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云水堂主

一条短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5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要说,可以说很多,美国总统算强了吧,不是照样每周去教堂?那些诺贝尔得主大科学家,照样信仰宗教.
但是否要回复,回复到什么分寸,需要考虑清楚.第一他是长辈,第二我们的回复应该要利益到他,他如果是带着烦恼心嗔心在想这个问题,那个人建议不必回复。冷处理。
如果他是在平心静气地和您探讨,那上面师兄的回答都可以考虑。
发表于 2008-1-15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既不折磨自己又不伤害别人的解脱之道

我是通过既不折磨自己又不伤害别人的八正道,
          即中道之法,证得无上涅槃的寂静常乐。
                            ——佛陀

我会如此答复:

多谢您的关怀! 我是这么考虑的, 如果有那么一条人生道路, 既不折磨自己又不伤害别人的离苦得乐(又称解脱)之道, 那是我愿意遵从的.佛陀说他亲证了这样一条道路, 并开示了它. 所以我愿意学习和遵循佛陀开示的那一条"既不折磨自己又不伤害别人的解脱之道". 我希望我能早日亲证这样一条无比高尚和美妙的道路. 那时候我一定回禀您, 的确有这么一条道路. 如同我可以告诉您, 纵然相隔万里, 我依然可以用电脑和远方的亲人通话, 如同近在咫尺.


附录:

http://www.putixin.com/continue/fotuo050803/ft-07.htm

...

“朋友,我说四种人给你听听。第一种人折磨自己,但不伤害别人;第二种人伤害别人,但不折磨自己;第三种人既伤害别人,又折磨自己;第四种人既不折磨自己,又不伤害别人。朋友,你能告诉我,这四种人中谁最高尚?”

http://www.putixin.com/continue/fotuo050803/ft-08.htm
...

“朋友,修行人是真理的探求者,在任何时候,他们都应该很诚实。你是真的这么想吗?”

“乔达摩,可以这么说,既不折磨自己,又不伤害别人的修道人最高尚。但这对解脱又有什么作用呢?”

“朋友,如果我说,我是通过既不折磨自己,又不伤害别人的八正道,即中道之法,证得了无上涅槃的寂静常乐,你们相信吗?”

“尊敬的乔达摩,我们不相信你已经证得了无上常乐。”

一个苦行僧说道。他一边说着,一边使劲地擦着疼痛不已的眼睛。

“朋友,擦干你流泪的眼睛,看着我的脸,所有视力健全的动物都知道我是谁。”

那位苦行僧又擦了擦眼睛,望着佛陀,眼眶里的泪水干了,痛苦也立刻减轻了。他们个个都目不转晴地凝视着佛陀,眼睛里好像抹上了一层油,一下子恢复了视力。

“尊敬的乔达摩,真是不可思议。我眼前的幻影消失了,就像一阵凉风吹过我的眼睛,给我无限的安慰。我一生中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使人生欢喜心的音容笑貌。我认为你就是无上觉者。但愿你能既不折磨自己,又不伤害别人!但愿你能向我们传授解脱之道!我皈依你,我礼拜你。”

说着,那个行者从岩石高突处走了下来,礼拜于佛陀的脚下。接着,其他两个行者也跟着跳了下来,他们依次礼拜了佛陀。

“朋友,你们还是先回去询问一下你们的老师吧。”

“世尊,我们明白了。我们皈依您。”

“朋友,不要因我所说就相信我;不要相信似是而非的道理;不要相信逻辑推理;不要因有人赞美一个出家人,你就认为他的话一定要被接受。抛弃任何偏见,自己作出明智的决定。朋友,站起身来。想一想,认真地花六个月的时间想一想。到那时,如果你们确信你们的老师不能给你们希求的解脱之道,你们就到我这里来。我现在要去迦毗罗卫国。”
...
发表于 2008-1-15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宗教让我行善 止恶 并且更平和
发表于 2008-1-1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不久济群法师到浙江大学来做《禅与人生》的讲座,有学生问法师:“社会上一般都认为佛教是消极避世的,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法师的回答是这样的: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是随顺烦恼我执在生活,没有勇气放下贪欲执着来寻求解脱之路,而真正佛教修行人却能够为了究竟的解脱放下世间所有的贪欲执着,面对修行道路上的各种痛苦和困难,勇于改变现状,寻求自身的解脱,同时菩萨不仅为了自身解脱,而且发心要帮助所有的有情众生一起解脱,“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样比较一下,很容易看出谁是真正的消极,谁是真正的积极。谁是真正的弱者,谁是真正的强者。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也。

[ 本帖最后由 胖大海 于 2008-1-16 09:35 AM 编辑 ]
发表于 2008-1-1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独有偶,我有一位长辈也是用差不多的论调来这样教育我的。
不过,我告诉她,佛教正是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成功,更快乐、烦恼更少、更能直面生活的法宝。你所了解的佛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佛教。
因为大多数汉人对佛教的理解还停留在“消极避世,远离红尘,生活不如意的人才会去学佛求个精神寄托”这个层面上。
发表于 2008-1-16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堂主回此贴网址给她好了……;P
发表于 2008-1-16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传佛教基础知识问答——多识仁波切

佛教出世思想和消极的厌世思想有什么不同?

    很多人把佛教的出世思想和消极的厌世思想混为一谈是十分错误的。
    厌世思想或叫遁世思想都是悲观厌世,逃离现实的一种避世思想,其根源是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自己缺乏处世的勇气和责任感。这种厌世、避世思想缺乏度众悲智的小乘人有之,教外隐士之类有之,生活处于逆境中的人也有之,但这和大乘佛教的出世思想不同。
    大乘佛教的出世思想是建立在对虚幻假象掩盖下的无常苦空世界本质的觉悟和对常乐我净彼岸的追求的理想基础上的。
    大乘的出世思想原则是悲不弃世,智不堕世。就是说,要认识世界的无常苦空、虚幻不实的本质而放弃一切贪恋之心,但需要有济世度众的大慈大悲心,不能放弃苦海众生,自求彼岸的涅寂静(堕入寂灭)。
    虽然破除了粗细两种转世因缘,对虚幻的世界没有丝毫贪恋之心,但为度化苦海众生,需要处在世上,与众生同甘共苦,承受众生苦难,直至一切众生脱离苦海。
    在处世期间,由于慧心常明,不会堕落为贪嗔痴诸惑的奴役,如同莲藕,虽在泥中,却能保持洁白如玉的品质,即生在泥中而不染。
    大乘出世思想的本质是消除无明贪恋之心,并不是厌恶和逃避现实,自求净乐。
    身处五欲之中而以智慧常保清醒,不贪恋荣华富贵,这才是真正的佛教出世思想。
    在成佛之前需要无数世的双资粮成熟期,在这期间脱离不了粗细两种生死,想出世实际上出不去,仍须处在世上,既然避免不了转世,就要积极创造转世殊胜人身的福德因缘。在诸福德资粮中发利众菩提心,行利众诸善,戒自身诸恶行是最主要的。
    因此,悲观厌世,放弃利众善行,自己单独寻求离世寂灭常乐是违背大乘教义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8 19:05 , Processed in 0.04237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