘智”,所以说学习法相、精研教理,很保险也很必要,修密法也以显乘为基础,其中的空性见不是那么容易就获得的,离不开大量的闻思修。

5、《楞严经》讲得很好,但是自己是否为符合所说的根器,需要考虑清楚,六祖大师,随选耳根,听了半部经就开悟了,问问自己能不能,不能那就要好好的自我审查,按自己的次第修,戒定慧三学怕是大多数人都免不了的。

6、我个人不仅相信别时意趣,即便是精进念佛,甚至只是至心信乐、少至十念,而往生西方净土的说法我也不反对。但是教理的学习和广大的闻思对往生肯定是有助益的,而且不管是否学很多经论、念很多佛号,如果达不到要求并不算低的“至心信乐”,恐怕也不是那么说去就去的。

7、你为什么就没看到
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
虽然佛陀没有明确说明“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需要达到什么程度,但是肯定不是你我这样的水平,也不是随随便便的根器都可以入一行三昧,入尚且不能,又何况能修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本帖最后由 格桑强巴 于 2011-5-31 20:51 编辑 ]
发表于 2011-5-31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5-31 19:27 发表
1、学习广大经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成佛吧,不是为了辩论或是增加佛学知识。
2、《金刚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该经是一切诸佛及佛法之母。“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3、学任何经 ...
从上可知:不须广学经论,但能念佛证入一行三昧,即可遍知无量经法;且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非我不赞成广学经论,是不赞成将其拔高到无限的地步。好像不广学之,就是灭法一样,佛可没那么说。
多读读正规的佛经,可能使你们收益更大。如果在佛经和论师论典观点有冲突时,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佛经。。。当然了,某些人只认后者,那也是业障的一种表现。


現在噶瑪也已經知錯且承認論的重要,
所以雙方達成共識 : 學佛是要廣學經論,那如果智力微劣,對於經論之間無有相違的道理不瞭解,而自己又無法分辨,那僅讀誦佛經而不亂講也是很好的,至於對經論通達且瞭知相互為助伴的人,實在是佛所真正喜愛的弟子.  :lol :victory:
发表于 2011-5-31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5-31 19:15 发表

1、释迦牟尼佛在佛经里授记第五位佛是弥勒佛,期间无任何成就者被释迦牟尼佛授记在娑婆世界成佛果。如你能从佛经上找到第二位释迦牟尼佛授记的成就者请告诉我,谢谢。
2、宗大师是中阴成佛,有他的密意,这个是我 ...


我也没有听说过佛陀有在佛经中授记,此婆娑世界中,某某人,于某某时刻(释迦佛涅盘后、弥勒佛降生前的时间段里),于某某地成佛。

但是这不等于说在释迦佛涅槃后、弥勒佛降生前的这段时间里,此婆娑世界没有人成佛,当然示现三十二相降生、菩提树下成道、转大法轮的确实没有。
发表于 2011-5-3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5-31 19:27 发表
1、学习广大经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成佛吧,不是为了辩论或是增加佛学知识。
2、《金刚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该经是一切诸佛及佛法之母。“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3、学任何经 ...
........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
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阿难所闻佛法,得念总持,辩才智慧,于声闻中,虽为最胜,犹住量数,则有限碍。若得一行三昧,诸经法门,一一分别,皆悉了知,决定无碍,昼夜常说,智慧辩才,终不断绝。若比阿难多闻辩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

从上可知:不须广学经论,但能念佛证入一行三昧,即可遍知无量经法;且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噶瑪只看紅字不看藍字,真正次第應該是:
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念佛入一行三昧遍知无量经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PS:要瞭解深廣二般若可從般若經,五大論,道次第教授尋求.  :funk:
发表于 2011-5-3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柯南 于 2011-5-31 21:57 发表
噶瑪只看紅字不看藍字,真正次第應該是:
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念佛入一行三昧→遍知无量经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PS:要瞭解深廣二般若可從般若經,五大論,道次第教授尋求.  :funk:


请自行阅读该佛经,上面已经说明何谓般若波罗蜜了。
怎样“入一行三昧”?按照佛陀所说的方法去做。
佛陀说的什么方法:持名念佛。
持名念佛的好处:入一行三昧、得遍知无量经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该经文是这个意思吧?
发表于 2011-5-31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格桑强巴 于 2011-5-31 20:44 发表
1、学习广大经论的目的当然是成佛,辩论或增加佛学知识的目的也是成佛,佛是什么,正遍知、一切智人,不做求广大智慧的因,怎么能结具广大智慧的果。
2、“离一切相”,不是什么都看不见、不知道,不是什么 ...

做个比对图吧,这个明了:
                持名念佛            修学广大经论
1、信            必须                   必须
2、愿            必须                   必须
3、行            必须                   必须
4、内容          较少                   极多
5、次第        不停念佛               听很多经、修很多法
6、难易程度    较简洁                 较深奥
7、花费时间    较少                   较多

好了。这个对比图,很清楚吧?基本无误吧?
信愿行不单单适用于净土宗,修学广大经论也一样的。
还是那句话:
不要将净土宗想的很难,也不要把修学广大经论想的很简单。按照自己的能力根器条件,自行选择。
好像不学广大经论就不知道何谓“至心”何谓“愿望”一样,把人家都想得很幼稚啊。。。
那么修学了广大经论就知道何谓“至心”了何谓“愿望”了?那请说说看,至心是啥程度?什么感觉啊?

[ 本帖最后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5-31 22:1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11:45 , Processed in 0.03631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