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学道

吕澂先生《西藏佛学原论》略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站在学术考据学角度来判断佛经的真伪,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请问六道轮回等的存在与否如何考据怎样证实?释尊成道后,先到天宫说《华严经》,后来也不止一次在天上宣说大乘法如《地藏经》,这些如何考据?,信仰实践是重于学术研究的。佛法的博大,实在非学术考据所能及。
发表于 2016-8-8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8-8 21:24
是。第一时间是情上的反映。同理,真常唯心论不是四宗轮,汉传依此类推不会接受。因为“佛有且只有只宣说 ...

真常唯心根本不是一套逻辑自洽的体系,现在流传下来的这套东西,其实是所谓经教、修证体验的混合体,宋以后的汉传佛教,需要一套整合体系,但义学残缺,任何一家都没有能力承担起来,楞严经的模糊性,多重可解释性,以及它本身思想的圆融和本土适应性,使它成为了佛教思想的枢纽,任何一家宗派要声张自身的正统性,就必须将楞严经统合到本宗派宗义中去。
发表于 2016-8-8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虚大师自己研读和听讲了《法华经》《楞严经》,以及一些大禅师的语录和《高僧传》后,才开始以明心见性为追求的目标。《楞严经》对于太虚大师的自身修学,有殊胜的因缘。他出家后的第二年春.在宁波天童寺就开始学习《楞严经》经文.第三年又听当时高僧讲解《楞严经》,并广泛阅读《楞严蒙钞》、《楞严宗通》等注疏.有“近代佛学复兴之父’之称的杨仁山居士在南京开讲《楞严经》时,大师就去听过。大师在普陀山掩关时,除坐禅礼佛。阅读写作,并学习台、贤、禅各宗著作外.对于《楞严经》和《起信论》特别研究过。有一次闭关两三个月后,一天晚上静坐时,由于听到前寺开大静的钟声而获得一次悟境,大师从此极力推崇《起信论》和《楞严经》。大师一生有过三次殊胜的证悟体验,其中一次就是“悟入楞严心境”。大师在经过此次开悟后,就在普陀山写成了《首楞严经摄论》,对《楞严经》赞赏备至:“然一部中兼赅禅、净、律、密、教五,而又各各专重,各各圆极,观之诸流通部既未概见.寻之一大藏教盖亦稀有,故惟本经最得通量。虽谓震旦所宏宗教,皆信解本经、证入本经者可也。未尝有一宗取为主经,未尝有一宗贬为权教,应量发明平等普入。”此后.大师便开始了他的弘法生涯。在他的一生当中,曾有许多次开讲《楞严经》。--转
========================================
太虚大师的经历即是实践!
发表于 2016-8-8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土登俄热 发表于 2016-8-8 21:39
完全站在学术考据学角度来判断佛经的真伪,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请问六道轮回等的存在与否如何考据怎样证实? ...

释量论专门有一章,讨论前生后世的成立。用因明来辨析的。
发表于 2016-8-8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慕宗 发表于 2016-8-8 21:42
真常唯心根本不是一套逻辑自洽的体系,现在流传下来的这套东西,其实是所谓经教、修证体验的混合体,宋以 ...

把所有问题都用“离妄想分别”,“去妄存真”解决了。
发表于 2016-8-8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8-8 21:55
释量论专门有一章,讨论前生后世的成立。用因明来辨析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发表于 2016-8-8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8-8 21:58
把所有问题都用“离妄想分别”,“去妄存真”解决了。

现在想想,话要这样说,大乘佛教发展到后来,需要体系化,需要将看似矛盾的教义安放一起,所谓异流诤竞,终归大海,这是佛教内在的发展要求。
藏传佛教这边,宗喀巴依印度后期阿底峡传规,安立了不了义教义,编排四部宗轮,含摄三藏十二部,这是藏传的道路。
汉传佛教这边,由于奘公净公之后,汉地对印度佛教丧失了求知兴趣,汉地宗派尊经,台宗独尊法华,贤首独尊华严,导致其他经典其他宗派很难被含摄,这种情况下,汉地找到了一部“兼赅禅净律密教,性相空有具足,圆括各门精髓”的楞严经,以这部典籍来统合汉传佛教,各个宗派都可以从自己宗派出发,著作楞严注疏,各个宗派都承认楞严的权威地位,但楞严又不属于任何一个宗派,这是汉传的道路。
发表于 2016-8-8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兼赅禅净律密教,性相空有具足,圆括各门精髓——八宝饭。
发表于 2016-8-8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8-8 21:31
唯识真学后继乏人是否可间接佐证?

仅仅从不喜欢逻辑这种民族性论调分析,恐怕不行,我还敢说藏族人喜欢曲事鬼神呢,为什么他们就能传因明之学?
唯识真学讲求究竟三乘,以汉地佛性论眼光看,这不算最高明的学问,会昌法难以后,典籍荡尽,仅有余绪流转,其他宗派或有引用,但不可能重新复兴一个宗派
发表于 2016-8-8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8-8 21:31
唯识真学后继乏人是否可间接佐证?

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学习逻辑或是哲学专业的人都是极少数

是否可以间接佐证整个人类都不喜欢逻辑兼不擅长思维?

如果这点成立,那中国人自在其中
发表于 2016-8-8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穹 于 2016-8-8 23:53 编辑

樓上雖列舉幾位大師的評價,仿佛天理昭昭,然而漢傳是否一向、一概如此,卻也未必。“一千多年”,大概也屬歷代的“為神性加註”,其實一直到宋代,《楞嚴》等經的權威,仍不屬不可爭議的範疇。
道元於如凈禪師參學時曾問《圓覺》、《楞嚴》真偽,
拜問。《首楞經》《圓覺經》在家男女讀之。以為西來祖道。披閱兩經。而推尋文之起盡。不同自餘之大乘之諸經。未審起意。雖有劣諸經之言句。全無勝於諸經之義勢耶。頗有同六師等之見。畢竟如何決定?
(如凈)和尚示曰。《楞嚴經》自昔有疑者也。謂此《經》後人構歟。先代祖師未曾見《經》也。近代癡暗之輩。讀之愛之。《圓覺經》亦然。文相起盡頗似也。

(林鳴宇《大戒東漸》中《道元<寶慶記>》p.66)
发表于 2016-8-9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菩提草 于 2016-8-9 01:58 编辑
青穹 发表于 2016-8-8 23:49
樓上雖列舉幾位大師的評價,仿佛天理昭昭,然而漢傳是否一向、一概如此,卻也未必。“一千多年”,大概也屬 ...



除了考据外,最好能站在教义尤其是见地的角度辨别佛经是否真伪
发表于 2016-8-9 08: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草 发表于 2016-8-9 01:32
除了考据外,最好能站在教义尤其是见地的角度辨别佛经是否真伪

《楞严经》跟道教的《太玄真一本际经》相似之处有很多,不过这本道经比楞严经出现得早,颇耐人寻味
发表于 2016-8-9 1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z 于 2016-8-9 10:57 编辑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8-8 20:03
说楞严伪,传统派也只是用“呵斥中魔”一类来宣泄,真正直面文字的有几人?光老师的言论,我反看是他诛心人 ...


印度人这套所谓的“逻辑思维”,实际属于“诡辩”之流,诸子百家里的“名家”就是专门搞这个的,中国人对于这类不切实际的空谈可不感兴趣,即便是释迦牟尼佛,只怕也没有讲过后世这些所谓的“因明”“中观”“唯识”,而在《奥义书》等婆罗门教典籍中,却往往能找到其原型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
发表于 2016-8-9 1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考据,咱没文化,请教考据,学术家,大乘经典何时何地何人集结?文殊观音乃何方人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3:13 , Processed in 0.03452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