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zq123

被古人忽悠很多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3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是天台智者大师(陈、隋之间)想看《华严经》而不得。华严似乎在唐朝才有。
发表于 2008-6-13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高僧传》的作者还是不是佛弟子了?这样的妄语!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是天台智者大师(陈、隋之间)想看《华严经》而不得。华严似乎在唐朝才有。-------唐代才有的 《华严经》 那是 《八十》和《四十》 两部 ,至于《六十华严》那是在唐代之前就有了,东晋时代 佛驮跋陀罗大师译的。这是大部的,至于华严有关的散译 那就更早就有了 比如 罗什法师译的 《十住经》等。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高僧传》的作者还是不是佛弟子了?这样的妄语!----顶楼的一段话是在 网上看到的,文主也是引用 方东美的《华严宗哲学》的。 至于具体在 那本高僧传上讲过 或是 根本没有 那就待查了。不过在下早前 是听过这个故事的。去繁求简 略去故事 直说:“般若是华严一门”的就听的更多了
发表于 2008-6-13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前面问楼主,这段出自哪本高僧传,是因为读了顶楼的贴子,找了几本高僧传都不见有这段话,故有此问.

在<大正藏>中<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传>里发现这段文字.

或许并非高僧传的作者忽悠了后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更早就有了 比如 罗什法师译的 《十住经》等-----时间搞错  ,他们是同时代。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并非高僧传的作者忽悠了后人.-----如果是 那也称不上高僧传的作者忽悠 顶多 是考证的不细了。当然 不知 为什么 方东美的著作中 这样泛泛的引用呢。很多说法 我们是听了就讲的 没有思考其真实性的。
发表于 2008-6-13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后来者是经过了几道手的忽悠再忽悠吧.

象方东美这么有名的人,也不考证考证,就往著作里写出自高僧传,可见作这种学问的人,有此毛病者,不在少数了.
发表于 2008-6-13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太宗的确对玄奘很熟悉,只可能死的早,法师的译经还没开始.

猜一猜,不会是法师还没译经,先把将来要发生的事,秉告太宗了吧.这可能也是胡说八道.

难怪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宗欲讀佛經問邈。何經為大。邈云。華嚴經佛所尊大。帝曰。近玄奘三藏。譯大般若六百卷。何不為大。而八十卷華嚴經。獨得大乎。邈答云。華嚴法界具一切。於一門中。可演出大千經卷。般若經乃是華嚴中一門耳。太宗方悟。乃受持華嚴一乘祕教。-------好,找到原文 天哪 问题更大了!
文中 不但 把太宗 和大般若的时间搞乱  且把 八十华严 和三藏  太宗的时间搞乱,八十华严那就更晚了,那是武则天的时候实叉难陀译的。太宗怎能见到? 若辩 太宗是写抄之误 可能是玄宗或别  那 “近。。。译大般若。。”中的近也是误写?--从情理上 太宗不知要读什么佛经 不问三藏诸德 去问一个道士? 就算是我们有个数学问题也懂得去问数学老师 不会去找语文老师。;P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猜一猜,不会是法师还没译经,先把将来要发生的事,秉告太宗了吧.这可能也是胡说八道.-----的确是有点胡说 去看 《三藏传》 《大般若经》应是三藏晚年最后的译著了 而从传记中看 这本不在大师的译经计划之中 是诸弟子启请才译的。当然后又有人请译《大宝积》可惜 大师度缘以尽,只译一开头。
发表于 2008-6-13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那是个玩笑之猜.:lol
发表于 2008-6-13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多个心眼有好处,还请将来多多提醒.

amtf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依如上的缘起 重新大至的翻阅了一下有关于玄奘法师的三本传记 分别是《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续高僧传。玄奘》发现 关于三藏法师的年岁,还有起程去印度的时间 记录略有不同。
先一一抄录 再试作会通。
初:《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       
1法師年二十有一。以武德五年。於城都受具。坐夏學律。
2貞觀三年。將欲首塗。又求祥應。。。。。。時年二十九也
3至燉煌以貞觀十九年春正月。到長安
4以貞觀十九年春正月二十五日。還至長安
次:《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1春秋寒暑一十七年。耳目見聞百三十國。
2粵以貞觀十有九祀達于上京。道俗迎之闐城溢郭。
3法師年滿二十。即以武德五年。於成都受具坐夏學律。
3貞觀三年秋八月。將欲首塗又求祥瑞。。。。。時年二十六也
4贞观十九年春正月景子
再:《续高僧传》
1武德五年。二十有一為諸學府
2時年二十九也。遂厲然獨舉。詣闕陳表。有司不為通引。頓跡京皋。廣就諸蕃遍學書語。行坐尋授數日便通。側席面西思聞機候。會貞觀三年時遭霜儉。下敕道俗逐豐四出。幸因斯際徑往姑臧漸至燉煌。
3以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屆于京郊之西。道俗相趨屯赴闐闥。
4周遊西宇十有七年
首先 三种传记 关于法师回国的时间 大至相同 俱是贞观十九年只不过日子差一点 而关于游学的时间 《僧传》和《慈恩传》都说是 一十七年 。 但三种传中 关于法师西行的时间 都说是 贞观三年 然而 就贞观三年法师的年纪 《僧传》和《行状》俱说二十九,而独《慈恩传》说是二十六 依法师受具足的时间来说 《僧传》《行状》《慈恩传》都说武德五年受具 而年纪上 《僧传》和《行状》同说年二十一而又是《慈恩传》独说“年满二十”然说“年满二十”不必定是二十 因为只要等于或长于二十都可以说是“年满二十” 此中说年满二十想必是说明法师和于律中受具的年纪了而不必定说是 法师实际年纪。
1 《行状》 武德五年 年二十一  武德九年 当年二十五 贞观元年 应是 年二十六 贞观三年 年二十八 然说二十九
2《慈恩传》武德五年 年满二十  九年 应是二十四  贞观元年 就是二十五 三年 应是 二十七 然说 二十六
3《僧传》武德五年 年二十一 后如《行状》然说 二十九
假设 如果 武德五年 年二十一  贞观元年 年二十六  为何 三传 俱说贞观三年呢?
不说年纪 比较三种传记关于贞观三年的记载 《行状》《慈恩传》无多大的区别 唯有《僧传》不同 有其他的信息。
《僧传》说“會貞觀三年時遭霜儉。下敕道俗逐豐四出。幸因斯際徑往姑臧漸至燉煌”
“ 貞觀三年時遭霜儉”这很重要 因为查证《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太宗上的记载 贞三年虽有灾情 然非霜灾。实是旱灾 如云“三年春正月辛亥,契丹渠帅来朝。。。六月戊寅,以旱,亲录囚徒。遣长孙无忌、房玄龄等祈雨于名山大川,中书舍人杜正伦等往关内诸州慰抚。”
而在 贞观元年 正好找到 霜灾的记载 如云:“贞观元年春正月乙酉,改元。。。八月戊戌,贬侍中、义兴郡公高士廉为安州大都督。户部尚书裴矩卒。是月,关东及河南、陇右沿边诸州霜害秋稼。”虽然贞观二年亦有霜灾,“二年春正月辛丑。。。八月甲戌朔,幸朝堂,亲览冤屈。。。是月,河南、河北大霜,人饥”然诸传中俱无提起贞观二年,虽然在下以为 贞观二年霜灾的“人饥”更和于《僧传》中的“下敕道俗逐豐四出”
如此看来 武德五年 年二十一 贞观元年 二十六 比较合理 但 虽然诸传未提贞观二年 但假定 是贞观二年起程去西天 那么 武德五年 依《慈恩传》年二十 贞观二年 年二十六 起程去西天 中间游学一十七年 正好于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在下数学不好 年数算不好,诸兄有兴趣也来数数算算 哈哈。
发表于 2008-6-14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情深深雨蒙蒙里的一句台词:八年抗战开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15:46 , Processed in 0.03222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