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第三

落入小乘再转大乘难之又难,各位师兄可否提供一些经论的引用作为依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8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心向大(梵maha^y^ana^tiprativa^hana^rtha)】
即回转小乘之心趣向大乘。又称回小向大。一般而言,小乘教法着重在求个人之解脱,终至灰身灭智,归于空寂。而大乘教法,内含自利利他之二利大心。终极目标在证得万德圆满之佛果。因此,就大乘教法之角度而言,小乘教法并不圆满,故当回转其心以转向大乘。此谓之为‘回心向大’或‘回小向大’。

在大乘诸宗中,法相宗将众生根性分为五类。并谓‘无性’与‘菩萨乘性’之众生不发小乘心;‘声闻乘性’及‘缘觉乘性’之众生必发小乘心。此又称为决定性之二乘。而‘不定性’者偶或发之,然在入寂前必定回心向大。《成唯识论》卷十(大正31·55c)︰‘彼才证得有余涅槃,决定回心求无上觉,由定愿力留身久住,非如一类入无余依。’

天台宗认为佛陀一代教化之始终,乃在使二乘回心至大乘。然二乘有定、不定性之别。定性者,见道以上,即入二乘果位者。不定性者,为三贤四善根位未入果位者。定性是最钝根,受方等、般若之弹呵、淘汰仍未改小向大。及至法华时,或如舍利弗由法说周证入;如迦叶等四大声闻至譬喻周回心;或如听因缘周之说而回心;其他遗漏者,则至涅槃后番之说而回心。至于不受此教而入寂者,则于生界外方便有余土后回心向大。此外,不定性二乘能于阿含、方等、般若时改观,而成为大乘之人。

关于二乘回心所需的时间,《大般涅槃经》卷十一载,声闻之‘预流’须经八万劫后,‘一来’须时六万劫,‘不还’须时四万劫,‘阿罗汉’须时二万劫,‘缘觉’须时一万劫。另依《起信论义记》卷上载,回心所须时间可分为七位︰前五位如《涅槃经》所说。第六位如《楞伽经》所说之‘不经万劫之利根回心’,第七位为《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所说之‘最利根回心’。

◎附︰〈五果回心〉(摘译自《望月佛教大辞典》)

五果回心,谓小乘五果之圣者回心转于大乘。‘五果’指须陀洹(预流果)、斯陀含(一来果)、阿那含(不还果)、阿罗汉及辟支佛等五类小乘圣者。此五果圣者回转其小乘灰断之心,而发大乘之大菩提心,谓之‘五果回心’。此五果圣者回心转于大乘之时间并不相同,据《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所载,须陀泹经八万劫,斯陀含经六万劫,阿那含经四万劫,阿罗汉经二万劫,辟支佛经十千劫,可于未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关于此五果回心,各家看法不一。

(1)法相宗认为五果的回心仅就不定性二乘而立,并且其回心系在未入无余涅槃以前即已生起,又由于根的利钝而有八、六、四、二万等迟速之别。《成唯识论》卷十云(大正31·55c)︰‘又说彼无无余依者,依不定性二乘而说,彼才证得有余涅槃,决定回心求无上觉,由定愿力留身久住,非如一类入无余依。’

(2)法性宗则谓并不限于不定性。即使是定性二乘亦皆可回心。甚至一度入无余涅槃者,亦可发心,皆能成就佛道。盖二乘之无余涅槃,虽暂以愿力而身心都灭,但犹有惑业苦三者,当愿力尽时,心想还生,遂皆回心大乘。若未入无余涅槃已前即闻大乘法而回心,则无劫量的限定。如一度入无余涅槃,则因其愿力之强弱,发心乃有迟速之别。《华严五教章》卷三云(大正45·496a)︰‘一切二乘皆回心,以悉有佛性力为内熏因故,如来大悲力外缘不舍故,根本无咎未尽故,小乘涅槃不究竟故,是故一切无不回心向大菩提也。此约终教说。’

又,对于产生劫数不同的原因,也有异说。净影认为是由于厌心种子的强弱;天台以为系由于根之利钝;贤首则以为主要是因根之利钝,但兼亦由于厌心种子之强弱。此外,对于回心后可入大乘的位次问题,各家说法亦异。如净影、天台、嘉祥等皆谓可入初住,即《法华义疏》卷七(大正34·543b)︰‘所言到者,至十住初心。’然而贤首则认为可到十信的初心,即《华严五教章》卷三所云(大正45·496b)︰‘此五人发心之时,即入十信菩萨位,名发阿耨菩提心。’

[参考资料]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卷二十三;《法华经玄赞》卷五、卷七;《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华严五教章指事》卷下(末);《摩诃止观》卷七(上);《大乘义章》卷十七(末)。
-----------摘自《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发表于 2008-4-1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找到一个依据:
引:
于时瞿域天子语释
“提桓因言。诸声闻人已入法位。虽复称叹爱乐佛道无能为也。已于生死作障隔故。若人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今发当发。是人则应爱乐佛道。能得如是上妙色身。譬如有人从生而盲。虽复称叹爱乐日月。然其不蒙日月光明。如是声闻入法位者。虽复称叹爱乐佛法。而佛功德于身无益。是故若欲得此妙身大智慧者。当发无上佛菩提心。便得如是上妙色身。瞿域天子说是语时。万二千天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
发表于 2008-4-1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

諸天聞佛說如是義。悉皆涕淚而作是言。世尊。若人已入聲聞辟支佛位。永失是首楞嚴三昧。世尊。人寧作五逆重罪。得聞說是首楞嚴三昧。不入法位作漏盡阿羅漢。所以者何。五逆罪人聞是首楞嚴三昧。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雖本罪緣墮在地獄。聞是三昧善根因緣還得作佛。世尊。漏盡阿羅漢猶如破器。永不堪任受是三昧。世尊。譬如有人施蘇油蜜。多有人眾持種種器。中有一人用心不固破所持器。雖詣所施蘇油蜜所無所能益。但得自飽不能持還施與餘人。是中有人持器完堅。既得自飽亦持滿器施與他人。蘇油蜜者是佛正法。所持器破但得自足。不能持還施他人者。即是聲聞及辟支佛。持完器者即是菩薩。身自得足亦能持與一切眾生。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
发表于 2008-4-2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时前,呵斥小乘。到法华涅磐时,方说声闻缘觉亦得成佛。前后不矛盾,时机未到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8 14:36 , Processed in 0.02996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